外国电影史全书整理_第1页
外国电影史全书整理_第2页
外国电影史全书整理_第3页
外国电影史全书整理_第4页
外国电影史全书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电影史全书整理第一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第一章电影的诞生第二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1.电影的起源2.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3.乔治梅里埃的“银幕戏剧”4.欧洲的两种倾向第三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节电影的起源1.1视觉滞留影像在视网膜的短暂停留;实际上起作用的是心理认同1.2摄影术1839(法)达盖尔小孔成像“达盖尔照相法”1872年爱德华·幕布里奇活动影像1882年(法)马莱利摄影枪第四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1.3放映术1894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活动电影机"巴黎第一次公映自己的电影(标志电影诞生)标志放映术的完成第五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节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1.劳动和工作场景《工厂大门》

世界上第一部电影2.家庭生活情趣最具代表意义《婴儿的午餐》、《家庭聚会》《玩纸牌》、《钓鱼》等3.政治、文化、新闻《耶鲁撒冷教堂》《日本内室》《代表们登陆》4.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火车进站》、《警察游行》《出港的船》等第六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对卢米埃尔兄弟的评价在形式上影片大都由一个固定镜头完成(固定试点单镜头的表现形式),实现了电影真实记录和开放的电影本质,给予了电影成为一种叙事艺术的可能性。作品主要特征:户外实景拍摄。第七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节乔治梅里爱的“银幕戏剧”乔治梅里爱发现了“停机再拍”。《贵妇的失踪》“停机再拍”的第一部影片乔治梅里爱发明了叠、模型,融入融出,淡入淡出电影手法第八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魔术片《贵妇的失踪》、《橡皮头人》、《魔窟》等排演的新闻片(开创再现历史的先河)《哈瓦那湾战舰梅茵号的爆炸》《德莱弗斯案》神话故事片《小红帽》《蓝胡子》《仙女国》《灰姑娘》科幻探险(巅峰之作)《月球旅行记》《太空旅行记》《北极征服记》第九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卢米埃尔和乔治梅里爱的比较P16卢强调再现生活,追求自然的抓取,倾向自然,模拟现实,真实记录,是再现主义;仅仅将电影当做记录现实的工具;电影纪录片的先驱梅里爱强调生活在现,热衷于模拟表现,通过一系列幻想和浪漫来表现生活;倾向技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认为电影可创造艺术;电影故事片的先驱第十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节欧洲的两种学派布莱顿学派他们是一群具有创新精神的摄影师,世纪初相继步入影坛,他们主张卢米埃尔电影美学,在真实生活中记录代表人物:乔治阿尔培特史密斯、柯林斯、海普华斯与卢、梅的对比/发展/意义:a.现实主义的萌芽b.多视点的时空观念的突破,户外拍摄与情节表现结合,“追逐片”体现的美学追求使影片向电影化的方面迈进关键一步c.为“艺术电影运动”兴起创造条件积累经验第十一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艺术电影运动他们把乔治梅里爱的电影观念发展的更完善,更精致,使传统戏剧观念通过记录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传统艺术带入电影)但是实质上沉醉于传统美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对电影作为独立艺术形式在美学观念上的根本否定,这种倾向的影响至今存在第十二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课后题1.为什么说电影是科学技术的产物?2.谈谈卢米埃尔兄弟和梅里爱对电影的贡献3.早期电影创作中的两种不同风格是什么?第十三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第二章电影叙事形式的发展第十四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1.鲍特及影片《火车大劫案》2.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观念3.美国默片“喜剧片”叙事4.卓别林的喜剧观念第十五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节鲍特及《火车大劫案》《火车大劫案》:是一部以真实自然环境作为叙事背景,以强盗抢劫火车上旅客的钱财最终被警察追击而受到惩罚的故事作为依托,突出表现了一个具有强烈而紧张的外部动作和冲突的作品。分镜头记录P24-25第十六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火车大劫案》的评价在画面内部信息的组织上,在镜头与镜头之间时空交错切换技巧的表现上,创造性地发展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和连贯性以革新的剪接技巧作为基础,对电影时空结构叙事特征进行了实验改变了梅里爱戏剧叙事的创作方式,为电影叙事的可能性开辟了道路,直接影响了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观念的形成第十七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节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观念格里菲斯&艺术电影运动的对比P26格里菲斯&鲍特的对比P27格里菲斯的作品在严肃地揭示历史与社会现实的同时,使作品充满"伤感主义和浪漫精神的天真"《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技巧的革命性和内容的反动性"争议带来巨大利益影片的上映成为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党同伐异》1916四个独立故事形象生动、场面宏大、象征意义第十八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格里菲斯的电影贡献

(分析《党同伐异》)1.电影叙事形式强调以情节为影片的叙事基础;以电影分解时空的方式、以交替蒙太奇的剪辑技巧,使电影与传统艺术叙事区分开来;认识和发现电影时空结构的形式特征(不是只考虑记录或技巧实验)2.电影的叙事时间以具体的视觉画面与抽象的思维概念相结合,使电影情节的构筑进入到电影寓意的阐释范畴,超越了电影实际的叙事时间,扩大了影片叙事的心理时间,给人以震撼与感染力第十九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3.电影的叙事空间把摄影机从"记录工具"变为能动的"造型工具";冲破了故事空间束缚和画框束缚的空间观念4.电影叙事语言突破一往电影的叙事语言,特写镜头和远景的运用,确立了以镜头为电影时空结构构成的基本单位的原则,这一原则成为现代电影分镜头和剪辑的基础突出了电影叙事节奏的表现,"最后一分钟营救"(平行蒙太奇)第二十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节美国默片“喜剧片”叙事喜剧片艺术家代表麦克·塞纳特:美国喜剧片创始人,开创传统,影响深远;风格抒情幻想、生动娱人巴斯特·基顿:想象力和意料之外哈罗德·劳埃德:乐观精神默片时代是喜剧片的时代,也是美国喜剧片的黄金时代。喜剧片极富于情趣的渲染和情感的表达,以及那种滑稽动人的形式本身就是一种视觉媒介的独特语言,因此最适合默片形式的表现第二十一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节查尔斯·卓别林的喜剧观念鲜明的银幕形象、深刻的社会批判价值、独特的电影喜剧观念与格里菲斯对比如下↓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格里菲斯:以电影的形式创造史诗般规模的人类社会活动;卓别林:以电影的形式创造富有人性的人物形象,以富有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作为影片创作的基础,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第二十二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二、影片的结构观念格里菲斯:情节作为重要元素卓别林:动作的视觉结构的方式掩盖情节结构的存在,常将不同主题不同时间交叉表现,强调画面内部的表演、节奏、情调和气氛的视觉因素所形成的概念,所达成的视觉结构的统一三、电影的时间观念格里菲斯:见书卓别林:更注重具体动作的实际时间的表现,即叙事时间的瞬间效果的表现第二十三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四、影片的空间观念格里菲斯:分解时空,运用镜头与镜头连贯性的组接去形成具体动作或构成一个抽象概念卓别林:强调单镜头的空间表现力,强调画面内部场面调度的作用,即人物、环境、动作所造成的喜剧冲突在一个镜头中完成;镜头特点→a.善于使用全景镜头b.借全景镜头交代不同的与人物动作相适应的空间环境c.长镜头表现动作本身喜剧冲突的视觉效果和连贯性d.画面内部的多信息表现第二十四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课后题(后四书上题)1.鲍特和格里菲斯对电影发展的贡献各是什么?2.什么是“最后一分钟营救”?3.《火车大劫案》的分镜头记录4.为什么说《党同伐异》是一次“辉煌的失败”?5.谈谈美国喜剧的代表人物和作品6.通过一部影片分析夏尔洛的人物形象第二十五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第三章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第二十六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1.法国印象主义心理叙事和超现实主义倾向的各种流派2.德国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倾向的美学追求3.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理论与实践的美学探索4.20年代记录主义电影的发展第二十七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从1917年到1928年,在欧洲电影美学的探索中出现了众多的电影流派,构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电影文化现象,汇集成一个空前的电影美学运动,他们不以商业为目的,而主要是对默片时代电影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探索和实践。产生原因:1.迫于好莱坞电影市场的压迫,拒绝好莱坞的世界电影思想意识垄断,振兴民族电影艺术的强烈愿望2.一战后西方社会整体的观念和精神危机导致的精神诉求第二十八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节法国印象主义心里叙事和超现实倾向的各种流派一、印象主义心理叙事法国印象主义学派"第一个先锋派"代表人物及作品: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日》《微笑的布德夫人》路易德吕克《流浪女》、让爱浦斯坦《忠诚的心》等共同特征:以简单的故事框架作依托,以视觉结构的表现手段突出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情绪,即表现出所谓作品的诗意状态受印象派绘画的启发第二十九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印象主义学派的特征及贡献1.开掘题材拓展电影心理叙事:以人物内心活动作为影片主要叙事核心2.追求自然物象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对应3.确立新的摄影技巧以求适应人物心理和精神的视觉表现:新的突破主要体现在a.主观摄影b.移动摄影c.特技摄影4.强调视觉节奏的表现与节奏性剪辑的重要性第三十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二、超现实倾向的各种流派否定电影的叙事性,主张"无主题"的影片创作,迷恋于电影技术和手段的研究,与商业电影决裂1."纯电影"的美学实验:否定电影认识社会和表现社会的功能,为形式而形式,为艺术而艺术2.达达主义无理性的电影实验:反理性,荒诞无稽,充满想象力3.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绝对现实:《一条安达鲁狗》本能、梦境、幻觉贡献:对"动态的造型艺术"的理解,对电影形象结构的开掘,对电影视觉语言的贡献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节德国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倾向的美学追求一、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精神世界强调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创作,不求复制现实,对理性不感兴趣,以浓重的色彩,强烈的明暗对比,塑造一个极端的精神世界代表人物及作品:罗伯特维纳《卡里加里博士》、保罗威格纳《泥人哥连》、弗里茨朗格《三生记》以象征表现内心现实,以主观化反证社会现实造型风格、视觉效果(混乱、神秘、恐怖、变形)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二、室内剧、街头电影的客观精神(现实主义表现)室内剧:搭建布景拍摄,遵从三一律街头电影:现实主义,现实性和社会性代表作:《最卑贱的人》《柏林的贫民窟》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节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理论与实践的美学探索一、不同的实验场所受先锋主义运动影响,他们反对传统艺术只能表现空间,无法表现时间的局限,提倡把不同时空的东西放在一起,构造同时性的形象结构;重视技术和科学1.库里肖夫的"实验工作室":"库里肖夫效应"(蒙太奇)2.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客观记录,反对叙事反对扮演3."奇异演员养成所":纯形式主义第三十四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二、关于爱森斯坦的理论与创作1.《战舰波将金号》"敖德萨阶梯"P74a.视觉节奏的造型因素突出主题,创造情绪,形成感官冲击b.蒙太奇视觉结构的形式强化视觉形象,扩大影片空间效果c.多角度反复的延续动作使得影片时间抽象化局限:a.忽视单镜头内部空间表现力b.两个镜头间的关系是强制性的第三十五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2.爱森斯坦的理论建树P74-76"杂耍蒙太奇"&"理性蒙太奇(理性电影)"夸大了蒙太奇的作用后提出"蒙太奇——即镜头内部的冲突,是由两个并列的镜头冲突所产生的某一概念从而造成有目的的主题效果"3.评价爱森斯坦的电影理论,在影片的总体结构、蒙太奇、声画框架、单镜头画面的结构、色彩以及电影史等领域,都进行了多方面的开创性的研究。此外,他关于艺术激情的本质、艺术方法、接受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也在他的理论遗产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第三十六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三、普多夫金与蒙太奇创作和理论上的主要特征:1.强调剧本创作的重要性2.注重演员工作的基础作用3.将蒙太奇视为电影艺术创作的基础4.强调电影的叙事性被20C先锋主义艺术家看作是格里菲斯电影叙事结构的继续第三十七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节20年代记录主义电影的发展表现社会现实的、非叙事性的记录主义,反艺术的艺术形式,用蒙太奇将真实细节连接起来,欧洲纪录片中起主导作用的技巧是剪辑"电影眼睛派"的影响德国《柏林交响曲》法国《只有时间》《尼斯的景象》尤里斯·伊文思《雨》用电影的形式传达富有诗意的美的情调英国纪录片学派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欧洲各电影风格流派互相影响渗透第三十八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课后题1.爱森斯坦与普多夫金蒙太奇观念的异同之处2.参考《雨》以《风》为题创作两分钟的剧本3.试论卡里加里主义及表现主义的造型风格4.法国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和作品?第三十九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第四章美国好莱坞的黄金时代第四十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1.声音进入电影2.好莱坞的电影企业及制片政策3.类型电影观念及其模式4.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第四十一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节有声电影诞生1927《爵士歌手》早期关于有声电影的争论P891.声音使观赏者注意力大为增强,真实度增强2.声音的节奏感和造型感影响了电影的节奏和剪辑3.声音丰富了电影的语言和类型,产生了创造不同的叙事形式的可能美学形式的变化、时空结构的突破第四十二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节好莱坞的电影企业及制片政策八个公司控制的好莱坞帝国制片体系/制度1.高度精细的组织分工(前期/拍摄/后期)2.制片人制度3.明星制度并未形成美学上有影响的流派或学派,所以电影理论家又称好莱坞影片为“零度风格”第四十三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节类型电影观念及其模式指由不同题材和技巧所形成的不同的影片范式,它规范了影片叙事时空和形式技巧,要求创作者抑制个性发挥。喜剧片、西部片、强盗片、音乐片虽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电影的叙事形式和叙事语言,但整体上看类型电影的叙事模式仍属于戏剧性的叙事模式"电影叙事的发展是人为的、形式主义的,像它的人物一样是定型的"封闭的结构模式第四十四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节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纯电影化的角度,反叛的电影观念,美国1st现代主义杰出电影《公民凯恩》不同于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它不属于任何一个类型模式,叙事影片结构复杂,大量运用景深镜头,仰拍和阴影逆光等摄影技巧,在电影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电影美学探究做出了杰出贡献第四十五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景深:A.视觉结构更真实B.画面多信息处理要求观众更积极思考甚至参与到场面调度C.一个镜头内可产生冲突,摈弃蒙太奇分割空间的形式因素仰拍:"天花板"A.空间真实观念B.增强画面构图造型感C.衬托人物形象刻画阴影逆光:A.突出环境真实感B.象征意C.作为人物心理和命运表现移动摄影:A.影片头尾从视觉结构为影片完整叙事做了清楚、富有视觉化地交代B.使观众感受也深入到叙事发展C.见书P105第四十六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课后题1.声音进入电影的美学意义2.谈谈你对类型电影的认识3.好莱坞制片制度的性质4.《公民凯恩》与"类型电影"观念的区别第四十七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第五章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第四十八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诗意现实主义的先驱:雷内克莱尔《巴黎屋檐下》《自由属于我们》等四部曲,让·维果《尼斯景象》《零分操行》高峰时期(1934-1939):又称"黑色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让·雷诺阿、雅克费戴尔、叙利恩·杜威维尔、马塞尔卡尔内后期阶段:让·格里米庸、雅克·贝盖尔让·雷诺阿:诗意现实主义的象征,写实主义大师,代表作《大幻灭》《游戏规则》P118-122诗意现实主义的贡献:A.更新"现实"观念B.景深镜头的使用(早于《公民凯恩》)C.发挥电影的文学力量局限/误识:A.忽视电影艺术的视听性B.一拥而起对大编剧相似的喜剧模式的模仿,抹平了艺术创作的个性第四十九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第六章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第五十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193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提出;同时,有声电影到来,三位蒙太奇大师的欢迎和担忧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为大众的艺术";里程碑之作《夏伯阳》,标志苏联电影创作真正走向社义现实主义创作的新阶段高潮期(30S后半期):现代题材、革命历史题材、文学改编剧作;然而,由于斯大林的个人迷信泛滥和介入电影创作,使苏联电影在40S末50S初走向公式化、概念化,走向低潮新的发展(1953斯大林去世后):解冻时期,大胆革新,题材样式多样化70S中期四大题材P141-142第五十一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课后题1.关于《夏伯阳》社会主义现实主电影创作的典型意义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几个不同的重要时期和不同的创作特征第五十二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第七章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第五十三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1.新现实主义电影产生的背景2.作者与作品、风格与理论3.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4.新现实主义的继承人们的演变第五十四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节新现实主义电影产生的背景法西斯统治的结束"真实主义为模式"的文学创作的传统是"形成新现实主义生活观的一个有力因素"电影运动的兴起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纵向继承和横向借鉴的影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先声":《沉沦》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最初创作宣言,根本地改变了意大利电影的创作道路和思想,罗西里尼被称为先驱,影片则成为新现实主义的一部奠基之作第五十五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节作者与作品、风格与理论P148-154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维斯康帝:《沉沦》;《大地在波动》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结合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新现实主义最典型最突出的代表作,平民化,真实德·桑蒂斯:《罗马十一时》第五十六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节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纪录性:对现实的密切关注,真实再现实景拍摄:“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的口号长镜头的运用:客观性透明性,消失了自我的主观性非职业演员的运用结构形式:简单鲜明直观充实地方方言的运用第五十七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节新现实主义继承人们的演变费里尼:《卡比利亚之夜》表明新现实主义的终结;《八部半》是现代派的经典制作,"意识流"风格;浪漫主义安东尼奥尼:反映现代生活的烦恼,关注"人",《红色沙漠》色彩的反现实使用第五十八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课后题1.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主要人物和作品2.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美学特征?第五十九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第八章民族电影兴起中的日本电影第六十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日本电影的崛起与战前发展概况战时与战后日本电影的形势和主题50年代日本电影的黄金期日本当代电影的发展第六十一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节&第二节日本电影战前/时/后概况一、战前:1.受国外电影的影响:导演为核心的"家长制",制片系统和题材样式受美国影响2.日本传统美学对日本电影的影响:体现在无声电影小津安二郎:民族审美形态,剪辑一刀切。《浮草物语》《独生子》;沟口健二:现实主义。《浪华悲歌》《青楼姐妹》二、战时:政治宣传工具三、战后:木下惠介《大曾根家的早晨》黑泽明《无愧于我们的青春》;独立制片运动第六十二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节50年代日本电影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创作特点1.富有实力的创作队伍的变化2.题材样式的多样化3.产品数量的增强第六十三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一、黑泽明的《罗生门》(1951)及其电影观念P177-178用纯电影化的手法揭示了真理的相对性和主观性;几何式的结构移动摄影;叙事视角的变化二、沟口健二的长镜头及其他P179-180三、小津安二郎影片的民族化日本民族特有的社会心理和审美观念,以现代日本家庭生活为题材第六十四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四节日本当代电影的发展年青一代的又一次独立制片运动,被称为日本“新浪潮”日本电影传统手法的创作特点——结构松散、节奏缓慢、注重风景、情调悲观;新一代电影——强烈的时代感、风景描绘深入到人物内心剖析、简洁明快标新立异60S大岛渚《日本的夜与雾》(日本新浪潮的旗手)、《青春残酷物语》、《感官世界》《少年》今村昌平《无止境的欲望》《日本昆虫记》第六十五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课后题:1.黑泽明在日本电影发展中的地位2.关于日本电影的民族性第六十六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第九章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第六十七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

"新浪潮"——划时代的作者电影"新浪潮"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左岸派"——现实主义的革新派"左岸派"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第六十八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节"新浪潮"——划时代的作者电影历史背景:二战后僵化的社会,青年一代对政治的失望发展中的5年:诞生年—1958特吕佛《淘气鬼》夏布洛尔《漂亮的塞尔其》辛福年—1959特吕佛《胡作非为》获认可高峰年—196043新人124部新作没落年—1961"新浪潮"走下坡"真理电影"出现危机年—只有一部戈达尔的《如此生活》反对"优质电影(好莱坞模式)","新浪潮"又称"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第六十九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新浪潮的精神之父——巴赞一、“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写实主义的口号)电影艺术的第一特征——纪实写实主义并不会流于自然主义、不会导致艺术取消,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二、场面调度的理论"景深镜头"理论或"长镜头"理论蒙太奇与场面调度的比较P190第七十页,共七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节"新浪潮"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受巴赞理论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大都以专注的手法记录或变现一个事件、一些人物"新浪潮"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比较(形式多相似,主题内容不同)创作特征:1.主题非政治化,否定传统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