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全国新高考语文模拟冲刺模卷(三)_第1页
2022届全国新高考语文模拟冲刺模卷(三)_第2页
2022届全国新高考语文模拟冲刺模卷(三)_第3页
2022届全国新高考语文模拟冲刺模卷(三)_第4页
2022届全国新高考语文模拟冲刺模卷(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新高考语文模拟冲刺模卷(三)

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2022•湖北武昌•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作为媒介语言来使用,是一种社会创造物。诸如象征和格律

等传统的文学手段,就其本质而言,都是社会性的。这些手段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产生的通

例和准则。但进一步说,文学“再现”“生活”,而“生活”在广义上则是一种社会现实,

甚至自然世界和个人的内在世界或主观世界,也从来都是文学“模仿”的对象。诗人是社会

的一员,拥有特定的社会地位:受到某种程度的社会公认和奖赏;他向读者讲话,不管假想

的是什么样的读者。

的确,文学的产生通常与某些特殊的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而在原始社会,我们甚至

不大可能把诗与宗教仪式、巫术、劳动或游戏等划分开来。文学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或“效

用”,它不单纯是个人的事情。因此,文学研究中所提出的大多数问题是社会问题,至少终

归是或从含义上看是如此。比如传统和通例、准则和类型、象征和神话等问题都是社会问题。

根据托马斯的看法,我们可以认为:“审美实践不是基于一般社会实践之上:甚至它们并不

是一般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而是另一类型的社会实践,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

在一起。”

可是,在通常情况下,有关“文学和社会”的探讨都显得较为狭隘和表面。一般提出的

问题都是关于文学与一定的社会状况的关系,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很多学者试图说明和界定社会对文学的影响,并且规定和判明文学在社会上的地位。

但是,把评价性的批评问题推迟到我们解决了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实际关系之后再来

讨论似乎是最上策。这些描述性的关系(不同于规范性的关系)可以相当简便地加以分类。

首先,有研究作家与文学这一职业和实践的社会学,即研究文学生产的经济基础、作家

的社会出身和地位及其社会意识的整个问题。这个问题可在文学以外的舆论和活动中表现出

来。接着还有文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含义和社会目的的问题。最后还有读者和文学的实

际社会影响等问题。文学实际上取决于或依赖于社会背景、社会变革和发展等方面的因素。

总之,文学无论如何都脱离不了下面三方面的问题:作家的社会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以

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我们先要判定所谓依赖或因果关系的含义:末了,我们还要谈到文化

的一体化问题,尤其我们自己的文化是如何一体化的。

(摘编自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

材料二:

本来,人置身的这个世界无所谓边缘与中心、背景与对象的区别,世界对于人的眼睛实

际上是“无限大”的,可是,人的视觉却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注意点为对象,以对象周边为

背景的,因而它的范围又不是“无限大”的。人依照自己所处的角度和意欲的视界来摄取

“对象”,并以对象的焦距来确定“背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对象的位置,从他的立

场去摄取、去制作、去评价背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估价诗歌的意义。

不过,在诗学批评中最有权威、最有理论意味的一些“背景”,却仿佛是用了广角镜加

长镜头,大都只是泛泛而论,尽管它常常在诗学或文学史专著里被恭恭敬敬地放在卷首并占

了不少篇幅,但总是只给阅读者提供似是而非的笼统暗示。像中国传统的政治(时代)与思

想(学术)背景,它不仅在诗歌评论中被奉为圭臬,而且在文、史两界得到一致的首肯,但

从“知人论世”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再到“正变”、“初盛中晚”论,实际

上并不能落实到具体诗歌的诠释之中,却只是给诗歌批评附加了一些大而无当的诠释前提。

舶来的“环境、民族、时代”背景和后起的“经济一阶级”背景自然给批评带来了不少“理

论”色彩和“实证”意味,使传统的“知人论世”摇身一变,就仿佛店铺换了名称叫公司,

不止是挂了招牌也扩大了业务,在原先八尺铺面外又添了新柜台,在旧商品外还摆上了琳琅

满目的新花色,尤其是进口货,20世纪经由东洋转口的或直接来自西洋的这些文学批评理

论就好像那个时代充斥货架的舶来洋货,把原来格局陈旧的土产货栈变成了中外兼营的合资

企业,但是,这种仿佛把帐篷变成了苍穹似的背景交待仍然广袤而含糊。

这种“背景”仿佛园林的借景,只能远远眺望却决不可把它当作因林的屏风,又仿佛

“屠龙之术”,只能敬而远之却决不可把它当作诗歌诠释的钥匙。有时,当它直接参与诗人

或诗歌的诠释时,它那种大而无当常常会泯灭诗人或诗歌的个性特征,就像茨维坦•托多洛

夫《批评的批评》里讽刺的那样:”根据这种历史决定论的观点来看,所有的猫都是灰色的”。

因为这“背景”笼罩得太密,仿佛把白天变成黑夜,而“黑夜里各色猫一概灰色”,但实际

上诗人与诗歌总是多彩多姿的,就像同在盛唐的王维、李白、杜甫,承受着同一背景而各自

风格迥•异;有时,当它直接参与诗人与诗歌的诠释时,它那似是而非的范围总是给予使用者

过多的“自由”,让他在背景与意义之间草蛇灰线似续似断的因果链里任意组合拼接,结果

是因人而异、人言言殊,就像斯达尔夫人和史雷格尔同样以“北方精神”阐释莎翁,一个看

出了莎士比亚残存的北方的“愚昧无知的文学原则”,一个却看出了莎士比亚表现的“后期

的有教养的我们时代的北方”。

因此,尽管这种“背景”常常占据了诗歌批评著作的大部篇幅,也有着看似整齐的理论

阵容,但在实际阐释诗歌时,人们使用的多是一种更“精确”的背景批评,这就是陈寅恪在

《元白诗笺证稿》里屡次说到的:“今世之编著文学史者,能尽取当时诸文人之作品,参定

时间先后,空间离合,而总汇于一书,如史家长编之所为,则其间必有启发。”

(摘编自葛兆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再现的“生活”包括现实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的精神世界两种。

B.文学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文学研究中所提到的问题也都是社会问题。

C.文学作为一种审美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具有紧密的联系,即交织在一起。

D.在任何条件下,文学都摆脱不了对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等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知人论世”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再到“正变”、“初盛中晚”论,中国具有

悠久的运用背景分析解读诗歌的历史渊源。

B.“环境、民族、时代'’等舶来的西方背景概念表面上使得中国传统的背景分析方法焕然一

新,实际上却并没有改变它只是给读者提供笼统暗示的局限。

C.背景分析具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例如它的大而无当常会泯灭诗人或诗歌的个性特征,

因此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也不适用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

D.宽泛的背景会给予读者过多的自由,在背景与意义之间草蛇灰线似续似断的因果链里随

意的拼接组合常导致理解的因人而异、人言言殊。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诗仙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是对盛唐气象的一种反映。

B.《红楼梦》以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以及家族的衰落,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时代特征。

C.读者在运用背景分析解读诗歌时,视线应更加聚焦,即舍弃宽泛的时代和社会大背景。

D.读者不能以历史决定论品评作家作品,因为除此之外,作家创作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你认为这种批评

方法是否适用于《聊斋志异》、《格列夫游记》等非现实主义小说?请结合材料以及自身的阅

读经验,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H(本题共4小题,16分)

(2022•山东济南•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祖父的抗战

常跃强

祖父常秀来,莘县名医,方圆百里有名声,乡亲们给我家大门上挂了一个黑漆大匾、匾

上四个金色的大字:“元化遗风”。

祖父认老理,尽忠不能尽孝,一直拖到我曾祖父去世,他才到莘县十八里铺区医院当了

一名外科医生。我11岁那年,考上了十八里铺高小,从此与祖父住在一起,闲下来的时候,

祖父经常给我讲当年抗战的事。

他说:1937年冬天,日本鬼子的飞机就到咱莘县狂轰滥炸,有一天上午,猛不丁地听

见“嘎勾嘎勾”的枪响,原来是鬼子来了。那会儿啥也顾不上了,我背着你姑姑,你奶奶抱

着你爹,就跟着大伙一块儿跑。你奶奶小脚,本来就跑不快,还要抱着一个两岁的孩子,就

更跑不快了。跑着跑着,鬼子渐渐撵上来了,你奶奶实在跑不动了,就对我说:他爹,你跑

吧!我跑不动了!就是死,我也跟咱小死一块儿……你奶奶说完,一下子就坐到路边的坨堰

上了。你奶奶一说这,我也没法跑了,就在路边上停下了。

没多大一会儿,日本鬼子就来了,几个鬼子拿刺刀对着我。说不害怕是假的,那会儿心

“碎碎”地跳,也不知道怎么好了。这时候,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日本鬼子的军官,和一个

汉奸翻译官就过来了。他们一停下,那个汉奸翻译官就用日本话,叽哩哇啦地跟日本鬼子军

官说话。也不知他说了什么,鬼子军官一摆手,那些鬼子们就都把刺刀放下了。

这一回有惊险,但好歹是把命保住了。

后来,他又给我讲了一个事:1939年2月,汉奸刘仙洲率“鲁西自治军”随同日军侵

占了莘县,后来被日寇委任为莘县伪县长兼保安司令。八路军组织群众抗战、多次给日本鬼

子和汉奸以沉重的打击。有的汉奸受了伤,因为得不到有效的医治而死亡。有一个认识我祖

父的姓李的汉奸区长向刘仙洲进言,说:咱们这些彩号,如果让常秀来常先生给治,一个也

死不了!

其实,我这个名字,刘仙洲早就听说了,他说:听说他有一种膏药,很神奇,能把打进

身子里的枪子给拔出来,有这回事吗?

有,那个汉奸区长说、我亲眼见有人在他那里治好过!

刘仙洲大喜,立刻让这个姓李的汉奸区长带上鸡鸭鱼肉和上好的点心,到咱家来了。他

一见我就像报喜似的大呼小叫:大叔大叔、刘司令请您去哩!大叔——!刘司令请你给他当

医官去哩!

俗话说: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我一看那个汉奸区长带着这么多礼物来,就警惕了。

听了他的来意,我摇了摇头。此后任他好说歹说,我都不肯答应,最后他说:“人在曹营心

在汉……当年关公保着二位皇嫂……末了,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后不是又回到刘皇叔那里

了吗!你别顾虑太多……”

这在当时是最典型的汉奸理论!我哪能听得进他这一套呀!于是我坚决地说:回去告诉

你们刘司令,就说常秀来伺候不了!

那个汉奸区长见我如此决绝、只好带上东西悻悻然走了。

宋雪峰是莘县城南共产党的地下敌工站站长,跟我关系不错。有一天他让人来给我送信

,说是内线人传过来话,我的那番话激怒了刘仙洲,刘仙洲要派汉奸兵来抓我哩!他让我出

去避避风头。于是,我骑上我那辆破洋车子,就到张鲁去了。在那一待就是三个月,等风声

过去之后、才回来。

一个冬天的晚上,祖父问我:十八里铺这里有个“钉子”哩,你知道不?

我说什么是“钉子”呀?

“钉子”就是日本鬼子在这儿安的炮楼呀。

炮楼里边有一个小队的汉奸兵、小队长姓赵。有一天、他的宝贝儿子脖子后边生了一个

“对口疮”。“对口疮”很厉害,弄不好要死人的。他知道我会看这种疮,跑到家来、说什

么也要让我给他儿子治,赖在咱家里不走。当时我想,姓赵的虽然是汉奸,可他儿子还是个

孩子,是无事的。于是我就给他孩子疮口上敷上药,又给他孩子开了几副中药,那孩子的对

口疮很快就好了。

没想到惹出了大麻烦,在炮楼里,那个赵队长请我喝酒时,突然非要我认他的儿子为干

儿子不可,还说请一个算命先生给算过命了,说这孩子得认一个姓常的为干爹,才能保这孩

子一生平安!

回来后,我把这事给宋雪峰站长汇报了,老宋说:好啊!炮楼里正没有咱们的人哩!……

你呀,干亲尽管认,看能不能做一做姓赵的策反工作,若是把他争取过来,那对我们的抗战

工作就太有利了。

有了党组织的支持、我打消了顾虑、就开始跟赵队长热乎起来了。

1944年8月1日,八路军攻打莘县,刘仙洲被俘虏了,莘县解放了,可是十八里铺的

“钉子”并没有拔掉。如果强攻,一定会死伤很多人。为了避免牺牲,敌工站站长宋雪峰找

到我,让我进炮楼去当“说客”,说服赵队长投降。老宋一说,我就应下了。凭着与赵队长

的交情,再晓以利害,终于使他在第二天就献出了炮楼。自此,莘县全境解放。

作为民主人士,解放后,祖父得到了很高的荣誉、当选为莘县人大代表和莘县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宋雪峰解放后在北京气象站工作……

(有剧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祖父认老理,直到曾祖父去世,他才外出当了外科医生,祖父貌似老顽固的形象跃然纸

上0

B.祖父毅然给汉奸的儿子治疗对口疮,并且很快治好,祖父的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可见一

斑。

C.宋雪峰这个人物在文中着墨不多,却是一个关键人物,自始至终在保护着祖父的抗战。

D.文中祖父讲的三个故事,都既与抗战相关,又与祖父的医术医德有关、表现了文章的主

题。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祖父奶奶等人被鬼子追上,汉奸翻译对鬼子说的话语,引发读者好奇,暗合开头祖父是

莘县名医,方圆百里有名。

B.“说不害怕是假的,那会儿心‘砰砰’地跳,也不知道怎么好了“,运用了心理描写,表现

了祖父胆小怕事儒弱。

C.赵队长坚决让祖父认他儿子为千儿子,为下文祖父策反赵队长这一情节埋下了伏笔。

D.文章结尾介绍了祖父和宋雪峰解放后的情况,既交代了故事结局,又契合了我国传统的

“大团圆”的美好心理。

8.这篇小说在语言方面极有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4分)

9.这篇小说采用了祖父讲故事的方式,这种讲述方式有什么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2021•福建•晋江市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贞观六年,或告右丞魏征私其弟麻,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上令彦博让征,

且曰:“自今宜存形迹。”它日,征人见,言于上日:“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

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征再拜日:“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

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目:“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

良臣。龙逢、比干,面折延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悦.九月,上口:"比见群臣屡

上表贺祥瑞。夫家给人足而无瑞,不害为尧、舜;百姓愁怨而多瑞,不害为桀、纣。“尝有

白鹊构巢于寝殿槐上合欢如腰鼓左右称贺上日我常笑隋炀帝好祥瑞瑞在得贤此何足贺命毁

其巢纵鹊于野外。交州都督遂安公寿以贪得罪,上以瀛州刺史卢祖尚才兼文武,廉平公直,

征入朝,谕以“交趾久不得人,须卿镇抚。”祖尚拜谢而出,既而悔之,辞以旧疾。上遣杜

如晦谕旨曰:“与去犹敦然诺,奈何既许朕而复悔之!”祖尚固辞。上复引见,谕之,祖尚

固执不可。上大怒目:“我使人不行,何以为政!”命斩于朝堂,寻悔之。它日,与侍臣论

“齐文宣帝何如人?”魏徽对目:“文宣狂暴,然人与之争,事理屈则从之。”上目:“然。

向者卢祖尚虽失人臣之义,朕杀之亦为太暴,由此言之,不如文宣矣!”命复其室丽。上尝

闲居,与珪语,有美人侍侧,上指示珪曰:“此庐江王暖之姬也,暖杀其夫而纳之。"珪避

席日:“性于以庐江纳之为是邪,非邪?”上目:“杀人而取其妻,卿何问是非!"对日:

“昔齐恒公知郭公之所以亡,由善善而不能用,然弃其所言之人,管仲以为无异于郭公。今

此美人尚在左右,臣以为圣心是之也。”上悦,即出之,还其亲族。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有白鹊构巢于寝殿/槐上合欢/如腰鼓左右/称贺上日/我常笑隋炀帝好祥瑞/瑞在

得贤/此何足贺

B.尝有白鹊构巢于寝殿槐上/合欢如腰鼓/左右称贺上日/我常笑隋炀帝好祥瑞/瑞在得

贤此/何足贺

C.尝有白鹊构巢于寝殿/槐上合欢/如腰鼓/左右称贺/上曰/我常笑隋炀帝好祥瑞/瑞

在得贤此/何足贺

D.尝有白鹊构巢于寝殿槐上/合欢如腰鼓/左右称贺/上曰/我常笑隋炀帝好祥瑞/瑞在

得贤/此何足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与己有血缘或姻亲关系的人。

B.匹夫,指平民百姓,与“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的“匹夫”同义。

C.官荫,旧时官吏有功于国或因公死亡,得荫其子孙入官,有恩荫、特荫等。

D.陛下,对帝王的尊称,此外还有皇上、万岁;帝王的代称则有万乘、殿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征因为不存形迹被批评,过后谏争,认为如果君臣之间都存形迹,矫情自饰,反而对

国家兴衰影响难以估量,并希望能当良臣。

B.看到群臣屡次上表庆贺祥瑞,唐太宗认为,一个皇帝是好还是坏,不是由祥瑞决定的,

而是由百姓是否富足是否有怨气来决定的。

C.卢祖尚居功自傲违背皇命,太宗派人多次劝谕未果,便下令立斩于朝堂;魏征援引事例

规劝,太宗听后认为自己比不上齐文宣帝。

D.唐太宗身边站着庐江王李谖的姬妾,太宗告诉王珪该姬妾是庐江王李谖杀害该女子丈夫

而娶纳的,王珪没有直接指出太宗的过错。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龙逢、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

(2)昔齐桓公知郭公之所以亡,由善善而不能用,然弃其所言之人,管仲以为无异于郭公。

14.《新唐书》中评价唐太宗:“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从上文唐太宗与臣子的日常相

处中,概括唐太宗的过人之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2022•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善萨蛮

宋•谢逸

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

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闹”赋予春光以人情,葡萄绿比喻春水的碧绿如酒醉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B.“两岸草烟低”视线渐远,“青山啼子规”耳力愈聪,两句视听结合,意象突出。

C.上阕由“迟日”至"啼子规”暗写一日时光不知不觉由早至晚,游人游兴不减。

D.“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春游归来,愁上心头,难眠也不愿眠,妆残却无人怜。

16.“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两句富有暗示性,抒情意味深长,请作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2022•江苏•高三开学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唐朝官员服色依官品定,《旧唐书》记载:“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八品深青、九

品浅青。“白居易《琵琶行》中“?"就体现出诗人当时被贬

后从九品的身份。

(2)在《陈情表》中,李密用“,"两句概括性地陈述自己幼

时门庭衰微,内外人丁单薄的情况。

(3)“水”在杜甫的《登高》中是“”的奔腾汹涌;在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

造口壁》中则是“"的一腔激愤。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1分)

(2022•湖南•高三开学考试)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

宁夏西海固,被称为“苦瘠甲天下”,贫穷和苦难给生存带来了极大挑战,然而也磨炼

了人们的意志,激发了文学创作的梦想。

近些年来,“西海固作家群”逐渐在文坛上。据不完全统计得出,在全

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过文学作品的西海固作家已有至少三百余人。他们的创作由自然原

生的状态上升到自觉自有的高度,尤为可贵的是,他们用大量作品T"西海固

文学”的内涵:既是描写西海固地区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与命运的文学,又是表现西海固人

的感情、性格、心理、文化气质和审美精神的文学。

苦难和贫穷让西海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环境,孕育出西海固文学不屈的人文品格。耐得

住寂寞,头顶纯净天空,就有诗句涌现在脑海;守得住清贫,脚踏厚重大地,就有情感

在心底。在这里,文学之花处处盛开,芬芳灿烂:在这里,文学是土地上生

长的最好的庄稼。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坚韧不拔崭露头角阐释回荡

B.坚定不移脱颖而出阐释激荡

C.坚定不移脱颖而出诠释回荡

D.坚韧不拔崭露头角诠释激荡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据不完全统计,西海固作家中已有三百余人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过文学作品。

B.据不完全统计,西海固作家中至少已有三百余人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过文学作

品。

C.据不完全统计得出,西海固作家中已有三百余人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过文学作

品。

D.据不完全统计得出,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过文学作品的西海固作家已有至少三

百余人。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H(本题共2小题,9分)

(2022•广东东莞•高三期末)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1〜22题。

近日,中科院科学家在《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首次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

揭示了节食长寿的机理。(),节食组大鼠从18个月起开始节食,一直持续到27个

月为止。换算成人类时间的话,相当于一个人从50岁开始每天只吃七分饱,一直坚持到70

岁。对照组则正常喂食,让它们如预期的那样逐渐衰老。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首先分析了

①_,发现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免疫细胞上。已知年轻大鼠身体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含

量相对较少,说明它们体内的炎症反应水平较低。对照组大鼠体内的免疫细胞含量升高了不

少,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②,这就是衰老的标记之一。相比之下,③,说明

节食的一大功效就是降低了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这个结果说明,节食确实能够抑制体内炎

症反应的强度。而这,似乎就是节食之所以能够延缓衰老的主要原因。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研究人员选择和人类比较相似的大鼠,是因为在人类志愿者身上进行这种实验难度太大

B.和人类比较相似的大鼠被研究人员选中,因为在人类志愿者身上进行这种实验难度太大

C.因为在人类志愿者身上进行这种实验难度太大,研究人员选择了和人类比较相似的大鼠

D.因为在人类志愿者身上进行这种实验难度太大,和人类比较相似的大鼠被研究人员选中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2022•广东梅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长沮、桀溺二人隐在乡下耕田。孔子叫子路去向他们问路,他们听说是孔子,就对子路

说:“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谁以易之!”意思是,于今世道到处都是一般糟,谁能改变它呢?

孔子听到这话叹气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大意是,我们生而为人就应做人所应该做的事,如果世道不糟,我自然就用不着费力气去改

变它。长沮、桀溺看天下无道,就退隐躬耕,是朝抵抗力小的路径走;孔子看天下无道,就

牺牲一切拼命去改变它,是朝抵抗力大的路径走。其实我们涉身处世,常面临两条路径,一

是抵抗力小的,一是抵抗力大的。

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1.D

2.C

3.C

4.首先指出文学是社会性实践,然后再以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多种实际关系作为论据支撑,

最后总结强调文学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

5.观点:社会历史批评也适用于以《聊斋志异》、《格列夫游记》为代表的非现实主义小说。

原因:①根据材料可知,文学与社会联系紧密,不可能脱离以下三个问题:作家的社会学、

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以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②虽然非现实主义小说的内容大都具有明显的

魔幻主义色彩,并不是现实的社会生活,但其必然带有作者思想的印痕,很大程度上也含有

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③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例,其中包含大量对鬼神精怪的描写

和塑造。作者借这些荒诞离奇的志怪故事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抨击统治阶级贪暴不仁,

同时写出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

6.C

7.B

8.①本文通篇多用短句,简洁明快。②本文多处运用口语具有地方特色,亲切自然。③本

文采用拟声词,语言生动形象。

9.①本文由祖父讲述的三个故事组成,这种讲述方式使文章思路清晰,便于读者理解。②

本文语言口语化色彩浓厚,与祖父讲故事这种讲述方式水乳交融。③祖父讲故事这种讲述方

式,容易把读者带入到故事中,并且增强了故事的可信性。

10.D

11.D

12.C

13.(1)龙逢、比干,与君主当面在朝廷上争论,自己被杀,国家也灭亡了,这就是所说的

忠臣。

(2)从前齐桓公明白郭公灭亡的原因,在于郭公喜好良言而不能用,而桓公本人仍弃置进

良言的人,管仲认为这和郭公没有什么两样。

14.①当魏征表示希望能做良臣时,唐太宗也乐于君臣同心协力。

②对臼己命斩杀卢祖尚一事,唐太宗能够勇于承认错误。

③当王珪用历史上齐桓公事例暗示唐太宗的过失时,他能虚心纳谏。

参考译文:

贞观六年,有人报告说右丞相魏征袒护他的亲戚,唐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

但查无所获。太宗命令温彦博责备魏征,并且指出“以后做事要有所保留”。有一天,魏征

入朝觐见,对太宗说:“臣听说君主和臣下应该是上下一心,互相竭诚相待。如果上下都有

所保留,那么国家兴亡就难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