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业务基金运行研究_第1页
社会保险业务基金运行研究_第2页
社会保险业务基金运行研究_第3页
社会保险业务基金运行研究_第4页
社会保险业务基金运行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第三章社会保险基金运行研究第三章社会保险基金运行研究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由此形成不同的模式,通过从不同角度分析,可以加深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认识。第一节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模式第二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第三节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分析第一节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模式提要:一、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资金模式二、完全积累制社会保险资金运行模式三、部分积累制资金运行模式四、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模式的改革

一、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资金模式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PAYG)是指用正在工作一代人的缴费支付已经退休一代人的社会保险费用的制度安排,这是以一定时期内短期横向平衡为指导原则确定的资金运行模式。一、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资金模式在现收现付制下,社会保险基金筹集和给付是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确定的,因而不存在社会保险基金的积累,其资金运行模式如图:社会保险资金筹集社会保险基金资金给付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一、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资金模式现收现付制资金运行模式的特点:社会保险缴费率的确定和调整比较灵活、共济性强管理成本低,易于操作,不受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动的影响。现收现付制下,为了避免社会保险缴费率的频繁变动,允许社会保险的储备金保持在一定的支出范围内,例如德国波动储备金保存的额度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波动储备金的建立,有助于缴费率稳定。一、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资金模式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资金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有一个长期稳定的人口结构,即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保持适度的比例。如果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社会保险缴费率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1978年我国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的比率是30:1,1989年这一比例为5.4:1,近几年急剧下降到3.1:1,正是这一比例的下降,现收现付制运行模式在我国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二、完全积累制社会保险资金运行模式完全积累制又称完全基金制(PensionFunod),是正在工作的职工为自己退休储备社会保险费用的制度安排,这是一种以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长期纵向平衡为原则确定的资金运行模式。

完全积累制资金运行模式是以“自我储蓄、自我保障、自存自用”为原则确定的,其资金运行模式的优点是,在制度实施初期,就形成了数量庞大的社会保险基金,经过数十年以后,养老金的给付需要从基金的积累中支付,其余不足部分由国家财政支付。二、完全积累制社会保险资金运行模式社会保险资金筹集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给付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完全积累制社会保险资金运行二、完全积累制社会保险资金运行模式具体做法:在预测职工退休以后社会保险资金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以保持职工在退休期间内保持一定生活水平的总平均费用,然后将社会保险平均费用分摊到职工整个投保期,使职工在工作期间的一部分劳动收入逐月缴纳到集中的、可用于投资的社会保险基金中。职工退休以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职工个人以往缴费数量和基金投资回报给付养老金。完全积累制积累的个人缴费资金是职工工资的延期支付。二、完全积累制社会保险资金运行模式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完全积累制基金积累了巨大的资金,容易遭受通货膨胀、金融市场危机的影响;完全积累制社会保险基金还可能导致被挪用、渎职等问题的出现。在没有政府为个人账户提供最低收入保障的情况下,有可能使某一代退休人口陷入相对贫困,甚至绝对贫困。退一步说,即使政府为个人账户提供了最低养老保障,这种保障虽然可以使老年人口的贫困问题有所减轻,但是,由于需要政府资助的退休人口在时间和数带上又比较集中,可能会造成无法预期的财政赤字。二、完全积累制社会保险资金运行模式完全积累制社会保险制度的给付水平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保险的缴费水平;二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实际投资收益率。社会保险金的给付水平最终取决于基金积累的水平,而基金积累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的实际投资收益率。三、部分积累制资金运行模式部分积累制又称混合制(WorldBank),是指社会保险资金的一部分按现收现付制运行,另一部分按基金积累制运行的制度安排,这是一种把短期横向收支平衡和长期纵向收支平衡结合起来的社会保险资金运行模式。这种社会保险资金运行模式,既考虑当前退休职工对社会保险资金的需求,进行社会保险资金的统筹给付;又考虑在职职工未来的养老金需求,储备资金形成社会保险基金,这样既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又可以根据当前经济负担能力和短期内情况变化的需要,比较灵活地选择和调整社会保险基金的积累率。三、部分积累制资金运行模式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社会保险资金筹集社会统筹社会保险给付社会保险基金

形成

个人账户三、部分积累制资金运行模式这种资金运行模式的优点:采用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既吸收了现收现付制的优点,又吸收了完全积累制的优点,实现了两种社会保险资金运行模式功能上的相互补充。在这种模式下,社会保险金给付原则是确定受益制和确定交费制的结合,可以实现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结合。三、部分积累制资金运行模式这种模式的缺点:一是社会保险基金的积累率和收益率不易确定在部分积累制社会保险资金运行模式下,由于不断有一部分资金给付现期退休职工,同时又存在个人账户保值增值等问题,因而不易确定社会保险基金的积累率和收益率。三、部分积累制资金运行模式二是承担社会保险的转制成本在社会保险制度转变过程中,原来处于现收现付制下的职工是没有个人账户积累的,他们现在和未来社会保险资金的需求构成社会保险制度的转制成本,要顺利实现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转变,政府必须承担旧制度向新制度过渡的转制成本。三、部分积累制资金运行模式三是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高在职工个人账户积累的基金由非赢利性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不仅造成了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效率的低下,而且也使制度内职工无法预期个人未来可能获得的养老金给付的金额。四、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模式的改革(一)现收现付制资金运行模式的困境和改革现收现付制起源于欧洲获得了广泛的发展。英国、德国、瑞典等高福利国家多数采用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资金运行模式。随着经济发展,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保障范围的扩大和保障项目的增加等,福利国家资金支付越来越紧缺,亟待进行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一)现收现付制资金运行模式的困境和改革福利国家的特点高福利、高标准福利和保障措施比较完善高税收高财政赤字低经济增长(一)现收现付制资金运行模式的困境和改革以瑞典为代表的福利国家对全体国民实行普遍、全面的社会福利,提供从“摇篮到墓地”的一切保障,保障水平比较高收入均等化,缩小社会贫富差别。20世纪60年代后期,瑞典基尼系数开始大幅度下降,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基尼系数已经降到0.2以下的水平,20世纪80年代中期略有上升,但是基尼系数也仍未超过0.22。

(一)现收现付制资金运行模式的困境和改革社会福利是福利国家的重要标志,国家通过举办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家庭救助、养老金以及住房补贴)等方面的保障,来实现充分就业,消灭经济和社会的不平等,消灭物质方面的无保障、匮乏、贫困等问题。目前,瑞典共有四十多种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

(一)现收现付制资金运行模式的困境和改革瑞典社会保险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各行各业雇主的交费,雇员基本不缴费或是很少缴费,例如1995年瑞典雇主负担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各种法定费用占利润的32.9%。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除了雇主缴费外,还依赖于政府的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资金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强大的国家转移支付已经成为政府实行福利支付的根本保障。瑞典经过税制改革以后,社会保险税成为国家的第一大税种。德国1997年的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3%,其中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为53%,企业税最高税率为51.83%,工资收入的最高税率为47%,公司留成利润税率为43%,起征税为25.9%。高税收挫伤了企业生产、投资的积极性,迫使纳税大户向外迁移获奖投资转向国外,也使偷税、漏税行为盛行。(一)现收现付制资金运行模式的困境和改革福利国家的高给付标准,促使国家不得不依靠大量举债维持庞大的社会保险费用支出,使财政赤字不断增加,这不仅推进了物价的上涨,而且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尽管经济增长率大幅度下降,财政赤字不断增加,企业职工仍然缺乏工作的积极性。这是因为,企业职工既是不上班、失业,也可以获得数量客观的收入,这些收入足以让职工或失业者体面地生活下去。由于职工缺乏工作、就业的大力,也影响了劳动职工的工作的积极性,更进一步影响了社会保险资金的配置效率。(一)现收现付制资金运行模式的困境和改革福利国家的高福利、高标准,同时也带来了社会保险资金配置的低效率。目前福利国家已经陷入了“高福利—高劳动成本—高国债—高税收—低投资—低增长”的恶性循环中。以德国为例,其福利费率(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871年的1%上升到1974年的30%左右。1997年德国西部地区的福利费率为31.9%,东部地区则高达55.6%,整个德国的福利费率为34.7%。1999年德国的福利费用支出达到1.7万亿马克。福利费的增长,带来经济增长率的下降。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51—1957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为8.57%;进入20世纪70-80年代,经济增长率明显大幅度下降,1992-2000年经济增长率年平均为1.67%。(一)现收现付制资金运行模式的困境和改革福利国家的改革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福利国家企业和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税率了不断提高。通过强制缴费筹集的资金,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对社会保险资金需求的增加,一些国家开始尝试进行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一)现收现付制资金运行模式的困境和改革1、社会保险资金收支技术上的改革一些国家采取减少支出津贴给付标准,延长最低缴费年限和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等办法,来减少社会保险资金的支出,这些技术上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并没有实质上的改观。例如,法国近年来的罢工的重要原因是政府试图降低社会保险给付水平。西欧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因为涉及到政党的利益而变得步履维艰。从法国大罢工看改革之艰难

法国总统萨科齐正面临着上任以来的最严峻考验:2007年11月13日晚开始的铁路工人全国范围内无限期大罢工,目前已让法国交通陷入了瘫痪。但这只是个开始,随之而来的还有地铁、公交、国有能源部门、邮政、教师和公务员等行业的大罢工。(《都市快报》11月15日)大罢工的导火索是萨科齐力推的“特殊退休体制”改革。按照改革目标,铁路、电力、天然气等16个部门的职工,将不再享有之前“只需缴纳退休集纳金37年半(比其他行业的大部分人少两年半)便可退休领取退休金”的优待,法国政府不再为此进行补贴。尽管改革触及面广、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引发了大规模抗议,但这项改革获得大多数法国国民的支持,六成国民认为大罢工不合理。这也是萨科齐面临大罢工毫不畏惧、誓言坚持到底的底气所在。事实上,萨科齐的改革之所以民心所向,是因为它意在打破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然而,从此次法国大罢工,可以看出改革的艰难。萨科齐此次改革可谓是全盘铺开、没有预留缓冲期,不仅对“特殊退休体制”下刀,而且还计划裁减2.3万个公共行业职位(主要涉及公务员和教师)、对大学进行改革等等。真正的问题是,改革不是革命,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改革必须从帕雷托改进(在提高一些人福利的同时,不能减少其他人的福利)开始,到没有改进余地时就进入了所谓的改革“深水区”,更需要有智谋有策略的稳步推进。萨科齐的改革的确出于战略利益考虑,也符合大部分民众的诉求,但并不意味着改革就可以无所顾忌、一步到位。萨科齐力推的改革,前景不容乐观。因为在法国历次的大罢工和学生运动中,大多都是以政府最后妥协或者总理、部长的辞职而告终。萨科齐的前任希拉克主政时期,法国总理拉法兰就曾瞄准多届政府都不敢碰的退休制度进行改革,但改革不成功,拉法兰也在任期内辞职。跟希拉克相比,萨科齐更不妙的是:希拉克将拉法兰推向了改革的前台,后来又让拉法兰成为民意的牺牲品,萨科齐则是亲自上阵充当了改革“急先锋”,身前背后都没有可以拿来做挡箭牌的人物。因此,大罢工的现状给萨科齐的压力很大,他陷入了两难境地:妥协就会让支持者不满,不妥协也将让民众利益受损。最悲惨的结局可能是,萨科齐“出师未捷”就充当了改革的“炮灰”。法国历来重大工潮1995年12月,法国总统希拉克上任后推行退休金改革,引起3周大罢工,公共交通瘫痪,学校和邮政服务受影响,最后撤回改革。2003年,劳动部长菲永推行退休金改革,引起工人不满,但最后没有触及国营企业工人的特别退休福利,避免了大罢工。2006年春天,总理德维尔潘推出新政策,使年青人更容易被解雇,引发大型青年骚乱,示威最终迫使德维尔潘收回政策。2007年10月18日,铁路工人发起24小时罢工,造成交通混乱。(一)现收现付制资金运行模式的困境和改革2、社会保险资金管理方式的改革西欧国家进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进程虽然是艰难的,但是,改革的目标却是明确的,那就是要逐步减少国家干预,强调市场机制在社会保险资金配置中的作用,使社会保险制度由原来政府承担主要管理职能的国家管理方式向私有制管理方式转变,让私有化管理模式在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例如,英国已经将部分社会保险资金的管理权交给了私有企业,让私有企业来经营、管理一些社会保险资金;荷兰已经宣布,法定医疗保险实行私有化管理;匈牙利也逐步将个人补充保险基金交给私人养老基金公司经营管理,以提高社会保险的运作效率。总之,现收现付制国家正在逐步改变原来那种承担责任过重的状况,由国家管理向国家于私人管理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一)现收现付制资金运行模式的困境和改革3、扩展社会保险体系目前福利国家正逐步改变原来“独脚拐棍式”的社会保险制度,向政府提供基本社会保险、个人(企业)承担补充保险和个人自愿储蓄保险三支柱的方向发展。现收现付制国家改革的另一个方向是完全积累制或部分完全积累制资金运行模式。(二)完全积累制运行模式的问题与改革完全积累制社会保险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以来,因其强制储蓄和动用资源能力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目前,各国经济学家对这种社会保险资金运行模式褒贬不一,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我们以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为例进行分析。中央公积金计划是由雇员、雇主和政府三方面共同支持的,雇主和雇员向中央公积金缴费,政府的职责是对中央公积金的运作提供法律和管理框架。雇主、雇员的缴费进入雇员个人账户,职工个人账户在55岁以前有三个。

(二)完全积累制运行模式的问题与改革普通账户保健账户特别账户可用于住房、保险、政府批准的投资和教育支出以及向父母的退下账户进行填补性转移支付等。普通账户上的存款约占中央公积金存款的75%。保健账户可以用来支付个人在指定医院的诊疗费,还可用来支付前3个孩子的分娩费用,以及支付医疗盾牌计划(Medisshield)的保险费。保健账户中的财款约占中央公积金存款的15%。特别账户中的储蓄主要是用于预防不测之需要的存款,其存款额约占中央公积金存款的10%左右。(二)完全积累制运行模式的问题与改革职工年满55岁以后,其个人账户变为退休账户和保健账户。为了鼓励职工将储蓄继续留在个人公积金账户上,政府规定退休账户必须有一笔中央公积金局规定的最低储蓄存款数额。这笔存款也可以不存在中央公积金账户上面而存在银行,或者向中央公积金局批准的保险公司购买年金。职工60岁退休以后,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年金。从2000年7月1日开始,政府规定中央公积金成员在年龄达到55岁以后须在个人账户中留足6万美元,其中,至少要有2万美元的现金,剩下4万美元可以以不动产的形式存在。这一最低限额将逐步以每年增加5千美元的方式,到2003年上调至10万美元。职工个人账户的中央公积金收入享受免税政策,这是负责管理中央公积金各项政策的中央公积金理事会制度的。(二)完全积累制运行模式的问题与改革新加坡个人账户存款的利率也是政府规定的。其中,普通账户和保健账户的存款利率是按照新加坡国内四家主要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华侨银行、华联银行和大华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80%权重)和活期存款利率(20%权重)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出来的;而特别账户和退休账户上的存款利率至少高于普通账户和保健账户的存款利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新加坡政府已经积累起数额巨大的中央公积金。1999年新加坡所积累三基金总值为830多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

(二)完全积累制运行模式的问题与改革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问题1.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现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只不过是一项国家强制执行的储蓄计划,只是对雇员及其家人在年老、患病、教育、购房等方面的资金援助计划,而在社会成员之间没有互济性的特征,与社会保障的本质即社会性和互济性不相吻合,因而面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缺乏良好的应对能力。(二)完全积累制运行模式的问题与改革2.新加坡中央公积金提供的社会保障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对年轻成员的低薪雇员的保障水平较低,易造成两极分化,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因为个人公积金账户上积累额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个人和雇主的等比例投入,年轻雇员和低薪雇员收入低,雇主补贴金额也少,高薪和工龄较长的雇员投入多,雇主补贴也多。

(二)完全积累制运行模式的问题与改革3.由于过度的储蓄降低了人们的消费,限制了国内有效需求的满足。并且,这一未来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因为它取决于该基金的运营管理情况,还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如果出现金融风暴,就可能使未来消费水平和质量下降。因此没有健全的基金运营机制及良好的宏观经济与社会环境,基本生活变现将有一定的风险。

(二)完全积累制运行模式的问题与改革4.过高的缴费水平,降低了新加坡人储蓄的可能,因而老年人的退休金来源单一不利于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这种单一的社会保障体制一方面将大大增加中央公积金在养老方面的投入压力,同时也使养老保险的安全系数和保障的水平大大降低。

(二)完全积累制运行模式的问题与改革5.高额缴费增加了企业产品的成本,削弱了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数据表明,新加坡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比中国香港弱50%,比中国台湾弱15%,比韩国弱35%。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新加坡经济进一步陷入衰退,因此减少强制性退休金供款之举迫在眉睫。(二)完全积累制运行模式的问题与改革2003年8月17日,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在国庆群众大会上作演讲时宣布,新加坡政府将对中央公积金(CPF)制度进行重大调整,主要目的是降低工资成本、降低失业率、减轻人民负担。新加坡政府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二)完全积累制运行模式的问题与改革放弃提高公积金缴交率40%的计划,将目前36%的公积金缴交率下调至30%。未来将实行灵活的缴交率,年长工人缴交率将低于年轻工人。调高目前8万新元的最低存款额。

需缴纳公积金的薪金上限从6000新元下调到5000新元。分阶段取消55岁者可提取半数公积金的做法,实行55岁者只能提取扣除公积金最低存款额以及保健储蓄最低存款额之后余款的政策。第二节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内容提要:一、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二、典型国家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方式三、社会保障预算的主要内容四、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编制中需解决的几个问题第二节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一、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二、典型国家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方式三、社会保障预算的主要内容四、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编制中需解决的问题一、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一)国家预算概念

国家行使对社会经济的管理职能,一方面需要消耗一定的财力,另一方面,需要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这两方面都要求国家集中掌握一部分资金,并把它按照一定的用途分配给社会经济的各个部门、领域和社会成员。这种活动是通过国家财政来进行的,具体表现为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家财政支出两个方面。国家财政收支活动需要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国家预算,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一、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国家预算的编制方式我国1992年以前采用单式预算形式。国家预算由收入类科目(指标)、支出类科目和平衡三项构成,预算收支的全部内容都综合地反映在一张预算总表上。单式预算,是在预算年度内,不分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把所有的预算收入与支出汇集列入单一的总预算内,统一汇集平衡。一、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单式预算的优点简单明了地从整体上反映国家财政收支情况,便于立法机关对预算的审议和公众对预算的监督。但不便于通过各项预算收支的调整有选择地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也不便于对预算收支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一、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复式预算。复式预算是指一国政府在财政年度内,将各项财政收支按其经济性质分别汇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收支对照表,以特定的预算收入,来保证特定预算支出,并使两者之间具有相对稳定关系的一种预算组织形式。作用:有效地发挥国家预算的功能,加强政府预算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一、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社会保障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手段,它与政府财政活动密不可分: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部分直接或间接构成政府财政支出的一部分;社会保障基金与财政间存在互动关系;社会保障收支是财政管理的有效工具。社会保障预算不仅是财政有效管理社会保障制度的手段,同时财政负也有编制和执行社会保障预算,平衡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的责任,而这一责任的实现又是通过财政的预算制度来体现的。1.加强基金管理的客观要求从巨大的社会保障基金结余规模和基金飞速增长的趋势看,我国迫切需要建立起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体系。一、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一、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2.规范政府收支的现实需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收支处于一种分散状态:一般性税收收入安排的社会保障支出分散在行政费和各项事业费的有关科目中,没有作单独和明确的反映。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管理混乱,同时也不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的总体,难以体现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能作用,不利于加强监督管理。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可以改变这种不规范的状况。一、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3完善预算制度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具有特定目的的制度,其基金用途具有特殊性,表现在国家预算上,要求对这一类收支单独反映,使社会各界对社会保障的收支情况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现行预算制度将各项社会保障收支混在其他经常性收支中,并且各项社会保障基金脱离了财政的预算监督和管理,既损害了复式预算的职能,又不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运行。二、典型国家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方式社会保障基金预算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已经在一些国家的政府预算中有所体现,到目前为止,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以及印度等国已先后建立起了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制度。经过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制度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各国都根据本国特点选择了各具特点的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模式。(一)美国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概况美国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采用的是专项基金预算模式,其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联邦预算内的社会保障项目;二是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即社会保险信托基金。联邦预算内的社会保障项目联邦预算内的社会保障项目主要由社会保障收入和社会保障支出构成,其中,社会保障收入仅有一项即社会保险和退休收入;社会保障支出中则包括教育培训、就业及社会服务中的社会服务、卫生中的医疗保健服务,医疗保险计划、收入保障、社会保障以及退役军人福利及服务等项目。类款项1收入项目1社会保险和退休收入2支出项目1教育培训、就业及社会服务1社会服务2卫生1卫生保健服务3医疗保险计划1医疗保险计划4收入保障1普通退休及残疾保险

2联邦雇员退休及残疾

3失业补偿金

4住房补助

5食物及营养补助

6其他收入补助5社会保障1老年人及生者保险管理费用(预算外)

2残疾保险管理费用

3社会保障管理局一般检查员办公室6退役军人福利及服务1退役军人收入保障

2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及复原

3退役军人医院及医疗保障

4退役军人住房

5其他退役军人福利和服务7其他社会保障支出项目美国联邦预算支出中属于社会保障支出的项目2006年财年支出总额为10200亿美元,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43%。从财政收入来看,属于社会保障收入的项目只有一项,即社会保险和退休收入,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征收的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收入作为美国联邦预算收入中仅次于所得税的第二大收入项目,占全部预算收入的35%社会保险信托基金由社会保障税收入形成的社会保险信托基金是美国社会保障预算最为重要的部分。在经历了与联邦预算独立、统一、再脱离的几度变化后,目前美国的社会保险信托基金预算是脱离联邦预算的。每年的国会预算决议分别显示排除社会保障和邮政服务项目的所谓的“在预算”总数。社会保险信托基金预算中,收入主要由社会保障税收入和其他收入构成;支出则由养老保险支出、遗嘱保险支出、残疾保险支出、失业保险支出、公共医疗保险支出及其他社会保险支出构成。美国的社会保障预算有着极强的严肃性,每一次变动都有相应的法案跟随。社会保障预算不仅从内容上、表现形式上有法律规定,而且还从预算程序上设立了“防火墙”,以防止不利于社会保障信托基金平衡的议案产生。美国社会保障收支变动的政策涉及面广、影响时间长,通常其社会保障信托基金每年都要进行长达75年的精算预测,并且年年向全体公民公布,说明未来社会保障信托基金将在哪年出现赤字,采取一项措施又会使其赤字延长至那一年出现等等。这对加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并能够更好的保障社会保障信托基金的安全,增加其管理的透明度。(二)英国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概况英国建立的是政府公共预算模式。因此社会保障的收入和支出被视同政府的经常性收入和支出内容,在政府的经常性预算中统一安排。国家全面担负起社会保障事业的财政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存在名副其实的社会保障预算。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切实保障每一位公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较高的福利水平;社会保障支出体现了政府的政策,政府能够控制社会保障事业的进程,直接参与其具体的管理工作。其缺点是:政府参与过多,在“福利支出刚性”的影响下,易于给财政造成较大的负担。瑞典等福利国家也是这种预算方式英国财政各项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英国财政各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二)英国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概况社会保障收支在英国国家预算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财政收入当中,国民保险的缴费收入站到了财政收入的17.4%,是除所得税之外的第二大项经常收入。在财政支出当中,社会保障支出占到了财政总支出的27.4%,再加上个人社会服务和健康方面的支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英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全部支出几乎达到了财政支出的一半。英国的社会保障资金收支对应关系不明显,没有体现社会保险基金自求平衡的原则。如从理论上讲,凡属社会保险的支出都应从社会保险津贴中支付,然而事实上,儿童津贴从所得税中支付,而失业津贴则从税收支出中支付,社会保险基金没有按照自求平衡的原则安排收支,因此造成政府社会保障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社会保障的管理成本。(三)日本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概况日本与美国类似,社会保障基金预算都采用了专项基金预算的模式。政府一般会计预算收入中没有关于社会保障的收入项目,只在一般会计预算支出中有一项社会保险关系费支出。同时,日本的社会保障预算以特别会计预算为主体,尤其是社会保险的收支主要在特别会计预算中反映,体现了社会保险自求平衡的原则。(三)日本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概况日本政府一般会计预算收入中包括租税及印花税收入、公债金收入和其它收入;一般会计预算支出中包括一般岁出、国债费和地方交付,其中一般支出中包含有一项社会保障关系费,这项支出由社会保险费、社会福利费、生活保护费、保健卫生费和失业对策费构成,这项支出通常占政府一般会计预算支出的20%以上。(三)日本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概况一般预算收入租税及印花税公债金收入

其它收入一般会计预算支出

国债费一般支出地方交付社会保险费社会福利费生活保护费保健卫生费失业对策费(三)日本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概况日本政府的特别会计账户数量多、且经常调整。目前涉及社会保障内容的有五个特别会计账户,即厚生保险、船员保险、国立病院、国民年金和劳动保险。日本的特别会计账户相对独立,除一般会计预算支出对社会保险进行补助外,社会保险基金要求实现自我平衡。三、社会保障预算的主要内容收入项目支出项目⒈社会保险费收入⒉财政性预算补贴收入⒊基金投资收益社会保险支出社会救济支出社会福利支出特殊保障支出(一)我国目前的规定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制定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并据此制定了《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与以往的政府收支科目相比,收支分类范围、分类体系和具体科目设置办法等都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在与社会保障有关的项目上做了较大调整

2007年前后政府社会保障相关的收支科目变化比较项目编号06年与社会保障相关收支编号07年与社会保障相关收支收入10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01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02失业保险基金收入03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04工伤保险基金收入05生育保险基金收入99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支出208文教、科学、卫生支出208社会保障和就业01医疗卫生支出01社会保障和就业管理事务02公费医疗支出02民政管理事务209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03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01抚恤事业费04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02军队移交地方安置离退休人员费用05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03最低生活保障06企业关闭破产补助04农村及其他社会救济07就业补助05社会福利事业费08抚恤06其他民政事业费09退役安置07残疾人事业费10社会福利08自然灾害生活救济费11残疾人事业210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01社会保险基金补助支出13其他城镇社会救济02城镇就业补助费14农村社会救济03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补助15自然灾害生活救助04补充全国社会保障资金16红十字事业05企业关闭破产补助99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1其他209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12其他部门的事业费01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13劳动保障事业费支出02失业保险基金支出214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03医疗保险基金支出04工伤保险基金支出05生育保险基金支出99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10医疗卫生04医疗保障(二)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变化(1)将预算外的社会保障资金纳入到预算内管理在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当中,以往作为预算外收支的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均被纳入到了财政预算内。从2007年前后政府收支科目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的政府收支科目在收入类中增加了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支出类中有关社会保障的项目包括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在收支科目改革前均独立与政府一般预算以外,以财政专户的形式表现。收支科目改革后均纳入到了政府一般预算当中,将分散的社会保障基金进一步集中了起来,增强了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同时,能够更为合理的管理社会保险基金,从而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二)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变化(2)将社会保障项目与劳动就业项目相合并新的政府收支科目将以往的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社会保障部门管理事业费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全部合并为款级科目“社会保障和就业”在政府支出预算中反映,并增加了企业关闭破产补助、就业补助等项目。新的政府收支科目并没有将社会保障基金收支按其保障项目进行分类在预算中体现,而是将其与劳动就业支出资金相合并,难以清晰体现社会保障支出的特征。四、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编制中需解决的问题1.社会保障基金的预算管理手段问题预算管理手段是指国家预算对社会保障基金采取什么手段纳入国库。目前,社会保障基金由各主管部门自收自支、自行管理,其中只有少数几种如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在预算中“列收列支”,整体上说远没有纳入预算。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必须在指导思想上明确各种社会保障基金均应纳入预算。四、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编制中需解决的问题2.社会保障预算与政府公共预算编制技术问题社会保障支出从公共预算转入社会保障预算,社会保障预算收入有一部分来源于政府公共预算,即用一般税收收入安排了社会保障支出。两个预算在编制上可以有二种处理办法:一是在公共预算中单列一类社会保障支出;二是体现在政府公共预算结余的一部分,也就是从政府公共预算中转出社会保障支出后应将政府公共预算结余相应增大的部分转入社会保障预算,设“政府公共预算结余转入收入”科目。此办法的缺点是:在政府公共预算较紧张时难以保证社会保障支出的需要。四、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编制中需解决的问题3.社会保障基金结余及其投资的编列方法问题社会保障基金结余及其投资的编列方法有二种:一是列社会保障预算支出,并详细列出其使用方向;二是在社会保障预算表中收支合计线下反映。按我国预算编制方法看,第二种方法较为常用。四、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编制中需解决的问题4.上下级社会保障资金缴拨的处理问题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之间在社会保障资金分配上存在着缴拨款关系,例如中央对地方的社会保障性支出(如自然灾害救济专款),省级社会保障调剂基金的上缴与拨付等等,在预算报表中可以在收支合计线上反映,也可以在收支合计线下反映。按我国习惯采取在收支合计线下以“专项拨款”科目来反映。国务院发布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意见

国务院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

国发〔201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规范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行为,明确政府责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务院决定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现就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和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反映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的年度计划。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对社会保险基金筹集和使用实行预算管理,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完整,提高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效益,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依法建立,规范统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建立,严格执行国家社会保险政策,按照规定范围、程序、方法和内容编制。统筹编制,明确责任。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统筹地区编制执行,统筹地区根据预算管理方式,明确本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责任。;专项基金,专款专用。社会保险各项基金预算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收支内容、标准和范围,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或挪作他用。相对独立,有机衔接。在预算体系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单独编报,与公共财政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相对独立、有机衔接。社会保险基金不能用于平衡公共财政预算,公共财政预算可补助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留有结余。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坚持收支平衡,适当留有结余。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范围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险种分别编制,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等内容。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建立的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条件成熟时,也应尽快纳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包括基金收入预算和基金支出预算。基金收入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利息收入、财政补贴收入、转移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其他收入等;基金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养老金支出、医疗补助金支出、丧葬抚恤补助支出、转移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其他支出等。失业保险基金预算包括基金收入预算和基金支出预算。基金收入主要包括失业保险费收入、利息收入、财政补贴收入、转移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其他收入等;基金支出主要包括失业保险金支出、医疗补助金支出、丧葬抚恤补助支出、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支出、转移支出、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其他支出等。第三节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模式

内容提要:一、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三、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模式选择一、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目前有不同的分类模式分组标志组别含义按照集中程度集中垄断式运营模式由政府系统或政府授权的公营机构集中运营社会保障基金,其特点是社会保障基金高度集中并具有垄断性。分散竞争式运营模式它通常由政府根据法律规范的资格条件确定多家符合条件的私营机构来运营社会保障基金,允许各机构之间开展竞争,其特点是基金管理分散且具有竞争性。分组标志组别含义按照管理主体不同分政府部门直接负责社保基金的营运管理这种模式以美国、新加坡为代表,其特点是社保基金由社会保障部门集中统一管理,优点是管理简单,管理成本、交易成本低,政策执行起来比较灵活;缺点是管理效率低下,制度的运行缺乏透明度,难以获得较高的回报率,以及政府可能挪用而造成基金损失。商业经营型基金管理模式由政府授权的养老基金组织管理社保基金的模式,智利的养老基金运作就是这种典型。由信托、基金会等负责社保基金的营运管理这种模式以澳大利亚为代表。作为受托人的基金会依法负责处理基金的行政事务,但一般不直接进行投资管理。其特点是个人帐户的出资人就是基金会成员,对个人基金运作拥有一定的建议权,便于民主管理和监督。其缺点在于决策权力往往过于分散,对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较为适宜。比较以上三种养老金管理模式中,前两种模式较为普遍,采用第三种模式的国家比较少。其中,采用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模式,社保基金的管理效率和收益都要远远高于政府部门管理模式。世界银行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由民营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养老金其收益普遍高于政府部门管理的养老金(见表1)表11980——1990各国养老金的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养老金管理模式国家养老金的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模式智利9.2%英国8.8%荷兰6.7%政府机构管理模式美国4.8%新加坡3.0%印度0.30肯尼亚-3.8%埃及-11.7%委内瑞拉-15.3%分析除美国、新加坡等少数国家外,大部分由政府部门管理养老金的国家其养老金收益都是负值。出现这种结果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部门自身的运营效率不高,甚至往往会出现腐败问题;二是由政府管理的养老金投资渠道一般会受到限制,甚至被迫购买政府债券或向亏损国企贷款,从而影响其收益率;三是采用政府机构管理模式,基金运用有时会服从政治目标而非经济效益。构建和选择社保基金管理模式重视的问题第一,强调基金管理的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第二,强调基金管理的安全性和效益型原则,不论采用何种模式,都应高度重视协调处理好安全性和效益型原则,二者是实现基金有校改的前提条件。第三,强调预测和科学决策原则,尤其应使基金管理建立在短期与长期收支平衡的预测估计之上,避免基金管理中的重大失误。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发展趋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由政府集中管理向市场化管理转变社保基金的市场化管理,是指基金筹集方法多样化,基金管理主体多元化和基金保值增值市场化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之和。其主要目的是建立个人和国家共同承担未来不确定风险的机制。其中,社会保险基金投入市场运营实现保值增值,是市场化管理模式的核心。社保基金市场化管理的条件

1、立法保证2、合理组织管理结构3、监管体系4、市场微观基础5、政府政策的支持关于组织管理模式的探索

发达国家社保基金的组织管理体系,应该说是各有特色。其重要特点是,监管机构与承办机构分离,以受益人、承办人(受托人)和监督人为组织管理关系的主线,由承办人(受托人)选择营运增值的方式,而承办人通常是非政府系列的法人组织,监督人则由政府部门或其他社会组织承担。国别监督机构承办机构担保机构法国企业代表和工会联合进行私营年金基金会英国受托管理人一般独立独立于劳资双方德国政府设立保险监督局福利基金会年金基金会专门的非政府机构负责、强制雇主缴费美国联邦劳工部年金受益保证公司丹麦工业部下属的金融管理局年金基金会年金保险公司瑞士当局有制定部门进行监督自治的员工福利机构意大利监督委员会,以就业和社会保护不为主有来自财政、金融等部门的代表年金基金会三、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模式选择目前社保基金的管理主体为各级人力资源与社保局。为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在管理上实行所谓的“三分开管理”,即社保基金管理人员和地方编制分开,社保基金在银行设立专户和地方财政分开,社保基金盈亏独立审计和地方财政编制分开。但由于社保基金管理机构没有明确地与政府分离,所以政府行为时常用于基金管理。同时,由于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基金管理的透明度较低,加上缺乏内控机制,对基金管理基本上没有有效的监督。在地区利益与部门利益驱使下,挤占、挪用、挥霍浪费社保基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国际上通行的三种社保基金营运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从中可看出,将社保基金委托给民营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是社保基金管理模式的最佳选择。因此,我国的社保基金也不应由社保部门直接负责营运管理,而应该实行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模式。具体来说,构建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应该包括以下一些要点:

1、要大力培育一批高效率的基金经营管理机构。2、要通过公开竞争招标的方式来选定承担社保基金营运管理任务的基金管理公司。3、要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社保基金管理效率。4、要加强社保部门对社保基金营运管理的监督作用。思考题一、结合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的特点,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分析二、了解智利模式与新加坡模式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三、什么是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四、社保基金管理模式的含义及类型(按管理主体分类)五、政府集中管理模式的含义、特点及适应条件,举例说明六、市场化管理的含义、特点及适应条件,举例说明七、社保基金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八、我国社保基金管理模式的选择年度工作总结汇报ANNUALWORKREPORTSUMMARY信托业务发展与创新研究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王信举目录信托业务发展现状研究01信托业务创新研究——两项导致信托业务突破性发展的重大革新02信托业务创新案例分析03信托业务发展现状研究一般理解政策与法律环境发展现状一般特点发展桎梏信托的一般理解以信为本以诚治业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讲诚信就是要守诺、践约、无欺。如果有人要问英国人在法学领域取得的最伟大、最独特的成就是什么,那就是历经数百年发展起来的信托理念…这不是因为信托体现了基本的道德原则,而是因为它的灵活性,它是一种具有极大弹性和普遍性的制度。——英国法学家梅特兰信托的应用范围可与人类的想像力相媲美。——美国信托法权威斯科特信托的一般理解贯通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产业投资的独特优势最好的非IPO投资银行业务平台信托制度框架下突出的财产管理功能和资金融通功能政策与法律环境法律框架逐步完善《信托法》(2001.10)——信托法律制度体系的基本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2002.6)——信托投资公司的经营管理规范《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2002.7)——信托主体业务的规范分类监管办法即将出台,诸多单项条例即将出台——信托证券专用帐户、信托公司及业务信息披露、房地产信托、信托公司治理指引、内控指引和信托核算等政策与法律环境监管思路逐步明晰信托公司分类监管原则、属地监管原则协调规划,统一监管尚需加强发展现状目前重新登记后的信托公司共59家,截至6月底,信托从业人员4600人近三年来,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053个,大部分获得了成功,信托公司接受管理的信托财产总额已近2000亿元人民币。84%的信托财产为资金信托,财产信托业务开始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银监会非银部主任高传捷,中国长沙信托论坛(2004.10)一般特点由单一信托到集合信托由资金信托向财产信托过渡运用范围由单一领域到多领域运用工具由单一向多种工具相结合发展桎梏信托登记信托税收信托会计信托业务创新研究两项导致信托业务突破性发展的重大革新信托内部信用增级信托制度框架下的所有权解析内部信用增级外部信用增级由第三方提供信用担保,提供者包括政府、专业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大型企业的财务公司等,增级工具主要有:政府承诺函、保险、企业担保、现金抵押帐户和信用证等。信托内部信用增级利用基础资产产生的部分现金流来实现,可避免利用外部信用增级工具较容易受信用增级提供者信用等级下降风险的影响的风险。增级工具主要有:构建优先/次级结构、利差帐户和超额抵押等。优先/次级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和需求,将信托或资产支撑的证券产品的收益权分为不同信用品质的档级,不同档级的受益权承担风险、享有利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