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应用微课激活语文课堂获奖科研报告_第1页
巧妙应用微课激活语文课堂获奖科研报告_第2页
巧妙应用微课激活语文课堂获奖科研报告_第3页
巧妙应用微课激活语文课堂获奖科研报告_第4页
巧妙应用微课激活语文课堂获奖科研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巧妙应用微课激活语文课堂获奖科研报告摘要: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快速提升,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深受老师以及学生的爱戴,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学科的教学应用中。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自然少不了微课的存在,老师通常利用微课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做课堂的小主人,以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所以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银川唐徕回民中学(西校区)原初三(20)班(2019届毕业生)为例,就巧妙应用微课,激活语文课堂这一话题进行以下分析。

关键词:微课初中语文作用特点意义

一、写作背景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各个学校在进行语文教学工作时,常常会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语数外三科中,学生们对语文学科尤其缺乏重视,学生上语文课不积极、没兴趣似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迎合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充分符合新改革的要求。

2017年9月,笔者接任唐徕回民中学(西校区)原初三(20)班(2019届毕业生)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当时该班的语文成绩在年级排名倒数第一,在苦苦挣扎一个月后,笔者发现致使这个班语文成绩差的原因有二:一方面该班男生29人,女生20人(初中阶段,男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书写能力多不及女生);另一方面,该班学生整体对语文缺乏兴趣,语文基础极差(错别字、病句等现象常常發生),写作能力薄弱(词不达意、褒贬不分、乱用成语等),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笔者慢慢在语文教学中,加入微课设计,让孩子们在家提前观看微课,促进课前预习工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利用微课,让学生了解课文、熟悉中心大意,解决生字词、字音等基本问题,课堂上,师生共同交流课下学生解决不了或不清楚不明白的问题,如文章的中心主旨、情感升华等。由此来提升课堂效率,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面结合微课教学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相关阐述。

二、微课的重要作用

1.微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教育来说,微课是21世纪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必要产物,它可以应用到各个教育学科中,适用于各个教育阶段。微课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既便于教师的“教”,又利用学生的“学”。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三尺讲台填鸭式的教学,很难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难免不让学生视觉疲劳,而这时,微课的存在恰好弥补了这个不足,让学生们有了新的学习方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微课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微课的课程内容丰富且多样化,不仅有关于课业内容相关的知识内容,还有相关的练习测试、教学设计以及反思,还有学生的反馈,把微课运用在语文课堂中,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也令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的印象,促使学生对于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对于以后的学习会有更多的帮助。

3.微课能够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既然微课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知识,语文老师可以利用微课的这一优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本节课需要讲的内容繁多且复杂,就可以要求学生提前进行预习,指导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将本节课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老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抽查学生们的预习情况,以此来刺激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一旦通过微课将知识预习透彻,自然而然会喜欢上微课,热衷于课前预习,从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微课的主要特点

1.微课的教学时间相对较短

微课的课程时间与正常课堂的上课时间是有很大差别的,普通的一节课大概是45分钟,而微课一节课的时间却只有10~20分钟,微课教学时间虽然短,但是内容都是精华。这就对老师在设计微课内容时有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例如:微课在设置内容上,不会有过多繁杂的内容,问题设计时往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得到答案,又不太容易找到答案,这样往往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课前熟悉课本、了解课本,这样在课堂上,学生便有了多余的时间,且将这些时间利用起来,研究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了。

2.微课的教学资源形式多样

微课多以视频为主,它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妙趣横生的动画恰到好处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使课本内容由无声变有声,由无色变有色,不断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有声临其境之感,促使学生快速融入课本知识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步掌握微课中所讲授的重点以及难点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文言文《陋室铭》的微视频制作中,可以融入名人名家对刘禹锡及其作品的解读,可以联系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如《陋室铭》《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初步了解作品中的刘禹锡,体会他的乐观豁达、积极向上是一生的情怀。

3.微课的教学资源使用便利

在即将来临的5G时代,无线网络落实到家家户户。教师在准备好微课教学资源后,可以共享至云端软件平台,实现“家校互动”。在家进行线上学习(相当于提前预习课本),在校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实现1+1>2的教学理念。在网络迅速发展与普及的时代,老师可以将自己设计的讲课模式与教学模块统一进行整理,便于以后在课堂上使用,只需要云端存储即可,方便查找和携带。例如:老师可以将当节课准备好的学习重点展示给大家,并建群利用微课进行分享,让学生一目了然,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也有了倾向,便于学生掌握重点。如果学生存有疑问,当堂就可提出,老师也能利用微课立即讲解,让学生学而无惑,同时老师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创建微课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加以修改。

四、微课对于语文课堂的重要意义

1.微课转换老师的角色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微课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成就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微课已经呈现的知识点,课堂上无须教师一一讲解,而只是负责解决学生未能理解、参透的知识内容,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和谐氛围。例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中《黔之驴》时,提前让学生在家看微课自学,课堂上可通过提问检验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也可以将不懂的问题提出,师生共同答疑。在此过程中,老师始终在扮演着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和解惑者,而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知识传授者。

2.微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色彩

新课标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传统教学中,学生常常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科学数据表明:中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长是25分钟,如果老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们听久了必然是貌合神离、心不在焉,语文课逐渐演化为催眠课。而微课的出现恰好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迎合时下新课标的要求。微课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独特见解,倾听学生们的内心独白。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探索、发现、“再发现”。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共同建构知识体系。例如:苏教版九年级长难篇目的文言文不在少数,如《出师表》《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很多学生的第一印象便是“望而生畏”,进而是“望而却步”,更不要说理解透彻了。这时微课以其短小精干的视频、通俗易懂的语言、幽默风趣的口吻展现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篇目,大大减轻了学生学习长难文言文的心理压力,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愿意主动参与课题、充分体现其主体性色彩。

3.微课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升

(1)微课提升了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老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时常会遇到教学瓶颈,尤其是从事多年教育事业的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理解也十分透彻,想再提升一步,便觉得有心无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來,新课改不仅要求老师有着过硬的专业技术,更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学习,更新理念,提升自己应用计算机多媒体的技术能力。摒弃传统教学思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构建21世纪的全新课堂模式。微课的出现,给许多老师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角度,从而突破“瓶颈”,解决难题!

(2)微课提升了教师的备课水平。微课的制作要求“小而精”,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尤其是选择知识点切入时,要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预设问题要有针对性、延展性。这是对自己能力的升华,更是对学生的负责。

结语

微课是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与传统课题教学完美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