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刻拍案惊奇_第1页
二刻拍案惊奇_第2页
二刻拍案惊奇_第3页
二刻拍案惊奇_第4页
二刻拍案惊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刻拍案惊奇明末凌濛初编著拟话本小说集01内容简介人物介绍版本情况创作背景作品鉴赏作者简介目录0305020406基本信息《二刻拍案惊奇》为明末凌濛初编著拟话本小说集。于1632年(崇祯五年)成书刊行,与作者前著《初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四十卷,每卷一篇,共四十篇,其中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相同,卷四十已亡佚,补录杂剧《宋公明闹元宵杂剧》以充数。作者自称系“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说”,题材大多取自前人。该书的思想内容是比较复杂,但从总体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兴的市民阶层的思想观念,其所提倡的传统道德中也有不可否定的健康成分。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较重要的影响。内容简介内容简介人民版二册二刻拍案惊奇封面

《二刻拍案惊奇》共有作品40篇,但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拍案惊奇》同卷篇目相同,卷四十《宋公明闹元宵杂剧》系杂剧,故实有小说38篇。《二刻拍案惊奇》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拟话本”形式,描写了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概括地说,该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表现爱情婚姻和两性关系;二、表现封建官吏的思想行为;三、表现商人生活。

创作背景创作背景岳麓版二刻拍案惊奇封面

《二刻拍案惊奇》题材大多取自《太平广记》、《齐东野语》、《夷坚志》、《剪灯新话》、《剪灯余话》及其他典籍,经过作者凌濛初的再加工和再创作,融入了凌氏本人的思想个性,体现了凌氏本人的艺术构思和艺术风格。所以“二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而有较大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二刻拍案惊奇》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作者科场失意,遂“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说,聊抒胸中垒块”;其二是作者受了冯梦龙编纂“三言”的影响。凌氏出身于书商之家,见冯梦龙“三言”“颇存雅道”,“一破今时陋习”,且又颇为畅销,遂“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凌濛初虽仿效冯梦龙编著“二拍”,但他的思想较之冯梦龙却相对复杂保守,故“二拍”的思想内容较之“三言”也多落后保守的倾向,表现出矛盾复杂的状况。在艺术上,凌氏却并不步趋冯氏,而能“化神奇于臭腐”,形成“拍案惊奇”的艺术效果。在该书《小引》中,作者自言:“顾逸事新语可佐谈资者,乃先是所罗而未及付之于墨,其为柏梁余材、武昌剩竹,颇亦不少。意不能恝,聊复缀为四十则。其间说鬼说梦,亦真亦诞,然意存劝戒,不为风雅罪人,后先一指也。竺乾氏以此等亦为绮语障,作如是观,虽现稗官身为说法,恐维摩居士知贡举,又不免驳放耳。”

人物介绍人物介绍柳太守卷一《进香客莽看金刚经,出狱僧巧完法会分》中人物,名不详,河南卫辉府人,后任常州太守。得知苏州府太湖洞庭山某寺藏有白香山手书《金刚经》“见说了值千金,便也动了火”,想方设法要把经卷搞到手。他采取阴险手段,要劫盗中的行脚头陀僧招供藏经的某寺是窝赃之所,进而拘捕了某寺的住持,最后得到了《金刚经》卷。又见已是残卷,便觉用处不大,仍耍住持带回。柳太守是一典型的贪官污吏。为夺经,他目无王法,不惜编织罪名,构人下狱,手段极其狠毒、狡猾。他无.知无识,浅陋无文,得到价值连城的经卷而丝毫不懂它的价值,因此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认识价值,从中可以看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官吏的贪暴无知。周国能卷二《小道人一着饶天下,女棋童两局注终身》中人物,宋时蔡州大吕村人。自幼便好下围棋,十五六岁时棋名已著一乡。后打扮做小道人模样云游四方,故自称“小道人”。他到京师汴梁寻访名手不遇,展转来到辽国国都燕山,见辽国国手妙观色艺双绝,便欲娶之为妻。几经波折,终于成就姻缘。小道人的形象生动鲜明,性情放达,富于幽默感。他有高超的棋艺和过人的智慧,对于爱情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当妙观一再避婚拒婚时,他仍执着地追求,并巧运心机,求得众位王公大臣的帮助,终于达到智取女棋童的目的。从这位古代棋手身上,可以了解当时的棋艺、棋品、棋风。作品鉴赏艺术特色主题思想作品鉴赏主题思想华夏版二刻拍案惊奇封面

《二刻拍案惊奇》的思想内容和创作旨趣与《初刻拍案惊奇》一脉相承,反映明代后期市民阶层的社会生活更为广阔,凡是人伦道德的各个主题,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同时,明末内忧外患纷起,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这一状况,《二刻拍案惊奇》表现得也比《初刻拍案惊奇》更为充分,诸如贫富悬殊造成的心理倾斜,官僚腐朽造成的社会动荡,封建婚姻制度激起的青年男女的反抗,新兴商人阶层对士农工商四民秩序的挑战,淫靡世风膨胀起的人欲对天理道学的反叛等等,勾勒出一幅晚明社会日薄西山的惨淡图画。

概括来说,《二刻惊奇拍案》的思想内容是比较复杂的,但从总体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兴的市民阶层的思想观念,其所提倡的传统道德中也有不可否定的健康成分,主流还是比较好的,如商人由厄运而致富,读书人由贫寒而成名;清官们断案如神,贪吏们枉法如虎;恶棍们奸淫揽讼,骗子们尔虞我诈;青年们怎样追求忠贞不贰的爱情,而封建礼教又如何制造婚姻悲剧,其中偶然有庸俗趣味的描写,如写得较为露骨的性欲,但正如《二刻拍案惊奇.小引》作者所说的,是“意存劝戒,不为风雅罪人”。虽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时便做不到这一点,在作品但这一点也可以理解为“食色、性也”,亦可认为是作者重视人性,尊重人性的表现。至于猎奇之类,《初刻拍案惊奇.绪言》作者自言:“事类多近人情日用,不甚及鬼怪虚诞。正以画犬马难,画鬼魅易,不欲为其易而不足征耳。亦有一二涉于神鬼幽冥,要是切近可信,与一味驾空说谎,必无是事者不同。”

艺术特色艺术成就上,一般认为比冯梦龙的“三言”不及。该书主要特色是将故事说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一方面,把简单的素材作艺术加工,另一方面,抓住小说的娱乐性,用奇异巧妙的情节,令读者产生了拍案叫绝,“拍案经奇”的小说,就是好的小说。“二拍”中情节曲折离奇,充满巧合的作品不少。人物刻画上,《二刻惊奇拍案》除了有传统的人物形象如帝王将相,王孙小姐或义士侠客外,特别引人注目的还有一大批商人,作者用肯定和歌颂的态度去写这一批以前被人看不起的人物,而且写得栩栩如生,有声有色,成为该书内容上显著的一个特点。此外,语言通俗简练;情节曲折起伏,扑朔迷离,然又合乎情理;人物内心刻划细致入微,艺术形象栩栩如生,历来评价甚高。

《二刻拍案惊奇》中的《叠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硬勘案大儒争闲气,甘受刑侠女著芳名》、《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李将军错认舅,刘氏女诡从夫》等篇较为有名。

版本情况版本情况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奇》成书于1632年(崇桢五年),与其1628年(明崇桢元年)刊行的《初刻拍案惊奇》一样,由尚友堂刊行,二书合称“二拍”。《二刻拍案惊奇》版本系统有两种:一种为日本内阁文库藏崇祯五年尚友堂刊本,该本是尚友堂部分原版的重印本,四十卷。另一种为法国巴黎图书馆藏三十卷本。郑振铎1931年(民国二十年)为《明清二代的平话集》所写跋文将此本称为“别本”,并说:“未知编者,明末清初坊本。这部书世间流传绝少,我偶然的在巴黎国家图书馆中见到了它。”这两个版本,清末董康《书舶庸谭》有作了论述。两相比较,巴黎图书馆藏本《二刻拍案惊奇》并无《宋公明闹元宵杂剧》。孙楷第《日本东京大连图书馆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缘起》称,内阁文库藏《二刻拍案惊奇》“已为唯一无二孤本”。内阁藏本《宋公明闹元宵杂剧》虽然不是尚友堂原刊本,却自然是现存的孤本了。董氏之前亦未见任何著录,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和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虽然都已著录了该剧,但都晚于董氏的《书舶庸谭》。

今版有:《二刻拍案惊奇》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印行。其底本为王古鲁1947年从日本手抄交商务印书馆,因文字猥亵而被搁置,其中插入从日本摄回影印的图像若干,首图便有“内阁文库”钤记。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凌濛初(1580—1644),明文学家、戏曲家。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波厈,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诸生。官至徐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