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范本_第1页
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范本_第2页
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范本_第3页
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范本_第4页
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范本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教科书,大象出版社2019版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主题:《土壤的成分》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计者:郑州市二七区兴华小学魏丹丹教学分析:本课主要解决“土壤的成分”由上节课土壤中的动植物引入,思考动植物能在土壤中生存的原因,并由此进行合理猜想,土壤可能有水分、空气等动植物生存必需的条件。教材的第一部分是针对之前的猜想假设展开的系列制订计划与搜集证据的观察探究活动。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学生通过“把土壤放水中”观察“有无泡出现”,研究土壤中是否含有空气;通过捻一捻、加水搅拌后静置等方法观察土壤还含有哪些成分,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概括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同时教材还通过资料阅读这一搜集证据的途径,对土壤中的腐殖质进行适当的补充,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学情分析:对于“土壤中有什么”这一问题,多数学生会直接联想到在土壤中生活的动物和植物,而对其基本的物质组成则很少思考和观察。但又由于此阶段学生的逐渐向推理性认知迈进的认知特点,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猜出土壤中可能含有水分和空气。在制订计划时,容易对材料的准备、对步骤的设计等问题产生兴趣,而忽略对观察内容的思考,缺乏将自己的猜想假设与观察内容建立关联的思维意识。教学目标:.能依据土壤中生活的动植物生存条件,对土壤成分进行合理猜想。.结合自己的猜想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工具进行验证。.能依据观察到的现象及资料,总结描述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教学重难点:重点:能依据土壤中生活的动植物生存条件,对土壤成分进行合理猜想。难点:结合自己的猜想,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工具进行验证。教学准备:白纸、新鲜的土壤、放大镜、杯子、筷子、带盖的空饮料瓶、水等。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土壤中生活着很多的生物,还有许多的非生物。你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生:生物有小草、蒲公英,还有蚂蚁、蚯蚓,非生物有石头、废纸等等。师:同学们对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分掌握的非常好。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动物和植物能生活在土壤里?土壤中含有什么生物生存必须的条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研究土壤成分的秘密。(板书课题:土壤的成分)猜想假设师:想一想,为了能够维持动物和植物的生存,土壤中可能含有哪些成分?生:空气。师:为什么?生:土壤中有动物生存,动物生存需要空气,所以土壤中可能有空气。师:除空气外,还有其他的成分吗?生:土壤中可能还有水、营养 (板书:水、空气)师:同学们依据原来学过的知识,合理地提出了自己的猜想,非常棒。但科学不能仅停留在猜想假设上,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计划组织师:如何证明土壤中是否含有空气呢?师:回忆下,我们原来学习过的“空气占据空间”实验,看看会不会给你一些启发?生:把土壤放入水中,看有没有气泡,有气泡说明有空气在里面。师:我们需要哪些实验材料?生:水、土壤。师:实验时我们应该重点观察什么内容?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吗?生:观察有没有气泡出现,有的话就能说明土壤中有空气。生:注意卫生。师:为了更清楚地观察有无气泡产生,老师建议放一个土块进去,而且最好保持杯子稳定不动,不要去搅拌或者摇晃杯子。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吗?生:不然的话会看不到气泡。师:对,如果空气比较少,它可能特别快地被水挤出来,或者气泡特别小,摇晃或搅拌都会影响观察。师:针对土壤的成分,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猜测,接下来请同学们依据之前有关土壤成分的猜测,分小组讨论制订土壤成分研究计划。重点讨论:1.验证或观察的方法;2需要用到什么材料;3重点观察什么内容。小组讨论,制订观察方案。师:倾听别人的想法有助于完善我们的实验。怎么能证明土壤中有水呢?生:手捏一捏,感觉到湿的就证明土壤里有水。生:用纸巾包住土壤捏一捏,观察纸巾会不会湿。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出示装有泥土的封闭塑料瓶)师:如果,我们把这个瓶子放到阳光下,如果土壤中含有水分,会怎样?生:瓶子里会出现小水珠。师:老师现在把它放到窗户上,等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去观察,看看是不是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师:使用多种材料、通过多种思路和方法来研究,能帮助我们搜集到更多的事实和证据。其实,观察土壤还有许多方法,比如我们还可以借助放大镜,或用手捻一捻,观察组成土壤的颗粒。由于实验比较多,且有些观察的时间会比较长。谁来为我们安排一个比较合理的实验顺序?生:先验证土壤是不是含有空气或水,再观察土壤颗粒。师:老师再补充一点,期间我们还可以取一大勺土壤放入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静置在桌面上,之后再取一些土壤来观察颗粒。大家要按计划进行实验,并且注意卫生。事实证据各小组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教师指导。得出结论师:土壤中含有哪些成分呢?哪组先来跟我们分享一下我们的研究过程和结果?生:我们组用纸捏了捏土块,纸有点湿。师:这说明什么?生:说明土壤里面有水。师:把你们的发现和由发现得出的结论连在一起完整地描述一遍。生:我们组用纸包住土块,用劲儿捏了捏。打开后发现纸变湿了,说明土壤里面有水分。师:用不同方法能得到同样的结论吗?生:我们发现在阳光下的瓶子里出现了小水珠,也可以说明土壤里有水。(板书:水)师:土壤中除了水之外,还有什么?生:我们把土块放入杯子里搅拌,静止后发现分了好几层,最上面飘着一些沫沫儿。师:嗯,我们来仔细观察这种分层现象(出示之前静置时间较长的土壤图片)。我们看,一共分了几层?每层的颗粒是什么样子的?生:每层颗粒的大小不同,最下面的一层看着比较大,中间的一层比较小,有沙子、有一些细土,还有杂质。生:我们观察到沉下来的土壤也分成了三层,最下面是比较大的小沙子,中间一层的细一点,最上面还有一层更细的。师:好,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或者谁可以说说我们用放大镜观察土壤的发现?生:我们用放大镜看,土壤是一粒一粒的,有的颗粒比较大,对着光看看,感觉会发光,有的颗粒比较小,还有的粘在手上,有点像棕色的面粉。师:嗯,这个组的同学用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面粉打比方,帮助我们更好地建立对土壤颗粒的印象,非常好。我们可以看到沉下来的土壤分成了好几层。最下面比较大的颗粒我们称为砾石,其次是沙粒,较小的为粉粒,最上面的薄薄一层是黏粒,它非常小,聚集在一起才能被我们观察到。(板书:颗粒:砾石,沙粒,粉粒,黏粒)师:那么最上面飘着的是什么?生:看着像是一些烂树叶。师:对,土壤中还有一些动植物的残体,这些残体被分解腐烂后变成腐殖质,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一些养分。师:还有用其他方法观察土壤的吗?你们有什么发现?生:土壤中还有空气,我们把土块放进水中,立马就看到了好几个泡泡,说明土壤中还含有空气。(板书:空气)师:还有其他的发现吗?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都发现土壤含有哪些成分?生:土壤中有砾石、沙粒、粉粒、黏粒、水、空气、腐殖质。师:对,土壤的成分很复杂,也正因为这样,它才能够为动植物提供养分和生存空间,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下课。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