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事业单位招考(二)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建设性冲突是指冲突各方目标一致,实现目标的途径、手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建设性冲突可以使组织中存在的不良功能和问题充分暴露出来,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演化。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建设性冲突的是(
)。A.两国外交代表团谈判破裂致使两国关系恶化B.大专辩论会的某次比赛中反方辩手贏得胜利C.某公司管理层经过激烈争论后确定了新产品营销方案D.夫妻俩因每年给父母的赡养费数额意见不同发生争吵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冲突各方目标一致”、“实现目标的途径、手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两国外交代表团谈判破裂,外交谈判中两国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不符合“冲突各方目标一致”,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反方辩手赢得胜利,反方辩手与正方辩手的目标不一致,不符合“冲突各方目标一致”,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公司管理层的目标一致,都是想要一个更好的新产品营销方案,符合“冲突各方目标一致”,产生激烈争论,说明大家存在冲突,可能符合“实现目标的途径、手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符合定义,当选;D项:夫妻双方对赡养费数额有不同意见,不确定双方的目标是否一致,不符合“冲突各方目标一致”,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下列关于新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沼气的主要成分与瓦斯相同B.核电站是利用核衰变发电C.氢气的热值低于汽油D.风能的来源与太阳能无关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可以用关键词法和常理法解题。根据生活常识,“沼气”“瓦斯”“核电站发电”我们并不陌生,很容易判断对错。D项,注意“与……无关”,语气过于绝对,自然中的万物都是有关联的,推测其是错误的。“新能源”知识近几年经常出现在考题中,“一次能源”“二次能源”也是考查重点,考生需多用心整理和记忆。A项正确。天然气、沼气和煤矿瓦斯气主要成分都是甲烷。B项错误。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进行发电的。C项错误。氢气的燃烧热值很高,是汽油的3倍。D项错误。风能的来源与太阳能是密切相关的,地球吸收的太阳能有1%到3%会转化为风能。故本题选A。3.电流表外接法与内接法均具有一定的误差,以下关于误差来源说法正确的是:①甲图的误差来源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电压表测的电压大于待测电阻实际电压②甲图的误差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测的电流大于待测电阻实际电流③乙图的误差来源于电流表并不能直接测得待测的电阻电流,因为电压表会分走一些电流④乙图的误差来源于电压表并不能准确测得待测的电阻电压,因为电流表会分走一些电压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实验设计。第二步,电压表是也会有一定内阻,甲图中电压表和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电压表和电阻的电流之和。则甲图的误差来源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有关,因此电流表测的电流大于待测电阻实际电流,即①错误,②正确。第三步,电流表也是有一定内阻的,乙图中电流表和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流表和电阻的电压之和。误差来源于电压表并不能准确测得待测电阻电压,因为电流表会承担一部分电压,即③错误,④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4.下列诗句描写菊花的是:A.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C.疑是广寒宫里种,一秋三度送天香D.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关键词法和排除法解题。A项关键词“东风”“雪”,“东风”与菊花的季节不对应,菊花也从来不比喻为雪,排除。C项关键词“广寒宫”,告诉考生其中应种得是桂树,排除。D项关键词“东篱”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其是准确答案的可能性很大。A项的诗句描写的是杏花,出自王安石的《北陂杏花》。B项的诗句描写的是梅花,出自王冕的《墨梅》。C项的诗句描写的是桂花,出自王十朋的《桂花》。D项的诗句描写的是菊花,出自范成大的《重阳后菊花》。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第二步,“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重阳后菊花》,意思是说重阳后的菊花虽然还带着湿露,鲜嫩可爱,但已经无人来赏。“东篱”典故出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菊花相关。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出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北陂杏花》,描写的是杏花。B项错误,出自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描写的是梅花。C项错误,出自宋朝王十朋的《桂花》,描写的是桂花。D项正确,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的《重阳后菊花》。“东篱”出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后人常借以特指菊花栽种之地,因此描写的是菊花。故正确答案为D。5.2018年长春市在突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围绕“三大主导”产业,重点谋划建设一批技改项目、一批高端配套项目、一批特色资源转化项目,推动“三大主导”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长春市的“三大主导”产业是:①汽车制造②光电信息③农产品加工④轨道客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知识。第二步,为加快推进长春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春市发改委起草了《关于促进专业产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围绕“三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汽车、农产品加工、轨道交通等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发展汽车关键零部件、轨道客车检验检修和配套零部件、现代农产品和食品深加工等产业。①③④与题干相符。因此,选择C选项。②光电信息产业是长春市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6.关于光,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太阳离地球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8分钟B.凹面镜和凸透镜都能够把光线汇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C.影响物体吸收光和热的因素有:物体表面的颜色,物体光滑程度,物体受阳光照射的角度D.月亮是光源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A项正确,太阳离地球距离为1.5亿千米,光速约为30万千米/秒,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8分钟。B项正确,凸透镜和凹面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汇聚光线于焦点位置,形成强光和高温。C项正确,影响物体吸收光和热的因素有:物体表面的颜色,物体光滑程度以及物体受阳光照射的角度。D项错误,月亮不是光源,光源指的是能自己发光的东西,即“自身正在发光,且能持续发光的物体”,月亮的光是反射太阳的光,所以不是光源。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7.当传统媒体还在琢磨受众喜欢什么内容的时候,算法推荐已迅速赢得了大量用户。媒体技术的变革,重塑了新闻产品的生产与分发,也重构了新媒体的内容生态。面对全媒体时代,我们需要用主流价值纾解“算法焦虑”、用社会责任规范“内容生产”、用优质平台凝聚“众人之智”,以更多更好的正能量、主旋律内容供给,让舆论天空更清朗、舆论生态更健康。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A.给以主流价值为底色的传统媒体内容产品插上算法分发的翅膀B.增强主流价值供给,纾解新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中的技术问题C.面对算法焦虑和流量焦虑,主流媒体要保持主流价值内容定力D.用主流价值纾解“算法焦虑”:构建健康活跃的新媒体内容生态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段标题的添加,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对文段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文段首先指出媒体技术的变革重构新媒体内容生态的时代背景,然后论述这一背景下的应对策略。对策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标题内容应与此相关。文段首先用传统媒体与算法推荐做对比,指出媒体技术的变革重塑了新闻产品的生产与分发,也重构了新媒体的内容生态。然后以“需要”引出全媒体时代下的应对策略,即用主流价值纾解“算法焦虑”、用社会责任规范“内容生产”、用优质平台凝聚“众人之智”,以更多更好的正能量、主旋律内容供给,达到让舆论天空更清朗、舆论生态更健康的目的。分析可知,全媒体时代下的应对策略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文段标题应与此相关,D项作为标题恰当。A项强调传统媒体融合算法,与文段重点不符,排除。B项,文段未论述新媒体的“技术问题”,排除。C项的“主流媒体”无中生有,且文段论述的前提是“全媒体时代”,排除。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话介绍背景,当传统媒体还在琢磨受众喜好的时候,算法推荐已迅速赢得了大量用户,并重构了新媒体的内容生态。接着提出对策,新媒体时代需要用主流价值纾解“算法焦虑”、用社会责任规范“内容生产”、用优质平台凝聚“众人之智”。所以,文段的重点为对策,即如何构建健康的新媒体内容生态。第二步,辨析选项。只有D项说到了怎么构建健康的新媒体内容生态,符合文意。A项强调通过算法提高传统媒体内容产品的质量,而文段的对策是针对新媒体内容生态,非重点,排除;B项,文段并没有提到新媒体的技术问题,无中生有,排除;C项,“主流媒体”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提到主流媒体,也没有将媒体做主次之分,排除。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出背景,与传统媒体不同,算法推荐赢得了大量用户,重构了新媒体的内容生态。而后通过对策词“需要”引出新媒体内容生态下的应有之策:用主流价值纾解“算法焦虑”、用社会责任规范“内容生产”、用优质平台凝聚“众人之智”。全文行文脉络为“引出背景-提出对策”,对策为重点,即构建新媒体的内容生态的应有之策,对应D项,且D项中双引号的使用,也使得表述比较符合标题特点——吸引眼球。A项,强调通过算法提高“传统媒体”的内容质量,而文段的对策是针对“新媒体”,故该项阐述为非重点,排除;B项,文段中并没有提到新媒体存在技术问题,属于无中生有,排除;C项,“主流媒体”表述错误,文段并未将媒体做主次之分,且文段重点讲的是“新媒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用主流价值纾解“算法焦虑”(人民观点)——构建健康活跃的新媒体内容生态》8.加热∶蒸馏A.播种∶收获B.社会∶和谐C.废气∶污染D.清洁∶清理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加热”是“蒸馏”的必要条件,二者属于必要条件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播种”是“收获”的必要条件,二者属于必要条件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和谐”的“社会”,二者属于偏正关系,排除;C项:“废气”是一种“污染”,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D项:“清洁”与“清理”属于近义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9.肥皂去污的原理是,肥皂分子同时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可以在两个完全不能融合的物质水和油之间扮演媒介作用,达到去污目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第二步,肥皂分子有一项矛盾的特性,就是同时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肥皂分子具有一个亲水、憎油的头部(就是亲水基),由钠原子或钾原子形成,以及一条由脂肪酸链所构成的亲油、憎水的尾部(就是亲油基)。肥皂之所以能够当作清洁剂,就是因为它有这个矛盾的特性,可以在两个完全不可能融合共存的物质“水”及“油”之间,扮演媒介的角色。当肥皂溶解在水中,肥皂分子的“亲油基”会被牵引到任何皮毛或纤维上的小块灰尘、污垢上(就像被吸引过去一样),整圈包围污垢的四周,形成所谓的微胞。这些“亲油基”会将污垢分解成较小的分子,同时,分子另一端的“亲水基”也会将水槽或洗衣机中的水牵引。因此香皂的两阶段清洁过程如下:先以亲油基包围及乳化污垢并将其分解,接着再以另一端的亲水基向外抓住水分子,将污垢带走。因此,本题正确。洗衣粉的去污原理是含有活性成分,洗涤活性成分的作用就是减弱污渍与衣物间的附着力,在洗涤水流以及手搓或洗衣机的搅动等机械力的作用下,使污渍脱离衣物,从而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10.李明的所有网友都不是软件工程师;通过李明而认识大楚公司董事的都是软件工程师;李明的一个网友通过李明认识了王刚。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A.王刚不是软件工程师B.王刚不是大楚公司的董事C.王刚是软件工程师D.王刚是大楚公司的董事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题干涉及“所有……都……”这一关键词,可见其主要考查直言命题的相关知识,可以结合换质推理、换位推理等推理关系进行解题。“通过李明而认识大楚公司董事的都是软件工程师”换质换位之后为“非软件工程师都不是通过李明而认识大楚公司董事的”,也即“非软件工程师通过李明认识的人不是大楚公司董事”。由“李明的所有网友都不是软件工程师”得,“李明的一个网友不是软件工程师”,又“李明的一个网友通过李明认识了王刚”,因此,可以知道“王刚不是大楚公司董事”,B项正确、D项错误。A、C两项均不能必然得出。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所有……都不是……”,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李明的网友→¬工程师②通过李明而认识大楚公司董事→工程师第三步,进行推理。根据①可知李明的这个网友一定不是工程师,“不是工程师”是对②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不是通过李明而认识的大楚公司的董事”说明通过李明认识的王刚一定不是大楚公司的董事。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必要条件。第一句:李明的网友⇒-是软件工程师;第二句:通过李明认识且认识的是大楚公司董事⇒是软件工程师;第三句:李明的一个网友,通过李明且认识了王刚。第二步:根据第三句的事实信息开始分析推导。由第三句和第一句可知,李明的这个网友⇒-是软件工程师。再根据第二句的逆否规则-是软件工程师⇒-(通过李明认识且认识的是大楚公司董事)=-通过李明认识或-认识的是大楚公司董事由第三句又知这个网友通过李明认识了王刚,根据选言命题规则,可知认识的王刚不是大楚公司的董事。故正确答案为B。11.如图所示,两物体M、N用绳子连接,绳子跨过固定在斜面顶端的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力),N悬于空中,M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于物体M时,M、N仍静止不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的拉力始终不变B.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C.物体M所受到的合外力变大D.物体M总共受到4个力的作用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拉力沿着绳子,和绳子伸长的方向相反。静止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0。
对M、N分别进行受力分析。N始终静止不动,只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且合外力为0。M在开始的时候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支持力,可能有摩擦力;受到拉力F之后,除了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拉力F之外,也可能还有支持力和摩擦力。N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N重力的大小,故拉力始终不变,A项正确。开始状态M受重力、绳子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增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后,M受重力、绳子的拉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水平向右的拉力,摩擦力方向不能确定,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B、D两项错误。M始终静止,则合外力始终为零,C项错误。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本题考查物理学中力的分析问题。第二步,分析选项。A项:因为两个物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和它们相连的绳子拉力始终没有发生变化,正确;B项:在施加F之前,M受到N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假设F很小,则仍能静止,且摩擦力方向仍沿斜面向下,排除;C项:因为M始终静止,所以受到的合外力始终为零,排除;D项:物体M一定受到的力包括自身的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拉力F,这三个力可能相互平衡,所以摩擦力可能不存在,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12.画家∶作家A.工人∶农民B.土豆∶山芋C.绿茶∶红茶D.军人∶诗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有的“画家”是“作家”,有的“作家”是“画家”,二者属于交叉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工人”和“农民”是不同的职业,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B项:“土豆”和“山芋”是两种蔬菜,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C项:“红茶”和“绿茶”是两种不同的茶叶,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D项:有的“军人”是“诗人”,有的“诗人”是“军人”,二者属于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13.光的折射是一种光学现象,是指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同一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某海边经常出现海市蜃楼现象B.鱼儿在清澈的水里面游动,可以看得很清楚。然而,沿着你看见鱼的方向用鱼叉去叉它,却叉不到C.太阳光照在镜面上,再从镜面上照到学生的脸上,学生会感到刺眼D.当你站在岸边,看见清澈见底、深不过齐腰的水时,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实际水深比你看到的要深得多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分析题干,明确光的折射的定义要点,选择不符合定义要点的一项。光的折射的定义要点:①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同一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②方向发生偏折。A项,海市蜃楼是由于远处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时方向发生偏折,属于折射。B项,由于光线从水射入空气中发生了偏折,都符合定义要点①②。C项,学生感到刺眼是由于光的反射,不符合定义要点。D项,实际水深比你看到的要深得多,符合定义要点①②。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同一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②方向发生偏折。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海市蜃楼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符合定义;B项: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去叉它,却叉不到,是因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发出偏折,我们看到的“鱼”只是虚像,实际位置比虚像要深一些,符合定义;C项:学生感到刺眼,是光的反射造成的,不符合定义;D项: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发出偏折,所以看到的水底比实际的水底要浅一些,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14.得陇望蜀∶狼子野心A.沐猴而冠∶狐假虎威B.指桑骂槐∶趾高气扬C.坐井观天∶鼠目寸光D.投桃报李∶指雁为羹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狼子野心”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二者属于近义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二者不属于近义关系,排除;B项:“指桑骂槐”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二者不属于近义关系,排除;C项:“坐井观天”比喻眼界狭窄,“鼠目寸光”比喻目光短浅,二者属于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指雁为羹”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二者不属于近义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沐猴而冠:沐猴(猕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多用于讥嘲为人愚鲁无知空有表面。指雁为羹:指着在天空中飞翔的大雁,说要把它做成肉羹,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虚假不实。15.药物∶胶囊A.桌椅∶桌面B.电脑∶屏幕C.书本∶封面D.物品∶木箱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药物”放在“胶囊”里面,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桌面”是“桌椅”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B项:“屏幕”是“电脑”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C项:“封面”是“书本”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D项:“物品”放在“木箱”里面,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16.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为:A.她觉得天地是那么广阔,心里是那么豁朗。B.参加这次募捐活动的有我校教职工将近八百多人。C.员工对于保管员揭发公司营销部谋私利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D.伊拉克游击队对美军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A项。无歧义,句意明确第二步,分析B项。语法病句,“将近八百多人”中的“将近”与“多”语义矛盾,是“不到八百人”呢,还是“超过八百人”呢?第三步,分析C项。有歧义,可以理解成员工普遍感到非常气愤的是“保管员揭发公司营销部谋私利”的行为;也可以理解成员工普遍感到非常气愤的是“公司营销部谋私利”的行为。第四步,分析D项。有歧义,可以理解为“美军的进攻”;也可以理解为“伊拉克游击队的进攻”。因此,选择A选项。17.一家人晚饭后去散步,爸爸给晓宇出了一道数学题:甲、乙两人年龄之和比丙大70岁,又已知甲比乙大1岁,比丙的2倍还多13岁,请你帮晓宇算出乙、丙的年龄之和是多少岁?A.55B.56C.57D.58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丙的年龄为x岁,可得甲为(2x+13)岁,则乙为(2x+12)岁。由题意可得(2x+13)+(2x+12)-x=70,解得x=15。即丙为15岁,乙为42岁,两者年龄之和为57岁。因此,选择C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第二步,乙+丙=(甲+乙+丙)-甲=丙+70+丙-(2丙+13)=57(岁)。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列方程组为:解方程组,得,,。故乙丙年龄之和为。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计算问题。已知甲、乙、丙三人年龄之间的和差倍关系,求乙丙的年龄之和,直接列出等量关系,联立化简求解。根据题意有,甲+乙一丙=70……①,甲=2丙+13……②,将②代入①中可得乙+丙+13=70,故乙+丙=70-13=57(岁)。故本题选择A项。18.把正确价值导向和道德要求体现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新闻报道中,体现到娱乐、体育、广告等各类节目栏目中,以事说理、以案明德,着力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这体现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
)的要求。A.以优秀文艺作品陶冶道德情操B.以正确舆论营造良好道德环境C.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D.以先进模范引领道德风尚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公德知识。第二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以正确舆论营造良好道德环境。舆论具有成风化人、敦风化俗的重要作用。要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把正确价值导向和道德要求体现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新闻报道中,体现到娱乐、体育、广告等各类节目栏目中。加强对道德领域热点问题的引导,以事说理、以案明德,着力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因此,选择B选项。19.厂房
对于
(
)
相当于
教室
对于
(
)A.工厂;学生B.机器;教师C.工人;桌椅D.工厂;学校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厂房”是“工厂”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学生”在“教室”上课,二者属于人物与场所的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机器”在“厂房”里,二者属于物品与场所的对应关系,“教师”在“教室”里,二者属于人物和场所的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工人”在“厂房”里,二者属于人物和场所的对应关系,“桌椅”在“教室”里,二者属于物品和场所的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厂房”是“工厂”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教室”是“学校”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20.在一项考试成绩提升计划实施前,负责老师统计了参与该计划的、学业表现不佳的学生每天花在网上的平均时间。他重新制定了这些学生的学习计划,要求他们每天减少上网时间,并预测了遵守其要求的学生的考试成绩所可能的提升幅度。但是,考试成绩评定的最终结果表明,这些学生的成绩提升幅度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下列(
)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A.在计划结束前夕,参与计划的不少学生主动减少了比老师所要求的更多的上网时间B.根据重新制定的学习计划,所有的课后作业都需要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来完成和提交C.参与计划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的减少不会对他们完成新的学习计划产生影响D.该负责老师成功预测过参与其他考试成绩提升计划的学生的成绩提升幅度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题干矛盾。老师重新制定了学生的学习计划,要求他们每天减少上网时间,并预测了遵守其要求的学生的考试成绩所可能的提升幅度。但是,考试成绩评定的最终结果表明,这些学生的成绩提升幅度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该项只能说明有学生减少了更多的上网时间,但是没提到对成绩提升幅度的影响,不能解释题干矛盾,排除;B项:该项说明根据重新制定的计划,所有的课后作业都需要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来完成和提交,说明完成这些课后作业需要上网,但是计划要求减少上网时间,因此学习计划影响了学生完成和提交课后作业,从而可能会影响成绩的提升幅度,可以解释题干矛盾,当选;C项:该项只能说明上网时间的减少不会对完成新的学习计划有影响,但是没提到对成绩的提升幅度是否有影响,不能解释题干矛盾,排除;D项:该项只能说明该老师成功预测过参与其他学习计划的学生的成绩提升幅度,但是没提到此学习计划对这些学生的成绩提升幅度的影响,不能解释题干矛盾,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1.①红细胞破坏过多是指红细胞寿命缩短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有先天遗传性的溶血性贫血,也有后天获得性的溶血性贫血②失血包括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③其发病机制可以概括为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三类④当然,贫血也可以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⑤贫血是继发于多种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⑥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包括大家熟悉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原料如铁、叶酸、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营养性贫血,肿瘤细胞浸润骨髓等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一项是:A.⑥③①②⑤④B.⑤③⑥①②④C.⑥①②⑤③④D.⑤③①②⑥④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观察选项,判断首句,⑤给贫血下定义,⑥指出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包括哪些种类的贫血,应该先引出话题,然后再具体论述,故⑤比⑥更适合做首句,排除A、C两项。对比B、D两项,观察③后所接语句是⑥还是①,③指出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三类发病机制,⑥论述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的情况,①论述红细胞破坏过多的情况,按照逻辑顺序,③后应该接⑥,排除D项。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贫血是不是吃点补血药就行?警惕部分不补血的“民间补血药”!》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排序。文中出现了指代词“其”,做题时可先从这个词语入手,然后通读其余句子,梳理其中的逻辑关系。分析可知,③中的“其”指的是⑤中的“贫血”,因此二者应紧密相连,排除A。③总说贫血的“发病机制可以概括为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三类”,⑥、①、②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根据行文逻辑,这四句顺序应为③⑥①②,排除C、D。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⑤句是对“贫血”下定义,符合首句特点。⑥句论述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会引发哪类贫血,是对“贫血”进行具体论述。通过对比可知,⑤句应为首句,故排除A项和C项。第二步,对比B项和D项。B项和D项都是⑤③捆绑,这两句介绍了贫血的定义以及它的发病机制,且发病机制是三种,属并列结构。接下来也应该按照“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与“失血”三种机制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因此⑤③后面应该是⑥,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22.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A.低级岗位B.初级岗位C.中级岗位D.高级岗位参考答案:B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第十条,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第十五条,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因此,选择BCD选项。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第八条,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第十四条,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第十六条,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23.E股票和F股票不同时涨;如果F股票不涨,那么E股票涨;如果E股票不涨,那么,F股票也不涨。据此,可以推出:A.E股票涨,F股票涨B.E股票不涨,F股票涨C.E股票涨,F股票不涨D.E股票不涨,F股票不涨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题干涉及“如果……那么……”这一关键词,可见其主要考查复言命题的相关知识,可以结合相应的推理规则进行解题。题干推理关系为:①F股票不涨→E股票涨;②E股票不涨→F股票不涨。①②可组成连锁推理:E股票不涨→F股票不涨→E股票涨。假设“E股票不涨”为真,则该推理前后矛盾,因此“E股票涨”。再根据“E股票和F股票不同时涨”,可推出“F股票不涨”。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E或¬F②¬F→E③¬E→¬F第三步,进行推理。③根据“逆否推理”可得:④F→E;②④根据“归谬推理”可得:E一定成立;“E”是对①“或关系”一支的否定,根据“否定肯定式”,可得到“¬F”;所以E涨,F不涨。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1)-E或者-F;(2)-F⇒E;(3)-E⇒-F第二步:分析题干,结合选项得出答案。根据逆否规则,由(3)可推出“F⇒E”,又知(2)“-F⇒E”,因此E肯定涨。因为“-E或者-F”,E肯定涨,所以F不涨。故正确答案为C。2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同,小元素的位置发生变化,考虑动态位置类平移。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图一到图三,所有元素均顺时针移动一个位置,图三到图五,所有元素再次顺时针移动一个位置,图二到图四,所有元素均逆时针移动一个位置,所以问号处的图形应由图四中的所有元素逆时针移动一个位置得到,只有B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25.在1到40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7的倍数又不是9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A.293B.299C.301D.305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即在1到400中,7的倍数的数字有57个(集合A),9的倍数的数字有44个(集合B)。两个集合存在交叉重叠的部分,即某个数既为7的倍数,又为9的倍数,,共有6个(A∩B)。根据两集合容斥原理公式:,有:,可得都不满足的个数为305。故正确答案为D。26.(
)的目的是加强相互了解,减少矛盾与冲突或通过沟通解决已经发生的矛盾与冲突。A.上行沟通B.下行沟通C.双向沟通D.工具式沟通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A项错误,上行沟通是指下级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表达自己的意愿等。B项错误,下行沟通是指资讯的流动是由组织层次的较高处流向较低处,通常下行沟通的目的是控制、指示、激励及评估。C项正确,双向沟通是指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的位置不断变换,信息可以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互相传播的沟通类型。双向沟通的目的是加强相互了解,减少矛盾与冲突或通过沟通解决已经发生的矛盾与冲突。D项错误,工具式沟通是发送者将信息、知识、想法、要求传达给接受者,目的是影响改变接受者的行为。故正确答案为C。27.茉莉∶花生A.百合∶甘蔗B.雏菊∶红薯C.海草∶草莓D.玫瑰∶香蕉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茉莉”与“花生”都是植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且前者属于花,后者的果实生长在地下。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百合”与“甘蔗”都是植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但后者的果实生长在地上,排除;B项:“雏菊”与“红薯”都是植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且前者属于花,后者的果实生长在地下,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海草”与“草莓”都是植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但后者的果实生长在地上,排除;D项:“玫瑰”与“香蕉”都是植物,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但后者的果实生长在地上,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28.周邦彦《少年游》中有名句:“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其中“并刀”的产地在今天的:A.开封B.西安C.洛阳D.太原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名的代指。第二步,并刀,指的是并州出产的刀。并州,唐代属河东道,为今山西太原一带,其地精于冶炼,自古以制造锋利的刀剪著称。因此,选择D选项。29.行政制裁措施在同一事件中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行为知识。第二步,行政制裁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所实施的法律制裁。即根据法律或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对犯有轻微违法失职行为但尚不够刑事处分,或违反内部纪律的人员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措施。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行政制裁措施在同一事件中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事件,采取行政制裁措施,不能既行政处罚又行政处分,只能采取其中一种。因此,本题正确。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对违反行政法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实施的行政制度。根据《公务员法》第六十二条,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行政处罚是指由特定的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实施的行政制裁。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30.沉积作用,是指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资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过程的作用。下列不属于沉积作用的是:A.山区的河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坡降明显减小,水流无地形约束而散开,河流搬运能力显著降低,所携带的大量碎屑物堆积在山口开阔的平地上B.黄土高原是由强劲的西北风从遥远的蒙古高原搬来粒粒沙尘,经过上百万年堆积而成的C.风吹经地面时,吹起沙粒并携带沙粒向前移动,形成风流沙,运动的沙粒对岩石表面或岩石裂缝等进行摩擦和旋磨D.当河流进入河口时,水域骤然变宽,再加上海水或湖水对河流的阻挡作用,流速减小,机械搬运物大量沉积下来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资到达适宜的场所后;②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过程。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河流属于“运动介质”,所携带的大量碎屑物属于“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资”,堆积在山口开阔的平地上,体现了“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过程”,符合定义;B项:强劲的西北风属于“运动介质”,粒粒沙尘属于“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资”,经过上百万年堆积而成的,体现了“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过程”,符合定义;C项:运动的沙粒对岩石表面或岩石裂缝等进行摩擦和旋磨,未体现“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过程”,不符合定义;D项:河流属于“运动介质”,机械搬运物属于“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资”,大量沉积下来,体现了“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过程”,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31.唐初名相娄师德,做兵部尚书时巡察并州,在当地与众人一起吃饭时,发现自己碗里的饭白且细,而他人的饭却黑且粗,就问属下。属下惶恐回答,仓促间没能准备更多浙米。娄说:有仓促的客人,没有仓促的主人嘛,吃粗饭有什么关系!便令人换粗饭来吃。这个故事所蕴含的“为官理政”的道理有(
)。①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②为人臣者,以富民为功③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④与百姓同甘苦⑤为政,通下情为急A.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④⑤D.①③⑤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主要讲了唐初名相娄师德巡察并州与众人吃粗饭的故事,通过娄师德与属下的对话,以及他“令人换粗饭来吃”的行为体现出娄师德心系百姓,体察民情,是一位可以与民同甘共苦的好领导。①句指治理国家的人不能忘记老百姓,④句强调要与百姓通过甘共苦,⑤句指为政治国,最急迫重要的是通察下面的民情,三句均符合文段中蕴含的心系百姓,体察民情,与民同甘共苦的意思,对应A项。②句指做臣子的,把使老百姓富裕快乐作为功劳,文段并未体现出“以富民为功”之意,无中生有,排除;③句指地位在上的如果能做到端端正正,其手下的人们一定会恭敬谨畏并且有所约束,文段并未体现“群属必畏钳”之意,无中生有,排除,故排除A、B、D三项。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娄师德凭德建立功业》32.某厅级机关计划选派1人前往海外进修公共管理,最合适的人选应具有如下条件:男性;通晓1门外语;熟悉当地文化。有4位业务水平较高的处长甲、乙、丙、丁最后进入面试环节。4人中有3名男性,2人通晓1门外语,1人熟悉当地文化,每位面试者都至少符合1项条件。已知:(1)甲、乙的外语能力相同;(2)乙、丙的性别相同;(3)丙、丁并非都是男性。通过考察,只有1人符合全部条件,被成功派往海外。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被派往海外进修的人是:A.甲B.乙C.丙D.丁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根据题干甲、乙、丙、丁4人中有3名男性,由条件(2)(3)可知,甲、乙、丙是男性,丁是女性,由于被选派的是男性,排除D;根据题干只有1人符合选派条件:男性;通晓一门外语;熟悉当地文化;而只有1人熟悉当地文化,即熟悉当地文化的必须被选派,由于甲、乙、丙、丁4人至少符合一个条件,所以丁通晓一门外语,由题干2人通晓一门外语可知,剩下3人只有1人通晓一门外语;由条件(1)可知,甲、乙均不会外语,排除A、B,所以丙会外语。所以丙是唯一熟悉当地文化、通晓一门外语的男性。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4人中有3名男性”,且三个已知条件中有两条均含性别信息,所以性别是解题的突破口。由(2)和(3)可知,丁是女性,甲、乙、丙是男性,排除D选项。由“每位面试者都至少符合一项条件”,可知:丁不满足“男性”条件、只可能符合“通晓外语”或“熟悉当地文化”,又由“1人熟悉当地文化”和“通过考察,只有1人符合全部条件”,可知:丁不可能“熟悉当地文化”,只可能“通晓外语”。由于“2人通晓1门外语”,则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人符合“通晓外语”这一条件,又因(1)“甲、乙的外语能力相同”,可知:甲、乙两人不通晓外语,通晓外语只能是丙,排除A、B选项。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涉及4个人、3个条件和1个进修名额,要求根据题干信息推出符合全部条件获得进修名额的人。在解题时可以利用各条件中的数量信息,寻找突破口解题。因4人中有3名男性,根据(2)和(3)可知,丁是女性。因为只有1人熟悉当地文化,且只有一人符合全部条件,因此丁肯定不熟悉当地文化,结合“每位面试者都至少符合一项条件”可知,丁只能通晓一门外语。根据2人通晓一门外语和(1)可知甲和乙均不通晓外语。则符合全部条件的只能是丙。故本题选C。3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生命就是需要不断地超越,也需要不断地突破,才不致枯滞的。B.据厂家介绍,这种多功能治疗仪的价值还在逐步被发现和推广。C.这次诗歌节上参加活动的大多是以青年为主。D.降低能耗是企业目前当务之急的头等大事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A项。提取主干,生命需要超越,需要突破,没有语病。第二步,分析A项。提取主干,“价值”被发现和推广,“价值”可以“被发现”,但不能“被推广”,搭配不当。第三步,分析C项。“大多是……”与“以……为主”,语义重复,可以修改为“这次诗歌节上参加活动的大多是青年”,或者“这次诗歌节上参加活动的以青年为主”。第四步,分析D项。“目前”与“当务之急”,语义重复,可以删除“目前”。因此,选择A选项。当务之急: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34.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应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有(
)。A.张某在与家人外出旅游途中遭遇车祸受伤B.工厂销售人员许某在去往某地洽谈业务途中,因发生车祸死亡C.李某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原因的电动车事故伤害D.小兰因工作压力过大跳楼致残参考答案:B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其他。A项错误,B、C项正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A项不属于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B项属于上述第五项,C项属于上述第六项。D项错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因此D项小兰自杀不属于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故正确答案为BC。35.文化人到了晚年,很多________不邀自来,声望扶摇直上,这里面有多少是实至名归,又有多少是捕风捉影?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不虞之誉B.沽名钓誉C.无上荣耀D.求全之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声望扶摇直上”可知,该空表达的意思是个人声望变高。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不虞之誉”指没有意料到的赞扬,可以带来声望,符合文意。B项“沽名钓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强调的是主动捞取名誉,含贬义,且与“不邀自来”语义矛盾,排除B项;C项“无上荣耀”形容无比的光荣,语义过重,排除C项。D项“求全之毁”指一心想保全声誉,反而受到了毁谤,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36.下列与抗日战争相关的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重庆大轰炸南京大屠杀湘西会战鄂西会战B.七七事变重庆大轰炸湘西会战百团大战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百团大战湘西会战D.重庆大轰炸七七事变鄂西会战湘西会战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掌握抗日战争相关事件及其时间。考查战争时间排序这类试题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考生需对国内、国外发生的战争事件及时间等进行整理和记忆。A项错误。重庆大轰炸发生于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时间排列错误。B项错误。湘西会战发生于1945年4月至6月,而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时间排列错误。C项正确。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湘西会战发生于1945年4月至6月,四个事件时间排列正确。D项错误。重庆大轰炸发生于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时间排列错误。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相关事件。第二步,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是日军侵华的开端;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是日军全面侵华的标志;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8月20日至12月15日,成功粉碎了日军的扫荡;湘西会战发生于1945年4月9日至1945年6月7日,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重庆大轰炸的时间为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南京大屠杀的时间为1937年12月13日;湘西会战的时间为1945年;鄂西会战的时间为1943年夏季;九一八事变的时间为1931年9月18日;七七事变的时间为1937年7月7日;百团大战的时间为1940年。按时间顺序排,可知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37.①语言是符号体系,而每一种语言的符号体系都带着文化的烙印,都是这种语言的共同体集体认知的结果,都是文化的载体,这是语言的“体”②语言和文化是一体两面的,没有谁能够把语言和文化彻底分开,这是由语言的属性决定的③所以汉语国际教育不必把“文化传播”特意突出出来,因为学习一种语言不可能不涉及这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④语言中隐含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和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观念往往是习焉不察的⑤语言也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我们在使用一种语言思维和交际的时候不可能不受这种语言的影响,这好似语言的“用”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②①⑤④③B.④①⑤②③C.②⑤①③④D.④②①⑤③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从选项入手,判断首句,②的话题是“语言和文化”,④的话题是“语言和价值观念”,两句话没有明显的首句和非首句特征,不好判断,找其他线索。⑤出现关联词“也”,和前面一句话是并列关系。观察选项发现⑤前面有①和②,①提到“语言是符号体系”,和⑤构成并列,关联关系完整,排除C项。观察剩下句子发现,③出现结论标志词“所以”,符合尾句特征,但剩余选项都是③充当尾句,因此找③的捆绑集团,对比选项发现③前面有②④⑤三句话,④提到“这种价值观念往往是习焉不察的”,可以和③的“不必特意突出”构成因果关系,并且④和⑤都在论述语言的使用,话题一致,可捆绑。基本锁定A项。继续验证可以发现,①⑤两句是对②句中语言的属性进行详细论述。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②论述的是“语言和文化”的大概念,并由此引出“语言的属性”这一话题,适合作为首句。④讲的是语言中隐含着人的价值观,是对语言的论述,不优于②,排除B项和D项。第二步,对比A项和C项。①句从语言体系上来说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和②句话题一致,且⑤句中的“也”是在①句基础上进行的补充类描述,故①句在前,⑤句在后,排除C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文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观察选项,发现从首句入手较难判断,进一步观察题干所给句子,首先根据①⑤之间的承启关系排除C,再根据②与①⑤之间的总分关系排除B,然后根据④③之间的因果关系排除D,最终确定答案。观察选项,本题从首句入手较难判断,进一步观察题干所给句子。①提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是语言的‘体’”,⑤提到“语言也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好似语言的‘用’”,由此可知,两句话题相关,句式相似,应前后相连,由“也是”可以确定两句顺序为①⑤,排除C。②中提到“语言和文化是一体两面的……这是由语言的属性决定的”,分析可知,①⑤是对②中“一体两面”以及“语言的属性”的具体阐述,顺序应为②①⑤,排除B。对比A、D两项,两句均以③为尾句,其前分别为④、⑤。③说明了汉语国际教育不必把“文化传播”特意突出出来。④说明语言中隐含着使用该语言的人和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且习焉不察,能与③构成因果关系。⑤在讲语言是一种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不能作为③的原因,两句衔接不恰当,排除D。故本题选A。38.回来:来回A.比对:对比B.来到:到来C.盘算:算盘D.红火:火红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来回和回来为反序词语,回来表示从某个地方回到自己原本所在地,来回表示在两个地点奔波,二者词义不同。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对比和比对也为反序词语,但比对表示比较、对照,对比也表示比较对照,二者词义相同,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来到和到来也为反序词语,但来到表示到达某地,到来也表示到达某地,二者词义相同,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算盘和盘算也为反序词语,盘算表示谋划、打算,算盘是用于计算的珠算工具,二者词义不同,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红火和火红也为反序词语,但红火表示生意兴隆,火红是颜色的一种,二者词义不同,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9.鱼没有心脏。(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鱼类是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都有心脏,鱼的心脏只有一心房一心室,起到挤压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故表述错误。40.我国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是:A.国家强制性B.国家免费性C.社会普遍性D.公民自觉性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我国义务教育的特征。第二步,我国的义务教育具有以下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国家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在三个基本特征中强制性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因此,选择A选项。41.鸡蛋:蛋糕A.铅芯:铅笔B.水泥:水泥路C.鞋子:鞋带D.榆钱:榆钱饼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鸡蛋是蛋糕的原材料,且蛋糕属于食物范畴。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铅笔包含铅芯,二者是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水泥是水泥路的原材料,但水泥路不是食物范畴,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鞋子可能包含鞋带,二者是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榆钱是榆钱饼的原材料,且榆钱饼属于食物范畴,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42.下列成语和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口蜜腹剑——李义府B.十面埋伏——项羽C.程门立雪——杨时D.东床快婿——王羲之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历史人物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口蜜腹剑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出自《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中“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这个成语说的是李林甫,而不是李义府。李义府曾在唐高宗时期任宰相,因笑中有刀,被称为“李猫”。选项对应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43.关于合同无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同内容违反了国家法律强制性规定,合同无效B.合同无效后,合同中解决争议的条款也无效C.无效合同自始无效D.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有三种条款是有效的:1.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2.因合同无效返还由该合同取得的财产;3.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责任。由此可知,合同无效后,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是有效的。B项说法错误,此题为选非题,因此当选。AD项属于《合同法》中第五十二条中合同无效的内容,说法正确,但此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C项: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六条,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所以,无效合同自始无效。C项说法正确,但此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44.辩证思维是“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过程。”这句话说的是:A.感觉材料是不必要的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D.通过理性思维获得感觉材料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第二步,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因此,选择C选项。A项:感觉材料是不必要的,这句话表述错,感性材料是理性认识的基础。A项错误。B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句话表述正确,但是与题干不相符合。B项不当选。D项:通过理性思维获得感觉材料,这句话表述不准确,感觉材料主要是通过人的感性认识,即感觉、直觉获得的。D项错误。45.①用小小的木制手织机,固定在房角一柱上,一面伸出憔悴的手来②做母亲的全按照一个地方的风气,当街坐下,织男子们束腰用的板带过日子③当白日照到这长街时,这一条街静静的像在午睡④敏捷地把手中犬骨线板压着手织机的一端,退着粗粗的棉线,一面用一个棕叶刷子为孩子们拂着蚊蚋⑤许多小小的屋里,湿而发霉的土地上,头发干枯脸儿瘦弱的孩子们,皆蹲在土地上或伏在母亲身边睡着了⑥什么地方柳树桐树上有新蝉单纯而又倦人的声音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③⑥⑤②①④B.⑤①②④③⑥C.⑥⑤①②④③D.⑤①⑥②④③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观察选项,③、⑤和⑥充当首句,③“这长街”“这一条街”出现指代词,但是结合文段以及选项可知,文段中没有出现“这一条街”的指代对象,故③不能直接通过首句排除。⑤和⑥具体介绍长街上的屋子、人和声音,故首句不好判断。观察文段,①、④两句中有共同话题“手织机”,并且①句中出现“一面伸出憔悴的手来”,④中出现“一面用一个棕叶刷子为孩子们拂着蚊蚋”,共同信息以及成对出现关联词捆绑,故锁定A项。验证A项,③引出长街这一话题,⑥介绍长街树上有倦人的蝉声,⑤承接⑥中“倦人”,说孩子睡在母亲身边,②继续围绕母亲展开,说明母亲在街上织腰带,①、④两句进一步展开母亲的动作,并围绕手织机这一共同话题。逻辑通顺,话题衔接紧密,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出处】沈从文《街》解题思路:第一步,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③讲的是“长街午睡”这一现象,⑤讲的是屋里孩子们在睡觉,⑥介绍了柳树洞新蝉单纯而又倦人的声音。③“这长街”“这一条街”的代词无明确指代,但是整个文段中都没有出现“这一条街”的指代对象,因此均可做首句。第二步,看句与句之间的关联。①句与④句出现重复词“手织机”及关联词“一面……”“一面……”,因此,①④捆绑,锁定A项。第三步,验证A项。逻辑通顺,语意连贯。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文的条理性和逻辑性。首先通读句子,通过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序,④的手中动作是对①末尾伸出的手的承接,①④应紧密相连,锁定B,然后进行验证。根据选项首句较难排除,可从句子间关系入手分析。由①中“伸出憔悴的手来”和④中“敏捷地把手中……”可知,这两句讲的是织线的过程。④中的手部动作承接①中的伸出的手,顺序为①④,锁定B。验证B项,③⑥⑤依次对长街、蝉鸣以及屋里午睡的孩子们进行描写,由大环境到小环境,呈现了这条街午间的景象,符合描述情景的一般顺序,且③句对大环境的描写也适合作为首句。②承接⑤描写母亲织板带,①④是织板带的具体过程,逻辑无误。故本题选B。46.19998+1998+198+18+8的值是22210。(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第二步,可将原式进行整理,即19998+1998+198+18+8=(20000-2)+(2000-2)+(200-2)+(20-2)+(10-2)=22230-2×5=22220。因此,判断本题错误。47.根据需求交叉弹性的正负,可以将消费品分为:①生活必需品②高档消费品③替代品④互补品⑤正常品⑥劣等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⑤⑥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知识。第二步,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相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当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当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负数时,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由此可知,根据需求交叉弹性的正负,可以将消费品分为替代品和互补品。因此,选择C选项。①项、②项: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还是小于1,可以将消费品分为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品。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市场商品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做出反应的敏感程度。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此类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显著,高档耐用品属于此类商品,如汽车。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此类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甚微,生活必需品属于此类商品,如食盐。①②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⑤项、⑥项:根据需求收入弹性的正负,可以将消费品分为正常品与劣等品。需求收入弹性衡量的是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随收入改变的反应程度。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为负时,表示该商品的需求随收入增长而降低,此类商品被称之为劣等品;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为正时,表示该商品的需求随收入增长而增多,此类商品被称之为正常品或普通商品。⑤⑥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48.2017年6月1日宣布将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国家是:A.英国B.德国C.巴西D.美国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时政知识,而且是国际时政。对于时政知识的备考,考生需关注近一年内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时事新闻,可以通过关注“中公移动自习室”及时查看更新的时政内容,也可以通过新华网、人民网时政版块获取相关知识。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故本题选D。49.始自民国五年(1916)的大前门香烟陪伴了无数普通人的无聊生活。近百年世事
,曾与之齐名的老刀、大英、三炮台等香烟已然
,大前门却即将迎来百年诞辰。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变迁消散B.沉浮淹没C.起伏消弭D.跌宕湮没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突破口在第二空,横线后说“大前门即将迎来百年诞辰”,“却”转折前后语义相反,横线处应表现出香烟落没的意思。A项“消散”指烟雾、气味、热力或情绪、感觉等抽象事物消失,而文段中搭配的是香烟品牌,搭配不当,排除;B项“淹没”一般与水搭配,指漫过,改过,且置于此处缺少被动表达——“被”字,排除;C项“消弭”主要意思为清除、消除某些不好的事情,搭配不当,排除;D项“湮没”一般指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符合文段中香烟品牌随着时间流逝消失的语义,当选。第一空代入验证,“跌宕”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文段中指近百年的世事变幻,符合语境,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50.嘈杂∶环境安静A.疲劳∶驾驶安全B.粗心∶头脑清醒C.迟缓∶工作效率D.温暖∶抵御寒冬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环境安静”是一种环境状态,不安静的环境的体现形式是“嘈杂”,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疲劳”会影响“驾驶安全”,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排除;B项:“头脑清醒”是头脑的一种状态,头脑不清醒的表现形式可能是“粗心”,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迟缓”会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效率”不是一种状态,高效或低效才是工作的状态,排除;D项:“温暖”可以“抵御寒冬”,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抵御寒冬”是一种做法,而不是一个状态,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51.下列关于生活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A.水在真空中会先沸腾后结冰B.颜色深的汽车隔热膜的隔热效果好C.纯水(只有水分子)在0℃时不会结冰D.天凉时,湿润的地方比干旱的地方使人觉得更冷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隔热膜又叫太阳膜,在现代太阳膜生产技术中,往往是通过真空喷镀或磁控溅射技术将铝、金、铜、银等金属制成多层至密的高隔热金属膜层。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制造的太阳膜,通过强力磁场吸附金、银、镍、钛等贵稀金属原子,不仅能通过金属本身的物理属性来隔绝热量,提高舒适度,更能保证优异的透光性和清晰度,确保车主视野清晰。由此可见,汽车隔热膜的隔热效果与颜色深浅没有直接的关系,汽车贴膜内的涂层工艺才是决定隔热效果的关键因素,颜色浅的隔热膜同样可以达到好的隔热效果。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常理法和猜测法解题。D项从我们自身的感受看是正确的,先排除D。在A、B、C三项中,A、C两项需要较专业的知识,可能不知道,但B项从我们生活中给车贴膜的经验看,隔热膜的隔热效果与所用的材质、工艺相关,没有证据证明与颜色有什么关系,可猜测答案为B。A项说法正确。水在真空中会先沸腾后结冰,因为气压降低后水的沸点也会降低,水会开始沸腾,水变成水蒸气使水的内能降低,水会结冰。B项说法错误。汽车隔热膜的隔热效果和膜的颜色深浅没有必然的关系,且颜色过深的隔热膜由于会阻挡司机的视线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C项说法正确。纯水在0℃不会结冰是因为缺少凝聚核。D项说法正确。湿润的地方湿度大,水分蒸发会带走热量,感觉比干旱的地方更冷。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A项正确:水的沸点随着气压的降低而降低,而真空中没有空气,所以水开始会沸腾,然后水变成水蒸气吸收热量,温度降低进而结冰。B项错误:汽车贴隔热膜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汽车玻璃上形成一道隔绝层,阻止热量透过玻璃进入到车内。早期的隔热膜以染色工艺为主,靠颜色来隔热,需要颜色越深才能起到效果。而实际上这种方式并不好。现在的汽车隔热膜的隔热效果和膜的颜色深浅没有必然的关系。优质的隔热膜不但能够高效地隔热,还能同时保证高的透光度,保障行车安全。C项正确:纯水只含水分子时,当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时还会保持液态,这被称为过冷水。但是一旦有振动或凝结核加入(比如随机的灰尘、气泡以及不平整的容器壁)时就会迅速结晶。D项正确:水的比热很大,用人的体温来加热潮湿的空气要比加热干燥的空气会消耗更多的热量,所以人会在湿润的地方感觉到更冷。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52.氢能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世界上很多工业的开发与发展都运用了氢能。氢能在工业方面的主要应用不包括(
)。A.宇航推进B.燃料电池C.车船动力D.垃圾回收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氢能知识。氢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可以用氢气与其它物质一起用来制造氨水和化肥,同时也应用到汽油精炼工艺、玻璃磨光、黄金焊接、气象气球探测及食品工业中,而液态氢可以作为火箭燃料。A项:正确,氢能在宇航推进上有所应用。B项:正确,氢能可作为燃料电池使用。C项:正确,车船动力有氢能的应用。D项:错误,垃圾回收与氢能无关。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53.在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史上,下列哪一发明出现最晚?A.农业B.养畜业C.陶器D.铁犁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解答。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即首先要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B两项,予以排除;陶器是原始手工业的代表,出现的时间较早,排除C。A、B、C三项出现于石器时代,而D项出现于铁器时代。后者晚于前三项。故本题选D。54.下列俗语与对应的成语二者所指属于同一现象的是(
)。A.宝剑锋从磨砺出——百炼成钢B.酒香不怕巷子深——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技术负责人及施工员劳务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仓库安全管理责任协议(仓管员岗位)3篇
- 二零二五版2025年度驾校场地停车场改造施工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场监管法律事务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金融财务顾问项目合作协议2篇
- 2025年度新能源电池组装与测试合作协议4篇
- 2025届河南省鹤壁市重点达标名校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2
- 2025版农田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合同3篇
- 2025年度工业厂房改造项目投资合作合同范文4篇
- 2025年度码头集装箱堆场租赁与维护服务协议4篇
- 割接方案的要点、难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 2025年副护士长竞聘演讲稿(3篇)
- 2025至2031年中国台式燃气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护理
-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 2025年中国电科集团春季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合同2篇
-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标准方案
- 2024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80篇解析
- 样板间合作协议
-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