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泰安市宁阳县事业单位招考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山东泰安市宁阳县事业单位招考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山东泰安市宁阳县事业单位招考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山东泰安市宁阳县事业单位招考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山东泰安市宁阳县事业单位招考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山东泰安市宁阳县事业单位招考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浓”对于(

),相当于“否”(音同“丕”)对于(

)。A.清;是B.淡;泰C.稀;定D.疏;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逐一代入选项,判断前后部分逻辑关系。A项,“浓”和“清”是反义词,但“否”(音同“丕”,指不好),与“是”不是反义词,前后逻辑关系不同。B项,“浓”和“淡”是一对反义词,“否”(音同“丕”,指不好)和“泰”(好)也是一对反义词,前后逻辑关系相同,符合题意。C项,“浓”和“稀”是反义词,但“否”(音同“丕”,指不好)与“定”不是反义词,逻辑关系不同。D项,“浓”和“疏”不存在直接逻辑关系,“否”(音同“丕”,指不好)与“是”也不存在直接逻辑关系。第二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正确答案为B。2.一个国家全部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法系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第二步,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为“法的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选择B选项。A项:立法体系或称制定法体系,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体系。我国立法体系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法律体系是内容,立法体系则是它的文件表达形式。与题目不符,故排除。C项:法学体系是由法学分支学科构成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学体系是一个由互不相同,但又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与题目不符,故排除。D项:法系是具有共同法律传统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它是一种超越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现象的总称。与题目不符,故排除。3.坐在餐桌前,举筷享用食物,我们早已司空见惯,却浑然不知盘中美餐在全球范围内

的利害关系。现代社会高度分工,我们远离春耕秋收,只有食品价格飙升的时候,粮食生产才会引起我们关注。去年,粮价一路攀升,为我们的长期

敲响了警钟。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组填入横线中:A.盘根错节漠然B.纷繁芜杂冷淡C.扑朔迷离无视D.眼花缭乱疏忽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此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混搭。第一空,需要填入跟“利害关系”搭配的词语。“盘根错节”指树木的根盘曲,枝节交错,比喻很复杂;“纷繁芜杂”是指多而杂;“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都可以搭配“关系”,而“眼花缭乱”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不能和“关系”搭配,所以排除D,在A、B、C中选择。第二空,由于前文提到了我们对美餐的利害关系“浑然不知”,即完全没有觉察到,所以照应在此处我们的长期态度应是“漠视”或者“无视”,而非“冷淡”,所以B也不选,在AC中选择。“漠然”是看到却没引起重视的意思,而材料前边也谈到食品价格飙升的时候才引起注意,可见只是不重视。“无视”指根本没看到,所以这一空格应选“漠然”。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________的利害关系”可知,所填的词应与“关系”搭配。A项“盘根错节”形容事情或关系等相互交织,纷繁复杂;B项“纷繁芜杂”指多而杂乱;C项“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A项、B项和C项均可以修饰“关系”。D项“眼花缭乱”指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一般与人搭配,与“关系”搭配不当,排除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浑然不知”“只有食品价格……才会引起我们关注”可知,填入的词说明长期不太关心、重视。A项“漠然”指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符合文意。B项“冷淡”指不热情,一般说态度冷淡,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无视”指根本不放在眼里,就是不关心,不是不太关心,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词语修饰的是国家间的利害关系,辨析备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纷繁芜杂”侧重于强调多而杂乱,没有条理。与句意不符,排除B。“扑朔迷离”“眼花缭乱”都含有不易看清的意思,侧重的是认识上有困难。而“盘根错节”侧重强调的是客观事物的关系很复杂,难以切断。句意说的是粮食在全球范围内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故填“盘根错节”最合句意。第二空,“漠视”填入符合文意。故本题选A。4.绿水青山:守护,与这组词逻辑关系最为相近的是(

)。A.骏马奔腾:草原B.千秋大计:梦想C.风尘仆仆:顺应D.幸福之源:永葆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守护绿水青山,二者为动宾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草原是骏马奔腾的地点,二者为地点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千秋大计指的是关系到长远利益的重要计划,与梦想不构成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风尘仆仆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与顺应不构成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永葆幸福之源,构成动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5.别人的脸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对别人的态度与别人对我们的态度是一样的。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道理很简单,那就是“爱出爱返,仁往仁来;恨出恨进,怨往怨来”。这段话告诉我们:A.和谐完全是人们的主观感受B.人的素质决定着为人处世的态度C.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通过“镜子”强调“我们对别人的态度与别人对我们的态度是一样的”。第二句话强调我们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会如何对待我们。文段主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6.当前下列国家中,国民用于购买食物费用占日常支出平均比重最高的是:A.美国B.智利C.希腊D.刚果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常识法解题。我国国民用于购买食物费用占日常支出平均比重最高的时期是饥荒的年份,如今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其占比越来越低了。那么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国家,食物在日常支出平均占比会越大,四个选项中显然刚果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由此确定答案。本题考的是经济中的恩格尔系数的问题,恩格尔系数越大,代表生活水平越低,也就是国家越贫穷,四个选项中,最富裕的是美国,最贫穷的是刚果。故本题选D。7.关于行政效率总的原则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行政效率总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故表述错误。8.兴趣:索然无味A.知识:不学无术B.误会:善解人意C.骨气:卑躬屈膝D.礼貌:盛气凌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分析题干词项间关系,索然无味可以形容没有兴趣。索然无味形容没有什么兴趣。A项,不学无术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不能形容知识,与题干关系不一致。B项,善解人意指的是很能体谅人,很能体贴人、学会换位思考,不能形容误会,与题干关系不一致。C项,卑躬屈膝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与题干关系一致。D项,盛气凌人指的是傲慢的气势逼人,不能形容礼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故本题选C。9.“商业信誉”无疑指向的就是“信用”和“名誉”。它是指社会公众对具体商业主体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在刑法上,并不是所有“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都将构成犯罪。如该商业主体自身存在问题,经媒体曝光后信誉大跌、名誉扫地,这种损害实则是由主体自身的问题所带来的。而媒体行使舆论监督权并无违法,反而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媒体曝光商家不守信誉的行为不违法B.商家自身问题造成信誉损害不受法律保护C.法律对损害商业信誉行为的认定十分审慎D.应出台法律保护媒体对商家进行舆论监督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首句介绍了“商业信誉”的含义,随后提出“在刑法上,并不是所有‘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都将构成犯罪”这一情况,后文进一步具体论述到媒体曝光“因商家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导致的不良行为”,并不构成犯罪,故文段重在说明这一现象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对应A项。B项,缺少文段核心话题“媒体”,且表述与文段不符,文段强调的是由于商家自身行为存在问题,媒体行使监督权的做法是受法律保护的,并未指出商家是否受法律保护的问题,排除。

C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探讨法律对侵犯商业信誉行为认定的态度问题,排除。D项表述有误,现今已有法律保护媒体,故不需要再出台法律,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出处】《冷静看待涉嫌损害商业信誉》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快速阅读文段可知,文段为分总结构,引出话题—分析论述—得出结论,结论为文段论述的重点。文段首先介绍了“商业信誉”的定义,强调商业信誉的重要性,接着引出一个话题——在刑法上不是所有的“损害”商业信誉的都构成犯罪。然后具体介绍这一特殊情况——自身存在问题被媒体曝光信誉大跌的商家不守法律保护,而媒体曝光不良商家这一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文段重点论述的是刑法上不受保护的“损害”商业信誉的情况,即媒体曝光不良商家造成的损失,A相符合文意,当选。B项没有体现“媒体曝光”,排除。C项文段没有谈及,排除。通过文段指出的刑法上的规定可知,媒体的监督权已受到保护,D项“应出台法律”说法有误。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商业信誉”的含义,然后提出“并不是所有‘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都将构成犯罪”,之后进一步说明商家自身问题造成信誉损害就不受法律保护,最后强调媒体曝光不违法,应得到法律保护。文段结构为“分—总”,主要讲的是媒体曝光商家不守商业信誉的行为不违法。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A选项。10.在人际关系中,应改善哪些关系?(

)A.亲和力,讲共通的语言B.合作意愿,诚实与坦白C.尊重对方,提有建设性建议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政治。A项正确,亲和力,指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亲和力是人际关系的基础,亲和力源于共同点,讲共通的语言有助于加强亲和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B项正确,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团队的合作。诚实与坦白是获得他人尊重和信任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C项正确,尊重别人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提出建设性建议可以帮助他人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综上所述,A、B、C三项表述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11.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一字千金——吕不韦B.纸上谈兵——赵括C.围魏救赵——孙武D.图穷匕见——荆轲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B项正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C项错误,围魏救赵是指战国时期,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主人公为孙膑、庞涓。D项正确,图穷匕见出自于《处《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2.天池经历了漫长的无名时期,后来伴随着天池传说的兴起,天池也开始

。谈到天池传说,还有一个缘由:人们面对神奇的山水之境时,总爱把神灵的光环罩在山水的头上,使山水之景与神灵之气

,即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声名鹊起相得益彰B.门庭若市相映成趣C.脱颖而出相濡以沫D.广为人知相视莫逆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空,由文段的“天池经历了漫长的无名时期”“天池传说的兴起”可知,天池开始有名气被知晓。A项“声名鹊起”意为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D项“广为人知”意为流传很广,大家都知道,二者均符合文意。B项“门庭若市”是形容来的人多非常热闹,与“名气”无关,排除。C项“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也指工作时通过努力超人一等,常强调与他人的对比,文中并无此意,排除。第二空,横线处所填词汇是形容山水之景与神灵之气之间的关系,后文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对前文的解释。D项“相视莫逆”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主语为人,不能是物,且“山水之景”与“神灵之气”无所谓友谊深厚,排除。A选项“相得益彰”意为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能体现出山水之景与神灵之气的结合使得山水之景更为美好的意境,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成语积累】相映成趣: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相濡以沫: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文段出处】《古今世界的瑶池和天池》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天池经历了漫长的无名时期”“天池传说的兴起”可知,天池以前没名气,现在名气越来越大。A项“声名鹊起”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强调从不出名到出名这一过程,符合语境。B项“门庭若市”形容热闹;C项“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本领全部显露,两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和C项。D项“广为人知”意为流传很广,符合语境。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形容山水之景与神灵之气两者之间的关系。A项“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符合语境。D项“相视莫逆”形容友谊深厚,主语为人,不能为物,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分析可知第一空词语词义相近,但词语用法略有差别,需要结合文意选择。第二步,通过辨析词语的适用对象,选择与文段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门庭若市”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文段说的是天池开始出名,并非强调人多人少的问题,排除B。“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通常用于其他事物比较的语境,而文段中说的是天池自己的变化,排除C。第二空,句中说的是把“山水之景”和“神灵之气”结合起来。“相视莫逆”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对象均只能为人,排除D。“相得益彰”填入恰当。故本题选A。13.最近有一位科学家提出新观点: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35亿年前,他的依据是:板块运动必然会让自然界深色的镁铁质岩石转变成浅色的长英质岩石。而在35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这位专家观点的是:A.以全球各地35亿年前的沉积层样品分析,其中含有长英质岩石颗粒的不足一半B.浅色的长英质岩石本质上是深色的镁铁质岩石“再生”而来的,而在数十亿年前,镁铁质岩石在地球上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C.长英质岩石在自然界的占比比镁铁质岩石高出很多的解释似乎只有板块运动这一个,但早期的板块构造运动很可能是时断时续的,局部的D.35亿年前地球火山密布,火山爆发释放的岩浆会把镁铁质岩石深深埋在地下,这些镁铁质岩石会被熔化,进而转变成长英质岩石,但板块运动不是火山爆发的唯一原因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专家观点的一项,需首先明确专家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的论点为“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35亿年前”,论据为“在35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要质疑该专家的观点,可以指出根据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并不能判断出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题干根据“35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得出“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35亿年前”的结论。A项,题干要论述的是能否通过浅色长英质岩石来判定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而该项说的是“含有长英质岩石颗粒”的占比,与题干观点不一致,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B项,题干要论述的是能否通过浅色长英质岩石来判定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而该项说的是“镁铁质岩石”在地球上的数量,与题干观点不一致,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C项,没有提到时间,无法说明根据浅色长英质岩石能否判定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且“似乎只有板块运动这一个”是猜测,并非确定性的表述,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D项,指出火山爆发会使镁铁质岩石转变成长英质岩石,但板块运动并不是火山爆发的唯一原因,说明不能根据35亿年前地球上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就判断出那时有地球板块运动,质疑了题干观点。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35亿年前。论据:板块运动必然会让自然界深色的镁铁质岩石转变成浅色的长英质岩石,而在35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强调浅色长英质岩石具体的产生方式以及数十亿年前存在的数量,与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该项强调35亿年前含有长英质岩石颗粒在沉积层样品中不足一半,与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该项强调的是早期的板块运动方式,与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增加反向论据。深色的镁铁质岩石转变成浅色的长英质岩石是由火山爆发带来的,而板块运动并不是火山爆发的唯一原因,说明可能还有其他原因造成浅色的长英质岩石的出现,并不一定是板块运动引起的,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35亿年前。论据:板块运动必然会让自然界深色的镁铁质岩石转变成浅色的长英质岩石,而在35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题干说的是能不能通过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来判断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该项说的是镁铁质岩石数量的多少,话题不一致,而且数十亿年时间也不够明确,无法削弱,排除;B项:题干说的是能不能通过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来判断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该项说的是长英质岩石的颗粒在沉积层的占比多少,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C项:“似乎”和“可能”说明不能确定是板块运动导致镁铁质岩石转变成长英质岩石,还是板块运动直接导致长英质岩石的占比高,而且并没有提到时间,属于不明确项,无法削弱,排除;D项:火山爆发会把镁铁质岩石转化成长英质岩石,但板块运动不是火山爆发的唯一原因,指出镁铁质岩石转变成长英质岩石并不一定与板块运动有关,拆断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是拆桥项,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14.下边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上边的四个图形拼合(只能通过上、下、左、右平移)而成的,请把它找出来。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题目要求各图只能平移后拼合。第二步,观察图形特征,寻找平行边,其拼合如下图所示:因此,选择A选项。15.目前,此项科研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有几件事要做,首先得在实验室中研制出样品。其次是扩大产量以应市场之需。而要大量经济地生产,还得研制出廉价原料,利用其中的主要成分进行批量生产。由此可以推出:A.研制出廉价原料是该项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B.目前已经能在实验室中研制出样品C.只要有廉价原料就能扩大产量D.目前的原料太昂贵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出现敏感词“关键”,廉价原料是否为该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题干并未提及,排除;B项:题干只提到先得在实验室研制出样品,但并未提及已经能够研制出样品,排除;C项:廉价原料是扩大生产量的一个条件,但其是否为唯一的条件,题干并未提及,排除;D项:科研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有几件事要做,研制出廉价原料是其中之一,可知目前不满足廉价原料的条件,可以推出。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日常推理题,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A项:根据题干可知,研制出廉价原料只是该项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个重要过程,但“关键”过于绝对,题干并未提及,无法推出,排除;B项:题干中提到的是要能在实验室研制出样品,而不是现在已经可以研制出样品,无中生有,排除;C项:题干中指出要大量经济地生产,还得研制出廉价原料,廉价的原料是大量经济地生产的必要条件,但无法推出只要有廉价的原料就能扩大产量,排除;D项:题干中指出需要研制出廉价的原料,说明目前的原料太昂贵,可以推出,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够由题干信息推出的一项,需要准确把握题干的细节信息,不要偏离题干所表达的意思,也不要扩大或缩小题干的范围。A项,由题干可知大量经济的生产需要研制出廉价的原料,但并不一定是关键因素,该项无法推出,排除。B项,题干指出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得能在实验室中研制出样品,说明目前还未研制出样品,该项错误,排除。C项,题干最后一句话的逻辑关系为“大量经济的生产→研制出廉价原料”,该项通过肯定后件推出肯定前件,是错误的推理,排除。D项,由题干“需要研制出廉价的原料”可知目前的原料太昂贵,该项可以推出。故本题选D。16.下列各组诗句中,描写对象前后不一致的是:A.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B.犹恨四方无壮士,还乡悲唱大风歌/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D.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犹恨四方无壮士,还乡悲唱大风歌”出自胡曾的《咏史诗·沛宫》。意思是:恐怕没有四方的人才为我所用,返乡悲伤地唱起大风歌。表现刘邦渴求人才的忧患意识。“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出自张耒的《项羽》。意思是:项羽在临死前慷慨赋歌,具有拔山之力的人自刎了。所以前一首诗讲的刘邦,后一首诗写的是项羽。两首诗描写的对象前后不一致。因此,选择B选项。A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意思是: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苏轼这里所讲的是西湖的美景。“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出自白居易《春题湖上》,意思是:我不能离开杭州到别处去,有一半原因是留恋西湖。白居易所说的也是西湖。所以两首诗前后一致。A项正确。C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出自郑燮的《竹石》。意思是: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表现的是竹子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出自邓拓的《竹》意思是:竹子虚心留节,久经风雨的考验,不畏惧严寒。同样表现竹子虚心、顽强的精神品质。C项正确。D项:“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出自贝琼的《已酉端午》,意思是: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真是让让人感到遗憾。“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出自殷尧藩的《端午日》,意思是:不想跟从效仿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俗,只希望饮一杯蒲酒,共话天下太平。两首诗都是在讲端午节的活动。D项正确。17.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主要承担者是(

)。A.被告B.律师C.第三人D.原告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程序法常识。《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因此,BCD项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A。18.佝偻心情:指受到压抑的心情或不能充分流露或充分发挥的心情。下列不属于佝偻心情的是:A.小雪在某公交站挤乘公交时,不慎丢了身份证,回家后越想越气,又不好对家人发火,只好一人独坐,默不作声B.庞旭在卡拉OK演唱会上演唱时因起音太高,在唱到高音时未能唱上去,只好勉强唱完,下场后为此不禁潸然泪下C.小刚在复习备考时常常因起早贪黑而忘记吃营养品,妈妈为此很着急,每天专门为孩子精心准备一杯牛奶并看着他喝下去才离开D.小毛在单位一直受人好评,本年度评优时因名额有限而未能评上,小毛为此闷闷不乐,最近一段时间才有了较大起色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受到压抑的心情或不能充分流露或充分发挥的心情。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回家后越想越气,又不好对家人发火,只好一人独坐,默不作声,属于“受到压抑的心情或不能充分流露的心情”,符合定义;B项:在唱到高音时未能唱上去,只好勉强唱完,下场后为此不禁潸然泪下,属于“不能充分发挥的心情”,符合定义;C项:妈妈为此很着急,每天专门为孩子精心准备一杯牛奶并看着他喝下去才离开,说明妈妈已经将着急的心情投射到了行动上,未体现“受到压抑的心情或不能充分流露或充分发挥的心情”,不符合定义;D项:本年度评优时因名额有限而未能评上,小毛为此闷闷不乐,体现小毛的心情被压抑,属于“受到压抑的心情”,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19.当前,天气污染范围越来越大,出现了全球的并直接影响整个生物圈某些机制和平衡的严峻问题,主要包括有(

)。A.酸雨B.沙尘暴C.温室效应D.臭氧层空洞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A、C、D项正确,大气污染,又称空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等等。B项正确,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沙尘暴夹杂着大量沙尘颗粒会使得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量大大增加,引起大气污染,造成空气的严重恶化。故正确答案为ABCD。20.小明花费200元提前购买了春节档电影票,打算利用春节假期带家人去电影院观看,但受新冠肺炎的影响,春节期间小明一家选择待在家,而不去电影院观看电影,则小明购买电影票的成本属于(

)。A.机会成本B.沉没成本C.正常利润D.超额利润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A项错误,机会成本也叫择一成本,是指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选择某个方案的同时放弃的最大利益,与题干意思不符。B项正确,沉没成本是指决策已经发生且不可回收的,题干中小明花费200元买的电影票,说明决策已经发生了,没去看电影,钱也不会退回,也就意味着“沉没”了。C项错误,正常利润是指企业家投资可能得到的基础收入,属于机会成本的一部分,与题干无关。D项错误,超额利润是指超出正常利润的那一部分,即获得的总利润与成本的差额,也称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与题干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21.,,1,3,4,()A.8B.6C.5D.1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出现,优先考虑负幂次。第二步,幂次的分析,,,,,,()。底数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2+(-1)=1,指数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2+1=3,所求项为。因此,选择D选项。22.择一的因果关系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都实施了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危险行为,并且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存在择一的因果关系的是:A.甲、乙两人在搬卸货物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货物损坏B.甲在乙的饮水中下毒,乙喝下后在毒发前又因琐事与丙发生争吵,丙一怒之下用刀刺死了乙C.甲、乙共同绑架了丙,甲负责向丙的家人索要赎金,乙为避免被丙认出,将丙残忍杀害D.甲、乙、丙三人带着相同的猎枪和子弹外出狩猎,甲、乙看到一只猎物出现在丙附近,二人同时开枪,结果其中一枪打中了丙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主体、条件、结果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择一的因果关系的定义要点: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②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③无法确定谁是加害人。A项,造成货物损坏,并非对他人造成损害,不符合要点②。B项,乙是在毒发前被丙刺死,能够确定加害人,不符合要点③。C项,丙是被乙杀害的,能够确定加害人,不符合要点③。D项,甲、乙同时开枪,其中一枪打中了丙,无法确定谁是加害人,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②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危险行为,并且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③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造成损坏的是货物,并未对他人造成损害,不符合定义;B项:丙一怒之下用刀刺死了乙,可以确定加害人是丙,不符合定义;C项:乙将丙残忍杀害,可以确定加害人是乙,不符合定义;D项:二人同时开枪,且“带着相同的猎枪和子弹”,因此无法确定是谁打中丙,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关键词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实施了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甲和乙共同搬卸货物造成损坏,货物不是人,题干说的是对他人造成伤害,不符合定义;B项:乙是在毒发前被丙用刀刺死,丙是确定的加害人,不符合定义;C项:将丙残忍杀害的是乙,乙是确定的加害人,不符合定义;D项:甲乙同时开枪,其中一枪打中了丙,无法确定是谁打中的,符合“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故正确答案为D。23.整数36具有可被它的个位数所整除的性质。则在10和50之间有(

)个整数具有这种性质。A.16B.17C.18D.19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约数倍数问题,用枚举法解题。第二步,个位数是l、2、5的数字都有这种性质,各有4个,为11,12,15,21,22,25,31,32,35,41,42,45。个位为3、6、8的数字各有一个,为33,36,48。个位为4的数字,只有两个,为24,44。个位为0、7、9的数字,都没有。一共是3×4+3+2=17个。因此,选择B选项。24.物质资料生产作为生产产品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简单要素有:A.劳动者的劳动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关系参考答案:AB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第二步,物质资料生产为人类提供吃、穿、住、行等生活和生存资料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所以物质资料生产至少包含三种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因此,选择ABC选项。D项: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但不是物质资料生产所具备的要素。D项错误。25.实数:木耳A.长江:河流B.硕士:法官C.黄山:牛顿D.燕雀:鸿鹄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两词间的逻辑关系。

实数和木耳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词语,题干两词间无任何逻辑关系。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为包容关系;B项为交叉关系;D项为对应关系。与题干规律相同的只有C项的黄山和牛顿,无任何逻辑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26.2018年3月11日,我国通过了第(

)次宪法修正案。A.三B.四C.五D.六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宪法。我国宪法共经历过1988、1993、1999、2004、2018五次修正。故正确答案为C。27.只有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否则,就不利于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概述知识。

第二步,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由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只有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就不利于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因此,本题正确。

道德的作用是指道德的认识、规范、调节、激励、导向、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

28.百合∶鲜花∶花店A.鲫鱼∶动物∶菜场B.木材∶树木∶森林C.沙发∶家具∶客厅D.衬衣∶衣服∶商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百合”是“鲜花”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花店”售卖“鲜花”,二者属于售卖场所与物品的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鲫鱼”是“动物”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但“动物”和“菜场”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B项:“木材”的原材料是“树木”,二者属于成品与原材料的对应关系,排除;C项:“沙发”是“家具”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但“客厅”是“家具”的摆放场所,而非售卖场所,排除;D项:“衬衣”是“衣服”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商场”售卖“衣服”,二者属于售卖场所与物品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29.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下列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A.六周岁的小学生张某B.十四周岁的初中生赵某C.二十周岁的大学生白某D.六十周岁的工人胡某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A项正确,根据《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张某六周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赵某十四周岁,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D两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十七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白某和胡某都是十八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故正确答案为A。30.小明、小华去商店买笔。若小明用所带的钱全买铅笔,则买5支铅笔,剩余4元;买7支铅笔,差2元。若小华用所带的钱全买钢笔,则买6支钢笔,剩余2元;买10支钢笔,差18元。若他们想买6支铅笔和7支钢笔,则需要(

)元。

A.34

B.41

C.51

D.53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铅笔的单价为x元,根据“若小明用所带的钱全买铅笔,则买5支铅笔,剩余4元;买7支铅笔,差2元”列方程5x+4=7x-2,解得x=3(元);设钢笔的单价为y,根据“若小华用所带的钱全买钢笔,则买6支钢笔,剩余2元;买10支钢笔,差18元”列方程6y+2=10y-18,解得y=5(元),6支铅笔和7支钢笔需要的钱为6×3+7×5=53(元)。

因此,选择D选项。

31.有小利、小美、小景、小真、小珑五个孩子在一起玩耍,有的孩子额头上沾了泥巴。显然,每个孩子只能看见别人头上有没有泥巴,而看不见自己头上有没有泥巴。头上沾有泥巴的孩子只说假话,只说假话的孩子头上一定沾有泥巴。同样,头上没泥巴的孩子只说真话,只说真话的孩子头上一定没有泥巴。已知:小利说:我看见三个人头上没泥巴,一个人头上有泥巴。小美说:我看见四个人头上都有泥巴。小景说:我看见四个人头上都没泥巴。小珑说:我看见一个人头上没泥巴,三个人头上有泥巴。由此,以下陈述一定为真的是:A.小景头上没有泥巴B.小利和小真头上没有泥巴C.小美头上有泥巴D.小真和小珑头上有泥巴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1)假设小利说的是真话,则有4人头上没泥巴,1人有泥巴的,即4人说真话,1人说假话。此时小美、小景说的都是假话,与假设推出的只有1人说假话相矛盾,故小利说的是假话,排除B选项。(2)假设小美说的是真话,则有4人说假话,小美1人说真话。此时小利和小景说的的确是假话,但是小珑说的是真话,与只有一个人说真话矛盾,故小美说的是假话,头上有泥巴。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考查分析推理能力,题干涉及五个孩子的四句话,但不知道真假话的数量,只知道哪种孩子说真话,哪种孩子说假话,可用假设法进行推理。比较四人的话,显然由小美和小星的话入手较易假设。假设小美的话为真,则小美头上没泥巴,其他四人头上都有泥巴,与小珑的话相符,即小珑的话为真,则小珑头上没泥巴,矛盾。故小美的话为假,小美头上有泥巴,C项正确。还可继续进行推理,由小美头上有泥巴可知小星的话为假,则小星头上有泥巴。由于小星与小美头上都有泥巴,所以小利的话为假,小利头上有泥巴。若小珑的话为假,则所有人头上都有泥巴,与小美的话为假矛盾,所以小珑的话为真,小真和小珑头上都没有泥巴。故本题选C。32.某年度的英超赛季结束了,已知前五名的队伍里:切尔西的排名低于利物浦;阿森纳和托特纳姆热刺的排名挨在一起;曼联的排名高于切尔西,但不是冠军;阿森纳比切尔西排名低,但不是第五名。问获得第二名的是哪个队?A.切尔西B.曼联C.利物浦D.阿森纳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题干信息可以看到,“切尔西”这个信息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以其入手进行推理:“曼联的排名高于切尔西,但不是冠军”,说明切尔西不可能是第一名和第二名,排除B选项;“阿森纳比切尔西排名低,但不是第五名”,说明切尔西排名不可能是第四名和第五名,那么切尔西只可能是第三名;由“切尔西第三名”结合“曼联的排名高于切尔西,但不是冠军”,说明曼联是第二名。因此,选择B选项。3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日光灯通过电流加热钨丝产生热量,继而产生光辐射来发光B.数码相机利用电子传感器技术,与普通相机记录图像的原理基本相同C.等离子电视显示采用荧光粉显示屏幕,因而明亮度高于液晶电视D.激光打印机把射到感光器的图像传印到打印板/复印纸上,其原理与复印机不同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物理常识。A项错误,这是白炽灯的发光原理,日光灯的发光原理是:两个灯丝之间的气体在导电时发出紫外线,荧光粉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发出可见光。B项错误,数码相机,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其与普通相机记录图像的原理基本不相同。C项正确,等离子电视,它是在两张超薄的玻璃板之间注入混合气体,并施加电压利用荧光粉发光成像的设备,与LCD相比,具有亮度高,对比度高,可视角度大,颜色鲜艳和接口丰富等特点。D项错误,激光打印机是把射到感光鼓(感光器材)上的图像传印到打印板(复印纸)上,其原理和复印机相同。故正确答案为C。34.小张下班回家乘地铁18:45之前到家的概率为0.8,乘公交为0.7。已知小张下班回家要么乘地铁,要么乘公交,且选择乘地铁的概率为0.6,则他下班回家18:45之前到家的概率是A.0.73B.0.74C.0.75D.0.76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乘地铁概率为0.6,乘地铁18:45之前到家的概率为0.8,则选择乘地铁且18:45之前到家的概率为;小张要么乘地铁,要么乘公交,则乘公交的概率为,乘公交18:45之前到家的概率为0.7,则选择乘公交且18:45之前到家的概率为。则小张18:45之前到家的概率为。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小张下班回家有2种情况,要么乘地铁,要么乘公交;要在18:45之前到家需要两步,第一步,选择乘坐地铁(公交);第二步,以此交通方式18:45之前到家。分步用乘法,分类用加法。小张选择乘地铁的概率为0.6,则选择乘公交的概率为1-0.6=0.4。小张乘地铁且能在18:45之前到家的概率为0.6×0.8=0.48,乘公交且能在18:45之前到家的概率为0.4×0.7=0.28。所求为0.48+0.28=0.76。故本题选D。35.治本对于(

)相当于忠诚对于(

)A.釜底抽薪披肝沥胆B.一步到位一如既往C.正本清源呕心沥血D.扬汤止沸矢志不渝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A项:釜底抽薪意思是将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治本”,二者是近义关系;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竭尽忠诚,即“忠诚”,二者也是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一步到位指一次就达到预定的目标,与“治本”无明显逻辑关系;一如既往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与“忠诚”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正本清源比喻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即“治本”,二者是近义关系;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与“忠诚”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扬汤止沸指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是“治本”,二者是反义关系;矢志不渝指立志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与

“忠诚”是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36.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迅速地转移到国外,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不能体现产业空心化的是:A.甲国在旅游业的带动下,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近年来持续上升B.乙国劳动力价格上升迅猛,对劳动力价格敏感的企业纷纷到国外建厂C.丙国出现基本物质需求依赖外部进口的供求结构,造成贸易收支恶化D.丁国企业家纷纷到外国投资,致该国工业进口总值大大超过出口总值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②大量、迅速地转移到国外;③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强调的是旅游业带动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是否出现了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迅速转移国外”不明确,未体现“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不符合定义;B项:乙国劳动力价格上涨造成国内企业纷纷到国外建厂,体现了“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迅速地转移到国外”,导致“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符合定义;C项:基本物质均需要依赖外部进口,说明本国生产这些基本物质的企业“大量地转移到国外”,从而造成“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符合定义;D项:丁国企业纷纷到外国投资,导致工业进口总值大大超过出口总值,体现了“以制造业为中心的资本,大量、迅速地转移到国外”,也体现了“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37.现在人们日益关注“绿色增长”的概念。“绿色增长”的概念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等概念相比,它们的核心是一致的,倡导的都是一种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差别只是视角和重点不同。低碳经济强调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循环经济强调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生态经济强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绿色增长则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绿色产业增长为标志,达到低耗能、低排碳和低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绿色增长的主要特点B.绿色增长的优缺点C.绿色增长的发展现状D.绿色增长的未来前景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A选项,“主要特点”在文段最后一句已有明确阐述,后文不太可能继续讲述,排除A。B选项,文段对“绿色增长”是持绝对肯定态度的,“缺点”不太可能在下文出现,排除B。C、D项相比较,按一般行文逻辑,应是先讲现状,再展望未来,故C项更有可能是作者接下来要讲述的,C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人民网:《绿色增长基础上的经济转型》38.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姓名权的有(

)。A.干涉成年人更改姓名B.假冒他人的姓名签订合同C.盗用他人的姓名实施不正当的行为D.非法剥夺公民已经获得的荣誉称号参考答案:AB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A、B、C三项正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D项错误,《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一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故正确答案为ABC。39.新学期伊始,研究生院发现有新生没有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若该命题为真,则下列陈述不能确定真假的是:

Ⅰ.所有新生都没有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

Ⅱ.所有新生都到教务处办理了注册手续

Ⅲ.有的新生到教务处办理了注册手续

Ⅳ.新生小明到教务处办理了注册手续A.Ⅰ、Ⅱ、Ⅲ、ⅣB.Ⅱ、Ⅲ、ⅣC.Ⅰ、Ⅱ、ⅢD.Ⅰ、Ⅲ、Ⅳ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

本题给出一个直言命题,要求据此判断另外四句话的真假情况,可以根据直言命题的推理知识进行解题。

题干为直言命题,“有新生没有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可能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一个或多个(并非全部)新生没有办理注册手续;二是所有新生都没有办理注册手续。Ⅱ是题干命题的矛盾命题,必然为假;Ⅰ、Ⅲ、Ⅳ均不能确定其真假。故答案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有的”,确定为集合推理。第二步,分析题干。已知:有的新生没有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即“有的S不是P”为真。I:题干已知“有新生没有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至于所有新生是否都没办理无法确定,“有的”不能必然推出“所有”,故真假不定;II:题干已知“有新生没有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它的矛盾命题是“所有新生都到教务处办理了注册手续”,所以II一定是假的;III:题干已知“有新生没有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至于有的新生是否办理了无法确定,“有的不是”不能必然推出“有的是”,故真假不定;IV:题干已知“有新生没有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小明是否办理了无法确定,故真假不定。综上,I、III、IV真假不定。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翻译题干:研究生院至少有一人没有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即:包含全部人都没有注册)。Ⅰ:所有新生都没有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无法推出,因此,真假不确定;Ⅱ:所有新生都到教务处办理了注册手续,与题干矛盾,为假命题;Ⅲ:有的新生到教务处办理了注册手续,无法推出,因此,真假不确定;Ⅳ:新生小明到教务处办理了注册手续,无法推出,因此,真假不确定。故正确答案为B。40.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有PPI、CPI、WPI和GDP。(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知识。第二步,通货膨胀率通常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缩减指数)和产品批发价格指数(WPI)衡量。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是一个月内商品和服务零售价变动系数。生产价格指数(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产品生产者出售产品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及幅度的相对数,该指数可以客观反映全国产品生产价格水平和结构变动情况。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增长之商。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产品批发价格指数(WPI)是根据大宗物资批发价格的加权平均价格编制而得的物价指数。包括在内的产品有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与进出口品,但不包括各类劳务。批发价格是在商品进入零售,形成零售价格之前,有中间商或批发企业所订,其水平决定于出厂价格或收购价格,对零售价格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有经济学家认为批发价格指数比消费物价指数具有更广泛的物价变动代表性。因此,本题错误。41.自然环境效应是以地能和太阳能为主要动力来源,环境中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环境效果;人为环境效应则是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和生态变异的效果。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自然环境效应的是(

)。①云南昆明日照时间长,花木长得特别好,花期也长②酸雨造成地面的水体和土壤的酸度增大,使农业和渔业减产③某区实行退耕还林多年,泥石流比过去少了,庄稼也比过去长得更好④地震使山体松动,一遇大雨,就容易发生泥石流⑤村民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靠打猎为生,致使山里的动物逐渐减少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⑤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自然环境效应:“以地能和太阳能为主要动力来源”、“环境中的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环境效果”。人为环境效应:“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和生态变异的效果”。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①日照时间长,花木长得好,花期长,符合“以地能和太阳能为主要动力来源”“环境中的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环境效果”,符合自然环境定义;②酸雨不符合“以地能和太阳能为主要动力来源”,不符合自然环境定义;③退耕还林属于人类活动,不符合“以地能和太阳能为主要动力来源”,属于人为环境效应;④地震后容易发生泥石流,符合“以地能和太阳能为主要动力来源”“环境中的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环境效果”,符合自然环境定义;⑤打猎属于人类活动,不符合“以地能和太阳能为主要动力来源”,属于人为环境效应。故正确答案为A。42.人们谈到要培养儿童成才,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提高他们的智力、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似乎成绩好的孩子将来就有出息。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不少研究资料表明,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其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才占了三分之二。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A.考虑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力是错误的B.应当关注儿童成才培养过程中智力和非智力的全面发展C.科学家的成功归根结底取决于非智力因素D.只有提高儿童智力,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指出“似乎成绩好的孩子将来就有出息”,接下来通过转折词“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随后通过“不少研究材料表明”引出“其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才占了三分之二”。文段结构为“分—总”结构,主旨句为尾句,强调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很重要,除了智力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也很重要。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属于中心理解题。文段首先指出现在很多人只关注儿童的智力和成绩;后对这种看法进行评价,即“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最后通过引用研究结果——“其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才占了三分之二”,通过“才”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即“除了智力因素外,其他因素也很重要”。结合选项,B项准确地表述了作者的观点,当选。A项,文段强调的是非智力因素也很重要,而不是对提高孩子智力的评价,偏离中心,排除;C项,表述过于绝对,忽略了智力因素的作用,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与原文观点相悖,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注重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43.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和森林,林木等定着物应当与其依附的土地,海域(

)。A.一并登记,保持权利主体一致B.分别登记,权利主体不一致C.一并登记,权利主体不一致D.分别登记,保持权利主体一致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其他。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不动产登记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进行,但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本实施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和森林、林木等定着物应当与其所依附的土地、海域一并登记,保持权利主体一致。”故正确答案为A。44.根据文段,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6G是5G全面部署完成后的下一代通信技术B.移动通信5G是4G到6G的短暂过渡C.6G将打破真实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界限D.6G将实现从服务人、物到支撑智能体的高效互联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A项,结合文段“随着5G商用的大规模部署,全球业界已开启对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6G)的探索研究。”可知,选项表述错误,排除;B项,“5G是4G到6G的过渡”文段并未论述,选项无中生有,排除;C项,根据文段“6G在5G的基础上,将从服务于人与人、人与物进一步拓展到支撑智能体的高效互联,将成为连接真实物理世界与虚拟数字世界的纽带,持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可知,6G是纽带,不能打破界限,选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结合文段“6G在5G的基础上,将从服务于人与人、人与物进一步拓展到支撑智能体的高效互联”可知,选项表述正确,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45.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在纳税人累计收入不超过(

)万元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A.2B.6C.10D.2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2020年12月4日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简称《公告》)正式对外发布,这一规定将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公告》称,对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内每月均在同一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本年度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累计减除费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万元计算扣除。也就是说,在纳税人累计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在其累计收入超过6万元的当月及年内后续月份,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故正确答案为B。46.对于古埃及的农民来说,________尼罗河泛滥的规律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因此他们________着去计算天数,小心地记录日期,他们把月亮和星星作为日历。当天狼星在夏天升起的时候,古埃及人知道尼罗河就要泛滥了;接着当新月时候,就是古埃及新一年的开始。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揭示

尝试B.遵循

坚持C.总结

学习D.掌握

摸索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因此他们________着去计算天数,小心地记录日期”可知,对于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古埃及农民了解得不深入。A项“揭示”指向人指出不易看清的事理,说明对事物的规律了解得很深入,与语境不符,排除A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________着去计算天数,小心地记录日期”可知,所填词要与“小心”并列。B项“坚持”指坚决保持住或进行下去;C项“学习”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两者均不能与“小心”构成并列,排除B项和C项。D项“摸索”意思是寻找(方向、方法、经验等),侧重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能体现出古埃及人寻找规律时的小心谨慎,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47.以机械化和电气化为动力的早期工业化国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消耗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英国、法国的情况就是如此。以机械化、电气化、电子化和信息化为“综合动力”,“世界工厂”为主要特征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通过快速消耗能源和原材料,仅用了一半甚至更短的时间,消耗了相当于先发国家一半的人均资源,就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日本、韩国的情况如是。这说明,电子化和信息化可以使后发国家以较少的人均资源消费,实现跨越式发展。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A.先发国家同样可以依靠知识和技术创新来发展经济,支撑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B.先发国家早期的探索经验避免了后发国家大部分的资源消费C.与传统社会不同,现代社会的人,除了基本生活需要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需要,因此对自然资源的消费也大大增加D.技术进步一般来源于先发国家,它本身就是在消耗大量能源的基础上实现的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电子化和信息化可以使后发国家以较少的人均资源消费,实现跨越式发展。论据:先发国家以机械化和电气化为动力,通过消耗大量能源实现发展,后发国家以机械化、电气化、电子化和信息化为“综合动力”仅用了一半甚至更短的时间,消耗了相当于先发国家一半的人均资源,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先发国家”如何实现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与论点“新兴工业化国家”主体不同,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不明确项。由于先发国家经验的范畴很广,若经验指减少机械化和电气化为动力来源,而增加电子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动力来源,则说明论点成立,不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该项表明了现代社会人的需求增加,与论点电子化和信息化减少了后发国家资源浪费无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否定前提。题干论点电子化和信息化使后发国家资源消费少,选项说明先发国家之所以消耗的多,是用于推动电子化和信息化为动力的技术进步,后发国家消耗少是不需要推动技术进步,而不是新技术本身导致资源消耗少,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分析题干,明确题干论点为“电子化和信息化可以使后发国家以较少的人均资源消费,实现跨越式发展”,要想削弱题干论述,只需说明电子化和信息化不能使后发国家以较少的人均资源消费实现跨越式发展即可。题干论点:电子化和信息化可以使后发国家以较少的人均资源消费,实现跨越式发展。题干论据:以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为“综合动力”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仅用了一半甚至更短的时间,消耗了相当于先发国家一半的人均资源,就基本实现了工业化。A项,先发展国家如何发展经济,与题干论述无关。B项,说明后发国家资源消费少另有他因,并不是由于电子化和信息化带来的,削弱了题干结论。C项,现代社会人对资源的需求,与题干论述无关。D项,解释了先发国家资源消费多的原因,但与后发国家资源消费少无关,也不能削弱。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论点:电子化和信息化可以使后发国家以较少的人均资源消费,实现跨越式发展。论据:

以机械化、电气化、电子化和信息化为“综合动力”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仅用了一半甚至更短的时间,消耗了相当于先发国家一半的人均资源,就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阐述的是先发国家依靠知识和技术创新发展,与论点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B项:解释了后发国家资源消耗少,是因为先发国家的探索经验避免了大部分的消费,而不是因为电子化和信息化,补充了新论据,削弱了论点,为正确选项,当选;C项:是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在自然资源消耗上的对比,与论点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D项:说明先发国家是为了技术进步而大量消耗资源,与后发国家使用技术是否能跨越式发展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48.得克萨斯神枪手谬误,是指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在大量的数据或证据中小心地选出对自己的观点有利的证据,而不使用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数据或证据。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没有体现德克萨斯神枪手谬误的是:A.小明为了证明自己学习的努力,他把自己完成的家庭作业拿给父母看,却只字不提作业是抄袭同学的B.某律师事务所为了拿下某单生意,向委托人介绍该事务所在其他类型案件所取得的成绩,而不提及在该类案件中自己败诉的案件C.为了证明北方的孩子比南方高,小明只统计了来自北方身高超过180cm的男生和身高超过170cm的女生,而在统计南方孩子的时候只统计身高低于170cm的孩子D.小李在面试某家公司时非常诚恳的说出了自己的优缺点,主考官认为一个人能够坦诚的面对自己的优缺点是非常珍贵的,于是决定录用他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小心地选出对自己的观点有利的证据;②而不使用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数据或证据。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小明为了证明自己学习的努力,他把自己完成的家庭作业拿给父母看,属于“选出对自己的观点有利的证据”,却只字不提作业是抄袭同学的,属于“不使用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数据或证据”,符合定义;B项:某律师事务所为了拿下某单生意,向委托人介绍该事务所在其他类型案件所取得的成绩,属于“选出对自己的观点有利的证据”,而不提及在该类案件中自己败诉的案件,属于“不使用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数据或证据”,符合定义;C项:为了证明北方的孩子比南方高,小明只统计了来自北方身高超过180cm的男生和身高超过170cm的女生,属于“选出对自己的观点有利的证据”,而在统计南方孩子的时候只统计身高低于170cm的孩子,属于“不使用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数据或证据”,符合定义;D项:非常诚恳的说出了自己的优缺点,没有体现出“选出对自己的观点有利的证据,而不使用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数据或证据”,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49.下列选项使用了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B.闲静少言,不慕荣利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D.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千行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王维的《使至塞上》,原意是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这句诗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杜甫的《春望》,原意是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也是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因此,选择C选项。A项: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原意是真实的话往往不好听,好听的话往往不真实。它采用的是回环(文)的修辞手法。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原意是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它没有采用修辞手法。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千行,出自马致远的《汉宫秋》,全句是“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美人图今夜挂昭阳,我那里从养,便是我高烧银烛照红妆”。它是使用顶针的修辞手法。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50.对于日益“水涨船高”的家庭教育期望,不能________地用“对错”“高低”去评判。父母、孩子和教师三方应坐下,共同溯源和分析家庭教育期望的形成是否基于对孩子智能、个性和志趣的判断,是否考虑家庭资源以及个人、家庭、社会发展需求,是否真正契合孩子的成长愿望和价值追求,这个过程本身就有助于家长理性地反思期望,有助于孩子正面理解期望,也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期望并获得亲子双方的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