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招考8人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江苏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招考8人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江苏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招考8人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江苏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招考8人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江苏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招考8人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江苏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招考8人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物理实验课上,在连接并联电路时,大多数学生一次就完成了,而平时成绩优异的小月却频频出错,要么串接,要么短路。****************说不清楚。物理老师对小月这一情况分析最为合理的是:A.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讲,可能有事影响了她,该和她谈谈B.女生动手能力本来就差,物理对女生太难,接错很正常C.并联电路实验难度较高,应该再多给学生一些时间练习D.可能小月的身体不太舒服,所以她今天的实验总是出错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B选项没有科学依据,表述不对;C选项大多数学生一次就完成了,说明老师给的时间是够的;D选项题干没有明确表述;A选择最优,平时成绩优异的小月,这堂实验课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可能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老师该和她谈谈,了解存在的问题。2.以下哪项表述最为准确地指出了网友1论证的错误?(

)A.由被模拟未必能得出被取代B.AI主播仍然是由真人控制的C.没有真人主播就没有AI主播D.AI主播与真人主播各有所长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AI主播必然能取代真人主播。论据:AI主播能模拟真人主播。论点强调可以取代,论据强调可以模拟,二者存在明显跳跃,为话题不一致。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该项说明,由被模拟未必能得出被取代,指出由论据推不出论点,为拆桥项,可以指出论证错误,当选;B项:该项说明AI主播仍然由真人控制,但与论点AI主播是否能取代真人主播无关,没有指出论证错误,排除;C项:该项说明没有真人主播就没有AI主播,即AI主播不能取代真人主播,可以削弱,但没有指出论证错误,排除;D项:该项说明AI主播与真人主播各有长处,但与论点AI主播是否能取代真人主播无关,没有指出论证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3.白族民居尤为讲求盖门楼,通常盖门楼的形式为(

)。A.“三房一照壁”B.“四合五天井”C.“走马转角楼”D.“一滴水”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三房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是白族民居的形式,不是门楼的形式。土家族转角楼,俗叫“走马转角楼”。白族民居通常盖的门楼形式为“一滴水”,即为普通的坡屋,朴素大方。故正确答案为D。4.小吴生病,到附近一家医院就诊输液,护士三次扎针才找准血管位置,体型并不肥胖的小吴很是不解,并认为这家医院的医疗水平很是有限。如果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A.小吴怕针,扎针时的颤抖导致护士难以找准血管位置B.这家医院的护士医生上百人,给小吴扎针的仅一位护士C.这个护士刚刚度假归来D.这个护士是个新手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这家医院的医疗水平很是有限。论据:护士三次扎针才找准血管位置。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题干由护士三次扎针才找准血管位置,推知这家医院的医疗水平很是有限。而该项指出护士之所以难以找准血管位置是由于小吴颤抖,而非这家医院医疗水平有限,否定论点,可以削弱,当选;B项:这家医院的其他医生和护士的医疗水平并不知道,只是通过一位护士的医疗水平,无法说明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是高还是底,无法削弱,排除;C项:选项指出这个护士刚刚度假归来,但是刚刚度假归来跟医院的医疗水平无关,无关选项,无法削弱,排除;D项:选项指出这个护士是新手,但是新手与该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无关,无法削弱,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5.我国传统节日有了假期,是形式上重视传统节日的一个表现。载体固然有了,欲使传统节日焕发勃勃生机,远远不够,还需要文化学者、文化部门以及我们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内涵上多下工夫,研究和探讨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一座有机延续的桥梁,在保留传统文化要素的同时,为传统节日注入新鲜血液,使之充分适应于时代,赢得时代的青睐。这表明()。A.传统节日要不断发展,适应新的需求B.传统节日与现代文化格格不入C.传统节日有了假期已经能满足人们的需要D.传统节日需要全面改变,适应于时代E.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期体现了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A项正确,通过对题干的阅读可知,仅仅是放假还不足以更好地传承传统节日,应该创新内涵,研究和探讨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一座有机延续的桥梁,给传统节日注入新鲜血液,使之充分适应时代;使传统节日不断发展,适应新需要。B项错误,传统节日并非与现代文化格格不入,现代文化也可以吸收传统因素。C项错误,传统节日有了假期不能说明已经满足人们的需要。D项错误,此说法过于绝对,题干中并没有说传统节日要全面改变,以适应现代社会。E项错误,与题干所描述的内容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6.商标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视觉符号,一定要具有特定含义,并且需要以简洁的形象,鲜明地传达出它所具有的特定信息。所以,只具有形象美而不具有丰富内涵的商标是不能称为“标志”的,充其量只是一种图案或图形。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每个企业都必然具有多方面的特性,试图用一种形象涵盖所有信息是不可能的,试图在一枚商标中容纳所有特征,也是不可取的。这就需要设计师通过分析和筛选,提炼出对象所具有的独特属性,使其与视觉形象完美融合,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具有鲜明指示性的符号标识。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商标怎样才能呈现企业的独特属性B.商标的创造过程是对设计师的考验C.商标应该是形象与内涵的完美统一D.商标的内涵是对商标的最基本要求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先讲述商标不仅要有特定含义,还要具备简洁的形象,并通过结论词“所以”引出观点,即商标应该具有内涵美且一枚商标中容纳所有特征不可取,文段最后通过对策关联词“需要”提出要将商品的内涵和形象融合。第四句即为文段的主旨句,C项是文段主旨概括,当选。A项企业的独特属性并非文段的重点,文段强调的是商标的内涵与形象融合统一,排除;B项所述亦非文段重点,排除;D项根据文段首句可以得知商标一定要有内涵,即内涵是商标的最基本要求,但“并且”表并列,说明商标不应只有内涵,还需要形象,故D项属于片面表述,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中前两句强调“商标内涵美”的重要性;第三、四两句强调“形象美”的重要性。文段是“分—分”结构,主要强调商标既要有“丰富内涵”又要“形象完美”。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全面概括,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总分结构,提出观点—具体论述,选择与主旨句表意一致的一项。文段先指出商标不仅要有特定含义,还要具备简洁的形象,两者缺一不可,后文接着对此展开了具体论述。因此,文段意在说明商标应该是内涵和形象的完美统一。B项表述与此一致,当选。A、C两项为部分内容,不是论述重点。D项“最基本要求”无法从文段中得出。故本题选B。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正确的选项是

。A.AB.BC.CD.D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同,看位置。从每行来看,第一行第一幅图中的长方块都顺时针移动两个位置(即整个图形顺时针旋转)得到第二幅图,第二幅中的长方块都顺时针移动一个位置(即整个图形顺时针旋转)得到第三幅图。第二行和第三行的规律同第一行。因此第二行问号处的图形应是前一幅图形中的长方块都顺时针移动一个位置(即整个图形顺时针旋转)得到。只有A符合规律。从每列来看,黑白相间图形逆时针依次移动两个位置,黑色图形逆时针移动一个位置,也可以得到正确答案A。但是按照行来看是整个图形一起移动,而按列看是局部的黑白相间的长方块和全黑的长方块在移动,因此看行的规律更严谨。故正确答案为A。8.某影院经理安排财务人员将收取的30万元会员卡费存入自己的银行卡用于影院日常开支,两个月后,该经理将卡内余额全部取出之后逃至国外。该经理的行为构成:A.贪污罪B.盗窃罪C.挪用资金罪D.职务侵占罪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常识。A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本题中某影院经理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不构成贪污罪。B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题中某影院经理利用职务之便将会员卡费占为己有,构成职务侵占罪,不构成盗窃罪。C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题中某影院经理利用职务之便将会员卡费打入自己卡内,将卡内余额全部取出之后逃至国外,表明其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挪用资金罪不以非法占有为构成要件,而强调“挪用”,因此,不构成挪用资金罪。D项正确,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本题中某影院经理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构成职务侵占罪。故正确答案为D。9.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列选项与题干逻辑结构相同的是:A.不吐不快B.骄兵必败C.有志者事竟成D.头发长,见识短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与题干逻辑结构相同”,确定为平行结构。第二步,分析题干推理形式。题干翻译为:成方圆→有规矩,“有规矩”是“成方圆”的必要条件。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可翻译为:快→吐,“吐”是“快”的必要条件,与题干逻辑结构相同,符合;B项:可翻译为:骄兵→败,“骄兵”是“败”的充分条件,与题干逻辑结构不同,排除;C项:可翻译为: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是“事竟成”的充分条件,与题干逻辑结构不同,排除;D项:可翻译为:头发长→见识短,“头发长”是“见识短”的充分条件,与题干逻辑结构不同,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10.我们说儒家是道德至上或者道德决定论的时候,是一种宏观上的总体定性和评价。所谓“子罕言利”或者“小人喻于利”,是着眼于人作为一种道德存在、超越存在的“应然”特质而立论,所拒斥和鄙夷的只是“不义而富且贵”。具体到关乎民生的问题,儒家并非不言利、否定利,而是主张让利于民,惠民富民;并非认为道德决定民生,而是认为民生决定道德。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儒家认为“利”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B.儒家的民生观不是空谈道德而是强调以民为本C.儒家认为道德与民生并不对立,而是相互促进D.在民生问题上,儒家倡导道德至上参考答案:AC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与原文不符,“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为无中生有。B项符合原文,对应“具体到关乎民生的问题,儒家并非不言利、否定利,而是主张让利于民,惠民富民;并非认为道德决定民生,而是认为民生决定道德”。C项和D项与原文不符,对应“并非认为道德决定民生,而是认为民生决定道德”。因此,选择A选项、C选项和D选项。11.数学研究所建立的各种计算方法和工具使得科学研究和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研究开始________,而科学研究的定量化又使得科学研究的成果能够得到实际应用,定量化正是科学和哲学彻底分离的最显著标志。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各有怀抱B.各自为政C.分道扬镳D.分庭抗礼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分析语境。第二步,辨析选项成语含义,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由“定量化正是科学和哲学彻底分离的最显著标志”可知,空缺处应与“彻底分离”意思相近。“各有怀抱”指各人有各人的打算。“各自为政”指按照各自的主张做事,不互相配合;不顾全局,各搞自己的一套。“分道扬镳”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情。“分庭抗礼”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比较可知,只有“分道扬镳”可修饰科学研究与哲学研究“彻底分离”的情况。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文段最后一句提示性语句“定量化正是科学和哲学的彻底分离的最显著标志”可知,横线所在句子表达“数学研究所建立的计算方法和工具使得科学研究和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研究开始分离”的意思,所填词语要表达“分离”的意思。第二步,辨析选项。C项“分道扬镳”意为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符合文意。A项“各有怀抱”指各有各的胸怀;B项“各自为政”表示各人按照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从全局出发,也不与别人协作;D项“分庭抗礼”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均与文段中强调的科学与哲学分离的结果不符,排除A项、B项和D项。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横线处表示“科学研究”和“哲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根据“定量化正是科学和哲学彻底分离的最显著标志”可知,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相互分离、各有不同。C项“分道扬镳”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能体现出相互分离的意思,当选。A项“各有怀抱”指各有各的胸怀、心意,B项“各自为政”指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D项“分庭抗礼”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三项均与文段所要表达的“彻底分离”之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科学和宗教、伪科学的区别》12.在长581米的道路两侧植树,假设该路段仅两端有路口,要求在道路路口15米范围内最多植1棵树,并且相邻两棵树间的距离为4米,问最多能植多少棵树?A.137B.139C.278D.280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因两侧路口15米范围内最多只能植树一棵,故可先搁置路口15米内的范围,优先考虑剩余路段所能种植的棵数。剩余路段长度为581-30=551米,根据植树问题公式,551÷4=137······3,故551米的路段可以种植137+1=138棵树。其次考虑路口两端15米内的范围,每端可种植一棵,故道路每侧一共可植树138+2=140棵,两侧共能植树140×2=280棵。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植树问题。第二步,先去掉两端路口15米,剩余路段长581-2×15=551(米)。551÷4=137…3,则在剩下的路段能种137+1=138(棵)树。由两边路口最多植1棵树,得整个路段单侧共可植树138+2=140(棵)。第三步,由于道路两侧均要植树,故共可植树140×2=280(棵)。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直线种树问题。本题中特殊点为前后两端的道路口15米范围最多只能植1棵树,可以去掉前后两端各15米的长度,则总长度变为(581-2×15)米,所求种树间隔为4米,两端可以种树,则可套用公式:棵数=路长÷间隔+1。除两端路口外植树棵数=(581-2×15)÷4+1=138棵,去除前后两端各有1棵树,则道路每边最多种树138+2=140棵,两侧植树共140×2=280棵。13.一群网友在现实中举办化妆舞会,每个人必须按照网名所代表的人物或者事物来装扮自己。白雪公主、巫婆、佐罗、石头、哈利波特、仙人掌是甲、乙、丙、丁、戊、己六个网友的网名。甲、乙、戊是女性,其他三位是男性。乙、丙、戊的年龄超过了30周岁。在化装舞会上扮演上述六种角色的六个人分别说了一句话表明现实身份。白雪公主:我比你们都小,请多多关照。巫婆:巫婆只能是女的,男的应当叫巫师,所以我是女的。佐罗:六个人的年龄从大到小排列,我是倒数第2位,我不是丁。石头:我的网名是妻子取的,因为她说我不浪漫,连木头都不如。哈利波特:虽然我年纪最大,但是我还是很有童心。仙人掌:多刺的我终于能够在30岁以前把自己嫁出去了,明天举行婚礼,欢迎大家来参加。如果他们说的都是真话,则不能推出的是:A.白雪公主是丁B.哈利波特是乙C.佐罗是己D.石头是丙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推理能力,可根据已知条件分析每个人所说话的隐含条件,分析比较后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进行进一步推理,从而确定正确答案。注意要求选择的是不能推出的一项。由题干可知甲、乙、戊是女性,丙、丁、己是男性;乙、丙、戊超过30周岁,甲、丁、己不到30周岁。由白雪公主的话可知其不到30周岁,只可能是甲、丁、己;由巫婆的话可知其是女的,只可能是甲、乙、戊;由佐罗的话可知其不到30周岁且不是丁,则只可能是甲和己;由石头的话可知其是男性,则只可能是丙、丁或己;由哈利波特的话可知其超过30周岁,只可能是乙、丙、戊。由仙人掌的话可知其不到30周岁且是女的,则只能是甲;进而可知佐罗是己,白雪公主是丁,石头是丙。所以只有B项不能推出。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由题干条件可知:①女性:甲、乙、戊,②男性:丙、丁、己,③超过30周岁:乙、丙、戊,④未超过30周岁:甲、丁、己;由“仙人掌:我在30岁以前把自己嫁出去了”,可知仙人掌是小于30岁的女性,由①④可得:⑤仙人掌是甲;由“佐罗:我的年龄是倒数第2的”及⑤可知:佐罗可能是丁或己,又由“佐罗:我不是丁”,可得:⑥佐罗是己,C选项能推出;由“白雪公主:我比你们都小”可知:白雪公主是④甲、丁、己三人中的一人,结合⑤⑥,可得:⑦白雪公主是丁,A选项能推出;由“石头:我的网名是我妻子取的”可知:石头是男性,是②丙、丁、己三人之一,结合⑥⑦,可得:⑧石头是丙,D选项能推出;巫婆和哈利波特在乙和戊之间,无法确定。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突破口,进行解题。本题突破口是信息量最大的对象,即仙人掌。由“甲、乙、戊是女性”和“乙、丙、戊的年龄超过了30周岁”可知女性里年龄不超过30岁的只有甲,仙人掌说能够在30岁以前把自己嫁出去了,说明仙人掌年龄不超过30岁,则仙人掌是甲。第二步:继续整理剩余信息。由于“乙、丙、戊的年龄超过了30周岁”,则“甲、丁、己的年龄没有超过30周岁”,甲是仙人掌,由于佐罗的年龄从大到小排列是倒数第2,则佐罗的年龄没有过30周岁,佐罗不是丁,则佐罗是己,由于白雪公主是年龄最小的,则白雪公主是丁。由于石头是男性,则石头必然是丙,剩下的巫婆、哈利·波特和乙、戊无法对应。第三步:分析选项。A项:白雪公主是丁,正确;B项:哈利·波特无法确定是谁,错误;C项:佐罗是己,正确;D项:石头是丙,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14.《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劳动法常识。《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故表述正确。15.根据所给图形的既有规律,选择一个最合理的答案(

)。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优先考虑属性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为轴对称图形,考虑对称轴的方向和数量。第一组图形均只有一条对称轴,并且对称轴的方向依次顺时针旋转;第二组图形前两幅图均只有一条对称轴,并且对称轴的方向逆时针旋转,故?处应选择具有1条横向对称轴的图形。A项无对称轴,B项有1条横向对称轴,C项有1条纵向对称轴,D项无对称轴,只有B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16.某客轮以同一速度往返于两码头之间。它顺流而下,行了8小时;逆流而上,行了10小时。如果水流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则两码头之间的距离是:A.180千米B.200千米C.220千米D.240千米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察行程问题,属于流水行船类,运用公式法解题。第二步,设船速为v,因为顺流逆流行驶距离相等,于是(v+3)×8=(v-3)×10,解得v=27(千米/小时),故两码头之间的距离是(27+3)×8=240(千米)。因此,选择D选项。17.河的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涛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三四千头成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这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有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漂浮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

)。A.叙述“河神”野牛的传说B.描写草原上的其他野生动物C.描写位于河岸上自己的家乡D.描写河另一岸的美丽风光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为接语选择题,重点看尾句。文段开篇提出河的两岸风光旖旎,随后论述西岸风光,具体描绘了西岸的草原、草原上的野牛、野牛的神态,文段尾句在描绘“野牛”的神态,本质上属于“西岸风光”,结合行文脉路,文段为总分结构,总句提及河的两岸,分述句应先论述河的西岸风光,再论述河的东岸风光,故下文应论述河另一岸风光,对应D项。A项,野牛并不是“河神”,文段论述“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为作者的写作修辞手法,故选项表述有误,排除;B项,“其他野生动物”文段并未提及,为无中生有,排除;C项,“自己的家乡”文段并未提及,为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密西西比河风光》18.现代中医借助西医的物理检验手段,提高传统的“望→闻→问→切→处”的诊断准确性。这样的优化属于:A.工期优化B.技术优化C.成本优化D.流程优化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第二步,技术优化是指对一个现存的技术进行改进或升级,使其趋于完善的过程。“物理检验手段”提升“望→闻→问→切→处”的准确性,属于技术优化。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用常识法解题。题干中的“物理检验手段”显然属于技术。由此可直接选出答案。现代中医借助西医的检查手段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这是一种在技术上进行的借鉴与提升,属于技术优化。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管理知识。A项,工期优化也称时间优化,就是当初始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大于要求工期时,通过压缩关键线路上工作的持续时间或调整工作关系,以满足工期要求的过程。题干并没有体现对时间进行优化,该项应排除。B项,技术优化是指对一个现存的技术进行改进或升级,使其趋于完善的过程叫做技术优化。中医是现存技术,通过借助西医物理检验手段,使中医的诊断准确性有了提高,对其进行了完善,属于技术优化,该项应选。C项,成本优化是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寻求质量成本总额最小。题干并没有体现对成本进行优化,该项应排除。D项,流程优化是指面对新的环境,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整,彻底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力求取得突破性的改变。题干并没有体现对流程进行优化,中医诊断仍是望闻问切的流程,该项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9.当前,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流行。更多的人愿意利用电脑、手机及各种阅读器来阅读电子图书。而且电子图书具有存储量大、检索便捷、便于保存、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王研究员认为,传统的纸质图书将最终会被电子图书所取代。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王研究员的观点?A.阅读电子图书虽然有很多方便之处,但相对于阅读纸质图书,更容易损害视力B.有些读者习惯阅读纸质图书,不愿意采用数字化方式阅读C.许多畅销书刚一出版,短期内就会售完,可见,纸质图书还是有很大市场的D.通常情况下,只有在纸质图书出版的前提下才允许流通相应的电子图书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题干首先指出电子化阅读的优点,然后说明了王研究员的观点,要求选择最能削弱其观点的一项,注意削弱程度的比较。题干观点为“传统的纸质图书将最终会被电子图书所取代”。A项,说明电子图书较纸质图书对视力有损害,削弱力度较弱。B项,仅是有些读者,削弱力度较弱。C项,畅销书为个例,削弱程度有限。D项,说明纸质图书是电子图书存在的前提,没有纸质图书,也就没有电子图书,削弱力度最大。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传统的纸质图书将最终会被电子图书所取代。论据:更多的人愿意阅读电子图书,而且电子图书具有存储量大、检索快捷、便于保存、成本低廉等优点。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不明确项。阅读电子图书相对于阅读纸质图书,存在一定的缺点,即更容易损害视力,但是否会因此影响人们的选择,从而取代纸质图书,并不明确,不具有削弱作用。B项:增加反向论据。有些读者喜欢阅读纸质图书,而不喜欢阅读数字化电子图书,列举反例,具有削弱作用。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说明有些纸质图书受到读者欢迎,有一定市场,因而纸质图书不会被取代,具有削弱作用。D项:否定前提。电子图书流通的前提是纸质图书的出版,所以,没有纸质图书的出版就没有电子图书的流通,纸质图书不会被电子图书所取代,具有削弱作用。第四步,强度比较。否定前提的力度强于削弱论据,故D项力度强于B项、C项。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传统的纸质图书将最终会被电子图书所取代。

论据:电子图书具有存储量大、检索快捷、便于保存、成本低廉等优点。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指出了电子图书相对纸质图书更容易损害视力,但是否会因为这个原因就不能取代纸质图书,不得而知,排除;

B项:有些读者习惯阅读纸质图书,不愿意采用数字化方式阅读可能会对纸质书被电子书取代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此项是可能性削弱,保留;

C项:部分纸质图书有很大市场,但市场大不代表不会被取代,为无关选项,排除;

D项:说明电子图书的前提是先有纸质图书,即没有纸质书就不会有电子书,有电子书必有纸质书,也就是说纸质书一定不会被电子书取代,削弱论点,力度比B项的可能性削弱要强,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20.冬季我国北方地区的人们常常利用冰孔进行捕鱼,其原理是:A.冰孔处水温高B.冰孔处氧气多C.冰孔处食物丰富D.鱼具有趋光性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第二步,由于冰层下的河水氧气较少,凿出冰孔后,氧气融入水中,使冰孔处的河水含氧量高,大量鱼类涌向冰孔,利于人们捕捞。因此,选择B选项。21.趁着乔迁之喜,办酒席者________借机敛财,当地遂出台了决定,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教育和处罚。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弄虚作假B.巧立名目C.掩人耳目D.欺上瞒下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趁着乔迁之喜,办酒席者________借机敛财”可知,该空填入的成语应体现办酒席者以办酒席为名,借机敛财之意。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弄虚作假”指耍花招,欺骗人,但是文段并没有办酒席者作假,欺骗人之意,乔迁之喜为真,只不过是办酒席者借机敛财的借口,排除A项。B项“巧立名目”指定出许多名目,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符合文意。C项“掩人耳目”比喻以假象蒙骗别人,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欺上瞒下”指欺骗上级,蒙蔽下属和群众,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22.定稿是指经审阅修改,由机关单位负责人签发或经一定会议讨论通过正式生效的文稿。(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知识。第二步,定稿是指经审阅修改,由机关单位负责人签发或经一定会议讨论通过正式生效的文稿,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定稿内容已确定,是已履行法定生效程序的最后完成稿,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定稿不可随意修改,否则无效,修改应经法定责任者的认可。因此,本题正确。23.填入文中画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但又不止于技术B.但又超越了技术C.但也受制于技术D.但也推动了技术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横向位于文段中间,需结合前后文内容分析。横线前阐述“口头传统是信息技术”,横线后说明“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观念和操演的结合”,前后内容具有程度上的递进关系,因此只有A项“不止技术”置于此处符合要求,当选。B项“超越技术”、C项“受制于技术”以及D项“推送了技术”均无法承上启下,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朝戈金:口头传统在文明互鉴中的作用》24.下列选项中,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A.国务院B.全国人大C.全国人大常委会D.省级人大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知识。第二步,根据《宪法》第一百条,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报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因此,选择D选项。A项:根据《立法法》第六十五条,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C项:根据《立法法》第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B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25.我国民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故表述错误。26.外交调研是一门特殊的学问,既要善于________,又不能听风便是雨。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见微知著B.当机立断C.反躬自省D.触类旁通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缺词语的语义。第二步,辨析四个成语的语义,依据句子间关系,选择能与“听风便是雨”构成语义对应的选项。由“既要……又不能……”可知,此处应选与“听风便是雨”构成语义对应的词语。“听风便是雨”形容听到一点风声就竭力附和渲染。还可以用来比喻那些一听到什么事就跟着咋呼,没有个人主见,人云亦云的人,为贬义词。“当机立断”指抓住时机毫不犹豫地立刻做出决断。“反躬自省”指反过来自我检查。“触类旁通”指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规律或知识,就能够由此即彼,推知通晓同类的其他事物。“见微知著”意指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比喻小中见大,为褒义词。四个词语中只有“见微知著”与“听风便是雨”语义相对应,且词性也相对,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既要……又不能听风便是雨。”说明该空填入词语和“听风就是雨”相反相对。“听风就是雨”指刚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当要下雨了,形容听到一点风声就竭力附和渲染,常常用来比喻那些听到小事情就丧失个人主见,人云亦云的人,贬义。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的情况了。与“听风就是雨”意思相似,都是由小事看出的结果,一个褒义一个贬义,所以是相反相对关系,相互呼应,表述恰当。B项“当机立断”比喻事情到了紧要关头,就毫不犹豫地做出决断;C项“反躬自省”指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D项“触类旁通”比喻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三者都不适合和“听风便是雨”构成相反相对的关系,排除B项、C项和D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成语的应用。“既······又······”连接前后表示并列,语义相近,“听风便是雨”表示听到风就觉得要下雨了。A项“见微知著”表示见到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或发展趋势,二者都能体现出前兆与结果的关系。且根据否定词“不能”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与“听风便是雨”词性相对,“听风就是雨”形容将没多大的事说得很严重,含贬义,“见微知著”形容有远见,含褒义,二者词性相对,相互呼应,最为恰当,当选。B项“当机立断”指抓住时机,立刻果断作出决定,强调时机的重要性。C项“反躬自省”指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文段的主题是外交调研,在外交调研中经常反省没有必要。D项“触类旁通”指接触某一事物并掌握其规律后,就能推知同类的其他事物,强调通透。故正确答案为A。27.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的一定距离范围,在这一范围内水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由于液态水被科学家认为是生命生存_________的元素,因此如果一颗行星恰好落在这一范围内,那么它就被认为有更大的________拥有生命或至少拥有生命可以生存的环境。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缺一不可范围B.举足轻重条件C.至关重要优势D.必不可少机会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空,由文意可知,所填词语要表达“液态水”对于“生命生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B项“举足轻重”指地位极为重要、C项“至关重要”指相当地重要、D项“必不可少”指绝对需要的,三者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缺一不可”意为少一样也不行,主语常搭配多个事物,但是文段此处主语只有“液态水”一种元素,排除。第二空,文段意为“行星”恰好处在有液态水的范围,拥有生命的可能会更大,B项“条件”,意思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影响因素;所具备或处于的状况,不合题意,排除。C项“优势”,是需要在对比中来显现的,而文段并没有与其他行星对比之意,排除。D项“机会”符合语义语境,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凤凰网《人类移民外太空,是梦想还是幻想?》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一颗行星恰好落在液态水的范围内,那么它就被认为拥有生命迹象”可知,液态水是生命产生必须具备的条件。A项“缺一不可”指少一样也不可以。主语应该是多个,与“液态水”搭配不当,排除A项。B项“举足轻重”和C项“至关重要”仅有“重要”的含义,达不到“必须”的程度,排除B项和C项。答案锁定D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机会”指难得的有利时机,放在此处可体现“有液态水的恒星拥有具备生命的优势”,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第一空备选词语词义相近,辨析其侧重点并结合文意判断。第二步,抓住文段提示信息,并辨析词语的侧重点,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缺一不可”指少一样也不行。其主语应为两个以上,而此处主语只有一个“液态水”,排除A。第二空,“条件”不能与“大”搭配,排除B。“优势”侧重有利的形势;“机会”侧重一种可能性。此处阐述的是行星上拥有生命概率的高低,用“机会”更恰当。故本题选D。28.我们常说“科学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科学的开放性意味着它不是永恒真理,可能出错。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科学研究中对科学错误________,一旦自己的科研成果遇到质疑就立刻将其________。这看似暂时化解了危机,其实禁锢了自身的发展。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讳莫如深

束之高阁B.噤若寒蝉

置之脑后C.避而不谈

改头换面D.谈虎色变

弃如敝屣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句和第二句由“可是”转折关联词连接,前后语义相反相对。前文提到“科学的开放性意味着它不是永恒真理,可能出错”,那么后文想表达的意思是“有些人”却不能接受或正视科学中存在的错误。A项“讳莫如深”原指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真相隐瞒得很深;C项“避而不谈”指躲避开而不肯说,有意回避事实。二者均能体现出有些人回避错误的态度,符合文意。B项“噤若寒蝉”形容因为害怕而不敢说话;D项“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连脸色都变了。二者均侧重“害怕”,没有直视错误,但还谈不上“害怕”,均语义过重,排除B项和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一旦自己的科研成果遇到质疑就立刻将其________”是对其前一句话的补充解释说明,还是表达“不积极面对”的意思。A项“束之高阁”比喻放着不用,丢在一旁不管,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符合语境。而C项“改头换面”多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变内容,文段并非强调“只改形式而不改内容”,而是侧重“不积极面对”,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因此,选择A选项。置之脑后:就是放在脑袋后边去了,放在一边不再想起。弃如敝屣: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或抛弃。29.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观察题干,图形均为轴对称图形,优先从图形的对称规律入手。两组图形具有相似性,第一个图形水平对称;第二个图形有水平对称轴与竖直对称轴;第三个图形也有水平对称轴和竖直对称轴,只有B项填入符合规律。故本题选B。30.为响应“绿色”消费的号召,某省许多酒店纷纷取消一次性洗漱用品的免费供应。对此,有专家认为,这会对洗漱用品生产行业产生很大冲击。以下最能反驳该专家观点的一项是(

)。A.一次性洗漱用品占洗漱用品总产量的比例很小B.人们对洗漱用品的需求量没有变化C.一些宾客为方便,宁愿花钱购买一次性洗漱用品D.仍有不少酒店免费供应一次性洗漱用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论点:许多酒店取消一次性洗漱用品的免费供应会对洗漱用品生产行业产生很大冲击。论据:许多酒店纷纷取消一次性洗漱用品的免费供应。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一次性洗漱用品占洗漱用品总产量的比例很小,说明一次性洗漱用品对于洗漱用品生产行业的影响就很小,因此,即使“取消了免费供应”也不会“对洗漱用品生产行业产生很大冲击”。该项最能反驳论点。B项,“人们对洗漱用品的需求量没有变化”与取消一次性用品是否对洗漱用品行业产生冲击没有关系。该项为无关项,不能反驳。C项,“一些”宾客愿意花钱购买一次性洗漱用品,无法确定究竟有多少宾客会购买,无法确定对整个行业的影响。该项不能反驳论点。D项,不少酒店会继续免费供应一次性洗漱用品,与其他那些酒店取消一次性洗漱用品的免费供应是否会对洗漱用品生产行业产生很大冲击之间没有关系。该项为无关项,不能反驳。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故正确答案为A。3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不锈钢

C.石油

D.冰水混合物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纯净物是指由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物质,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A项错误,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项错误,不锈钢是铬、镍、钼等物质形成的合金,属于混合物。

C项错误,石油中能分离出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项正确,冰水混合物就是由水这一种化合物构成,属于纯净物。

故正确答案为D。32.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时限为24~48小时B.出现跨省份群体性、不明流行疾病应发布黄色预警C.确诊属于食物中毒引起呕吐的,应立即为病人止吐D.出现毒物外泄时,应封存所有可疑物品并留存样品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要重点学习“报告与信息发布”和“应急处理”两章的内容。A项错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明确规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其公布的报告时限为1~2小时。B项错误。出现跨省份群体性、不明流行疾病应发布红色预警。C项错误。确诊属于食物中毒引起呕吐的,应立即为病人催吐。D项正确。出现毒物外泄时,应封存所有可疑物品并留存样品以备化验分析中毒物质。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第二步,当出现毒物外泄时,有关单位应当封存所有可疑物品并留存样品以便送相关机构检测。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A项错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时限为1~2小时;B项错误,出现跨省份群体性、不明流行疾病应发布红色预警;C项正确,出现毒物外泄时,应封存所有可疑物品,交封存样品;D项错误,确诊属于食物中毒引起呕吐的,应立即为病人催吐。故正确答案为C。33.当然无效合同的无效是一种确定的事实状态,不必有人主张其无效,也不必确认其无效,其本身自始无效,当然无效。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典知识。

第二步,无效合同的无效是一种确定的事实状态,不必有人主张其无效,也不必确认其无效,其本身是自始无效、当然无效。

因此,本题正确。

可撤销合同是一种相对有效的合同,在有撤销权的一方行使撤销权之前,合同对双方当事人都是有效的。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无效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已成立的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生效与否尚未确定,须经过补正方可生效,在一定的期限内不予补正则视为无效的合同。

34.率领船队为人类第一次开创环绕地球航行路线的是西班牙著名航海家费尔南多·麦哲伦。(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费尔南多·麦哲伦是葡萄牙航海探险家,他率领的探险船队于1519年9月20日出发,1522年9月6日成功归来,历时1082天,其船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故表述错误。35.书法家怀素以擅长(

)而闻名。A.行楷B.隶书C.狂草D.楷书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怀素,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因此,选择C选项。A项:也称“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法则),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体。代表人物:王羲之。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代表人物:郑簠(fu)、金农。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楷书,字体名,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36.国史通常指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下列属于“四史”的有:A.《史记》B.《汉书》C.《旧唐书》D.《三国志》参考答案:AB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前四史”是指“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因此,选择ABD选项。C项:《旧唐书》,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刘昫,字耀远,五代时期历史学家,后晋政治家。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后晋时,官至司空、平章事。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年)受命监修国史、负责编纂《旧唐书》,其是二十四史之一,但不是前四史。C项错误。37.海底:隧道:汽车A.深山:洞穴:大炮B.空中:航线:飞机C.地下:管道:电缆D.建筑:管道:雨水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遣词造句法进行解题,题干三个词项能串联成一个句子,在分析选项时需注意对应词项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否与题干一致。汽车在海底沿着隧道行驶,汽车为交通工具。A项,在深山使用大炮开发洞穴,与题干关系不同。B项,飞机在空中沿着航线飞行,飞机也是交通工具。C项,电缆在地下沿着管道铺设,电缆不是交通工具,与题干关系不同。D项,雨水在建筑管道中流动,与题干关系不同。故本题选B。38.关于行政效率总的原则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行政效率总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故表述错误。39.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共享软硬件资源和信息。下列直接使用到云计算技术的是(

)。A.将ADSL升级为光纤线路B.设计并制作Web网站页面C.向ISP申请注册网站域名D.使用GoogleAppEngine服务,部署个人网站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给计算机各种终端和其它设备。A项,ADSL是利用电话线加载宽带信号传送到用户家中,通过分离器将语音和数字分开的宽带接入方式。光纤是以光脉冲的形式来传输信号,以玻璃或有机玻璃等为网络传输介质。将ADSL升级为光纤线路,是一种传输介质的改变升级,没有直接使用到云计算技术。该项应排除。B项,网页设计是指使用HTML/JavaScript/CSS语言,通过一系列设计、建模和执行的过程,没有使用云计算技术。该项应排除。C项,向ISP申请注册网站域名是需要通过线下申请而注册网站域名的,没有使用云计算技术。该项应排除。D项,Google

App

Engine

是一种可以在Google的基础架构上运行的网络应用程序。Google

App

Engine,不再需要维护服务器,只需上传应用程序,便可立即为用户提供服务,直接使用到云计算技术。该项应选。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熟悉计算机与互联网相关知识。对于科技热词,如当前的云存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重点注意其概念定义与简单应用。此外,题目中如A、B两项只是网线安装与网页制作显然都是常规内容,显然与云计算无关。谷歌应用软件引擎(即GoogleAppEngine),这种服务让开发人员可以编译基于Python的应用程序,并可免费使用谷歌的基础设施来进行托管,它允许第三方在Google云计算中通过GoogleAppEngine运行大型并行应用程序。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第二步,题干关键词是“共享”“资源和信息”,D项中“使用Google

App

Engine服务”使用了谷歌提供的云资源,也就是直接使用了云计算技术。因此,选择D选项。40.下列属于我国对公务员处分形式的是:

A.免职

B.责令辞职

C.辞职

D.撤职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六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1)警告。(2)记过。(3)记大过。(4)降级。(5)撤职。(6)开除。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免职,指依法享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法律或制度规定免去公职人员所担任的职务,其仅仅意味被免职人不再担任原职务,一般不具有惩罚性。A项错误。

B项:责令辞职,指任免机关根据领导成员任职期间的表现,认定其已不再适合担任现职,通过一定程序责令其辞去现任领导职务。B项错误。

C项: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其并不专属于行政机关。C项错误。

41.有一串数1,4,9,16,25,36……它们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那么,第2000个数与第2001个数相差:A.1B.2000C.2001D.4001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第二步,这串数1,4,9,16,25,都是幂次数字,依次化为1²,2²,3²,4²,5²,则第2001个数为2001²,第2000个数为2000²,相差为:2001²-2000²=(2001+2000)×(2001-2000)=4001。因此,选择D选项。4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题干图形的主体部分相同,不同之处是内部小图形在变化,外部阴影的个数在逐渐变多,根据这两个不同点寻找规律。外部阴影个数依次为2、3、4、5、(6),依次是在前一个图形的阴影顺时针旋转一个位置的基础上加一个阴影;且内部图形的线条数依次为0、1、2、3、(4)。故本题选D。43.下列成语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一字千金②三顾茅庐③四面楚歌④黄袍加身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①④③②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①一字千金:战国末年,秦相国吕不韦秉政,有家僮万人、食客三千。他命门客各著其所闻,汇集为《吕氏春秋》一书。书成,吕不韦令公布于咸阳城门,同时悬千金于其上,声称有能增删一字者,赏千金。“一字千金”由此而来。②三顾茅庐: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坐拥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去了三次才请到诸葛亮。后来就用“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③四面楚歌:楚汉争霸后期,项羽被刘邦重重包围,夜里听到周围汉营里的士兵都唱的是楚人的歌,心里丧失了斗志,并最终在乌江畔自刎而死。后来就用“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④黄袍加身: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正确排序为①③②④。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44.科学结论的论证往往存在许多漏洞,说服人们需要时间,比如,仍有许多人不相信人类是由其他生物进化而来,他们认为人是由上帝创造的,因而对支持进化论的证据,他们会________地否认,科学家与这样的人打赌,要想让对方________,实属不易。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口是心非

呆若木鸡B.大发雷霆

无可置疑C.吹毛求疵

心服口服D.穿凿附会

无计可施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说服”可知,该空应体现“让对方认可”这一含义。B项“无可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C项“心服口服”指不但嘴里服,而且心里也服。两词都体现“相信”这一含义,B项和C项均符合语境。A项“呆若木鸡”指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D项“无计可施”指没有计谋可以施展,指想不出对策,没有任何办法。两词与语境不符,A项和D项排除。第二步,再看第一空。根据“科学结论的论证往往存在许多漏洞”可知,该空应体现“找问题”这一含义。B项“大发雷霆”指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与语境无关,排除。C项“吹毛求疵”指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体现“找问题”这一含义,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45.人的死亡是能够引起一系列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后果。(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理学。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和现象。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法律事件是指一种与人的意志无关的客观现象,如自然灾害、人的自然出生和死亡等;法律行为是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两者合称为法律事实。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人们的行为在法律上可能引起的结果。故表述错误。46.某镇计划安排小蒋、小陈、小刘3名干部到甲、乙、丙3个村子驻点,每村只安排1人。3人中有一人是农学专业,一人是法学专业,一人是工学专业。已知:小陈没有前往甲村,农学专业的没有前往甲村,工学专业的去了丙村,小陈不是农学专业。根据以上表述,以下推论必然正确的是(

)。A.小刘去了甲村B.小蒋去了乙村C.小刘是工学专业的D.小陈是工学专业的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题干条件涉及三个人、三个专业和三个村子,要求根据题干条件进行推理。题干多个条件涉及小陈,可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推理,得出正确选项。题干条件可归纳为:①小陈没有前往甲村;②农学专业的没有前往甲村;③工学专业的去了丙村;④小陈不是农学专业。根据①可知,小陈前往乙村或丙村。若小陈前往乙村,结合③④可知,小陈是法学专业的,而去丙村的是工学专业的,此时去甲村的只能是农学专业的,与②矛盾。因此小陈一定前往丙村,是工学专业的。剩下两个人的专业及驻点村子根据已知条件无法确定。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匹配信息,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根据“农学专业的没有前往甲村”与“工学专业的去了丙村”,可知:法学专业的去了甲村,进而:农学专业者去了乙村;根据“小陈没有前往甲村”与“小陈不是农学专业”,可知:小陈去了丙村,且是工学专业。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整理题干条件。(1)小陈没有前往甲村;(2)农学专业的没有前往甲村;(3)工学专业的去了丙村;(4)小陈不是农学专业。第二步:根据题干条件进行推理。根据题干所说的“某镇计划安排小蒋、小陈、小刘3名干部到甲、乙、丙3个村子驻点,每村只安排1人。3人中有一人是农学专业,一人是法学专业,一人是工学专业”,结合条件(2)和条件(3)可知,农学专业和工学专业的没有前往甲村,则法学专业的去了甲村,农学专业的去了乙村。最后结合条件(1)和条件(4)可知,小陈没有前往甲村,也没有前往乙村,故小陈前往了丙村,因此,小陈是工学专业的。故正确答案为D。47.在南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有一处海龟湾,每年6—9月,成群的绿海龟同游来此,在沙滩上繁衍后代。一次,几名旅伴在一位生物学家的引导下,来实地观察幼龟怎样离巢进入大海。他们发现了一个龟巢。只见一只幼龟把头探出穴巢,一只海鸟突兀而来,猛啄幼龟的头。这时,有人不由分说抓起幼龟投向了大海。接下来,幼龟们从巢里鱼贯而出,却引来了成群的食肉鸟类,很多幼龟被它们捕获。向导不由叹息道:“天啊!看我们做了些什么?如果不是我们,这些幼龟根本不会受到伤害。”原来那只先出来的幼龟,是龟群的“刺探”,一旦遇到危险,它会返回巢穴。先出来的幼龟被扔进了大海,巢中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得到错误信息才倾巢而出。这个故事意在强调(

)。A.很多旅行者的无知行为会破坏生态环境B.人类的行为导致幼龟受到无谓的伤害C.自然界有它的法则,每种生灵都有自己的逻辑D.海龟生产的环境非常恶劣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文段讲述了一个故事,旅行者发现一只幼龟就把它扔进海里,但这一行为违背了幼龟们的生存法则,导致很多幼龟被鸟类捕获。根据文意,人类自认为善意的行为却对这些动物造成了伤害,强调每种生灵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对应C项。A项,“破坏生态环境”文段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B项,对“幼龟”的表述是故事中细节的表述,非重点,排除;D项,“生产环境非常恶劣”文段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自然之道》48.李某向张某借款5万元打算开旅社,答应旅社开业后3个月还款,李某拿到5万元后并没有去开旅行社而是用于购买家用电器,张某知道后要求李某立即还款,李某声称还款的期限是旅行社开业后3个月,现在旅行社还没有开业,还款时限未到。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李某还钱的期限未到,李某可以不还钱B.李某还钱的期限已到,李某应当还钱C.李某还钱的条件未成就,李某可以不还钱D.李某还钱的条件视为已成就,李某应当还钱参考答案:AB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合同法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九条,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本题中,李某与张某之间的借款合同是附条件的,李某为拖延还款时间,借口旅行社还没有开业,还款时限未到。属于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视为条件已经成就,因此李某应当履行还钱义务。故D项表述正确,但本题是选非题,故排除。AB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ABC选项。49.刀:锋利:切割(

)。A.灯:明亮:照明B.保温杯:隔热:盛水C.窗玻璃:透明:挡风D.床:柔软:舒适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本题考查对应关系。刀的属性是锋利,刀因为锋利而能切割,切割是刀的功能。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A项,灯的属性是明亮,灯因为明亮而能照明,照明是灯的功能,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保温杯的属性是隔热,但是保温杯不是因为隔热而能盛水,是因为隔热而能保温,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窗玻璃的属性是透明,但是窗玻璃不是因为透明而能挡风,是因为透明而能视物,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柔软和舒适都是床的属性,舒适不是床的功能,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50.很多经营成功的公司,如那些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公司,一般所采用的组织结构形式是:A.分权的职能结构B.集权的职能结构C.集权的事业部制D.分权的事业部结构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知识。第二步,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要素在空间位置、排列顺序、连接形式及相互关系的模式。分权指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于较低层的管理职位上,职能制结构的特点是设立职能机构,且职能机构有较为独立的管理层,具有指挥权。题干中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公司一般所采用的就是分权的职能结构。通过下放职权达到多元化管理的目的。因此,选择A选项。B项:集权指决策权基本上集中于较高层的管理职位上。集权的职能结构使得各个职能机构的指挥权都集中于高层管理层,不利于公司多元化经营。B项错误。C项:事业部制结构的特点是便于集中决策以及分散经营,适用于规模较大且经营领域较为分散的公司。集权的事业部制决策权依旧集中于高层,有利于高层摆脱除重要决策指挥外的日常事物,也有利于下属的事业部的沿着高层指挥顺利发展。C项错误。D项:分权的事业部结构使得每个事业部拥有相当的决定权,有利于组织的不断扩大,但机构重叠严重,导致管理效率变差。D项错误。51.①点火②腾空而起③下达发射命令④各岗位报告准备完毕⑤倒计时A.③①⑤④②B.③④①⑤②C.⑤④②③①D.④③⑤①②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尾句应从①②中选择。按照火箭发射顺序,先“点火”,才能“腾空而起”,所以尾句为②,排除C项。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首句应从③④中选择。先“各岗位报告准备完毕”,才能“下达发射命令”,所以首句为④,排除A、B两项。因此,选择D选项。52.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劳动法知识。第二步,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因此,本题正确。53.择一的因果关系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都实施了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危险行为,并且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存在择一的因果关系的是:A.甲、乙两人在搬卸货物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货物损坏B.甲在乙的饮水中下毒,乙喝下后在毒发前又因琐事与丙发生争吵,丙一怒之下用刀刺死了乙C.甲、乙共同绑架了丙,甲负责向丙的家人索要赎金,乙为避免被丙认出,将丙残忍杀害D.甲、乙、丙三人带着相同的猎枪和子弹外出狩猎,甲、乙看到一只猎物出现在丙附近,二人同时开枪,结果其中一枪打中了丙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②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危险行为,并且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③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造成损坏的是货物,并未对他人造成损害,不符合定义;B项:丙一怒之下用刀刺死了乙,可以确定加害人是丙,不符合定义;C项:乙将丙残忍杀害,可以确定加害人是乙,不符合定义;D项:二人同时开枪,且“带着相同的猎枪和子弹”,因此无法确定是谁打中丙,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主体、条件、结果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择一的因果关系的定义要点: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②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③无法确定谁是加害人。A项,造成货物损坏,并非对他人造成损害,不符合要点②。B项,乙是在毒发前被丙刺死,能够确定加害人,不符合要点③。C项,丙是被乙杀害的,能够确定加害人,不符合要点③。D项,甲、乙同时开枪,其中一枪打中了丙,无法确定谁是加害人,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关键词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实施了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甲和乙共同搬卸货物造成损坏,货物不是人,题干说的是对他人造成伤害,不符合定义;B项:乙是在毒发前被丙用刀刺死,丙是确定的加害人,不符合定义;C项:将丙残忍杀害的是乙,乙是确定的加害人,不符合定义;D项:甲乙同时开枪,其中一枪打中了丙,无法确定是谁打中的,符合“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故正确答案为D。54.有位买车的消费者说:“购买新车不划算,新车一上牌就变成了二手车,贬值是必然的。汽车只是一个代步工具,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好、价格实在。”从消费者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A.攀比心理B.求实心理C.适度消费D.求异心理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知识。第二步,求实心理这是一种以注意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具有这种心理要求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比较注重商品或劳务的实际效用和质量,讲求经济实惠、经久耐用、使用方便等,而对商品外形、色彩、包装等不大追求。本题中汽车只是一个代步工具,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好、价格实在体现的就是求实心理。因此,选择B选项。A项:攀比心理,消费心理的一种,指脱离自己实际收入水平而盲目攀高的消费心理。在正常情况下,消费者满足自己消费需要的程度,决取于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但有时由于受一定时期社会消费水平日渐增高、“大款”人物高消费的示范效应及消费者本人“面子消费”心理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互相激活,导致互相攀比。这种心理极易造成追逐消费热点、负债超前消费乃至抢购等怪现象,将消费行为导入误区。A项排除。C项:适度消费是与经济发展水平与个人收入水平相一致的合理的消费水平。C项排除。D项:求异心理,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它的利在于可以推动新工艺与产品出现,而弊在于展示个性不但要考虑社会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D项排除。55.下列诗句与涉及人物对应不正确的是:A.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B.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出自杜甫的《饮中八仙歌》。《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其中,“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描写的是“诗仙”李白;“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描写的是草圣张旭。A项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