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课件1_第1页
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课件1_第2页
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课件1_第3页
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课件1_第4页
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优选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3教学内容心电图产生的基本原理1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2心电图导联体系3心电图测量4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54一、心电图产生原理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5

心脏在机械收缩之前,首先发生电激动。电激动沿心脏传导系统下传,使房、室按序产生电变化,形成微弱的心电流,传到表面。将探测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不同部位,利用心电图机将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变化描记成的曲线图,即为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一、心电图产生原理6(一)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规律(一)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规律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表现为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一、心电图产生原理71.静息状态(极化状态)此时不产生电位变化。一、心电图产生原理82.心肌细胞除极电偶电源(正电荷)、电穴(负电荷)一、心电图产生原理93.心肌细胞复极复极过程与除极过程方向相同,但电偶是电穴在前,电源在后,因此记录的复极波方向与除极波方向相反。一、心电图产生原理10一、心电图产生原理纵向代表电压(毫伏,mV)(1)目测法据Ⅰ、Ⅲ导联QRS波主波方向判断。<4.3.加压单极左下肢导联(aVF)某一瞬间许许多多大小、方向不同的向量按照同一轴的两个心电向量的方向相同者,其幅度相加;U波明显增高见于低血钾;Q波过深过宽见于心肌梗死。V3R右胸V3处负极置左上肢(–)Q波过深过宽见于心肌梗死。QS波整个波群完全向下。1.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aVR)(二)影响心脏电位强度的因素单极右上肢导联(VR)5mVII+RIII<4.含义:心脏沿长轴的转动11

(二)影响心脏电位强度的因素

1.与心肌细胞的数量成正比。

2.电极的位置。

3.电极的方位与心肌除极方向所构成的角度,夹角愈大,心电位在导联上的投影愈小,电位愈弱。一、心电图产生原理12一、心电图产生原理13(三)心电向量心脏的电激动过程中产生许多向量。某一瞬间许许多多大小、方向不同的向量按照同一轴的两个心电向量的方向相同者,其幅度相加;方向相反者则相减和平行四边形法则综合起来形成的瞬时心电向量叫做心电综合向量。一、心电图产生原理14一、心电图产生原理15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16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心脏传导系统左上肢正极(+)1.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aVR)R(r)波即第一个向上的波。胸前区正极(+)Ⅱ、aVF导联的P波倒置,aVR的P波直立,表示激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三)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方向大致与QRS波主波的方向一致。U波明显增高见于低血钾;代表心室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P波电压>正常范围,见于右房肥大或右房内压力增高。心脏的电激动过程中产生许多向量。横向代表时间(秒,s)胸前区正极(+)胸前区正极(+)标准导联I(标I)正极置左上肢(+)导联(1ead)在电子学的原意是导线,指在电路中连接两点的电线。V2胸骨左缘第4肋间。6个胸导联的导联轴分别从人体水平面的不同部位探测心电活动,心前区导联以中心电端为中心,探测电极侧为正,其对侧为负,构成横面六轴系统。17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181.P波心房除极波。代表左右心房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19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2.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即激动从窦房结传到心室所需要的时间。20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

3.QRS波群代表左右心室肌除极时的电位变化和时间变化。

21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R(r)波即第一个向上的波。Q(q)波即R波之前向下的波。S(s)波即R波之后向下的波。R,(r,)波即S波之后向上的波。QS波整个波群完全向下。注1.每个波的成立必须是这个波超过基线,若未超过基线的称为粗钝或切迹。2.波幅≥0.5mv,用大写Q,R,S表示22QRS波群的命名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23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4.ST段代表心室复极的早期(缓慢复极)电位变化。其与QRS波的交界点称为J点。

24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

5.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PR间期缩短,多见于预激综合症。形态圆钝,两肢不对称,每个波的成立必须是这个波超过基线,若未超过基线的称为粗钝或切迹。测量1个PP(或RR)间期时间(s),然后应用公式每分钟心率(次/分)=60(s)/PP(或RR)间期(s)。中心电端负极(–)V3V2与V4连线的中心。心脏在机械收缩之前,首先发生电激动。Rv5+Sv1<3.V5左腋前线V4水平处。S(s)波即R波之后向下的波。P波时间>正常范围,见于左房肥大或不全性房内传导阻滞。代表左右心房的电位和时间变化。V8左肩胛线V4水平处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每个波的成立必须是这个波超过基线,若未超过基线的称为粗钝或切迹。QS波整个波群完全向下。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V1~V2主波向下的导联,呈rS;意义:顺钟向转位:右室肥大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负极置右上肢(–)25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6.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要的总时间。26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

7.U波

代表心肌的激后电位。胸导联V3最清楚。27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8.TP段T波结束至下一个心动周期P波开始的平段。通常作为等电线(基线)。28三、心电图的导联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29三、心电图的导联

导联(1ead)在电子学的原意是导线,指在电路中连接两点的电线。心电图导联则是指将两电极置于人体的任何两点与心电图机相连接,就可描记心电图,这种放置电极与心电图机连接的线路,称为心电图导联。其装置包括电极板和导线。30(一)双极肢体导联(bipolarlimbleads)是双极标准导联,反映两肢体间的电位差变化。有三个1.标准导联I(标I)正极置左上肢(+)负极置右上肢(–)2.标准导联Ⅱ(标Ⅱ)正极置左下肢(+)负极置右上肢(–)3.标准导联Ⅲ(标Ⅲ)正极置左下肢(+)负极置左上肢(–)三、心电图的导联31双极肢体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32

(二)单极肢体导联1.单极右上肢导联(VR)

右上肢正极(+)中心电端负极(–)2.单极左上肢导联(VL)

左上肢正极(+)中心电端负极(–)3.单极左下肢导联(VF)

左下肢正极(+)中心电端负极(–)三、心电图的导联33单极肢体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34(三)加压单极肢体导联1.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aVR)右上肢正极(+)中心电端负极(–)2.加压单极左上肢导联(aVL)左上肢正极(+)中心电端负极(–)3.加压单极左下肢导联(aVF)左下肢正极(+)中心电端负极(–)三、心电图的导联35加压单极肢体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36(三)胸导联是单极心前区导联胸前区正极(+)中心电端负极(–)三、心电图的导联37常规探查电极在胸前有6个部位。V1胸骨右缘第4肋间。V2胸骨左缘第4肋间。V3V2与V4连线的中心。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V5左腋前线V4水平处。V6左腋中线V4水平处。三、心电图的导联38胸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39

(四)附加导联是一种单极心前区导联,作为一般常规导联的补充。疑后壁心肌梗死时可加作V7、V8、V9导联,疑右室壁心肌梗死时可加作V3R、V4R、V5R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40V7左腋后线V4水平处V8左肩胛线V4水平处V9后正中线左侧脊柱旁V4水平处V3R右胸V3处V4R右胸V4处V5R右胸V5处三、心电图的导联41(五)导联轴某一导联正负两极之间的假想连线称导联轴。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三、心电图的导联42将I、II、III导联的导联轴平行移动,使之与aVR、aVL、aVF的导联轴一并通过坐标图的轴中心点,构成额面六轴系统。采用±180°的角度标志,以左侧为0°,顺钟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者为负。每个导联轴从中心点被分为正负两半,每个相邻导联间的夹角为30°。三、心电图的导联43三、心电图的导联额面六轴系统44

6个胸导联的导联轴分别从人体水平面的不同部位探测心电活动,心前区导联以中心电端为中心,探测电极侧为正,其对侧为负,构成横面六轴系统。三、心电图的导联中心电端负极(–)V6左腋中线V4水平处。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电激动沿心脏传导系统下传,使房、室按序产生电变化,形成微弱的心电流,传到表面。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V1胸骨右缘第4肋间。右上肢正极(+)按I导联中的QRS波振幅的代数和记于六轴系统的I导联轴上,将Ⅲ导联中QRS波振幅的代数和记于Ⅲ导联轴上。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测量各间期选择波幅最大、波形清楚的导联;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3mV(V1~V2)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中心电端负极(–)测量5个以上PP(或RR)间期时间(s),取其平均值,60除以其平均值,即得每分钟心房率(或心室率)P波电压>正常范围,见于右房肥大或右房内压力增高。形态圆钝平滑,可有小切迹,但双峰间距<0.QT延长见于低血钾、低血钙、心肌缺血、心肌损害、胺碘酮等药物影响或中毒。单极左上肢导联(VL)45三、心电图的导联横面六轴系统46四、心电图测量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47四、心电图测量(一)心电图纸小方格的各边均为1mm纵向代表电压(毫伏,

mV)通常定准电压1mV=10mm1小格=0.1mV横向代表时间(秒,s)若走纸速度25mm/s,则1小格=0.04s若走纸速度50mm/s,则1小格=0.02s48(二)电压、时间的测量等电位线以TP段为标准;测量正向波从等电位线的上缘量至波顶;测量负向波从等电位线的下缘量至波底;测量各间期选择波幅最大、波形清楚的导联;测量各波时间自该波起始部的内缘量至终末部的内缘。四、心电图测量49四、心电图测量50(三)心率的计算心律规则时测量1个PP(或RR)间期时间(s),然后应用公式每分钟心率(次/分)=60(s)/PP(或RR)间期(s)。心律不规则时测量5个以上PP(或RR)间期时间(s),取其平均值,60除以其平均值,即得每分钟心房率(或心室率)四、心电图测量51(四)平均心电轴1.平均心电轴的概念

平均心电轴亦称心电轴,简称“电轴”,是指在额面上左、右心室除极过程的总方向。通常用心电轴与I导联正侧端所构成角度表示心电轴偏移的方向。正常人的心电轴常常指向左下方,正常范围0°~+90°四、心电图测量522、平均心电轴的测量(1)目测法据Ⅰ、Ⅲ导联QRS波主波方向判断。(四)平均心电轴四、心电图测量53(2)作图计算法

按I导联中的QRS波振幅的代数和记于六轴系统的I导联轴上,将Ⅲ导联中QRS波振幅的代数和记于Ⅲ导联轴上。然后自两点各引垂线;两垂线相交于一点,该点与O点的连接线即为所求之电轴。四、心电图测量54(3)查表法

按I导联及Ⅲ导联正负波幅值代数和的二个数值,从一专用的心电轴表中直接查得相应的额面心电轴角度。四、心电图测量553.平均心电轴偏移的临床意义轻、中度左偏心电轴在00~300,见于横位心(肥胖体型,妊娠晚期,大量腹水等)及左室肥大。重度左偏心电轴在300~900,见于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及下壁心肌梗死。轻度右偏心电轴在+900~+1200,见于垂位心(儿童、瘦长体型者),右室肥大,侧壁心肌梗死。显著、极度右偏心电轴在+1200~+1800见于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和重度右室肥大。四、心电图测量56(五)钟向转位四、心电图测量含义:心脏沿长轴的转动确定:过渡区图形出现的导联意义:顺钟向转位:右室肥大逆钟向转位:左室肥大57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RI+SIII<2.右上肢正极(+)(二)影响心脏电位强度的因素每个导联轴从中心点被分为正负两半,每个相邻导联间的夹角为30°。负极置右上肢(–)Q波过深过宽见于心肌梗死。重度左偏心电轴在300~900,见于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及下壁心肌梗死。3mV(V1~V2)Rv1+Sv5<1.测量负向波从等电位线的下缘量至波底;S(s)波即R波之后向下的波。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要的总时间。V5左腋前线V4水平处。优选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振幅T波>同一导联1/10R波(在R波为主的导联)标准导联I(标I)正极置左上肢(+)U波倒置见于高血钾、心肌缺血。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每个波的成立必须是这个波超过基线,若未超过基线的称为粗钝或切迹。U波明显增高见于低血钾;58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一)P波

1.形态圆钝平滑,可有小切迹,但双峰间距<0.04s;

2.方向Ⅰ、Ⅱ、aVF、V4~V6直立,aVR倒置;其余可倒置、双向/低平。

3.时间<0.12s;

4.电压肢导联<0.25mV,胸导联<0.20mV;595.临床意义P波时间>正常范围,见于左房肥大或不全性房内传导阻滞。P波电压>正常范围,见于右房肥大或右房内压力增高。逆行P波Ⅱ、aVF导联的P波倒置,aVR的P波直立,表示激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60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二)PR间期1.时间0.12~0.20s。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2.临床意义PR间期延长,表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缩短,多见于预激综合症。61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三)QRS波群1、形态与主波方向Ⅰ、Ⅱ、aVF、V4~V6主波向上的导联,呈qR、qRs、Rs、R型;aVR主波向下的导联,呈rS、Qr型;V1~V2主波向下的导联,呈rS;62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2.Q波

Q波振幅<同一导联1/4R波;时间<0.04秒;

V1V2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呈QS波。

3.时间多为0.06~0.10s。634、振幅

RaVR<0.5mV;RaVF<2.0mV;

RaVL<1.2mV;Rv5<2.5mV;

Rv1<1.0mV;RI+SIII<2.5mV;

Rv5+Sv1<3.5mV(女),<4.0mV(男);

Rv1+Sv5<1.2mV。

RI<

1.5

mV;

RII<

2.5

mV

RIII<

1.5

mVII+RIII<4.0mV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64

5、临床意义

QRS波群时间延长、电压增高见于心室肥大或室内传导阻滞。

Q波过深过宽见于心肌梗死。低电压三个标准导联或三个加压单极肢体导联中,每个导联的正、负向波的绝对值相加小于0.5mV,或胸导联中每个导联的正、负向波的绝对值相加小于0.8mV,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胸腔积液或积气、高度水肿等,偶尔可见于正常人。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65(四)

ST段1、正常值ST段下移<0.05mV;ST段上移<0.3mV(V1~V2)V3导联ST上移<0.5mV其余导联ST段上移<0.1mV。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66

2.临床意义

ST段下移>0.05mV提示心肌缺血或心肌损伤。

ST段异常上抬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包炎。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67(五)T波1.形态圆钝,两肢不对称,前肢长、坡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