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台州市玉环县司法局招考编外用工人员考试笔试高频考点题库附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一.综合题库(共1000题)1.外汇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其种类包括:A.交易风险B.利率风险C.折算风险D.经济风险参考答案:AC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际经济知识。第二步,外汇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主要包括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对汇率变化进行预测,掌握外汇风险管理的知识和技术。因此,选择ACD选项。B项: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巴塞尔委员会在1997年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将利率风险定义为:利率变化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使其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从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利率风险不属于外汇风险的种类。B项错误。2.当经济增长滞缓时,国家可以采取减少税收和下调利率等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措施。(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知识。第二步,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膨胀性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主要是通过减税、增加支出进而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一种财政分配方式。而下调利率属于货币政策。因此,本题错误。3.某单位招录了10名新员工,按其应聘成绩排名1到10,并用10个连续的四位自然数依次作为他们的工号。凑巧的是每个人的工号都能被他们的成绩排名整除,问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所有数字之和是多少?A.9B.12C.15D.18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此题考查数的整除特性。连续的四位数表示依次差1,因为这10个员工的工号是连续的自然数,并且每个员工的工号能够被其排名整除,在这10个员工中第三名的工号与第九名的工号相差6。方法一,因为这10名员工的工号是连续的自然数,并且每名员工的工号能够被其排名整除,在这10名员工中第三名的工号与第九名的工号相差6,根据数的整除特性知,第三名的工号所有数字之和加6,应该能被9整除,代入只有B符合。方法二,第10名的工号最后一位一定是0,则1-9名的工号最后一位恰好就是1-9,则1-9名工号前三位能被9整除,则第3名的工号之和一定是9n+3,选项中只有B符合。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约数倍数问题,用数字特性法解题。第二步,由于排名1—10的员工工号为10个连续自然数且工号都能被排名整除,所以第10名员工工号尾数为0,于是前9名工号尾数依次为1、2、3……9。故第9名工号的各位数字之和比第三名多6。第三步,根据9的数字特性可知,第9名工号的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即排名第3的员工工号各位数字之和+6为9的倍数,排除A、C、D。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方法一:假设10个工号依次为N+1,N+2,……,N+10,由题意,N+A能够被A整除(A为1、2、……、10),则N能够被A整除。于是N能够被1,2,……,10整除,因此N至少为1,2,……,10的最小公倍数,则在四位数上N最小为2520,可知此时第三位工号为2523,其数字和为12。方法二:根据数字特性,若1个多位数能够被3整除,则该多位数各个位上的数字之和能够被3整除;若1个多位数能够被9整除,则该多位数各个位上的数字之和能够被9整除。已知10个工号分别能被A整除(A为1,2,……,10),则能够推断10个工号最后一个数字分别为1,2,……,10。观察第三名与第九名,第三名的工号加上6等于第九名的工号,即第三名的工号数字之和加上6后能够被9整除,在四个选项中仅A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A。4.鱼:潜水艇A.飞机:鸟B.鲨鱼:泳衣C.虾:汽车D.蝙蝠:雷达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分析题干两个词项的关系,可知潜水艇是根据鱼游动的原理发明的。潜水艇是根据鱼游动的原理发明的。A项,飞机是根据鸟飞行的原理发明的,但顺序相反,与题干关系不同。B项,泳衣不是根据鲨鱼某些特征发明的,与题干关系不同。C项,汽车不是根据虾的特征发明的,与题干关系不同。D项,雷达是根据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而并不用眼睛的特性而发明的,与题干关系相同。故本题选D。5.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震预测研究开拓了新领域。一些国家应用现有卫星信息开展各方面研究,并初步显示出地震活动与区域性和地方性异常相关联。上世纪后期,一系列全球重大地球科学计划的实施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人类探索地球、了解其内部结构提供了大量科学资料,并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地震预测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B.目前的地震预测准确度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C.区域性和地方性异常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D.目前的地震预测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文段为“观点+解释说明”的结构。首句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地震预测研究开拓了新领域,随后通过地震活动的区域性关联这一研究结果,以及一系列全球重大地球科学计划取得的进展,对首句观点展开具体解释说明。故首句为中心句,同义替换为A项。B、D两项:B项“准确度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以及D项“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在文段中均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C项:“区域性和地方性异常”对应文段解释说明的一个方面,表述片面且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论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地震预测开拓了新领域,说明了科技对地震预测的作用。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具体说明。第三句论述了上世纪后期,重大地球科学计划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新的基础,同样说明了科技对地震预测的作用。文段是“分—分”结构,需要全面概括,说的是科技对地震预测的积极作用。第二步,对比选项。A选项是对文段重点内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并列结构,分别论述了两个时期在地震预测方面取得的进展,概括两个时期的共同点,结合选项选择答案。文段先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地震预测研究开拓了新领域,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接着说,20世纪后期,一系列全球重大地球科学计划的实施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地震预测研究的推动。A项表述与此相符。B、C、D三项均为提及“科学技术”,均排除。故本题选A。6.指南针是人们野外出行时用于辨别方向的主要工具之一。如果把指南针放在南极极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水平放置,指向地下B.垂直放置,飘忽不定C.水平放置,稳定指向北极D.垂直放置,指向地下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掌握地磁极点和地理极点的概念。A项说法明显违反常理。结合地理常识可以知道,地理极点与地磁极点并不在同一点,在地理极点上无论将指南针水平放置还是垂直放置,其指针都应该指向磁极点,而不是飘忽不定或指向地下。排除B、D。A项错误,C项正确。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地磁场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因此,指南针的指针指的是地磁北极,不是地理北极。而南极点是地球表面非常特殊的一个位置,它是地球上没有方向性的两个点之一(另一个点是北极点),站在南极点上,东、西、南三个方向完全失去意义,只有北方一个方向。所以,当人们站在南极极点时,水平放置指南针,指针会指向北方。B、D两项错误。根据以上表述可知,地磁南极并不是地理南极,所以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学原理,把指南针放在南极磁点上,水平放置时它会飘忽不定,垂直放置时它会指向地下。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第二步,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把指南针放在世界任何地方,它都会指向南极磁点(南极磁点,与北极磁点对应,是地球磁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随着磁轴的移动,磁点也是变化的),而不是南极地理中心(南极极点)。把指南针水平放置在南极极点上,指针指向南极磁点,也就是指向北极。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把指南针放在世界任何地方,它都会指向南极磁点(南极磁点是地球磁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随着磁轴的移动,磁点也是变化的),而不是南极地理中心(南极极点)。A项错误,把指南针放在南极极点,水平放置,则指向北极,并非指向地下。若在南极磁点把指南针垂直放置,才会指向地下。B项错误,“垂直放置,飘忽不定”出现的条件是南极磁点,并非题中的“南极极点”。C项正确,把指南针水平放置在南极极点上,指针指向南极磁点,也就是指向北极。D项错误,“垂直放置,指向地下”出现的条件是把指南针垂直放置在南极磁点上,并非南极极点。故正确答案为C。7.面对________的国际形势,我们要放宽视野,在更高层次上“睁眼看世界”,才能________把握我国所处的历史机遇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可捉摸
确切
B.波诡云谲
准确
C.变幻无常
精细
D.变幻莫测
确凿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所填词语应能与“把握”构成搭配关系,C项“精细”侧重于精密细致,往往搭配做工等词语,不与“把握”搭配,排除。D项“确凿”往往搭配事实、证据,不与“把握”搭配,排除。
第二步,再看第一空。根据“放宽视野,在更高层次”可知,这一空应体现不好预测这一含义,而A项“不可捉摸”和B项“波诡云谲”从语义角度来说,都可使用,但是“波诡云谲”一般用于形容政治局势等,更为书面,所以B项更合适。
因此,选择B选项。
确凿:非常确实。波诡云谲:形容事物变幻莫测。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8.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合伙企业合伙人的是:A.大学教授孙某B.退休公务员李某C.户籍警察赵某D.刑满释放人员丁某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务员法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合伙企业法》第十四条,合伙人为自然人的,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见,对合伙企业合伙人的资格并没有做出特殊要求,只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可。而根据《公务员法》第五十九条,公务员不得违反有关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所以户籍警察赵某属于国家公务员,不能参加合伙企业的经营活动。因此,选择C选项。A项:大学教授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那么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并没有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做出相应的规定。A项不符合题意。B项:根据《公务员法》第一百零七条,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所以退休公务员李某如果退休超过三年可以担任合伙人。B项不符合题意。D项:刑满释放人员,只要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即可担任合伙人。D项不符合题意。9.“五岳”中的中岳是指:A.嵩山B.衡山C.泰山D.华山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地理知识。第二步,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登封市,嵩山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因此,选择A选项。B项:南岳衡山,位于湖南衡阳市。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东岳泰山,位于山东泰安市。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市。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此外,北岳恒山,位于山西浑源县。口诀速记:泰华衡恒嵩,东西南北中。1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第二行的“兄”和第三行的“侣”均出现了明显的封闭面,优先考虑数面。观察题干图形,第一行的三个图形都是0个面,第二行的三个图形都有1个面,第三行后两个图形都有2个面,故?处的图形也应有2个面。四个选项中,A有3个,B有0个,C有2个,D有1个。故正确答案为C。11.饭店餐后结账,有时服务员会说“如果不要发票,我们可以免费赠送抽纸或现金优惠!”该饭店的行为:(
)A.尊重了消费者的选择权B.属于逃税行为C.属于个性化贴心服务D.属于偷税行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A、C两项错误,消费者在消费之后向经营者索要发票,是消费者的权利,也是应尽的义务。发票是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经济往来的依据,在消费时如果没有索要发票,在商品购买之后的维修退换时遇到许多障碍,或者在发生消费纠纷时得不到合理的赔偿,正常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最终也将给消费者造成各种有形的、无形的损失。B项正确,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服务员以免费赠送抽纸或现金优惠的方式诱导消费者在消费之后不索要发票的行为,属于利用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是逃税行为。D项错误,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偷税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伪造(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变造(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挖补、涂改等)、隐匿和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二是在账簿上多列支出(以冲抵或减少实际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三是不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仍然拒不申报;四是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即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制造虚假情况,比如不如实填写或者提供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的纳税资料等。题干表述不属于上述申报环节,故不属于偷税行为。故正确答案为B。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非正式组织的特点的是:A.因人们的性格、爱好、交往、感情等逐渐形成B.有自觉的共同目标C.是无形的组织,无任何成文的的表现形式D.不受部门、职务等限制,人数不定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按照组织建立的正规化程度,组织可以划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组织成员为了满足特定的心理或情感需要而在其实际活动和共同相处的过程中,自发和自然形成的团体,A项正确。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主要源于成员暂时利益的一致、兴趣爱好的一致、经历背景的一致、亲属关系以及地理位置的相近等,并不受部门、职务等限制,D项正确。非正式组织往往没有明确的组织结构类型,但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仍然存在着体现分工协作和权力与服从的社会关系网络,C项正确。非正式组织的组织目标是“满足特定的心理或情感需要”这样一个宽泛模糊的概念,没有自觉的共同目标,所以B项不属于非正式组织的特点。因此,选择B选项。13.一个工人锯一根22米长的木料,因木料两头损坏,他先将木料两头各锯下1米,然后锯了4次,锯成同样长的短木条,每根短木条长多少米:A.5.25B.5C.4.2D.4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木料本来长22米,两头各锯下1米后,还剩20米。在20米的长木料中,锯了4次,即分成5份,每份长度相等,则每根短木条的长度为20÷5=4米。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植树问题。第二步,由两头各锯1米可知,剩下长度为22-2=20(米)。剩下的木料锯4次,锯成5根同样的木条,每根长度为(米)。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锯木头是植树问题的变形。先将两头各锯下1米,相当于将20米的木头锯了4次,锯成了5段。22米的木料,两端各锯下1米,余下木料长度为22-2=20米,又锯了4次,即锯成5段,则每段长度为20÷5=4米,故本题选D。14.音爆是飞行器在突破音障时,由于对空气的压缩无法迅速传播,会逐渐形成激波面,激波面上高度集中的声学能量引起巨大响声,让人耳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音爆云则是以飞行器为中心轴、从机翼前段开始向四周均匀扩散的圆锥状云团。其产生主要是由于气流流速突破音速时比空气传导速度更快,无法有效向下拉气流,导致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水气凝结成微小的水珠,肉眼看来就像是云雾般的状态。音爆云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爆产生时会出现音爆云B.音爆云出现标志着音爆产生C.音爆云出现说明突破了音障D.音爆产生时是超音速飞行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1)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2)音爆云: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跨音速飞行时会产生音爆,结合关键信息(2)可知音爆产生时不一定会出现音爆云,说法错误;B项:根据关键信息(2),音爆云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因此音爆云出现不代表一定产生了音爆,说法错误;C项:根据关键信息(2),音爆云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因此音爆云出现不代表一定突破了音障,说法错误;D项:根据关键信息(1)可知,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所以音爆产生时是超音速飞行,说法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题干涉及音爆、音爆云两个定义,要求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需要对两个定义都理解到位,分析发现,音爆定义的关键点为“飞行器在突破音障时,产生的让人耳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音爆云定义的关键点为“水汽凝结成微小的水珠,肉眼看来就像是云雾般的状态”“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音爆定义的关键信息: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音爆云定义的关键信息:水汽凝结成微小的水珠,肉眼看来就像是云雾般的状态;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A项,根据音爆云的定义可知,音爆云产生时需要存在一定量的水汽,但音爆产生时可能并不存在足量的水汽,说法错误。B、C两项,根据音爆和音爆云的定义可知,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音爆云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因此音爆云出现时不一定产生了音爆,也不一定突破了音障,说法错误。D项,根据“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可知,音爆产生时是超音速飞行,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音爆:“飞行器在突破音障时”、“对空气的压缩无法迅速传播,会逐渐形成激波面”、“激波面上高度集中的声学能量引起巨大响声,让人耳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只有在突破音速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音爆云:“以飞行器为中心轴、从机翼前段开始向四周均匀扩散的圆锥状云团”、“产生主要是由于气流流速突破音速时比空气传导速度更快,无法有效向下拉气流,导致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水气凝结成微小的水珠,肉眼看来就像是云雾般的状态”、“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音爆云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说明在跨音速飞行时也可能不会产生音爆云,而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速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说明音爆产生时也有可能不会产生音爆云,因此“音爆产生时就会出现音爆云”的说法不正确,排除;B项:音爆云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意味着音爆云可能在非跨音速飞行时产生,而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速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因此可能出现有音爆云但没有音爆的情况,因此“音爆云出现标志着音爆产生”的说法不正确,排除;C项:说的是音爆云出现说明突破了音障,音爆是飞行器在突破音障时产生的,而音爆云的出现并不能说明突破了音障,因此“音爆云出现说明突破了音障”的说法不正确,排除;D项:说的是音爆产生时是超音速飞行,符合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速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符合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15.将参加社会活动的108个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人数在8人到30人之间,则共有(
)种不同的分法。A.3B.4C.5D.6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约数倍数问题。第二步,108个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则每组人数能被108整除,将108因式分解,108=2×2×3×3×3,又每组人数在8人到30人之间,则分组的方法有:3×3=9(人),3×2×2=12(人),2×3×3=18(人),3×3×3=27(人),合计4种分法。因此,选择B选项。16.关于中东国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伊朗是阿拉伯国家B.叙利亚是伊斯兰国家C.以色列大多数人信仰犹太教D.埃及是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中东国家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东国家并选错误项。第二步,阿拉伯国家是指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伊朗的主体民族为波斯人。故伊朗不是阿拉伯国家。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伊朗不是阿拉伯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伊斯兰国家。A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17.颜料三原色是指:A.红、黑、白B.红、黄、蓝C.黑、白、黄D.红、黄、绿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第二步,光三原色为:红、绿、蓝。颜料三原色为:红、黄、蓝。B项正确,因此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三原色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我们通常说的三原色,是色彩三原色以及光学三原色。色彩三原色可以混合出所有颜料的颜色,同时相加为黑色,黑白灰属于无色系。18.下列关于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雇佣方都可以是单位或者自然人B.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在劳动过程中的风险责任都由用人单位承担C.劳动合同的工资一般是有规律地按月支付,劳务合同的劳务费支付一般没有规律D.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都属于民事合同的一种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A项错误,劳动合同的主体只能一方是用人单位,一方为劳动者,即劳动合同的雇佣方只能是单位。劳务合同的主体雇佣方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B项错误,劳动合同的双方由于在确定劳动关系后具有隶属关系,劳动者必须服从用人单位的支配、安排,以单位名义进行劳动,因此在提供劳动过程中的风险责任须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务合同提供劳动的一方有权自行支配劳动,以个人名义提供劳务,因此劳动风险责任自行承担。C项正确,因劳动合同支付的劳动报酬称为工资,而工资具有按劳分配性质,且受法律法规约束,一般是有规律地的按月支付。而劳务合同的劳务费一般是一次性结算或阶段性批次支付,无规律可言。D项错误,劳务合同属于民事合同的一种,主要受《民法典》等法律调整。而劳动合同不属于民事合同,劳动合同则主要是由《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调整。故正确答案为C。19.过分突出社会的过错和善事的难得,很像是在鼓励一种抱怨的态度,甚者会引起恶劣的社会反应。好的作家必须意识到,即便他发出谴责之声,背后也有一种建设性的、善的支撑。他的作品参与形成的舆论氛围产生了可观的压力,使整个社会同感改革的紧迫性。下列不符合这段文字原意的是:A.作品中的谴责之声与善意支撑并不矛盾B.建设性建议的加入可以产生良性推动力C.善的支撑可以适度缓解谴责之声的负面影响D.好的作家会避免在作品中直接谈论社会过错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即便他发出谴责之声,背后也有一种建设性的、善的支撑”,符合原文,排除A项。B项对应“背后也有一种建设性的、善的支撑……可观的压力,使整个社会同感改革的紧迫性”,可知建设性建议可以产生良性推动力,符合原文,排除B项。C项对应“背后也有一种建设性的、善的支撑……可观的压力,使整个社会同感改革的紧迫性”,文中提到过分突出社会过错会引起恶劣反应,有善的支撑可以带来好的作用,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对应“好的作家必须意识到,即便他发出谴责之声,背后也有一种建设性的、善的支撑”,由此可知,好的作家不是不发声而是背后有善的支撑,D项不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20.王某于2019年3月进入A公司工作,但双方一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9月,王某以此为由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A公司与其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并支付2019年3月至九月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两倍工资。仲裁庭上,王某提出双方口头约定其月工资为6000元,公司提出双方口头约定其月工资为4000元。后经仲裁委员会查明,A公司集体合同规定职工月工资为4500元,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为5380元,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王某的月工资应认定为:A.2000元B.3500元C.4500元D.5380元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知识。第二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题中王某与A公司对于工资的认定有争议,则应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因此,选择C选项。21.大华公司规定,其所属的各营业分公司,如果年营业额超过500万元的,其职员可获得优秀奖;只有年营业额超过400万元的,其职员才能获得激励奖。年终统计显示,该公司所属的12个分公司中,6个年营业额超过了1000万元,其余的则不足400万元。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下列哪项关于该公司今年情况的断定一定为真?Ⅰ.获得激励奖的职员,一定获得优秀奖。Ⅱ.获得优秀奖的职员,一定获得激励奖。Ⅲ.半数职员获得了优秀奖。A.仅ⅠB.仅ⅡC.仅ⅢD.仅Ⅰ和Ⅲ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只有……才……”等,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营业额超过500万元→获得优秀奖②获得激励奖→营业额超过400万元第三步,进行推理。Ⅰ.该项中“获得激励奖”是对②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知营业额超过400万元;根据“6个年营业额超过了1000万元,其余的则不足400万元”,说明超过400万元一定超过了500万元,根据“肯前必肯后”,可以推出一定获得优秀奖;Ⅱ.
该项中“获得优秀奖”是对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无法得知“获得优秀奖的职员”能否获得激励奖,该项无法推出,排除;Ⅲ.题干描述有6个分公司年营业额超过了1000万元,是对①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知该6个分公司的职员获得优秀奖,但6个分公司的职员数量是否占半数无法确定,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22.我们通常所说的5号、7号干电池代表的是干电池的型号。下列关于干电池型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型号表示电池的外形尺寸不同B.不同型号表示电池所含的电量不同C.不同型号表示电池的材质不同D.不同型号表示电池的用途不同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主要考查生活中所使用的干电池。我国电池型号是以国际惯例命名的,圆柱形电池型号分类为:AAA、AA、A、SC、C、D、F型,共七种。A项:正确,5号、7号只是尺寸的不同,一般5号叫AA,7号叫AAA。5号的标准尺寸为:电池高度49.0±0.5mm,直径16.8±0.2mm;7号的标准尺寸为:电池高度48.0±0.5mm,直径14.1±0.2mm。B项:错误,电池的实际容量,取决于电池中活性物质的多少和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活性物质是量越多,活性物质利用率就越高,电池的容量也就越大,反之容量越小。所以,电池电量的大小与尺寸无关。C项:错误,干电池是一种伏打电池,利用某种吸收剂(如木屑或明胶)使内含物成为不会外溢的糊状,所以两种型号的制作材质是相同的。D项:错误,电池的不同用途与尺寸大小无关,与电池的种类有关,即电池分为锌锰干电池、锂电池、镍电池等,根据其性能用于不同的数码产品上。故正确答案为A。23.德国和瑞士的专家经过研究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红色餐具可降低人们40%的食量。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红色是极具进攻性的色彩,用红色餐具盛放食物往往会让人难以下咽,因为在潜意识中人们会给自己发出不能吃红色餐具中食物的心理暗示,从而令食欲下降。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A.快餐巨头常在大堂中使用大片鲜亮的红色图案,并没有影响快餐销量B.红色易使人产生紧张感,暴饮暴食是人在紧张时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C.试验表明,使用红色水杯者比使用蓝色水杯者平均饮水量要减少44%D.红色预示着不安和担忧,人们看到红色餐具会本能地担心食物有危险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题干论断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通过人们在潜意识中对红色的心理暗示得出论点,即“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红色餐具可降低人们40%的食量”,要质疑这一论断,只需说明红色餐具不会降低人们的食量。题干论点: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红色餐具可降低人们40%的食量。论据: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红色是极具进攻性的色彩,用红色餐具盛放食物往往会让人难以下咽,因为在潜意识中人们会给自己发出不能吃红色餐具中食物的心理暗示,从而令食欲下降。A项,大堂中使用大片鲜亮的红色图案,与红色餐具影响人们的食量无关,属于无关项。B项,红色会使人产生紧张感,而使精神放松的一种方式就是暴饮暴食,即红色会使人暴饮暴食,而不会降低食欲,可以质疑。C项,使用红色水杯者比使用蓝色水杯者平均饮水量要减少,说明红色餐具会降低人们的食量,加强了题干论断,不能质疑。D项,红色餐具会让人们本能地担心食物有危险,说明红色餐具会降低人们的食量,加强了题干论断,不能质疑。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红色可以降低人们40%的食欲。论据:①红色具有攻击性;②潜意识中,人们会给自己发出不吃红色餐具中的食物的心理暗示。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快餐业在大堂使用红色,并非“餐具使用红色”,不会影响快餐销量,与“食欲”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增加反向论据。红色会使人产生紧张感,而使精神放松的一种方式就是暴饮暴食,即红色会使人暴饮暴食,而不会降低食欲,具有削弱作用。C项:增加论据。说用红蓝两色的杯子喝水,用红水杯的人喝水较少,证明红色确实会使人降低食欲,具有加强作用。D项:增加论据。红色会让人觉得食物有危险,解释了为什么红色会降低人的食欲,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红色餐具可降低人们的食欲。论据: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红色是极具攻击性的色彩,用红色餐具盛放食物往往会让人难以下咽。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说的是销量,与人的食欲无关,并且A项说的是大堂中大片的红色图案,而题干中说的是餐具是红色的,因此属于无关选项,排除;B项红色会让人产生紧张感,从而导致人们为放松精神而暴饮暴食,直接否定了论点“红色餐具会降低人们的食欲”,当选;C项提供的试验数据说明红色餐具有降低食欲的作用,加强论点,排除;D项人们看到红色餐具担心食物有危险可能导致的结果是食欲降低,加强论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4.战国名医(
)提出了中医学“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善于用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A.李时珍
B.华佗
C.张仲景
D.扁鹊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其针对《神农本草经》分类不科学、名目混乱的问题,经过二三十年的钻研与实践,写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B项错误,华佗,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并模仿猿、鹿、熊、虎等五种禽兽姿态编写“五禽戏”健身操。
C项错误,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D项正确,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望闻问切”四诊法出自扁鹊所著《难经》第六十一难。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故正确答案为D。25.毛笔∶竹子A.汤圆∶糯米B.手电∶电流C.皮鞋∶道路D.玻璃∶琉璃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毛笔”的笔杆是由“竹子”加工制作而成的,二者属于成品与原材料的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汤圆”是由“糯米”加工制作而成的,二者是成品与原材料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没有“电流”通过,“手电”就不会发亮,二者属于必要条件关系,排除;C项:“皮鞋”与“道路”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D项:“琉璃”是由各种人造水晶烧制而成,“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26.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没有明显数量特征,考虑属性类曲直性。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题干图形均包含曲线、直线,排除A项;进一步观察,题干图形中均有角,排除B、D项,只有C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27.一些人对某法官在针对妇女的性别歧视案中的公正性提出质疑,但记录表明:60%的这类案件中,法官的决定对妇女有利,这表明法官在针对妇女的性别歧视案中并没有歧视妇女。下列各项中,最能反驳上述结论的一项是:A.该法官在非性别歧视案件中,对女性被告或原告有偏见B.许多法官发现在针对妇女的性别歧视案件中难以保持客观性C.有证据表明,妇女应当在该法官处理的70%以上的针对妇女的性别歧视案件中胜诉D.该法官审理的大多数针对妇女的性别歧视案件是由一个较低法庭上诉的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法官在针对妇女的性别歧视案中并没有歧视妇女。论据:记录表明:60%的这类案件中,法官的决定对妇女有利。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该项论述的是在该法官在非性别歧视案件中,对女性被告或原告有偏见,与论点法官在妇女的性别歧视案中是否歧视妇女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许多法官发现在针对妇女的性别歧视案件中难以保持客观性,但是不明确这位法官的情况,另外难以保持客观性意思是歧视妇女还是不歧视妇女也不明确,不具有削弱作用。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妇女应当在该法官处理的70%以上的针对妇女的性别歧视案件中胜诉,而题干论据说只有60%对妇女有利,可知该法官是不公正的,具有削弱作用。D项:无关选项。该项论述的是该法官审理的大多数针对妇女的性别歧视案件是由一个较低法庭上诉的,但论点说的是在妇女的性别歧视案中是否歧视妇女,与法庭级别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28.法对社会及公众最基本最直接的作用是(
)。A.法的规范作用B.法的社会作用C.法的示范作用D.法的管理作用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理学。法的作用是指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直接表现为国家权力的行使,本质上是社会自身力量的表现。法的作用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其中法对社会及公众最基本最直接的作用是法的规范作用。A项正确,法的规范作用包括:(1)对本人行为的指引作用。(2)对他人行为的评价作用。(3)对一般人行为的教育作用。(4)对当事人行为之间的预测作用。(5)对违法行为人的强制作用。B项错误,法的社会作用表现为法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其并不是对社会及公众最基本最直接的作用。C、D项错误,没有法的示范作用和法的管理作用这样的表述。故正确答案为A。29.传统经验医学正遭遇“不确定性”技术瓶颈,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和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相比传统诊疗手段,精准医学具有精准性和便捷性,一方面通过基因测序可以找出疾病相关的突变基因,从而迅速确定对症药物,减少弯路,提高疗效,同时还能够在患者遗传背景的基础上降低药物副作用;另一方面,精准医学检测所需的组织样本较少,可以减少诊断过程中对患者身体的损伤。可以预见,精准医学技术的出现,将显著改善疾病,尤其是癌症患者的诊疗体验和诊疗效果。根据以上文字,对精准医学理解正确的是:A.能减少药物使用,提高医疗效果,增强医疗的确定性B.具有精准性和便捷性,因此拥有传统经验医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C.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和降低副作用,是其改善诊疗体验和效果的关键D.可减少医源性损害,降低医疗资源耗费,获得优化的病患治疗效益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从而迅速确定对症药物,减少弯路,提高疗效”,不代表“减少药物使用”,属于无中生有,不符合原文。B项对应“相比传统诊疗手段,精准医学具有精准性和便捷性”“精准医学技术的出现,将显著改善疾病”,可以看出精准医学有一定优势,还没有达到传统医学“无可比拟”的地步,属于偷换语气,不符合原文。C项对应“精准医学检测可以减少诊断过程中对患者身体的损伤和降低副作用”,“改善诊疗体验和效果的关键”无从体现,属于无中生有,不符合原文。综合全文可知,精准医学能够迅速确定病源基因,锁定对症药物,提高疗效,降低无谓的医疗资源消耗,降低对患者的副作用,减少检测所需的组织样本,提高疾患治疗效果,D项符合原文。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文段开篇首先通过传统医学引出本文的核心话题精准医学,接着通过与传统医疗手段的对比突出精准医学的优势,并由“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并列结构进行具体列举,即一方面可以提高疗效,降低药品副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诊断过程对患者的身体损伤,尾句进一步强调精准医学的意义。综合全文强调精准医学能够迅速确定对症药物,提高疗效,降低无谓的医疗资源消耗,减少诊断过程中对患者身体损伤,显著改善疾患治疗效果,D项概括最为精准全面。A项,精准医学能够“迅速确定对症药物,减少弯路,提高疗效”,并不等于能够减少药物使用,曲解文意,排除;B项“无可比拟”表述绝对,由原文可知,传统经验医学只是遭遇不确定性的技术瓶颈,排除;C项“是其改善诊疗体验和效果的关键”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詹启敏:精准医学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制高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解答思路是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原文,然后对比判断。文段主要论述的是精准医学相比传统经验医学的优势。A项“能减少药物使用”没有依据,文段说的是“迅速确定对症药物,减少弯路,提高疗效”“降低药物副作用”;B项强加因果,具有精准性和便捷性并不能推出精准医学拥有传统医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且“无可比拟”表述绝对;C项“关键”表述有误,除了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伤和降低药物副作用,精准医学的优越性还在于它能迅速确定对症药物,减少弯路,提高疗效,文段并未明确哪一点是关键。通过“确定对症药物,减少弯路,提高疗效”“降低药物副作用”“减少诊断过程中对患者身体的损伤”“显著改善疾病……诊疗效果”可知,D项表述正确。故本题选D。30.某鲜花店购进一批玫瑰,已知单支玫瑰进价1元,按定价5元销售70%后,再以定价的4折销售剩余玫瑰,全部售完后共盈利3100元,问该花店共购进玫瑰多少支?A.900B.1000C.1200D.150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该花店共购进玫瑰花x支,进价1元,定价5元,每支利润为4元,以定价的4折(5×0.4=2元)销售,每支利润为1元,列方程4×70%x+1×30%x=3100,解得x=1000。因此,选择B选项。31.在Word的“字体”对话框中,可设定文字的(
)。A.缩进B.间距C.对齐D.行距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计算机基础知识。B项正确,在Word的“字体”对话框中,可设定文字的间距,在Word的“段落”对话框中,可设定缩进、对齐和行距。故正确答案为B。32.在人工智能领域,搜索引擎的图像搜索功能是通过数据集进行W练的,比如ImageNet的图像数据集就包括1000多个类别,每类下属大量图片,每张图片已提前进行人工标注,并在大量用户的搜索中进一步加强它的对应性。这是因为程序无法直接感知到现实事物,只能“看”到现成的数字化图像,但这样训练出来的搜索引擎有时让人大跌眼镜,比如搜索“黑人女孩”,第一屏有绝大部分都是色情图。搜典型的黑人名字,会有超过80%的概率在搜索建议中提供“逮捕”“犯罪”等词汇,而没有种族特征的但却只有不到30%。这段文字旨在说明:A.西方科学家主导的人工智能图像搜索研究中难以避免种族歧视B.搜索引擎反映的未必是事实,而是标注和使用者对现实的评判C.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搜索技术强化了标注者本身有的刻板印象D.减少人工标注中的误差才能改善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搜索技术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先讲了在人工智能领域,搜索引擎的图像几乎都已提前进行人工标记,因为程序无法感知现实事物,只能看到现成的数字化图像,最后通过“黑人女孩”的例子来说明,搜索引擎所反映出来的未必是事实,而是被人工标记出来的。第二步,辨析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A项“西方科学家主导”属于无中生有,排除A项。C项“技术强化了标注者本身有的刻板印象”属于无中生有,排除C项。D项“减少人工标注中的误差”属于无中生有,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33.雷达∶探测A.碉堡∶城楼B.鹿砦∶战壕C.营房∶武库D.城堡∶防御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探测”是“雷达”的功能,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A项:“碉堡”和“城楼”都是具备防御功能的建筑,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B项:“鹿砦”是一种形似鹿角的筑城障碍物,与“战壕”都是战争时的一种防御工事,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C项:“营房”是驻防的士兵住房,“武库”是储藏兵器的仓库,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D项:“防御”是“城堡”的功能,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34.长城是一项特殊的防御工程,历史上很多朝代都修过长城,下列没有修过长城的朝代是(
)。A.秦B.汉C.明D.清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秦、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辽、金、明各代,都大规模地修筑或增建长城。清朝时期,国力强大,清朝的版图已经达到了巴尔喀什池,外兴安岭,外蒙古一带,而且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都已经被收复。长城都已经处于版图的大后方了,修了去防谁。其次,在清朝时期,热兵器已经兴起,长城的防御作用已经大大下降。所以不用修了。故正确答案为D。35.①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
的重要问题。②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
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而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③令人
的是,月球上有水的,而且很可能来自地球。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务之急耳濡目染出乎意料B.迫在眉睫潜移默化出乎意外C.迫在眉睫耳濡目染出乎意料D.当务之急潜移默化出乎意外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空,当务之急,当前应做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非常紧急迫切的事情。“迫在眉睫”比“当务之急”程度更重,当选。排除A、D项。第二空,“潜移默化”修饰的主体大多是事或物,“潜”和“默”暗示这种影响是看不到的,无形的。“耳濡目染”修饰的主体大多是人,这种影响是可见可闻的。空格处修饰“家风”,应选择“潜移默化”,排除C项。第三空,出乎意外,用于意想、预料之外。月球上的水可能来自地球是预料之外的。B项当选。故正确答案为B。36.分布于不同地方的语言使用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生产生活的共同或独特的经验。这些经验或知识体系都凝聚在语言之中,而各个语言群体对自然界的认识分别在不同的方面达到了不同的深度,形成了认识结构的互补分布,共同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语言促进了各个群体知识体系的分化B.人类群体通过语言将经验和知识加以发扬和运用C.人类知识系统通过不同群体以语言的方式保存和建构D.人类各群体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在深度和广度上各不相同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通读文段,本文一共两句话,结构并不明显,需要考生归纳概括两分句的意思,结合选项确定答案。文段第一句话说语言使用者积累了生产生活的共同或独特的经验,然后说这些经验形成了认识结构的互补分布,共同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文段重点说明的是经验通过语言保存,语言构成了人类的知识体系。C项的“保存”和“构建”分别概括了两分句的意思,当选。A、B两项文段没有提及,D项仅针对第二句,不能概括全文主旨。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头介绍了人类积累的经验或知识体系凝聚在语言当中,“而”后接着说明了各个语言群体在认知结构上的互补分布共同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为主旨句。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人类知识系统通过不同群体以语言的方式保存和建构”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文段为并列结构,首句介绍了不同地方的语言使用者积累的经验或知识体系凝聚在语言中,“而”表并列,紧接着介绍了各个语言群体对自然界的认识分别在不同的方面达到了不同的深度,最终形成了知识体系,对两部分进行概括,即不同语言在不同的方面达到了不同的深度,由此构成了人类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对应C
项。A
项:“语言促进······分化”与文意相悖,文段中说的是“互补分布”,排除;B
项:与文段主体不一致,文段主体为“人类知识体系”,而非“人类群体”,且“发扬和运用”在文段中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D
项:对应并列的一个方面,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7.上行文签发人标注应标注于发文机关下方居中。(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上行文签发人标注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故表述错误。38.由于网络相亲的方式便捷且有更多选择,如今,不少人热衷于通过相亲网站来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但是,反对者们认为,仅仅通过点击鼠标就能轻易找到伴侣,这段感情的未来也将更加充满变数,因此网络相亲不可取。下列选项中,最有助于支持反对者们的观点的研究结果是:A.个人在情感选择过程中投入的时间、精力越少,其情感的稳固程度越低B.据统计,采用熟人介绍相亲方式相识并结婚的成功率最高C.当选择更多时,个人倾向于将自己的择偶条件简单化,决定将更加草率D.情感选择中过多的“备选项”,容易使人放弃自己已经选定的目标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论据:通过点击鼠标就能轻易找到伴侣,这段感情的未来也将更加充满变数。论点:网络相亲不可取。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谈情感选择投入少,稳固程度低,是对论据的支持,当选;B项熟人介绍方式成功率高与题目的论点无关,无关选项,排除;C项择偶条件简单化,决定更加草率也与论证无关,排除;D项谈情感选择过多的备选项,容易放弃已经选定的目标,这是选择过程,与选择结果概念不同,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网络相亲不可取。论据:仅仅通过点击鼠标就能轻易找到伴侣,这段感情的未来也将更加充满变数。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论据。说明为什么网络相亲不可取,具有加强作用。B项:无关选项。熟人介绍的方式成功率高与题干说网络相亲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个人倾向于将自己的择偶条件简单化,决定将更加草率,与网络相亲是否可取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不明确项。是否放弃自己已经选定的目标并不能说明网络不可取,可能选择更好的择偶对象,不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题干中反对者的观点是网络相亲不可取,要求选择最能支持该观点的一项。题干反对者认为网络相亲不可取,理由是仅仅通过点击鼠标就能轻易找到伴侣,感情的未来也将充满变数。A项,感情稳固程度与投入时间、精力呈正相关,解释了论据,加强了反对者的观点。B项,熟人介绍相亲方式成功率最高,与题干论点无关。C项,择偶条件简单化,决定将更加草率,与题干论述无关。D项,容易放弃目标,与感情的未来是否充满变数无关。故本题选A。39.根据文意,下面推断正确的是:A.基因组测序是一幅美妙的蓝图B.阴性测试会给人带来安全感C.在临床医疗中,基因组测序可能有较大价值D.找到高风险标记让疾病的治疗变得容易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章,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第一段“‘每个人都将拥有自己的基因组序列,并且可以将这些信息装在一个U盘中’——生物医学家曾这样给我们描绘一幅美妙的蓝图”,是这样一种情况是蓝图而不是“基因组测序是蓝图”,偷换概念,排除;B项对应第四段“Vogelstein说,所以一项阴性测试不应哄骗人们获得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对应最后一段“,基因组测序仍将成为临床医疗中的例行公事……且具有很大遗传成分的人而言具有重要价值”,符合文意。D项对应第二段最后一句“尽管如此……足以值得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文段中表述的“希望”,选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文意,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40.甲乙两人在一条椭圆型田径跑道上练习快跑和慢跑,甲的速度为3m/s,乙的速度为7m/s,他们在同一点同向跑步,经过100s第一次相遇,若他们反向跑,(
)秒后第一次相遇。A.30B.40C.50D.7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用公式法解题。第二步,根据“同向跑步,经过100s第一次相遇”,可知此过程为环形方向的追及过程,可根据追及公式:追及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追及时间,代入数据得:追及距离=(7-3)×100,解得追及距离为400m,即椭圆型田径跑道周长为400m。第三步,如果他们反向跑,即为环形相遇过程,根据相遇公式:相遇距离=(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时间,代入数据得:400=(7+3)×相遇时间,解得相遇时间为400÷10=40s。因此,选择B选项。41.互联网海量的视听内容使观众的注意力成了稀缺资源。很多观众不再自主选择节目,而是根据网络评论
。所以,节目要主动走到观众中去,了解观众所需,主动
自己,进而让观众变成自己的“推销员”。A.按图索骥推荐B.人云亦云介绍C.披沙拣金包装D.短中取长评价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空,由“很多观众不再自主选择节目”可知,文段强调观众根据网络评论来选择节目,A项“按图索骥”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符合文意;B项“人云亦云”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带有消极意味,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C项“披沙拣金”指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文中并未指出观众选取的节目是“精华”,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短中取长”指于一般中选择比较好的,文中并未将节目区分为“一般”和“好的”,与文意无关,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由“让观众变成自己的推销员”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表达“推销、推荐”之意,A项对应得当,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成风化人润物无声融媒体时代优质文化节目应传之有道》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很多观众不再自主选择节目,而是根据网络评论……”可知,横线处填入的成语要表达出按照推荐而去选择节目之意。A项“按图索骥”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符合语境。B项“人云亦云”是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取精华;D项“短中取长”指于一般中选择比较好的。两者均与文中“观众不再自主选择节目”不符,排除C项和D项。答案锁定A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根据文意,节目要主动了解观众的需要,主动走到观众中去,“推荐自己”符合语境。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分析四个成语的语义,首先排除含批判之意的B。然后根据前句的“不再自主选择”,明确此处强调的是借助网络评论选择的意思,据此锁定A,排除含有择取精华意思的C、D。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确定答案。第一空,文意为很多观众根据网络评论选择视听节目。“按图索骥”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这里用来形容按照网上评论去选择节目,恰当。“人云亦云”意思是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此处强调的是网络评论对观众的影响,而非批判观众没有主见,排除B。“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短中取长”指于一般中选择比较好的。文意并未说明从网络评论中选择的节目是好的或是精华之意,排除C、D。验证第二空,“推荐”与“推销员”相呼应。故本题选A。4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思路点拨: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差异较大,但每个图形都存在黑色区域和白色区域,可以考虑黑色区域和白色区域面积之间的关系。题干图形构成差异较大,但每个图形都存在黑色区域和白色区域,可以考虑黑色区域和白色区域面积之间的关系。题干图形中,黑色区域和白色区域的面积均相等,只有B项中的黑色区域和白色区域的面积相等。故本题选B。43.精神赡养:指在家庭生活中,子女理解、尊重、关心、体贴父母,尽力满足其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下列不属于精神赡养的是:A.老孙最近专门买了1台液晶电视机安装在父母房间,让二老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还为他们买了多个京剧光盘B.尽管老吴没和父母住在一起,但他多年来已经养成了每天都去看望的习惯,无微不至地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老人感到欣慰C.春节临近,“夕阳红”敬老院的李院长请来了朝阳小学的“小红花”乐园,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精彩节目,为老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D.老姜的母亲已70多岁,但仍不服老,报名参加了交谊舞培训班,为避免老人生气并确保安全,每次母亲去上课时,老姜都悄悄跟在后面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精神赡养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在家庭生活中”“子女满足父母精神需求”,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精神赡养的定义要点:家庭生活中。A项,老孙为父母装液晶电视机,买京剧光盘,是在家庭生活中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符合定义。B项,老吴每天去看望父母,照顾他们的生活,是在家庭生活中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符合定义。C项,敬老院请来小学生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带来快乐,并非在家庭生活中,不符合定义。D项,老姜为避免母亲生气并确保安全,悄悄护送母亲去交谊舞培训班,是在家庭生活中尊重并满足其精神需求,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在家庭生活中;②子女理解、尊重、关心、体贴父母,尽力满足其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为让父母观看喜爱的节目而购买液晶电视和光盘,是“关心、体贴父母”,丰富父母的业余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符合定义;B项:每天看望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其生活,是“尊重、关心、体贴父母”,用陪伴满足其精神需要,符合定义;C项:小学生为敬老院的老人们带来快乐,并非“在家庭生活中”,不符合定义;D项:老姜为避免母亲生气并确保安全,悄悄护送母亲去舞蹈班,是“理解、尊重、关心、体贴父母”,满足其精神生活的需要,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查找关键词。定义的关键词信息为“在家庭生活中”、“子女理解、尊重、关心、体贴父母”、“满足其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B、D三项均符合定义关键词,C项“敬老院”不是在家庭生活中,因此不属于精神赡养。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44.“去甲地扶贫的肯定是李副区长,因为如果张副区长和李副区长都不能去甲地扶贫那么王副主任也不去甲地扶贫。”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A.张副区长和王副主任都去甲地扶贫B.张副区长和王副主任都不去甲地扶贫C.张副区长不去甲地扶贫,王副主任去甲地扶贫D.张副区长去甲地扶贫,王副主任不去甲地扶贫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去甲地扶贫的肯定是李副区长。论据:如果张副区长和李副区长都不能去甲地扶贫那么王副主任也不去甲地扶贫。可以翻译为:①¬张且¬李→¬王。第三步,辨析选项。论点“李副区长去甲地扶贫”是对①的“否前”,要想得到“否前”,必须通过“否后”得到,即“王去甲地扶贫”,此时可以推出“张或李”;要得到“李副区长去甲地扶贫”,即“或关系”中要想得到被肯定的一支,必须通过否定另一支得到,即¬张→李,意思是张不去扶贫,就可以推出李去扶贫;所以当王去甲地扶贫,张不去甲地扶贫时,可得到李副区长去甲地扶贫。因此,选择C选项。45.有了社会契约,人们失去的是其自然的自由,以及他们愿意拿什么就拿什么的绝对的权利;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以及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的法定权。在权衡利弊的时候,如果要避免出现错误,我们必须清楚地辨明什么是自然的自由以及什么是文明的自由——自然的自由只受到个人实际力量的控制,而文明的自由却受到公众意志的限制。步入文明社会,人类获得了道德自由,仅这一点就使人类成了自身的主宰。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契约规定了自然的自由和文明的自由各自的界限B.社会契约强调的是有约束而非完全的自由C.人们只有服从社会契约才能获得文明的自由D.社会契约赋予人们文明的自由、限制自然的自由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文段只阐述了何为自然的自由、何为文明的自由,A项,“各自的界限”未提及,且其定义也非社会契约所规定的,而是实际存在的,排除;B项,由“有了社会契约,人们失去的是其自然的自由”“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可知,“有约束而非完全的自由”表述正确,当选;C项,“只有······才······”的逻辑关系文段未提及,且“服从社会契约”文段也未提及,排除;D项,“限制自然的自由”与原文“失去自然的自由”概念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以及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的法定权”可知,“规定了自然的自由”说法有误。B项,由文段第一句话可知,社会契约使人失去了自然的自由,并非获得完全的自由,说法正确。C项,“只有……才……”说法过于绝对,无法从文段推出。D项,由“自然的自由只受到个人实际力量的控制”可知,说法有误。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规定……各自的界限”文段中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B项对应“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文明的自由却受到公众意志的限制……”,符合文意。C项对应“通过社会契约,他们得到的是文明的自由以及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的法定权”,“只有……才……”的逻辑关系文段未提及,属于强加条件关系,且“服从社会契约”文段也未提及,与文意不符。D项中“限制自然的自由”与原文“失去自然的自由”概念不一致,属于偷换概念,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46.找规律:1,2,4,7,12,20,(
)A.23B.28C.33D.42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差。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差数列是递推数列:3=2+1,5=3+2,8=5+3,则下一项为(13)=8+5,所求项为20+(13)=(33)。因此,选择C选项。47.转基因植物的基因具有植物属性,若不将其转变为动物属性的基因,即使特意将其转入动物细胞内,也不会有任何活性。因此,食用转基因植物是不会发生基因突变的。上述论证的成立,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A.转基因植物的基因没有被转变为动物属性基因B.我们食用的转基因植物的基因没有活性C.转基因植物的基因没有被转入动物细胞内D.食用没有活性的基因是不会发生基因突变的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食用转基因植物是不会发生基因突变的。论据:转基因植物的基因具有植物属性,若不将其转变为动物属性的基因,即使特意将其转入动物细胞内,也不会有任何活性。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是对题干中的限制条件“若不将其转变为动物属性的基因”的重复表达,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是对“转基因植物的基因注入动物细胞内不会有活性”的重复表达,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转基因植物的基因没有被转入动物细胞内,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建立联系,在论据“基因没有活性”和论点“不会发生基因突变”之间建立起联系,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48.奖励:罚懒(
)A.择优:汰劣B.推三:阻四C.取长:补短D.瞻前:顾后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奖励是指一种激励手段,罚懒是指一种惩罚措施,二者为反义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择优指选择优秀的,汰劣指淘汰不好的,二者为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B项:推三和阻四都是指找借口推脱的意思,二者为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取长指吸取别人的长处,补短指弥补自己的不足,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瞻前指向前看,顾后指向后看,二者为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保留。纵向比较A、D两项,择优和奖励都是针对于比较优秀的人,罚懒和汰劣都是针对于落后的人,而瞻前顾后多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A项与题干关系更为一致。故正确答案为A。49.有人分析过成功学的基本讲义和惯用词,发现它们几乎就是人类世界已知的公理。不能否认,从这些廉价、方便、________,但又貌似永远正确的道理中,我们似乎获得了营养甚至是前进的动力;但如果一味地________于所谓的“成功之道”,放弃了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则有可能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与自己最初的梦想_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唾手可得沉迷渐行渐远B.轻而易举沉浸南辕北辙C.手到擒来沉湎大相径庭D.一蹴而就沉溺相去甚远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