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c566c92da50ec8535b9c10c6a23572/60c566c92da50ec8535b9c10c6a235721.gif)
![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c566c92da50ec8535b9c10c6a23572/60c566c92da50ec8535b9c10c6a235722.gif)
![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c566c92da50ec8535b9c10c6a23572/60c566c92da50ec8535b9c10c6a235723.gif)
![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c566c92da50ec8535b9c10c6a23572/60c566c92da50ec8535b9c10c6a235724.gif)
![高中历史-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0c566c92da50ec8535b9c10c6a23572/60c566c92da50ec8535b9c10c6a2357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寄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编写:)概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五四意义及精神难点:五四运动的“新”,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自主探究、合作探究、重点探究、难点突破、分组讨论学习过程:——开放式课堂(一)寻源五四———五四背景1、小组合作探究(一)结合影片《我的1919》及教材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在巴黎和会上中日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巴黎和会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3)体现了巴黎和会的什么性质?(4)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结果说明了什么?【重点探究一】让我们穿越回到1919年,观看下面幻灯片的六组镜头,概括五四前国内和国际形势,当时的中国处于怎样“窒息而悲愤”的环境?(总结五四运动的背景)(二)图说五四———五四过程(1)观看影片《建党伟业》片段并结合教材,总结五四运动爆发时学生提出了哪些口号?(2)图说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把正确的排序排列出来。打乱顺序的几幅图片资料:第一阶段:(北洋军阀政府派军警镇压,逮捕了北大的30多名学生;严惩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愤怒的学生直奔赵家楼胡同曹汝霖住宅,火烧赵家楼;北京大、中学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第二阶段:(6月5日以后上海工人大规模罢工,游行示威声援学生罢课、商人罢市;上海罢工、罢课、罢市结束,学生举行游行庆祝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为支援学生爱国运动,上海商人罢市救国,提倡国货,不用日货,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中国代表拒绝《凡尔赛和约》签字,中国人民第一次敢于向列强说“不”)【自主探究】重温五四运动的过程阶段时间主力中心斗争形式口号结果第一阶段第二阶段2.小组合作探究(二)根据图说五四及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1919《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关键因素是什么?(2)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而不是最终胜利?(三)感悟五四———五四意义材料一: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国主义和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和科学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材料三:解放就是压制的反面,也就是自由的别名。——陈独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李大钊感概系之,呼喊出“试看将来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材料四: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民主革命掀开新的一页。—《人教版必修一》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了,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学习了这一课,你们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呢?(用简短的词语概括)【重点探究二】结合教材及上面的材料,总结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从性质、五四精神、转折意义等)【难点突破】1.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新新的领导阶级——新的理论思想——新新的奋斗目标——新的群众力量——2.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反帝根据:①从斗争起因看:由问题引起,此问题是分赃的巴黎和会所导致的。②从斗争口号看:“外争国权”不承认和会对问题的决议。(2)反封建的根据:①从斗争目标看:开始时提出罢免卖国贼职务,工人参加后,进一步指向北洋军阀政府。②从斗争口号看:“内除国贼”。(3)彻底的根据:指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四)弘扬五四———五四精神二十一世纪的我们青年不再经历枪林弹雨,不再需要上街游行,远离了1919年那个动荡的年代,五四精神早就过时了,大家同意这种观点吗?【分组讨论,各抒己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怎样弘扬“五四精神”?【青春正能量】青春誓言: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课下作业】新民主主义(五四运动)和旧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的比较(最根本的区别是领导阶级的不同)相同点:①革命任务②革命性质③社会性质不同点:①领导阶级②指导思想③革命结果④革命方向⑤革命范畴【巩固练习】1.胡锦涛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其“推动”主要体现在()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的传播③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下面四副对联,哪一副反映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贺商店开门”3.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4.五四运动期间,一家理发店门前贴出布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这说明五四运动()
A、市民阶层是运动的先锋B、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C、资产阶级是运动的主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5.《中国青年报》在题为“‘五四’不是历史的回声”的文章中指出,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角度来审视90年前的“五四”,我们可以说,“五四”并不是历史的回声,它依然“活”在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奋斗中。这主要是指五四运动()A.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的政治运动B.是一场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文化运动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步胜利D.是激励中华民族腾飞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6.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的作用是()A、领导作用B、主力军作用C、先锋作用D、推力作用7.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其“彻底”主要是()A.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B.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8.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主要反映了()A.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C.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D.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9.对五四运动的性质概括准确的是()A、反帝反封的群众运动B、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C、反对卖国军阀的群众运动D、反帝反封的学生运动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我授课的对象是高一(7)班的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初步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求知欲强,上课主动积极,对历史学科尤其是对《五四爱国运动》这节课非常感兴趣,能够激发出青年学生的爱国热忱。此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五四运动也是重点,学生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多数学生对对本课的内容虽然有所了解,但学生还无法从整体来把握五四运动,因此讲述本课要把握好以下几点:1.通过视频和材料补充巴黎和会的内容和情,分析后得出“弱国无外交”的认识,从而明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2.在五四运动两个过程中,尤其是后期,工人成为运动的主力军,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民主革命,所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通过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认识“新”的地方,两者区别的关键是领导阶级的不同。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效果分析()效果分析:1、知识与能力:
概述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
通过梳理五四运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以及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视频,请学生体会五四精神。
②通过引导学生整理归纳五四运动基本过程,提高学生提炼、总结、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③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来掌握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归纳五四运动这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中,中国社会各阶层、各阶级纷纷行动起来,敢于斗争,显示出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
②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必须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4.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用PPT制作课件。在制作课件时可以导入新课制作图片材料、文史材料或视频材料。播放视频前提出疑问,为什么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体会跟辛亥革命有什么不同?并展示出相关史料及图片,由此导入新课,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设计意图:利用视频,直观形象的再现客观事件,生动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课中合作探究环节用ppt制作并展示相关史料,为学生还原当时的历史情景等。利用多媒体展示出过程中抗争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生动的体会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还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利用导学案填写表格,特别是教师引导学生着重记忆,例如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形象的表格进行梳理,可以把历史知识进行纵横对比。
(3)课堂总结时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形成本节的知识树。在课堂总结这一环节时,用思维导图把本节课所有知识要点:五四运动的背景(多角度)、经过(分两阶段列表格)、口号、结果及意义。梳理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形成对全课的宏观认知,综合把握。
(4)课堂训练使用当堂训练,现场反馈。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使讲评更有针对性。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而且本课与必修二第1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必修三第22课《新文化运动》都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知道五四运动的过程和结果;理解五四精神,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分析、归纳,创设情境,结合有关史料、歌曲和电影片段,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五四运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意义及精神。突破策略:利用电影片段和相关史料,带领学生探究分析,加深印象。(2)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新”,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突破策略:利用列表格对比方法,帮助学生把知识前挂后连,融会贯通。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评测练习()1.胡锦涛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其“推动”主要体现在(B)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的传播③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下面四副对联,哪一副反映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B)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贺商店开门”3.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D)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4.五四运动期间,一家理发店门前贴出布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这说明五四运动(D)
A、市民阶层是运动的先锋B、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C、资产阶级是运动的主力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5.《中国青年报》在题为“‘五四’不是历史的回声”的文章中指出,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角度来审视90年前的“五四”,我们可以说,“五四”并不是历史的回声,它依然“活”在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奋斗中。这主要是指五四运动(D)A.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的政治运动B.是一场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文化运动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步胜利D.是激励中华民族腾飞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6.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的作用是(B)A、领导作用B、主力军作用C、先锋作用D、推力作用7.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其“彻底”主要是(A)A.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B.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8.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主要反映了(C)A.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C.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D.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9.对五四运动的性质概括准确的是(A)A、反帝反封的群众运动B、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C、反对卖国军阀的群众运动D、反帝反封的学生运动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的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本节课我采用的是以师生互动为主的高效模式课堂仍在探索中,必然会存在许多的不足。总体来说,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如果教师没有终身学习的理念、独立思考的习惯、探究问题的方法,而只是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要他们死记硬背,那么,学生只会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不能拓展学习历史的思维和空间。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让教学反思贯穿于我们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它标志着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要让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理想。首先,要充分了解学情。尊重学生的性别和个性差异。高一还没有文理分科,班级有相当一部分偏理科。另外,相对女同学来说,男同学喜欢学习历史的更多些。这就要从全班整体情况出发,让他们熟记课本上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再去慢慢认真体会、领悟。对待差生,要从他们的感兴趣入手,进而提高成绩。针对本节课的问题:平时的课堂大都以教师的教为主,公开课师生互动教学方式最初让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庭绿化服务居间合同
- 2025年度安全班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合同
- 质量现场问题处理方案
- 浙江移动攀岩墙施工方案
- 清理管道施工方案
- 分红入股合同范本
- 蚌埠中考题数学试卷
- 成人自考数学试卷
- 职教教材招标方案
- 单位电器购买合同范例
- 跨领域安检操作标准化的现状与挑战
- 大模型落地应用实践方案
- 催收质检报告范文
- 2025年八省联考内蒙古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2024山东一卡通文化旅游一卡通合作协议3篇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测试卷(二)(含答案)
- 202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计划
- 2024-2025年江苏专转本英语历年真题(含答案)
- 投标废标培训
- 脑卒中课件完整版本
- 药房保洁流程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