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优质课件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优质课件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优质课件_第3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优质课件_第4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优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回忆我的母亲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新课导入了解作者生平,积累“佃农”“周济”“任劳任怨”“为富不仁”等词语。抓住文章的主线,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把握母亲的形象,感受母亲的品格。(重点)学习文章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写法,体会作者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难点)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重点)学习目标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作者简介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1944年2月15日朱德同志的母亲逝世。1944年4月5日1983年本文以《母亲的回忆》为题,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了《朱德选集》,改题目为《回忆我的母亲》。背景链接回忆录“三亲”原则:亲闻、亲见、亲历概念表现形式文体特点一种用叙述、描写、资料编排等方法,追忆本人或本人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叙事性文体,是传记的一种可以记述人物一生的事迹,也可以讲述人物故事中的一个片段;可以追述一个历史阶段,也可以描写一个生活侧面。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格式不一①真实,就是真实记录人物的经历和思想;②广泛,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所写人物的经历,而且要以所写人物的经历为主线,串联起与之有关的人和事;③突出,指回忆录中的主要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文体知识字词清单读读写写溺

佃农劳碌私塾周济

宽厚

仁慈连夜慰勉不辍任劳任怨为富不仁祖籍

韶关榨油红薯菜籽和蔼

妯娌和睦豪绅衙门差役横蛮支撑外甥东挪西借nìdiànlùshújìcíwèichuòrénjísháoshǔzǐǎizhóulimùshēnyáchāihènɡchēnɡshēnɡzhànuó溺爱、溺水wéi不要写成“狼藉”的“藉”。多音字()勉强()倔强()强大强qiǎnɡ()任劳任怨()姓任任rèn()周济、同舟共济()济南、人才济济济jìjǐ()调料()调查调tiáodiào用于地名和姓氏。jiànɡqiánɡrén辍()不辍啜()啜泣缀()点缀chuòzhuì豌()豌豆蜿()蜿蜒婉()婉约wānwǎn碌()劳碌禄()俸禄lùlù形近字chuòwān塾()私塾熟()熟悉shúshú籍()祖籍藉()狼藉jíjí蔼()和蔼霭()雾霭ǎiǎi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横蛮:即蛮横,指(态度)粗暴而不讲理。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不辍:不中止,不停止。词语集注用于褒义。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含贬义。近义词:省吃俭用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锺太夫人的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同志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阅读课文,感受这位伟大母亲的形象,再想一想,为什么这位母亲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文章在质朴平实的叙述中,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情。画出打动你的地方,简要记下你的阅读感受。课前预习讨论交流: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并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1痛悼母亲逝世,总领全文,引出对母亲的回忆。第二部分2—13文章的主体部分,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第三部分14—17以抒情、议论的笔触来抒发对母亲的悼念之情。整体感知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点明题旨,引出下文。总领全文,“勤劳一生”是全文叙事的线索。第一部分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时间母亲经历的事情表现出的思想品格文中写了母亲的哪些事例?这些事例表现了她的什么品格?本文是怎样将这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作者小时候“好劳动”“整日劳碌着”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1895—1900年前后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没有灰心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1905年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1919年1924年—1927年1937年1943年1908年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深明大义离开土地就不舒服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勤俭持家、深明大义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85岁高龄仍“不辍劳作”热爱劳动热爱劳动、眷念土地精读课文课文纵横交叉,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脉络清晰,有条不紊,围绕母亲“勤劳的一生”这一线索来写。本文标题是《回忆我的母亲》,第5段内容是否偏离标题?请概述理由。考点分析某段内容是否离题[答题思路](1)定性:是(否)。(2)概括段落内容。(3)分析段落在表达情感、表现主旨、塑造人物等方面的作用。(4)阐述段落与标题之间的联系。注意:此类题一般回答“没有离题”“不偏题”,分析内容时一般考虑“衬托”“反衬”“侧面烘托”“突出”等作用。不偏题。本段主要写“我”从小勤劳能干,懂事孝顺,这是母亲潜移默化影响“我”的结果,突出了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从侧面衬托了母亲的勤劳能干,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与标题紧密相连。返回作者将母亲放在两个不同的背景中来写,请结合文中的事例,说说是哪两个不同的背景。两个背景“我家是佃农”的贫苦家境中国所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和“我”所经历的中国革命历程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联系文中母亲的事例,用“通过第×段第×句的内容,我觉得母亲是一个××的人”的句式来概括母亲的性格特点。考点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技法]一看人物身份。整体感知文意,了解人物的身份,是正确分析其性格特征的第一步。二看人物描写。抓住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便能轻松探视人物的心灵世界,读出作品刻画人物的意图所在。三看情节发展。分析故事情节,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对人物进行多层面的分析,注意其思想、个性的多重性,这是全面了解人物形象的前提。四看特定手法。抓住细节刻画、对比突出、环境烘托、正侧面描写、欲扬先抑等特定的艺术手法,品析其作用,可以概括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五看议论抒情。议论、抒情句(段),往往揭示文章的主旨,蕴含着作者对人物所作所为的态度、情感,抓住这些句子,便找到了窥视人物形象的窗口。段落内容性格特点第6段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聪明能干、心灵手巧第7段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善良、宽厚、仁慈第12段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有远见、识大体返回文章除了表现了母亲“勤劳一生”外,还写了母亲对“我”的影响。浏览第2—13段,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第5段教给“我”生产知识,以及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第7段培养“我”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品格。第8段启发“我”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寻找新生活。第10、12段鼓励和支持“我”走革命道路。母亲对朱德产生的巨大影响,才使朱德拥有了革命精神和革命意志。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状元贴士照应照应指一篇文章首尾或前后内容的关照和呼应。这样互相辉映,相得益彰,使文章前后贯通,结构完整,中心突出。大体有两种:一是首尾照应,即我们常说的首尾呼应;二是多处照应,即对于重点部分或主要内容多次呼应,使中心更加鲜明突出。照应首段“勤劳一生”,也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答题思路]在叙述中议论的作用:①在开头,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②在叙述中穿插,使文章锦上添花;在段与段之间穿插,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③在结尾,画龙点睛。有的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有的总结全文,发出号召,深化主题。考点分析议论在散文中的作用议论。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合在一起,升华了母亲的形象,深化了文章主题,读来令人倍加感动。返回第16段表达了几层意思?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第一层:痛悼母亲的离去第二层:对母亲的赞美第三层:决心尽忠革命事业层层递进设问状元贴士设问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客,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其作用是: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答题模式:通过一问一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并引起读者的呆思,自然引出下文。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指上文中每天繁重的劳动。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敬重而又心疼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两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母亲连如此短暂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照顾子女上。这一句表现出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恩之情。1.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有机地结合起来写的?这给了我们哪些深刻的启示?作者先以设问句“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发人深思,再将对母亲的爱引向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爱母亲,就要“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报答母亲的深恩,才算爱母亲。为此,作者下定决心“能做到”,坚定信念“一定能做到”。这一段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坚定意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深入探究2.对于文章结构的划分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最后两段是一部分,另一种认为最后四段是一部分。怎样划分更恰当?我认为最后两段分为一部分更合适。从文章内容的前后呼应看,文章第14、15段,承接上文叙述的事例,概述母亲对作者的教育和深刻影响:一是“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这两段说出母亲“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原因,与文章开头照应,又自然引出下文。文章最后两段则表达对母亲的沉痛悼念以及作者报答母亲的决心。我认为最后四段分为一部分更合适。从文章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前文是具体叙述母亲“勤劳一生”,而从第14段开始的最后四段,转而以抒情、议论的笔触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第14、15段,是表达对母亲的感谢,第16、17段,抒写母亲离作者而去所带来的哀痛和作者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最后这四段,写作者感谢母亲以及由爱母亲到爱党和广大人民,是文章感情深化、主题深化的部分。回忆我的母亲痛悼母亲,引出回忆寄情于事,歌颂美德情感升华,报答深恩整日劳碌聪明能干任劳任怨坚强刚毅勤劳的母亲革命的母亲送子读书给“我”慰勉期望成功支持革命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教给“我”生产知识和革命意志结构梳理总分总尽忠于民族尽忠于人民尽忠于党本文主要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及影响,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限敬爱的感情,表达了作者要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主旨归纳本文阅读考点重要修辞手法分析某段内容是否离题设问重要写作技法通过典型事例写人分析议论在散文中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本文考点回顾1.事例典型,人物鲜活。

作者选择了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作为重点来写母亲的一生,所记事情看似平凡,实则非常典型,诸如煮饭,种田、挑水、喂猪等日常小事,体现出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本质特征。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由此呈现在我们面前。写作特色2.语言朴素,情真意切。本文没有运用很多修辞手法,没有激情澎湃、慷慨激昂的语言,没有抒情性很强的句子,但这并不影响作者抒发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作者把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怀念之情渗透在对母亲的回忆中,在平静的叙述中,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写作特色通过典型事例写人《回忆我的母亲》选取了许多典型事件,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通过典型事例写人时要注意:①确定所要写的人物的特征;②围绕要写的特征选取典型事件;③记叙事件时要抓住典型细节,如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突出人物特征。一课一得写作指导周日,该上素描课了,妈妈大老远从公司赶回来送我。可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雨。妈妈打开雨伞举到我头上。伞有些小,我看到妈妈的大半个身子都露在雨伞外,便把雨伞往妈妈的方向推了推。妈妈看了我一眼,淡淡地说:“不用,你昨天刚拉完肚子,小心再着凉。”我只好把伞又移了回来,泪水却忍不住在眼眶里转。母爱是平凡的,却无处不在。母爱就像这把雨伞,为我挡风遮雨。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让我动容,也让我深深感激。写作示范干支纪年法干(ɡān)支纪年法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ɡuǐ),十二地支为子、丑、寅(yín)、卯(mǎo)、辰、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hài)。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的次序,即为干支纪年法。每六十年为一个周期,所以民间有“六十年转甲子”的说法。“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以干支命名的。拓展延伸天干地支对照表天干123456789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12345678910111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次序表12345678910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1121314151617181920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21222324252627282930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31323334353637383940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41424344454647484950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51525354555657585960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换算换算方法:公元年序减去3,所得数除以天干数10,得到的余数是多少就是天干第几位;公元年序减去3,所得数除以地支数12,得到的余数是多少就是地支第几位。

以2021年为例:天干:(2021-3)÷10得到的余数是8,对应的天干是辛;

地支:(2021-3)÷12得到的余数是2,对应的地支是丑;

那么得出的结论是:2021年为辛丑年。关于母亲的诗词名句及名人名言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2.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诗经·小雅·蓼莪》3.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蒋士铨《岁暮到家》4.搴(qiān)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5.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诗词名句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2.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3.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4.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名人名言很多作家都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比如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等。找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不同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的语言风格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课后作业你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你的母亲对你有着怎样的影响呢?以母亲为话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7回忆我的母亲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新课导入了解作者生平,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意,把握作者母亲的形象特点。(重点)学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写法;理解、品味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体会作者蕴藏在文章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难点)联系生活,感受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学习目标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作者简介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原题是《母亲的回忆》,刊载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1983年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出版了《朱德选集》,改题目为《回忆我的母亲》。背景链接文体知识回忆录:回忆录是一种用叙述、描写、资料编排等方法,追忆本人或本人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叙事性文体。它可以记述人物一生的事迹,也可以讲述人物故事中的一个片段;它可以追述一个历史阶段,也可以描写一个生活侧面,灵活多样,格式不一。写作回忆录要努力做到“真实”“广泛”“突出”。真实,就是真实记录作者的经历和思想;广泛,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经历,而且要以个人经历为主线,串联起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各个角落,反映社会某一时段的历史面目;突出,指回忆录中的主要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溺死()

私塾()

劳碌()和蔼()

迁徙()

佃农()管束()

祖籍()

慰勉()韶关()

衙门()

外甥()妯娌()周济()

不辍()为富不仁()●●●●●●●●●●●●●●●●●●生难字nìshúlùǎixǐdiànjíwèimiǎnsháoyáshēnɡzhóu

lijìchuòrénshù字词学习多音字()勉强()倔强()强大()爱好()好坏强好()调料()调查调qiǎnɡjiànɡqiánɡ()蛮横()横七竖八横hènɡhénɡhàohǎotiáodiào词语解释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慰勉:安慰勉励。横蛮:即蛮横,指(态度)粗暴而不讲理。不辍:不停。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1痛悼母亲去世,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整体感知第二部分2—13详尽地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歌颂了母亲的美德。第三部分14—17写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也表达了作者继续革命的决心。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点明题旨,引出下文。线索:“勤劳”总领全文,是全文叙事的线索。课文解读第1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在内容上,开篇点题,运用倒叙的写法,怀着对母亲深沉的爱,开始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我爱我母亲”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在结构上,“永远回忆”既直接呼应题目,又自然地引出下文。第4段“总是天不亮就起床”中的“总是”一词说明了什么?“总是”说明天天如此,没有例外的时候,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突出“母亲是个好劳动”。如何理解第5段中的“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等句子?“自然地”“悄悄”“整日在地里跟着”等语句,说明母亲身教的巨大力量,母亲勤劳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使“我”从小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我”对母亲无言的爱,从侧面表现了母亲的辛劳。第6段中“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一句写出了什么?“看也不看”表明饭食质量差,形象地写出了地主富人家对穷人家食物不屑一顾的态度;“吃起来有滋味”表明母亲做饭手艺之高,写出了一家人对母亲巧手调制后的食物的喜欢。在这里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母亲的聪明能干,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品味第7段中“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挑水的挑水”一句的妙处。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具体描写一家人井然有序的劳动生活,说明了“我们”家“有规律有组织”。在内容上,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赞扬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优秀品质,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敬佩之情;在结构上,总结上文。第7段中写道:“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第8段中对1900年前后旱灾时的场面描写反映了什么?反映了农民的疾苦和社会的黑暗。“不得不”写出了当时农民被逼无奈的惨状。“穿得破破烂烂”“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语言虽朴素平实,叙事却有声有色。如何理解第8段所说的地主“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这一事件?写退佃搬家,用了“威胁”“逼”等词语,寥寥数语便写出了地主阶级的残忍和冷酷,这是作者一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怎样理解第9段“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这句话?黑暗的旧社会“逼得”父母要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写出了父母送“我”读书的目的,表现了他们的反抗意识,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想摆脱剥削阶级压迫的强烈愿望。如何理解“我”要瞒着母亲去参加新军和同盟会?“瞒着”表现出“我”的矛盾心理。父母节衣缩食供自己读书,为的是“支撑门户”,而自己却弃家出走去追寻理想。“我”“瞒着”母亲是怕母亲不理解,更怕她为“我”担心。第11段中说作者父母“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不舒服”,是指父母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正是中国农民的一大特点,从句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农民对土地的眷念和勤劳的美德。这两句话表明父亲和母亲已经养成了劳动的习惯,劳动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第12段中“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这句话表明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两个“知道”表明母亲深明大义,盼望革命能够成功。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直抒胸臆:两个“永远”,语言平实,感情浓烈,写出了母子之间不言而喻的一片深情。第12段中“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一句中的“竟”字有何作用?“竟”表示出乎意料,“竟”字表达了“我”因为没有报答勤劳、坚强、可亲可敬的母亲,而内心感到非常愧疚和遗憾的心情,也寄托了“我”对母亲的无限哀思与深情怀念。第13段第一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在内容上明确母亲的特点,既是这一段的中心句,又深化了文章主题,突出了中心;在结构上照应开头“勤劳一生”。作者感谢母亲的原因有哪些?试简要概括。一是“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这些都是作者回忆母亲的根本原因。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的感情?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等等。其中爱是基本感情,是贯穿全文的感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1.课文围绕中心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表现了母亲哪些优秀品质?课文围绕“勤劳”精选典型事例,突出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如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俭朴;做好吃的饭、纺结实的衣服表现了母深入探究亲的聪明能干;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过架,表现了母亲的宽厚;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表现了母亲的仁慈;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表现了母亲的坚强……这些事例平凡而又典型,表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优秀品质。2.有人说“文如其人”,朱德同志朴实、谦逊、忠厚、诚恳,写出来的文章也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情澎湃的语言。有的同学因此认为本文不是一篇好文章。请结合文章具体语句说说你的看法。文中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和慷慨激昂的词言去叙写、赞颂母亲。但是,在那平实的叙写中,在那简洁、朴素的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如“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这些都是肺腑之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所以本文是一篇好文章。作者回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