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f58f532c8a2adf8ab611d372854ef3/4bf58f532c8a2adf8ab611d372854ef31.gif)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f58f532c8a2adf8ab611d372854ef3/4bf58f532c8a2adf8ab611d372854ef32.gif)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f58f532c8a2adf8ab611d372854ef3/4bf58f532c8a2adf8ab611d372854ef33.gif)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f58f532c8a2adf8ab611d372854ef3/4bf58f532c8a2adf8ab611d372854ef34.gif)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f58f532c8a2adf8ab611d372854ef3/4bf58f532c8a2adf8ab611d372854ef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历史(下)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通过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平并改为北京;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召开第一次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课本P64、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标志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三个措施1、整顿经济秩序:通过打击银元投机、平抑物价、统一财政来实现的。2、抗美援朝: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的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1953年7月战争以美国失败而告终。出现的英雄人物:邱少云、黄继光等,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意义:课本P133、土地改革:开始于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目的:变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意义: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以后在农村社会中推行党的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1、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指的是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三改”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一五”计划(1953—1957):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3、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中着国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第4课“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后,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上来。经济建设强调综合平衡、稳步发展,成为全党的共识。2、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两大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内容P24—25)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启示、教训:经济建设一定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要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否则就会给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的损失。4、国民经济的调整:1961年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5年完成。第5课奋发图强艰苦创业1、被誉为“铁人”的是王进喜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两岸关系缓和、两岸经济合作交流、大陆“一国两制”、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扩大不利因素有:“台独”势力猖獗、美国干涉。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4课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人民海军、空军建立的背景是:课本P832、中国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成立时间是1949年4月,海军领导机关成立时间1950(正式成立)。3、中国空军第一个飞行中队成立时间是1949年8月,空军司令部成立时间是1949年11月4、中国海军、空军成立重要意义:课本P855、新中国导弹部队建立时间1966年7月1日,目的是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适应现代战争需要。承担战略核反击任务。6、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背景是:海湾战争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的军事技术的挑战,中央军委提出,要把战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之上。坚持质量建军、科技强军,全面推进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重要意义:课本P89第15课新中国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具体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万隆会议召开时间是1955年4月,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万隆会议召开意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和理解与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时间1971年月10月,重要意义是: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外交翻开了新的一页。4、中美建交的背景是:由于美苏争霸,美国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借重中国牵制苏联。5、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华。中美建交的三原则是断交、废约、撤军。7、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签定分别在1972年《上海公告》、1978年《建交公布》、1982年《“八一七”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1、亚太经合组织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显现出多极化发展趋势,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面对国际形势变化的新特点,中国积极参与双力与多边领域的对话与合作。该组织成立时间1989年,中国加入该组织时间1991年。2、2001年,中国主办亚太经合组织年会背景: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美国遭受恐怖袭击此次会议圆满成功有何重要意义?为亚太经合组织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了人们对恢复世界经济增长的信心。3、上海合作组织六个成员国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性质: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意义:课本P103世纪交替之际,世界局势呈现什么特点?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为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作出那些贡献?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教育文化第18课科学技术1、.两弹一星”:核弹:①.目的:打破核讹诈,加强国防建设.②.成果:1964.10.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7.6.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③.意义:标志我国跨入核先进国家行列.④导弹:1963年,中国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人造地球卫星:1970.4成功发射第一颗(东方红一号)意义: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2、1965.9.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3、1973.10.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4、“863”计划:1986.3 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建议, 意义:为中国高科技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增强综合国力5、计算机网络技术:1986开始建网,1994年正式与国际互联网接通,2000年信息产业成为中国第一大产业.计算机网络成为”第四媒体”第19课教育事业的发展基础教育: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战略方针.1986年4月,通过义务教育法,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开始义务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奠定基础.1989年,发起“希望工程”。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1977年,邓小平恢复高考制度。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正轨。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目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成果:办学形式多、学科门类全、多层次培养、办学目标明、教学设施好。第20课文化教育和体育文艺繁荣:建国初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改革后,出现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体育:1973年,恢复在亚运会联合会的合法席位。1979年,重返奥委会。1984年,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实现金牌0的突破。27届奥运会,金牌第三,挤身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列。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重点青少年和儿童。第七单元社会变迁与日常生活第21课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制度:成果--建国初,初步解决严重失业问题;改革以来,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渐优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敬意的就业管理体制正在形成。改革趋势:统包统配——劳动合同制——市场调节。新模式:自主就业,市场调节,政府促进。《劳动法》从法律上保障了企业自主用工,个人自主择业的权力。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建国初,成果--制定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法律法规。意义:对国民经济发展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