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在乳腺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_第1页
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在乳腺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_第2页
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在乳腺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_第3页
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在乳腺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_第4页
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在乳腺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在乳腺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Summary】目的:分析乳腺癌病人护理中一病一品护理模式所具有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模式)与观察组(40例,一病一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上述观察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乳腺癌病人行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干预,可获得较好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健康恢复。【Keys】一病一品护理模式;乳腺癌;临床护理;护理满意度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要病因,发病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以上,并在近些年内呈不断增长趋势。提高乳腺癌临床疗效势在必行。多数临床证明,临床护理对乳腺癌临床疗效提升存在重要影响,科学、有效、安全、优质护理措施应用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维护与病情康复[1]。本研究将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应用病人护理中取得较好效果,具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资料80例入组研究对象,收集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属在我院接受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信封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一般资料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年龄20~76(46.68±10.33)岁;受教育年限0~16(10.21±2.25)年;保乳手术14例,乳房全切除术6例,保乳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20例。观察组:年龄21~77(46.69±9.71)岁;受教育年限1~16(10.26±2.14)年;保乳术、乳房全切除术、保乳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各15例、7例、18例。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确诊为乳腺癌[2];(2)自愿参与并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3)交流与沟通无障碍。排除标准:(1)伴有精神疾病、手术禁忌证、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2)依从性差;(3)同期参与其他研究。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如病房环境管理、入院检查指导、术后康复训练等。观察组:行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干预,即:(1)成立乳腺癌一病一品护理小组,通过小组成员教育培训,丰富其护理经验,提高其职责素养,强化其护理能力,明确其护理权责。(2)患者入院后对其健康状况进行系统评估,并结合患者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护理需求等,制定针对性围术期护理方案。(3)围绕“环境管理、心理疏导、健康宣教、药物控制、饮食指导、并发症预防、康复训练、专科护理”基于临床路径贯彻落实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同时定期就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处理护理中存在的问题。1.3观察指标临床指标水平:包括引流管制时间、住院时间。心理健康状况:用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与护理前后评价,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相应症状越严重。(3)生活质量水平:护理后用中文版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价[3],包括“生理(0~28)、社会/家庭(0~28)、情感(0~24)、功能(0~28)附件关注(0~36)”等五部分内容,总分范围0~144,分数与生活质量水平呈正比。(4)统计研究对象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5)护理满意程度: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信效度较高,Cronbach’salpha系数0.871)评价,百分制,60分以上满意,反之不满意。1.4统计学方法SPSS26.0软件分析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数(n)、率(%)表示计数资料,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临床指标水平比较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5.69±1.77)d、(10.98±1.65)d均较对照组(8.47±1.21)d、(15.06±2.34)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00、9.012,P<0.05)。2.2两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经护理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更低且组间P<0.05,见表1。表1两组SAS、SDS评分比较[(±s),分]组别nSASSDS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4057.65±8.8844.74±5.5754.47±7.2142.27±6.05观察组4057.98±7.4533.68±6.6454.52±7.8431.18±6.27t0.1808.0710.0308.050P0.8580.0000.9760.0002.3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经护理观察组FACT—B量表各项评分与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P<0.05,见表2。表2两组FACT—B评分比较[(±s),分]组别生理社会/家庭情感功能附件关注总分对照组(n=40)17.41±2.3316.58±2.6518.58±3.3618.94±1.2420.23±3.3689.68±5.47观察组(n=40)22.36±2.0522.11±2.4722.37±1.5523.36±2.7828.95±3.14121.54±6.35t10.0889.6556.4789.18311.99224.042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4两组护理风险事件比较观察组发生率2.50%(1/40),较对照组20.00%(7/40)低,组间=4.507,P=0.034<0.05。2.5两组护理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组间P<0.05,见表3。表3两组护理满意程度比较[n(%)]组别n护理内容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护理态度护理技术对照组4028(70.00)26(65.00)28(70.00)29(72.50)32(80.00)观察组4037(92.50)38(95.00)38(95.00)38(95.00)39(97.50)6.64611.2508.6587.4404.507P0.0100.0010.0030.0060.0343讨论本研究将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癌病人护理中,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经一病一品护理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与住院时间缩短。提示一病一品护理模式能够立足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全过程个体化护理,充分发挥护理在临床疗效提升中的促进作用,助理患者机体功能恢复。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说明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可从多方面落实优质护理措施,最大程度满意患者多元化、个体化护理需求,增强患者身心舒适度,产生生活质量改善、护理风险预防等效果。随患者健康恢复,其对临床护理得满意程度也提高。总之,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应给予重视和推广。【Reference】[1]李一桔,陈云霞,胡汉美,等.基于循证理念的乳腺癌“一病一品”专科护理建设及效果评价[J].交通医学,2018,32(06):6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