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无锡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A.A.《韩非子》B.《庄子》C.《论语》D.《孟子》
2.《论快乐》一文的作者是
A.钱钟书B.朱光潜C.鲁迅D.培根
3.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是()
A.就在这天晚上,台风袭来,暴雨如注,整个城市都在柔弱地颤抖。
B.天一阁终于走到了中国近代。
C.惨亮的灯光下,她枯黄憔悴如同一册古老的线装书。
D.行山道上,看见崖上一枝红花,艳丽夺目,向路人迎笑。
4.宗臣写《报刘一丈书》的原因是()
A.有感于普遍存在的官场腐败
B.有感于刘一丈与父亲的亲情
C.有感于自己“常不见悦于长吏”
D.有感于刘一丈信中的“上下相孚”
5.《秋水》开头部分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寓意是()
A.惊叹大自然的多姿多彩B.赞美祖国江山的壮丽C.为河伯改变态度作铺垫D.比照两种不同认识境界
6.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的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A.夸张B.拟人C.叠字D.比喻
7.下列关于作品、作者、写作年代搭配错误的是()
A.《炉中煤》——郭沫若——五四时期
B.《再别康桥》——徐志摩——20年代
C.《发现》——闻一多——解放战争时期
D.《香市》——茅盾——30年代
8.《答司马谏议书》的总体行文风格是()A.A.慷慨激昂B.平易质朴C.含蓄委婉D.刚柔相济
9.《故乡的野菜》的作者是()
A.周树人B.茅盾C.周作人D.郁达夫
10.《我爱这片土地》中诗人着力刻画的一个象征形象是()
A.鸟B.暴风雨C.土地D.河流
11.曹禺创作的第一部剧作是
A.《日出》B.《原野》C.《雷雨》D.《北京人》
12.下列作者、作品、主人公搭配正确的是()
A.契诃夫——《苦恼》——姚纳
B.欧.亨利——《苦恼》——德拉
C.契诃夫——《麦琪的礼物》——德拉
D.欧.亨利——《苦恼》——姚纳
13.
第
12
题
从内容上看,《氓》是一首()。
14.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警戒性语句是()
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B.满招损,谦得益C.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5.接在下面这句话后边,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悬念教学”相对于“平铺直叙法”“注入法”教学而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B.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生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C.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D.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16.下列画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A.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其绝必有处:肯定有一个地方先断开。
B.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日夕策马:从早到晚骑马去。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移之官理:运用到管理上。
D.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匍匐前称弟子:伏地向前口称弟子。
17.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A.《论语》B.《孟子》C.《庄子》D.《墨子》
18.
第
6
题
下列作家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是()。
19.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某一地区特定时间内游客数量超过其接待能力,是造成该地区旅游业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接待能力若不提高,再美的湖光山色也会黯淡无光,______,再好的微笑服务也会丧失魅力。
A.再多的投入和开发也尤济于事
B.再浓厚的游览兴趣也会逐渐减退
C.再迷人的青山绿水也会索然无味
D.再多的人文景观也会失去风采
20.“狡兔三窟”成语出自()
A.《郑伯克段于鄢》B.《秋水》C.《李将军列传》D.《冯谖客孟尝君》
21.“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指的是()
A.柳公权B.柳宗元C.柳永D.李清照
22.《晏子对齐侯问》一文的中心旨意是宣扬()
A.“和”而“同”B.不“和”而“同”C.“和”而不“同”D.不“和"而不“同”
23.《大同》出自《礼记》,下面对其陈述正确的是()
A.《礼记》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
B.《礼记》中的《仪礼》《周礼》《周官》合称“三礼”
C.《礼记》成书是春秋时代
D.《礼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礼仪制度
24.下列诗句中属于远景静态描写的是()
A.操吴戈兮被犀甲B.旌蔽日兮敌若云C.车错毂兮短兵接D.矢交坠兮士争先
25.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量制作慢词的词人是()
A.李清照B.李煜C.苏轼D.柳永
26.闻一多提出的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是
A.理想美、思想美、形式美B.色彩美、意境美、绘画美C.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D.节奏美、音乐美、形式美
27.
第
4
题
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的是()。
28.下列作品中,属于叙事诗的是()。A.白居易《杜陵叟》B.屈原《国殇》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陶渊明《饮酒》(其五)
29.下面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近年来苏南地区地面沉降加快,防汛能力持续下降,这种情况表明超采地下水的行为亟须(遏制)。
B.中国电信已经扬帆起航,他们以先进技术为依托,正(亦步亦趋)驶向新的征途。
C.春节晚会上丰富多彩的节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这场涉及三省五市多家企业的债务纠纷,经省中级法院多次(斡旋),终于圆满解决了。
30.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甘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4)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A.比喻、夸张、排比、对偶B.排比、比拟、比喻、夸张C.对偶、比拟、比喻、夸张D.对偶、比喻、排比、夸张
二、填空题(10题)31.______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王江宁。”
32.潮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
33.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____,江月年年只相似。”
34.“倩何人唤取,________,掘英雄泪。”
35.___________是新月派的中坚,他的诗集有《志摩的诗》《悲冷翠的一夜》、《猛虎集》,散文集《爱眉小札》。
36.被后世称作“千古伤心之祖”的是《诗经》中的《_________》一诗。
37.《门槛》中的“女郎”是一个___________形象。
38.一篇议论文,一般都包含有论点、论据和________三个因素。
39.小说《苦恼》的作者是__________。
40.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作家是__和__。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这首词中有哪些借景抒情的句子,其表达效果如何?
42.这些比喻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4分)
43.
44.
45.文中所引孔孟的话属于何种论据?由前文中孔子的话引申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5题)46.阅读屠格涅夫《门槛》片段,回答下列各小题:
姑娘跨进了门槛。——厚厚的门帘立刻放下来掩住了她。“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
“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
“姑娘跨进了门槛”象征着什么?(4分)
47.阅读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曰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长宜子孙”本来意味着什么?作者为什么恨不得削去它?
查看材料
48.(一)阅读《再别康桥》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30~32题: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悄悄的我走了”一句反映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
49.阅读《创造宣言》,然后回答问题。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财神、土地公、土地婆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现成之神来崇拜。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笨人借恋爱之名把爱人造成丑恶无耻的荡妇来糟蹋,糟蹋爱人者不是奉行恋爱无上主义,而是奉行万恶无底主义的魔鬼,因为他把爱人造成魔鬼婆。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菲狄亚斯、米开朗琪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Lesseps)竞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无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Pascal)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①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东山的樵夫把东山的茅草割光了,上泰山割茅草,泰山给他的第一印象是:茅草没有东山多。泰山上的“经石硲”“无字碑”“六贤祠”“玉皇顶”,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至于那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境界,也因急于割茅草看不出来。他每次上山拉一堆屎,下山撒一泡尿,挑一担茅草回家。尿与屎是他对泰山的贡献,茅草是他从泰山上得到的收获。茅草是平凡之草,而泰山所可给他的又只有这平凡之草,而且没有东山多,所以他断定泰山是一座平凡之山,而且从割草的观点看,比东山还平凡,便说了一声:“泰山没有东山好。”被泰山树苗听见,想到自己老是站在寸土之中,终年被茅草包围着,徒然觉得平凡、单调、烦闷、动摇,幻想换换环境。一根树苗如此想,二根树苗如此想,三根树苗如此想,久而久之成趋向,便接二连三的,一天一天的,听到树苗对樵夫说:“老人家,你愿意带我到东山去玩一玩么?”樵夫总是随手一拔,把它们一根一根的和茅草捆在一起,挑到东山给他的老太婆烧锅去了。我们只能在樵夫的茅草房的烟囱里偶尔看见冒出几缕黑烟,谁能分得出那一缕是树苗的,那一缕是茅草的化身?割草的也可以一变而成为种树的老农,如果他肯迎接创造之神住在他的心里。我承认就是东山樵夫也有些微的创造作用——为泰山剃头理发,只是我们希望不要把我们的鼻子或眉毛剃掉。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你所栽培的幼苗是有了幻想,樵夫拿着雪亮亮的镰刀天天来,甚至常常来到幼苗的美梦里。你不能放弃你的责任。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当你看见满山的幼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地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有你回来,才能保证参天大树之长成。罗丹说:“恶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注:①黄梅:佛教禅宗五世祖弘忍,居黄梅山东禅院,人因以黄梅称之。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怎样的教育思想?
50.文中"人鱼"这一形象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向人们提出怎样的警示?
参考答案
1.C
2.A
3.C
4.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应试指导】《报刘一丈书》的主要写作目的是揭露明代官场腐败.所以A项正确。
5.D
6.C
7.C
8.D
9.C
10.A
11.C
12.A《苦恼》的作者是契诃夫,作品主人公是姚纳;《麦琪的礼物》的作者是欧.亨利,作品主人公是德拉。
13.B
14.D
15.A
16.CC项中画线的句子应翻译为:运用到为官治民的道理上。
17.C
18.B
19.B
20.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成语出处。【应试指导】“狡兔三窟”出自《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的话:“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21.C
22.C
23.A
24.BA、C、D项均是近景动态描写,B项为远景静态描写。
25.D柳永是北宋第一个大量写慢词的词作家,是慢词的真正开创者,在慢词体制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并使宋词开始由小令阶段进入慢词阶段。柳永的词多为慢词长调,用语通俗,雅俗共赏。
26.C
27.A
28.A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大纲第五部分“作品阅读分析”中《杜陵叟》一诗的熟练掌握程度。这首诗是一首叙事诗。
29.A
30.D
31.王昌龄
32.愁云惨淡万里凝
33.人生代代无穷已人生代代无穷已
34.红巾翠袖
35.徐志摩
36.蒹葭
37.女革命者
38.论证论证
39.契诃夫
40.韩愈柳宗元韩愈,柳宗元41.这首词中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密切融合,所有景物描写都带有情感色彩。如“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本来都是美好的景物,但这些美好的景物在作者的眼中却成为反面的刺激,使他想起故国美好的时日,因而这些景物给人的感觉不是愉悦,而是无可奈何的感伤。
42.只有具备至强毅力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43.透露了诗人对友人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长途跋涉的忧愁。
44.这一段成语有四个,具体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5.理论论据。
功亏一篑。
46.象征着革命者已抱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毅然投身于革命事业中。
47.“长宜子孙”是“祖父们”给后代留下的财产,安排好了的人生道路,在他们看来,它意味着家庭,礼教、财富和幸福。但在作者看来,它却是一条摧残青春、摧残生命、摧残心灵的死路,所以恨不得把它削去。
48.可以理解为诗人不愿张扬来康桥寻梦一事,更不愿让人知道个人复杂难言的情感。他与康桥的告别是深沉而又含蓄的。
49.倡导创造精神(或“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家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倡导创造精神(或“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家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
50.肖像描写、行为描写;不受诱惑(或不上当受骗)。肖像描写、行为描写;不受诱惑(或不上当受骗)。江苏省无锡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A.A.《韩非子》B.《庄子》C.《论语》D.《孟子》
2.《论快乐》一文的作者是
A.钱钟书B.朱光潜C.鲁迅D.培根
3.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是()
A.就在这天晚上,台风袭来,暴雨如注,整个城市都在柔弱地颤抖。
B.天一阁终于走到了中国近代。
C.惨亮的灯光下,她枯黄憔悴如同一册古老的线装书。
D.行山道上,看见崖上一枝红花,艳丽夺目,向路人迎笑。
4.宗臣写《报刘一丈书》的原因是()
A.有感于普遍存在的官场腐败
B.有感于刘一丈与父亲的亲情
C.有感于自己“常不见悦于长吏”
D.有感于刘一丈信中的“上下相孚”
5.《秋水》开头部分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寓意是()
A.惊叹大自然的多姿多彩B.赞美祖国江山的壮丽C.为河伯改变态度作铺垫D.比照两种不同认识境界
6.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的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A.夸张B.拟人C.叠字D.比喻
7.下列关于作品、作者、写作年代搭配错误的是()
A.《炉中煤》——郭沫若——五四时期
B.《再别康桥》——徐志摩——20年代
C.《发现》——闻一多——解放战争时期
D.《香市》——茅盾——30年代
8.《答司马谏议书》的总体行文风格是()A.A.慷慨激昂B.平易质朴C.含蓄委婉D.刚柔相济
9.《故乡的野菜》的作者是()
A.周树人B.茅盾C.周作人D.郁达夫
10.《我爱这片土地》中诗人着力刻画的一个象征形象是()
A.鸟B.暴风雨C.土地D.河流
11.曹禺创作的第一部剧作是
A.《日出》B.《原野》C.《雷雨》D.《北京人》
12.下列作者、作品、主人公搭配正确的是()
A.契诃夫——《苦恼》——姚纳
B.欧.亨利——《苦恼》——德拉
C.契诃夫——《麦琪的礼物》——德拉
D.欧.亨利——《苦恼》——姚纳
13.
第
12
题
从内容上看,《氓》是一首()。
14.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警戒性语句是()
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B.满招损,谦得益C.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5.接在下面这句话后边,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悬念教学”相对于“平铺直叙法”“注入法”教学而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B.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生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C.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D.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16.下列画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A.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其绝必有处:肯定有一个地方先断开。
B.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日夕策马:从早到晚骑马去。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移之官理:运用到管理上。
D.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匍匐前称弟子:伏地向前口称弟子。
17.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A.《论语》B.《孟子》C.《庄子》D.《墨子》
18.
第
6
题
下列作家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是()。
19.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某一地区特定时间内游客数量超过其接待能力,是造成该地区旅游业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接待能力若不提高,再美的湖光山色也会黯淡无光,______,再好的微笑服务也会丧失魅力。
A.再多的投入和开发也尤济于事
B.再浓厚的游览兴趣也会逐渐减退
C.再迷人的青山绿水也会索然无味
D.再多的人文景观也会失去风采
20.“狡兔三窟”成语出自()
A.《郑伯克段于鄢》B.《秋水》C.《李将军列传》D.《冯谖客孟尝君》
21.“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指的是()
A.柳公权B.柳宗元C.柳永D.李清照
22.《晏子对齐侯问》一文的中心旨意是宣扬()
A.“和”而“同”B.不“和”而“同”C.“和”而不“同”D.不“和"而不“同”
23.《大同》出自《礼记》,下面对其陈述正确的是()
A.《礼记》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
B.《礼记》中的《仪礼》《周礼》《周官》合称“三礼”
C.《礼记》成书是春秋时代
D.《礼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礼仪制度
24.下列诗句中属于远景静态描写的是()
A.操吴戈兮被犀甲B.旌蔽日兮敌若云C.车错毂兮短兵接D.矢交坠兮士争先
25.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量制作慢词的词人是()
A.李清照B.李煜C.苏轼D.柳永
26.闻一多提出的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是
A.理想美、思想美、形式美B.色彩美、意境美、绘画美C.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D.节奏美、音乐美、形式美
27.
第
4
题
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的是()。
28.下列作品中,属于叙事诗的是()。A.白居易《杜陵叟》B.屈原《国殇》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陶渊明《饮酒》(其五)
29.下面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近年来苏南地区地面沉降加快,防汛能力持续下降,这种情况表明超采地下水的行为亟须(遏制)。
B.中国电信已经扬帆起航,他们以先进技术为依托,正(亦步亦趋)驶向新的征途。
C.春节晚会上丰富多彩的节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这场涉及三省五市多家企业的债务纠纷,经省中级法院多次(斡旋),终于圆满解决了。
30.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甘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4)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A.比喻、夸张、排比、对偶B.排比、比拟、比喻、夸张C.对偶、比拟、比喻、夸张D.对偶、比喻、排比、夸张
二、填空题(10题)31.______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王江宁。”
32.潮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
33.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____,江月年年只相似。”
34.“倩何人唤取,________,掘英雄泪。”
35.___________是新月派的中坚,他的诗集有《志摩的诗》《悲冷翠的一夜》、《猛虎集》,散文集《爱眉小札》。
36.被后世称作“千古伤心之祖”的是《诗经》中的《_________》一诗。
37.《门槛》中的“女郎”是一个___________形象。
38.一篇议论文,一般都包含有论点、论据和________三个因素。
39.小说《苦恼》的作者是__________。
40.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作家是__和__。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这首词中有哪些借景抒情的句子,其表达效果如何?
42.这些比喻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4分)
43.
44.
45.文中所引孔孟的话属于何种论据?由前文中孔子的话引申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5题)46.阅读屠格涅夫《门槛》片段,回答下列各小题:
姑娘跨进了门槛。——厚厚的门帘立刻放下来掩住了她。“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
“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
“姑娘跨进了门槛”象征着什么?(4分)
47.阅读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曰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长宜子孙”本来意味着什么?作者为什么恨不得削去它?
查看材料
48.(一)阅读《再别康桥》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30~32题: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悄悄的我走了”一句反映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
49.阅读《创造宣言》,然后回答问题。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财神、土地公、土地婆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现成之神来崇拜。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笨人借恋爱之名把爱人造成丑恶无耻的荡妇来糟蹋,糟蹋爱人者不是奉行恋爱无上主义,而是奉行万恶无底主义的魔鬼,因为他把爱人造成魔鬼婆。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菲狄亚斯、米开朗琪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Lesseps)竞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无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Pascal)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①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东山的樵夫把东山的茅草割光了,上泰山割茅草,泰山给他的第一印象是:茅草没有东山多。泰山上的“经石硲”“无字碑”“六贤祠”“玉皇顶”,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至于那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境界,也因急于割茅草看不出来。他每次上山拉一堆屎,下山撒一泡尿,挑一担茅草回家。尿与屎是他对泰山的贡献,茅草是他从泰山上得到的收获。茅草是平凡之草,而泰山所可给他的又只有这平凡之草,而且没有东山多,所以他断定泰山是一座平凡之山,而且从割草的观点看,比东山还平凡,便说了一声:“泰山没有东山好。”被泰山树苗听见,想到自己老是站在寸土之中,终年被茅草包围着,徒然觉得平凡、单调、烦闷、动摇,幻想换换环境。一根树苗如此想,二根树苗如此想,三根树苗如此想,久而久之成趋向,便接二连三的,一天一天的,听到树苗对樵夫说:“老人家,你愿意带我到东山去玩一玩么?”樵夫总是随手一拔,把它们一根一根的和茅草捆在一起,挑到东山给他的老太婆烧锅去了。我们只能在樵夫的茅草房的烟囱里偶尔看见冒出几缕黑烟,谁能分得出那一缕是树苗的,那一缕是茅草的化身?割草的也可以一变而成为种树的老农,如果他肯迎接创造之神住在他的心里。我承认就是东山樵夫也有些微的创造作用——为泰山剃头理发,只是我们希望不要把我们的鼻子或眉毛剃掉。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你所栽培的幼苗是有了幻想,樵夫拿着雪亮亮的镰刀天天来,甚至常常来到幼苗的美梦里。你不能放弃你的责任。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当你看见满山的幼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地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有你回来,才能保证参天大树之长成。罗丹说:“恶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注:①黄梅:佛教禅宗五世祖弘忍,居黄梅山东禅院,人因以黄梅称之。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怎样的教育思想?
50.文中"人鱼"这一形象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向人们提出怎样的警示?
参考答案
1.C
2.A
3.C
4.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应试指导】《报刘一丈书》的主要写作目的是揭露明代官场腐败.所以A项正确。
5.D
6.C
7.C
8.D
9.C
10.A
11.C
12.A《苦恼》的作者是契诃夫,作品主人公是姚纳;《麦琪的礼物》的作者是欧.亨利,作品主人公是德拉。
13.B
14.D
15.A
16.CC项中画线的句子应翻译为:运用到为官治民的道理上。
17.C
18.B
19.B
20.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成语出处。【应试指导】“狡兔三窟”出自《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的话:“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21.C
22.C
23.A
24.BA、C、D项均是近景动态描写,B项为远景静态描写。
25.D柳永是北宋第一个大量写慢词的词作家,是慢词的真正开创者,在慢词体制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并使宋词开始由小令阶段进入慢词阶段。柳永的词多为慢词长调,用语通俗,雅俗共赏。
26.C
27.A
28.A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大纲第五部分“作品阅读分析”中《杜陵叟》一诗的熟练掌握程度。这首诗是一首叙事诗。
29.A
30.D
31.王昌龄
32.愁云惨淡万里凝
33.人生代代无穷已人生代代无穷已
34.红巾翠袖
35.徐志摩
36.蒹葭
37.女革命者
38.论证论证
39.契诃夫
40.韩愈柳宗元韩愈,柳宗元41.这首词中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密切融合,所有景物描写都带有情感色彩。如“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本来都是美好的景物,但这些美好的景物在作者的眼中却成为反面的刺激,使他想起故国美好的时日,因而这些景物给人的感觉不是愉悦,而是无可奈何的感伤。
42.只有具备至强毅力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43.透露了诗人对友人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长途跋涉的忧愁。
44.这一段成语有四个,具体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5.理论论据。
功亏一篑。
46.象征着革命者已抱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毅然投身于革命事业中。
47.“长宜子孙”是“祖父们”给后代留下的财产,安排好了的人生道路,在他们看来,它意味着家庭,礼教、财富和幸福。但在作者看来,它却是一条摧残青春、摧残生命、摧残心灵的死路,所以恨不得把它削去。
48.可以理解为诗人不愿张扬来康桥寻梦一事,更不愿让人知道个人复杂难言的情感。他与康桥的告别是深沉而又含蓄的。
49.倡导创造精神(或“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家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倡导创造精神(或“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家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
50.肖像描写、行为描写;不受诱惑(或不上当受骗)。肖像描写、行为描写;不受诱惑(或不上当受骗)。江苏省无锡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A.A.《韩非子》B.《庄子》C.《论语》D.《孟子》
2.《论快乐》一文的作者是
A.钱钟书B.朱光潜C.鲁迅D.培根
3.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是()
A.就在这天晚上,台风袭来,暴雨如注,整个城市都在柔弱地颤抖。
B.天一阁终于走到了中国近代。
C.惨亮的灯光下,她枯黄憔悴如同一册古老的线装书。
D.行山道上,看见崖上一枝红花,艳丽夺目,向路人迎笑。
4.宗臣写《报刘一丈书》的原因是()
A.有感于普遍存在的官场腐败
B.有感于刘一丈与父亲的亲情
C.有感于自己“常不见悦于长吏”
D.有感于刘一丈信中的“上下相孚”
5.《秋水》开头部分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寓意是()
A.惊叹大自然的多姿多彩B.赞美祖国江山的壮丽C.为河伯改变态度作铺垫D.比照两种不同认识境界
6.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的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A.夸张B.拟人C.叠字D.比喻
7.下列关于作品、作者、写作年代搭配错误的是()
A.《炉中煤》——郭沫若——五四时期
B.《再别康桥》——徐志摩——20年代
C.《发现》——闻一多——解放战争时期
D.《香市》——茅盾——30年代
8.《答司马谏议书》的总体行文风格是()A.A.慷慨激昂B.平易质朴C.含蓄委婉D.刚柔相济
9.《故乡的野菜》的作者是()
A.周树人B.茅盾C.周作人D.郁达夫
10.《我爱这片土地》中诗人着力刻画的一个象征形象是()
A.鸟B.暴风雨C.土地D.河流
11.曹禺创作的第一部剧作是
A.《日出》B.《原野》C.《雷雨》D.《北京人》
12.下列作者、作品、主人公搭配正确的是()
A.契诃夫——《苦恼》——姚纳
B.欧.亨利——《苦恼》——德拉
C.契诃夫——《麦琪的礼物》——德拉
D.欧.亨利——《苦恼》——姚纳
13.
第
12
题
从内容上看,《氓》是一首()。
14.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警戒性语句是()
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B.满招损,谦得益C.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5.接在下面这句话后边,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悬念教学”相对于“平铺直叙法”“注入法”教学而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B.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生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C.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D.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16.下列画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A.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其绝必有处:肯定有一个地方先断开。
B.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日夕策马:从早到晚骑马去。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移之官理:运用到管理上。
D.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匍匐前称弟子:伏地向前口称弟子。
17.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A.《论语》B.《孟子》C.《庄子》D.《墨子》
18.
第
6
题
下列作家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是()。
19.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某一地区特定时间内游客数量超过其接待能力,是造成该地区旅游业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接待能力若不提高,再美的湖光山色也会黯淡无光,______,再好的微笑服务也会丧失魅力。
A.再多的投入和开发也尤济于事
B.再浓厚的游览兴趣也会逐渐减退
C.再迷人的青山绿水也会索然无味
D.再多的人文景观也会失去风采
20.“狡兔三窟”成语出自()
A.《郑伯克段于鄢》B.《秋水》C.《李将军列传》D.《冯谖客孟尝君》
21.“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指的是()
A.柳公权B.柳宗元C.柳永D.李清照
22.《晏子对齐侯问》一文的中心旨意是宣扬()
A.“和”而“同”B.不“和”而“同”C.“和”而不“同”D.不“和"而不“同”
23.《大同》出自《礼记》,下面对其陈述正确的是()
A.《礼记》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
B.《礼记》中的《仪礼》《周礼》《周官》合称“三礼”
C.《礼记》成书是春秋时代
D.《礼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礼仪制度
24.下列诗句中属于远景静态描写的是()
A.操吴戈兮被犀甲B.旌蔽日兮敌若云C.车错毂兮短兵接D.矢交坠兮士争先
25.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量制作慢词的词人是()
A.李清照B.李煜C.苏轼D.柳永
26.闻一多提出的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是
A.理想美、思想美、形式美B.色彩美、意境美、绘画美C.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D.节奏美、音乐美、形式美
27.
第
4
题
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的是()。
28.下列作品中,属于叙事诗的是()。A.白居易《杜陵叟》B.屈原《国殇》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陶渊明《饮酒》(其五)
29.下面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近年来苏南地区地面沉降加快,防汛能力持续下降,这种情况表明超采地下水的行为亟须(遏制)。
B.中国电信已经扬帆起航,他们以先进技术为依托,正(亦步亦趋)驶向新的征途。
C.春节晚会上丰富多彩的节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这场涉及三省五市多家企业的债务纠纷,经省中级法院多次(斡旋),终于圆满解决了。
30.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甘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4)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A.比喻、夸张、排比、对偶B.排比、比拟、比喻、夸张C.对偶、比拟、比喻、夸张D.对偶、比喻、排比、夸张
二、填空题(10题)31.______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王江宁。”
32.潮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
33.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____,江月年年只相似。”
34.“倩何人唤取,________,掘英雄泪。”
35.___________是新月派的中坚,他的诗集有《志摩的诗》《悲冷翠的一夜》、《猛虎集》,散文集《爱眉小札》。
36.被后世称作“千古伤心之祖”的是《诗经》中的《_________》一诗。
37.《门槛》中的“女郎”是一个___________形象。
38.一篇议论文,一般都包含有论点、论据和________三个因素。
39.小说《苦恼》的作者是__________。
40.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作家是__和__。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这首词中有哪些借景抒情的句子,其表达效果如何?
42.这些比喻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4分)
43.
44.
45.文中所引孔孟的话属于何种论据?由前文中孔子的话引申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5题)46.阅读屠格涅夫《门槛》片段,回答下列各小题:
姑娘跨进了门槛。——厚厚的门帘立刻放下来掩住了她。“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
“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
“姑娘跨进了门槛”象征着什么?(4分)
47.阅读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曰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长宜子孙”本来意味着什么?作者为什么恨不得削去它?
查看材料
48.(一)阅读《再别康桥》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30~32题: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悄悄的我走了”一句反映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
49.阅读《创造宣言》,然后回答问题。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财神、土地公、土地婆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现成之神来崇拜。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笨人借恋爱之名把爱人造成丑恶无耻的荡妇来糟蹋,糟蹋爱人者不是奉行恋爱无上主义,而是奉行万恶无底主义的魔鬼,因为他把爱人造成魔鬼婆。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菲狄亚斯、米开朗琪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Lesseps)竞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无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Pascal)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①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新能源充电桩投资加盟合作协议范本3篇
- 2025年度住宅小区景观窗帘艺术化设计与安装合同范本4篇
- 基坑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检测报告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情侣心灵契合不分手情感咨询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绿色生态农业种植项目合作协议4篇
- 新课标下的实验教学新趋势-以小学科学为例
- 学生工业实习中的实践能力锻炼
- 2025年度房屋装修工程验收与保修个人房屋装修合同模板
- 白山2025年吉林白山市县事业单位招聘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30年中国路亚用品市场销售模式与竞争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 (2024版)
- 货物运输安全培训课件
-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详细版
- 前端年终述职报告
- 2024小说推文行业白皮书
- 特殊感染手术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市人民医院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2023-2025年实施方案及资料汇编
- 政绩观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7篇)
- GB 1886.23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 《港口管理》课件综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