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世界历史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_第1页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世界历史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_第2页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世界历史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_第3页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世界历史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_第4页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世界历史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构建·时空坐标】【归纳·阶段特征】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原始社会时期,随着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与传播,人类文明逐渐产生。世界上形成了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等最早的地区文明,这些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农耕文明的优势推动了帝国的扩张和文明的交流,人类文明交往的方式主要有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两种。古代埃及文明和西亚文明获得了稳步发展;古代希腊不断向周边地区殖民,建立了众多的城邦国家,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这是帝国兴起的重要条件,并最终推动了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兴起。丝绸之路促进了汉王朝和罗马帝国之间的经贸和文化交流。【课标要求】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1.了解古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3.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4.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5.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学什么梳理教材主干明晰命题核点考什么命题角度解读核心素养提升练什么高考内容衍生热考命题对接目录CONTENTS/////////////////////课时训练///////知识点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前提(1)采集和渔猎发展为农业和畜牧业。(2)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促进了交换和贸易。(3)一部分人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4)人们______生活和早期城市的出现。定居2.标志标志产生原因私有制__________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阶级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战俘沦为奴隶国家解决__________和部落战争的需要文字记事和管理的需要社会分工阶级矛盾知识点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古代西亚文明(1)兴起: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产生了最初的文明。(2)发展: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3)成就政治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__________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经济①种植______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②王室、神庙、政府官员、贵族、商人拥有土地,合伙经营或出租给佃户

【链接·选择性必修2·P4】汉谟拉比大麦法律《______________》①地位: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宣扬__________,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②评价: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__________历史的重要资料

【链接·选择性必修3·P17】文化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___________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诞生了洪水与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建筑①苏美尔人的__________生动有趣,壁画主题多样,别出心裁②亚述帝国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王宫,标志性雕刻是__________③波斯王宫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链接·选择性必修3·P16】汉谟拉比法典君权神授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泥偶雕像人首飞牛2.古代埃及文明(1)兴起: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2)成就政治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______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文化文字象形文字,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一直使用到4世纪文学①神话包括世界诞生和人类起源等内容②诗歌大多是宗教诗,也有爱情诗③哲理故事传达着埃及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④散文故事包含寓言和传记等法老文化建筑建造金字塔,法老们修建众多神庙科学①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是古代世界最精确的历法之一;凯撒制定儒略历时,吸收了埃及历法的成就②在数学、医学等方面颇有建树,波斯帝国宫廷中,就有许多埃及医生【链接·选择性必修3·P18】书写________经济土地主要是______和神庙占有【链接·选择性必修2·P4】太阳历莎草纸王室3.古代印度文明(1)演进①公元前3千纪,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②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2)成就政治形成__________,由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组成文化①宗教:佛教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②文学:《摩诃婆罗多》和《__________》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③数学: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种姓制度罗摩衍那辨正误问题导学1.采集渔猎时代,人类为获取食物而不得不迁徙。农业时代,人类播种等待收获需要定居。()2.铁制农具是原始农业社会向传统农业社会过渡的决定性因素。(

)3.受地理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4.国家管理下的居民是以地域来划分的,氏族制度下的居民是以血缘关系来划分的。(

)5.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是由当地自然环境这一因素决定的。()6.亚述巴尼拔王建立的图书馆是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

)√√√√×√挖教材1.在浙江河姆渡遗址中,曾经出土了刻有猪纹的陶钵。(摘自选择性必修2教材P3)这一文物的发现有何历史价值?

提示

有助于我们了解野猪被驯化为家畜的过程。2.阅读选择性必修2教材第6页的“学思之窗”并回答材料中“新的分工”指什么?

提示进入文明时代前,商业贸易从农业中分离出来。3.在古巴比伦,国家、神庙、私人都积极参与商业活动。《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与商务有关的条文。亚述崛起后,商人们还开辟了海外贸易。(摘自选择性必修2教材P37)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

古代两河流域的商业发展繁荣。4.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了它们各自文化的特点?(摘自教材P5)

提示

两河经常泛滥,农业发达,诞生了洪水和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测量土地的60进制。尼罗河水定期泛滥,几何学和天文学研究兴起。5.埃及历史铭文记载:“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摘自必修教材P5)这段话表现了法老怎样的地位?

提示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拓视野1.重要概念——食物采集者在旧石器时代,人类仍然和其他动物一样,是食肉动物中的一员,也是食物采集者,完全依赖大自然的恩赐。到了人类可以从农耕、畜牧中获得半数及以上的食物时,就成为了食物生产者,从而和动物有了更大的区别。思考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的关键在哪里?提示农业的出现。2.重要概念——农业革命农业的产生,是原始社会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农业使人类摆脱掠夺的经济形式,过渡到凭主观意志生产粮食的经济形式。并且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为人类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剩余产品,促进一连串的社会变革,最后导致文明的诞生。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思考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是什么?提示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3.重要概念——农耕文明(1)农耕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文明形态。随着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2)农耕文明是指由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3)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思考人类最早的农耕文明区域有什么共同点?提示修建水利工程成为地区发展的大事。4.关键图表——种姓制度思考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提示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主题一早期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史料探究】史料人类对大自然的依附性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留下了印记。但是,当人类作出划时代的新发现——不仅靠采集食物,而且通过栽培植物①也可养活自己时,这一依附性大大减弱了。于是,一个崭新的世界②展现在人类面前,使人类的眼界大为开阔;从此,人类告别了旧石器时代,跨入新石器时代。——[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视角1唯物史观——人类古代文明的诞生解读: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即原始农业的诞生。②指人类从此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变成食物的生产者。思考史料中人类的“划时代”变化是指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是什么?提示农业的诞生。影响: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商业的出现;人类开始定居生活,较大的定居点发展为早期城市;农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素养提升】唯物史观——文明的产生【史料探究】史料社会上出现了穷人和富人、奴隶和奴隶主之后,奴隶主阶级为了保护他们手中的货币和其他财富,维持他们的特权地位,镇压被剥削者的反抗,便设立了各种强制性的暴力机关,如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从此,古老的氏族制度完全解体,国家产生了,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摘自《世界史话·古代中世纪部分》思考根据史料分析,为什么说“国家产生了,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提示社会上出现了奴隶和奴隶主之后,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和压迫形式,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设立,国家形成,人类进入奴隶社会。视角2国家的产生

【素养提升】历史解释——国家形成的原因(1)生产力的发展是国家出现的根本原因,农业的出现使产品出现了剩余,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贫富差距扩大,阶级和阶级对立产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协调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冲突是国家的重要职能。(3)在最早的亚非文明古国中,农业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兴修水利,特别是兴修大型水利工程,需要调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使建立统一的国家成为历史的必然。(4)原始社会后期,部落之间的战争不断,组建强大的部落联盟,在对外战争中获胜就成为国家出现的现实原因。主题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史料探究】史料一两河地区无天然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在苏美尔人眼里,他们的洪水之神是一位恶毒的神。尼罗河的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它是一条温顺的、可预测的大河,埃及人把洪水之神看作是“它的到来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视角

独立与多元——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思考(1)结合史料一分析地理环境对西亚文明和埃及文明的不同影响。提示两河地区缺乏天然屏障的保护,政权更替频繁;尼罗河地区相对封闭,有利于埃及文明的持续发展。两河的泛滥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灾难,尼罗河的泛滥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史料二不同的地理特点和资源禀赋产生了不同的农业特点,这是形成文明多元性的一个必要基础。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发源地有三个,分别是西亚北非、中国和美洲的墨西哥到安第斯山地区。西亚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和畜牧业发生地,主要以麦类作物为代表,因此孕育了小麦文明;在中国则孕育了稻米文明,有以水稻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和以粟和黍(俗称小米)为代表的黄河沿岸两条农业源流;美洲农业多发于高峡盆谷一带,这里生活的人培育了玉米、马铃薯、可可等多种农作物,创造了独特的玉米文明。——摘编自张德强《古代文明多元特点初探》思考

(2)史料二体现了农业起源的什么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影响世界古代文明多元性的因素。提示特点:多元性。因素:地理环境的差异;生产方式的不同;生产力水平低下,文明交流受到阻碍。

【素养提升】唯物史观——世界古代文明多样性的原因(1)生产力水平:古代西亚和古代埃及文明最早产生于青铜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需要依靠集体力量与自然斗争,较早形成专制统治和地区性大国;古代希腊城邦兴起于铁器时代,生产力相对提高,农民有较大的独立性,所以具有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特点。(2)地理环境:在世界上古时期,生产力相对落后,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巨大。人类早期文明一般分布在大河旁边,利用冲积平原的有利条件进行农业生产。希腊港湾众多对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及海外贸易有很大的影响。(3)周边环境:西亚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的交汇处。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另一方面,不利于文明的稳定,朝代更替频繁。中国、印度文明周边压力较小,外部压力较轻,文明相对稳定。(4)宗教、哲学思想:宗教、哲学思想是文明多样性的重要表现,也反过来深化了文明的多样性。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印度的婆罗门教、中国的儒家思想、罗马帝国的基督教都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练•高考真题】A命题点■

依托经典文献考查两河流域文明(2015·上海高考,2)“什尔巴克,这是个你也知道的市镇,它的位置在幼发拉底。那是个古老的市镇,诸神都在那里存身,是他们让诸大神泛起洪水……”以上文字出自(

)A.《吉尔伽美什》

B.《罗摩衍那》C.《摩诃婆罗多》

D.《荷马史诗》深化理解:最古老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吉尔伽美什》史诗是两河流域的早期人类留下的文学珍宝。

通过比较原始的但却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一个具有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的英雄,反映了古代人民力图探寻自然法则和生死奥秘,以及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理想。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同自然暴力和社会暴力斗争的情景,颂扬了为民建立功勋的思想和英雄行为,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认识意义。解析材料中“它的位置在幼发拉底”,表明该文学作品出现在两河流域。《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著名史诗,故A项正确;《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故B项错误;《摩诃婆罗多》是古代印度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故C项错误;《荷马史诗》是古希腊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故D项错误。D【练•经典模拟】1.(2022·北京市房山区期末)分析下表中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成就,可以得出(

)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希腊青铜器都江堰太阳历金字塔《吉尔伽美什》60进制种姓制度创造从1到9的数字城邦民主政治帕特农神庙A.城邦国家形成,各国文字出现B.早期各区域文明是同时产生的C.各地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D.文化多样,折射人类社会生活解析题干表格中的信息显示古代中国、埃及、西亚、印度和希腊成就各异,所以这说明古代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文化具有多样性特征,且折射了不同地区人类社会生活各具特色,故选D项;城邦国家是古代希腊的典型特点,但是不适用于其他地区,排除A项;早期各区域文明产生时间是不同的,且题干根本没有体现各地区文明的产生时间,排除B项;表格中显示古代希腊城邦是民主政治,所以不能说各地区都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项。A2.(2023·河北高三省级联测)古埃及人把大量精力和财富用于为统治者修建豪华的陵墓,准备丰厚的殉葬品。法老们修建众多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祭司们则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这体现了古埃及(

)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借鉴融合东西方文明 C.法老权威受到制约 D.拥有较高的建筑水平解析根据题干内容中“法老们修建众多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祭司们则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可知法老借助“神”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体现出古埃及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故选A项;在题干内容中并没有述及有关东方文明的信息,也就不能得出古埃及“借鉴融合东西方文明”的结论,排除B项;题干内容中“为统治者修建豪华的陵墓,准备丰厚的殉葬品”可以看出古埃及人对统治者的敬畏,其权威并没有受到制约,排除C项;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为统治者修建豪华的陵墓”,并不能据此扩大为其“拥有较高的建筑水平”,并且“建筑水平”也不是题干内容的着重点,排除D项。D一、选择题1.(2022·辽宁大连测试)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据此可知,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根源是(

) A.剩余产品的出现

B.文字的发明 C.社会分工的形成

D.生产力发展

解析

据材料“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并结合唯物史观可知,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根源是生产力发展,故选D项;据材料“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可知,剩余产品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并非根源,排除A项;据材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可知,文字是进入阶级社会后产生的,不是推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根源,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分工,排除C项。

C2.(2023·湖南湖湘名校高三9月联考)英国学者赫伯特认为:“所谓文明就是人类集群定居在农田附近,拥有可长期居住的正式房屋、城郭,并且有集群内部的共同守则。”这反映出文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剩余产品的出现

B.定居催生了文明 C.农业催生了文明

D.早期国家的形成

解析

据材料“所谓文明就是人类集群定居在农田附近,拥有可长期居住的正式房屋、城郭,并且有集群内部的共同守则”,可知赫伯特强调农业对文明的作用,故选C项;剩余产品的出现是农业发展、文明进步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A项;先有农业生产然后定居,定居促进了文明发展,排除B项;早期国家形成属于文明产生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D项。A3.(2022·河北保定模拟)西方学者伯里在主编《剑桥古代史》第一版时写道:“因为希腊罗马文明从西亚和埃及汲取了太多养分,因此即使是叙述西方世界的古代史,也必须先写西亚和埃及,而非凯尔特人或日耳曼人的历史”。契合上述材料主旨的论述是(

) A.两河流域与埃及滋养了古代西方文明 B.西亚与埃及对古代文明发展贡献最大 C.古代东西方文明齐头并进、相互交融 D.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统一的内在规律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因为希腊罗马文明从西亚和埃及吸收了养分,因此叙述历史必须先写西亚和埃及,可知两河流域和埃及滋养了古代西方文明,故选A项;西亚与埃及贡献“最”大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古代东西方文明各有千秋,发展和成熟的时期并不一致,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统一内在规律”,排除D项。

B4.(2023·山东菏泽模拟)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将世界历史分成六个时段,如图是其中“第二时代”的目录。这个时代的主题是(

)第二时代/时段:________________(约公元前600年至公元600年)核心概念2.1宗教与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典律核心概念2.2早期国家与帝国的形成核心概念2.3跨区域交流网络的形成与互通有无A.技术与环境的变迁

B.人类社会的组织C.地区与跨区域互动

D.古代文明的多样性

解析图示内容涉及的主要是宗教、文化、早期国家、区域交流等,这些都与人类社会的组织有关,故选B项;宗教、文化、国家都不属于技术的范畴,排除A项;跨区域交流网络的形成体现了地区与跨区域互动,只能概括部分主题,排除C项;古代文明由于其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呈现出多元特征,而此时的文明交流增多,相互之间的共同性增加,排除D项。

C5.(2022·山东泰安三模)约公元前2900年左右,定居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建立了一系列的城市国家。苏美尔人对宗教的依赖性很深,他们相信每一种自然力的背后都有其主宰,认为人与神的界限是永恒不变的。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

) A.早期文明的教化

B.农业生产的需要 C.自然环境的影响

D.楔形文字的传播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苏美尔人对宗教的依赖性强,其根源在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故选C项;早期文明的教化也是自然环境影响的结果,排除A项;神灵崇拜与农业生产无关,排除B项;文字与神灵崇拜没有关系,排除D项。A6.(2023·福建泉州检测)考古证据显示,公元前5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和公元前3000年的中美洲“发明”了农业,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的东非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说明(

) A.世界文明起源于多个中心

B.早期人类文明交融互鉴 C.中华文明引领了世界潮流

D.古代农业生产备受重视B7.(2022·天津七校联考)史诗《好战的国王》描述了萨尔贡的帝国“从下游地区扩张到上游地区”,即从波斯湾扩张到地中海,从而控制了各种金属、石头和木材的产地。这段记载表明古代两河流域国家政权的演变趋势是(

) A.统一走向分散

B.分散走向统一 C.下游走向上游

D.上游走向下游

解析

据材料“从波斯湾扩张到地中海,从而控制了各种金属、石头和木材的产地”可知,萨尔贡的帝国疆域不断扩大,且控制范围变大,说明其演变趋势是由分散走向统一,故选B项。A8.(2023·山东滨州模拟)《汉谟拉比法典》第23条规定:“如果没有抓住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这一规定(

) A.强调政府责任

B.蕴涵人人平等原则 C.体现贵族意志

D.形式主义色彩浓厚

解析

按照《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规定,如果遭抢劫之后,没有抓住强盗,则“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据此可知,政府要对本区域内的抢劫案件负责,即强调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故选A项;题干内容主要述及政府要对本地区的治安负责任,与“人人平等”无关,排除B项;题干内容主要述及遭抢劫者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述及“贵族”这一阶层,排除C项;根据题干内容中“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体现出这一规定的实用性,而不是“形式主义”,排除D项。C9.(2023·江苏南通高三质量监测)下表所列条文内容最能反映古巴比伦王国的(

)法律文献条文内容《汉谟拉比法典》如果一个人把一头作为(债务)抵押物的牛扣押了,他应该称给(牛的主人)三分之一马那(约等于500克)银子(作为牛价)。《耕牛租赁法典》由承租人自己的原因造成的耕牛的损失,承租人负相应的责任;如果耕牛由于生病、被狮子咬死等人力无法避免的损失出现时,那么承租人不用负任何责任,损失由出租人自行承担。A.耕作方式

B.货币体系

C.契约关系

D.社会结构

解析表格中都是法律规定的关于耕牛作为抵押物或者租赁后出现各种情况的法律规定,这是古巴比伦王国重视契约关系的表现,所以能够反映契约关系,故选C项;题干中提到的是关于耕牛的租赁或抵押的法律规定问题,而不是耕作方式问题,A项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题干中涉及两个信息,只有第一个信息涉及了耕牛作为抵押物的价格问题,提到了有关货币的信息,且也不属于货币体系,所以B不符合题意,排除;题干提到了关于耕牛抵押和租赁的相关法律关系问题,而与社会结构无关,排除D项。

B10.(2022·江苏徐州质检)如图为世界古代文明史中三部基于神话传说而撰写的长篇英雄史诗巨著。这些著作反映出(

)A.古代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B.历史认知具有明显的时代性C.古代文明带有明显宗教色彩

D.各地的交流推动文化的趋同

解析《荷马史诗》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依据,结合神话传说,广泛地反映出当时希腊社会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吉尔伽美什》这部史诗大体上概括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反映了军事民主制的某些社会面貌;《摩诃婆罗多》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婆罗多族后裔居楼族和般度族争夺王权的斗争;据此可知,题干中的三部作品反映出历史认知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故选B项。题干内容中所列举的三部作品都反映出各自地区的大致面貌,并没有体现出“一体”的特点,排除A项;三部作品中都有神话色彩,而不是“宗教色彩”,排除C项;三部作品代表不同地区的文化成就,其内容并没有“趋同”的趋势,并且在题干内容中也没有涉及“文明交流”的问题,排除D项。11.(2022·广东珠海模拟)在古埃及,主神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神威莫测;在古希腊诸神的地位并没有明显的等级划分。这反映了(

) A.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同构性

B.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发展的特点 C.理性精神与宗教神学有机结合

D.各地的神话传说渗透人文精神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古代埃及建立起以法老为核心的等级制度,而古希腊则推行民主制度,因此现实世界中的社会关系反映到神学领域即“在古埃及,主神高高在上……在古希腊诸神的地位并没有明显的等级划分”,反映出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同构性,故选A项;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但“决定”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理性是指独立思考、不盲从的精神,而材料考查古埃及和古希腊神话不同的原因,排除C项;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许多渗透了人文精神,但是“各地的神话传说都渗透人文精神”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AC12.(2023·海南海口模拟)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由此可以推知,在种姓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