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1.下列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lkm/hB.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书的质量约为450g

C.一名普通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500ND.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约lmin

2.2022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各项准备工作有序进行,

运动员们积极备战,投入紧张的训练中,如图所示为国家集训队滑雪运动员训练时的情景。

滑雪时,速度快到无人机都跟不上,但有现场观众却说滑雪运动员是静止的,则该现场观众

选择的参照物是()

A.飞行的无人机B.滑雪场边的树木

C.站在终点处的教练员D.该运动员所穿的滑雪板

3.2021年10月15日,汇川区第六届校园足球联赛在汇川区第一小学拉开帷幕,以足球联

赛为载体,深入开展阳光体育工程,能让每一个孩子在“运动、健康、快乐、阳光”中成长。

下列关于足球比赛过程中的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

4.小吴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生活现象所涉及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树木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清澈的池水看起来变浅了是光的折射引起的

C.夜晚行人在路灯下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在教室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课桌上的书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5.华为A/音箱的人设“小艺”定位是“专业调音的智慧管家”,将“小艺小艺”作为唤醒

词,可轻松开关电灯、调节空调温度等,“小艺”还拥有超多技能,从搜地图、学英语到讲

儿童故事应有尽有。丰富你的听觉内容,只需一句话即可控制多款家电。下列有关“小艺”

涉及到的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小艺”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人们听见“小艺”讲故事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

C.“小艺”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人们的耳朵

D.人人都能唤醒“小艺”是因为每个人的音色都相同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受重力成正比

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

7.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把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如图所示位置,移动光具座

上的光屏得到一清晰像(光屏未画出),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考|1川|1川|1川|1川|11311用11|川平川|川1|川喇「11|1川|1川|1川|1川|111甲1叩1叩1、

V劫6cm1020304050607080901()3限

A.\OcrnB.20。刀C.30cmD.40cm

8.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携带“祝融号”火星车成功实现火星着陆,

截至8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运行90个火星日,累计行驶889米,共获10GB

原始数据,“祝融号”火星车圆满完成巡视探测任务,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又一新突破。已

知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千米,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千米。下列关于地球到火星

最近距离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5.5x106kmB.5.5x107kmC.5.5x10wkmD.5.5x10n/cm

9.如图所示为小利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的情景,MM'为平面镜,所为可折叠

的纸板,纸板垂直于平面镜并能绕。N转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Na是入射角B.EF纸板应选用粗糙的硬纸板

C.图乙中反射光线不存在D.图甲、丙现象可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10.己知甲、乙两物体在水平面上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小吴同学根据

甲、乙两物体运动情况描绘出其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物体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16s至第48s,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第0至第60s,甲和乙两物体的速度始终不相等

D.第8s至第38s,甲和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11.甲图中刻度尺所测物体长度为cm;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M

q

rA」

__0/r0

Tp-1二_

1yn三1

i三

2T=二2

r「二

3m三

T二3

m三

4t一4

5胃5

1P

|||||||||||||||||||||||||||||||||||||||||||

cm3456

甲乙

12.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作了如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帮小明填上空缺。

(1)笛子发声是空气柱产生的;

(2)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13.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并将其送

入预定轨道,如图所示,发射时助推器向下喷火推动火箭升空,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1731g月壤样品,“可上九天揽月”的

梦想变成了现实,与在月球上相比,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质量_____(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14.2020年9月12日,国家卫健委开展了近视专项调查,结果显现我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

高达52.7%,请同学们注意爱护好眼睛,患近视的同学佩戴的眼镜相当于镜;道路的

交叉路口、急转弯的弯道旁的''拐弯镜"相当于镜。

15.有甲、乙、丙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63g、200g、315g,体

积分别为6czn3、20cm3'30cm3»在甲、乙、丙三个金属球中,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

球是空心的,这种材料的密度为g/cm\

16.小友每天步行上、下学,他发现在学校大门口附近公路旁立有“禁止鸣笛”的指示牌,

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小友在上学途中,大约有看的路程是上坡路,其余都是下坡路,若小

友上坡行走速度不变,下坡行走速度也不变,且上坡行走速度与下坡行走速度之比为2:3,

放学时小友按原路返回家,则小友上、下学所用时间之比为。

17.为增强喷水池夜间美化效果,需在池底安装一些射灯,射灯射出光束在水面发生折射射

到空气中,美轮美奂,如图是模拟射灯射出一束光在水面发生折射,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

折射光线大致位置。

18.请完成图中光路图。

19.如图所示为八年级小海同学在校运会上参加跳远比赛时的情景,请在图中画出小海所受

重力示意图。(图中O点为重力的作用点)

20.小鹏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他选择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2)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4、B应选择外形(选填“相同”或“不相

同”)的;

(3)若要验证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小鹏接下来的操作是。

2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

置和器材进行如下实验。

a

尸i=t2N^=22N1l尸3=2ON

zzzzzzz/zzzzzzzzzzz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甲(木板表面)乙(毛巾表面)丙(木板表面)

(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填“匀速”或“加速”)直线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

运动;

(2)比较图______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实验中发现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甲图中的大,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同学们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有关。他们在图甲的基础上,将木

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验证了他们

的猜想。这种做法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O

次数木块大小接触面积S/cm2接触面摩擦力f/N

1整块90木板1.2

2三分之二块60木板0.8

3三分之一块30木板0.4

22.在汇川区2022年期末实验操作检测活动中,某同学抽取检测试题“用天平和量筒测量

液体的密度”实验,该同学完成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将移至称量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再调

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调节天平平衡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机1=102g,接着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

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为匕如图乙所示。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血2,如

图丙所示,则巾2=该同学测量出液体的密度P=kg/m3„

(3)将液体倒入量筒中时,若部分液体溅到液面以上的量筒内壁,则测量的液体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23.小明根据“汽车在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对司机的缓冲;撑杆跳高运动员完成跳高后要落

在厚厚的海绵垫上;轮船靠岸时在相互接触处挂有缓冲轮胎;消防员对高楼坠落人员施救时,

在地面上铺空气垫”等现象进行猜想:物体间相互撞击力的大小可能与作用时间长短有关。

小明根据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槽中放入不同厚度的面

粉,如图所示。先后用相同的鸡蛋从同一高度(约0.5m)由静止自由下落,落入面粉厚度较大

的槽中,留下的坑较深,鸡蛋完好无损;落入面粉厚度较小的槽中,留下的坑较浅,鸡蛋破

裂。实验中小明通过比较来判断鸡蛋撞击面粉时间的长短,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相互作用时间越短,撞击力越。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纸张指标一一克重纸张是印刷行业的必备品,纸张的好坏对于成品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选

择纸张时,都要对纸张进行一定的了解。了解纸张的好坏,“克重”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克

重越高的纸张,质量就越好,当然价格也很昂贵。实际上,克重的定义与密度的定义是类似

的:由于纸张的厚薄是均匀的,所以我们无需测算其体积,只需知道它的面积和质量即可,

质量与面积的比值叫做克重,如克重是200g,表示1平方米的纸张质量为200g。这种克重也

叫做物质的“面密度”。

国家标准规定,纸张幅面尺寸有40、Al、A2、A3、A4等规格。其中4。纸张尺寸是841nunx

1189mm,Al纸张尺寸是594nlmx841mm,A2纸张尺寸是420nunx594nmi,43纸张尺寸

是297Tmnx420mm,A4纸张尺寸是210mmx297mm。

同样,对粗细均匀的线形材料,我们也常常只考虑线形材料的长度和质量,质量与长度的比

值也叫克重,又叫做物质的“线密度”。

(1)有些图书所用的纸张克重为60g,其“面密度”记作;

A.60g

B.60g/m2

C.60gm2

D.60g/m3

(2)同种材质做成的等厚纸张,AO的“面密度”A4的“面密度”(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

(3)有一捆横截面积为107nm2铜丝,质量为8.93,该铜丝的“线密度”为g/m.(已知

铜的密度为8.9x1。3%/血3)。

25.元旦期间,小茜一家从遵义乘坐客车回赤水老家,她们一家乘坐客车的信息如表所示。

求:

(1)该客车从遵义始发站到赤水终点站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

(2)客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通过某一隧道时,小茜测得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23s,则该隧

道的长度为多少办

(3)若小茜一家自驾车沿客车路线以lOOkm/八的平均速度行驶,与乘坐客车相比从遵义到赤水

可节约时间多少min。

始发站遵义茅草铺客运站

终点站赤水客运站

出站时间8:30

到达时间13:15(当日)

总里程247千米

26.遵义某建筑工地需要80nl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现用一只质量为6依的桶装

满(与桶边沿相平)沙石,测得桶和沙石的总质量为60依,若用这只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恰

好为20依,已知p次=1.0xg取ioN/kg。求:

(1)这只桶装满水时的总重力;

(2)沙石的密度:

(3)若用一辆载重25r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次。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l.l?n/s=1.1x3.6kzn//i仪4km/%,故A不符合实际;

8、两个苹果的质量约300g,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左右,故8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x10N/kg=500N左右,故C

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l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不符合

实际。

故选:C«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

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

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2.【答案】D

【解析】解:国家集训队滑雪运动员训练滑雪时,速度快到无人机都跟不上,但有现场观众却说

滑雪运动员是静止的,说明滑雪运动员和观众所选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飞行的无

人机、滑雪场边的树木、站在终点处的教练员为参照物,运动员与他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

动的;以该运动员所穿的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与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ABC

错误、£)正确。

故选:D。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

不发生变化,则静止,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属于基础知识。

3.【答案】C

【解析】解: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足球的

运动状态都发生了改变,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足球的形状发生变化。故错误,C正确。

故选:Co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属于基础题。

4.【答案】B

【解析】解:A、水中树木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8、清澈的池水看起来变浅了是光的折射引起的,故8正确;

C、夜晚行人在路灯下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在教室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课桌上的书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故。错误。

故选:Bo

(1)“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

(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

际位置浅,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等;

(3)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

(4)镜面反射是平行光线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仍是平行的,射向了同一方向;而漫反射是

由于物体表面粗糙时,反射光线的方向变得是向各个方向反射,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发生的

是漫反射。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及光的折射现象的区分判断,是光学比较常见的考查内

容,掌握三种光学现象的本质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所有的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人们听见“小艺”讲故事的声音频率应高于20Hz,低于

20000Hz,故B错误;

C、“小艺”和人之间隔着空气,“小艺”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们的耳朵,故C正确;

。、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每个人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故。错误。

故选:Co

(1)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Z-20000//Z,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小于20%的声

波叫次声波;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4)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人耳听觉频率范围和音色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属声学基

础题。

6.【答案】D

【解析】解:A、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故4错误;

8、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相互作用并不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例如空中的小鸟

受到重力的作用,故B错误;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C错误;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故。正确。

故选:D.

(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等无关。

(2)力可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等是接触力,而磁力、重力等就不需要物体接触。

(3)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此题考查质量及其特性、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力与运动的关系的等,属于力学基础知识考查,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力有接触力和不接触力之分,推、拉、提、压

等要物体间接触,而引力往往不用接触,力必定涉及两个物体,所谓“孤掌难鸣”。

7.【答案】A

【解析】解:4、如凸透镜的焦距为10c,",则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

焦距之间,即像出现在光具座70〜80cm之间,故A符合题意;

B、如凸透镜的焦距为20c/n,则此时的物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应大于二倍焦距,

即大于40c〃?,像出现在光具座100cm以外,所以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B

不符合题意;

C、如凸透镜的焦距为3(kw,此时的物距等于一倍焦距,不成像,故C不符合题意;

。、如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此时的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

接,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2f>u>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2/;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关键是熟记成像规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

8.【答案】B

【解析】解:5500万千米=55000000千米=5.5xIff千米。

故选:B。

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要求就行单位换算。

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难度不大。

9.【答案】BD

【解析】解:A、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不是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故A错误;

8、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需要从不同方向观察纸板上的光线,纸板应该发生漫反射,表面应该是

粗糙的,故B正确;

C、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图乙中,将纸板M9F向后折时在纸

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依然存

在,故C错误;

D、当光贴着纸板尸沿8。射到。点,光将沿0A方向射出,说明反射光路是可逆的,故。正确。

故选:BD。

(1)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2)反射面粗糙的表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发生的是漫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不同方向人的眼

睛,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物体;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

于入射角;

(4)光反射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

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

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时考查了光路的可逆性。

10.【答案】AD

【解析】解:A、从图中可知,甲物体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均匀增加,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速度公式可知f/=M4m=3m/s,故4正确;

B、从图中可知,第16s至第48s,乙物体的路程不变,故乙物体静止,故B错误;

C、第48至第60s,乙物体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均匀增加,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

公式可知。z=2=噜弓普=3m/s,故此段时间内甲和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故C错误;

乙tx60s—48s

D、第8s至第38s,甲和乙两物体的路程相同,根据。=;可知甲和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故

D正确。

故选AD.

4、从图中可知,甲物体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均匀增加,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公式

可知甲的速度;

B、从图中可知,第16s至第48s,乙物体的路程不变,据此分析;

C、第48至第60s,乙物体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均匀增加,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

公式可知乙的速度,并与甲的速度比较;

D、第8s至第38s,甲和乙两物体的路程相同,根据:可知甲和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关

系。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从图中得出有用信息。

11.【答案】2.001.2

【解析】解:图中甲,刻度尺上1加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mrnx物体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5.00c/n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2.00cm;

由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是1M每一个小格是0.2M一定要从数值小的往数值大的顺

序读,力的大小为1.2N。

故答案为:2.00;1.2,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

起始端没从0刻度线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

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明确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一道基础题。

12.【答案】振动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解: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悠扬的笛声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是真空,故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

故答案为:振动;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一道基础题。

13.【答案】相互不变

【解析】发射时助推器向下喷火,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喷出的燃气对火箭有一个向上的推力,

推动火箭升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

化无关。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相互;不变。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质量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14.【答案】凹透凸面

【解析】解:患近视的同学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为了增大视野,街头丁字路口拐弯处的“拐弯镜”相当于凸面镜。

故答案为:凹透;凸面。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

体,造成近视,需要凹透镜矫正。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利用凸面镜可以增大视野。

掌握晶状体的作用及近视的成因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乙10.5

【解析】解:甲金属球的密度:

m甲63g_

P伊=%=,=1°-59/圳3,

乙金属球5密度:

P/=*=端驾=^0g/cm3

厂乙V20cm§f

丙金属球的密度:

p两=£=隘=1°领/皿3,

因为p乙<p甲=p丙,所以金属球乙是空心的,这种材料的密度是10.5g/cm3。

故答案为:乙;10.5。

分别算出这三个金属球的密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密度,如果有一个金属球的密度比其它两个金属

球密度小,则这个金属球就是空心的。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密度

相同。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是否是空心的、还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

16.【答案】声源处1:1

【解析】解:(1)“禁止鸣笛”的指示牌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

(2)设小友家到学校的距离为s,由题知,小友从家到上学,上坡的路程是凯下坡的路程为|s,

上坡行走速度由与下坡行走速度%之比为2:3,

由公式u=,得,

小友上学所用时间:t/.=宜+支=空衿双1

上Viv25%也

32

小友下学所用时间:t=更+更=整±型1

卜Viv25%也

£2su2+3si7]

小友上、下学所用时间之比沏“高需=言=答提=1:1。

5VXV2

故答案为:声源处;1:1。

(1)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2)设小友家到学校的距离为S,由题知,小友从家到上学,上坡的路程是斜下坡的路程为|s;

上坡行走速度打与下坡行走速度方之比为2:3,利用速度公式求解。

本题考查了对防治噪声途径的认识和对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在处理速度问题时,搞清数据的对

应关系是关键。

17.【答案】解:过入射点做法线,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可以做出对应

的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解析】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

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

射角,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做光路图时,要注意实线和虚线,光线要画箭头等细节。

18.【答案】解: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凹透镜光心的光

线经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解析】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

经传播方向不改变。

19.【答案】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

表示,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可。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的作法。不管物体怎样运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0.【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相同把蜡烛8取走,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看光屏上是否

有蜡烛A的像,光屏上如果没有,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解析】解:(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玻璃板

后面代替虚像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中应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3)为了验证平面镜成虚像,可以把蜡烛8取走,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看光屏上是否有蜡烛

A的像,光屏上如果没有,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相同;(3)把蜡烛8取走,光屏放在蜡烛3的位置上,看光

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光屏上如果没有,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1)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

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中应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3)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是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出来,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来。

本题考查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设计到实验器材的选项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需要学生熟记。

21.【答案】匀速甲、乙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不正确,没

有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

【解析】解:(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运动。

(2)比较图甲、乙两次实验,压力大小相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同,得到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实验中发现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甲图中的大,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他们在图甲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

中,分析数据验证了他们的猜想。这种做法不正确,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应该将木块平放、

侧放、竖放在木板表面,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分别测出拉力的大小,并

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1)匀速;(2)甲、乙;(3)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不正确,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

(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

运动。

(2)在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4)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关系时,应该保证压力的大小不变。

正确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注重控制变量法在该实验中的应用。

22.【答案】游码37.21.08x103偏大

【解析】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用量筒测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平齐,由图乙可知,液体体积V=60mL=

60cm3;

由图丙可知,祛码的质量为35g,游码的所示为2.2g,所以徵2=35g+2.2g=37.2g;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1-m2=102g—37.2g=64.8g;

液体的密度:p=£=需%=1.085/cm3=1.08x103/c5/m3;

(3)将液体倒入量筒中时,若部分液体溅到液面以上的量筒内壁,使测出的液体的体积偏小,而所

测质量是准确的,由p=£可知,质量一定时,体积偏小,密度偏大。

故答案为:(1)游码;(2)37.2;1.08X103;(3)偏大。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用量筒测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平齐,可以读出示数;

由图丙可读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62等于祛码的质量数加上游码的示数;

由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与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可以求出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根据p=蔡可以计

算出液体的密度;

(3)将液体倒入量筒中时,若部分液体溅到液面以上的量筒内壁,使测出的液体的体积偏小,而所

测质量是准确的,根据公式p=£分析密度测量值的变化。

本题是测定密度的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天平、量筒的读数及密度的基本计算,天平和量筒是初

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放、调、称、读等都是基本的知识要求,必须掌握扎实牢固。

23.【答案】坑的深度(鸡蛋在面粉中运动的距离)大

【解析】解:(1)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槽中堆放不同厚度的面粉,从相同的高度落下控制了接触面粉

时的速度,根据“=,可知,速度相等时,路程越大,所用时间越长,故通过比较面粉中留下的坑

的深度(鸡蛋在面粉中运动的距离)可以看出撞击时间的长短;

(2)由实验知鸡蛋落在面粉厚度大的槽中,留下较深的坑,鸡蛋完好无损;落在面粉厚度较小槽中,

鸡蛋破裂。由此可得:物体撞击其它物体时,相互作用的时间越长,撞击力越小,相互作用时间

越短,撞击力越大。

故答案为:(1)坑的深度(鸡蛋在面粉中运动的距离);(2)大。

(1)通实验中过比较面粉中留下的坑的深度(鸡蛋在面粉中运动的距离)可以看出撞击时间的长短,

这用到了转换法;

(2)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得出实验结论。

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现象、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考查了控制变量法;控制变

量法是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最重要方法之一,所以一定要掌握好。

24.【答案】B等于89

【解析】解:(1)有些图书所用的纸张克重为60g,表示单位面积纸的质量为60g,即其“面密度”

记作60。/62,故选&

(2)同种材质做成等厚纸张的密度相同,由V=Sd可知单位面积纸的体积相同,由7n=pV可知,

单位面积纸的质量相等,即同种材质做成的等厚纸张的面密度相等,则4。的“面密度”等于4的

“面密度”;

(3)由p=蓝可得,质量为8.9%铜导线的体积U=彳=89x能/加=0・001/,

这捆铜丝的长度L=g=。叱3,=100m,

s10x10bm2

该铜丝的线密度p线=7="=89g/m。

故答案为:(1)B;(2)等于;(3)89。

(1)根据面密度的概念得出其单位;

(2)同种材质做成的等厚纸张的单位面积的质量相等,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