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谈中国诗 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谈中国诗 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谈中国诗 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3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谈中国诗 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谈中国诗 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十课谈中国诗

经典晨读节妇吟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作者背景】张籍(约766~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后移居和州(今安徽和县)。贞元十五年(799)登进士第。张籍家境贫困,官职卑微,又害眼疾,孟郊《寄张籍》诗戏称他“穷瞎张太祝”。他的诗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如《塞下曲》痛陈穷兵黩武之害;《凉州词》描述唐朝同当时少数民族的战争;《求仙行》《吴宫行》嘲讽了统治者的思想愚昧、生活荒淫;《山农词》《贾客乐》则以农民的艰难困苦反衬了商人的奢侈豪华。此诗另本题下注云:“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名作。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将拒绝之意表达得极为委婉,李师道读后,也觉无可奈何。【主旨感悟】此诗是张籍为拒绝节度使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运用比兴手法,委婉而坚定地表明自己忠于朝廷,不愿依附李师道的坚定立场。【艺术鉴赏】1.委婉含蓄,意蕴深沉。此诗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首二句诗是说这位君子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词,含有谴责之意。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李师道的别有用心。接下去诗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的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表面看,是感李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丈夫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事夫誓拟同生死”!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你虽有一番‘好意’,我不得不拒绝”。这就是张籍所要表达的,可是它表达得这样委婉,李师道读了,也就无可奈何了。2.富有民歌风味。此诗富有民歌风味,它细腻地刻画诗人的心理,“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深深地感谢你的知遇之恩,“我”内心充满了感动和不安。但必须要把这明珠还给你,“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直接以口语入诗,将一个女子婉约的心事说得十分明白。学习目标1.掌握基础知识及重要的诗词名句;了解作者阐明的中国诗的特点,把握文章说理的层次。2.学习本文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3.学习作者对待中国诗歌以及对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反对诗歌研究中的本位思想。把握作者阐述中国诗的特点。学习和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课前预习1.走近作者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从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等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2.了解背景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当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钟书的著作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及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是钱钟书先生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用英文对美国朋友作的一次演讲,主要谈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对待中国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2.掌握词义(1)严正:严肃、正当。(2)羡妒:羡慕、嫉妒。(3)凑泊:原来是佛教禅宗术语。意为生硬地结合在一起。这里指诗歌创作中,创作主体的心灵与客观反映对象两者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即没有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而是显得生硬,有勉强结合的意思。(4)回肠荡气:形容文采、乐曲等十分动人。也说“荡气回肠”。(5)拔木转石:能把树拔出来,能把大石头推转起来。形容力量非常大。(6)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7)一蹴而就:迈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4.积累熟语心广体胖:广,宽广,坦率;胖,安泰舒适。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如:摩羯座一向脚踏实地,做人极稳重,没有大起大落的情绪困扰,自然~,精神爽利啦!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申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如:有人戏言,2009年是长沙楼市“促销年”,买房送家电,送汽车,甚至送房,都已~。进入课堂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评论中国诗要全面了解诗人,用具体的事实作证据,并且必须在相对比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结论,也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只有这样才公平。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谈中国诗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先中外对比,直接概括;再类比中国其他学术艺术门类,说明诗并非特例。最后归结原因,比喻、类比生动诙谐。(一)精读文本,自主研讨第一课时(研读课文第一、二部分)1.作者为什么认为“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答:这句话是作者针对发问者的立场来说的。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他会辨别,但不会笼统地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印象。“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分辨出来”,“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很难形成整体印象,绝不会发生这个问题。只有读过外国诗的中国人和外国人才会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去求证这个问题。2.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具有哪些特点?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比较论述的。答:特点原因或表现比较对象结论中国诗成熟早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西方诗发展历程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简短而有悠远的意味原因: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旨在使读者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爱伦·坡中国诗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含着悠远的意味特点原因或表现比较对象结论富于暗示表现:引诱读者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不了了之,引得读者遥思远怅;问而不答,以问为答,令读者回肠荡气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中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原因: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英语、法语、德语和惠特曼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语调较轻,像谈话1.“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句话应如何理解?这句话语意比较含蓄,弄清句中“尽职”的特指意义是解读整个语句的关键。为此,需要关照全段中与此相关的语句(“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后面“因为……”说的是“不能尽职”的原因)。(二)教师,引领思路“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而言的。这里的“尽职”是指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依据诗歌的创作规律,客观地评判本国诗与外国诗的异同优劣,进而全面地认识本国诗的特征。而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因为不能立足于比较文学的立场,失去了许多比较对象,所以难以把握诗歌的创作规律,难以对本国诗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鉴别。这便是作者所说的“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2.“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的含义是什么?“早熟”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句话借助比喻和对比,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性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3.如何理解“聪明”一词?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谓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的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流传下去,贻害无穷。4.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什么特征?第一,中国先有抒情诗,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西方诗歌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最后才有抒情诗。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歌发展初期已经出现,这种“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以致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适配“诗心”的需要。西方也有人主张诗的篇幅越短越好,但他们所谓的“短”的标准比我们所说的“短”要长得多。中国诗追求的是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含着深远的意味。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西方读者最看重中国诗的这一特征。中国诗的旨趣往往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咏价值是很大的。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中国也有“厚重”诗,但比起西方诗歌来,还是轻柔得多。作者强调,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总之,诗歌的本质特征在不同国别的诗歌作品中是共同的。CB【解析】

①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②为渊驱鱼: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对方面去。③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④在劫难逃:本指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逃也逃不脱(迷信)。现在借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⑤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⑥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CD①②③④⑤⑥A但当然不过然而/假如B也许虽然但是尽管却/C所以即使只是/竟即使D/固然可是而而也CCDAC【答案】

(1)在长亭旁,洒下离人泪在折柳处,涌起故园情(2)在暮霭中,沉淀夕阳色在流云里,带去岁月痕(3)在长亭外,响起马蹄声在灞桥头,落下相思泪第三部分(第3~7自然段),分析中外诗歌的“同中之异”:1.篇幅短小。原因是,“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2.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一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中国诗调较轻,比不上西洋诗调的沉重;二是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说明中国诗与西洋诗的共性。(一)精读文本,自主研讨第二课时(研读课文第三、四部分,总结全文)1.第3自然段中“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这句话作者想要说明什么意思?答: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形式与内容应该完美结合:诗体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喻形式和内容相互作用,谈诗体、诗心互相制约的关系是“雅”事,鞋和脚都是“俗”物,“雅”事居然凭“俗”物说明白了。如此妙喻,实在让人忍俊不禁。2.第3自然段中“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是什么意思?答:这里的“易尽”指短小的篇幅,“无垠”指悠远的意味。借助比喻,通过比较,中外诗歌的异同一目了然。3.第6自然段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答:作者用“蛛丝网”和“钢丝网”,“乐队合奏”和“吹芦管”的对比,指出中西诗的差异。中国的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西方诗狂放,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看似轻淡,却字字珠玑,敲人心扉。4.第8自然段中,“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一句的含意是什么?答:这句话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人的思想、情感、理智、意志等可以有所放纵、驰骋,但最终还得有所回归,寻找定所。生动确切的比喻,令人拍案叫绝。1.第4、5段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中外诗歌名句,作用是什么?作者旁征博引,通过比较,论证中外诗歌都有富有暗示的佳作,但中国诗人尤其注意含蓄之美。大量的诗句,似信手拈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表现了作者渊博的学识。(二)教师,引领思路2.你能说说“怀孕的静默”的表达效果吗?“暗示”已经比较形象了,在作者的笔下竟然还能创造出更形象、更生活化、更准确的词句:“怀孕的静默。”怀孕是女人的一种生理现象,一般而言,将要做妈妈是一种甜蜜的幸福,这里用这种生活中的现象比喻诗歌的暗示性分外妥帖,且别具幽默。3.在论说中国诗的特点时,作者把什么特点说得最详细?为什么?作者把中国诗具有含蓄蕴藉、富于暗示说得最详细。作者首先说中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言在意外,耐人寻味。接着说中国诗往往在无言中蕴涵神秘;中国诗喜用疑问句发问引思,让人回肠荡气得没有下文。之所以说得很详细全面,就是要给人一个整体印象,因为中国诗的含蓄凝练、晦涩难懂的特点是最出名的。4.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为什么“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作者借此说明中国诗歌尽管在表现形式上确实有别于外国诗歌,但是中国诗首先是诗,具有诗的基本特征,而且由于人类的基本习性是相同的,所以“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这样既对中外“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进行了批判,同时也告诫了外国朋友应怎样正确对待中国的诗歌,以及对中国诗歌研究应该持有的态度。5.课文的结构布局有什么特点?主要特点是:开篇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时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文章第1段,说明谈论中国诗要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然后层层推进,阐述中国诗的特点。每一个特点的论述,都包含着对比与综合。对比,是把中外诗歌作对比;综合,是在诸多材料中综合中国诗的特点。文章结尾,作者又宕开一笔,“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使文章说理辩证周密。课文的整个结构圆通灵活,充满机巧。6.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钱钟书的散文是典型的学者散文。所谓学者散文,大都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主旨不在于表情写景,主要的表现手段也不是抒情、写景或叙事,而是议论、说明和达意。它不是以情感人,而是以理服人,以智启人。钱钟书的散文正是以思想的睿智见长。他好像是把博大的知识海洋融会贯通,浓缩成涓涓清泉和深不可测的一潭清水。在本文中,作者对各种材料的运用更是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语言轻松、幽默,大量运用比喻等手法,似随口而出而机趣盎然,看似随意而实则深刻,颇具画龙点睛之妙,看似轻淡而实则味厚,如谈到中国诗的发展时,以中国绘画的特点进行类比,既使读者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诗发展的迅速,又拓深了文章的内容;作者又以“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的幽默诙谐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中国诗发展的高度;又说“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这种似反实正的说法,说明中国诗高度发展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中国诗的赞赏之情;又如“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表达出对待“中国诗”应有的态度,批判了那些文化本位论者。课文中这种语言运用的典范例子还有很多,要仔细揣摩。作者从“比较文学”的立场出发,列举大量中外诗歌,从民俗学、风格学,乃至哲理学等多个角度阐明了中国诗歌所具有的特征,建议听众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去研究中国诗,从而深刻地理解本国诗歌。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1.举例说明和引言论证的手法。整个演讲,引用广博,全文引用的中外诗人的谈话和诗句有30多处,引文内容甚至还涉及中西方哲学和绘画,以及宗教著作《百喻经》,可谓洋洋大观,体现了作者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丰厚的学术素养。2.形象精妙的比喻。本文谈的是“中国诗歌”这一笼统抽象的概念,作者不是空洞地去谈理论。而是化抽象为形象,运用巧妙的比喻,把一些抽象的概念、道理阐述得深入浅出。如讲到中国诗歌的篇幅短小时,作者以“闪电战”和“轻鸢剪掠”“樱桃核”和“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喻之,形象生动。说到中国诗轻淡的笔力和安和的词气时,由“蛛丝网之于钢丝网”“像吹着芦管”和“像乐队合奏”这样形象的比喻和外国诗雄厚、沉重的笔调相比,明白如话。最后讲到中西诗内容、作风暗合时,打了一个比方:“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设喻生动、亲切。DA.①③④ B.②⑤⑥C.②④⑤ D.①⑤⑥【解析】

①萧规曹随: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句中说他“完全沿用了前任主教练的打法”,故使用恰当。②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句中说“科技教育化与教育科技化”是两个方面,故错误。③电光石火:指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句中说的是“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对象不当,望文生义。④漠不关心: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后面不能跟宾语。而句中后面加了宾语“人们疾苦”,故错误。⑤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⑥实至名归:指有了实际的本领或成就,相应的名声自然随之而来。C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3.对上面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B.中国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C.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D.押韵上的禁律并不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的根本原因。【解析】

“比较深奥难于理解”不对。B4.对上面两段话的评析和由这两段话引发的联想,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形式与旨趣,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何尝不是?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共识,读钱文可见一斑。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会不会束缚才智,让人思度。D.行文机巧:明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讥西洋诗歌之短弊。D【答案】比喻。“鞋子”“脚”分别比喻中国诗不允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和中国诗的篇幅。〔名著博览〕《三国演义》人物欣赏(一)刘备: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作者极力颂扬的理想中的开明君主形象,具有器识非凡的统治才能。“仁义宽厚”、“知人善任”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征。他“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是标准的龙颜模样,正宗的龙子龙孙。在刘备的性格深处积淀着古代仁君贤主的种种美德。刘备的诚笃忠厚,崇尚义气,不仅仅表现在对待结拜兄弟上,就是对待其他部将,他也是倾诚知己,知人善任。作者还着力刻画了刘备宽仁待民的品德,特别是在刘玄德“携民渡江”中,体现得更为生动。不过刘备也有感情用事的性格特点,有时还见识浅陋,感情用事。至于刘备的投掷阿斗,猎户杀妻等故事,都给人一种难以置信、近似虚伪的感觉。鲁迅说小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诸葛亮: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历史上的诸葛亮乃是蜀国的丞相,帮助刘备打了天下,又帮助刘氏父子坐了江山。他一辈子兢兢业业、忠心耿耿、恪守职责,为蜀国的奠基立业耗尽了全部精力。他智谋超群,才能过人,在当时,无论军事、政治、外交,都有很大的建树,是一个杰出的封建社会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演义》基本上是遵照历史来创造这一形象的。自然,他被加进了不少理想成分,经过精细、巧妙而又大胆的艺术加工,比历史上的诸葛亮更为出众。他是这部小说中创造得十分成功的典型形象。作者是怎么去描写诸葛亮的呢?看来,罗贯中决心要充分写出他的所作所为和在这些行为、动作背后的思想、性格,赋予他以封建社会这一类人物所具有的思想性格上的美德,如凡事开了头就绝不中途撒手的彻底性,不畏艰难挫折、奋勇向前的无畏气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胆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周密审慎的分析力、判断力,坚定无比的政治信念;不可随便更易的高度原则性,机智多变的策略上的灵活性,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政治修养,等等,都一股脑儿地集聚到他的身上。因此,他就成了美化了的、理想化了的艺术形象。谈中国诗钱钟书

1、概括中国诗歌特点,并能说出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点。

2、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文章比喻生动、深刻、幽默的特点。这节课的要解决的任务是概括主要内容和赏析语言特点。①由对钱钟书的赞誉导入新课;②简单介绍钱钟书,正音与梳理文章内容;③赏析比喻的妙用;④感受作者的学养;⑤课堂检测。二十世纪人类最智慧的头颅民国第一才子

被誉为清华大学“三才子”之首,(其他两位是考古学家夏鼐和历史学家吴晗;)他是谁?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作: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

《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这是一棵人生道旁历尽春秋、枝繁叶茂的智慧树,钟灵毓秀,满树的玄想之花,心灵之果,任人随喜观赏,止息乘荫。只要你不是闭目塞听,深闭固拒,总会欣然有得。——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柯灵)今天我们就随着钱钟书先生一块来探索一番中国诗和西方诗的异同吧。预习检测解决字词骨髓

譬如轻鸢

颦蹙

凑泊

槛外无垠

咻咻

踌躇一蹴而就数见不鲜轻鸢剪掠:穷边涯际:吞言咽理:拔木转石:

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说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jiànchóuchú

shuòsuǐ

yuān

píncùxiūcù

bóyín1、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1)2、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是什么?(2)3、中国诗的具体特点是什么?(3—7)4、作者的结论是什么?(8)理清思路

快速阅读文章,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1)

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而“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即“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比较文学2、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是什么?(2)(那我们来欣赏一下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再探讨中国诗歌的特点及中西诗歌的异同。)《忆江南》视频普希金《致大海》3、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第一层,篇幅短小,意味悠远。(形式)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3)第二层,富于暗示,引人遥思。(技巧)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4-5)第三层,“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语言)(6)第四层,多社交诗,少宗教诗。(内容)(7)

4、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结论是什么?(8)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诗

外:史诗—戏剧诗---抒情诗史

中:抒情诗—戏剧诗---史诗(无)篇外:主张诗歌要短,但比中国诗长幅

中:短的“闪电战”语

外:有兽力和神威言

中: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内涵

中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富有暗示性)内容

中外:中西诗内容常相同作风相合

异同你能说一说中西诗有什么异同点吗?

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

找出其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品读鉴赏

“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闪电战”“轻鸢剪掠”都比喻中国诗短,可以一会儿读完。

“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是什么修辞手法,具体含义是什么?

“鞋子”“脚”分别比喻中国诗不允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和中国诗的篇幅。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而篇幅的短小也形成了中国诗的特点。形象地表明了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怀孕的静默。”

“怀孕的静默”喻中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怀孕”指有所包含,内蕴丰厚。

“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比重”在这里指诗所承载的内容以及诗所用的篇幅和诗的音调的总和。“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比重”在这里指诗所承载的内容以及诗所用的篇幅和诗的音调的总和。

“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

此句的“谈话”“演讲”分别比喻中国诗的斯文和西洋诗的狂放。“像良心的声音”这个比喻充分写出了中国诗无声胜有声的特点。

“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此句通过对狗的不同叫法来阐述不管是中国诗还是外国诗,首先它们是诗。

依据全文,谈谈你对“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一句含义的理解。

此句用旅行最终要回家来阐释读中国诗的目的,诗要使人知道什么是诗。作者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对比中外诗歌,目的还是要回归本国诗歌,体会其中的精妙,否则只注重外国诗歌的特点,对把握诗歌的本质是没有意义的。1.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2.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围城》中的妙喻3.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标识。

4.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