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抓住作文的“牛鼻子”
——审题立意一、要点解读1.能写实用类、论述类和文学类文章(2017年浙江高考考试说明)2.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2016年浙江高考试卷作文)3.①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强调以理(论据)服人。②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好的文章不但是生活情景的再现,带给人情的熏陶,更给人理性的思考。理性思考,是情感的进一步升华,使作文流动着智慧。
高考作文已经确立了“开放、灵活、包容、多元”的评价原则,把“思想、真实、朴实、创新、规范”作为高考优秀作文的标准。写作文时能表达出自己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写出情感,写出个性,写出理性的思考,就是有“思想”。文章要有思想,需要正确和准确的审题立意。“文章的思想格调要高”就是要体现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一)找准关键词
作文材料一般都有一个核心话题,围绕这个核心话题,命题者有时会给出提示语,规定思考的方向,我们要找准关键的提示词。全国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二、学会阅读,准确立意(一)找准关键词⑴问:核心话题是什么?明确:语文素养⑵问:与这个话题相关的核心提示词是什么?明确:(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⑶问:针对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理由?明确:四个角度立意①通过课堂有效教学提高语文素养,②通过课外大量阅读提高语文素养,③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提高语文素养,④综合前三者,或其中的两者
作文材料在表达上有不同的形式,叙事是基础,议论是重点,要善于抓住材料体现的情感倾向句,态度褒贬句和观点暗示句。浙江卷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二)抓住关键句以目前较流行的“时评类作文”为例
1.顾名思义,时评即时事评论,时评文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2.时评通常以时事为评论对象,针对着一件具体的事来评说。所谓“时事”,可以把它理解为有新闻价值的事、公众关注的事,并且是有实效性的事。归根结底,时评是新闻的一种,它和消息、通讯、特写、访谈、图片报道等一样,是“新闻”大家庭中的一员。时评类作文特征
时评类作文本质上属于材料性议论文,但和一般的材料性议论文又有显著的不同:一、时评类作文是以时事新闻事件作为阅读材料;
二、时评类作文要求直接对材料中提供的时事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表明看法并展开分析。这就决定了时评类作文的两大特点:1.旗帜鲜明(必须表态);2.就事论事(不要扯远了)。
三、时评大多都是一事一议,也可多事一议。可以多个角度,但必须一文一主题。四、时评要讲究“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尤其要注意准确性和说理性。(二)抓住关键句①找准材料的关键句明确: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②如何理解这句话
当你认识了解世界的时候,它处于虚拟状态,当你做出选择时,它就成为你真实的世界。网络把世界变小了,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③如何审题立意?
选择拥抱,刻意远离,保持适当距离,都可以行文写作。
材料作文常常借助生动、形象的故事或者可闻可见、可触可感的事物来说理,我们要善于发掘出材料的比喻义、象征义。山东卷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三)分析比喻义(三)分析比喻义⑴问:核心话题是什么?明确:行囊⑵问:材料从什么角度介绍此话题的?明确:行囊内物品的作用⑶问:材料用什么方式表达信息的?明确:叙事兼比喻说理⑷问:如何立意?明确:
文中的“行囊”“新的旅程”和“有的东西”都有很强的隐喻性,必须把它具体化才好展开,比如“行囊”可能是我们做的各种物质准备或精神准备,“旅程”可能是未来美好的人生阶段,这一阶段充满了挑战、充满了希望,常常是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有的东西”可以是具体的一件物品,比如伞、鞋子、砂砾,也可以是比较虚的事物,如精神毅力、苦难挫折、人性美德、法律规则等。最后一点,就是不能忽视行囊与旅程之间的辩证关系,忽视了这点,也会导致写作上的偏斜,最终留下考场遗憾,不可不防。二、学会阅读,准确立意4、提炼材料中心1、找准关键词2、抓住关键句3、分析比喻义准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某校学生在网上吐槽:“奖学金才一元钱,还不如不去拼搏了。”“就1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每年才几个人得,早该取消了啊。”
记者了解到,该校今年奖学金的金额改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外加一个荣誉证书;该校把取消的奖学金总额转到了“扶贫助学基金”的账户上;校方解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不应“以获得奖金多少”作为学习的目标。此事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关注,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该校校报的“学生心声”栏目就此事开展专题讨论。请你向该栏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近日,某校学生在网上吐槽:“奖学金才一元钱,还不如不去拼搏了。”“就1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每年才几个人得,早该取消了啊。”
记者了解到,该校今年奖学金的金额改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外加一个荣誉证书;该校把取消的奖学金总额转到了“扶贫助学基金”的账户上;校方解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不应“以获得奖金多少”作为学习的目标。此事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关注,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该校校报的“学生心声”栏目就此事开展专题讨论。请你向该栏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指导:1.材料类型:时事评论型材料2.材料中心:围绕“奖学金变为象征性的一元钱”的看法。
3.立意:谈“学习”与“金钱”之间的关系,本质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4.文体:
“学生心声”:一般议论文体,注意突出“我”。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英国作家戈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戈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注意】①明确观点,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示例提取信息(逻辑分析)全面解读(思维指向)态度取舍(写作定旨)丰子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