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基础三章消化系统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0e7ec1a105e3a2ca12828d86434e28/f30e7ec1a105e3a2ca12828d86434e281.gif)
![解剖学基础三章消化系统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0e7ec1a105e3a2ca12828d86434e28/f30e7ec1a105e3a2ca12828d86434e282.gif)
![解剖学基础三章消化系统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0e7ec1a105e3a2ca12828d86434e28/f30e7ec1a105e3a2ca12828d86434e283.gif)
![解剖学基础三章消化系统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0e7ec1a105e3a2ca12828d86434e28/f30e7ec1a105e3a2ca12828d86434e284.gif)
![解剖学基础三章消化系统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0e7ec1a105e3a2ca12828d86434e28/f30e7ec1a105e3a2ca12828d86434e2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剖学基础第三章消化系统腹部分区
总论◆胸部标志线(9类16条线)
前方(4类7条):
前正中线
胸骨线(胸骨外侧缘)
锁骨中线
胸骨旁线(胸骨线和锁骨中线之间中点线)
侧面(3类6条):
腋中线(腋窝)
腋前线(腋前襞)
腋后线(腋后襞)后面(2类3条):
后正中线
肩胛线(肩胛骨下角)腹部分区腹部分区
(九分法)
总论
水平线1:左右肋弓最低点(第10肋最低点)水平线2:左右髂前上棘垂直线:左右腹股沟韧带中点横沟——肝门: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轮廓乳头衬于腹、盆腔壁内的腹膜② 牙根嵌于牙槽内,借露于牙龈外面,洁白光泽在胰腺的实质内,有一条自胰尾沿胰长轴右行的输出管,称胰管,它与胆总管会合后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男性腹膜腔为一封闭的腔隙;幽门瓣:幽门阔约肌表胃充满到中等程度时,大部3/4左季肋区,小部1/4腹上区贲门:T11左侧;腹部(1-2cm)脏腹膜visceralperitoneum:小网膜、胃后壁的腹膜和胃结肠韧带;垂直线:左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直肠前方——男性:膀胱、前列腺、精囊衬于腹、盆腔壁内的腹膜密而高疏而低【3】胸骨角平面,左主支气——下方2cm,有阑尾的开口。坏死,有时可引起肠出血或肠穿孔。消化系统系统解剖学内脏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概述
消化系统
组成【1】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2】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肝、胰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内,如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
上消化道
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的一段下消化道
空肠→肛门
问题:
①胆道蛔虫如何到胆道?
②小儿吞金球(24
小时后)怎样排出体外?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壁腹膜parietalperitoneum悬肌(Treitz韧带)固定在当上、下牙咬合时,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仍借最后磨牙腹膜腔peritonealcavity:壁腹膜和脏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腔内仅有少量浆液。在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汇左纵沟——前:肝圆韧带/后:静脉韧带(会厌上缘---C6下缘)体表投影——右侧腹直肌外侧缘与右肋弓相交处根尖孔,有血管、神经出入。方至左侧)会阴曲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肝门静脉垂直线:左右腹股沟韧带中点在胰腺的实质内,有一条自胰尾沿胰长轴右行的输出管,称胰管,它与胆总管会合后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个颈椎之前,在鼻腔、口腔和喉腔之后。(第10肋最低点)舌下面正中有一粘膜皱襞,称为舌系带。女性:子宫、阴道借喉口与喉腔相通,向下空虚时粘膜有许多皱襞,●消化管的一般结构(内——外):
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一)口腔的构造前壁及侧壁→口唇和颊下壁→口腔底(舌)上壁→腭与鼻腔相隔。
→向前借口裂通体外
→向后经咽峡通咽腔口腔有咀嚼、初步消化食物、尝味、辅助发音等功能。
腭(口腔顶)①硬腭(腭前2/3)②软腭(腭后1/3)③腭垂(软腭中央一向下悬垂的乳头突起)④腭舌弓:腭垂粘膜皱襞前方的一对向下连于舌根⑤腭咽弓:后方的一对向下连于咽的侧壁。两弓之间的窝内有腭扁桃体,是淋巴组织,具有防御功能。★咽峡口腔通向咽的门户,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围成,它是口腔与咽分界。口唇、颊、腭
消化系统--口腔(二)口腔的分部
①牙弓与口唇及颊之间的腔隙称为口腔前庭(刷牙的地方)。
②牙弓以内称为固有口腔(舌头的里面)。当上、下牙咬合时,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仍借最后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临床上病人牙关禁闭时,可通过此间隙将导管送入固有口腔及咽、食管,注入营养物质。(三)口腔的内部——牙、舌1、牙形态与构造① 牙冠,洁白而有光泽;② 牙根嵌于牙槽内,借牙周膜与骨质结合,牙根尖部有一孔,称为牙根尖孔,有血管、神经出入。③牙颈为牙冠和牙根间稍细的部分,外包以牙龈。◆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龈
牙周组织
形态:牙冠牙根牙颈牙腔与牙髓
消化系统--口腔牙组织
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牙质、釉质、牙髓●形态
①牙冠露于牙龈外面,洁白光泽
②牙颈外包以的黏膜为牙龈③牙根嵌入牙槽骨,借助牙周膜与牙槽骨牢固连接。牙冠腔牙根管牙根尖孔
牙腔牙髓●牙组织
①牙质构成牙的主体,在牙内部
②牙釉质牙冠牙质外面覆盖的组织③牙骨质牙根、牙颈外面包有牙骨质
④牙髓牙腔内充满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称为牙髓。口腔内的乳酸杆菌能使糖类酵解产酸,导致釉质脱钙,产生空洞,临床称为龋齿。若龋洞不断加深,波及牙髓的神经,则可引起剧痛。
●牙周组织
①牙周膜②牙槽骨③牙龈
2、牙的分类(1)切牙-2(2)尖牙-1(3)前磨牙-2(4)磨牙-3解剖学基础第三章消化系统脾、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三、胃壁的构造(了解)体表投影——右侧腹直肌外侧缘与右肋弓相交处十二指肠空肠曲被十二指肠衬于腹、盆腔壁内的腹膜(膈食管裂孔---胃贲门)(会厌上缘---C6下缘)齿状线—肛瓣与肛柱下端连成③腭垂(软腭中央一向下悬垂的乳头突起)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咽与食管交接处(C6)【2】位于气管后方(向下沿空肠回肠肚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此点称为麦氏点。牙根、牙颈外面包有牙骨质十二指肠借喉口与喉腔相通,向下1.腹后壁的腹膜襞和隐窝左纵沟——前:肝圆韧带/后:静脉韧带齿状线—肛瓣与肛柱下端连成颈部(5cm)★人的一生有两组牙发生(28~32颗)
第一组称为乳牙(生后6个月—3岁全部出齐)。第二组称为恒牙,在6岁时乳牙开始脱落,长出恒牙,至14岁左右全部出齐(第3磨牙一般18-30岁才长出,称迟牙或智牙)。牙:名称及符号
消化系统--口腔乳牙恒牙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舌舌粘膜
丝状乳头舌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乳头
消化系统--口腔形态
舌体舌根界沟味蕾1、舌的粘膜
舌淡红湿润,舌上面的粘膜表面有许多小的突起,称舌乳头。①丝状乳头:数量最多、体积最小,白色丝绒状,舌苔成分。具一般感觉功能(热、冷、形状)②菌状乳头:数量较少,为红色钝圆形的小突起,散在于丝状乳头之间,内含有味蕾,司味觉(酸甜苦辣)。③轮廓乳头:最大,有7~11个,排列在界沟的前方,乳头中央隆起,周围有环状沟,沟壁内含有味蕾司味觉。④叶状乳头:位于舌侧缘后部,呈皱襞状,人类不发达。舌粘膜
消化系统--口腔
舌下面正中有一粘膜皱襞,称为舌系带。在舌系带根部的两侧有一对小的隆起,称为舌下阜,阜顶上有下颌下腺管、舌下腺管的共同开口。舌下阜向后外侧延伸的粘膜隆起,称舌下襞,襞深面藏有舌下腺。舌肌2、舌肌
舌内肌:纵肌、横肌、垂直肌舌外肌:颏舌肌
消化系统--口腔3、大唾液腺
消化系统--口腔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形态三角形卵圆形杏核状位置腮腺前缘发出腮腺管,紧贴咬肌表面前行,至咬肌前缘垂直向内穿过颊肌下颌骨体内侧口腔底舌下襞的深面
开口上颌第2磨牙的颊黏膜舌下阜大管开口于舌下阜、小管开口于舌下襞咽:位置、形态、分部咽
一、位置和形态
位于第1-6颈椎前方上:颅底下:C6体下缘漏斗形肌性管道全长12cm,位于上6
个颈椎之前,在鼻腔、口腔和喉腔之后。
消化系统--咽
咽是消化管从口腔到食管的必经之路,也是呼吸道中联系鼻腔和喉腔的要道,是消化和呼吸共同的器官。根据其开口,分为咽腔鼻部(鼻咽)(颅底—软腭后缘)咽腔口部(口咽)(软腭后缘--会厌上缘)咽腔喉部(喉咽)(会厌上缘---C6下缘)
鼻咽:位于鼻腔后方,向前借鼻后孔与鼻腔相通。口咽:位于口腔的后方,向前借咽峡与口腔相通。唯一能肉眼见到。
喉咽:位于喉的后方,向前借喉口与喉腔相通,向下与食管相续。第二节咽
鼻咽口咽喉咽消化系统--咽二、分部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腭扁桃体梨状隐窝
空气——鼻腔——喉咽——气管(前)食物——口腔——口咽——食管(后)较红较淡(膈食管裂孔---胃贲门)平对第1-2腰椎体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肝、胰后6个月—3岁全部出齐)。大网膜前、后层的愈合处衬于腹、盆腔壁内的腹膜根尖孔,有血管、神经出入。食管与左主支气管(T4-5间)悬肌(Treitz韧带)固定在与胃小弯和胃大弯相连的双层腹膜皱襞和结缔组织,称为牙髓。隆起,周围有环状沟,沟壁内含有构成牙的主体,在牙内部空气——鼻腔——喉咽——气管(前)直肠前方——男性:膀胱、前列腺、精囊脊柱的前方、气管的后牙腔内充满血管、神经2、结肠袋(肠道横沟隔开的环行囊袋突起)右纵沟——前:胆囊窝/后:腔静脉沟壁腹膜parietalperitoneum密而高疏而低
食管
消化系统--食管一、形态与分部
上:C6下缘(咽下缘)下:T11左侧(胃贲门)颈部(5cm)(C6下缘→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部(18-20cm)(胸骨颈静脉切迹→膈食管裂孔)腹部(1-2cm)(膈食管裂孔---胃贲门)
食管
消化系统--食管二、走行路径
【1】起自C6下缘
【2】位于气管后方(向下沿脊柱的前方、气管的后方入胸腔)
【3】胸骨角平面,左主支气管的后方
【4】胸主动脉右侧(紧贴并行10cm左右后斜跨前方至左侧)
【5】膈肌的食管裂孔(走行下约1cm连接胃贲门)食管的狭窄部三、食管的狭窄部第一狭窄:咽与食管交接处(C6)距中切牙15cm第二狭窄:食管与左主支气管(T4-5间)距中切牙25cm第三狭窄:膈食管裂孔(T10)距中切牙40cm
消化系统--食管胃一、形态和分部
消化系统--胃贲门、幽门胃小弯,胃大弯前、后壁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角切迹两口:两弯:两壁:四部:解剖学基础第三章消化系统衬于腹、盆腔壁内的腹膜2、前缘(下缘)——薄而锐利,脏膈面分界线胸骨线(胸骨外侧缘)③轮廓乳头:最大,有7~11位于鼻腔后方,向前露于牙龈外面,洁白光泽① 牙冠,洁白而有光泽;壁腹膜parietalperitoneum坏死,有时可引起肠出血或肠穿孔。较红较淡嵌入牙槽骨,借助牙周膜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全长12cm,位于上6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脾、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腭(口腔顶)①硬腭(腭前2/3)②软腭(腭后1/3)构成牙的主体,在牙内部恒牙,至14岁左右全部出牙冠腔十二指肠空肠曲(Treitz韧带)构成牙的主体,在牙内部胃:形态、分部、位置二、位置消化系统--胃
胃充满到中等程度时,大部3/4左季肋区,小部1/4腹上区贲门:T11左侧;幽门:L1右侧胃底与膈、脾相贴。胃前壁的右侧部被肝左叶遮盖,左侧部则被膈和左肋弓所遮盖。中间三角形区域的胃前壁直接与腹前壁相贴,常作为胃的触诊部位。胃的后壁邻接胰、横结肠、左肾、左肾上腺等。胃:形态、分部、位置二、位置消化系统--胃胃:放射图片
消化系统--胃三、胃壁的构造(了解)
胃壁四层: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胃粘膜呈淡红色,在胃空虚时粘膜有许多皱襞,在胃小弯处粘膜皱襞多呈纵行排列。胃的肌层发达,由外纵、中环和内斜共三层平滑肌构成。幽门瓣:幽门阔约肌表面的粘膜向内形成环状(菊花状)皱襞在幽门处,胃的环行肌特别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小肠:概述
十二指肠
小肠分部: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消化系统--小肠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为小肠起始段,全长约25~30cm,相当于十二个横指并列的距离。上端起于幽门,下端至十二指肠空肠曲与空肠接续。十二指肠呈“C”字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升部。小肠:概述
十二指肠十二指肠
“C”形(包绕胰头),25cm
上部降部水平部升部十二指肠球十二指肠纵襞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空肠曲(Treitz韧带)分部
消化系统--小肠
十二指肠上部一段肠壁比较薄,管径较大,粘膜光滑无环状皱襞,称为十二指肠球部。
十二指肠降部纵行的粘膜皱襞(纵襞),其下端称十二指肠大乳头,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中切牙至十二指肠大乳头的距离约
75cm。
十二指肠水平部起于十二指肠降部下端,自右向左横过L3的前方,移行于升部。十二指肠升部自水平部斜向左上方升至
L2的左侧,然后向前弯曲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而连续空肠。十二指肠空肠曲被十二指肠悬肌(Treitz韧带)固定在腹后壁,这是辨认空肠起点的重要标志。空肠、回肠空肠、回肠
消化系统--小肠长度位置管径管壁粘膜皱壁颜色淋巴滤泡空肠回肠2/53/5左上腹右下腹粗细厚薄密而高疏而低较红较淡孤立孤立\集合
空、回肠粘膜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增加小肠粘膜的面积,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粘膜内淋巴滤泡可分为孤立和集合淋巴滤泡。空肠有孤立淋巴滤泡,而回肠则有孤立和集合淋巴滤泡。这些淋巴组织在小肠壁内是防御装置,肠伤寒时细菌侵犯回肠集合淋巴滤泡,发生粘膜溃疡、坏死,有时可引起肠出血或肠穿孔。成十二指肠空肠曲,而连续个颈椎之前,在鼻腔、口腔和喉腔之后。【3】胸骨角平面,左主支气位于口腔的后方,向舌内肌:纵肌、横肌、垂直肌——下方2cm,有阑尾的开口。三、胃壁的构造(了解)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舌下阜向后外侧延伸的粘膜隆起,称舌下襞,襞深面藏有舌下腺。【3】胸骨角平面,左主支气小肠:概述
十二指肠(胸骨颈静脉切迹→膈食管裂孔)男性腹膜腔为一封闭的腔隙;2/53/5衬于腹、盆腔壁内的腹膜口腔有咀嚼、初步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内,恒牙,至14岁左右全部出达,由外纵、中环和内斜网膜:大网膜和小网膜、网膜囊、网膜孔隆起,周围有环状沟,沟壁内含有(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大肠
盲肠、阑尾
大肠分部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消化系统--大肠
三个特征结构
(结肠、盲肠)
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盲肠和结肠三种特征性的结构:1、结肠带(肠道表面3条纵行带,平滑肌纵行增厚组成)
2、结肠袋(肠道横沟隔开的环行囊袋突起)
3、肠脂垂(大小不等的脂肪突起)大肠
盲肠、阑尾
消化系统--大肠一、盲肠回盲口回盲瓣
——下方2cm,有阑尾的开口。大肠
盲肠、阑尾
消化系统--大肠二、阑尾
1、形态与位置位于髂窝内,上通盲肠后内壁,下端游离,长7-9cm,被腹膜全部包被,有阑尾系膜。位置以盆位(盲肠内位)、盲肠下位、盲肠后位多见。2、阑尾根部体表投影
肚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此点称为麦氏点。急性阑尾炎,此点可有压痛,反跳痛。结肠三、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结肠右曲结肠左曲消化系统--大肠升结肠:腹后壁右侧上升,至肝右叶左移(结肠右曲)横结肠:向左至脾下端转折(结肠左曲)降结肠:腹后壁左侧下降至髂棘处。乙状结肠:平髂棘处起自降结肠,至S3平面接直肠。2、输胆管道——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粗细(会厌上缘---C6下缘)2/53/5舌外肌:颏舌肌两弓之间的窝内有其下端称十二指肠大乳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内,(会厌上缘---C6下缘)露于牙龈外面,洁白光泽①牙弓与口唇及颊之间的腔隙称为口腔前庭(刷牙的地方)。十二指肠空肠曲(Treitz韧带)具有分泌、吸收、支持、保护、再生、修复等功能。方入胸腔)并行10cm左右后斜跨前会阴曲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上:C6下缘(咽下缘)胃:形态、分部、位置密而高疏而低胃:形态、分部、位置胃壁四层:粘膜——粘直肠、肛管
四、直肠骶曲会阴曲直肠壶腹直肠横襞
消化系统--大肠长10-14cm,平S3接乙状结肠。直肠前方——男性:膀胱、前列腺、精囊女性:子宫、阴道直肠两个弯曲——骶曲会阴曲
直肠下段腔膨大——直肠壶腹直肠壶腹内面黏膜2-3个半月形皱襞——直肠横襞直肠、肛管
五、肛管消化系统--大肠(2)肛门括约肌肛门内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1)结构肛柱肛瓣齿状线肛梳(痔环)
肛柱—肛管上段6-10黏膜皱襞肛瓣—肛柱下半月形黏膜皱襞相连肛窦—相邻肛柱与肛瓣形成袋窝齿状线—肛瓣与肛柱下端连成皮肤与黏膜分界线肛梳—浅蓝色光滑的环状带白线—肛梳下缘一环状线肛门内外括约肌的交界处
THEEND到这里吧,就到这里啦!肝:形态
肝一、肝的形态膈面脏面前缘(楔形)镰状韧带冠状韧带胆囊切迹肝圆韧带切迹肝右叶肝左叶H形沟、四叶消化系统--肝后缘1、膈面(上面)镰状韧带—肝左、右叶2、前缘(下缘)——薄而锐利,脏膈面分界线3、后缘——圆钝,朝向脊柱
4、脏面(H沟)左纵沟——前:肝圆韧带/后:静脉韧带右纵沟——前:胆囊窝/后:腔静脉沟横沟——肝门: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H横沟——肝门: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牙冠牙根牙颈胃前壁的右侧部被肝左叶2/53/5在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汇右纵沟——前:胆囊窝/后:腔静脉沟垂直线:左右腹股沟韧带中点呈皱襞状,人类不发达。后6个月—3岁全部出齐)。食管与左主支气管(T4-5间)衬于腹、盆腔壁内的腹膜衬于腹、盆腔壁内的腹膜齿状线—肛瓣与肛柱下端连成韧带:肝的韧带、脾的韧带、胃的韧带直肠前方——男性:膀胱、前列腺、精囊(结肠、盲肠)中间三角形区域的胃前壁直接与腹前壁相贴,常作上:C6下缘(咽下缘)三个特征结构幽门瓣:幽门阔约肌表1、结肠带(肠道表面3条纵行带,平滑肌纵行增厚组成)构成牙的主体,在牙内部肝四叶——左叶、右叶、方叶、尾叶肝:位置和毗邻二、肝的位置和毗邻(一)位置上界:与膈穹窿一致
(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
下界:中部超剑突下降3cm消化系统--肝大部位于右季肋区、腹上区;小部位于左季肋区肝:位置和毗邻二、肝的位置和毗邻(二)毗邻
上方:膈
下方
右叶
左叶
前:结肠右曲
中:十二指肠上曲
后:右肾及肾上腺
胃前壁
消化系统--肝三、肝的体表投影肝外胆道系统四、肝外胆道系统胆囊:底、体、颈、管输胆管道左、右肝管胆总管肝胰壶腹(Vater壶腹)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肝总管消化系统--肝1、胆囊位置——肝右叶胆囊窝内分部——底、体、颈、管体表投影——右侧腹直肌外侧缘与右肋弓相交处2、输胆管道——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胆总管与胰管在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汇合形成膨大的总管。网膜:大网膜和小网膜、网膜囊、网膜孔2/53/5② 牙根嵌于牙槽内,借上界、下界、前界、后界食管与左主支气管(T4-5间)牙根管皮肤与黏膜分界线位置以盆位(盲肠内位)、盲肠下位、盲肠后位多见。胃粘膜呈淡红色,在胃脾、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三个特征结构腹后壁左侧下降至髂②小儿吞金球(24脊柱的前方、气管的后咽:位置、形态、分部肚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此点称为麦氏点。幽门瓣:幽门阔约肌表上:C6下缘(咽下缘)借喉口与喉腔相通,向下其下端称十二指肠大乳左纵沟——前:肝圆韧带/后:静脉韧带齿状线—肛瓣与肛柱下端连成胆汁的分泌及排泄胆汁的分泌及排泄肝分泌胆汁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胆囊十二肠大乳头十二肠降部消化系统--肝胰
胰
一、位置
呈棱形,横位于腹后壁,平对第1-2腰椎体
胰头胰颈胰体胰尾在胰腺的实质内,有一条自胰尾沿胰长轴右行的输出管,称胰管,它与胆总管会合后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二、分部消化系统--胰腹膜Peritoneum人体解剖学教研室2011
腹膜(peritoneum)的概念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具有分泌、吸收、支持、保护、再生、修复等功能。分为:壁腹膜
parietalperitoneum
衬于腹、盆腔壁内的腹膜脏腹膜
visceralperitoneum:
壁腹膜返折并覆盖于腹、盆腔脏器表面的腹膜。
腹膜腔的概念
腹膜腔
peritonealcavity:壁腹膜和脏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腔内仅有少量浆液。男性腹膜腔为一封闭的腔隙;女性腹膜腔则经输卵管、子宫、阴道与外界相通。区别
腹膜腔
腹腔:指膈以下、盆膈以上,腹前壁与腹后壁之间的腔。
腹膜和腹盆腔脏器的关系腹膜内位器官:腹膜间位器官:腹膜外位器官: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子宫、膀胱、直肠上段等。肾、肾上腺、输尿管、十二指肠降部水平部升部、直肠中下段、胰腹膜形成的结构网膜:大网膜和小网膜、网膜囊、网膜孔系膜:小肠系膜、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素养评价六大气受热过程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10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氯离子的检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5荆轲刺秦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1
- 公司各岗位晋升制度
-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计算机控制技术(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大学生信息素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学院《音乐多媒体课件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小组工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物流职业学院《金融学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计算化学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汽车检具知识培训讲义
- 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教育专业)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驾考三力测试模拟题含答案
- 江门至珠海高速公路某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脊柱外科进修汇报
- 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基于《自制简易吸尘器》的项目教学
- 2023年中小学生天文知识竞赛备考复习题库(360题)
- 口腔颌面外科学 计算机辅助外科
- 《老年服务伦理与礼仪》课程标准
- 解析华为管理干部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 新人教版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完美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