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如何突出中心 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如何突出中心 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如何突出中心 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如何突出中心 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如何突出中心 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七年级语文上册

1.借助课文,认识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重点)

2.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安排详略。(难点)3.写作实践,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场景、一个物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素养)学习目标

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文章的主旨所在。每篇文章都要有一个相对集中而明确的中心。有了中心,写文章也就有了主心骨。否则,文章就会像一盘散沙。

那么,怎样才能突出文章中心呢?写作指导整体感知精读细研方法一一条线索贯串全文

郑振铎的《猫》:围绕着猫带给人的情感波澜这一线索,叙述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叙述清晰,不蔓不枝,有效地突出了猫的命运带给“我”和家人的情感冲击。方法二

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

郑振铎的《猫》:前两只猫虽然可爱,但它们的亡失都是因为偶然的因素,对“我”的情感冲击较浅,所以略写;而第三只猫的受屈与死亡却引起了“我”深深的自责和反思,情感冲击最强,所以作者以最多的篇幅来详写。精读细研方法三

开门见山,点明题旨

如《雨的四季》一文中,作者开篇即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其后围绕这一中心分别描绘了四个季节的雨的不同形态。精读细研方法四

卒章显志

如《狼》一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经过,结尾以议论的形式点题,突出人的智慧。

还可以采用前后呼应、铺垫渲染、抑扬对比等技巧,突出中心。精读细研

一、书包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学习用品,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假如要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请你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确立中心呢?原题重现精读细研1.将“我”的书包视作客观事物,着眼于介绍、说明,可以写写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和内部构造等。2.想象如果“我”是书包。让我们化身为书包,去听听它的心声:是为主人负担重而鸣不平,还是因主人乱扔乱放而暗自委屈?设身处地,发挥想象,看看你能想到些什么。3.“我和书包”着眼于书包和主人的关系。你第一个书包是谁送给你的?你和书包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都可以作为确立中心的角度。提示精读细研我的书包

我有一个小巧玲珑的书包,它精致、漂亮。①

书包是鲜红色的,中间画着一只活泼可爱的米老鼠,它戴着大大的太阳镜,胸前飘扬着一条鲜艳的红领巾,穿一件土黄色的衬衫,背着个小书包,甩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米老鼠扬着手,昂首阔步地向前走,好像在向我炫耀它的美丽,真是神气十足,可爱极了!②米老鼠下面还写着一句英文:Hello!(你好)!①“小巧玲珑”“精致、漂亮”写出了书包的整体特点,同时点题。

②抓住重点,描绘书包的外形,尤其突出了“米老鼠”可爱的形象。合作探究

书包一共有三个宽大的袋子,旁边还带着两个窄小的兜兜。第一个袋子里“住”满了说不尽的智慧——书本;第二个袋子里“住”着我心爱的文具;第三个袋子里则“住”着一对形影不离的“亲戚”——试卷和作业本;至于那两个狭小的兜兜嘛,“住”着各种各样的手工。不过有时候,一些文具变成了一个个调皮鬼,住厌了自己的地方,便敏捷地跑到我的手里,让我带着它们欢欢喜喜地搬新家去了。③③采用总分的写法,通过对书包结构的描述,道出书包的功用。合作探究

书包默默地为我服务着。每天早晨,书包都载着一大堆书和文具,跟随着我去上学。当我从书包里抽出文具时,就觉得书包仿佛在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老伙计,你一定要努力学习啊!只有勤劳的人才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嘛!我相信你一定能有收获的!”④这时,我便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勤奋学习,不让我可爱的书包失望。⑤

⑤暗下决心勉励自己好好学习。④书包每天伴随“我”,不断提醒“我”努力学习。合作探究哦!书包,你虽小,但是你肚子里的知识是多么丰富、多么精彩、多么广博啊!我喜欢我的书包!⑥有了这么精致漂亮的书包,我怎么能不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馈它呢?⑦⑥抒情,抒发了“我”对小书包的喜爱之情。

本文是一篇状物作文。作者对书包的外形、结构及盛放的物品分别展开了细致的描绘,在说明书包功用的同时,还适当穿插进了自己的心理活动描写,且把握得真实准确。全文语句流畅,脉络清晰,中心突出,文末的情感表达有一定的思想深度。【点评】

⑦以反问作结,再点书包精致漂亮的特点,呼应开头。合作探究

二、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会谈论些什么?是当天发生的事,还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原题重现合作探究1.地点是“餐桌前”,内容是“谈话”。参与的人有谁?谈话的内容是什么?是一次内容宽泛的聊天,还是一次有针对性的谈话?题目有很大的开放性,需要结合你自己的生活来确定写作内容。2.内容确定了,就需要考虑你想在文中表现什么,也就是文章的立意。比如,要写爸爸在餐桌前跟你语重心长地谈话,纠正你的错误,立意就可以放在生活的启示上;要写一家人热烈地讨论电视节目,立意可定在展现温馨的家庭氛围上。提示合作探究

餐桌前的谈话夕阳的余晖打在蜜糖色的地板上,一家人就这样坐在餐桌前,漾起难以言表的温馨。——题记①

你家吃完饭洗碗的人是谁?在我家,洗碗的人是家长!那么,我家的家长是谁呢?②“那还用说,当然是我!不信,可以查查户口簿,上面的户主写的是我的名字!”爸爸喝了一口酒,振振有词地说。

①题记渲染了餐桌前温馨的气氛。

②开篇就提出谈话的中心——“我”家的家长是谁呢?合作探究妈妈也说得有理有据:“孩子毕业手册上的‘家长意见栏’不都是我签名吗?这说明我是家长啊!”他们这样一句来一句去的,各说各的理,都坚持说自己是家长。我被他们的认真劲儿逗乐了,笑得连饭都吃不下,趁势说:“那我们索性来个民主选举吧,谁的票多,谁就当家长。”③“对,对,对!还是我闺女聪明。”爸爸连声夸我,推了推眼镜,笑着说,“那我毛遂自荐,选自己!”④

③爸爸妈妈争当家长,为“我”提出民主选举埋下伏笔。

④爸爸的语言旨在让“我”不提反对意见。合作探究

“当家长是苦差事,怎么好叫你受苦受累?还是我来当吧!”妈妈边说边夹给我一块鸡肉,还催促道,“吃吧,吃吧!”⑤“一比一,这——”我傻眼了。“还有你一票呢!”爸爸妈妈把目光投向了我。该投谁呢?爸爸和妈妈都很疼我,对我来说,谁当家长都一样,可是现在我只有一种选择……想到这里,我脱口而出:“你们是不是都很想当家长?可是家长只有一个,怎么办呢?我也想当啊,不如……就让我当吧!”⑥

⑤妈妈的动作和语言说明她也想得到“我”的支持。

⑥“我”抓住机会,勇挑“家长”重担。合作探究

爸爸妈妈都愣了,随即低下头,装作没听见,将饭往嘴里塞……“不说话就表示你们同意喽!哈哈,我有三票,我当家长啦……”爸爸妈妈互相看了一眼,默契地笑了一下。我顿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他们齐声说:“当家长就要洗碗!”哎,姜还是老的辣呀!

我扒拉完碗里的饭,负责地收拾碗筷,准备履行我这个“家长”的职责。太阳就要落山了,夕阳照在脸上。幸福在心底流淌……⑦

⑦结尾的环境描写温暖惬意,点明了幸福的主题。合作探究

文章以提问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家庭成员一一亮相,迅速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自然展开全文。“谁是一家之主?”这个问题既贯串全文,又始终紧紧抓住读者的好奇心。选举的结果令人莞尔,家之温馨沁人心脾,足见作者选材之妙。【点评】合作探究

三、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义工……其中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曾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请以“走出校园”为中心内容,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原题重现合作探究校园之外的经历中,有没有触动过你内心,引发过你思考的事件、场景、物品、歌曲或者人?事件的过程或场景、物品、歌曲,自己当时的感受或思考。结合某个同学的发言,谈谈其要表现的中心,说说材料的安排思路。提示合作探究

一个不同寻常的假日

首次看到这梦般的仙境,我不由惊叹于它的美。金色的阳光从缠绵的云层中丝丝缕缕地投射下来,紫色的天空仿佛触手可及,我在这苍茫的大草原上飞奔,想释放最真实的自己。

这时,一块石头绊倒了我,我摔在地上,微微抬头,发现原来小草已经漫过头顶,向下看去,我欣喜若狂,仿佛看到了新世界的大门——例文合作探究

一只蚂蚁站在一块石头上,不时走来走去,它身旁走过几支蚂蚁军队,原来这只是将军。如果不是亲眼见到,恐怕我永远也不会相信,一支由10只蚂蚁组成的小队,抬起了一具蜜蜂的尸体,缓慢地向蚁洞移动。将军看到这一切,立刻跑到它们的身边,好像在为它们指挥。

由蚂蚁请来的皇室音乐家们,开始为辛勤的蚂蚁演奏。蝈蝈是总指挥,在它的指挥下,乐队奏出了悠扬的乐曲。合作探究

在这美妙的氛围下,屎壳郎也动了起来。只见它后脚脚着地,前脚滚着它的“宝贝”,动作是多么娴熟,不一会儿便走了很远,是定下了目标,要在太阳落山之前完成自己的任务吧!

音乐家们演奏累了,停下来小歇。蚂蚁们也打算回巢休息,独角仙从泛黄的树叶下走了出来,从我面前大摇大摆地路过。

我一惊,发现太阳已经落山了,想要站起来却发现脚已经合作探究麻了,这一次的摔倒让我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同样充满了生机。

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假日,在这个不同寻常的一天,我明白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道理:当你遇到困难时,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就会像我今天一样,因为一个小意外而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合作探究

点评:小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将如画的景象细细描摹,为我们展现出一片不同的天地的迷人风光。动静结合的描写,新奇有趣的想象是文章的亮点,使读者如观其境。合作探究泰山不让细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愿同学们善于发现,学会观察,多阅读、多积累、多写作,在作文的园地里勤于耕耘,播洒真情的种子,收获累累硕果。寄语课堂小结如何突出中心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课

·

组文阅读课·学习目标1.通过训练,进一步学会“写人记事”类记叙文的写法。2.学会依据中心选材,恰当处理详略来突出中心。3.学会运用多种写作手法,突显文章中心。·

导入新课·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制作了一座造型别致的巴尔扎克雕像:他披着睡衣,双手合在胸前,昂着硕大的脑袋,双目注视前方。一个学生看了雕像之后,对罗丹说:“老师,这手像极了。我从未见过雕塑如此完美的手。”听了这话,罗丹皱起了眉头。他沉思了一会儿,突然举起斧头砍去了雕像的双手。”此举使学生们震惊、伤心和惋惜。罗丹神色严峻地说:“这双手太突出了!既然这双手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那就不再属于这个雕像的整体了。你们一定要记住:一件真实完美的艺术品,是没有任何一部分比整体更重要的。·

导入新课·

为了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罗丹砍掉了雕像完美的双手。雕塑如此,写作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略,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文段评析,感知中心·

下面三段文字是学校组织夜行军后,三年级、六年级和七年级同学写的感想作文,请你猜一猜,这几段文字分别是哪个年级的同学写的?为什么?·

文段析评,感知中心·

文段一:天空飘着蒙蒙细雨,一路上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有的无精打采,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有的说说笑笑,特别兴奋;还有的却在那里不断地抱怨走得好无聊。我却因为喝多了水想去卫生间而焦急难耐。

文段二:昨夜两点半,集结号吹响了,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好衣裤奔向操场。天空飘着蒙蒙细雨,马路上的车稀稀拉拉。大约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就到了能量补给点,说是能量补给,也不过是把我们出发时佩戴的下士勋章换成了中士,然后有一杯姜汤。不过,这是我第一次在夜晚远足,还是觉得蛮有意思的。

文段三:天空中淅淅沥沥地飘着雨,时大时小,仿佛是在给我们鼓劲儿加油,我看见前面的女生居然摘下雨帽,昂着头,大踏步地走,一副雄赳赳的样子。耳边是海浪汹涌的声音,一大一小,一短一长,宛若一首节奏鲜明的进行曲。在模糊的夜色里,我依稀看见泛白的浪花兴奋地、一次次地、永不疲惫地冲向沙滩,我也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答案示例·

下面三段文字是三年级、六年级和七年级同学写的感想作文,请你猜一猜,这几段文字分别是哪个年级的同学写的,为什么?

文段一是三年级学生所写,记叙了夜行军的场景和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但文段没有中心;文段二是六年级学生所写,交代清楚了夜行军的时间、地点、人物,有中心——觉得第一次夜行军有意思,但没有突出中心的内容;文段三是七年级学生所写,文段有中心——夜行军很快乐,而且是通过女生大踏步走的细节、细雨海浪的烘托来表现这一中心的。·

文段评析,感知中心·

中心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即文章的灵魂。写好记叙文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中心。有中心的文章如同有统帅的军队,相反,没有中心的文章就像乌合之众,溃不成军。·

阅读文段,了解中心·

自由阅读教材《如何突出中心》一文,勾画要点。思考:①何为文章中心?②如何才能在文章中突显中心?·

答案示例·

自由阅读教材《如何突出中心》一文,勾画要点。思考:①何为文章中心?②如何才能在文章中突显中心?①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意思:集中而明确的中心。②中心意思要鲜明突出,必须分清材料的主次和内容的详略,还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要围绕这条线来写;还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来突出中心。·

阅读文段,了解中心·

回顾本单元三篇文章,它们的中心分别是什么?是运用哪些方法突出中心的?填写在表格中。文章中心思想突出中心的方法《猫》

《动物笑谈》

《狼》

文章中心思想突出中心的方法《猫》表现作者对生命和为人处世之道的思考。以情感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详写第三只猫,略写第一、二只,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动物笑谈》表现作者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通过细致描写鸟,突显对动物的喜爱。《狼》表现人的智慧和力量,说明恶势力终究会自取灭亡。结尾议论点题,表明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