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访问课件_第1页
非法访问课件_第2页
非法访问课件_第3页
非法访问课件_第4页
非法访问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法访问,窃取秘密信息;■利用搭线截收或电磁泄漏发射,窃取秘密信息;■利用特洛伊木马和其他后门程序窃取秘密信息;■篡改、插入、删除信息,破坏信息完整性;■利用病毒等非法程序或其他手段攻击系统,使系统瘫痪或无法服务,破坏系统可用性;■传播有害国家安全和稳定的信息,传播低级下流黄色信息,利用系统进行有害信息渗透;

■冒充领导发布指示,调阅密件;冒充主机、冒充控制程序欺骗合法主机和用户,套取或修改使用权限、口令字、密钥等信息,非法占用系统资源,破坏系统可控性;

■行为者否认自己发送过或接收到相关信息,产生抵赖行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在哪些主要安全威胁?小心黑客!

一是涉密系统建立独立机房;二是使用独立的信息设备和网络设备;三是自建独立的局域网,使用党政专用的传输线路和平台;四是采用独立传输线路。长途传输独立敷设线路太昂贵,可租用专用永久虚电路。长途业务量不大,永久虚电路利用率太低,可考虑采用拨号方式,但必须采取加密与认证技术,并配有严格的管理措施;五是在终端方面,为了节约空间和设备资源,方便操作,可使用经过主管部门鉴定或经主管部门指定机构检测合格的双网安全隔离机(双硬盘双主板),也可在原终端机上加装符合标准的单硬盘物理隔离卡、双硬盘物理隔离卡,实现既能一机两用,又保证物理隔离的目的。怎样实现计算机物理隔离?涉密磁介质和光盘使用有哪些规定?(一)1.使用电脑处理涉密信息,应采取防电磁泄漏的保密技术措施。如安装电磁干扰器或电磁屏蔽台等;2.涉密计算机不得与公共信息网或互联网相连;3.将涉密信息存储在软盘上,并对软盘标注密级,按照涉密文件进行保管;4.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要放置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并设置开机密码,控制其接触范围;5.涉密软盘、光盘应在密码柜中保存,涉密计算机和服务器等的放置环境应当符合安全保密要求;

涉密磁介质和光盘使用有哪些规定?(二)6.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软盘、光盘外出,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使涉密载体始终处于携带人的有效控制之下;7.严禁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光盘出境。确因工作需要携带出境的,应当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办理批准和携带手续;

8.涉密人员离职离岗前,要将所保管的涉密电脑、软盘、光盘等全部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政务外网和网站的保密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上网信息不涉密”。由于政务外网和网站与国际互联网相连,是公共信息交流的平台,凡在政务外网和网站上处理、存储、传递的政务信息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1)在与政务外网和网站连接的计算机上不得处理国家秘密和内部办公信息;(2)经过物理隔离改造的计算机,在外网状态下,不得处理国家秘密和内部办公信息。二、“涉密信息不上网”。根据国家规定,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即处理、存储、传输国家秘密的设备和网络不得与政务外网和网站以及互联网相连。因此,属于国家秘密的信息不得在政务外网和网站上运行、处理和存储。非涉密网保密管理有哪些基本要求?涉密信息的存储、传输

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1.

秘密、机密和绝密级信息应当加密传输,绝密级信息应当加密存储、加密传输。

2.

使用的加密措施应当经过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且与所保护的信息密级一致。

3.

涉密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连接国际互联网,必须实行物理隔离。国家秘密信息不得在与国际网络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和传递。

4.

存储过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媒体(包括软盘、硬盘、磁带等)不能降低密级使用,维修时应保证所存储的国家秘密信息不被泄露,不再使用时应及时销毁。

5.

涉及国家秘密的通信、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与保密设施的建设同步进行,报经地(市)级以上保密工作部门审批后,才能投入使用。

对涉密信息的保密

管理措施有哪些?▲认真做好定密工作,对确定为国家秘密的信息,采取严格保护措施;▲建立健全保密制度。只有做到有健全完善的制度,并严格按制度办事,才能保证国家秘密的安全。要求涉密人员了解掌握保密制度,并严格遵守;▲配备保密技术装备。为防止国家秘密被泄露,必须采取相应的保密技术措施,配备必要的保密技术装备;▲监督检查。对国家秘密的保护,要进行跟踪管理,落实保密管理措施,使国家秘密产生、传递、使用、保存、销毁各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严防信息泄密!一、做好定密工作。1、依据《保密范围》,分清密与非密界限。对不应公开的涉密信息,采取措施加以保护。2、规范定密程序。由承办人员依照有关《保密范围》,提出拟定密级和保密期限,交由单位定密责任人审查。3、在定密载体上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4、对定密情况进行登记记载。二、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1、制定政务信息公开审查制度。明确除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法规禁止公开的信息外,其他政务信息应当公开,同时要规定政务信息公开的程序和审查方法、步骤。

2、建立自审与送审制度。对上网信息事先要审查,对是否属于涉密信息把握不准的,要及时请示。

3、建立泄密责任追究制度。如何做好政务信息公开的保密工作?对党政机关等单位涉密人员

使用手机的保密要求

严禁在使用手机时谈论国家秘密。不得将手机带入国家秘密会议的会场,因特殊原因带入会场的手机应取出电池。不得将手机带入谈论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场所,因特殊原因带入的手机应取出电池或采取屏蔽措施。涉密单位的领导和重要涉密岗位的工作人员不得使用他人赠予的手机。使用通讯工具时

应当遵守哪些保密规定?1.不准在私人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2.召开涉及国家秘密内容的会议不准使用无线话筒;3.在有线、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必须采取保密措施;4.不准使用明码或者未经有关机关审查批准的密码传递国家秘密;5.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泄露国家秘密内容的信息;6.严禁密电明复或密明混用。在特殊情况下,明电或电话必须涉及密电时,不得暴露有关密电日期,也不得引用有关密电的具体内容。凡事先发了密电,而后又需发明电的,对明电的措辞必须要严格审查;7.使用电信网络传输信息的内容及其后果由电信用户负责;

公民发现泄密事件后,可以向当地保密工作部门报告,也可以向公安、国家安全机关报告。机关、单位发生泄密事件,应当在发现后的24小时内,书面向下列保密工作部门或机构报告:♦地方机关、单位、发生的泄密事件,按隶属关系向所在地的县或市地、省

(区、市)政府保密工作部门报告;♦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的直属单位发生的泄密事件,向其上级主管部门的保密工作机构报告;单位在京外的,同时向所在地县或市地、省(区、市)政府保密工作部门报告;♦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发生的泄密事件,向国家保密局报告;♦各级机关、单位发生重大泄密事件,在向其主管部门报告的同时,应直接向国家保密局报告。情况紧急时,可先口头报告简要情况。发生泄密事件应当如何报告?国家工作人员对外交往中

应遵守哪些保密要求?(一)一、在涉外活动中对境外人员既要热情友好,也要保持应有的警惕性,避免发生泄密问题;二、不得带领境外人员到国家禁止境外人员进入的禁区和涉密部门、部位活动;三、与境外人员会谈,不得擅自涉及国家秘密,要按照事先确定的会谈范围和口径谈话;四、出入境外驻华组织、机构和境外人员驻地或陪同境外人员活动,不得携带国家秘密载体;五、出境时不得擅自携带国家秘密载体;经批准必须携带的,出境途中和境外活动期间,必须严格保管,或者委托我驻外机构代为保管,保障不发生泄密问题。保持警惕国家工作人员对外交往中

应遵守哪些保密要求?(二)六、不在外事活动场合谈论国家秘密;七、遇有境外人员来电、来函、采访、拍摄照片和电影、电视、录像片或索要资料,要求提供有关信息时,如涉及涉密内容的,应予拒绝并及时向单位反映情况;八、境外人员因特殊情况需要知悉有关方面的秘密时,按有关规定报请保密工作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九、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外方以正当理由要求我方为其提供的信息承担保密义务的,我方人员应当作出承诺,为其保守秘密;十、不得利用境外通信设施进行涉密通信联络,不能使用境外人员使用的办公设备处理涉密信息。

国家法律、法规相关保密内容的规定(一)1、《宪法》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2、《保密法》第三条: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3、《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国家安全法》第四条:任何组织和个人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