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日活动观后感7篇(关于航天展观后感)_第1页
中国航天日活动观后感7篇(关于航天展观后感)_第2页
中国航天日活动观后感7篇(关于航天展观后感)_第3页
中国航天日活动观后感7篇(关于航天展观后感)_第4页
中国航天日活动观后感7篇(关于航天展观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航天日活动观后感7篇(关于航天展观后感)我始终梦想着有一天,我可以驾驶着载人飞船去游览太空,我的幻想最终实现了!2080年的一天,我驾驶着“幻想号”飞船游览太空,飞船飞速行驶着。哇!我看到了地球、太阳、土星、火星、水星……直至整个太阳系!

突然,我看到一道强光一闪而过,是彗星!真美啊!我不由得赞美起来。我把飞船开到了太阳的四周,真热呀!大颗大颗的汗水止不住地往外冒,心想我还是赶快离开这里吧!我抓紧离开了这个大火球。我又来到了月球四周,月球真美呀!它的外表发着光,不是说月球不会发光的吗?我跑到飞船的显示屏前,想查询一下月球为什么会发光?我把问题输入进去后按了查询键,只见屏幕一片漆黑,答案没有出来。我赶忙跑进飞船的监控舱,查看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监控系统显示是外星人把电路切断了。我马上返回驾驶舱,我的飞船前方有一架很惊奇的飞船,从上面下来几个长得怪异的外星人。他们对我说:“很快乐熟悉你,我们是外星人,你是地球人吧。”我说:“我是地球人,你们为什么要切断我的电路?”他们说:“我们只是想引起你的留意,对不起,我这就修好。”

两分钟后,电路修好了,我看到了问题的答案:月球会发光是由于受到了太阳光的反射。我知道了答案,又向下一个星球驶去……“起床啦!起床啦!”妈妈叫醒了我,原来刚刚是个梦呀!盼望它以后会变成现实!

中国航天日活动观后感2

长征五号3日胜利首飞,开启了我国深空探测的新时代。作为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拥有强大的“中国芯”,其动力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讨论院自主研制。

长征五号是实现将来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的重要根底和前提保障。按规划,2022年嫦娥五号落月采样返回、2022年放射空间站核心舱、2022年放射火星探测器等任务都将依靠长征五号来实现。

从2022年立项至今,长征五号冲刺了2022年。但是,从提出论证到如今,长征五号整整走了30年,可谓30年磨一“箭”。

上个世纪80年月中期,时任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带着团队深入讨论国际航空进展方向,结合我国当时的技术根底,提出了进展大火箭的设想。从那时起,中国开启了大火箭的漫漫征途。

1986年,在国家“863”规划支持下,我国开头了论证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

1995年,我国开展新一代运载火箭方案论证以及液氧煤油与氢氧两种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关键技术讨论。

2022年,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立项研制。

2022年,50吨级液氢液氧发动机立项研制。

202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新一代运载火箭根本型长征五号立项研制,从今开头长达2022年的攻坚磨砺。

航天科技一院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告知记者,仅就火箭捆绑构造而言,由于长征五号火箭芯级推力每个捆绑点高达330吨,比以往的中型火箭增加了3倍多,这就意味着大火箭必需实行全新的设计。在没有任何阅历可以借鉴的状况下,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的设计人员,进展了上千次的构造模型分析和优化,历时数年最终完成了“大推力捆绑构造设计”,实现了我国火箭构造设计史上的重大突破。

5米直径大型箭体构造为我国运载火箭首次采纳,是火箭实现运载力量重大跨越的根底,无论是设计、制造还是试验,难度都极大。据科研人员介绍,仅新型贮箱的焊缝就有近2公里长,是长征二号和长征三号两种火箭的总和。这2公里的焊缝,可谓是长征五号集幻想与困难于一体的攻关之旅的生动写照

作为中国大运载时代的“开拓者”、深空探测的“主力军”,长征五号开启的将来将会更加精彩。展望进展前景,栾恩杰院士布满信念。他设想:有了大火箭,中国将来还可以建立太空望远镜、太空发电站等设施。长征五号执行“一箭多星”式放射任务的力量更强,将来构建全球定位系统、全球通信系统等,所花费的时间将大幅缩短。

中国航天日活动观后感3

“神箭”在弦,再度问天。自古以来,人类就憧憬探究宇宙,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逐日……远古的传奇,是中华儿女朴实的憧憬,却印证着中华民族的丰富联想与才智。回首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展历程,我国航天人胸怀航天报国之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取得了载人天地来回、航天员空间出舱和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这“飞天一跃”,将不断指引我们去“击破万里苍穹、目标星辰大海”,彰显了航天工自力更生、不甘人后的进取精神,凝集着中华儿女的殷切期望,凝聚着航天工夜以继日、刻苦攻关的辛勤汗水,分散着国家和民族追求科技进步的澎湃力气。

自力更生、攻坚克难。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达,进展载人航天技术,对于加强我国经济建立、提升国际地位、增加民族分散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航天事业奋斗历程,就是一段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历程,“中国制造”突破了自主学问产权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巨大跨越,成为中国科技创新日益深化的生动缩影。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顽强领导,离不开航天科技工的悄悄付出,离不开亿万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自力更生、接续奋斗。

自强不息、勇攀顶峰。放眼当今的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进展幅员、重塑全球经济构造,各国在进展战略部署上都以增加综合国力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就是科学技术的进展,而航天技术就是重要内容之一。载人航天是世界高新科技中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它的掩盖面广、影响力深,丰富的应用场景已超乎人们的想象,中华儿女以自强不息、勇攀顶峰的精神打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肯定能不断制造出新的辉煌。我国航天事业能够取得今日的成绩,得益于独特的制度优势,很多航天人前赴后继、自强不息、不懈努力才取得了今日的航天科技成果。

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科学技术的进展进步离不开自主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心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航天技术的进展,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进展的第一动力”,“自主创新”见证了几十年航天技术的进展,实现了一次次重大的跨越,牢牢抓住了航天技术主动权,助力我国跻身于世界科技进展的最前沿,推动了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当前,国内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无论是实现经济高质量进展,还是满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妙生活需要,都需要航天技术的助力,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才能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我们才能把握竞争和进展的主动权。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天河漫漫,纵使太空遥不行及,但是浩瀚星空永久是地球无可取代的邻居,探究永无止境。这是一个感动人心的石刻,三名宇航员携带14亿中国人的热诚和英勇,追问星河、直飞云霄、不负期盼,这意味世界航天事业进展又有了新的里程碑,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了中国才智、中国方案、中国力气。

中国航天日活动观后感4

洪荒万里,寥寥星辰。

女娲乘风,揽明月高歌;吴生惆怅,倚桂树轻叹。嫦娥衣带飘舞,穿梭于星际间,拂过月亮的光芒,倒影在苍远的高空上,那层层叠叠的深蓝吸引了我。我开头有了幻想,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在九霄之上与九天神女共舞高歌。

转瞬,翻看古代史册,“成仙飞天”之缥缈;君子“飞车”之遥想;万户纸鸢携火箭。载着同我一样的幻想,他升上高空,却幻化成天花易冷,回忆不堪回首。

我徒步行走在凄惶的高山土坡,皇天厚土,给我一点暖和,我攥起一捧细沙,任它在我眼前飘舞充满,大漠如兽如磐,谁可以告知我,飞天不是玩笑?

我在晦暗中行走,看不清将来。

飞天乃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夙愿,东方红响彻天地,我看到黄河奔腾,我看到长江亘古,我看到长城盘踞。欣然,仿佛我看到了绿洲。神舟载人,杨利伟登天。那一刻当我们仰视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凝视地球的目光。它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幻想,他的名字注定要被汗青铭刻。我听见他的声音,那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浑厚;我观察他的身姿,那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挺立。我知道了,飞天不再是梦。等待多少年,梦回九霄。我憧憬,站在月球坑洼不平的外表感受自脚心传来的幻想的温度。

脑海中,那时的世界,极致的黑与白,却不想有如此颜色。

皓月当空,举杯邀月,我立于庭院,透过繁乱的枝条,缤纷的落花,我凝视天上的琼楼玉宇,轻唤一声“嫦娥……”炎炎夏日,你可耐的了酷暑;瑟瑟寒风,你可受得了严冬。我想乘风而起,与那月下佳人,捣药玉兔把酒言欢。

了却我对你们的思念。

了却古今华夏的幻想。

我见过祖国万里风光,榭水楼台,烟雨江南,十方春色,万里雪飘。可那都不是我所憧憬,我再次翻开史册,手指拂过远古时的“航天员”,晋朝时的奇妙“飞车”,张衡时的“火箭”缩影,用手抚过幻想的衣襟,我合上书卷,点燃一支沉香,袅袅的青烟直上,飘到我幻想的地方。

在那里,有谁可实现我的幻想?是你吗?“神舟”,从酒泉动身,驶向将来。

月球的细壤,包裹着中国的旗帜,在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抹上了一点鲜红,最终,我圆梦了。

我看到嫦娥的衣襟拂过……

中国航天日活动观后感5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胜利分别,进入预定轨道,顺当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放射取得圆满胜利。“神十二”的放射为“梦圆九天”树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迈出我国探秘浩瀚太空征程的重要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神话故事里嫦娥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到苏轼笔下的“羽化而登仙”,从“弄玉吹箫,萧史乘龙”的典故到明代万户“升天”的探究……中国的飞天之梦越千年,但对太空的向往与憧憬没有变,逐梦九天的脚步没有停下。“上九天揽月”是中国人的千年幻想,标注于时间坐标上,也标刻在精神高度上,航天幻想代代相承,宏大精神生生不息。

“神十二”放射时的轰然巨响是最震撼人心、激荡热血的音符,它的放射胜利极大地兴奋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念与骄傲感。此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相较以往,不但出舱时间大幅增加,屡次出舱更为飞天增加了难度与挑战,任务的简单性可想而知。从关键技术的攻克、元件材料的集成到整体构造的优化皆殊为不易,“神十二”的放射胜利,背后浸透着几代航天工和航天员的辛勤汗水,也见证着中国航天人对航天事业的不懈奋斗。

奋斗是圆梦的翅膀。中国的航天工程起步较晚,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试验田”中勤恳耕耘,心有天地经纬、脚向浩瀚天宇,在一穷二白的根底上艰难奋斗,在反复试验的求索中砥砺前行,在精益求精的攻关下追求卓越,敢闯难关、勇开新路,向实践要驱动力;一个个航天员在严格系统全面的训练中学阅历、强本事,飞天游览、出舱行走需要扎实的功底,训练的时长与难度需要他们具备过硬的心里素养和强健的体魄,寒来暑往的刻苦训练让他们拥有超强的意志力与自信念。为了宏大的航天事业,航天工与航天员,将艰辛与曲折作为事业进展的“阶梯”,以志气锻造骨气,以骨气厚积底气,在接续奋斗中实现航天事业更高水平的创新与突破。

从“神一”的放射胜利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成果丰硕。在“追梦”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固然,前所未有的挑战难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业绩高度。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双脚踏出来的,即便是“天路”,也是由一步一个脚印开拓出来的。从1956中国航天事业进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进展中一以贯之的坚持,是推动航天事业进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自然少不了弯路,闯前人没闯过的关也必定少不了挫折,成为先驱,方能成为先锋;唯有敢闯,才能闯出新天地,抢占“新高地”。

宏大事业孕育着宏大精神。无论是“东方红一号”的胜利放射,还是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无论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还是“嫦娥”奔月与“天问”探火,从大胆设想到胜利实践,无不彰显着中国与时俱进的航天实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从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国身影、中国脚印,在航天事业的进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气。这种精神与力气必将引领着十四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齐奋斗,激荡起磅礴伟力,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

中国航天日活动观后感6

在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着很多颗布满了雄心壮志的中国心。而我也有那么一颗壮志凌云的心。

每当我有苦恼的时候,我就会宁静地观赏天空,这样,我就会感到空前的安静,忘乎所以,融入这美妙而又静谧的天空,而它呢,总能平复我内心起伏的情感波澜,让我重新振作起来,为了明天,为了将来,为了幻想而努力奋斗。因此,我对天空有着一种独特的感觉和梦想。

仰视星空,一颗颗漂亮的星球挂在蓝莹莹的夜空中,闪烁着迷人的光线,天真无邪地眨着眼睛,好像能把人的心灵变得空明、纯净。天空,始终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好像那里才是我真正的归宿,是我能够吐露真心的天地,更是我美妙的愿望和梦想。我信任你们已经猜出来了——我的幻想就是成为一名宇航员。

假设我成为了一名宇航员,我就能在宇宙中尽情地游览,飞过一颗颗漂亮的星球,飞过一片片美丽的星云,尽情地去领会那洋溢着神奇气息的宇宙的无限风采。我就能为祖国完成一些宏大的科学天文试验,去探究宇宙无穷的神秘。我还能去探究一些至今都没能解开的谜团:宇宙真的没终点吗?外星人真的存在吗?黑洞里存在着另一个世界吗?这些都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探究,去更深入地了解宇宙。

在进行升旗仪式时,每每听到国歌在我耳边缓缓地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肃立在操场上,对着国旗致敬,我的心就像那红五星的熊熊烈火,燃起那颗布满雄心壮志的报国之心。我就会付出比上次更多的努力,向幻想迈出坚决的一步,为了幻想,勇往直前。

其实我们都是那茫茫宇宙中小小的星辰,虽然渺小,但是经过不懈努力,终究能散发出绚丽的光荣。

宇宙,星空,等着我,总有一天我会来见你,实现我的中国航天梦!

中国航天日活动观后感7

载人天地来回、空间出舱、空间交会对接……中国航天事业正阔步迈向太空。在特能吃苦、特殊能攻关、特殊能战斗、特殊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的带动下,让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走进航天时代。

1970年东方红一号胜利升空!202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胜利升空!2023年10月24日18是05分!嫦娥一号胜利奔月!在此之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相继放射、并胜利对接。2023年9月15日22是04分09秒,天空二号空间试验室在酒泉卫星放射中心胜利放射!直到2023年1月3日,我们祖国的“嫦娥四号”胜利在月球反面着陆。1月11日,“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在“鹊桥”中继星的支持下胜利完成了互拍。在它们的辛勤工作下,月球反面的神奇面纱渐渐被揭开。

是谁?让这些“生物”等上太空?是谁?制造了这一串串奇妙的数字?是谁,成就了这一飞天幻想?没错!是那些日夜不停工作的航天工作人员!

南仁东,他放弃国外高薪工作回到祖国。在别人规划退休生活时,他或许正在建立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蓝图。这个打算他一坚持就是22年!青丝到白发,从壮年到暮年,南仁东艰难创新的精神源于他爱“天眼”爱得痴迷。

“天眼”?他就是我国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