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阜阳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2d5aff40690cbd124c2facc112f5cd/3e2d5aff40690cbd124c2facc112f5cd1.gif)
![2020年安徽省阜阳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2d5aff40690cbd124c2facc112f5cd/3e2d5aff40690cbd124c2facc112f5cd2.gif)
![2020年安徽省阜阳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2d5aff40690cbd124c2facc112f5cd/3e2d5aff40690cbd124c2facc112f5cd3.gif)
![2020年安徽省阜阳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2d5aff40690cbd124c2facc112f5cd/3e2d5aff40690cbd124c2facc112f5cd4.gif)
![2020年安徽省阜阳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2d5aff40690cbd124c2facc112f5cd/3e2d5aff40690cbd124c2facc112f5c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安徽省阜阳市小升初语文真题
一.识字与写字(16分)
1.(4分)“万里尚为邻,相扶无远近”是知己挚友不分远近,相隔万里如同邻居:“山川异
域,风月同天”是我们虽不在同一个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当抬头时,看到的是同
一轮明月;'‘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是各国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真实写招照……诗词
跨越时空,与我们产生心灵的共鸣,给我们以心灵的慰籍。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诗抄写
在下面,注意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2.(4分)云生活让很多人养成了看新闻的习惯,老师整理r相关新闻中的部分常见词,请
你写出它的正确读音或字形。
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期间,大家经常会叮嘱亲友出门要注意ddi口罩;
“严惩不ddi"是严厉惩罚,绝不宽恕的意思;
硬核火神山医院,从qi动到建成,仅仅用了十天时间。
3.(4分)在云课堂中,我们重新认识了钟南山院士: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冷静、无畏,
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就是这位耄耋
老人,以令人景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
量。
(I)文段中“耄”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
(2)文段中“耄”字第五笔书写应该为:,
(3)根据上述文字信息和图片,判断“耄”是指哪个年龄段。
A.四五十岁
B.六七十岁
C.八九十岁
生于1936年
4.(4分)老师和同学相约“云展览”,参观了博物馆,今天是书法专场。
(1)“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演变过程,是世界上最的
文字之一。”在这句话中横线上应填写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A.远古
B.绵长
C.古老
D.长久
(2)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七律•长征》,笔力洒脱有气势,如果用两个成语来赞美这
幅书法作品,它们是和。
A.笔走龙蛇
B.妙笔生花
C.点睛之笔
D.行云流水
二、积累与运用(15分)
5.(8分)默写。
(1)少壮不努力,。
(2),烟花三月下扬州。
(3)白日放歌须纵酒,
(4),偷采白莲回。
(5)问渠那得清如许?。
(6),任尔东西南北风。
(7)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两句,表现了诗人期待
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的愿望。
(8)北宋苏轼的《题西林壁》:“,远近高低各不同”,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
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选择题
6.(2分)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的一项是()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7.(5分)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组织了一次“名著阅读”的活动,完成下列题
目。
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有黑色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白色脸表现奸诈多疑,如“三
血性,如“三国戏”里①的苟言笑,又象征威武有力、国戏”里③的白整脸。
红整脸。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
②的黑十字门蝴蝶脸。
(1)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比如几乎成为中
国人眼中智慧的化身。《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2)当文学与戏剧结合,三国人物也被赋予了极具特色的京剧脸谱,观察前面的几张
脸谱,猜猜他们分别是谁的形象?请在横线上填上他们的名字。
①;②;③o
三、阅读理解(29分)
8.(9分)阅读《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
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
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本文选自《》。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修盾与矛者:
②物莫能陷也:
③更日: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4)“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9.(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大厨赫师傅
①年过花甲的赫师傅掌灶这么多年,还没碰到过让客人挑眼的事。
②那天,餐厅里客人出奇的多。几个大厨围着灶台,熬炖婀溜,煎炒烹炸,忙得不可开
交。
③“芙蓉鸡片一盘!“服务员冲着后厨大声招呼。赫师傅手头正忙,就扭头朝徒弟说:“志
昆,芙蓉鸡片你来,注意火候,马虎不得!”崔志昆应道:“放心吧,手到擒来!”
④只一会儿,就听餐厅里一位食客高声嚷嚷起来:“这芙蓉鸡片味儿不对!”赫师傅脸色
一沉,三步并作两步从后厨走出来,瞥了那菜一眼,冲服务员努嘴:“还愣着干什么?
把菜端回去,重做!”服务员赶紧跟客人道了声“对不起”,把菜端回了厨房。
⑤赫师傅觉得脸有点儿发烧,他克制着自己,走到客人跟前,勉强挤出几个笑纹。“对
不住,对不住,我给您重做,回头菜端上来,您再品品。”说着,他快步走回后厨。
⑥走进厨房,他指着那盘菜,眼里冒着火,厉声冲着徒弟吼了一嗓子:“你是怎么炒的!
火候对吗!”“那人也太挑剔了……”“胡说!火候不对怨不得人家!”师傅的脸涨得通红,
“说了多少遍,什么时候勾荧,什么时候起锅,你都当耳边风了!”崔志昆没想到师父
会发这么大的火儿,大气儿也不敢出。
⑦说着,赫师傅精心挑选出鸡里脊,熟练地剔去筋膜,又用刀背砸成泥茸。厨房里闷得
让人难受。灶台的火苗比往日更旺更红,本就不大的厨房里已经如同蒸笼一般。汗水顺
着赫师傅的脸颊往下淌。
⑧看者师父那股子认真劲儿,再看看他手底下的活计,崔志昆脸上渐渐没了怨气。他赶
紧帮着师父打下手,学着师父的样子,小心地磕开鸡蛋,小心地撒出蛋清,感觉蛋清好
像有了从未见过的美丽的光泽,师傅歪头瞧了一眼,语重心长地说:“志昆,做每一道
菜都讲究个‘用心',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得好好学,做菜如做人,马虎不得呀!”说着,
他接过志昆手中的碗,一点儿点儿地往砸好的泥茸上兑蛋清,又顺一个方向搅匀。接着
昌入温油,上锅滑成鸡片,再用汤汁加白糖、精盐、味精勾荧,上锅颠了几下。“看到
了吗,几下就出锅,这叫火候!你呀,老实学吧!”说着,赫师傅把妙好的菜倒在盘子里,
出志昆一看,心里暗暗叫绝。“这菜相真好,形态雅致,软滑鲜嫩,像件精美的艺术品。
唉,和师父比,我这火候真还差得远哪!”
⑨赫师傅让服务员给客人端过去,那位客人说:“够味儿!地道是不是刚才那位老师傅炒
的?”“是
服务员说,“他姓赫,是我们这儿的老师傅了。”
⑩“啊,他就是鼎鼎有名的大厨赫师傅呀!"客人竖起拇指说,“果然名不虚传!”
(1)根据提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经过、结果。
起因:赫师傅让徒弟炒芙蓉鸡片,顾客尝了不满意:
经过:_______
结果:_______
(2)联系上下文,体会对崔志昆的描写,选出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A.师父让崔志昆炒芙蓉鸡片,崔志昆说“手到擒来”,表明他对这事儿并不重视。
B.客人不满意,崔志昆认为是客人挑刺,表明他对批评不服气,不从自身找原因。
C.写志昆磕鸡蛋撇蛋清时连用两个“小心”,是为表明他做菜时间长,十分辛苦。
D.志昆感觉蛋清好像有了“美丽的光泽”,表明他已“没了怨气”,态度改变了。
(3)第⑦自然段划波浪线句子“灶台的火苗比往日更旺更红,本就不大的厨房里已经
如同蒸笼一般”运用
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厨房环境,突显赫师傅这一人物形象。
(4)客人说的“够味儿!地道!”是什么句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5)本文的题目是“大厨赫师傅”,你觉得赫师傅称得上“大厨”吗?结合文章内容,
谈谈你的理解。
四、作文(40分,含卷面5分)
10.(40分)请以“有这样一位强者”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字数不少
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识字与写字(16分)
1.(4分)“万里尚为邻,相扶无远近”是知己挚友不分远近,相隔万里如同邻居:“山川异
域,风月同天”是我们虽不在同一个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当抬头时,看到的是同
一轮明月;'‘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是各国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真实写招照……诗词
跨越时空,与我们产生心灵的共鸣,给我们以心灵的慰籍。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诗抄写
在下面,注意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万里尚为邻,相扶无远近”
【分析】考查了汉字临摹•汉字临摹要做到书写正确、整洁、行款整齐,字迹清楚,结
构匀称。汉字是由不同笔形的笔画组成的。所以,了解汉字的笔画首先要了解汉字的笔
形。现在的规范字体是楷书,楷书的基本笔形共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提、
钩、折。其他笔形都是这八种笔形的变体。
【解答】故答案为:
“万里尚为邻,相扶无远近”
【点评】汉字临摹要对学生进行技巧的基本训练。技巧训练中笔画的教学十分重要,只
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笔形和写法,其他发展笔形就很容易掌握了。
2.(4分)云生活让很多人养成了看新闻的习惯,老师整理了相关新闻中的部分常见词,请
你写出它的正确读音或字形。
新型冠gudn状病毒;
疫情期间,大家经常会叮嘱亲友出门要注意ddi3口罩;
“严惩不dd»i贷”是严厉惩罚,绝不宽恕的意思;
硬核火神山医院,从川启动到建成,仅仅用了十天时间。
【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和看拼音写汉字,汉字读音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确
定正确的读音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每个音节的声调。
【解答】“冠”多音字,读“gudn”时意思是帽子或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如“新
型冠状病毒”,“冠状”指病毒的形状;读“gudn”时意思是居第一位,组成“冠军”。
“戴口罩”的“戴”读作“ddi”,意思是加在头、面、颈、手等处。
“严惩不贷”的“贷”读作“ddi”,意思是宽恕,饶恕。
“启动”的“启”读作"qi",意思是开始。
故答案为:
guan戴贷启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要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其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3.(4分)在云课堂中,我们重新认识了钟南山院士: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冷静、无畏,
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就是这位耄耋
老人,以令人景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
量。
(I)文段中“耄”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0部。
(2)文段中“耄”字第五笔书写应该为:)。
(3)根据上述文字信息和图片,判断“耄”是指哪个年龄段C。
A.四五十岁
B.六七十岁
C.八九十岁
生于1936年
【分析】本题考查了查字典和笔画以及词语的含义。部首查字法先分清楚汉字的结构,
找出部首,数清楚剩下的笔画。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思考。
【解答】(1)考查了查字典的能力,“耄”字的部首是“土”部,故按部首查字法,应
查“手”部。
(2)考查学生对笔顺的理解。“耄”字共10画,笔顺为:横、竖、横、撇、撇、竖弯
钩、撇、横、横、竖弯钩。第五笔书写为:)o
(3)考查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观察图片可知,钟南山院士生于1936年,到今天此时,
钟南山院士已八十四岁高龄了。故''耄”是指八九十岁。
故答案为:
(1)/;
(2));
(3)Co
【点评】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
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
就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4.(4分)老师和同学相约“云展览”,参观了博物馆,今天是书法专场。
(1)“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演变过程,是世界上最的
文字之一。”在这句话中横线上应填写的最恰当的词语是二
A.远古
B.绵长
C.古老
D.长久
(2)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七律•长征》,笔力洒脱有气势,如果用两个成语来赞美这
幅书法作品,它们是笔走龙蛇和行云流水。
A.笔走龙蛇
B.妙笔生花
C.点睛之笔
D.行云流水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
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
【解答】(1)A.远古:最久远的古代,即上古。
B.绵长:指延续很长;久远。
C.古老:古雅而不同时俗。
D.长久:指时间延续很长。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古老”,故选C。
(2)A.笔走龙蛇: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
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B.妙笔生花:.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
人的文章。也讽刺写作时夸大其辞,胡编乱造。
C.点晴之笔: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D.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根据词义,
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笔走龙蛇”“行云流水”。
故答案为:
(1)古老;
(2)笔走龙蛇行云流水。
【点评】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
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二、积累与运用(15分)
5.(8分)默写。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4)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两句,表
现了诗人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的愿望。
(8)北宋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概括而形象
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
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1)出自《乐府诗集•长歌行》。
(2)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作品《池上》。
(5)出自宋代朱熹的组诗作品《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6)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
(7)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两句,意思是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表现了诗人期待着
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的愿望。
(8)北宋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思是:从正
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
样子•诗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故答案为:
(1)老大徒伤悲;
(2)故人西辞黄鹤楼;
(3)青春作伴好还乡:
(4)小娃撑小艇;
(5)为有源头活水来;
(6)千磨万击还坚劲;
(7)不拘一格降人才;
(8)横看成岭侧成峰。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
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选择题
6.(2分)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的一项是()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分析】考查了诗歌翻译,分析时要结合诗歌表达的含义,注意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
个诗句中进行揣摩,这样才能把握所翻译句子的大概意思。
【解答】A.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
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写的是重阳节。
B.出自唐朝杜牧的《清明》,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
落魄断魂。写的是清明节。
C.出自宋朝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
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写的是春节。
D.出自唐朝王翰的《凉州词》,意思是: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
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
们个个豪情满怀。没有涉及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故选:Do
【点评】紧扣诗句的含义来分析,注意揣摩句意,联系诗歌的整体进行思考。
7.(5分)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组织了一次“名著阅读”的活动,完成下列题
目。
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有黑色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白色脸表现奸诈多疑,如“三
血性,如“三国戏”里①的苟言笑,又象征威武有力、国戏”里③的白整脸。
红整脸。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
②的黑十字门蝴蝶脸。
(1)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比如诸葛亮几乎成
为中国人眼中智慧的化身。《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2)当文学与戏剧结合,三国人物也被赋予了极具特色的京剧脸谱,观察前面的几张
脸谱,猜猜他们分别是谁的形象?请在横线上填上他们的名字。
①关羽;②张飞;③曹操。
【分析】考查了实践作业,实践作业是把语文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
作业可以使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
【解答】(1)《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亦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
说,作者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该书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
年的历史风云,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其虚
实结合,曲尽其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据历史事实改编的小说,被许多人误以为该书
内容就是中国三国时期的正史。小说中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比如诸葛亮几乎成
为中国人眼中智慧的化身
(2)京剧《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也被赋予了极具特色的京剧脸谱,红脸象征忠义、耿
宜、有血性,如关羽;黑脸张飞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的性格,如张飞;白脸表现奸
诈多疑,如曹操。
故答案为:
(1)诸葛亮罗贯中;
(2)①关羽;②张飞;③曹操。
【点评】实践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与生活
是息息相关的,是与我们很亲近的,从而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阅读理解(29分)
8.(9分)阅读《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
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
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本文选自《韩非子》。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鬻盾与矛者:卖。
②物莫能附也:刺破
③朝:有人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呢?
(4)“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
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分析】参考译文:
在很久以前,楚国有一个人既卖矛又卖盾。有一次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是世界
上最坚固的,什么东西也刺不破它。”然后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是世界上最锐利
的,任何东西都能刺破。”一个人问:“那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呢?”
听了此话后,周围的人都笑了,这个楚国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解答】(1)考查了文学常识。结合积累理解,本文选自《韩非子》。
(2)考查了字词的理解。结合句意理解,①鬻:卖。②陷:刺破。③或:有人。
(3)考查了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
词达句顺。句子意思是: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呢?
(4)考查了内容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阅读可知,因为自己把“矛”和“盾”
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故答案为:
(1)韩非子;
(2)①卖②刺破③有人;
(3)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呢?
(4)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
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
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9.(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大厨赫师傅
①年过花甲的赫师傅掌灶这么多年,还没碰到过让客人挑眼的事。
②那天,餐厅里客人出奇的多。几个大厨围着灶台,熬炖烟溜,煎炒烹炸,忙得不可开
交。
③“芙蓉鸡片一盘!”服务员冲着后厨大声招呼。赫师傅手头正忙,就扭头朝徒弟说:“志
昆,芙蓉鸡片你来,注意火候,马虎不得!”崔志昆应道:“放心吧,手到擒来!”
④只一会儿,就听餐厅里一位食客高声嚷嚷起来:“这芙蓉鸡片味儿不对!”赫师傅脸色
一沉,三步并作两步从后厨走出来,瞥了那菜一眼,冲服务员努嘴:“还愣着干什么?
把菜端回去,重做!”服务员赶紧跟客人道了声“对不起”,把菜端回了厨房。
⑤赫师傅觉得脸有点儿发烧,他克制着自己,走到客人跟前,勉强挤出几个笑纹。“对
不住,对不住,我给您重做,回头菜端上来,您再品品。”说着,他快步走回后厨。
⑥走进厨房,他指着那盘菜,眼里冒着火,厉声冲着徒弟吼了一嗓子:“你是怎么炒的!
火候对吗!”“那人也太挑剔了……”“胡说!火候不对怨不得人家!”师傅的脸涨得通红,
“说了多少遍,什么时候勾荧,什么时候起锅,你都当耳边风了!”崔志昆没想到师父
会发这么大的火儿,大气儿也不敢出。
⑦说着,赫师傅精心挑选出鸡里脊,熟练地剔去筋膜,又用刀背砸成泥茸。厨房里闷得
让人难受。灶台的火苗比往日更旺更红,本就不大的厨房里已经如同蒸笼一般。汗水顺
着赫师傅的脸颊往下淌。
⑧看者师父那股子认真劲儿,再看看他手底下的活计,崔志昆脸上渐渐没了怨气。他赶
紧帮着师父打下手,学着师父的样子,小心地磕开鸡蛋,小心地撒出蛋清,感觉蛋清好
像有了从未见过的美丽的光泽,师傅歪头瞧了一眼,语重心长地说:“志昆,做每一道
菜都讲究个‘用心',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得好好学,做菜如做人,马虎不得呀!”说着,
他接过志昆手中的碗,一点儿点儿地往砸好的泥茸上兑蛋清,又顺一个方向搅匀。接着
昌入温油,上锅滑成鸡片,再用汤汁加白糖、精盐、味精勾荧,上锅颠了几下。“看到
了吗,几下就出锅,这叫火候!你呀,老实学吧!”说着,赫师傅把妙好的菜倒在盘子里,
出志昆一看,心里暗暗叫绝。“这菜相真好,形态雅致,软滑鲜嫩,像件精美的艺术品。
唉,和师父比,我这火候真还差得远哪!”
⑨赫师傅让服务员给客人端过去,那位客人说:“够味儿!地道是不是刚才那位老师傅炒
的?”“是
服务员说,“他姓赫,是我们这儿的老师傅了。”
⑩“啊,他就是鼎鼎有名的大厨赫师傅呀!"客人竖起拇指说,“果然名不虚传!”
(1)根据提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经过、结果。
起因:赫师傅让徒弟炒芙蓉鸡片,顾客尝了不满意:
经过:郝师傅重做徒弟没有做好的“芙蓉鸡片”。
结果:客人对郝师傅的手艺大加赞赏。
(2)联系上下文,体会对崔志昆的描写,选出理解不准确的一项C
A.师父让崔志昆炒芙蓉鸡片,崔志昆说“手到擒来”,表明他对这事儿并不重视。
B.客人不满意,崔志昆认为是客人挑刺,表明他对批评不服气,不从自身找原因。
C.写志昆磕鸡蛋撇蛋清时连用两个“小心”,是为表明他做菜时间长,十分辛苦。
D.志昆感觉蛋清好像有了“美丽的光泽”,表明他已“没了怨气”,态度改变了。
(3)第⑦自然段划波浪线句子“灶台的火苗比往日更旺更红,本就不大的厨房里已经
如同蒸笼一般”运用
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小而闷热的厨房环境,突显赫师傅这一人物形象。
(4)客人说的“够味儿!地道!”是什么句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是短句式,表达了客人对郝师傅所做菜的赞叹。
(5)本文的题目是“大厨赫师傅”,你觉得赫师傅称得上“大厨”吗?结合文章内容,
谈谈你的理解。
能称得上大厨。一是他对客人负责。客人花了钱就要吃到满意的菜肴,不能让客人吃
亏。二是对工作负责。郝师傅这么多年从没有让顾客挑眼,说明他是•个对自己严格要
求,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既然工作中出了问题,就要积极改正,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去完成。
【分析】本文通过描写年过花甲,掌灶多年从没让客人挑眼的大厨赫师傅,却因让徒弟
做了自己拿手的菜让客人不满意,因此重新做了一道精美的菜来补偿食客的事,表现了
郝师傅的精益求精和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解答】(1)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描写的,事情的起
因是郝师傅让徒弟炒芙蓉鸡片,顾客尝了不满意。事情的经过是郝师傅重做徒弟没有做
好的“芙蓉鸡片”,事情的结果是客人对郝师傅大加赞赏。
(2)考查了对人物的理解。崔志昆是郝师傅的徒弟,师父信任他让他做菜,但是没有
引起他的高度重视,觉得是小菜一碟的事;当客人说菜味道不对时,没有从自身找问题,
却说顾客挑剔;当看到师父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时,又深受教育。故文中对崔志昆描
写不准确的是C项。
(3)考查对修辞的认识,第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冲孔镍板网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中国医大产科课件孕期营养
- 《中外名酒简介》课件
- 《上肢解剖基础》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门面使用权转让合同含配套设施更新及升级协议
- 《振动测试系统》课件
- 《高中状语从句》课件
- 《肿瘤的血管生成》课件
- 炼油分析站-化验组.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 《现在分词的用法》课件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二)知识培训
- 2023年高考真题-地理(辽宁卷) 含解析
- 抢救车的管理课件
- 2024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000字
- 2024年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排水)《公共基础》强化练习高分通关题库600题(含答案)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共100张课件)
- GB/T 44458.3-2024运动用眼部和面部保护第3部分:水面游泳用眼镜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 学校食堂菜谱及定价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情感表达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