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3.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4.压_第1页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3.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4.压_第2页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3.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4.压_第3页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3.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4.压_第4页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3.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4.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2.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3.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

4.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回忆:斯大林模式存在哪些弊端?苏联经济改革势在必行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苏联进行了多次自身改革,但不仅没有变得更加强大,而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中走向解体,这是为什么?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1953196419821991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一、赫鲁晓夫改革

(1953——1964)沙皇统治下的俄国曾是粮食出口国,但这时的苏联却存在粮食短缺问题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时,皮鞋产量仅163.6(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2)赫鲁晓夫上台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鼓励家庭副业的发展,扩大集体农庄和

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2.内容:(1)农业(改革重点)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赫鲁晓夫

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玉米是赫鲁晓夫的最爱,他认为,通过大规模种植玉米,发展畜牧业,就能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但是,他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盲目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违背了自然规律。在气候十分寒冷的苏联北部种植玉米,结果只能颗粒无收。2.内容:下放管理权力至地方,给企业部分权力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2)工业:3.评价(2)局限: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1)积极: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失败的原因:缺乏正确的……

没有改变…..(根本原因)

赫鲁晓夫急躁冒进和喜欢浮夸的性格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说出你的理由。问题情境:二、勃列日涅夫改革被斯大林称为“身材魁梧的美男子”,深受斯大林赏识;性格低调,温和,这使其在政治斗争中获胜。在其任内,中苏关系达到了冰点,爆发了珍宝岛事件。此后,苏联陈兵百万于中国东北,叫嚣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在其任内核武器数量方面超过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1.内容

(1)工业:改进工业管理,扩大企业某些自主权、利润提成刺激经济。重点发展军事工业。(2)农业:发展家庭副业,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推行集约化经营,加大国家投资。二、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纠正赫鲁晓夫

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苏联的国防开支:1955年,是324亿美元,1979年则高达1480亿美元。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畸形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1)初期,经济增长加快,政局稳定,军备力量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2)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2.改革的结果探究:

勃列日涅夫改革为什么会失败?1.修补性的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弊病2.其执政后期趋于保守3.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资源,影响经济发展①两者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结果方面,前者收效甚微,后者初期效果明显,后期停滞不前;③原因方面,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异同?

异:前者重于农业,后者重于工业;安德罗波夫安德罗波夫(1914——1984),曾任克格勃首脑,于1982年11月接替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任职后推行改革,两年之后,于1984年2月逝世,由契尔年科接任总书记职务。契尔年科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至1991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背景(1)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2)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2.内容经济:(1)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质: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政治: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全盘否定苏

共和苏联。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2)调整所有制结构

材料1:1986~1988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年均为28%,1989年下降到26.4%,而1990年则出现负增长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3%。

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负8%,劳动生产率增长负9%,国民收入增长负10%。

材料2:1991年苏联市场供应的1200多种基本消费品中95%缺货;在200多种食品中,180多种缺货。许多大城市不得不实行凭票供应、凭身份证供应和限量供应。在物价暴涨、商品短缺的情况下,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显著下降。1989年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7%,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达4100万人占总人口的1/7,1990年达1/3,失业人口达2000万人。

苏共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未能得到人民包括1000多万苏共党员的积极响应,军队也拒绝执行命令,甚至发生倒戈。八·一九事件材料3: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俄罗斯国旗升起1991年月12月25日材料4:3.结果及失败原因(2)原因: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继续苏联的传统做法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根本原因)(1)结果:经济困难;局势失控;最终苏联解体成为超级大国改革的重点成果(后果)问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农业

重工业国防工业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一度促进农业发展苏联剧变并最终解体对原有经济体制的修补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苏共领导列宁赢得了革命,斯大林赢得了战争,赫鲁晓夫改换了货币,勃列日涅夫修改了宪法。

戈尔巴乔夫和叶里钦,比他们都厉害,按照“500天计划”,把整个国家搞垮。如果以前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