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贞观之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历史-“贞观之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历史-“贞观之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历史-“贞观之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历史-“贞观之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统治等基本史实;掌握唐太宗和武则天的政绩。(2)、综合分析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资料、图片和学生展示自制的图片认识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1)治国道理:统治者开明思想和政策,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2)思想意识:杰出人物的对历史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二、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出示材料:“君人之大德有三:一曰谦虚纳谏,二曰知人善任,三曰恭俭爱民,后世人君之德未有过焉者也......”——明季历代论书汇编“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他)是中国帝王中最初一个被中国人真心称颂崇拜的人物,固由于他的勋业,也由于他本身的美德。他治理国家的一言一行,成为以后所有帝王的规范。”——柏杨《中国人史纲》西汉初期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局面叫什么?思考:这是对谁的评价?引入本课。(二)、学生认知学习目标。(1’)(三)、学生根据课件订正课前预习的知识提纲:(用课件幻灯片2展示知识提纲答案)(1’)(四)、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基本知识点。(8’)(五)、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共同讨论探究下列问题:(15’)要求:四人为一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积极讨论,有了结果之后自觉坐好。幻灯片7出示:探究题=1\*GB3①隋朝的灭亡的直接原因是:隋末农民大起义②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学生讨论回答。回答不全面由其他同学补充。最后教师总结。再让学生读一读答案。结合唐太宗的措施拓展练习:幻灯片8拓展练习2: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贞观政要》教师问:①你知道它的意思吗?②唐太宗认识到什么问题?③你能否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举出“载舟”“覆舟”的例子?学生口答。幻灯片9拓展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教师根据材料二提问“以人为镜”中的“人”指的是谁?此人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回答完后看魏征画像)另外,唐太宗还重用谁?(学生答,看幻灯片10,两人画像)他们都有怎样特点?(学生回答:房谋杜断,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这四个字)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对唐太宗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你们能不能先说说唐太宗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畅所欲言)。你们还能用艺术的手段展示一下唐太宗的风采吗?幻灯片11出示探究题②老师用课件展示《唐太宗》画像,结合预习和所学,学生用艺术形式的展示:我心中的唐太宗。由两名组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加以说明。对于准备充分的同学给予表扬。(鼓掌)总结评价唐太宗:首先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即我们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应当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将人物放在其生活的特定历史年代中进行评价。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并不是从伦理道德角度评价,而是应看他的历史活动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唐太宗以他的远见卓识、宽广的政治胸怀,博揽群才、励精图治,推动了唐朝历史的发展,对于整个历史而言,他功不可没。拓展感悟:假如你是今天泰安市市长,你该怎样做?(小组讨论后回答)幻灯片12过渡式提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对谁统治的评价?(生答:武则天)教师继续问:你怎样理解这八个字的含义?学生回答之后出示探究题=3\*GB3③探究题=3\*GB3③为什么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治宏贞观”?(学生经简单讨论后得出答案)幻灯片13拓展:结合武则天的无字碑,你对武则天该怎样评价?师生总结:武则天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六)、(七)、反思与巩固:(12’)幻灯片14出示(1)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总结:三位皇帝及作为)(2’)(2)【当堂检测】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10’)(一)单选题1、从存在的时间长短上隋朝与下列哪个朝代相同()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朝2、唐太宗时,犯颜直谏200次,流芳青史的最著名的谏臣是()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姚崇3、上题四人中属于唐太宗时任用的善断大事的宰相是()4、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开国之君B、都重视发展生产C、都提倡节俭D、在位时都出现繁荣景象5、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称赞()A、唐高祖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6、唐太宗下令合并州县的目的是()A、为减轻人民负担B、为加强中央集权C、为便于纳谏D、为选拔贤才7、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C、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D、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8、下列措施与唐太宗无关的是()A、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B、合并州县C、任用贤才,虚心纳谏D、开凿大运河9、促使唐太宗轻徭薄赋、虚心纳谏的主要原因是()A、隋亡之鉴B、有自知之明C、爱民如子D、想名垂千古10、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吸取教训,轻徭薄赋,减轻负担B、唐太宗任用贤才,虚心纳谏C、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D、人口大幅度增长(二)材料题:1、读下列材料:“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请回答:(1)你能否说出“开元”、“贞观”分别是哪位皇帝的年号?(2)此话是对哪位人物统治的评价?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3)为什么说她的统治是“治宏贞观“?2、读材料回答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这两句话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如果你现在是一位国家公务员,你觉得从材料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指导自己的工作?(3)材料三中的“镜子”指谁?他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幻灯片15给出参照答案自主订正,读一读出错的题。(八)、板书设计:第2课贞观之治学情分析本学期进入七年级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校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学生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局限性较大。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通过多媒体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制造意境,使学生生亲临其境之感,学生通过展示自制图片等形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效果分析本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为繁盛的隋唐时代,《贞观之治》是唐朝历史的开篇,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要让学生体会到: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进一步推动了唐代经济的发展。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教学中,我努力创设“高效课堂”。课前,下发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基础知识提纲,为课上学习做铺垫。在导入新课时,由文景之治导到贞观之治,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易于接受。自主学习中,利用课件统一规范知识提纲之后学生记忆,节约了时间。拓展环节有效地开发、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使历史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为学生准备一些历史故事及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合作探究环节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设计出富于挑战性、开放性、趣味性的问题,如艺术展示唐太宗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本课对于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评价是难点,特别是对武则天的评价。因此根据学生评价人物往往不客观的特点,对人物的评价进行了特别的设计,将唐太宗的评价置于特别设计的问题背景之中,引导学生掌握评价人物的基本方法。在评价武则天前,让学生去认识“无字碑”,倡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效果明显。最后,通过达标训练,巩固知识。教材分析: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一、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这一单元讲述了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方面情况。隋唐是我国封建文化发展的鼎盛阶段。这时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学习这一时期历史,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本课介绍的是开国者李渊、唐太宗、武则天的相关史实,它上承隋唐文明,下启盛唐新气象,可以说学好了《贞观之治》是学好这一单元和整个盛唐历史的基础。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1)“贞观之治”的出现,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历史趋势,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2)另一个重点是“女皇武则天”。武则天在唐高宗时就已掌权,后来称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武则天统治时期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在唐朝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我们在分析或评价某一历史人物时不能带有感情色彩,不能从“好”或“坏”出发,而是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分析,看其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评价,从而正确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应该把握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下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打好基础。三、学法指导1.探讨文献资料:(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2)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2.比较法:通过历史人物进行比较评价,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3.利用多媒体图片增强记忆:有关唐太宗任贤、纳谏的图片,了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个人物的特点。4.学生作品展示:根据艺术作品讲述有关唐太宗的治国措施,加深印象,增强趣味。5.历史动态:大家知道“读史使人明智”为了实现真正的“明智”,可以结合当今政府“打大老虎”的时事去感悟“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四、考试命题分析考试题大都会以时事热点或者历史情景作为切入点,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来考查我们对本课知识的把握,以培养我们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和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五、例题分析1.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称赞()A、唐高祖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解析:本题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它所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点是否明确,主要考查我们对教材知识掌握是否牢固。答案:B2、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C、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D、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武则天当朝期间所实行措施的掌握情况。解题的关键分析她的统治是否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强盛,正确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答案:D3、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吸取教训,轻徭薄赋,减轻负担B、唐太宗任用贤才,虚心纳谏C、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D、人口大幅度增长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贞观之治出现原因及表现的理解与区分。答案:D评测练习(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0分)1、从存在的时间长短上隋朝与下列哪个朝代相同()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朝2、唐太宗时,犯颜直谏200次,流芳青史的最著名的谏臣是()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姚崇3、上题四人中属于唐太宗时任用的善断大事的宰相是()4、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开国之君B、都重视发展生产C、都提倡节俭D、在位时都出现繁荣景象5、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称赞()A、唐高祖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6、唐太宗下令合并州县的目的是()A、为减轻人民负担B、为加强中央集权C、为便于纳谏D、为选拔贤才7、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C、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D、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8、下列措施与唐太宗无关的是()A、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B、合并州县C、任用贤才,虚心纳谏D、开凿大运河9、促使唐太宗轻徭薄赋、虚心纳谏的主要原因是()A、隋亡之鉴B、有自知之明C、爱民如子D、想名垂千古10、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吸取教训,轻徭薄赋,减轻负担B、唐太宗任用贤才,虚心纳谏C、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D、人口大幅度增长七、材料分析:(共50分)1、读下列材料:“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请回答:(1)你能否说出”开元“、”贞观“分别是哪位皇帝的年号?(5分)(2)此话是对哪位人物统治的评价?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10分)(3)为什么说她的统治是“治宏贞观“?(5分)2、读材料回答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两句话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5分)材料一是什么意思?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如果你现在是一位国家公务员,你觉得从材料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指导自己的工作?(15分)(3)材料三中的“镜子”指谁?他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10分)课后反思《贞观之治》这节课学习了三位皇帝及作为,中心内容主要介绍唐太宗如何采取措施来巩固和维护统治,武则天开启大唐盛世的知识。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我们岱岳区的六步教学法开展教学,课前利用导学案的形式先让学生对主要知识进行预习,课上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点评和指导,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和图片知识进行讲解、拓展及探究,并辅以学生自制的图片进行讲解展示,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既突出重点,化解了难点,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的整体效果来看,自己感觉加上备课组老师们的的点评,发现自己在教学的整体过程中还有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1、从课的设计上还要多研磨。从问题的设计、小组的合作与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学的手段设计和采用上都还要再下功夫来研讨,在上课形式上还要加以改进,要让学生多参与教学,让学生多动手去收集材料、多发言,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对课堂的驾驭能力。2、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课堂的容量,在组织形式上要加强,针对重点知识要讲清、讲透,该突出要突出,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这节课的知识。3、对于学生超前学习的认识、感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