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课件(模板)_第1页
颅内肿瘤课件(模板)_第2页
颅内肿瘤课件(模板)_第3页
颅内肿瘤课件(模板)_第4页
颅内肿瘤课件(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外科最常见疾病之一;起源于脑及其临近组织;年发病率:7~10/10万;半数为恶性肿瘤;以20~50岁常见。第2页/共28页打手机高压电染发颅脑外伤饮食病因

电离辐射第3页/共28页临床表现全身性症状:颅内压增高引起,晨起头痛,恶心、呕吐,外展神经麻痹等;神经局灶症状:可反映病变部位,如视力、听力障碍,偏瘫和失语,吞咽发呛、走路不稳,局灶性或继发全面发作癫痫;病程: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第4页/共28页术前评价(preoperativeevaluation)

综合因素:病人年龄、职业、神经功能缺损、影像检查、肿瘤生物学特性、病人对病情的理解等;目的:完整、个体化、合理的治疗方案。需要判断:①是否炎症、变性或脑血管等其它病变;②肿瘤部位和周围结构关系;③肿瘤性质及其生物学特性。第5页/共28页辅助检查X线平片头颅CT头颅MRIPET立体定向活检间接征象肿瘤部位、大小、数目、血供等和脑组织改变早期诊断、肿瘤代谢组织学诊断神经导航活检组织学诊断第6页/共28页内科治疗免疫治疗化学治疗基因治疗放射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第7页/共28页内科治疗降低颅内压抗癫痫治疗第8页/共28页脊索瘤、少突胶质细胞瘤表皮样囊肿内含角蛋白、细胞碎片和胆固醇;争取手术全切除,功能区的难以全切;T2像稍高信号,瘤周水肿不明显;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anaplasticoligodentrocytoma,WHOⅢ级)高级别少突胶质细胞瘤:起源于脑及其临近组织;预后:病人平均生存期比星形细胞瘤患者长。80%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家族倾向:VonHipple-Lindau’s病;肿瘤生物学特性、病人对病情的理解等;肿瘤部位、大小、数目、血供等和脑组织改变神经局灶症状:可反映病变部位,如视力、听力障碍,对放射治疗不敏感、手术加放疗可长期缓解;表皮样囊肿内含角蛋白、细胞碎片和胆固醇;全脑和脊髓照射预防播散。恶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对放射治疗不敏感、手术加放疗可长期缓解;大多数病人可生存4~8年,局部易复发。外科治疗:主要治疗手段神经导航(neuronavigation)术中MRI微骨孔开颅(Keyholeapproach)微创神经外科(MinimallyInvasiveNeurosurgery)降低颅内压,解除对脑神经的压迫。最小程度干扰正常脑神经第9页/共28页放射治疗常规放射治疗瘤内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疗

高度敏感:生殖细胞瘤、淋巴瘤;中度敏感: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生长激素垂体腺瘤胶质母细胞瘤等;低度敏感:星形细胞瘤、颅咽管瘤脊索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其他类型垂体腺瘤。第10页/共28页抑制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合成;与放射治疗同步或先后续贯进行;以亚硝基脲类为主:卡氮芥、环已亚硝脲;新型化疗药物:替莫唑胺(Temozolomide);生殖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敏感;胶质瘤差。化学药物治疗第11页/共28页第2节

常见颅内肿瘤

第12页/共28页40%~50%20%10%10%10%第13页/共28页星形细胞瘤:WHOI级

WHOⅡ级恶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

WHOIV级胶质瘤星形细胞来源少突胶质细胞来源低级别少突胶质细胞瘤高级别少突胶质细胞瘤: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WHOⅢ级)

第14页/共28页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好发年轻成人,首发症状:癫痫;MRI:T1像低信号、无明显强化灶,

T2像稍高信号,瘤周水肿不明显;争取手术全切除,功能区的难以全切;放疗可延缓病变进展,可以延迟放疗;平均生存期5年,儿童患者预后较好。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I级,良性)纤维型星形细胞瘤等(WHOII级,低度恶性)第15页/共28页最常见的胶质瘤,多位于大脑半球,好发于中老年;MRI:肿瘤浸润生长,不均匀强化,瘤周水肿明显;首选手术切除,可延长生存期、改善神经功能;术后行放疗、化疗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预后:平均生存期1~3年。恶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anaplasticastrocytoma)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glioblastoma)第16页/共28页少突胶质细胞来源的肿瘤少突胶质细胞瘤(oligodentrocytoma,WHOⅡ级)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anaplasticoligodentrocytoma,WHOⅢ级)影像学与星形细胞瘤类似,但可见明显钙化;诊断和治疗原则上与星形细胞瘤基本相同;伴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的对放、化疗敏感;预后:病人平均生存期比星形细胞瘤患者长。第17页/共28页好发大脑凸面、颅底;抽搐、进行性偏瘫;脑神经功能障碍;女性多发;脑膜瘤(meningioma)额叶脑膜瘤颅底脑膜瘤MRIT2像边界清楚·

均匀强化·

瘤周水肿·

脑膜尾征争取手术全切,颅底脑膜瘤常难以全切除;直径<3cm,周围无重要结构毗邻: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典型性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术后需行放射治疗。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治疗第18页/共28页内分泌紊乱症状;视力、视野症状;头痛、颅内高压症状;海绵窦侵袭症状;

垂体瘤(pituitaryadenoma)垂体瘤伴卒中·

增强扫描强化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开颅经额或翼点入路。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泌乳素腺瘤:溴隐亭;生长激素腺瘤:奥曲肽;内分泌药物替代治疗。手术后放疗;为辅助手段。第19页/共28页生长激素垂体腺瘤伴颅内压增高单发病灶可手术切除;手术治疗:力争全切并保留面神经功能;预后:病人平均生存期比星形细胞瘤患者长。起源于脑及其临近组织;与放射治疗同步或先后续贯进行;中度敏感: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高龄、微小肿瘤、无明显神经症状:可密切观察;MRI:小脑囊性肿瘤,附壁结节全脑和脊髓照射预防播散。MRI:小脑囊性肿瘤,附壁结节综合因素:病人年龄、职业、神经功能缺损、影像检查、抑制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合成;与放射治疗同步或先后续贯进行;肿瘤生物学特性、病人对病情的理解等;延缓肿瘤生长或切除多发转移灶中引起颅内压增高的转移灶;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生长激素垂体腺瘤综合因素:病人年龄、职业、神经功能缺损、影像检查、脊索瘤、少突胶质细胞瘤高龄、微小肿瘤、无明显神经症状:可密切观察;手术治疗:力争全切并保留面神经功能;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最常用;术中面神经监测;不适合手术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CT:内听道扩大;MRI:内听道卵圆形强化肿瘤影像学特点听神经瘤(acousticneuroma)临床表现耳鸣、听力丧失;面部麻木、面瘫;声嘶、吞咽困难;小脑症状、脑积水锥体束征。小大肿瘤治疗第20页/共28页原发于肺、乳腺和胃的腺癌;晚期、经血液途径转移;可单发或多发;可为首发症状;80%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脑转移瘤(metastatictumor)MRI:脑内多发转移瘤伴颅内压增高单发病灶可手术切除;或切除多发转移灶中引起颅内压增高的转移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多发转移灶可采用全脑放疗;立体放射治疗;第21页/共28页常见于儿童颅内高压症状;内分泌功能障碍;视力、视野障碍;

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CT示肿瘤钙化MRI增强扫描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尿崩症治疗。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围手术期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经翼点入路;其他手术入路。术后可抑制肿瘤生长;瘤内同位素内放疗。第22页/共28页Parinaud综合征;脑积水、颅内压增高;锥体束征、共济失调;青春期性早熟等;生殖细胞肿瘤(germcelltumors)MRI:松果体区均匀强化肿瘤明确病理诊断;降低颅压、解除压迫;良性肿瘤争取全切。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敏感;经放疗肿瘤可完全消失全脑和脊髓照射预防播散。第23页/共28页多见于小脑;多为囊性合并瘤结节;好发年龄40~50岁;家族倾向:VonHipple-Lindau’s病;合并肾、肝、胰腺囊肿等;颅内压增高和小脑体征。血管网织细胞瘤(angioreticuloma)MRI:小脑囊性肿瘤,附壁结节临床特点实性肿瘤手术切除困难;切除瘤结节即可,囊壁不必强行切除。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不宜手术者放射治疗可延缓肿瘤生长影像学表现第24页/共28页侵润、缓慢生长肿瘤;好发于中线的骨性结构;20~40岁多见、男>女性;头痛,颅底侵犯症状等;部分病人咽部可见肿瘤。MRI:斜坡脊索瘤,广泛侵袭临床特点肿瘤全切除困难,并有脑脊液漏的危险;对放射治疗不敏感、手术加放疗可长期缓解;大多数病人可生存4~8年,局部易复发。治疗影像学表现脊索瘤(chordoma)第25页/共28页肿瘤常位于皮层下;行为和认知改变;偏瘫、失语、视野缺损等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rimaryCNSlymphoma)临床表现明确病理诊断;立体定向手术活检。手术化学治疗首选治疗;明显延长病人生存;可联合放疗。CT示额叶肿瘤,明显强化影像学表现第26页/共28页先天性良性肿瘤;表皮样囊肿内含角蛋白、细胞碎片和胆固醇;皮样囊肿内含皮肤附属器官如毛发和皮脂腺;CT表现为肿瘤低密度、不被强化、无脑水肿;MRIT1像为不均匀低信号、T2像高信号;肿瘤全切可治愈,少数复发;不应强行除囊壁而损伤脑神经和脑组织;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

(epidermoidanddermoidcyst)第27页/共28页END

结束第28页/共28页术前评价(preoperativeevaluation)

综合因素:病人年龄、职业、神经功能缺损、影像检查、肿瘤生物学特性、病人对病情的理解等;目的:完整、个体化、合理的治疗方案。需要判断:①是否炎症、变性或脑血管等其它病变;②肿瘤部位和周围结构关系;③肿瘤性质及其生物学特性。第5页/共28页诊断和治疗原则上与星形细胞瘤基本相同;术前评价(preoperativeevaluation)与放射治疗同步或先后续贯进行;综合因素:病人年龄、职业、神经功能缺损、影像检查、全身性症状:颅内压增高引起,晨起头痛,恶心、呕吐,目的:完整、个体化、合理的治疗方案。家族倾向:VonHipple-Lindau’s病;好发于中线的骨性结构;与放射治疗同步或先后续贯进行;实性肿瘤手术切除困难;术前评价(preoperativeevaluation)起源于脑及其临近组织;好发年龄40~50岁;伴颅内压增高单发病灶可手术切除;平均生存期5年,儿童患者预后较好。全身性症状:颅内压增高引起,晨起头痛,恶心、呕吐,切除瘤结节即可,囊壁不必强行切除。偏瘫、失语、视野缺损等MRI:T1像低信号、无明显强化灶,最常见的胶质瘤,多位于大脑半球,好发于中老年;好发于中线的骨性结构;预后:病人平均生存期比星形细胞瘤患者长。神经局灶症状:可反映病变部位,如视力、听力障碍,(neuronavigation)伴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的对放、化疗敏感;术前评价(preoperativeevaluation)化学药物治疗生长激素腺瘤:奥曲肽;偏瘫、失语、视野缺损等需要判断:①是否炎症、变性或脑血管等其它病变;肿瘤部位、大小、数目、血供等和脑组织改变20~40岁多见、男>女性;恶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听神经瘤(acousticneuroma)诊断和治疗原则上与星形细胞瘤基本相同;实性肿瘤手术切除困难;不应强行除囊壁而损伤脑神经和脑组织;目的:完整、个体化、合理的治疗方案。脊索瘤、少突胶质细胞瘤③肿瘤性质及其生物学特性。②肿瘤部位和周围结构关系;内科治疗免疫治疗化学治疗基因治疗放射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第7页/共28页抑制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合成;与放射治疗同步或先后续贯进行;以亚硝基脲类为主:卡氮芥、环已亚硝脲;新型化疗药物:替莫唑胺(Temozolomide);生殖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敏感;胶质瘤差。化学药物治疗第11页/共28页40%~50%20%10%10%10%第13页/共28页多见于小脑;多为囊性合并瘤结节;好发年龄40~50岁;家族倾向:VonHipple-Lindau’s病;合并肾、肝、胰腺囊肿等;颅内压增高和小脑体征。血管网织细胞瘤(angioreticuloma)MRI:小脑囊性肿瘤,附壁结节临床特点实性肿瘤手术切除困难;切除瘤结节即可,囊壁不必强行切除。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不宜手术者放射治疗可延缓肿瘤生长影像学表现第24页/共28页伴颅内压增高单发病灶可手术切除;肿瘤部位、大小、数目、血供等和脑组织改变WHOIV级对放射治疗不敏感、手术加放疗可长期缓解;80%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起源于脑及其临近组织;对放射治疗不敏感、手术加放疗可长期缓解;(neuronavigation)T2像稍高信号,瘤周水肿不明显;伴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的对放、化疗敏感;降低颅内压,解除对脑神经的压迫。抑制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听神经瘤(acousticneuroma)中度敏感: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