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权劝学》课标分析2011版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另外,课程标准对朗读还专门做了规定: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根据以上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2、正确理解课文大意,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孙权劝学》教材分析(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特色《孙权劝学》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该单元是一个名人单元,共五篇文章,《孙权劝学》处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前四篇分别为《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自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这些名人都是璀璨的明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本文在延续前面四课展现名人风采的同时,也有一些新的变化。(二)本课教材分析《孙权劝学》是选自《资治通鉴》的一篇小短文,通过写孙权劝导吕蒙学习及吕蒙接受劝告认真学习后发生的变化,点明了学习对于健全人格的作用。文章只有129个字,浅显易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课文的注释和相关资料,应该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故事大意。本册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一是让学生感受吕蒙从一介武夫变为一名儒将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二是让学生能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孙权劝学》学情分析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进入初中以来,学生已学过《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论语十二章》、《虽有佳肴》等短小的文言文,初步积累过“乃”“但”等文言词汇的简单用法,对一些文言句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本文浅显易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课文的注释和相关资料,应该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故事大意。同时,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熟悉,容易把握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只给予方法技巧上的点拨指导就行。15.《孙权劝学》【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2.正确理解课文大意,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2.正确理解课文大意,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课文大意,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主查阅生字、生词,疏通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我们这节课学习《孙权劝学》,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2.积累文言词汇。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朗读课文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读出语气、语调和感情。1.听课文录音2.自由朗读3.指名读课文4.齐读课文设计意图:让学生齐读第一课课后补录“朗读的好处”,一方面提醒同学们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反复吟诵,另一方面提醒他们对这一类文言文,反复诵读,口耳并用,不仅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会大大增强阅读的形象感和情趣感。二、第二次先学后教:疏通文意1.小组交流预习翻译的疑难2.全班交流疑难3.通译课文4.圈画重点词语并记忆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同时在自学中丰富积累,培养语感。三、第三次先学后教:内容理解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并试做分析。2.吕蒙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3.吕蒙在短时间内长进快的原因是什么?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自学要求:1.结合课文思考问题,文中圈画批注。2.4分钟后比谁回答的好。明确: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指出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指出学习的方法、目的)卿言多务,孰若孤?(对吕蒙委婉的批评)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谈读书的益处)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侧面描写)3.知错就改,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4.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设计意图: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是全文的精彩之处。所以这些对话我引导学生反复的读,朗读就是理解,朗读就是发现。在反复的朗读中,有所体验和感悟。“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与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语文中蕴涵着非常多的感情因素。“文章中的思想感情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通过读,通过联系生活体验去感悟出来的。”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学生举行分角色朗读比赛,背诵比赛这样的游戏,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此环节可保持学生高涨的热情,有利用记忆的巩固。四、第四次先学后教:感悟道理学了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示?方法指导: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谈:1.从孙权劝学的角度谈2.从吕蒙变化的角度谈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学生已经能够体会到文章的深层次内容和意义,对于自身的读书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可以说有了教育意义。为了巩固所学,加深印象,我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五、成语积累与运用:1.“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2.“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六、当堂训练(一)解释画线的字词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二)翻译句子1.蒙辞以军中多务。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七、质疑问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八、课堂小结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希望同学们以后多读书,是自己有更大的进步。九、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高度浓缩,要体现出程序性、概括性、艺术性我的板书设计是:孙权劝学孙权劝学重才善劝吕蒙治学虚心听劝鲁肃叹学真诚敬才《孙权劝学》测评练习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年间的史事。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卿()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1、当涂掌事当;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6、蒙乃使就学乃:;7、卿今者才略才略;8、即更刮目相看。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A.{但当涉猎(){门当户对()B.{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C.{见往事耳(){往事不堪回首()D.{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1.蒙辞以军中多务()A.把B.被C.用2.即更刮目相待()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A.于是B.却C.只,仅仅4.结友而别(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七、翻译下列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测评练习参考答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上均填原句)。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卿(qīng)涉猎(shè)孰(shú)遂(suì)三、解释加点词。1、当涂掌事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研究;4、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5、见往事耳见:了解。6、蒙乃使就学乃:于是,就;7、卿今者才略才略才干和谋略;8、即更刮目相看。刮擦;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D)。A.{但当涉猎(应当){门当户对(相当)B.{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多多益善(更加)C.{见往事耳(历史){往事不堪回首(过去的事)D.{卿今者才略(您){卿今当涂掌事(您)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1.蒙辞以军中多务(C)A.把B.被C.用2.即更刮目相待(A)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A)A.于是B.却C.只,仅仅4.结友而别(C)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七、翻译下列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_____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一下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大哥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_________八、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用对话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答:我的启示是:1、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会有收获;2、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别人。《孙权劝学》效果分析《孙权劝学》是一篇精短的文言故事,全文只有一百余字,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在叙事方面,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在人物描写方面,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学习习惯,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句理解基本内容,教师只激发,点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读的训练中,我以读思结合的阅读原则:初读──速读──竞读──研读──背诵,自学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背诵全文,提高了学生文言阅读能力。《孙权劝学》课后反思《孙权劝学》是一篇精短的文言故事,全文只有119个字,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在叙事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邯郸市三龙育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化班)历史试卷(含答案)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葫芦岛锦化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2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江川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入学摸底考试物理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5年五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焦作市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二次检测试题英语试题含答案
- 江西省南昌市十四校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三诊)英语试题含答案
- 山西大学《系统工程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理工大学《正书创作与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海洋大学《数字软件设计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外航海文化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 (正式版)YBT 6328-2024 冶金工业建构筑物安全运维技术规范
- 临时围挡施工方案(标准版)
- (完整word版)康复科康复临床路径
- 钻井防卡手册
- 来料检验指导书铝型材
-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 MDK5软件入门
- GB∕T 9441-2021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 双胎妊娠指南ppt课件
- Unit 4 Globalization(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