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第一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1、人在实践活动中提出以观念方式把握世界的客观需要;同时实践活动又使得认识的发生成为可能;2、在实践中,分化出主体和客体。3、实践在人脑的内化,形成人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认识能力。第二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第二,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第三,从人类知识的根源来看,人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给认识提供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在探索和解决新课题中向前发展;第三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二,实践不断给人提供大量的有关的经验材料;第三,实践的发展为认识提供了日益完备的物质条件;第四,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着认识主体的进化和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第四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正确认识可以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表现在:第一,认识可以使人掌握客观规律以指导人的活动;第二,认识可以使人的实践具有计划性;第三,认识可以调节人的生活行为;第四,认识可以使经验上升为理论;可以使人实现对自己的认识。错误地认识和理论会引导实践采取错误的方法,从而导致失败。第五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三)认识对实践的相对独立性认识对实践的相对独立性,突出表现在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体现现在认识可能与实践完全同步进行,也可以在直接实践之后认识客体,或超前于于直接的时实践之后塑造客体。例如总结经验,回顾历史,追溯已消失的历史现象,是在直接实践之后认识客体;预测、假设、规划等,属于超前于直接实践之后塑造客体。
第六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认识的结构认识结构有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及其中介三个要素构成。1、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主体有三个基本特征:自然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第七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认识的客体:是指进入主体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存在,即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认识客体有三个基本特征:(1)客观性(2)对象性(3)社会历史性3、认识中介认识中介就是认识工具。指主体借以认识客体的手段、方式和方法的总和。工具分为物质的认识工具和观念的认识工具两大类。第八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主张物质引起感觉和思想,“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即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主张感觉、思想派生物质,“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即唯心主义认识路线。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都是反映论。第一,承认客观世界是认识内容的唯一来源;第二,承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第三,肯定认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第九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三)坚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不可知论的两种表现:一是以休谟为代表,主张人只能知道的是自己的感觉,在感觉之外的不可知;一是以康德为代表,主张人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无法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即“自在之物”是人认识不了的。第十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四)能动的反映论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引入认识论,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反映论,指出了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第十一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认识具有摹写性,是指人的认识作为对某一事物的反映,必然是以这一事物为原型的。摹写性决定了人世的客观性。认识具有创造性,是指人的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简单、直接的摹写,而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摹写与创造是辩证统一的,摹写是创造性的摹写,创造是以摹写为基础的创造。第十二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三、认识的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特征1、感性认识及其特征(1)含义: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2)形式:即感觉、知觉和表象。(3)特征:直接性和形象性。第十三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理性认识及其特征(1)含义: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于抽象思维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整理、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的认识。(2)形式,即判断、概念、推理和理论体系。(3)特征:间接性和抽象性。第十四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第十五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认识的两次飞跃1、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要正确实现这一次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第十六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1)要正确实现这一次飞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把对事物的认识和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第二,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第三,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第十七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第二次飞跃的意义:第一,是理性认识本身的要求;第二,是实践本身的要求第三,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3)第二次飞跃的重要性:第一,认识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要在实践中实现思想(目标);第二,理论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在实践中检验思想。第十八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三)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认识的发展,要求实践、认识、再实践和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全过程。但这种反复性和无限性,不是一种单纯的循环,而是一种波浪式的发展。第十九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认识具有反复性第一,从认识对象看,客观事物是极其复杂的,必须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认识它;第二,从认识的主体看,认识受到主体自身条件的限制;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还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物质手段、认识工具及其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第二十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认识具有无限性世界上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也是无限的,因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永远不会终结,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的过程。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四、非理性认识在认识中的作用(一)非认知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1、狭义的非理性因素在知、情、意三类意识要素中,“知”包括主体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能力,属于人的理性因素。情感和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习惯和本能)属于非理智、非认知方面,称为“非理性因素”。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广义的非理性因素除狭义的非理性因素外,人们还时常把认识过程中不能被逻辑思维所包含的心理形式,包括幻想、想象、顿悟、直觉和灵感等,也包含在非理性因素中。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非认知因素的作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本身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者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1、情感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激励作用。要完成人类的认识活动必须有情感的激励和鼓舞;有强烈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心甘情愿地献身精神。积极的情感给人的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和生机,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2、意志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定向、控制等作用,是认识活动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在认识过程中,意志控制着人们排除一切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面对复杂的认识对象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去克服重重困难,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认识活动中,意志以目的性和自觉性的特点把理性和感情、冷静与激情统一起来,用理智调控情性,用激情激活理性,从而是主体能拍出外在的干扰,承受一定的痛苦和牺牲,实现自己的理想。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非理性因素在对认识活动起积极作用的同时,对认识活动也具有一定消极的作用。如悲观和烦躁的心情、过度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会干扰主体的认识活动,降低认识活动的效率;失去理性控制的非理性常常导致主体思路偏颇和狭窄,甚至导致认识主体鲁莽行事,从而影响主体认识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二)思维的非逻辑形式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在认识过程中,幻想、想象、直觉和灵感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非理性因素,与思维的逻辑形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对认识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爱因斯坦甚至提出,在科学研究中,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幻想、想象和直觉是认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认识不可能机械地按部就班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借助幻想和想象,更需要直觉的顿悟和灵感的一闪。而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依靠人们的幻想、想象和直觉地帮助才能完成。第三十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五、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一)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二)归纳和演绎
(三)分析与综合
(四)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五)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六)现代科学思维方法1、控制方法2、信息方法
3、系统方法4、结构功能方法5、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七)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辩证思维方法和科学方法属于两种不同层次的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提示事物的关系,科学方法则从世界的某些方面、某些领域去考察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科学方法应以辩证思维方法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前提;另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应从科学思维方法中吸取营养,丰富自身。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一)真理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真理的客观性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即客观真理,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主要指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不能含有同客观实际相违背的主观成分。(2)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两者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任何人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界限,都不能被推翻,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从此意义上讲,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另一方面,人类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而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接近,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真理的相对性第一,从整个客观世界看,任何真理的认识只是对某一部分、层次、方面的认识,并是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认识,因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和有限的。承认我们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展,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二,从特定事物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该对象一定方面、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对事物反映的深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承认我们的认识有待深化,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第四十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三)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2、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相互转化的。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不断深化的过程。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个真理,都是无穷的绝对真理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一个由相对向绝对转化的关键点。由无数相对真理连接的绝对真理的“长河”川流不息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关系原理的意义
(1)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其基本原理具有绝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承包合同的谈判技巧
- 拼图游戏vc 课程设计
- 2024年吊车租赁合同标准范本
- 工程建筑劳动合同样本
- 广告牌制作项目承包协议
- 实训学员就业协议书范例
- 专业建筑安装工程设计合同
- 房产债务抵消协议书
- 双方自愿离婚协议书范本参考样式
- 2024年委托加工标准合同范本
- 黑龙江小学五年级第5单元第4课第3节_《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 市政道路水稳层项目施工合同
- T∕CREA 005-2021 老年人照料设施与适老居住建筑部品体系标准
- BlueCat核心服务保障专家
- (完整版)矿用支护材料抽检管理制度
- 转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复习教案
- 中国传统食物英文简介chinese traditional food(课堂PPT)
-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八讲 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
- 杭州市旅游国际化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 最新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机器人教案
- Minitab全面培训教程(最新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