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标分析讲述张謇办事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为完成课标要求,本课力争做到以下几点:1.关注学生的知识现状,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做到温故而知新。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通过分析大量的史料得出历史结论。

3.注重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及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4.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材分析本课第21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是第六单元的开篇,是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通过介绍清末的科举状元张謇,勇于退出官场转而兴办实业的故事入手,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和主要特征,时间跨度大,内容较为空洞抽象。学习好本课,有利于了解这段时期的经济发展,可以与前面学到的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政治相联系,为下个单元讲述文化部分,提供经济条件,正所谓“经世济民,经国济物”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本课体现了近代中国崭新的生产方式在特殊艰难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历史现状,促进了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第21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学情分析本课内容跨度大,历史资料相对缺乏,多为理性分析,学生感性认识较少,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初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课程学习,已初步具备从历史事件和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的认知特点,决定其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还处在形成发展之中。一大部分学生,知识面较为狭窄,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了解,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学习教材知识。比较而言,学生对政治史的学习兴趣要高于经济史、科技史、思想文化史。第21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课堂渲染:播放FLV歌曲《共筑中国梦》导入:学生齐读《共筑中国梦》歌词,引出习近平的“中国梦”,思考:1、中国近代化的追梦之路开始与哪一历史事件?2、洋务运动的客观历史作用是什么?过度: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那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怎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释概念:什么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展示学习目标:1、知道张謇实业救国的事迹;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2、学会从图片、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学习张謇等人的爱国情怀,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第一篇章艰难追梦过度: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再次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加剧。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他们艰难的追梦之路。让我们先来重温那段艰难的追梦岁月。由康有为和孙中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他们的救国梦想,引出本节课的追梦人——张謇。学生活动——走近张謇阅读课本120-121内容,正文部分标注重点,小子内容速度,看谁知道张謇的故事最多。各抒己见:从张謇“实业救国”等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动手制作名片:张謇的故事我们知道了很多,请你快速给名人张謇制作一张名片。学生展示史海拾贝:当时和张謇一样自己创业的还有哪些人?过度:大生纱厂的悲剧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缩影,可想而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充满了艰辛和曲折。小组合作学习:速读课本121页三段文字,归纳: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那三个阶段?2、每个阶段的特征怎样?为什么出现这一特征?边看边说:教师借助图片和史料进一步分析阐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学生展示时期特点原因洋务运动到清末

一战期间1914-1918年

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

过度:我们根据这个表格制作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折线图,你会看出怎样的特点来?学生活动:看图说话教师总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从过程看: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从分布看:主要在沿海沿江大城市从整体看:比较落后探究交流: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曲折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课堂小结:过度:无论是张謇的实业救国,还是荣氏企业的沧桑百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依靠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是无法实现中国工业化的。但是他们勇于尝试,凭籍自己的一腔热诚,创造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落后局面,这就是旧中国他们伟大的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中国梦?第二篇章——放飞梦想展示材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就是我们的中国梦。它的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融合了建设经济富国、政治大国、文化强国、军事强国等多个维度的内容。—习总书记在十八大上的讲话1、结合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出什么是“中国梦”?2、你打算怎样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学生畅所欲言。学生齐读,结束课堂满怀豪情领略浩荡的风踏平坎坷我们荣辱与共实现梦想拥抱天边彩虹我们昂首再启程共筑中国梦第21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评测练习1、在近代,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是()A.张謇B.周学熙C.荣宗敬D.荣德2、大生纱厂是谁开办的企业(

)A.范旭东B.张謇C.周学熙D.荣德生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出现在()A、鸦片战争之后B、甲午战争之后C、一战期间D、二战期间4、下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一特点()

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沿海地区发展快于内地

C.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D.资金少,规模小5、下不属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是()A、时间短暂,过程曲折B、地区间发展不平衡C、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D、总体水平较高6、结合所学,列举你知道的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中出现的著名实业家。(不少于4人)7、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列举中国近代发生的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治运动。(不少于3次)8、观察右边我国面粉出口情况统计表,请回答①1914—1919年,我国面粉出口呈现什么趋势?②这一时期,我国面粉出口增长的原因是什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效果分析转换教师教学角色,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主动性、体验性、问题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情境教学是教师转换角色,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一种常用教学方法。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件,学习历史要将自己“穿越时空”回到当时的情景中去感受去体验。本课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历史课程本身的特点,学生在体验、实践、交流中主动学习,用眼睛去观察历史,用心灵去体验历史,用大脑去思考历史,从而体现出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从设计理念来看:设计的起点好,主要针对初二学生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了解得比较少,而对现实中国工业了解比较多的特点,以此来进行比较,从而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昂他们振兴中华的精神。

从教学过程看:(1)利用课件展示大量的历史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做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注重通过历史资料和统计数字进行直观教学(3)整个课堂贯彻了学科整合理念。本节课主要讲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并与相关的地理知识相结合,比如:为什么都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这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而我国的民族工业之所以发展缓慢是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所以从自身而言必须认真学习来壮大自己的祖国。

(4)通过歌词导入,又以歌词结束,前后照应。印证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从而激发学生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想而努力奋斗。《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评课记录本课以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发展为主线,以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和研究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目标,充分利用了历史史料来引领课堂教学,实现了统编教材的有机整合。把大量的资源有效融入历史教学是流动延绵的;课堂教学不是僵化的,是动态生成的;情感的培育不是灌输的,是熏陶感染的。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各类动态生成因素的分析,我感觉本节课基本实现了问题研究的预期目标,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肯定的。第一,有效落实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了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本次课例凸显了“双层单线”的课堂结构特点,以“艰难追梦”和“放飞梦想”作为两大问题探究板块,以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为主线,用丰富生动的历史史料来“说话”,引导学生以小见大,从个别到整体来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把握其全球视野之下的阶段特征,实现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和谐统一。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态度更加积极,探究与活动意识更加浓厚,情感熏陶与品质培养的内化特征更加鲜明(而非灌输式情感教育)。既落实了三维目标,也实现了“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课程资源”的实施建议。第二,实现了全员参与,提升了学生的参与识和合作能力。通过资源开发和问题研究,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切实加强了学科知识的实践性,丰富了学生的理念和视野,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补充完善,随之教师又进行了点拨拓展,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意识,提高了历史思维训练能力。第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如情景体验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呈现方式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创设历史情景,在感悟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讲述法、讲解法: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比较法:建国前后工业发展状况的图表对比,与其他国家工业实力的比较,使学生看到我国落后的一面,从而理解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通过图表来学习历史,可以更直观、更形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探究式教学法: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第四,教学评价实现突破。本节课从不同维度,将问题研究的方方面面涵盖其中,更全面地监测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实现了对整体教学评价的一次突破。对教师来说,实现了由单一的纵向评价到专题横向焦点式评价的转变,实现了从描述性评价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式评价的转变。这种转变和提升势必给未来的课堂教学和多元评价开辟更为宽广的路径。第五,不足之处:

1、入题时有些紧张,口头禅多。

2、在学生讨论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时,教师在归纳学生回答时要进一步明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是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3、在总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时应该强调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四个方面,并且再次把这些知识落实到图片上,学生就会更明白、更清楚,掌握得更牢固。4、学生的课堂互动有所提高,但感觉到对问题的处理还是有些简单化,还有在个别问题上不是十分深入的进行探究。5、缺少评教、评学。教学结束时收尾过快。第六、改进方法

1、备课要充分,要增强课堂预设性,使课堂更从容。

2、课堂语言要精练,有激情。第21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后反思本节课以历史资料为载体,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在活动中既相互竞争(大组之间),又相互合作(四人小组和大组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我作出要求后,学生很快积极进行准备,阅读课文,完成表格,并作讲述民族工业的发展;小组讨论问题热烈;大组对之间质疑问题十分积极。以活动的形式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

在本节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生在讲述民族工业的发展时,不熟练,与地图结合的能力较差;二是有的学生在活动的具体要求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就匆匆去完成任务,学习目标不很明确;三是在学生质疑时,虽然都很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