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的教学设计范文_第1页
《口技》的教学设计范文_第2页
《口技》的教学设计范文_第3页
《口技》的教学设计范文_第4页
《口技》的教学设计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口技》的教学设计范文《口技》的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把握"会'"凑'"***'"舒'"名'等文言实词的意思。

2、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了解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聪慧才智和超群的技艺,培育对祖国喜爱的情感。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区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具预备】

生字词卡片、小黑板、问题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洛桑学艺》仿照乐器演奏的片段。趁同学心情高涨之时,老师引导:一般的嘴,竟能将如此众多的乐器模拟的惟妙惟肖,可真是令人叹为"听'止。我们把这种艺术叫做口技,它是中国传统曲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三百多年前,清代作家林嗣环也描绘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他笔下那位艺人和洛桑相比,又是如何呢?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声音世界呢?(激发同学学习本课的热忱以及同学主动探究的愿望)

二、了解及作品

《口技》林嗣环,字铁崖。清代顺治年间进士。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一部笔记小说集,由清代人张潮所编,共20卷,所收集的大多是明末清初时人的文言短篇,并附评语,编者意在"表彰轶事,传布奇闻'。

三、揭示目标

(出示小黑板)

四、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林嗣环s;呓语y;狺狺yn;叱ch;伸颈jǐng;嘿叹m

齁hōu;中间jin;意少舒shū;曳屋许许声yhǔhǔ几欲先走jī

1、老师领读

2、同学齐读

3、同学领读

(让同学把握本课生字词)

五、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串讲课文

(让同学积累文言词语,并了解课文大意)

1、第一段:

⑴同学齐读。

⑵同学依据课下解释翻译本段。

⑶指名翻译。

⑷老师点拔:

①善:擅长。

②会:适逢,正赶上。

③于厅事:在客厅。

④施:设置。

⑤闻:听见。

⑥寂然:静静静的样子。

总结:介绍口技表演者和演出的场合、设施、道具、以及开演之时的气氛。

⑸指导背诵

2、其次段:

⑴同学齐读。

⑵老师点拔:

①惊觉:被惊醒。

②呓语:说梦话。

③既而:不久。

④抚儿***:***,喂奶。

⑤儿含***啼:***,***。

⑥是时:这时候。

⑦凑:会合,聚集。

⑧妙:妙处。

⑨毕:全。

⑩嘿叹:"嘿'同"默',悄悄赞美。

⑾绝:到了极点。

⑶同学串译本段并指出难点。

⑷老师重点讲解同学理解有困难的句子。

总结:口技表演者摹拟四口之家深夜睡眠的情状和听众的反应。

⑸指导背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1、2段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众妙毕备()以为妙绝()

夫令妇抚儿***()儿含***啼()

京中有善口技者()妇手拍儿声()

遥闻深巷犬吠声()

3、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括号里。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突然

⑴表示突然发生()

⑵表示同时发生()

⑶表示相继发生()

⑷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⑸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八、板书设计

口技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林嗣环清代

一段:京中有善口技者:介绍口技表演者。

会来宾大宴:场合。

施八尺屏障:设施。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道具。

满堂寂然,无敢哗者:开演时的气氛。

二段:遥闻深巷犬吠声众妙毕备:口技表演者摹拟四口之家深夜睡眠的情状。

满座来宾无不伸颈以为妙绝也:写听众的反应。

其次课时

一、复习

1、背诵1、2段。(指名、齐背)

2、翻译句子:(出示问题卡)

⑴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⑵满堂来宾无不伸颈,侧目,微笑,嘿叹,以为妙绝也。

二、连续串讲课文

1、第三段:

⑴同学齐读。

⑵同学依据课下解释翻译本段。

⑶指名翻译。

⑷老师点拔:

①既而:不久。

②意少舒:意,心情,少,略微,舒,放松。

总结:写口技表演者摹拟四口之家醒后再次入睡的情状以及来宾的心情变化。

⑸指导背诵。

2、第四段:

⑴同学齐读。

⑵老师点拔:

①俄而:一会儿。

②中间:中间夹杂。

③虽:即使

④一端:一种。

⑤名:说出。

⑶同学翻译本段,并指出难点。

⑷老师重点讲解同学理解有困难的句子。

总结:写口技表演者摹拟一场突发火灾的情景以及来宾的剧烈反应。

⑸指导背诵。

3、第五段:指名读本段并翻译。

三、同学熟读课文

找出文中描写观众反应的语句,并体会这些描写的作用。

(让同学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并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1、同学争论。

2、指名回答。

3、老师归纳总结:

参考:

描写观众反应的句子:

"满堂来宾无不伸颈,侧目,微笑,嘿叹,以为妙绝也。'

"来宾意少舒,稍稍正坐'

"于是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描写的作用:

侧面衬托出口技表演者表演技艺的超群。(揭示主题)

四、同学熟读首尾段

体会"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的作用。

(让同学理解重要句子在结构和文章内容中的表达作用)

同学争论后回答,老师归纳:

在结构上:首尾呼应

在内容上:道具的简洁衬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超群。

五、布署作业

1、第一段文字交待了哪些内容?

2、其次段文字中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3、第三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4、第四段中正面描写的是什么,侧面描写的又是什么?有何作用?

5、如何理解尾段的"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六、板书设计

口技

林嗣环

正面描写:口技表演者的表演

侧面描写:听众的反应,古代艺人超群的技艺

(衬托)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口技》的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积累文中消失的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训练古今汉语的转换力量。

(3)提高阅读古文的力量,背诵全文。

(4)学会正面与侧面烘托的写法

(5)能理解本文条理清楚的结构,首尾照应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同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借助课下解释理解文意

(2)同学合作沟通质疑问难,老师点拨,提高古今汉语的转换力量。

(3)通过演读,体会详细生动的侧面描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超群的技艺,感悟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2)理解清楚明白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

品尝详细生动的描写,把视觉文字转化为听觉并加以想象场景

课前预备

老师预备:课前布置预习作业,录制洛桑学艺的录音带或其他的口技录音

同学预备:查阅口技的相关资料,沟通预习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

质疑法,演读法,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互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听洛桑"表演'激趣,导入新课

请同学概括什么叫口技?你能表演一段吗?这节课看听清代作家林嗣环写的〈〈口技〉〉,你肯定会有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二)导学过程;

1、整体感知课文。

(1)听录音朗诵《口技》,正字音。

(2)老师朗诵《口技》,对"少顷'"许许'等多音异读的字,有意读错。引起同学的.留意。

(3)同学齐读个读分段读。生生评价,老师订正读音。

2读通文意

(1)结合课下解释,在小组内口头沟通翻译。

(2)质疑问难。生生,师生沟通难词难句。

(3)以"读《口技》我仿佛听到或看到'的句式说话。

(4)齐读全文

3自读探究:

(1)口技人表演的故事有哪几个场面?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2)你通过哪些词语推断了解情节进展的?

(3)师生对话,老师点拨。

(4)老师出示表格,同学对比找出三个场景的相关内容,在书中圈点勾划。并分析声音的特点,场景,声音种类,声音特点,谈论,听众反应

梦中惊醒,远近、外内小大、分合

渐入梦乡,大小、密疏

火起百象,少多、简杂

(5)老师小结

声音由小大小大,由简洁到简单。一张嘴能模拟这样的千态百象,真让人难以置信。技艺真正的超群。

(三)课堂总结:

1、内容:

2、方法:

(四)课下作业布置

(1)试背全文,翻译全文

其次课时

(一)上节课作业沟通检查

(二)品尝语言,深化理解

(1)老师引读:口技表演可谓精彩,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是"善',你认为在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2)师生沟通明确:表演的精彩在声音的反复变化、多而杂上、人物的众多、道具的简洁、观众的反应。

(3)演读三个场景中的描写观众反应的句子,专心体会动作神态描写的内涵和意味,以及所表达的作用。

(明确:"满坐来宾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此句中观众的笑貌心理动作跃然纸上。他们心领神会,深深折服,暗暗叫好,完全沉醉其中。"来宾意少舒,稍稍正坐'这一句细致地表现来宾由紧急到放松的渐变过程,这时观众已忘了自我,心随故事而动。融进表演而身临其境。"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此句来宾的慌张失措,惟恐祸及其身的神态栩栩如生。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最高境界。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化,细腻生动地刻画了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充分表现口技表演的巨大吸引力,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超群。)

(三)合作探究

(1)课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首尾都写了表演的道具,是不是简洁的重复?为什么?

(3)生生沟通,老师点拨:第一句是全文的统领句,交代口技表演的技艺高。全文的内容围绕"善'字写的。两次写道具,首尾呼应,首段以交代道具为主,为下文铺垫,结尾强调道具简洁,说明口技表演的技艺超群,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4)师引导小结,让同学说从文中学到的写法:清楚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