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九年级下册在描述画面时,我们加入了一定想象与联想的语言,在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中,想象同样不可或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先生的《驱遣我们的想象》,学习如何驱遣想象,鉴赏文学作品。请同学们描述这首小令呈现的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字音字形

堍()契

()

遣()怅

()

谣()

惧()苟

()旷

()

啸()

缕()炊

()蠢

()

拟(

)拘泥()瞿

()tùqìqiǎnchànɡyáojùɡǒukuànɡxiàolǚchuīchǔnnǐjūnìqú检查预习桥合驱然歌忧安远海几烟笨无可比秋白词语解释驱遣:桥堍:刻板:怅然:苟安:拘泥:检查预习驱动,调遣,使用。桥两头靠近平地的地方。比喻处事不灵活,不能随机应变。失望;不痛快或精神不集中,不能把握自己而失其主张。只顾眼前,暂且偷安。固执,不知变通。1、把握核心概念,梳理概念之间关系,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及作者论证思路。2、学会欣赏文艺作品,懂得在欣赏时驱遣想象,感受作品的艺术美,涵养高雅情趣。学习目标走近大师第三期教育大师叶圣陶大师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他先后创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创作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他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0多年,教学经验丰富,有《叶圣陶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著作。知识必备知识链接课文节选自《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原载1937年《新少年》第3卷,后收入《阅读与写作》(开明书店1938年版)。原文共有四节,分别是“要认真阅读”“驱遣我们的想象”“训练语感”“不妨听听别人的话”,旨在教授中等学校学生或一般的青年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课文是第二节,主要以实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如何驱遣想象去鉴赏文学作品。知识必备理清论证思路1、通读文章,采访时你会问哪些问题?您为什么选择从文艺的起源、发展谈起?

您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您提到的想象、文字、文艺、读者、作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2、如果你是大师“叶圣陶”,你会如何回答这些采访问题呢?1.

您为什么选择从文艺的起源、发展谈起?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让读者认识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其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这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介绍文艺、文字的知识,论述作者、读者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2.

您提到的想象、文字、文艺、读者、作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文艺是文字的集合体。文字是连接读者与作者的桥梁。驱遣想象是读者通过文字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的途径。作者具体的描写想象的安排文艺:美歌谣文字创作读者阅读触摸文字驱遣想象领会意境3.

您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是什么?①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②总之,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③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④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请根据以上内容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知识铺垫,介绍文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得出结论,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理论阐述,提出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文字是一道桥梁”,读者鉴赏文艺作品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无言之美实例分析,通过两个实例具体说明读者应该驱散想象去鉴赏文字。学习驱散想象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

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字面解释诗句进行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运用想象描绘诗歌画面,分析“直”“圆”等形容词的表达效果,这样就感受到诗中旷远、荒凉、静寂的意境。在想象中睁开眼睛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白蒙蒙的海面上,风在收集着阴云。在阴云和海的中间,得意扬扬地掠过了海燕……单就字面解释也不能领会诗句的意思。领会在阴云密布、波涛汹涌的环境中海燕的勇敢飞掠以及对未来暴雨过后一片清明天地的展望。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驱遣想象的方法并非一成不变的。对于不同作品,要驱遣想象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鉴赏,从而领会作品的意境。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思考探究1、如何理解文字的桥梁作用?①文字是作者传情达意的载体和工具,经由文字,作者的所见所感才能为读者所知。②读者欣赏文艺作品,必须借助对文字的品析,才能“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③文字是一道桥梁,是读者与作者会面的媒介,全面的目的是使读者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感知作者寓于文字中的意境,因而对文字的理解和把握不是最终目的,得意忘言、得鱼忘筌,才是真正的鉴赏之道。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驱遣想象在鉴赏文艺中的重要性,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简单谈一谈。课堂小结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更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体验阅读的愉快。本文用平实的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