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能源负荷特性分析专题讲义_第1页
电力能源负荷特性分析专题讲义_第2页
电力能源负荷特性分析专题讲义_第3页
电力能源负荷特性分析专题讲义_第4页
电力能源负荷特性分析专题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负荷特性分析(一)主讲人:卢建昌单位:华北电力大学时间:2005年7月14日主要内容一、负荷特性调研与分析二、负荷特性调研内容三、负荷特性指标体系四、影响负荷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五、负荷特性分析及负荷预测一、负荷特性调研与分析1.1负荷特性分析的意义和目的1、为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要求,电力企业必须了解市场、依靠市场、开拓市场、指导市场,为企业的规划计划、市场营销和经营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提高企业投资效益和经营效益2、电力企业必须加强电力市场分析预测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市场分析预测工作管理体系,提高市场分析预测质量和准确性水平一、负荷特性调研与分析1.1负荷特性分析的意义和目的3、开展电力负荷及负荷特性调研工作的目的:一是通过局部地区的典型抽样分析,把握全国及分大区整体负荷特性的特点和变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和水平二是以调研为基础收集、汇总相关数据、资料三是通过调研分析,加强全国电力负荷特性分析工作,提高负荷特性分析预测水平,重点掌握负荷特性分析预测方法一、负荷特性调研与分析1.2负荷特性调研的特点1、调研范围广泛,调研对象众多2、调研内容复杂,专业性较强,要求调研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3、调研以质量、服务方面的调研为主4、调研必须充分考虑电力供需平衡的约束条件一、负荷特性调研与分析1.3负荷特性分析常用方法 1、年最大负荷预测方法

a.采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

b.根据增长率的中位数预测 c.根据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进行预测

d.负荷系数法

e.考虑气候对最大负荷的影响一、负荷特性调研与分析1.3负荷特性分析常用方法 2、负荷特性曲线预测方法

a.分行业典型日负荷曲线叠加法

b.分类典型日负荷曲线叠加法 c.综合典型日负荷曲线叠加法二、负荷特性调研内容2.1负荷特性调研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是确定调研方法二是确定负荷特性调研的主要内容三是确定负荷特性调研的组织与实施方式二、负荷特性调研内容2.2负荷特性调研的主要内容1)负荷特性指标 主要指标包括:月统调电量、月最大负荷、月最小负荷、月平均负荷、月平均日负荷率、月最大峰谷差、月平均日峰谷差、月平均日峰谷差率二、负荷特性调研内容2.2负荷特性调研的主要内容2)负荷曲线某年1月1日以来统调逐日负荷曲线;冬、夏季最大负荷日典型行业和用户的日负荷曲线二、负荷特性调研内容2.2负荷特性调研的主要内容(3)电力消费指标 逐月全社会分行业用电量(4)气候温度指标夏季降温负荷和冬季采暖负荷逐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湿度二、负荷特性调研内容2.2负荷特性调研的主要内容(5)电力供应指标 装机容量、发电量、购电量、供电量、售电量(6)经济和社会指标: GDP增长情况和人口收入情况;各种家用电器的普及情况二、负荷特性调研内容2.2负荷特性调研的主要内容(7)电价指标 目录电价表、各类终端用户电价和综合峰谷电价(8)共他信息 拉闸限电情况 采取的主要需求侧管理措施 城乡电网改造完成情况三、负荷特性指标体系3.1常用的负荷特性指标体系1、日最大负荷2、日平均负荷:日电量除以243、日(最大)负荷率: 月最大负荷日的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4、日最小负荷率:月最小负荷日的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三、负荷特性指标体系3.1常用的负荷特性指标体系5、年平均日(最大)负荷率: 一年内12个月各月最大负荷日的平均负荷之和与各月最大负荷日最大负荷之和的比值6、年平均日最小负荷率: 一年内12个月各月最小负荷日的平均负荷之和与各月最小负荷日最小负荷之和的比值三、负荷特性指标体系3.1常用的负荷特性指标体系7、月负荷率: 月平均负荷与月最大负荷日平均负荷的比值8、年平均月负荷率:又称月不均衡系数, 一年内12个月各月平均负荷之和与各月最大负荷日平均负荷之和的比值三、负荷特性指标体系3.1常用的负荷特性指标体系9、季负荷率:又称季不均衡系数, 一年内12个月各季最大负荷日的最大负荷之和的平均值与年最大负荷的比值10、年负荷率: 为年平均负荷与年最大负荷比值三、负荷特性指标体系3.1常用的负荷特性指标体系11、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为年用电量与年最大负荷比值12、日峰谷差: 日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之差13、日峰谷差率:日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之差与日最大负荷的比值三、负荷特性指标体系3.1常用的负荷特性指标体系14、年最大峰谷差: 一年中日峰谷差的最大值15、年平均峰谷差: 一年中日峰谷差平均值16、年平均峰谷差率: 一年中日峰谷差率的平均值三、负荷特性指标体系3.1常用的负荷特性指标体系17、日负荷曲线: 一天中逐小时负荷值构成的曲线18、年负荷曲线: 一年中逐月最大负荷值构成的曲线19、年持续负荷曲线:一年中系统负荷的数值大小及其持续小时数顺序绘制的曲线三、负荷特性指标体系3.1我国负荷特性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1、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负荷特性指标体系 各地在进行负荷特性分析时,所采用的负荷特性指标各异,有的在含义上也有差异,不便于进行各地区比较,尤其在进行一些关键问题研究时(如联网研究),容易引起争议三、负荷特性指标体系3.1我国负荷特性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2、计划经济体制下和低技术水平下确定的一些负荷 特性指标,在计划经济体制和科技水平较大提高情况下,逐步难以适应,需要进一步发展。随着电能计量技术的发展,负荷水平计量的时间间隔有望逐步缩小、原先以小时为间隔的指标,将逐步发展成为以15min或更短时间为间隔的指标,以便反映系统负荷的真实情况三、负荷特性指标体系3.1我国负荷特性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3、指标的选用没有充分考虑参考国内外有关负荷特性指标的选用,不便于进行国际比较4、典型日的选取没有统一的规定,使得典型日负荷特性指标不便进行横向比较四、影响负荷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4.1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1、经济越发达,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越大,在不考虑需求侧管理情况下,负荷率水平将趋于下降,系统峰谷差增大2、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电气化程度越高、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越高,影响负荷率水平趁于下降,系统峪谷差增大四、影响负荷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4.1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3、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对负荷及负荷特性变化也有较大影响在重工业发展初期年最大负荷增长较快,负荷率水平相对较高,峰谷差不大。重工业发展到一定程程度.经济结构开始由“二三一”向“三二一”方向转变,导致负荷率水平下降,峰谷差拉大,年最大负荷增长速度也相对下降四、影响负荷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4.1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4、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用户、第三产业用户和工业用户的空调负荷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没有有效调节手段的情况下,导致负荷水平下降四、影响负荷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4.1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5、其他因素如:电价结构、用户的消费理念、作息时间、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实施等也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使得各地区负荷及负荷特性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规律性,在把握总体变化趋势的情况下,还需要具体地区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四、影响负荷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4.2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及消费观念变化的影响1、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2、可以用家用电器普及率作为反映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3、为定量分析家电拥有率和负荷率及峰谷差率的关系,选取空调、冰箱、彩电、电炊具等几种主要的高耗能家电。根据其对负荷特性的影响程度,赋予相应的权值,对家用电器拥有率进行加权平均,作为家电参考指标四、影响负荷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4.3电力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

1、电力消费结构是影响负荷特性的重要因素,其影响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各地区之间的横向比较 二是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纵向比较 对于全国来说,横向比较的结果更具有—般性和指导意义四、影响负荷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4.3电力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

2、各行业用户中,工业用户负荷率水平最高。第一、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负荷率水平较低。因此,一般工业用电比重大的地区,负荷率水平相对较高四、影响负荷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4.4气温的影响

1、我国城乡差别大,农村地区调温负荷所占的比重不大,气温对负荷及负荷持性的影响不明显

2、现阶段气温的负荷及负荷特性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在大中城市

3、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气温对负荷及负荷特性的影响幅度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很难在较大区域内得出气温对负荷及负荷特件影响程度的一致性结论四、影响负荷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4.5电价的影响

1、电价对负荷特性的影响包括电价结构影响和电价水平影响两个方面 电价结构对负荷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峰谷电价方面。峰谷电价的执行、一方面拟制高峰负荷的增长,同时起到较明显的拉高负荷率的作用四、影响负荷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4.5电价的影响

2、电价水平影响涉及因素较为复杂 如经济发展水平、全社会物价指数、各类用户对电价的承受能力等,很难从中分离出电价水平对负荷特性的影响程度 虽然从实际情况分析,电价水平对负荷特性有较大的影响,但从宏观层面要得出量化结论存在一定难度,而且各地区影响程度各不相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四、影响负荷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4.6需求侧管理措施的影响1、从全国范围来看,实施需求侧管理措施主要是推行峰谷电价、蓄冰(冷)空调、蓄热电锅炉、节能型电光源和变频调速电机等2、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力度和范围还比较局限,因此对全同总体负荷特性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四、影响负荷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4.7电力供应侧的影晌1、拉闸限电的影响改变负荷高峰期日负荷曲线形状,一般可以削减日高峰负荷,提高日负荷率如果在月最大负荷日出现拉闸限电,则会影响年负荷曲线形状四、影响负荷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4.7电力供应侧的影晌2、城农网改造的影晌 一是日最大负荷增大 二是负荷率水平有所下降四、影响负荷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4.8总结影响负荷特性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调整、用电结构变化、电价、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而且带有全局性;气温气候的影响主要齐调温负荷比重较大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当气候异常时影响程度较大;需求侧管理、拉闸限电和城农网改选的影响相对较小。五、负荷特性分析及负荷预测待续……一、电力负荷预测技术及其应用二、短期负荷预测建模的理论综述三、电力市场的短期负荷预测建模理论及应用联系电话手机)邮箱地址:ljcwlljcwl@163.com批评指正!敬请各位同学《化妆品术语》起草情况汇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一、标准的立项和下达时间2006年卫生部政法司要求各标委会都要建立自己的术语标准。1ONE二、标准经费标准研制经费:3.8万三、标准的立项意义术语标准有利于行业间技术交流、提高标准一致性、消除贸易误差,作为标准体系中的基础标准,术语标准在各个领域的标准体系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加快,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在此情形下,化妆品术语标准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四、标准的制订原则1.合法性遵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中关于化妆品的定义。2.协调性直接引用或修改采用的方式,与相关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相协调。3.科学性对于没有国标或定义不统一的术语,在定义时体现科学性的原则。4.实用性在标准体系中出现频率较高,与行业联系较紧密的术语优先选用。五、标准的起草经过

第一阶段:资料搜集

搜集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文献并对国外文献如美国21CFR进行翻译。第二阶段:2007年末形成初稿

初稿内容包括一般术语、卫生化学术语、毒理学术语、微生物术语、产品术语、人体安全和功效评价术语,常用英文成份术语等7部分。第三阶段:专家统稿1.2007年12月第一次专家统稿会(修订情况:1.在结构上增加原料功能术语、相关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等内容;2.在内容上增加一般术语、产品术语的种类,将化妆品行业的新产品类别纳入本标准;3.对于毒理学、卫生化学、微生物学术语进行修改;4.删除与化妆品联系不紧密、无存在必要的常用英文成分术语。2.2009年1月第二次专家统稿会会议意见:1.修改能引用国家标准的尽量引用国家标准;对存在歧义的个别用词进行修改。2.删除由于本标准中的“产品术语”一章和香化协会所制定的某个标准存在重复,因此删除“产品术语”一章的内容;对“原料功能术语”的内容进行梳理,删除了20余条内容。3.增加专家建议增加“化妆品限用物质”等若干项术语。第四阶段:征求意见2009年2月面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第五阶段:征求意见的处理与形成送审稿。在征求意见的处理阶段再次征求了相关专家的意见。六、标准的内容依据1.《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2.《化妆品卫生规范》;3.美国21CFR;4.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如:GB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GB/T14666-2003分析化学术语等;5.国内外化妆品的相关文献,如《化妆品监督管理及安全性评价》等。七、标准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一)结构:1.范围2.一般术语3.毒理学试验方法术语4.卫生化学检验方法术语5.微生物检验方法术语6.人体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术语7.常用原料术语8.缩写9.中英文索引(二)主要内容:1).一般术语39条涉及化妆品的基本定义、化妆品生产和监督管理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术语。2).毒理学试验方法术语40条收录了《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涉及的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