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1页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2页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3页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4页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穿刺失败静脉炎渗出/坏死堵塞本篇的目的:了解静脉输液并发症及如何降低其危险!内膜

——最里层平滑的单层弹性内皮细胞组成在光滑内膜的下层是粗糙的表面,允许血小板聚集内膜可随年龄的增加而变得很脆。静脉解剖导致静脉炎的关键部位定义:静脉壁内膜的炎症,是一种进行性的并发症。静脉炎静脉炎静脉炎的症状及体征:红、肿、热、痛滴速减慢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色条纹静脉呈条索状穿刺点脓性分泌物静脉炎分级

0级--------无任何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大于1英寸(2.54厘米),有脓液流出静脉炎的危险因素:液体和药物pH值、渗透压和种类,以及微粒输液装置导管的规格、长度和材料穿刺部位、留置时间病人状况年龄、免疫、疾病、皮肤、营养、既往静脉穿刺状况穿刺者的导管置入知识和技巧静脉炎

化学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拔针后静脉炎静脉炎种类化学性静脉炎原因:药物及溶液的刺激相关因素:

1.pH值:

2.渗透压:

3.血液稀释不充足

与输液速度有关 小静脉,粗导管

4.留置时间过长

5.消毒剂未干

6.刺激性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分冲管 药物性质pH值血液PH值为7.35-7.45pH<7.0为酸性,<4.1为强酸性;pH>9.0为强碱性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静脉内膜.pH<4.1在无充分血流下明显静脉内膜组织改变pH6.0-8.0内膜刺激小pH>8.0使内膜粗糙后,血栓形成可能性

pH值的不同是药物配伍禁忌的主要因素。药物性质

例举部分药物PH值

1234567891011121314酸碱生理pH血液pH^环丙沙星多巴胺强力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吗啡氨苄青霉素环吡嘧啶大仑丁

5-Fu钾盐雷尼替丁肝素钠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为240-340mOsm/L,285mOsm/L是等渗标准线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低渗溶液:<240

mOsm/L如0.45%氯化钠溶液等渗溶液:240-340mOsm/L如0.9%氯化钠溶液5%GNS溶液高渗溶液:

>340mOsm/L如10%葡萄糖药物性质药物性质

渗透压与细胞体积低渗Hypotonic等渗Isotonic高渗Hypertonic药物性质渗透压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高度危险 >600mOsm/L中度危险 400-600mOsm/L低度危险 <400mOsm/L

研究证明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随着配置溶液的种类不同,出现不同的渗透压值1g先锋Ⅴ在不同溶液中

的渗透压变化1g先锋Ⅴ加入溶液溶液量(ml)渗透压(mOsm/L)无菌注射用水103400.9%氯化钠10

6000.9%氯化钠20

4260.9%氯化钠50

3440.9%氯化钠100

3175%葡萄糖50

321

不同部位血管的回血流量手背及前臂静1-95ml/分肘部及上臂静脉100–300ml/分锁骨下静脉1000-1500mL/分上腔静脉 2000-2500mL/分化学性静脉炎 预防充分的血液稀释—首选合理酸碱溶液稀释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加大溶液稀释量减慢输液速度及时的冲管合理的留置时间机械性静脉炎原因:物理刺激所致相关因素:导管留置状态

-导管与穿刺点反复移动导管在关节部位过度或不合适的活动固定不良,在更换敷或延长管时引起导管移动过大的导管型号,细小静脉送管时绷皮技术不好,送导管速度过快微粒物质:玻璃碎屑、棉花、沉淀物、无法吸收的、未充分溶解的微粒物质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的原则满足输液治疗需要穿刺次数最少留置时间最长对病人损伤最小风险最小INS标准: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最细、最短的导管。穿刺导管材料穿刺导管型号24G22G20G18G16G14G静脉套管针型号的临床选择国际型号国内型号流速临床用途20G9#50mL/min常规手术/输血,常规成人输液22G7#33mL/min常规成人/小儿输液,小而脆的静脉,24G51/2#19mL/min小而脆的静脉,常规小儿输液快速/大剂量输液,常规手术/输血85mL/min12#18G预防:选择柔软材料的留置导管避开关节部位穿刺稳定固定导管和输液管,减少移动必要时可使用手臂固定托或其它固定辅助工具使用水胶体敷料(贴于穿刺点近心端)机械性静脉炎处理: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局部涂抹(避开穿刺点)q6h使用水胶体敷料理疗、局部热敷等细菌性静脉炎最少出现的静脉炎(<2%)原因:感染所致相关因素:操作者洗手不彻底无菌技术、观念不强(皮肤消毒、连接口消毒)皮肤消毒/消毒剂使用不良;污染溶液(包装破损、效期)非密闭式固定,敷料污染潮湿 剃毛穿刺技术不当:导管接触皮肤;多次穿刺

细菌性静脉炎预防:操作前充分洗手穿刺部位消毒彻底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穿刺点使用无菌敷料并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拔针后静脉炎原因:感染所致相关因素:老年人皮肤、组织松弛,拔针后不能马上愈合拔针后伤口没有及时处理造成感染预防:选择导管柔软的套管产品。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拔针后及时进行消毒,覆盖无菌敷料,提醒病人要防水。老年人特别要注意伤口防护。血栓性静脉炎 原因:静脉内血栓的形成.相关因素.1.反复穿刺,损伤导管尖端容易形成栓子.2.穿刺时操作不当损伤静脉内膜形成血栓3.封管技术不当,导致栓子形成症状:静脉变得硬弯曲且膨胀疼痛.置管肢体水肿,穿刺点触摸发热.静脉输液速度变慢.处理:停止在此静脉输液.局部湿热敷.抬高肢体.必要时可进行容栓处理.预防:熟练操作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掌握进针速度于角度,避免损伤静脉内膜.理解并掌握封管技术.

渗出/坏死症状及体征触痛、肿胀皮肤紧绷、发亮穿刺部位或末梢温度偏低输注液体低于体温局部微循环障碍无回血或浅粉色回血穿刺点渗液

分级0级没有症状1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2.5厘米、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2.5-15厘米之间,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3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大于15厘米,皮肤发白,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4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凹陷性水肿,皮肤变色、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大于15厘米,循环障碍,中等到重度程度疼痛处理回抽药液(尽量减少在组织内的药液)停止输液拔管处理:生理盐水局部皮下注射或局部封闭敷贴疗法太高患肢,必要时超短波理疗发生坏死,及时清创、引流。渗出/坏死渗出/坏死预防:选用材料柔软的留置导管;稳定固定,对老年患者加强固定;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并避开关节部位穿刺;正确的穿刺技术;严密观察,及早判断。导管堵塞定义:药液不能通过,滴注或推注进入静脉相关因素:冲管、封管技术回血药物并发症导致的结果导管尖端纤维蛋白形成静脉内形成血栓导管打折

症状及特征:无法冲管有阻力滴注困难滴速减慢滴注停止不能抽回血预防:严格遵守冲管、封管原则输液泵应用(报警装置)掌握药物配伍禁忌:pH值的不同是导致配伍微粒产生的主要原因多种药物输注/推注SASASH:S生理盐水

A药物

S生理盐水

A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