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2018--19年高二会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文章开头紧扣题目,说明“木叶”的来历,以及对后代诗歌产生的影响。B.“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引用这些诗句,都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特别喜欢使用“木叶”一词,因此“木叶”在古诗中很常见。C.“‘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
设问开头,引出对“木叶”与“树叶”在诗歌运用上的分析。D.“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木叶”就是“树叶”,引用诗句说明古诗句中“树”和“叶”是常见的,而“树叶”连用不常见。【答案】B【解析】引用诗句说明这些诗人使用“木叶”是受了屈原的影响,是从屈原的诗句中得到了启发。2.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恨私心有所不尽B.臣欲奉诏奔驰C.下流多谤议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答案】D【解析】A私心:古:自己的心愿,今:为自己打算的念头;B奔驰:古:奔走效劳,今:快速奔跑;C下流:古:负罪受辱的处境,古今:卑鄙龌龊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斡旋互相推诿六言六弊诲人不倦B.脉搏不可思议知者安仁进退维谷C.焦燥草菅人命如切如磋青春永驻D.怠慢绘事后素察颜观色沽名钓誉【答案】B【解析】A项弊改为蔽,C项燥改为躁,D项颜改为言。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如果)乃能衔哀致诚(诚意)比及三年(等到)B.若甚怜焉(你)久不见若影(你的)比得软脚病(近来)C.吾与点也(和,跟)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亲附)而读书者与之(许可,同意)D.其言不让(谦虚,谦让)不学之过也(过错)大母过余曰(经过)【答案】A【解析】B.若甚怜焉(像)C.吾与点也(赞同,许可)D.大母过余曰(来看望)A.《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小说融入了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和寓言。高尔基,苏联作家,主要作品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长篇小说《母亲》等。B.1982年,巴西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他的长篇小说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想象中的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陆的生活和斗争。”C.在情节的运行方式中,整体上都遵循着一个基本的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课文《在桥边》就是一个典型的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D.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而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很难分辨,所以,艺术的真实其实就等于生活的真实。【答案】D【解析】“艺术的真实其实就等于生活的真实”说法错误。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渔鼓刘绍英芦苇砍倒后,长哥把丝网一条条收进了船舱,又从舱底翻出用布兜衷着的渔鼓,就上了岸。渔鼓自是好材料做成,鼓筒溜溜的光滑,竹纹清晰,看得出来,夏天的时候已经喂过桐油了。上端系了一块红绸布,好似姑娘辫子上的红绸结。下端绷上了蟒皮,用手拍上几下,那梆梆的声音浑厚經锵,便会直往心里钻去。渔鼓是长哥父亲留下的。每到芦苇欲倒后,父亲就会与长哥背着布兜,抱着渔鼓,沿澧水河挨家挨户地送吉祥。父亲的声音浑然低沉,有了些苍凉,长哥的声音清脆高亢,透着年轻,鼓声打出的节奏则沉闷敦厚,似八月隐雷。这时,农闲下来的乡亲,渔鼓打到哪,他们就会跟到哪。走过整个村子,送给各家的唱词都各不相同。回来的时候,糯米糍粑、绿豆皮、米泡芝麻糖之类的,就会装满布兜。更有些小把戏,好奇地偶尔伸出手去摸一把渔鼓,便一路跟着父子俩,直到父子俩上了船,他们才怏怏地转去。每到这个季节,乡亲们似乎伸长脖子等着父子来,一年上头,家家图个吉利热闹。父亲死后,长哥就没再一个人上岸打渔鼓。长哥翻过了堤坡,就走进了堤坡下的村子。村子里很安静。有几只鸡在路边悠闲地抓着草堆。长哥走到第一户人家的门前愣住了,门上了销。长哥记得这家有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姑娘红唇白齿,长得好看。每次父亲与长哥来,她都会给父子俩泡上一杯茶,茶递到长哥手里,姑娘就会说:“喝茶润嗓哩!”长哥看她,她就红了脸,头一低,进到里屋去了。等到长哥渔鼓的声音响起,她又会从房里出来站到旁边很认真地听。记得那年回到船上,长哥晚上就做了个梦,梦里自己娶了这个姑娘。长哥有些沮丧,拿渔鼓的手很自然地垂了下来。长哥走到第二家去,刚到院门口,一条黑狗冲了出来,对着长哥狂吠,吓得长哥手里的渔鼓差点掉到地上。“谁来了?”院里一个气力不足的声音。“我,打渔鼓的。”长哥忙回答,还是抬起腿进了院门。狗伸着红舌头,望着长哥已不再吠。长哥看见了一个老人衷着床被子躺在藤椅上,在屋檐下晒太阳。太阳正照在老人的脸上,那脸便有些生动。长哥走到老人的跟前,老人眯着眼,看着长哥的渔鼓咧嘴就笑了:“哦,打渔鼓的呀。我耳朵背,听不见。儿子到乡政府去了。”长哥点了点头,心里明白,家里没有其他人,老人耳朵又听不见,这渔鼓要打给谁听呢?长哥还记起,这是村主任家。平常这个日子,村主任家是最热闹的了。长哥向老人告辞,抬头看一眼明晃晃,却有些寒冷的日头,就走出了院门。长哥想:自己还要不要继续往前走呢?这样想着,脚步却没有停止,又走到了第三家。这家很热闹,堂屋里有十来个人在看电视。电视的声音特别响亮。长哥把渔鼓拍了两下,声音沉闷低回。没有一个人回头。长哥把渔鼓又拍了两下,这次的声音有了些激越。两声渔鼓响过,长哥自顾自地唱了起来。屋里的人这才齐刷刷地转头。一大嫂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长哥跟前说打渔鼓的,等我们把这集电视剧看完。”长哥看见,那些转过来的头,马上又转向了电视机。长哥说:“我到其他人家去了再来吧。”大嫂说你不要去了,村里的人基本上都在这里。”看着长哥满脸的疑问,大嫂继续说:“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了,老弱病残留着看家。”说着,给长哥拉了把椅子,便不再理长哥,眼睛又盯向了电视。长哥依照大嫂的招呼坐下了。坐下的长哥没有看电视,手摩挲着渔鼓有些粗糙的蟒皮。渔鼓上端的红绸布已经很旧了,那还是爹在的时候,在镇上用两斤鱼换的。坐了一会儿,电视插播广告,那些头扭了过来。有几个半大的孩子起身围住了长哥打渔鼓的,给我们唱流行歌曲吧。”“唱两只蝴蝶。”“唱老鼠爱大米。”长哥起身。这些前几年还流鼻涕的小把戏,像野地里的蒿草,窜高了。长哥歉意地说:“我不会唱流行歌,我打渔鼓就送吉祥,说水浒,说好汉故事。”说完,长哥就把渔鼓敲了两下,和着节奏,用他逐渐低沉浑然的声音唱了起来:“一送恭喜二送财,三送……”这时,广告已插播完毕,那些头又都扭向了电视机,不知谁把音量开大了一些,渔鼓的敦厚的梆梆声和长哥逐渐有了些苍凉的声音就一点也听不见了。6.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作者善于通过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心理,以形写神,如“手摩挲着渔鼓有些粗糙的蟒皮”就写出了长哥当时的紧张、感动。B.小说颇葙诗意地写长哥那年做了一个梦,梦里自己娶了那个长得好看的姑娘,表明长哥是个有些浪漫、向往美好爱情、爱幻想、有梦想的民间艺人。C.“小把戏”喜欢听的是流行歌曲,对渔鼓不感兴趣了。说明渔鼓是一种髙雅艺术,曲高和寡,不是普通人能够欣赏的。D.“村子里很安静。有几只鸡在路边悠闲地扒着草堆”的环境描写,写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冷清、自在,与下文“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了,老弱病残留着看家”相呼应。E.小说匠心独运,通过对渔鼓听者渐微的伤感的描写,引发了在现代文明进程里传统文化逐渐被侵蚀甚至遗落的担忧。7.小说对村子里的三户人家的描写,分别侧重反映什么样的生活现状?请简要概括。8.小说两次写到长哥说唱时的声音,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答案】6.ED7.小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农村的现状:凋零、衰败、冷清。①一户人家:“门上了锁”,侧重反映年轻人都离开农村、外出打工的现状。②第二户人家:没有生气,只有一条狗陪伴着孤独的老人。侧重反映村里只有留守老人的现状。③第三户人家:很热闹,聚集了村里无所事事的妇女和小孩看电视。侧重反映村里只剩老弱病残的现状。8.①第一次,声音清脆高亢,写出长哥年轻而富有生气,充满生命活力,拥有自然、淳朴的天籁之音。②第二次,声音低沉浑然、苍凉,反映了长哥看到渔鼓被人冷落后的无可奈何,以及前途茫然无法确定的忧伤、失落。③对比。通过前后两次声音的对比,写出了长哥心态的变化,突出了长哥的失落、伤感和无法预料命运的忧愁。9.看法一:担忧渔鼓这种传统的民间曲艺逐渐消失。①有人喜欢听长哥打渔鼓,传统民间艺术被冷落;②仅有的一些人在看电视,传统民间艺术被新事物取代;③渔鼓人敦厚的梆梆声一点也听不见了,暗示了传统民间艺术已经没落。看法二:担忧民间艺人的生存状况和命运。①哥遭受的悲凉况味,熟悉的乡村变得冷清。没有人再听渔鼓;②仅有一些人看电视,孩子让他唱流行歌曲;③长哥“逐渐有了些苍凉的声音就一点也听不见了”,暗示了传统民间艺人命运堪忧。看法三:两者兼而有之。【解析】6.A.“手摩挲着渔鼓有些粗糙的蟒皮”是动作描写、细节描写,不是神态描写,且并不能表现其“感动”。B.“爱幻想”不恰当。C.渔鼓不是高雅艺术,它本来就是民间艺术。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7.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①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③提取精要,独立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8.分析文段作用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从内容本身所写。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二从上下文关联。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样的关联作用。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这时的答案应具体。如答“过渡”,必须写出由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照应”是与哪些内容相照应。三从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9.这是个探究小说主旨的题目,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首先,应该到题材中去寻找。题材中蕴含着主题,是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和依据。其次,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必须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如果对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以及它的时代背景缺少了解,那么很难获取小说的真正内涵和主题。第三,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必须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创作个性等,也有助于理解他的小说的主题。第四,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技巧,也是理解概括主题的重要方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小说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法。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技巧,准确理解人物形象,就能正确把握小说的主题。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程桓,字宗安,会稽人。父侭,邠州知州。桓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时大学士严嵩擅政。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桓言:“尚文为将,忠义自许。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他如董旸、江瀚,力抗强敌,继之以死。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闻渊、屠侨等言桓无他肠,唯疏狂当治。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桓诏狱。已,刑部坐桓奏事不实,输赎还职。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时桓入谏垣①未半岁也。逾年,俺答②薄都城。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桓得罪,自是无敢言者。桓系久,衣食屡绝,惟日读《周易》为疏解。后同邑程练劾嵩,嵩疑与桓同族为报复,令狱吏械其手足。徐阶劝,得免。迨嵩去位,桓在狱十六年矣,妻张氏上书言:“臣夫家有老亲,年八十有九,衰病侵寻,朝不计夕。往臣因桓无子,为置妾潘氏。比至京师,桓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乃相与寄居旅舍,纺织以供夫衣食。岁月积深,凄楚万状。欲归奉舅,则夫之饘粥无资。欲留养夫,则舅又旦暮待尽。辗转思维,进退无策。臣愿代夫系狱,令夫得送父终年,仍还赴系,实陛下莫大之德也。”法司亦为请,帝终不许。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而日令狱卒奏其语言食息,谓之监帖。或无所得,虽谐语亦以闻。一日,鹊噪于桓前,桓谩曰:“岂有喜及罪人耶?”卒以奏,帝心动。会户部司务何以尚疏救主事海瑞,帝大怒,杖之,锢诏狱,而释桓还其家。桓还父已前卒桓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丧除,召为都给事中。旋擢南京右通政。复辞疾。布衣蔬食,终老于家。桓系狱凡十八年,比出,竟无子。(《明史》列传第九十七)①谏垣: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②俺答:明朝时的蒙古土默特部落。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时大学士严嵩擅政”中的“擅政”是“擅长政事”的意思。B.“除徽州推官”和“丧除,召为都给事中”两句中的“除”意思相同。C.“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桓得罪”中的“得罪”应理解为“获罪”。D.“衰病侵寻”中的“侵寻”应解释为“侵扰、折磨”。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桓还/父已前/卒桓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B.桓还/父已前卒/桓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C.桓还/父已前卒/桓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D.桓还父/已前卒/桓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程练弹劾严嵩,严嵩怀疑程练是程桓的同族在报复他,于是命令狱官将程练的手脚铐起来。B.程桓的妻子上书请求,希望能够代夫坐牢,相关部门也替他请求,但皇帝依然没有同意赦免程桓。C.程桓要求表彰周尚文、董旸、江瀚等这些忠臣,赐予他们爵位,充分表现了他的直言敢谏。D.程桓被释放回家后,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过着清贫的生活,终老于家。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2)比至京师,桓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答案】10.C11.B12.C13.(1)现在当权的臣子,任意给与或者剥夺,忠诚勤勉的官吏却被抛弃,用什么鼓舞士气,激励军心呢?(2)等到达京师,程桓已经被拘囚下狱,潘氏坚守志向不改嫁他人。【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A项根据文意“擅政”应该是“专权”的意思;B项中“除徽州推官”的“除”应该是“授官,任命”的意思,“丧除,召为都给事中”中的“除”应该是“守孝期满,除去丧服”;D项中“侵寻”,根据文意,修饰“衰病”应该是“渐进,渐次发展。”的意思。故判断C项正确。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1.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也、耶、乎……”;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若夫、至若、盖、唯……”;三是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通读上下文理解大意,再抓“父”“桓”“世宗”“穆宗”等代词断句。本题主要根据意思进行断句。断后要通读,一检查意思是否讲得通;二是检查内容是否合理。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2.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C项在原文为“尚文为将,忠义自许。曹家庄之役,……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选项把周尚文、董旸、江瀚混为一谈,应该是要求赐予周尚文爵位,祭祀董旸、江瀚。所以C项错误。A项在原文第三节“后同邑程练劾嵩,嵩疑与桓同族为报复,令狱吏械其手足。”B项在第三节后面可以归纳出来;D项的依据在文章最后一段。此题难度适中。13.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中“予夺”,译为“给与或者剥夺”;“捐弃”,译为“被抛弃”;“何以”,译为“用什么”宾语前置句。第二句中“比”,译为“等”;“系狱”,译为“被拘囚下狱”;“不他适”,译为“不改嫁他人”。【文言文翻译】程桓,字宗安,会稽人。父亲程侭,做邠州知州。程桓考上明嘉靖二十三年进士,被授于徽州推官。被提升为礼科给事中。当时大学士严嵩独揽政权。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去世,程桓请求朝廷给予“恤典”(即朝廷对去世官吏给予追封、赠谥等典例),严嵩却阻挠不给予。程桓向皇帝上书说:“周尚文作为大将,以忠义自许。曹家庄那一战役,他建立了奇功,应该赐封爵位给他并延及他的子孙。其他的董旸、江瀚,努力抗击敌人,甚至为国而死。虽然已经立庙祀,但应该赐祭,来表彰为国而死的忠心。现在当权的臣子,任意给与或者剥夺,忠诚勤勉的官吏却被抛弃,用什么鼓舞士气,激励军心呢?”疏章奏入,严嵩怀恨,故意激怒皇帝,将疏章下到吏部都察院讨论。闻渊、屠侨等人说程桓没有其他居心,只是不受拘束应当治罪。皇帝越发恼怒,夺去了闻渊、屠侨二人的俸禄,还将程桓下了诏狱。之后,刑部判处程桓奏事没有事实根据,交钱赎还本职。特命在朝廷杖打程桓,但结果他仍然被关在诏狱里。这时程桓做谏官不到半年。过了一年,俺答迫近都城。司业赵贞吉因请求赦免程桓而获罪,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替他说话了。程桓被拘囚了很久,衣食多次断绝,只有天天读《周易》自为疏导缓解。后来他的同乡程练弹劾严嵩,严嵩怀疑程练是程桓的同族,为同族进行报复,下令狱卒官将程练的手脚铐起来。因徐阶的劝阻,才得以免去。等到严嵩被解除职位时,程桓在狱中已经被关了十六年,他的妻子张氏向皇帝上书说:“我的夫家有年老的父亲,年纪八十九岁,衰弱抱病不断相侵,已朝不保夕。过去我因为程桓没有儿子,给他纳妾潘氏。等到达京师,程桓已经被拘囚下狱,潘氏坚守志向不改嫁他人。于是,我与她一起寄居在旅舍,靠织布来供沈束的衣食。这种日子过了很长时间,非常凄苦。想回家侍奉公公,那么丈夫的稀粥就无法供给。想留下来供养丈夫,但是公公又将不久于人世。翻来覆去地考虑,觉得进退无策。我愿代替丈夫被拘囚入狱,让丈夫能够为父亲养老送终,之后再回来被拘囚,这实在是陛下莫大的恩德。”法司也为程桓请求,皇帝还是不许。皇帝非常痛恨言官,用廷杖、戍边的手段还不足以遏止他们,就长期拘囚来困住他们。但天天让狱卒上奏他们的语言吃食休息等情况,这叫做监帖。有时无所得,即使是戏言也要向皇上报告。一天,一只喜鹊在程桓的面前鼓噪,程桓谩骂地说:“难道有喜事降临到我这个罪人身上吗?”狱卒将这向皇帝奏报,皇帝心有所动。正巧户部司务何以尚正上疏营救(也被关在诏狱里的)主事海瑞,皇帝大怒,用杖责打,并将何以尚禁锢在诏狱中,而把程桓释放回家。程桓回到家,父亲已经去世了。程桓枕土块饮水,假装癫狂自我颓废。刚刚两个月,世宗死,穆宗继位。起用程桓为原官职,程桓不到任。服孝期满,被召为都给事中。不久又提升为南京右通政。又以病辞官。穿粗布衣服吃粗食,终老在家。程桓被囚入狱共十八年,等到他出狱,最终也没有子嗣。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寄黄几复①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①此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任四会县(今属广东)县令。②蕲:求。古语有“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说法,此处的典故说明黄几复具有杰出的政治才干。14.请结合诗歌的后四句,简要概括黄几复的形象特点。15.请赏析“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主要表现手法。【答案】14.黄几复为官清廉、有杰出的政治才干却不得志、好学不倦。(作为县令,却家徒四壁,见其清廉;“三折肱”说明他有杰出的政治才能,却屈居蛮荒之地,见其不得志;“读书头已白”见其好学不倦。每点1分。15.运用对比:上句追忆好友相聚之乐,“桃李”芳华、“春风”和暖,对酒畅饮;下句抒写别后的艰辛孤寂,朋友各自流转漂泊,“夜雨”之下、孤“灯”之旁,尽显凄凉。抒写了自己的寂寞凄凉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或:名词意象的组合、烘托等手法,能结合诗句分析亦可。)【解析】14.最后四句诗说的是黄几复的为人和处境。“四立壁”可见其为官清廉,“治病”在这里是指治政,“想见读书头已白”可见其好学不止。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5.这两句诗抒写了诗人对友人黄几复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前句(追忆好友相聚之乐)与后句(抒写别后的艰辛孤寂,朋友各自流转漂泊)构成对比!注意从修辞手法与思想感情的角度来分析语言的艺术。五、语言表达16.班级教室墙上挂着一副对联:“有梦少年存志远,无声春雨润红花。”从对联角度看还不够妥帖,请根据对联相关知识对这副对联进行修改调整。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修改:“红花”改为“花红”(或“志远”改为“远志”也可)理由:“志远”与“红花”对仗不工整。六、名著导读17.文学名著阅读7.下列有关《三国演义》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吕布杀进小沛,刘备弃家,投奔许都。曹操领兵亲征徐州。陈珪、陈登父子为曹操内应,设计残害吕布,徐州失守。B.周瑜应孙权之召来到柴桑,在周瑜面前,东吴的文官武将各持已见,争论不休。孔明见到周瑜后,巧妙地背诵了一遍曹操命曹植作的《铜雀台赋》,智激周瑜。周瑜在孙权面前,详细地分析了曹军的劣势,从而坚定了孙权的决心,于是孙权便拜周瑜为大都督,率军抗曹。C.黄忠和魏延争夺头功,诸葛亮命二人分别攻打泠苞、邓贤军寨。魏延贪功,想独打两寨,结果被打的狼狈而逃,幸得黄忠及时相救。D.关羽破襄阳后围樊城,曹操令于禁带兵前往救援,庞德自请为先锋。过后曹操又疑心庞德会降蜀,要收回先锋令,庞德断发以表决心。后来,他与关公大战百余回不分胜负。于禁怕庞德功成,乘乱射中关公手臂后,鸣金收兵。E.曹真与司马懿打赌料敌,曹真麻痹大意,被蜀军劫了营寨,气成疾病,在营中治疗。诸葛亮得知此事,写信嘲笑曹真,把曹真气死了。【答案】CD【解析】C是庞统命二人分别攻打泠苞、邓贤军寨。D.错,庞德造一榇,抬赴樊城,与妻子生死离别,射中关公的也是庞德。七、默写18.根据所给情境,在横线上填出相应的句子。(1)《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之为“士”的句子是,。(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3)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某种艰难的局面时,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4)《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中人们幸福生活的句子是,。(5)《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6)《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句子是,。(7)《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之所在”意味的句子是,。(8)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开篇用比喻修辞感慨人的生命短暂的句子是,。【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8)夫天地者万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小区商业街物业社区环境美化服务合同3篇
- 2025版挖掘机产品售后服务与技术升级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展销中心摊位租赁合同
- 2024项目代建协议合同
- 二零二五个人权利质押贷款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旅游行业纳税担保服务协议
- 2025版二手房买卖合同风险评估协议3篇
- 2025年苗圃租赁合同及苗木种植与科研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宠物医院兽医职务聘任与培训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院患者出院前评估协议书范本4篇
- 寒潮雨雪应急预案范文(2篇)
- 2024人教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英语下册【第1-10单元】全册 知识点总结
- 垃圾车驾驶员聘用合同
- 2024年大宗贸易合作共赢协议书模板
- 变压器搬迁施工方案
- 单位转账个人合同模板
- 八年级语文下册 成语故事 第十五课 讳疾忌医 第六课时 口语交际教案 新教版(汉语)
-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物象的作用(含练习题及答案)
- 2024年1月高考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数学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 (正式版)JBT 11270-2024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技术规范
- EPC项目采购阶段质量保证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