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意象解读方法探究_第1页
高考语文古诗词意象解读方法探究_第2页
高考语文古诗词意象解读方法探究_第3页
高考语文古诗词意象解读方法探究_第4页
高考语文古诗词意象解读方法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古诗词意象解读方法探究【教学目标】1.语言构建与运用:学生课堂活动,自主完成对“月”意象的解读,对“月”诗词的鉴赏。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月”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初步掌握分析意象的方法。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对意象的把握,提升对诗歌的理解。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味意象,感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信。【教学重点】理解“月”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初步掌握分析意象的方法。【教学难点】提高诗歌的鉴赏水平【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月”这一意象常常成为人们思想情感的载体,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被丰富和挖掘,在中国人心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情结。今天,我们从“月”这一意象入手,来探究古诗词中意象的内涵。二、从神话故事入手,展示“月之情节”。三、从古诗入手,初步了解“月之意蕴”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月之意蕴是(

思乡怀亲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月之意蕴是(

凄清孤苦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月之意蕴是(超脱旷达)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月之意蕴是(

清幽雅致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月之意蕴是(

时间永恒

)指导学生掌握分析意象意蕴的方法。月圆

团圆、圆满

思乡怀人(征人思妇)月缺

分离、缺憾

伤情愁绪

孤单寂寞

内心凄凉方法:形态

——

物与情契合点

——

内涵月光皎洁

冰清玉洁

高洁品质月光纯净

清幽雅致

恬淡闲适,超脱旷达月光清幽

→凄清、悲凉

孤苦的情怀方法:颜色

——

物与情契合点

——

内涵明月亘古如斯

岁月流逝,世事变迁

人生短暂、渺小宇宙永恒方法:时空

——

物与情契合点

——

内涵古人认为月为阴

女子容貌之美

象征着美人、纯真的爱情

方法:民族文化

——

物与情契合点

——

内涵方法总结:简而言之,利用意象包含事物的形态、时令、生存状态、颜色、时空、民族文化等特征,然后过渡到“人”,由此引申出精神本质。例如,梅花疏影横斜,是形态特征。在寒冬开放,冰雪不能摧残,是生长特性,有着不屈于恶劣环境的特点,所以成为高洁不屈的符号。为何长亭能代表着离别?因为古人送别,在长亭设宴,举杯相送,依依惜别,所以长亭成为送别的符号。六、学以致用连线题(将左边“月”的意象与右边的意蕴连线)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思乡怀人之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凄清孤苦之感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清幽雅致之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乐观旷达之意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宇宙人生之哲思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答案】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出塞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首句中的月亮是代表思念吗?你是如何解读这个月亮的?【答案】不是。月亮是亘古不变事物,秦汉的月光和今天的月光都是来自同一个月亮,但时间却跨越千年,诗中的月亮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暗示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七、方法指津:分析意象的两大步骤:把握意象特征,抓住描写意象的关键词,如时令、色彩、形态等,概括特征。探求意象深意,抓住“象”和“意”的契合点,把握情感。景物的外在特点时代背景

——————————捕捉“象”外之“意”人物行为和生平八、直击高考1、(2020年全国卷1卷)苦笋

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和苦笋的苦涩滋味相似。②魏征的行为让常人难以接受和苦笋的苦涩滋味让人难以接受相似。③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品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2、(2022年全国卷甲卷)画眉鸟

画眉禽

欧阳修

文同

百啭千声随意移,

尽日闲窗生好风,→

山花红紫树高低。

一声初听下高笼。

始知锁向金笼听,

公庭事简人皆散,不及林间自在啼。

如在千岩万壑中。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①欧诗托物言志,通过对比画眉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渴望。②文诗对画眉进行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闲适淡泊的心情。板书:

意象

要素

钥匙

月亮

意蕴

方法

特征

人情

内涵

教学反思: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9分,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而言,这是一座大山,一座有点难以逾越的大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不知怎么搞的就是那么害怕,就是那么无语。每次考试得分率很低,不少人连诗歌的基本内容都无法读懂,只是瞎蒙乱写而已。但我们的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背唐诗宋词,小学也要求背七十多首,初中又背了五六十首,到了高中至少也背四五十首,一共加起来我们的学生至少背了两百多首诗歌。按道理能够背两百多首诗歌的学生文学素养应该不太差,而实际上这些背了那么多的学生为什么对高考的九分的古典诗歌鉴赏题居然束手无策?这是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不能不反思的。是不是我们这些学生从小背诵诗歌的时候根本就是无心?还是这些学生的语文老师没有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还是我们这些古典诗歌对这些学生没有一定印象力?这些问题作为语文老师我也仔细思考过,问题可能出在每次在教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如何理解诗歌,我们只是从纯粹的欣赏的角度来讲,学生听讲的时候也只是以一种并非认真的态度来听,除非这首诗歌是他喜欢的,除非他的确是对诗歌有兴趣,不少学生在上诗歌的时候都是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甚至有些麻木的状态。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学生阅读诗歌的困惑与问题:(一)读不懂诗歌,看不懂作者的意思,体会不出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把握不准意境、主旨。(二)不了解鉴赏诗歌的方法,找不到合适的角度。(三)有时隐约有点感觉,但表达不出来、或表达不恰切(心里明白了但写不出来)“读不懂”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不懂得所写的景物与诗人感情的对应关系。二是不注意某些字词运用与诗人感情的对应关系。如何解决“读不懂诗歌”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诗歌意象,重点探索了诗歌意象鉴赏的方法,分析了一些诗歌意象,希望能在诗歌鉴赏方面找到一个突破口。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诗歌,才会对诗歌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当然,要想很好地解读诗歌的意象,还须多朗读、多积累、多鉴赏。其实,诗歌的意象鉴赏并不难,只要我们能根据诗歌的语言提供的信息,充分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艺术地再现诗歌所描绘的形象、声音、色彩、线条、画面,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写作意图。那么,我们的诗歌鉴赏可以说已迈出了一大步。这节课,我试图从意象本身的特征出发,以“月亮”这个“月韵流千古,万物载情思”的意象为例,教会学生赏析意象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我们当语文老师的能够很好地理解诗歌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