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_第1页
《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_第2页
《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_第3页
《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_第4页
《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学习目标1、小组合作探究各首词抒发的情感2、小组合作探究各位诗人隐逸的原因3、明确时代青年的使命一、读隐逸情分组研读六首诗二、归隐逸情1.小组合作探究各首词抒发的情感2.分享探究成果

远游(节选)

先秦:屈原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

汜容与而遐举兮,聊抑志而自弭。

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

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瀁而自浮。译文

有感世俗扼杀人的自由,真想飞翔起来远处周游。

性质微薄又没有依靠,以什么为寄托乘着它上浮?

周围是污浊黑暗的气氛,独自苦闷向谁去倾诉?

......从容泛游而逍遥远去,暂且抑制情感自解自宽。指着南方火神径直驰去,我要去南方的胜地九嶷山。观览世外之地的茫昧幽暗,仿佛在大海中独自浮行。......赏析:开篇交代远游的原因。基调是开头两句:“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对恶浊朝廷的迫害充满悲愤,只得去远游了。到哪里远游呢?“托乘而上浮”,去的是天上,是人们所崇仰的神仙世界。接着写诗人远游的第二站:游览天上的东方与西方。先是游东方。但是,从高空下视。瞥见故乡,心中不禁隐隐作痛。该怎么办呢?决定再向南游,希望找到舜帝一诉衷肠。这一段写出游队伍的庞大神奇,既有大胆热烈的想像,又有丰富具体的铺陈,使出游的行列成为神仙世界的展览,渲染出成仙得道的快乐气氛。情感:屈原空怀满腔报国之志,但却屡被小人谗言,寄希望于去到一个神仙世界,渴望那里没有迫害,有的只是神仙般的自由。饮酒二十首(其四)

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赏析:从陶渊明思想所受的影响来看,他既受到了儒家“入仕”思想的影响,也受到了道家“出仕”思想的影响,身在官场他是矛盾的。这首诗以失群鸟依孤独松,比喻自己隐居守志,终身得所。一只惶惶不安的失群鸟,日暮还在徘徊独飞。没找到合适的栖息之处。夜晚叫声悲切,依依恋恋,不肯远去。因遇孤生松,收敛翅归依。寒冷的劲风使万木凋谢,而松树独不衰。我像这只飞鸟一样,总算找到归所,千载不相违。情感:诗人把官场中的自己比作一只失群鸟,归隐使他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野望

[隋唐

]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赏析:野望这首诗,因密集出现东皋,秋色,落晖,驱犊,猎归等这些字眼,表面看写的都是田园景光。诗人薄暮时分登上东边的高地,此时他的心情有些不平静,徙倚欲何依明确表示他有些徘徊,还有点举止不定的惆怅,他似无所依,不知心安何处,他没有安全感,也没有归属感,他似乎有心事未决或者有块垒未销。诗人的目力所及,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衰败没落的景象,以诗人的敏感,他立即联想到,这恰如隋朝的气数,已经日薄西山了,秋色的悲凉,落日的穷途,正预示着隋王朝的灭亡,十分悲壮又不可避免。诗人正自感叹,突然萧瑟的场景中,蹦出鲜活的人物,新生的牛犊,矫健的骏马,整个画面立即充满人气和生机,以诗人的敏感,他立即又联想到,这恰如李唐王朝的兴起,也是气数的使然,无可阻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唐朝建立之初,新贵们忙于走马上任,纵情于分食利益的那份快感之中,对人才的发掘并不在意,自然对于东皋上那个徙倚无依的30多岁年轻人也毫不在意了。遗才和新贵,对彼此视而不见,互把对方当路人,这就是“相顾无相识”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正是颔联颈联四句之所见,让诗人接受了隋亡的现实,也认清了自己在新王朝中所处的处境。认清形势之后的他,已然有了自己的人生选择了。一旦他完成了自己选择,他也就释怀了,就不再有刚登皋时的那种徙倚无依感了----他,将选择去做一个象伯夷叔齐那样的归隐之士。情感:诗人认清了社会的现实,希望做一个伯夷叔齐那样的隐士。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写作背景李白于742年(天宝元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谗毁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又开始了漫游生活。在753年(天宝十二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他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全诗辞语慷慨豪放,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李白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样做不免有些消极,但是他这样做也是在表示对恶势力的不屈服,表示与现实社会的决绝。情感:全诗辞语慷慨豪放,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咏怀·嘉树下成蹊(其三)

阮籍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背景:阮籍生活在魏晋之际,原有雄心壮志。曹魏后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他们大肆屠杀政治上的异己人物,造成异常黑暗、恐怖的政治局面。阮籍随着政治风云日趋险恶,只得放弃了自己的雄心,用佯狂的办法来躲避矛盾,终日饮酒,不问世事,“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虽避免了杀身之祸,但内心极端痛苦。史传记载他“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他把这种痛苦与愤懑在诗歌中用隐晦曲折的形式倾泻出来。情感:全诗以向人夸赞的口吻,新颖的笔姿,轻松的情调,清淡的语句,写隐逸高趣,和谐而又完美。有一种“咏之令人忘百事”(梅尧臣语)的艺术魅力。小隐自题

林逋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诗人林逋是宋初有名的隐士。早年游江、淮间,后结庐杭州西湖中孤山,二十年足不入城市,这首诗就是作者隐于孤山时,感于生活环境所作。赏析首联两句,直写诗人隐居之乐。颔联、颈联便具体写清深之趣。尾联“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则是借写诗人喜爱古代描绘渔樵生活的图画来说明此种清深之趣与古人相同。情感:诗人借写喜爱古代描绘渔樵生活的图画来说明此种清深之趣与古人相同,凸显了自己的隐居之乐。三、析隐逸原因1.小组合作探究各诗人隐逸的原因2.分享探究成果3.归纳古人隐逸的几种原因归隐原因概括

中国古代的隐逸之风早已有之,”从隐逸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上看,早在《易经》、《诗经》等古文献中就已出现隐逸思想。。如《易》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我国古代隐士隐逸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除了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所形成的客观因素外,其个人的性情所形成的主观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1、不被社会容纳的无奈由于社会的不容,又有几人能在这勾心斗角的权力组织中求得一席之地,更何谈求得成功呢所以有一部分人的归隐,并非出自他们的本心,是和社会的不容有关的,是一种扭曲心灵的无奈,正如《易·坤·文言》所言“天地闭,贤人隐。”2、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是要求士人积极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来被士人奉为立身处世所遵循的准则。道家思想崇尚无为,崇尚自然。名士们经几载寒窗之后,抱着“兼济天下”的理想,欣欣然踏入社会。只是当这种理想不能实现,而进退维谷之时,为了保持慎独的节操,才以“独善其身”为退隐的借口,找一个下台的台阶。3、不事二主,显示其高风亮节每当民族矛盾尖锐时,特别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便有大批文人不愿接受亡国之事实,更不愿为少数民族统治者服务,便悄然归隐。因此。不仕新朝,不作二臣,标榜气节的行为,受历代社会所崇敬,成为我国古代士人道德的一个价值取向。4、对怀才不遇的寄情RealityIdentityCreativityReality这些隐逸文人天性也许不是十分喜好山水,贪恋杯中之物,纵情于花街柳巷。只是政局相对稳定,政治鸿图难展,长期被遗弃民间,怀才不遇,胸中有了块垒。为了排遣郁闷,只好借助一支秃笔,把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纵情于花间柳巷、落笔于浓词艳赋、离情别绪当作一种寄情。这些人尤以唐代山水诗人及宋代慢词词人为多。5、仕途不顺、保存性命RealityIdentityCreativityReality这部分隐逸文人不满于社会的黑暗,可又不敢站在反抗斗争的最前线,于是便悄悄归隐起来,有的纵情于山水之间,放浪形骸于花街柳巷,嗜酒放荡有的不甘埋没,便埋头故纸堆中,做起了学问。把归隐当成了“存身之道”。6、淡泊功名,寄情山水RealityIdentityCreativityReality这一类型的隐士主要是由本性决定的,他们的性情恬静、清心寡欲、喜好山水,不太关心社会政治,不太过问日常琐事,淡泊功名,隐居不仕,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对怀才不遇的寄情不事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