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当仁不让于师》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_第1页
《二、当仁不让于师》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_第2页
《二、当仁不让于师》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春天”的课堂——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段福州第二中学林雍一、教学目标:1.发散思考,梳理孔子印象2.扣词析句,揣摩弟子形象3.拓展延伸,理解孔子思想二、教学重难点:领会曾皙描述的“沂水春风图”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三、教学设想选择“侍坐”选段为《当仁,不让于师》开头,意在借助本文对孔子政治思想、课堂艺术及孔门弟子特点生动而全面的呈现让学生初步感受孔子作为“思想家”和“教育家”的风采,为解读其他选段做好铺垫。四、课前预习:布置思考题:1.请你写出和孔子有关的10个关键词2.四位弟子(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述志,从他们的课堂表现和理想内容看,你最欣赏哪一位?为什么?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福州的天气还真是非常任性,我们常常在夏天的夜晚睡去,却在冬天的清晨醒来,那么今天又算是什么季节呢?我特意翻看了日历,今天是农历三月初八,古人把一年分为四季,每季三个月,所以今天正处于“暮春时节”,那么,我们不妨把今天的课堂称作“春天的课堂”,让我们在“春天的课堂”读一读经典,读一读《论语》中非常精彩的《侍坐》。(二)梳理孔子印象这堂课是一堂课中课,我们要穿越到2500年前去聆听一位老师的教诲,这位老师就是孔子,大家对孔子并不陌生,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环节来梳理一下“孔子印象”,我抽一个号数,这个号数所在的小组来完成一个接龙,每人说出一个和孔子有关的关键词,不能重复。(学生接龙回答,给出的关键词:)大家对孔子的了解非常丰富。能不能对黑板上的信息做一个归纳呢?看一看这张图片,是不是很熟悉,(校园中的孔子像)有没同学知道孔子像背后的文字(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我们发现,黑板上的信息就可以用这两个标签来概括,接下来,我们通过“侍坐”这个选段来感受一下孔子的“治国理想”和”教育艺术“。(三)揣摩弟子形象先来看“治国理想”,我们一起读一读选文,想想看,这篇文章中和“理想”’有关的是哪个字?学生读课文,明确:和理想有关的是“志”,文章围绕“志”展开(孔子问志——弟子言志——孔子评志)讨论:四个弟子的课堂表现和理想内容各不相同,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更欣赏哪位弟子的呢?为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展示对学生预习作业的统计,分享学生精彩观点。教师引导:每个弟子的理想都得到了大家的赏识。理想没有对错,也不能用唯一的标准来个衡量高低,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特长、不同气质的人理想各不相同,所以在四个弟子不同的理想背后,实际上是他们鲜明独特的形象特点,接下来,让我们回归文本,从动作、神态、措辞等细节进一步揣摩一下四个弟子的形象。子路:“率尔”——轻率、草率?“率真、直率”?(每种性格都象硬币拥有两面)冉有:谦虚?退缩?公西华:娴于辞令,措辞中不乏谦辞(愿、愿、小)曾皙:《论语》是以精炼见长的,为什么不吝笔墨,对曾皙作了详细描绘?“鼓瑟希,铿尔”——不慌不忙“舍瑟而作”——不紧不慢“异乎三子者之撰”——徐徐道来由此可见曾皙的从容、自在(四)理解孔子思想四个弟子因为年龄、性格、特长、气质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课堂表现,接下来,来看看他们的理想内容,从字面表达看,四个弟子的理想境界像一面扇子一样,幅度是渐渐收回来的:子路治国大事远大、全面冉有治国大事只涉及经济公西华不敢妄谈治国,国家祭祀活动主持人曾皙与国事无关,个人化生活体验四个弟子的境界看似越来越小,呈递减的关系,那么,为什么孔子偏偏赞赏境界最小的曾皙呢?(学生答)教师引导:这段话中隐藏着一个“春天的节日”——三月初三,上巳节,人们在水边洗濯,驱灾避邪,舞雩,鲁国的祈雨台,风乎舞雩其实是在进行一场祈雨活动,曾皙描绘的春游图中并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而是包含了民间礼俗和国家的礼俗,这和孔子讲求的“以礼治国”不谋而合。教师分享1:上海举办“上海小姐”评选,两位佳丽过关斩将,最后跻身决赛,面对最后这一道题:请你描绘一下你心目中未来的上海,第一位佳丽侃侃而谈,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条分缕析,第二位佳丽登场,他只说了一段话“我希望未来每天上班能够按时到达,能够吃上安全的食物,周末公园里可以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最后第二位佳丽夺冠,第二位佳丽高出一筹在哪?第一位佳丽讲的是方法、手段,第二位讲的才是理想、目的,有句话说“我们常常走了很远,却忘了自己为何出发”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常常将手段当成了更重要的东西。教师分享2:史铁生的一段话“为在这生命之河上漂流,总得有一条河,也得有一条船,河不是目的,船也不是目的,目的仅在于全心全意地漂流。”前三个弟子讲的是不是都是河、船,而只有曾皙讲的是关于“全心全意漂流”这件事呢?教师分享3:播放自录微课《沂水春风》,帮助学生理解“吾与点也”原因。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四个弟子的境界是不是递减的关系?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都在着眼于四个弟子的不同,反过来看看四个弟子的共同点,他们的志向都涉及什么?(礼),以“礼”为标准,对四个弟子进行考量:子路(无礼)——冉有(欲礼)——公西华(行礼)——曾皙(礼成),所以从孔子提倡的“礼”的角度,四个弟子的境界呈递增的关系。教师总结:曾皙的“沂水春风图”是我们解读孔子的一把钥匙,也是孔子这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所以,我们不妨把孔子的这堂课叫作“春天的课堂”。(五)布置作业“春天的课堂”还有其他含义吗?一个老师,如果他的教诲让你感到非常亲切,我们往往会用哪个词来形容?(如沐春风)孔子作为“万世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