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初中现代文阅读:叙述人称+例文+解析_第1页
全初中现代文阅读:叙述人称+例文+解析_第2页
全初中现代文阅读:叙述人称+例文+解析_第3页
全初中现代文阅读:叙述人称+例文+解析_第4页
全初中现代文阅读:叙述人称+例文+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现代文阅读:叙述人称+例文+解析你、我、他──叙述人称[基础知识]故事由谁来讲?我?你?他(她)?这个问题不解决,你用笔说话怎么能够感人?这里说的实际上就是如何选择适当的叙述人称问题。如果回想一下,你用笔说话使用最多的肯定是第一人称。所谓第一人称叙述,就是叙述人以作品中的故事见证人“我”的身份出现,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描绘人物、叙述故事、抒发感情。“我”既可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也可是次要人物。你学过的记叙文,大多数都是以第一人称为叙述人称。然而,运用第一人称,由于“我”的所见所闻常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常受自己经历的限制,既难以表现自己的神态、面容,也无法写出旁人的心理活动。有时候,你用笔说话时不让“我”充当故事的见证人,仅让一个第三者从旁描绘环境、刻画人物、叙述故事情节、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情。这就是所谓的运用第三人称写作。文中“我”不出场,只有“他(她)”和“他们(她们)”周旋期间。(当然,文中的“他”并不等于那个旁观的第三者)如果你运用第三人称叙述,一定程度上可避免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所受的限制,但亲切感明显不如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有时候,你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既不是“我”,也不是“他(她、它)”,而是“你”,你运用面对面说话或写信的形式,来表现主要人物“你”的思想性格以及与“你”、“我”、“他”有关的一些事物。有人就把这种现象称为“第二人称叙述”。实际上,所谓的“第二人称”叙述是不存在的,它基本上还是第一人称叙述,因为对“你”说话的还是“我”。一般来说,一篇作品中的叙述人称是固定的,或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但有时候为了表达的需要,你也可以特意改变叙述人称,其中常见的是改第一人称叙述为第三人称叙述,如鲁迅的《祝福》。偶尔,你会发现行文当中改“他(她)”为“你”的状况,这种情况当然属人称转换,但转换的是被叙述人称,不是叙述人称。想在行文中改变人称,你必须具备较深的语言功底;具体操作时必须交代清楚,否则可能发生混乱,影响表达效果。[例文赏析]教室里静悄悄的,正在选举班干事。我咬着笔尖,脑海里思索着哪几个同学该选上。自然,我首先想到了张俊──可不是吗?他是我班的前任班长。论学习,他是个“高手”,特别是数学,他敢认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论工作,他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平时,他喜欢与同学谈天说地,什么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可是,今天早上他竟和我吵得面红耳赤,现在……我能选他吗?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早上,我因起床迟了,所以几乎迟到。当我匆匆忙忙地走到座位前,放下沉甸甸的书包时,同桌的小王向我借作业本。我知道借作业给别人抄是会害了她的,可是,见到她一副可怜的面孔的时候,我又怎忍心不借呢?况且,不借未免太绝情吧。于是我从书包里掏出了那本昨晚陪伴我一直到深夜的作业本给她。我刚刚坐下来,一阵清脆的铃声响了。不久,负责临时代收这科作业的张俊来到我面前。我以为他可以“饶恕”我这一次迟交,因为他还算是我的好朋友。于是我先向同桌的小王扫了一眼,然后对他说:“借给她了,迟些交吧!”话音刚落,他便走到自己的座位,拿起那张记名纸“无情”地记了我“欠交”。纸上的字虽小,但我却看得清清楚楚。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刺痛了我的心。不是吗?昨晚,我经过仔细的琢磨,不知死了多少个脑细胞才完成了作业。现在,到头来我竟成了“欠交”,倒不如昨晚一早就睡,那我“欠交”也是值得的。但……想到这里,心一酸,眼泪忍不住往下流。我立刻火冒三丈地冲到他面前,气呼呼地说:“你只是临时收作业的,别多管闲事,我又不是没有做。”他却心平气和地说:“我没有什么闲事可管的,我只是做我应该做的事。借作业给别人抄,是违反纪律的。”顿时,我的心像快要爆炸的炸弹,我愤怒地说:“你应该这样做?告诉你,别得意,今天选举班干事,就没你的份。”……现在,“报复”的机会来了。我沉思着,心头涌上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每个同学都应该选出热心为班上工作的同学当干事,绝不能带着个人的恩怨参加选举。”班主任的话好像针对我说的,深深地扣住了我的心弦。我脸上突然滚烫起来,也许是惭愧吧。是啊,自与他同班以来,他哪件事不值得我钦佩呢?他不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勤奋学习,向“深”与“博”进军。特别是数学,数学难题一到他的手便迎刃而解,他还耐心细致地给同学讲解。可是,现在我却……我不敢再想下去了。突然一个念头又在我的脑海里掠过:虽说今天早上他也有理,可是他也不应该当众记我“欠交";他若私下告诉我,下次不要借给别人抄,不就可以了吗?我也不是一个没有自尊心的人啊。无论如何,我不能选他,不能改变自己当面对他讲过的话,可是思想的野马却奔驰得很远很远。我仿佛又看到了张俊热心为班上工作和热情地帮助同学补课的动人情景……噢,对了,我还想起了他那种在分数面前毫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有一次,由于测试题目极深,班上很多同学都不及格,但是,他却得了98分。事后,我称赞他不愧是一个“数怪”。他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学的知识还过于贫乏;分数只是说明一部分的学习情况,不等于自己对所学的知识掌握了98%。顷刻之间,一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现在他的话几乎一遍遍地在我的耳边萦回。我忽然明白了:这样目光远大而又能检查自己不足、热心为班上工作的人,是可以带领我们大踏步前进的。他做得这样好,而我不但回避错误,而且在同学指出我的错误时还想进行“报复”,与他相比,我显得多么渺小!惭愧和自责交织在我的心头,我从没像此刻这样难过。教室里静悄悄的,我的思绪仍然像断了线的风筝,飞啊,飞啊……啊,这是一次多么令人难忘的选举!想到这,我仿佛看见张俊在掌声中接受了大家的委托……他爽朗地笑了……我也敬佩地笑了。(陆美婵:《选举》)例文选用了最基本的记叙方式──第一人称叙述。文中张俊的故事是通过“我”──文章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展现的,“我”直接进入故事与张俊交往。由于运用了第一人称叙述,对那个张俊,读者如见其人,如聆其声,故事显得真实亲切,有极强的感染力。但是,由于受时空的限制,作者无法写出“我”自己因名字被记时的音容笑貌,也无法写出张俊指出“我”的错误时的心理变化。太阳火辣辣地照在他身上。刚翻过高高的栅栏,正想到公园里那棵最老的树下遮阴,他被叫住了:“喂,哥们!”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原来是一个脖挂照相机的小伙子,身边还站着一个年纪相仿的姑娘。他心里一慌:“难道他看到我翻栅栏了?也许是‘借’些钱用?”想着,他不由地摸了摸装着两块五角钱的上衣兜。“过来!”那小伙子喊道。他只得很不情愿地把身子慢慢移了过去。“喂,会照相吗?”小伙子口气很生硬地问。他的心这才沉了下来,急忙说:“不会。”说着就要走。“别走,不会没事,哥们儿教你。”这小伙子流里流气的样子,他本来就很厌恶,再听小伙子的话就更讨厌了。“谁用你教!哼!”他扭头就走。小伙子急了,一把抓住他的肩,用力一扭。他差点儿摔个跟头。“站住!哥们儿今天就让你给我俩照张相,你敢走!”他恼了,眼里冒出了愤怒,却又不敢走。小伙子说了照法,调好相机,递给他,“挂在脖子上!”似乎是命令。他牙咬得紧紧的,心里默默盘算着。“好好照,我可告诉你!”小伙子瞪了他一眼。他气愤,但又不敢发泄。小伙子和那姑娘坐在草坪上,摆了半天姿势。忽然,小伙子觉得少了些什么,那姑娘想得快,喊道:“喂,把那个花伞拿过来。”他耐着性子从地上拾起花伞。“快点儿!”小伙子吆喝道,“你听见没有!”他只得快走几步把伞扔在小伙子身前。小伙子又瞪了他一眼,刚想发作,看那姑娘瞅着自己,只得又闭上了刚张开的嘴。他们好不容易才把伞打好,小伙子喊道:“行了,照吧!”“喀嚓”,他按下了快门。小伙子从地上站了起来,走到他身前:“拿来吧!”他略有些得意,把相机塞给了小伙子。“走吧。”小伙子说道。他赶忙转过身,大步向前走去,一会儿就消失在树林里了。等小伙子和姑娘欣赏那伞下的照片时,都气呆了:相片上只有四脚,没有脸!(《没有脸的相片》)例文运用了第三人称叙述,但其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文中有“他”而没“我”;因为所谓的叙述人称,指的是故事叙述人所站的角度。选段中,故事叙述人并没有以“我”的身份跳进故事,而仅仅作为一个旁观的“他”,从文章外观察并描绘着文中的“他”、“她”和“他们”在故事情节中的表演。显然,旁观的“第三者”──隐形的“他”并不是文中的“他”。由于运用了第三人称叙述,叙述人的叙述范围就更广阔,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灵活性较大,既可以直接出面描写文中“他”的语言行动,还可以描写“我”无法看见的文中的“他”的心理活动。当然,比起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的亲切感略显不足。可爱的青菜,土地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生动与纯粹,简洁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汇,于人何等艰难,于你何等自然。我不知道哪一种绿色能像你一样放射着家园的温馨。你紧紧依靠大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这谦卑决不是出于某种动机的表演,而是与生俱来,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美的一种精神形态。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那根高高翘起的尾巴,笑嘻嘻地摘下灯笼草上那自我炫耀的灯笼,又在凌空悬挂的黄瓜上轻率地刻下伙伴的绰号,但所有的孩子在菜畦间割草的时候,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你的根雄健而沉着,土地的血液从四面八方涌入你的根,然后上升到所有粗粗细细的脉管中,在你的全身汩汩流动,向世界显示你绿色的活力。你翩然走过土地的胸膛,顺着阳光的导引来到我的身旁。你清澈的目光像泉水洗去我的烦恼和疲倦。我这个自以为高大的人,情不自禁的弯下腰来向你致敬。我的手轻轻抚摸你漾溢青春活力的躯体,渐渐感到自己的灵魂长出根来,努力扎入土地内部。我会像你一样既生动又纯粹,既简洁又丰润,既朴素又高尚吗?(《青菜》)例文中,作者面对作品的主人公──青菜,以“你”相称,先写外部色彩,再绘内在美德,由表及里,娓娓道来,这种面对面式的感情的交流,颇有动人的魅力。但是,能把这种写法称为“第二人称叙述”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虽然说例文以“你”为主角,但仍有一个非主要人物“我”偶尔出现于其间观察着“你”的一举一动,所以说,例文还是以第一人称为叙述人称。当年,你是一个刚从小学毕业的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小男孩,踌躇满志地踏进重点中学的校园。老师告诉你,写作文就是说话。于是,你开始了用笔说的历程。当时,你心潮澎湃,你看了很多很多,你想了多很多,你做了很多很多,你说了很多很多。你说了自己假期中的一次奇遇、一次对你很有启示的实践活动;你说了自己新学校的教室、办公楼、操场、花圃、老师、同学……告诉你昔日的朋友、你昔日的同窗;你也把昔日学校的教室、办公楼、操场、花圃、老师、同学等等告诉你现在的朋友、你现在的同窗;你在学校里做了一件好事,急着把它告诉你的父亲母亲;你入校的第一次考试就砸了,悔恨的泪水刷刷直流,急着将心中的苦闷向别人倾诉;你对自己成长的轨迹作了一番总结,你和老同学(或新同学)作一番交流;你将自己与高年级的同学作了一番比较,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找到了自己胜过他们的地方,急着征求老师的意见;你对着新学校默默发誓:“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将以我为荣。”(贾沦:《你用笔说出你的心里话》)例文中只有“你”没有“我”,能否就认为例文运用“第二人称叙述”呢?也不能。因为文中的“你”还是“被叙述人称”,不是“叙述人称”。那么,例文的“叙述人称”究竟是谁呢?如果我们分析一下“你”存在的基础就能得到答案。所谓的“你”必定因“我”而存在,必须有“我”存在才能一声又一声地呼唤“你”,实际上,例文不就是“我”在对“你”说话吗?“你”的所作所为不正是“我”的所见所闻吗?所以说,例文还是以第一人称为叙述人称,只不过这个“我”未曾报出姓名,未曾作出动作而已。──在那无微不至的庇护下,我战无不胜,无比坚强,却又寸步难离她,无比脆弱;我怎样脱离这棵大树,像鸟儿一样去寻找自己的那片晴空?在梦逝去的一瞬间,我依稀看到她慈爱的脸庞,在母亲哽咽的话语中,我深驻到那一世情缘中去了。……望着婴儿室那个干嚎的小家伙,奶奶仿佛梦到自己的婴儿时代,那小家伙跟自己长得可真像啊!于是清冷的家中充满了笑与泪。当小家伙一岁时,每天哭着叫奶奶,奶奶疼惜地东兜兜,西转转,终于“大堤”牢固了。接着日子更糟,邻家每天上门问“您家里放录机坏了吗,怎么天天噪音不断?”小家伙闯祸了,忍耐已久的妈妈向着小家伙发火,楞是被奶奶阻止了。小家伙在奶奶关爱下成长,终于由哭变成了乐,父亲常举着小家伙的小手大唱国歌,听着小家伙稚嫩的嗓音,大家由怒转喜了……小家伙三岁了,可奶奶依然叫她“乖囡”。在家“乖囡”是老大。爷爷是铁杆球迷,可每次精彩的球赛直播都会乖乖变成“乖囡”的动画片,“苦命”的爷爷只有扭开收音机的份;每天“乖囡”的必修课是在妈妈帮助穿衣的同时美滋滋地喝上一杯牛奶,然后舒舒服服地躺在小浴盆里由着妈妈与奶奶“按摩”,中午安安静静地小睡片刻,晚上踱着小方步与奶奶一起散步。然而,家中来了个不速之客──一个大“乖囡”十岁的姐姐。姐姐的父亲是爸爸的哥哥,她也是奶奶的孙女,可奶奶老偏爱着“乖囡”,姐姐心中好恨,于是灾难的导火线引爆了。一次姐姐与“乖囡”抢看电视不成,被奶奶训了几句,姐姐很生气,就骗“乖囡”:“‘乖囡’你看,那小桶好漂亮喔!”“乖囡”一看,嗯,是很漂亮,心一动,头一伸,一个“红帽子”戴在了头上。“乖囡”照着镜子看看,好漂亮喔!可麻烦事来了,“红帽子”拿不下来了。“乖囡”急得大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帮着一起拿,还是没用,叫来邻友,小桶依然纹丝不动。直到一个打铁的拿来一把大剪刀,“乖囡”终于得救。奶奶得知了“罪魁祸首”,二话没说,把姐姐送走了……“乖囡”不再动不动掉金豆了,她已经五岁了,懂事了。小名也长大了,叫扬扬。扬扬上幼儿园了,奶奶却生病了,不时咳嗽,扬扬很乖地用小拳头帮奶奶敲背,生活平淡,但很快乐。然而好景不长,奶奶住进了医院,扬扬常去看看奶奶,可医院不准探病。奶奶竟偷偷从五楼跑下来看扬扬。那是个秋风萧瑟的夜晚,扬扬再也看不见奶奶了。……今天,是奶奶的生日,我早做了她最爱吃的柳叶面端到她面前。过去她吃光碗中的面条,我早依偎着她睡着了,梦里,我笑着流泪……(杨日华:《奶奶》)读者不难看出,例文总体运用第一人称“我”谋篇布局。由于运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显得真实动人,能从感情上吸引读者;然而在叙述“我”的成长史时,“我”突然隐身于文外,将第一人称叙述改为第三人称叙述。很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