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应用文写作_第1页
编辑应用文写作_第2页
编辑应用文写作_第3页
编辑应用文写作_第4页
编辑应用文写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辑应用文写作编辑应用文这门课在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相当于学校中的作文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应以练习为主。第一节

什么是编辑应用文应用文,指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应用的文体,如公文、书信、广告、收据等。编辑应用文,是编辑人员为处理编辑工作过程中的各种事务而写作的文字。编辑工作过程,包括如下内容:市场调查、选题策划、选题立项、书稿审读、加工处理、发稿校读、图书推介、与作者和读者通信等。在各工作过程中为处理事务所撰写的应用文,主要有四种类型:如选题报告、编辑计划、审稿意见、送审报告等编辑业务文件;与作者、读者的往来通信等编辑工作书信;为书刊撰写的出版说明、内容简介、凡例、编后语等书刊辅文以及广告和出版信息等书刊宣传文字。第二节

编辑业务文件一、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就是制定选题的书面报告,是编辑的选题构思和设计的书面表现。现在各出版社已经将选题报告表格化,编辑按表格要求填写即可。一般有以下方面内容:1.选题的名称、内容简介选题名称的要求首先是准确,其次是有艺术性。编辑与作者讨论书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者不了解图书市场,所起的书名过于陈旧、传统;二是作者想讨好读者,起的书名俗不可耐。也有第三种情况,作者起的书名不准确、不鲜明。起题目是一个很见功夫的事情。如《革命时尚》——《激情时尚》、《倾听龙的声音》、《好时已过》——《没赶上好时候》《长城内外》等。选题简介,包括内容的范围和重点、篇幅、体裁等。2.提出选题的原因、依据及目的3.选题的学术文化价值和出版价值2、3两条实际是一个问题,选题的学术文化价值和出版价值实际就是提出选题的原因、依据和目的。学术文化价值一般指我们常说的社会效益,包括政治思想、学术建设、道德教育乃至文化品位等;出版价值除了书稿的内容价值外,更指其市场价值,包括同类书比较,出版后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等。选题的学术文化价值和出版价值是选题报告的核心内容,一定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客观的态度撰写,切忌过分渲染。4.选题酝酿或提出的有关情况这是交代选题来龙去脉的档案记录,也是选题审批者下结论时的参考依据之一。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条常常被忽略。5.作者情况教材上写的是“拟请的作者”。也就是说,这里所说的,是先由出版社的编辑提出选题,再去找合适的作者。其实,大多情况下,还是先有作者提供或编辑发现的书稿,而后提交选题报告。6.读者对象读者对象要明确,尽可能细分,切忌泛化和不确定。如通俗时尚类选题可分清男、女性,年龄段,学术类选题分清哪些专业的读者等。7.装帧设想主要是说明这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再具体一点则可以建议用哪种开本,哪种纸,哪种色调以及定价多少,提供给美术编辑和出版部门参考。一个有经验的编辑,在提出选题的同时,心目中应该已经有这本书出版后的模样,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说明对这本书的构思尚不成熟。8.

预计交稿和出版日期4.在政治意义上说,发扬了民族文化。缺点分三大类写了七条。一类是“理论和观点问题”,提出了“唯武器论”倾向、狭隘的民族观点、对兵器有把玩意趣、立论欠妥;第二类是“材料问题”,提出了引证典籍随意、个人臆测和缺乏学术价值和政治意义的部分内容;第三类是有疑问的部分。处理意见三条:1.有出版价值,但必须大力修改、考订、整理,做去伪存真的工作;2.或采取本书稿汉代以上部分,作为《中国古代兵器史》出版;3.送专家或有关部门审阅,如考古研究所、民族事物委员会等。查这部书稿档案后面的内容可以知道,复审、终审及外审均同意这位责任编辑的意见,处理时采用了他的第一条建议。这篇审稿意见可称为这类写作的范本。首先是观点鲜明,其次是条理清晰,其三是文字简洁。内容简述交代了书稿的规模、结构和主要内容;优点部分既指出了其学术文化价值和突出的特点(附图一千多件),又提到政治意义;缺点部分分理论和观点问题、材料问题两方面,可谓全面而准确;处理意见则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由此可以明了,“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文字简洁”是对审稿意见写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其实,这也是对一切应用文的基本要求。四、送审报告送审报告也称外审报告。编辑在审稿的过程中,发现稿中有重大的政策问题、涉外问题、学术理论问题或专业性特别强的问题,觉得没有把握,需要送请有关单位或部门,或请有关专家审阅的,要写送审报告。送审报告由责任编辑拟稿,由室主任、总编辑签发。送审报告的内容:1.原稿和作者的基本情况2.编辑对原稿的初步看法,提出存在的问题和疑难所在3.送审的理由4.拟请的外审者及其基本情况五、编辑业务文件的特点1.系统性编辑业务文件贯穿编辑工作的整个过程,各种编辑业务文件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如选题报告是编辑计划的依据,编辑计划体现选题报告的要求,审稿意见又要以选题报告和编辑计划为依据。2.用于内部交流编辑业务文件的阅读者是出版社内的有关领导(社长、总编辑、室主任等)和有关的编辑人员,还有制作、发行人员,属内部材料,一般不对外公布。3.说明、议论两种文体兼用编辑业务文件主要用说明和议论的文体。使用说明文体的,有选题报告中的稿件概况介绍、作者简介、内容简介等;用议论文体的,有审稿意见中对稿件的主要论点、论据、论证方式等的评介。编辑业务文件的文体常常是说明、议论兼用。第三节

编辑工作书信编辑工作中的书信,有约稿信、退修信、退稿信、日常联系信、答读者信等。一、约稿信约稿信即“组稿信”,是出版单位约请作者撰稿的信件。教材中已经提供了一篇例文,这里再看一篇关于《书梦重温丛书》的约稿信:1.读书不仅仅是作家的事情,写书也不一定只是作家的事情。实际上,凡有成就者,无论从事哪种职业,他们在青少年时代乃至生命的每一阶段,都读过各种各样的书:文学艺术、哲学、科技、童话乃至小人书……这些书给了他们重大影响,留下了一串串书梦。2.然而,如今我们所见到的谈读书的文章,几乎全是作家和一些作家兼学者写的。本丛书旨在突破这种状况,请各方面的专家,如科学家、哲学家、建筑家、教育家乃至政治家、企业家等,回忆过去读过并留下深刻印象的书,写下来,由我们结集出版,从而达到两个目的:使所谈到的书扩大到更宽广的领域;使这些书话更参差有趣。3.请撰写者在重温书梦时,一本一本道来,每本写几百字几千字均可,每本书在出版时配一原版本的书影。这样,几十种书的回忆,便可成一册,约七八万字,三四十幅图。4.写作内容可包括怎样读到这本书、书的来源、版本,书中最令撰稿人感动的故事、人物,对撰稿者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的影响等。5.第一辑将于2002年8月发稿,作者最好在5月完稿,并尽可能提供书影。大家对比一下教材中的例文,可以发现,约稿信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只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即可:1.稿件的题目2.写作的内容和要求3.读者对象4.字数和交稿日期5.可供参考的资料6.写作中应注意的事项约稿信若能写得活泼风趣一些,会更吸引作者,更容易达到约稿的目的。二、退修信退修信就是要求作者修改稿件的信。退修信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肯定稿件的优点2.指出稿中的不足之处3.提出修改的意见或建议书稿在编辑过程中,提出一些意见请作者修改是正常的,但有些作者对这种意见很难接受,此时就看编辑写信的水平了。让作者接受出版社的正确意见,是编辑的基本功之一。要做到有理、有据、有情。退修信是根据审稿意见写的,但不是审稿意见的复本,其最大不同就在语气和表达方式方面。有时需要通过多封信才能达到目的。三、退稿信退稿信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未能采用的原因。一般说来,退稿原因有三种:1.来稿质量较差2.来稿有一定质量,但因已有同类稿件,一时难以列入计划3.来稿内容与本社出版方针不合写退稿信,要注意退稿不退人。要注意从稿件中发现有才能、有潜力而暂时还不成熟的作者,给以鼓励和帮助。出版社有责任培养新作者,很多时候,这种培养是通过写退稿信来实现的。这方面在历史上有许多佳话。除此外,尊重每一位作者,还是编辑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代表着出版社的形象和编辑个人的修养。这些形象和修养,也常常是通过退稿信表现出来的。四、日常联系信日常联系信是指编辑在日常工作中与作者(个人或单位)联系的信件。写日常联系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联系要及时2.信件要存档(有些信件属公函性质)3.要注意内外有别,编辑部内部对稿件的不同意见不要外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3月18日给《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的作者商衍鎏先生的一封信是这样写的:接读三月十五日来函,敬悉一切。贡院石刻全图务请早日寄下,因本书已着手设计,过迟恐延误出版计划。至于轶闻,我们认为原稿所述已钜细兼并,似不因一二条而有损全书价值;且一月后校样打成,增补为难,势必推动版面,提高成本。如果必须加入,亦请速寄为荷。尊稿照片颇多,这些珍贵文物,我们自当精心制版,但因照片本身及印制技术限制,可能有几幅照片模糊不清,如何处理,希先考虑。余容续商。这封信,可以说是达到了以上的要求。第一,联系及时,接到作者的信后三天即回信;第二,信件存档,保留到今天已经46年;第三,语气委婉,留有余地,反对增补内容,但又说“如果必须加入,亦请速寄为荷”;第四,没有透露编辑部内部的不同意见。据本书的档案,编辑部内部颇有不同意见,后请谢觉哉同志审定,谢觉哉的批示是:本稿作者是花了一些力气的,这类稿子别人很难写,以后也无人可写。可以出版。至少其中的材料可以供人参考。照片也值得用。缺点是写得太多了些,但无法删。稿中有不少地方称赞科举制度,这种老先生这样来写,是自然之理,估计他很难改。意见可以提一些给他,如不能改,出版社是否可在书前加一按语,说明科举制度有一千多年历史,这种制度永远不会再有,此书的材料可作参考。写七八句即可。这类书出版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批评。人民出版社如不宜出,以三联书店名义出也可。谢觉哉同志的批示,实际也是一种审稿意见,是终审。所以,这本有争议的书出版了。果然,至今无人再写这样的书。顺便说一下,这封信所用的半文半白的语言,也是恰如其分的。作者是一位参加过科举的老先生,用这种语言,对他是一种尊重。五、答读者信读者来信中属于应由编辑回信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对某一部书刊提出批评意见的2.对如何出书、出什么书提出建议的3.就出版物中的某个理论问题或学术问题与有关编辑探讨的答读者信有两种写法:1.以公函的形式2.由编辑个人署名回信第四节

书刊辅文书刊辅文指书刊正文的附属文字。辅文有作者写的、编辑写的或第三者写的。我们要讲的是一般须由编辑撰写的内容提要、出版前言、凡例、作者简介、出版后记等。书刊辅文印在书刊的显要位置,与作者的创作并列,写得好坏可以说是至关重要。写不好,作者会愤怒的。撰写书刊辅文,老一辈出版家留下了很好的传统。鲁迅、茅盾、叶圣陶、巴金、郑振铎、赵家璧等都写过大量出版前言和后记,还写过许多印在书中的广告;解放后,三联书店、百花文艺出版社等特别注意在书的扉页背面印内容提要;近几年,随着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书刊辅文更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吸引读者、自我宣传的手段,如在图书的封面、封底、勒口刊印作者简介、内容提要以及广告语、名人评语等。所以,学习写作书刊辅文很有现实意义。一、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也称“内容简介”、“内容说明”。是对图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做简要介绍和说明。内容提要没有固定的格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

评论型。也称“鉴定型”。如《殉道者——胡风及其同人们》:这是一位年轻的学者向殉道者们呈献的敬意,它表现出新一代思想者的思想。翔实而新鲜的资料,热情而深切的述说,使读者感受到胡风及其同人路翎、绿原、牛汉、贾植芳、彭柏山、耿庸、何满子、鲁藜、胡征那一颗颗真诚而执拗的心,激起读者十分复杂的情绪。多角度的表达方式,繁复的结构,无疑增强了阅读的兴味。这样一组悲壮的群体雕像,这样一种全景式的描画,因其背景的宏大而更加震撼人心。2

说明型。如《白石老人自述》:齐白石先生七十一岁时,曾请吴江金松岑为他写传,因自述生平,由门人张次溪笔录寄金氏,备做传记取材之用。中因世事推移,或作或辍者再。及齐氏晚年,体力渐衰,难于久坐,又复屡续屡断,故其自述,止于1948年,时齐氏已八十有八。今经白石老人的儿子齐良迟先生参酌,选录一百八十余幅白石画作,与“自述”一并付梓。3

梗概型。如《老照片》第七辑:本辑依旧保持了审视历史的多元视角和私人化的叙述特点。徐宗懋的《1957年台北的反美风潮》表露的海峡那一边的民族心态,读来不乏悠然心会处。其中,著名作家陈映真当年以中学生的身份参与风潮的照片尤其珍贵。王学典的《失却理智的年代》借数幅照片重温了1958年发生在中国农村的那场“游戏”,让人欲笑而泪。此外,一位出生在苏联的中苏混血儿女子坎坷的一生、前清贵族后裔的儿女情长、最后一代缠足者的人生步履等,都让人读来有滋有味。除以上三种类型,还有悬念型等,更有一些无法归类。如《书坊归来》一书封底的文字: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每从书坊归来,手提几本淘来的残书,步履总是那么轻快,急于赶回家去。在这样的日子里,他晚上总是睡得很迟。夜深人静,小心地擦拭休整翻读一本本残书,摩挲再三,不忍把眼睛稍稍离开……这是一种什么境界?书,在真正的藏书家眼里,之所以是宝物,并非因其金钱价值,而是重其文化历史价值,是埋藏于其中的往日的风景。读《书坊归来》,也就是在读这样一种境界。二、出版前言和编者按出版前言也称“出版说明”、“编辑说明”、“编纂说明”等,编者按也称“编者的话”、“编者附记”等,角度略有不同,而内容大同小异。通常情况下,出版前言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交代编辑方针。2.说明出书过程。3.介绍作者、译者的成就和影响。4.表明出版社的立场和态度。这往往意味着编者对图书内容有一定程度保留。比如,前述《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一书,谢觉哉同志要出版社出版时写一个编者按,说明科举制度已经废除,婉转表示出版者并不同意作者对科举的赞同态度。1962年出版的《古代散文选》第一册的“编者的话”是这样写的:为了做好教学工作,有些中学语文教师感到自己需要阅读和钻研一部分古今的好文章。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准备升入高等学校文史科的高中毕业生,以及在职干部,也有类似的需要。《古代散文选》就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计划陆续编辑出版的一套文选的第一部。接着,文章介绍了本书分三册出版,各册的内容安排,以及选文的标准和注释的方式,还指出,入选的文章有的“略有不健康的因素”,提请读者注意,最后标明参加编选的人员。有趣的是,本书的第一册于1962年出版,第二册于1963年出版,第三册因文化大革命直到1981年才出版。第三册的末尾有一篇“编后记”,其内容与上述第一册的“编者的话”基本相同。这说明,“出版前言”和“编后记”有时是可以互相代替的。三、凡例凡例是说明书籍内容和编纂体裁的文字,它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1.在使用范围上,大多用于工具书类(如字典、词典、手册、年谱、索引、资料汇编等)和校勘、注释古籍以及汇编书、文集等。2.除了关于内容的原则说明外,重点是介绍体例,如词典的条目安排、字体取舍、注音规范、释义原则、检索方法等等。3.通常都分条分款,如《辞海》1999年版凡例,分为“单字和词目”、“字体和字形”、“注音”、“编排和检索”、“其他”共5项18条。四、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也称“作者小传”,其内容大体如下:1.简历

2.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3.主要成就和贡献写作者简介要特别注意掌握分寸,切不可夸张。如“大师”、“著名”、“世界第一”等修饰语一律不用。真正的“大师”,读者读了书之后自会有所评价。印在书上的作者简介是代表出版社的立场,过分的赞美,有失身份。五、出版后记出版后记有时也叫“编后记”、“编余絮语”等,其内容主要是编者编稿之后的感想和体会。出版后记和出版前言不同的是,出版后记往往更随意,有时甚至可以脱离正文,直接和读者谈心,如《老照片》第十辑的“书末感言”:《老照片》出第十辑了。从策划、组稿算起,转眼间三年过去了。在第一辑的“书末感言”中,我们曾说道:怀旧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而现在,我们却感到了这美好的沉重。薄薄的十本小书,总计三百多个题目,八百多幅照片,七十多万字,却承载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而且是直面历史。由于意想不到的稿件来源及私人化的特点,除了其独特的角度和情感方式外,有许多内容还补充了以往历史著作的疏漏,甚至匡正了某些记载的讹误。人生真是一篇大文章,瞻望未来,茫茫不可知;回眸过去,又有着无穷无尽的谜。这样一组组故事化的历史片段,深深吸引了我们,也同样吸引着读者,那阅读的滋味,常如饮陈年老酒,辛辣、实在、醇厚,令人感慨万千——反正无法轻松。让人沉重的还在于《老照片》出版以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被盗版,被仿作,被抢注,以及所形成的一股“风”,引起了许多新闻媒介的关注,有人据此断言中国出版进入了“读图时代”……对这一切,该喜该忧?功耶过耶?尽可由人评说。在现实面前,我们懂得了什么叫无奈;在历史面前,我们感到了渺小。古人叹: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我想,“沉重”和“美好”并不矛盾,美好的情感自有其分量,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沉重也许是必要的。出版前言和后记可以写得有文采,实际上往往是一种文学创作的形式,许多作家的序跋编集出版就是证明。第五节

书刊宣传文字一、

新书预告和新书简介要注意“新书预告”和“新书简介”的相同和不同。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对新书的简要介绍;不同之处在于,“新书预告”发表于出书之前,主要是给书店的订货人员看的,“新书简介”则发表于出书之后,主要是给读者看的,所以,其发表方式和写法、字数都不一样。

二、书讯和书刊广告

书讯是新闻性的,它的特点是短而实;广告虽然也要实事求是,但更注意突出书刊某一方面的特点和长处。书讯与新书预告基本相同,书刊广告则与新书简介多有相似之处。书刊广告文字有以下几种形式:1.封面宣传语。2.通常置于书刊的底封、面封和图书的腰封上。3.书目广告文字。4.插页广告文字5.单页广告文字6.广告小册子过去,鲁迅、叶圣陶等先生很少用目录式的图书广告,他们总是把广告写成精美的小文章。这些精美的介绍新书的小文章,或刊登在报刊上,或印在书籍里,或印成单页夹在书里。也有不少出版社编印广告小刊物赠送给读者,如三四十年代生活书店的《读书与出版》、开明书店的《开明》、三联书店的《书的消息》等。出版家范用先生说:“用短短的百来字介绍一本书,是很要用心的。出版社的编辑应当学会写广告文字,应视为编辑的基本功之一。广告文字要简练,实事求是,不吹嘘,不讲空话、假话。”请看以下几篇图书广告:《萧伯纳在上海》(鲁迅)萧伯纳一到上海,就给了中国一个冲击。定期出版物上几乎都有记载或批评,称赞的也有,嘲骂的也有。编者用了剪刀和笔墨,将这些择要汇集起来,又一一加以解剖和比较,说明了萧是一面平面镜子,而一向在凹凸镜里见得平正脸相的人物,这一回却露出了他们的歪脸来。是一部未曾有过的书籍。编者乐雯,鲁迅作序。《冰心著作集》(叶圣陶)作者以诗人的眼光观看一切,又用诗的技巧驱遣文字。她的作品,无论诗、小说,还是散文,广义地说都是诗。二十多年以来,她一直拥有众多的读者。文评家论述我国现代文学,谁也得对她特别注意,作着详尽的叙说,这原是她应得的荣誉。现在她把历年的作品整理一过,定个总名叫做《冰心著作集》,交由本店分册发行。《罗亭》(巴金)屠格涅夫写了六部有连续性的长篇小说,用恋爱关系来表现人物性格,描写当时在俄国陆续出现的青年的典型。《罗亭》是第一部。作者的作风,没有夸张,也没有幽默。清丽的文笔,深透的观察,同情的描写使得作者的小说近于完全,在这一点别的更伟大作家也不能超过他。罗亭是个爱说话不做事,思想大胆,行为懦怯的人。他以他的热情的话语唤起了少女娜泰雅的爱情,却又拒绝她而逃避了。这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俄国知识阶级的典型。然而最后罗亭在巴黎暴动中的牺牲给我们留下一个希望,而预言了新典型的产生。

老舍撰写的广告文字:

《赶集》

是本短篇小说集,并不是去赶集。

《离婚》

是本小说,不提倡离婚。

《二马》

又是本小说,而且没有马。

读书生活出版社1936年的一页广告中有《五四历史演义》(蔷薇园主编订)、《哲学与生活》(艾思奇著)、《怎样写作?》(高尔基著,以群、邵荃麟译)、《苏联艺术讲话》(葛一虹、田鲁编译)等四本书的介绍。《怎样写作?》的广告是这样的:这是高尔基的文艺书信集,内分三部:第一部给初学写作者;第二部给安特列夫;第三部给契诃夫。关于文艺写作上的基本问题——如现实、题材、写作方法、语言运用、人物处理、典型创造……等,都有精确独到的见解。而且一切的解释都从具体问题出发,既多兴趣,又易了解,对于爱好文艺及初学写作的青年们,有极大益处。可说是高尔基《给文学青年的信》的姊妹篇。这样的广告文字,即使已经过去68年,仍旧一读了然,仍能激起读者阅读此书的兴趣。

再看《读书》杂志封底有关《西谛书话》(郑振铎著)的广告文字:辑自遗著,凡二八零篇,近四十万言。内容广泛,涉及唐代至清代文学艺术古籍:珍本、刻本和抄本,包括小说话本、杂剧、诗词、杂记、版画。附有书影多幅。(排印中)连标点在内共计75字,没有一字空话,没有一字虚语。最近三联书店出版了一本《爱看书的广告》,编者范用,书中辑录了许多前辈出版家和作家的图书广告,以上举例,均取自这本书。其内容说不上令人爱不释手,却也称得上读来兴味盎然。对比一下当下的书籍广告,会有一些感想。为了有说服力,我选择一家大出版社的图书广告谈谈这些感想。如《中国文人的活法》(报纸广告):《中国文人的活法》是著名作家李国文最新结集出版的随笔集,以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的命运入笔(如李斯、严嵩、曹操、杜牧、苏东坡、李清照、朱熹、陆游、冯梦龙等),描绘了他们选择的不同活法和为人,以生动的人物故事和形象,启迪今人的人生思考。所写虽多为文人,却也是国人的一面镜子。本书凝聚着这位阅历丰富的老作家对人生的洞悉和感悟。见解精辟深刻,笔锋犀利传神,风格独特,既渊博厚重,又很有文学欣赏价值。如《士气文心: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报纸广告,节录):……本书材料详实,分析透辟,论证严密,结论稳妥,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如《20世纪文学的东西方之旅》(封底宣传文字):本书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见解独到,对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学如何对世界文学做出更大贡献,具有现实和理论的意义。以上这类广告,读来枯燥无味,其中的评价之语(见解精辟深刻……分析透辟……见解独到……之类),空洞无物,没有给读者有用的信息,用在任何一本书上都可以。何况,书名明明是《中国文人的活法》,怎么又说“所写虽多为文人”,难道其中还有不是文人的吗?那么书名就有问题了。这实在不是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作家”所应犯的错误。空洞无物,是当下的书的广告的问题之一。又如《红楼说梦》(报纸广告):

关于《红楼梦》的著作一直是人文社科类的热点图书,现在,广大的红楼迷们又可以从著名作家舒芜先生的《红楼说梦》(插图本)中获取营养。舒芜先生自称是站在一个普通的读者的角度去昭阐文心、解读红楼。可是对于一个喜好《红楼梦》的读者来说,他是以自己精深的文化眼光和纯正的审美品味,导引读者走进《红楼梦》绚丽多姿的艺术世界,探幽揽胜,充分领略、鉴赏、感受其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迷人的艺术魅力,包揽美不胜收的大观园风光。而且,这本《红楼梦》的解读专著还配有清人改琦的《红楼梦》人物绣像50幅。精到深刻文字配典雅脱俗的插图,更使我们在备加真切的“红楼”场景及人物形象中,重圆每个人心中的红楼情缘。又如《清诗流派史》(报纸广告,节录):……今以简体横排出版,一定会泽被士林,对古典文学的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红楼说梦》广告中“……著作……是……图书”、“包揽美不胜收的大观园风光”不知何解?“备加”应当是“倍加”。且不说它。对于作者和作品的评价有“著名”、“精深的文化眼光和纯正的审美品味”、“精到深刻的文字”等;对《清诗流派史》的评价则有“一定会泽被士林,对古典文学的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我真为作者、作品和出版社捏着一把汗,假若未能“泽被士林”,未能极大地推动古典文学的研究怎么办?本来说其推动了清代文学的研究已足矣,为什么偏要放大到整个古典文学?同样,“泽被士林”,“士林”又是一个多大的范围!什么都捡大的说,都要说到极端,不留余地。谄媚之态,显露无遗。(还可参照《中国文人的活法》的广告语)结果只能使读者怀疑,不屑,也有失出版社身份。对比前引《怎样写作?》和《西谛书话》的广告文字,雅俗、高下立分。这是当下的书的广告的问题之二。再如《青狐》(腰封宣传文字):

王蒙画《青狐》,风姿万种,才情百态,悟出人生哲理,下笔如冷面杀手?

“季节”裁新体,波浪千般,苦闷九重,说破春秋奥妙,行文是古道热肠!读来如坠云雾,不知所以。这样的文字,堂而皇之地印在书的显要位置,与作者的创作并列,不但令读者不快,也令作者尴尬。这是当下的书的广告的问题之三。需要说明的是,这家出版社的书出得好,为许多读者所爱,因此更不能忍受其广告的低劣和低俗。第六节

编辑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观点鲜明2.条理清楚3.文字简练4.态度平和5.签署完整另外,对文字工作者而言,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追求叙述的灵动和变化,总之,将编辑应用文写得好读、好看,也应该是一个基本要求。以上所讲编辑应用文诸项,其中最主要的是选题报告、审稿意见、约稿信、内容提要、出版后记和书刊广告6项。编辑与读者、作者编辑的定位编辑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组稿、编稿、发稿。那么,稿子来自何处?来自作者;发稿出书后给谁看?读者。这是一般的常识。从这个常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充当着中介的角色——将作者的创作,通过出版的手段,以最恰当的方式,传播给读者。这就是编辑的定位。可是,这样一种简单的常识,并非每个编辑都明白的。比如,近年来,出版界盛行“策划”,策划大师满天飞。有一位出版社的资深编辑,策划了一套“感悟生活丛书”,约请了10个名作家,一个写饮食,一个写居住,一个写旅游,一个写交朋友,一个写教育孩子……同样的字数,同样的风格。凭他在出版界的经历和人缘儿,这套书组织成功了,作家们加班加点地完成了任务,出版社如期出版。书上市后,经过策划者的宣传炒作,还真造成了很大影响,销售见好,一版5000本一个月就发完了,于是又加印8000本。没想到三个月不到,这套书滞销了,加印的8000本只发出去2000本。一年下来,库存6000本,加上退货,有7000多本。算细账,如果不加印第二次,销5000本,起码不会赔本,还不算失败。问题是,编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作者又是名家,这套书为什么这样短命?很显然,在这套书中,真正的原创者,不是那些名作家,而是编辑,即所谓的“策划人”。名作家在这里不过是编辑的“雇工”,他们的作品往往是一种拼凑物,人工痕迹太浓,所以,很难有真正意义的好作品。我并不反对编辑有这样的策划能力,有许多书只能这样操作,如大型辞书;还有一些好书就是这样策划出来的。问题是,这些年来,过于强调“策划”,实际已混淆了编辑、作者、读者之间的定位。并且,由于策划风的盛行,影响得作者队伍也十分浮躁,而编者、作者的浮躁,又必然影响读者,造成整个文化的浮躁。我认为,编辑最重要的素质,是其“发现”的能力,发现好的作者,发现好的选题,而非“策划”的能力。社会上好作者、好书稿很多,就看你能否发现。在这里,编辑不是指挥原创者,而是通过自己开掘、掌握的作者资源、作者信息,发现原创者发自内心情感和思想自然而然创作出或正在创作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再进入“策划”的领域,如怎样使这些作品的表达方式更适合市场,怎样设计装帧,用哪种开本、哪种纸,怎样定价,以及怎样宣传营销等等。很显然,这些策划既是为作者的作品着想,更是为读者着想。举几个例子:《风雨中的雕像》

利用杂志信息李辉著。本书以凝重的笔触,记述了11位富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在“文革”中的遭遇,如邓拓、吴晗、田汉、老舍、胡风、冯雪峰、赵树理、萧乾等,并通过他们的遭遇,发出深刻、深长的感叹,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和别具只眼的议论,读来动人心魄,发人深省。《张家旧事》

偶然得之张允和口述,叶稚珊编写。本书是张允和先生九十岁时,对照自己六岁(1915年)到五十岁(1959年)的一些照片,讲述往事的结集。她认为,最最美好的和最最悲惨的照片,都没有保存下来。但通过保存下来的“不足道”的照片,仍可回忆起最最美好和最最悲惨的往事。这样,前后几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叶稚珊记录下了许多故事。张先生说:“我在你面前已没有了闭谜(秘密)”。当然,发表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乡村诊所》

桥梁作用谢宏军著,“睹画思往录丛书”之一。作者从美术学院毕业后,找不到可心的工作,曾在乡下的老家里闲居,无聊间,每天去一所乡村诊所画速写和素描,画各种各样的病人。面对疾病和苦难,他一边画一边思考了许多人生问题。后来,他将这些思考写成文字,与速写、素描合成一本书,呈献给读者。《老照片》

利用下脚料《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白石老人自述》

重做《原文经典》丛书

市场调查《我们仨》

利用自己的作者资源此套书还有几本,如王伟君、裘沙的《莒南之忆》,是根据他们珍藏的1957年至1958年下放农村时画的速写,经编辑建议,加上回忆文字而成书的。他们当时画的房东早已去世,连房东的儿子也已50岁了。这类书最好地体现了编辑在书稿中的桥梁(中介)作用:一种本来不适宜出版的写生素材,经过编辑建议、作者加工,成为读者能够接受而且喜爱的读物。认真分析起来,提出选题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作者—编者—读者”,第二种是“读者—编者—作者”,第三种是“编者—作者—读者”。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模式又呈现出复杂的关系。第一种是我们所提倡的,第三种是要慎重使用的,而第二种是我们现在说得最多的,即“以市场为导向”。编者了解到读者的需要,然后去寻找或组织稿件(发现或策划稿件)。其实,从广义说,作者的创作,也是以读者需要为准则的。关于读者1.读者的内涵和分类读者是具有一定阅读需要和阅读能力的社会群体,是出版物的阅读者和消费者。许多读者是直接购买书籍阅读的,也有一部分读者是通过图书馆借阅的。对出版社来说,第一读者当然是书籍的购买者。从这个意义上,书店和图书馆也属于我们的读者范畴。明白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现代社会,出版社不能越过销售商直接面对读者。也就是说,我们在决定选题时,既要把读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又不能忽视书店的存在。比如,读者都喜欢便宜的书,但书店不喜欢低于15元一册的书,因为销售成本一样,而书店获利太低。所以,出版社就很难出版小薄册子;书店不喜欢64开小开本的书,容易被偷,所以出版社就不能出口袋书。比如《谁动了我的奶酪》。读者有多种分类,但考虑到书籍的精神产品和文化属性,一般把读者分成四类:专家学者中的读者。这批作者往往既是读者又是作者,他们关心学术、思想和文化方面书籍;高层次读者。一般指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他们兴趣广泛,阅读面宽,可俗可雅;中等层次读者。具有中等文化以上的读者,他们比较需要增长知识的、实用的书籍;低层次读者。他们喜欢的是纯消遣性书籍。对一个新编辑来说,首先要弄清本社的读者对象,这对你要开展的工作至关重要。2.市场需要和读者需要市场需要和读者需要表面上看是一回事,其实是有区别的。图书虽也是一种商品,但它与其他商品的不同处是在“商品”之前冠有“精神”二字。其他非精神商品只要有市场,能赚钱就是成功的,图书却不一定有市场就好,有时甚至适得其反,一些低俗下流小报、黄色书刊之畅销,就是明显的例证。在这里,市场需要并不一定就是读者需要,市场需要常常不能反映读者的根本需要。那么,是否适应读者需要就可以了呢?还不够,还要提高读者、引导读者,甚至创造读者。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不是天生的,是通过阅读实践培养出来的,比如三联书店在几十年间培养了一大批自己的铁杆读者,许多人说自己是读三联书店的书长大的。据说,美国的著名杂志《读者文摘》提出自己的杂志是办给不读书的人看的,德国贝塔斯曼读者俱乐部提出“把人变成读者”的理念。具体说到读者需要,有下列几种:消遣的需要,如武打小说、幽默漫画等;实用的需要,如菜谱、旅游指南等;求知的需要,如教科书、工具书等;审美的需要,如严肃文学和美术等;探索社会、人生的需要,如学术类著作等。对单个读者来说,这些需要常常是交叉的。在实际消费过程中,读者还会产生从众心理,逆反心理等,比如越是流行的书就越流行,越是被批评的书就越好卖。《陈寅恪集》、《我们仨》、《心灵史》就是例证。3.为读者服务三联书店的创办人邹韬奋为出版社提出的宗旨是“竭诚为读者服务”。“竭诚”二字值得认真讨论。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方面:文本服务——除了内容质量外(这是不言而喻的),还有书本身用哪种纸,多大开本,字号多大,定价多少,以及勒口、封底的内容简介、作者介绍,同类书的目录等。当年沈昌文先生主持《读书》时,曾在某一期的后记里专门讨论读者会以哪种姿势阅读《读书》,结论是倚在床上读。这种关于阅读姿势的讨论,实际就是讨论如何把为读者服务落到实处。为了这一点,《读书》的用纸就不能太硬,开本就不能太大,页码也不能太多。还有,许多人喜欢躺在床上看书,我们许多出版社不考虑这一点,很厚的纸做封面,内文用线装,书虽然华贵了、结实了,但翻起来嘎嘎响,影响其他人睡觉。新书发布——媒体广告、新书讨论会、邮购目录等等。读者俱乐部——经常有热心的读者给出版社写信,告知图书中的错误,提出选题建议,或请求帮忙买书等。有的出版社在书中夹带“读者调查表”,回收到许多读者信息。将这些读者的名字、地址、联系方法统统存入出版社的信息库,积少成多,当发展到几千人时,便可组织“读者俱乐部”了。读者俱乐部可通过网络建立,读者在网上了解出版社的信息,发表意见,并在网上购书。关于作者1.作者类型著者

也称著作者、撰述者,指写述作者思想感情和研究成果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论文、专著,具有独创性。编著

介绍、普及已有的文化成果,根据已有的观点、知识、资料写成的书籍。不是完全抄录已有的作品,有自己的构思,用自己的语言。选编者

指文集、选集、资料书等编辑作品的作者。不是直接从事创作活动,选编者的功力在于充分占有资料,有较高的鉴别能力,有独立的思想学术观点。中国有选本的传统,如《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主编

某一种书籍的编辑活动的主持者和负责人。与刊物的主编不同,书籍的主编是作者,刊物的主编是编辑人员。译者

将一种语言的作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作品的作者。有人说,“翻译是另一种创作”,很有道理。如《大卫·考坡菲》与《大卫·科波菲尔》,再如查良铮(穆旦)翻译的普希金的诗《欧根·奥涅金》、《青铜骑士》、《波尔塔瓦》、《高加索的俘虏》等。编译者

既翻译又编辑的作品的作者。注释者

对书籍的背景、内容、词汇、人物、事件、引文等进行解释、说明、评论的作者。校订者

古籍中的校订者和校勘者相同,其工作是查考不同版本古籍的异同,改正古籍流传过程中发生的缺漏、讹误等。译著中的校订者,指将别人的译稿和原著对照,纠正其中错译、漏译的地方,对不准确的文字进行润饰、加工。弄清作者种类十分重要。有些作者不清楚署名方式,错署会闹纠纷的,也是编辑工作的重大失误。2.尊重作者和发挥编辑的作用如果说,哪两种人最容易成为朋友,我认为,就是作者和编者了。这是因为,编者和作者利益一致,他们是共同来完成一本书的亲密伙伴。这也是我们做编辑最大的乐趣——整日与一些有识之士、有德之君打交道,并且一字字处理他们的思想情感的成果,会有多大收益啊!然而,也经常可见作者十分反感编者的情况。正因为你所处理的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结晶,所以要分外谨慎认真,概括说,就是尊重作者。尊重作者首先是尊重作者的作品。由于编者既代表出版社,又是以个人身份同作者打交道的,在编稿时免不了有个人的见解。但要注意,编稿过程中要善于转换立场,全面审视。首先,要站在读者立场上,换言之,拿到稿件,第一件事不是“审”,而是“读”,你是稿件的“第一读者”。读和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次,要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部作品?他们为何要选择这样的表达形式?有许多问题,站在审稿者的立场上无法理解,站在作者的立场就容易理解了。尤其是文学作品,常常有编者用所谓规范化的语言去修改作品,令作者苦笑不得;第三才是站在编辑或编辑部的立场上。这就是尊重作者,就是尊重作者的劳动。在加工作者的书稿时,还要注意一个原则,就是只能删改,不能加写,删改后的稿件一定让作者过目。当然,也有些很难打交道的作者,尤其是一些名家。他们的稿子一字不准动,你提出要求他们就把稿子拿走。可是,以我的经验,再有名的作者,写的稿子也需要编辑加工。因为,我们所做的往往是一些出版技术方面的加工。俄罗斯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写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一家小报约到了一位名作家的稿子。这篇稿子题材很有趣,而且写的很有才气,但不知为何,层次不清,甚至是杂乱无章。可是,谁也不敢去请名作家修改。于是一位老编辑对稿件进行了技术处理,一字未动,只是改了一下标点符号。第二天报纸出版后,那位名作家冲进编辑部大声问是谁改了他的稿件,老编辑已经准备好告诉作家他并没有动一个字,但名作家不听,而是拥抱了老编辑,连声感谢,说这是很好的重大的改动。能够让作者接受正确的修改意见,是一个编辑的基本功之一。我曾经约过叶至善先生的一部书稿。其时叶先生已81岁高龄。他寄来的书稿书写工整,剪贴仔细,大约有二十多万字。我做编辑多年,如此工整清楚的稿件十分少见。读后,虽然有些篇章深深打动了我,但仍觉得内容结构有些杂,缺主心骨。我怀着忐忑,把我的想法和建议写给叶先生,很快就收到回信。信中说:稿子没编好,您的意见提的都对,我都同意。书名是安上的,序也写得牛头不对马嘴……我已经觉察非改不可。至于当初为什么会搞成这样,以后如有机会面谈。我想能不能这样办:稿子寄给我;在目录上,请按您的看法,加上或取或舍的标记,供我重编时参考。这信使我有些震惊。叶至善是叶圣陶先生的儿子,是名副其实的编辑界前辈,1940年即从事编辑工作,1956年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首任社长兼总编辑,可是他对我的意见却这般认真。现在想来,也许正因为他是一位编辑大家,才更懂得编者和作者的关系是应当怎样的。这本书后来出版了,书名是《舒适的旧梦》,这个书名是我建议的。还有一本插图珍藏本《徐悲鸿一生》的例子。美国著名编辑马克斯韦尔·埃瓦茨·伯金斯说过:“有两种气质使编辑名满天下:一是对于一本好书能越过缺点看到优点,不管这些缺点多么让人沮丧;二是任凭困难再大,也能不屈不挠地去挖掘书稿的潜力。”3.建立作者队伍对编辑来说,他面对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是读者市场、读者资源,二是作者市场、作者资源。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占领作者资源是第一位的事情。很显然,占领了作者资源就占领了读者资源。人们公认的名编辑,其实是掌握着很多很好的作者的编辑。但获得作者资源,建立作者队伍,必须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日本,一个编辑必须做到5年以上,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编辑,其主要原因就是要有个积累过程。同弄清读者对象一样,要建立自己的作者队伍,首先要弄清本社的图书定位,根据这个定位去选择作者。选择作者就是选择选题。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要走弯路。建立作者队伍,第二步的工作是收集作者信息。常用的方法是:1)阅读已出版或发表的书籍、文章、书评,从中发现线索;2)参加学术或作品讨论会。这种会议是人才密集的地方,可以借机了解和认识一些作者;3)编辑出版社交办的书稿,在编辑中与作者建立良好的关系;4)审读自然来稿,注意发现新作者。这一条尤其重要。实际上,能够发现默默无闻的新作者,并且通过你的努力,使他成长起来,甚至成为一个名家,是编辑工作的最高境界。这样的作者,会成为你的骨干作者。巴金曾说:“编辑的成就不在于发表名人的作品,而在于发现新的作家,推荐新作品。”在出版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当年巴金在法国写成处女作《灭亡》,寄给一位朋友,叶圣陶看到这篇稿子,立即决定在刊物上连载,巴金从此踏上文坛。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也是叶圣陶在自然来稿中发现的,作为头条在刊物上发表。巴金和丁玲后来都成为大作家。托尔斯泰二十多岁时在边塞的部队里写出处女作《童年》,因为不自信不敢用真名,用假名寄给当时最著名的杂志《现代人》的主编涅克拉索夫。涅克拉索夫给他回信说,您不必用假名发表这篇作品,这篇作品让我们编辑部全体欣喜若狂。小说发表后,当时的文学泰斗屠格涅夫对涅克拉索夫说,“他再写出一部这样的作品,就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了”。他盛赞涅克拉索夫发现了一个天才。再如20世纪50年代初,《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学生刘绍棠的小说《大青骡子》。后来这篇小说被选入高中课本,刘绍棠上高中时就要学自己的作品。建立作者队伍,经常用“连锁法”。你与一位作者建立了联系,他会给你再介绍一位或几位作者,这些作者会再给你介绍更多的作者。我当年在《收获》杂志看了李辉的连载栏目文章,为他出了《风雨中的雕像》后,通过他,我又认识了姜德明、范用、徐城北等作者。像李辉这样的作者,就成为我的基本作者。他早已不仅仅是我的作者,而且是我的好朋友。这样的好朋友,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关于组稿组稿的概念,需要重新认识。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尤其在文化大革命中,创作作品,写论文,都是先有理念和主题,然后才围绕它动笔的,如“三突出”、“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再如“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等等。改革开放以来,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申毛泽东所阐述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认识规律,承认无论如何,实践是第一位的。所以,出版社根据上级精神设计选题,然后再去组稿的做法已经减少了,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在作者队伍中去“发现”鲜活、富有生命和创造力的选题,这是符合创作规律的。然而,这并不是说,在我们的编辑工作中不需要运用组稿的手段,编辑不需要学习组稿的业务了。很显然,当你在实际生活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读者需要,策划出一套图书时,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落实,就是组稿了。这是来自实践,又回到实践的行为。尽管如此,图书出版中已经不太谈组稿的概念了,报刊中还用得比较普遍。举几个例子:1.《共和国的故事》2.《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3.《中国边疆探察丛书》编辑职业化前面所讲的偏重于技术性的知识,类似工作指南的一部分。实际上,做编辑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它的空间特别大,你的所有知识和情感积累在这里都会派上用场。它会融入你的生活,真正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这里,我想讲一讲编辑职业化的问题。所谓职业化,对编辑而言,不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职业生活状态,比如,一边读书,一边编书,一边买书,一边卖书,一边评书写书;平日是编者,有时是作者……工作得有滋有味,有苦有乐,并在工作中认识一个个作者、一位位读者,形成自己的生活圈。此时,工作与生活已经融为一体了。前辈在这方面做出了最好的榜样。鲁迅、胡适、茅盾、郁达夫、叶圣陶、邹韬奋、巴金、孙犁……他们是最好的作者,也是最好的编者,也是最好的读者。鲁迅设计的封面和内文版式,叶圣陶撰写的图书广告,邹韬奋创办的生活书店,巴金策划的文化生活译丛等等,已经成为业界的经典。这是所谓职业化最真实、最具体的例子。在我看来,编辑的职业化,是对出版诸环节的全方位的介入,是把握综合工艺的能力,是对书籍发自内心的喜爱。我想设计一些格式化的提问,根据这些提问的答题状况,来测定从业者的职业化水平:1)你知道书市上近日的热点书、畅销书有哪些吗?有什么特点?是哪个出版社出的?其作者的背景情况?你读了或翻了这些书吗?2)你是否了解自己所编图书在市场中的位置?同类书的状况如何?3)你是否关注并思考了所编图书的封面、勒口、环衬、扉页、插图、字体字号、页码、书眉、版权页、用纸、印制方式以及作者简介、内容提要、读者意见反馈卡、序言和跋语?4)你是否具备一定的版本知识,是否了解书籍的历史?5)你在出版界的朋友多吗?你与那些有水平的出版家有接触吗?你了解他们的出版业绩和出版理念吗?6)你常逛书店吗?你买书多吗……这样的问题可以提出许多许多。要知道,一位编辑是否掏钱买书,对于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平日里,在业界的聚会或各种会议上,常看到一些普通编辑谈起书业来津津有味,如数家珍;在报刊上,也是这样一些编辑,经常发表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他们表现出的,正是职业化素质。“职业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必然对各行各业提出职业化的要求。已故作家汪曾祺曾经说过一件事:他小时候喜欢看路边摆摊儿绱鞋的——针锥和线绳上下翻飞,手和臂的动作十分优美。汪曾祺说,活儿干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劳动就变成艺术了,劳苦中也就有了快乐了。编辑这个“活儿”,当然比绱鞋复杂些,但说到底,也是一门手艺。把手艺练好,把活儿干精,是手艺人天经地义的事情。正像一位名编辑说的那样:编辑的职业生活,“并无高深之处,不过是一群爱书人为另一群爱书人呈现手艺”。我想说,呈现,是一件崇高而美妙的事。认真分析起来,提出选题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作者—编者—读者”,第二种是“读者—编者—作者”,第三种是“编者—作者—读者”。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模式又呈现出复杂的关系。第一种是我们所提倡的,第三种是要慎重使用的,而第二种是我们现在说得最多的,即“以市场为导向”。编者了解到读者的需要,然后去寻找或组织稿件(发现或策划稿件)。其实,从广义说,作者的创作,也是以读者需要为准则的。读者△读者和读者工作读者指购买和阅读书刊的个人或群体,即书刊的使用者,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对象、受者,作为商品的出版物的消费者。在图书馆学、编辑学和发行学中,读者概念的内涵各有侧重。在图书馆学中,读者只是阅读者;在编辑学中,读者既是阅读者,又是文化消费者,这种消费多数通过购买来满足;在发行学中,如对于书店来说,读者只是购买者,而不论其是否阅读。读者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但不是抽象的、不可界定的,而是存在于一定社会、历史、经济条件下的文化群体。读者不是统一的整体,而是由不同的、有时是截然相反的社会层面构成的群体(参见读者群)。读者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随时处于流动和变化之中。读者是编辑工作的直接服务对象。满足读者的需要,是编辑工作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在社会精神生产中处于中介地位的编辑,既要为作者服务,也要为读者服务,但最终目的是为读者服务。书刊的内容规定了读者接受传播的性质、范围和方向。一本旨趣高尚的书会给读者有益的精神营养;而一本黄色淫秽的书会腐蚀读者的心灵。书刊本身的这种导向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传统的读者观把读者的阅读活动看成一种单纯的受动过程,认为作者写什么,编者编什么,读者就会接受什么,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因为读者在进行阅读活动之前,其头脑并非一片空白,而是有着由自身独特的生活体验、思想意愿和价值观念等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加上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阅读期待,所以读者的阅读不可能是一种单纯的接受,而是在特定心理定势下的一种能动的接受过程,在接受过程中有所选择、有所排斥。国外传播学的研究指出,作为传播对象的读者,根据自身的背景、以往的经验、文化素养、需要、心境与态度实行选择性理解。他们对于信息还进行选择性接受与选择性记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这种能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鲁迅在论及《红楼梦》一书对不同读者产生不尽相同的效果时曾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绛花洞主·小引》),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读者还是书刊等精神产品生产的潜在参与者。在精神生产过程中,作者写什么,编辑编什么,怎样写和编,都不是作者和编辑主观任意决定的,必须多方面考虑读者的心理、兴趣和需要。苏联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在《谈谈读者》一文中说:“读者的性格和对读者的态度,就决定了艺术家创作的形式和比重,读者就是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编辑的头脑中,同样需要有鲜明而清晰的读者形象,以激发编辑的创造力、灵感和才情。编辑工作实际上是编辑与潜在读者双向交流的过程,从选题构思、稿件的取舍、作品的修改,乃至一字一句的斟酌,都要针对潜在的读者并与之形成默契。根据上述原理,书刊本身具有的是某种潜功能,对于读者来说仅仅是一种需求,只有通过读者的接受,这些潜功能才得以实现。因而读者不仅仅是书刊内容被动的接受者,他还参与作品的创作、编辑和出版,并使作品的潜功能最后实现,这才是比较全面的读者观。读者工作是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内容,应贯穿于编辑出版工作的全过程——从社会调查出发,为适应和满足读者需要制定选题,出版书刊;再从读者的信息反馈中提炼和过滤出新的出版信息,形成新的选题和出书构想。编辑必须具有读者意识,即要时时事事想着读者,以“角色取代”的方式设身处地地把握读者的心理需要。正确的读者意识,是与编辑出版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相一致的,而且是后者的具体体现。读者意识的核心是服务精神。服务精神是读者意识的集中表现。邹韬奋在主办生活书店时曾说:“服务是‘生活精神’最重要的因素,也可以说是生活书店的基石。”正是由于有高度为读者服务的精神,生活书店才能在当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迅速发展。读者工作的原则主要有二。一是适应读者。即顺应读者的生活需要、思想意愿、理解能力、欣赏水平以至购买能力。因为读者不单纯是受者,还是书刊生产潜在的参与者,所以适应读者是编辑工作取得效果的前提条件。二是提高读者。适应读者不是消极地去迎合,而是要积极地引导和提高。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艺术的大众——任何其他生产也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书刊在被读者接受的过程中,主体(读者)和对象(书刊)是互为对象,相互创造的:既创造了、提高了书刊,又创造了、提高了读者。读者的思想、意愿和需要,常常是复杂的,而且常常是朦胧的,正确与错误、高尚与低俗的需要常常混杂在一起。因此,需要编辑在大量自发状态的读者信息中,提炼出那些有真正代表价值的信息来。这种对读者信息的提炼功夫,也是提高读者的重要内容,是做好读者工作的关键。△读者群阅读和购买某一或某些书刊的社会群体。他们由共同的购买和阅读书刊的愿望和行为相维系,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流动性和松散性。读者群按社会阶层划分,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读者群;按社会职业划分,有干部、职工、教师、战士等读者群;按年龄划分,有老年、中年、青少年、幼儿等读者群。此外,还可按阅读内容的种类来划分,有文艺读者群、社会科学读者群、科学技术读者群、通俗读物读者群等。有些比较成功的学术团体、出版单位或刊物,往往由于能吸引众多的读者而形成自身的读者群。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曾出现过文学研究会读者群和创造社读者群;40年代又曾出现过开明书店读者群和生活书店读者群等。读者群的形成,文化素养是个重要条件。因此,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往往拥有人数较多的读者群。从年龄看,青年读者最为活跃,人数亦较多。近年来,随着家长对智力投资的重视,少儿读者群的数量亦相当可观。阅读种类方面,文艺性书刊读者群最广泛,可包括不同职业、阶层、年龄的读者,但稳定性较小。政治性书刊读者群的数量往往不如前者,但较稳定。读者群是个变量,它随着书刊质量、吸引力的变化而增减,并受社会和人民生活条件变化所制约。读者群是相互交叉的,大多数读者都不会把自己限制在一个读者群中。读者群又可以不同的文化程度划分为若干读者层次。最基层由具有最低限度阅读能力的人群组成,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第二个层次,即中间层次,是由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构成的,人数虽较前者少,但是读者群的主体。第三个层次,即高层次,人数更少,他们具有高度的文化和欣赏水平,是读者群中最为自觉的部分。以上是就读者群总体来说的,一些针对性较强的专业书刊,就很难划分读者层次。读者结构是读者群的内部组成,反映不同时期读者群内部各类读者的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读者结构是对读者群的深层研究和把握。编辑人员研究读者群,可以对读者现状有比较客观的认识,使编辑工作更有针对性,为读者服务的内容和方向更明确。中国文化人口众多,书刊只要为某一读者群所认可,发行量就很可观,编辑出版工作的效益就很显著。编辑人员应使自身的工作更具特色和吸引力,逐步形成和壮大自身(出版社或刊物)的读者群,并且是相对稳定的读者群。△读者类型主要以阅读动机和需要来区分的不同读者。一个读者群中,可因不同的阅读动机而区分为不同的读者类型;同一种读者类型,又因各人所处具体的社会条件不同而分别归属于不同的读者群。常见的读者类型有:求知型读者

这类读者阅读书刊有明确的求知目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这一类型的读者数量较多,比较稳定,以青年人居多,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是其典型代表;但也包括各种年龄和社会职业的读者在内。一般求知型读者购买和阅读行为并重,在阅读种类上多广泛涉猎。专业性求知型读者阅读种类多集中于某一学科和与之有关的相邻学科,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阅读。实用型读者

这类读者的阅读动机比较现实,常常是带着生活、工作或学习中某种实际问题来找书,或是遇到了某种使用频率较大的书籍而产生了阅读和购买动机。他们目标具体,多数可能产生购买行为。随着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读者用于阅读书刊的时间相对减少,加以书刊品种日益繁多而书价不断上涨,读者在购买和随读书刊方面越来越有所选择,其结果之一就是实用型读者日益增多。一个时期以来,各种工具书以及生活用书因其实用性较强而相对畅销,就是这个缘故。消遣型读者

这类读者的阅读动机不十分明确,主要是为了消遣余暇、愉悦身心,充实业余生活,作为一种自娱的手段。他们的阅读品种多集中于文艺书刊,也包括其他书刊。这类读者的数量较大,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但随机性亦较大,稳定性较小。表现在行为上,借阅率往往高于购买率。娱乐型读者的构成比较复杂,其中少数人往往追求感官刺激或满足猎奇心理,多数则是为了丰富和充实精神生活。较高层次的则往往是自觉地为了满足艺术欣赏和审美需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升华和提高。研讨型读者

这类读者大多是某一学科的专家、学者,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深的造诣,阅读品种集中于某一学科,也包括大量有关学科。他们能以研究、分析、鉴别的态度进行阅读,其中有的就是某一学科的作者或评论者,能反馈比较宝贵的信息,对著作界、编辑界和读者产生较大影响。这类读者的数量较小,但相当稳定,而且经常把阅读和购买行为结合起来。收藏型读者

指各种类型的书刊收藏者。其中有的着眼于版本价值,广泛搜集各种版本的书刊;有的集中于某一学科门类,如史书、经书、古钱币书籍或其他专科书籍。收藏型读者往往在初步浏览后首先产生购买行为,其次才是阅读。目前对书籍收藏家是否作为一种读者类型有些争议,考虑到一般读者不一定是书籍收藏家,但收藏家绝大多数都是阅读者,而且编辑学中的读者是购买和阅读行为并重的,所以作为一种读者类型列入。礼品型读者

随着人际交往的扩大和文化意识的增长,国内外已经出现了礼品书。购买此类图书主要是为了馈赠亲友。如对幼儿赠智力开发、寓教于乐的图书,对少年赠课余智力型图书,对青年赠成才之路、丰富生活的图书,对老年赠颐养天年以及琴棋书画、充实晚年生活的图书。礼品型读者往往也是在初步浏览后购买行为先于阅读,而且是供他人阅读。礼品书的特点是装帧精美,价格较高,利于长期保存。由于礼品书与图书发行量有直接关系,所以从编辑学的角度看,礼品书的购买者也应视为一种特殊的读者类型。△读者对象书刊内容所指向的供读对象,是对书刊读者范围的大致规定。通常在书刊印制过程中发征订目录时由编辑人员提出,供书店订货人员参考,或在图书的内容提要中结合提出,供读者选购书刊时参考。书刊的读者对象,是书刊编辑出版意图的重要体现之一。编辑人员应当审慎考虑,如实提示。内容针对性较强的书刊,读者对象的限制性较大,但较稳定。内容针对性较小的书刊,读者范围较宽,但不够稳定。对书刊的读者对象一定要明确提示,既考虑读者对象的适当范围,又力求读者对象的相对稳定。提示的读者对象不明确,比如提示“一般读者”或“广大读者”,往往会给征订工作或读者选购带来困难。编辑人员不需要提示适合阅读特定书刊的一切读者对象。因为任何书刊的阅读对象,或每个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愿望,都是多方面的、经常变化的。但是应当从适合阅读的读者群中,筛选出该书刊主要的和基本的读者对象,不需要过于具体地提示读者对象的一切情况。因为,读者对象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和文化属性等等都十分复杂,提示得过于具体既无必要和可能,又会产生种种不适当的限制。但是,编辑人员应当从适合阅读的读者的种种属性中筛选出那些必要的和带有共性的属性。根据经验,书刊读者对象的恰当提示,一般可以说明阅读所需的文化程度和阅读所能达的目的为限。读者的文化程度,以及能说明阅读能力的其他表示方法,如成人、中学生、学前儿童等,是适合阅读特定书刊的首要前提。阅读目的的提示,则有助于被提示者了解书刊的性质和价值。有职业或学业特点的书刊,则可就此再作适当提示。广谱性的书刊,即读者对象十分广泛的书刊,可以主要提示阅读目的。编辑编发每一部书稿,从选题、审稿直至装帧设计、定价等,都要考虑该书读者对象的特殊需要。开明书店30年代开始出版《开明活页文选》,供中学教学和自学者用。为此,从文章选择开始就充分注意能合乎特定读者对象和阅读目的的需要。而且注释一字一典,必详其音义,明其来历。如《驳封建孔教议》一篇,原文不足2500字,注释则达1万多字,教者、学者不查考和借助其他图书,即可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深入的理解。该《文选》每篇另页,读者可以任意选购,自由拆合,还备有封面、目录,便于装订成册。《开明活页文选》由于细致周到地考虑了特定读者对象的需要,出版后很快受到了广大师生等的欢迎,成为针对特定读者对象来做好编辑工作的一个成功的实例。△读者需要读者在一定阅读心理支配下产生的阅读和购买书刊的要求。它也受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制约,比如受社会的时尚、需要、问题和热点,以及书价和个人经济条件等的影响。但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心理因素起直接的、主要的作用,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也是通过心理产生作用的。凡确能适应某一方面阅读心理要求的书刊,定价等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会退居次要的地位。读者需要是广泛的、多方面的,编辑工作要不断地了解、研究读者需要,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确定选题,出版书刊,以满足读者需要。读者需要是社会的科学、文化、教育等等需要的集中反映,随时处在发展变化之中。阅读活动越深入,越能引起新的、更大的阅读需要。编辑人员应充分认识这种特点,不只被动地迎合读者需要,还要努力用优秀的、高质量的书刊去影响读者的阅读需要,提高读者的阅读水平,从而使书刊生产和读者需要之间具有一种良性循环机制。读者需要是流动发展的,所以满足读者需要还应注意把握时机。恩格斯在1845年1月20日致马克思的信中说:“你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还是尽快把它写完吧,即使你自己还感到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这也没有什么关系,人们的情绪已经成熟了,就要趁热打铁。”他还一再强调要抓住“出书效果最好的时机”。又如俄国1905年革命后,劳动群众情绪高涨,这时高尔基的《母亲》出版了,列宁称它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这部作品受到了当时俄国广大群众的欢迎,因为它反映了俄国无产阶级从自发反抗到自觉斗争的历程,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满足了读者的特定需要。读者需要对书刊的印数有重大影响。当前书刊印数主要通过发行渠道征订来决定。由于征订工作中若干环节上存在一些问题,征订数字往往具有一定的偶发性、盲目性,不能完全反映读者需要程度。编辑应通过开座谈会,参加售书,对有代表性的书作重点调查,重视读者来信等方法,直接了解读者需要。具体的读者需要,主要有求知、实用、消遣、研讨、收藏等。(参见读者类型)△读者心理引发读者阅读和购买书刊行为的心理活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行为产生于一定的动机,动机产生于一定的需要,需要则产生于人的一系列复杂心理活动。这是一种连续性的,不断由不平衡趋于相对平衡的心理活动过程。读者的心理活动通常有下列几种:求同心理

每个读者都有一定的人生经验和价值观念,但相当多的人自感还不够充实或肯定(不平衡),于是产生阅读需要。这一类阅读心理多为顺应型,即顺同于自身的思想意愿和价值观念。他们会发现,书刊所表述的一切似乎自己都曾体验过,是自己想说而又说不完善的,或者还是自己亟待补充的知识。由这种心理导致的阅读活动,使读者原有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得到了肯定、确认和提高,达到了平衡。求异心理

不少读者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遇到了某些问题,或对某种知识存有疑问(不平衡),产生了阅读需要。这类阅读心理所引发的阅读活动,大多是学习、探索型的。通过阅读,读者原有的思想倾向或价值观念会发生某些变异,存疑的知识也会得到解答,达到了平衡。求新心理

求新(不平衡)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普遍要求,也是产生阅读和购买书刊行为的重要心理活动。一些内容新颖的书刊经常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需要。求新心理要求科技和社科读物具有新观念、新材料和新方法,文艺读物有新题材、新手法以及新的语言和风格。通过阅读,读者的求新心理得到一定补偿,达到了心理上的平衡。书刊装帧设计的新颖性,也是满足读者求新心理的重要方面。猎奇性阅读心理多由求异和求新心理诱发,健康的猎奇心理指对未知新奇事物和知识的探索;不健康的猎奇心理指追求感官剌激,如暴力、凶杀、色情等。求美心理

求美(不平衡)也是人类普遍的精神活动,经常形成读者购买和阅读书刊的需要。由求美心理所引发,通过阅读文艺书刊和其他书刊,体验和评价作品所呈现的美(丑)现象,能使读者达到审美探求心理的满足,达到平衡。读者通常要求一本书刊成为一件艺术品,因而由开本、版式设计、插图、封面等形成的一本书刊的装帧美,是广大读者首先接触的审美对象,是读者求美心理得到满足的第一步。求信心理

在书刊林立、出版物大量涌现的情况下,读者在购买和阅读书刊时,自然会进行比较、选择,产生追求书刊质量可靠、可以信赖的心理。求信心理经常表现为慕名心理,如慕作者之名,慕大刊物大出版社之名。有时也受舆论界影响,经过评论和推荐,或名人所写序跋等,都会满足读者的求信心理(平衡)。逆反心理

这是一种不顺应正常程序的读者心理。从心理学上看,由于作用于主体的刺激超过了主体感官承受的极限,主体产生了一种相反的心理效应。例如在阅读和购买书刊方面,由于逆反心理,有时越是报刊大力宣传推广,或是行政部门硬性指定阅读的书刊,有些读者的兴趣越小;反之,受到报刊批判,甚至被主管部门禁售的书刊,有些读者的兴趣可能越大。读书界存在的这种逆反心理,主要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突出政治”,强制超量灌输某些政治读物,而又强行禁阅大量优秀书籍的结果。这种逆反心理延续到今天是不正常的,应积极加以引导。此外,还有求便心理(书刊便于购买以及书刊的栏目和装帧便于阅读)、选择心理(在同类书刊中选择质优价廉者)等。读者的阅读心理受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也带有个人性格、气质的烙印。一个读者的具体心理情况,大多综合着多种阅读心理,比如既具有求同心理,又具有求新、求美心理等。△读者的社会差异不同社会条件下读者间的差异和相同社会条件下不同社会层次读者间的差异。前者如古今时间不同的读者社会差异、中外空间不同的读者社会差异等等;后者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级、阶层或集团读者间的社会差异等等。读者的社会差异是多维性的。在时间方面,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人们的认识不断变化、不断提高,形成古今读者在读书要求、旨趣等等方面存在差异。对前人的著作,一代复一代不断推出新的注疏和研究成果,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它提示我们,出版物应该重视时代性、新颖性。在空间方面,中外读者的社会差异,大都由民族文化传统、环境、心理的差异而形成,因而产生不同的阅读需要(参见读者的地理差异)。同一社会中不同层次的读者间的差异,对出版工作的影响更大。如由于年龄的差异,出版物有少年儿童读物、青年读物、老年读物等等之分。由于性别的差异,出版物有妇女读物、男性读物之分。由于文化程度的差异,出版物有学术著作与通俗读物、提高读物与普及读物等等之分(参见读者的文化差异)。由于职业的差异,出版物有各种专业性读物之分。编辑出版工作者应根据读者的社会差异,采取不同方式,为不同读者群出版适合他们所需要的不同书刊。△读者的地理差异不同地理环境中读者的差异。人与其所生活的地理环境是密切关联的。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地理环境。因此,不同地理环境中的读者,其阅读需要会有一定的差异。例如,地理差异造成了语言文字的差异,一定地域中的读者,大都只能阅读该地域通用的语言文字的出版物,而不能阅读其他地域语言文字的出版物,从而形成阅读的局限性和地理差异性,直接影响出版物的流通、传播。地理差异还影响到民族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斯大林全集》,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94页)。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等,就是这些民族形成因素的积淀,并反映为对出版物的不同需求。例如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风俗习惯的地区,有种种不同的崇尚与禁忌,它们是编辑出版工作必须注意的。地理环境是国情、省情、县情、乡情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了上述人文地理方面的读者差异外,还要注意自然地理方面的读者差异,因地制宜地做好编辑出版工作。最突出的例子是农业读物,它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由于气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