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试验报告_第1页
抽水试验报告_第2页
抽水试验报告_第3页
抽水试验报告_第4页
抽水试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文地质抽水试验报告一、工程概述及试验目的秣周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位于秣周路站东南侧,双龙大道与前庄南路之间。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最新秣周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总平面布置图,车辆基地为西南~东北向呈梯形状,长约730~912m,宽度在300m左右。按照南京地铁三号线工程地质勘察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以及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我公司在秣周车辆基地场地内进行了水文地质试验。本次水文地质抽水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查明该地区地下水类型、水位及地下水动态等水文地质条件,为后续施工防渗排水方案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的预期成果有:1、确定场区含水层③-2c3+d3-4的渗透系数2、估算含水层的影响半径;3、单位涌水量;本次抽水试验的执行标准和技术要求为: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二、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一)、场区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绕越高速南侧,南京协鑫生活污泥发电有限公司以北,东北侧位前庄南路,西南为双龙大道。东北部原为江丘垂钓中心,垂钓中心内有多处鱼塘,垂钓中心南侧为南京民光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及青源产业园,有部分低层建筑。场地东北部有少量低层建筑,详勘期间青源产业园已拆除。场地内的沟塘众多,深浅不一。场地地形略有起伏,陆域地面高程在7.05~14.66m之间,水域水底高程5.54~7.32m之间。详勘期间场地内的沟塘已大部分被清淤填埋。场地地貌单元为秦淮河冲积平原。(二)、场区地层试验报告岩土层分布特征层号地层名称颜色状态特征描述①-1a杂填土黄灰、褐色、灰色松散由碎砖、碎石、瓦片混粉质粘土填积,均匀性较差,局部夹有大量混凝土块和块石,最大块径超过1m。填龄不足1年。①-1杂填土褐色、黄灰、灰色松散~稍密由碎砖、碎石、瓦片混粉质粘土填积,均匀性较差,道路上为沥青路面和路基垫层。填龄在5年以上。①-2素填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由粉质粘土混少量碎砖、碎石填积,局部夹植物根系,均匀性较差,填龄在10年以上。①-3淤泥、淤泥质填土灰色、灰黑色流塑含腐植物,夹有少量碎砖。分布于暗塘及沟塘底部。②-1b2-3粘土、粉质粘土灰黄、黄灰色软-可塑饱和,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偏高。②-2b4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饱和,局部夹薄层粉土,具水平沉积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②-3b2-3粉质粘土灰色软-可塑饱和,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3\*GB3③-1b1-2粘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硬塑局部为粘土,见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偏高。=3\*GB3③-2c3+d3-4粉土夹粉砂灰黄色稍密饱和,粉砂局部松散,夹薄层粉质粘土,具水平层理。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低。=3\*GB3③-3b1-2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色硬-可塑局部为粘土。摇振反应轻微,光泽反应弱,干强度、韧性中等偏低。=3\*GB3③-3b2-3粉质粘土灰色软-可塑饱和,夹薄层粉土。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偏低。=3\*GB3③-3b3-4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灰色流-软塑饱和,局部为淤泥质粘土。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偏低。=3\*GB3③-4b2-3粉质粘土灰色软-可塑(局部硬塑)饱和,局部混团块状粉细砂。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偏低。=3\*GB3③-4a3-4+b3-4粘土、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饱和,局部为淤泥质粉质粘土,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偏低。=3\*GB3③-4c1-2+d1-2粉细砂夹粉土黄灰、灰色中密-密实饱和,夹薄层粉质粘土,局部有少量直径大于10cm的胶结砂。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低。③-4e含卵砾石粉细砂黄灰、灰色中密-密实混软-可塑粉质粘土,卵砾石含量不均匀,一般5%~25%不等,粒径2~6cm,少量大于10cm,呈亚圆形,成份以石英砂岩为主。K1g-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棕红色砂土状风化强烈,岩石结构完全破坏,岩芯呈砂土状及柱状,手捏易碎,胶结较差,岩芯呈短柱状,取芯率60~100%。试验报告1、抽水井成井工艺施工工艺流程:测放井位—钻机就位—钻孔—井管安装—清孔换浆—填砾—洗井—置泵试抽水—正常抽水试验—井孔处理。施工程序及技术质量要求:(1)井位测放:按照井位设计平面图测放井位。(2)钻机就位:平稳牢固,勾头、磨盘、孔位三对中。(3)钻孔:钻进过程中,垂直度控制在1%以内,钻进至设计深度后方可终孔。(4)清孔:终孔后及时进行清孔,确保井管到预定位置。(5)下井管:采用钢管。管身中、下部设扶正装置,要求逐节连接,井管下在井孔中央。(6)填砾:将砂砾均匀填至含水层顶板以上0.5m左右后,投粘土球,并捣实至孔口。(7)洗井:用钻杆包上胶皮组成活塞,上下提动钻杆多次直至冲洗出井管内所有泥浆,并出清水为止。(8)置泵洗井试抽水:本次抽水设备采用的是180柴油机带动的160(l/s)的泥浆泵,将浑浊的水抽至清水后,正式进行抽水试验。2、观测井成井工艺观测井采用泥浆钻进,孔径Ф146,钻至预定深度,然后下井管(井径Ф89),用清水洗孔,水变清后填砾。(五)、试验实施情况试验自2010年5月18日进场至2010年5月24日结束。5月18日开始开始抽水井T2W1、及T2W2与观测井T2G1、T2G2的施工,T2W1开孔口径Φ200mm,3.6m至③-2c3+d3-4粉土、粉砂层,11.5m至③-3b1-2粉质粘土层,钻至13.0m,下13.5mΦ108mm井管,其中下部滤水管9.5m,上部井管4m,然后洗井,至清水后,开始小泵量下砾料,填至3.0m,上部再用粘土封堵隔死,最后开始试抽水,当天完成;T2W2开孔口径Φ200mm,4.6m至③-2c3+d3-4粉土、粉砂层,9.8m至③-3b1-2粉质粘土层,钻至11.0m,下11.5mΦ108mm井管,其中下部滤水管6.5m,上部井管5m,然后洗井,至清水后,开始小泵量下砾料,填至4.0m,上部再用粘土封堵隔死,最后开始试抽水,当天完成;当天还完成另外两口观测井T2G1、T2G2的施工,孔径Φ146,分别清水钻至8.0m、7.0m,下Φ89井管后洗井,分别填砾料至3.0m、4.0m,上部用粘土球封堵隔死。待水位稳定后进行抽水试验。5月22日,T2W1水位稳定在1.50m,T2W2水位稳定在2.13m,开始试验井(T2W1、T2W2)试验报告的抽水试验,共计抽水12小时,然后进行水位恢复;23日水位稳定。四、试验成果与分析(一)计算基本原理与方法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的公式很多,本次抽水试验属承压含水层完整井的稳定流抽水试验。承压水完整井两口观测井公式:式中:Q—抽水井流量(m3/d);M—含水层厚度(m);S1、S2—观测井水位降深(m);k—渗透系数(m/d)。r1、r2—观测孔至抽水孔的距离(m)R—影响半径(m)r—抽水井半径(m)(二)计算成果及分析1、抽水试验概况试验自2011年5月18日开始,至5月24日结束,期间井我们对抽水井及观测井进行了观测,其试验数据见下表:孔号流量L/s降深(m)孔号流量L/s降深(m)T2W11.294.19T2W20.814.03T2G11.05T2G20.97根据Q-s曲线,基本呈直线,符合承压水特征。影响半径,按下式计算:试验报告计算结果如下:③-2c3+d3-4:孔号T2W1T2W2渗透系数(10-4cm/s)9.649.44影响半径(m)20.318.9Kcp=(9.64+9.44)×10-4=9.54×10-4cm/s(0.82m/d)五、结语1、本次承压水试验属单孔完整井稳定流抽水试验,计算结果如下:③-2c3+d3-4粉土、粉砂K=9.54×10-4cm/s(0.82m/d),降深为4.03米时影响半径18.9米,降深为4.19米时影响半径20.3米,T2W1单位涌水量1.11m3/h·m,T2W2单位涌水量0.72m3/h·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