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泰福制药有限公司年产4吨奥氮平、5吨盐酸曲唑酮、1吨来氟米特、1吨利塞膦酸钠、0_第1页
安徽泰福制药有限公司年产4吨奥氮平、5吨盐酸曲唑酮、1吨来氟米特、1吨利塞膦酸钠、0_第2页
安徽泰福制药有限公司年产4吨奥氮平、5吨盐酸曲唑酮、1吨来氟米特、1吨利塞膦酸钠、0_第3页
安徽泰福制药有限公司年产4吨奥氮平、5吨盐酸曲唑酮、1吨来氟米特、1吨利塞膦酸钠、0_第4页
安徽泰福制药有限公司年产4吨奥氮平、5吨盐酸曲唑酮、1吨来氟米特、1吨利塞膦酸钠、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目录概述 11.项目背景及概况 1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23.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的主要问题 24.政策及规划符合性情况 35.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91总则 101.1评价目的与指导思想 101.2编制依据 111.3评价因子与标准 161.4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231.5评价内容、评价重点与评价时段 271.6环境保护目标 281.7评价工作程序 302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312.1拟建项目概况 312.2拟建项目工程分析 39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33.1自然环境现状 3133.2东至经济开发区现状 3153.3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3183.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194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3394.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 3394.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3465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 4095.1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 4095.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 4165.3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及其可行性分析 424II5.4固废处理处置措施分析 4255.5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4276环境风险评价 4336.1风险调查 4336.2环境风险潜势初判 4346.3环境风险识别 4396.4风险事故情形分析 4486.5风险预测与评价 4526.6环境风险管理 4696.7小结 489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4927.1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4927.2主要环节效益经济损益指标分析 4937.3综合效益分析 4958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4968.1环境管理 4968.2污染物排放管理 4988.3环境监测计划 5028.4排污口规范化设置 5059评价结论 5079.1项目概况 5079.2环境质量现状 5079.3主要环境影响 5089.4环境风险评价 5109.5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5119.6环境保护措施 5119.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5139.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5139.9结论 5131概述1.项目背景及概况安徽泰福制药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41721MA2RYLD51)(以下简称为“泰福制药”)位于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由常州华生制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123.8亩。常州华生制药有限公司由美国华生制药公司于1996年在常州投资兴建,总投资2998万美元,在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建符合GMP标准的制剂厂房,使用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分析仪器。1998年投产并于当年通过国家GMP认证,设计年生产能力为片剂5亿片、胶囊2亿粒、激素类片剂5千万片。常州华生制药现已成为美国华生在全球的原料、中间体的生产供应基地。华生制药拥有成熟的生产研发技术和先进的药品生产管理经验,目前主要以抗精神分裂、抗焦虑、抗抑郁等产品为主,公司产品有较好的市场优势,目前奥氮平片和盐酸曲唑酮片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20%和40%,另外公司有关类风湿症、骨质疏松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等有关药品也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并且计划今后准备引进美国总公司开发的新药品、新技术,公司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及美好的前景。由于企业高速发展,现有的原料药生产基地产能已经达到饱和,为了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决定另选地方新建原料药厂。安徽泰福制药有限公司拟投资30000万元在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建设年产4吨奥氮平、5吨盐酸曲唑酮、1吨来氟米特、1吨利塞膦酸钠、0.3吨扎来普隆、1吨塞曲司特、1吨盐酸氟西汀、2吨布南色林、2吨氢溴酸沃替西汀、2吨米氮平、2吨盐酸阿那格雷、3.5吨福辛普利钠、1.5吨洛美利嗪、2吨阿立哌唑、1吨利格列酮原料药厂建设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9月3日经池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进行备案。本次评价范围仅包括奥氮平、盐酸曲唑酮、来氟米特、利塞膦酸钠、扎来普隆、塞曲司特、盐酸氟西汀等七个产品,其余八个产品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须另行评价(相关承诺详见附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2019年7月15日,安徽显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受安徽泰福制药有限公司委托,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立即组织有2关技术人员对项目的现场进行了踏勘,收集相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呈报给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2019年7月15日,安徽显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受安徽泰福制药有限公司委托,承担安徽泰福制药有限公司《年产4吨奥氮平、5吨盐酸曲唑酮、1吨来氟米特、1吨利塞膦酸钠、0.3吨扎来普隆、1吨塞曲司特、1吨盐酸氟西汀、2吨布南色林、2吨氢溴酸沃替西汀、2吨米氮平、2吨盐酸阿那格雷、3.5吨福辛普利钠、1.5吨洛美利嗪、2吨阿立哌唑、1吨利格列酮原料药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建设单位于2019年7月17日,在东至县人民政府网站上发布项目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2019年7月中下旬,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及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技术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确定评价思路、评价重点及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2019年7月,委托安徽上阳检测有限公司对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2019年8月,项目课题组根据分工进行各专题编写、汇总,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并论证其可行性,得出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结论。在本项目环评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完成后,在东至县人民政府网站上发布项目征求意见稿全本公示。◆2019年8月下旬,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入安徽显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内审程序,经校核、审核、审定后定稿。3.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的主要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根据项目特点和产排污情况,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关注的主要问题如下:(1)结合项目的设计方案,通过对项目采取的废气处理工艺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拟采取工艺废气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估算项目建成运行后,可能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预测项目可能对区域环境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并结合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质量现状,从环保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对项目建成运行后,可能产生的废水、固废、噪声等污染源,分别按规3范要求,明确其处理处置措施;对项目运行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明确其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置预案。4.政策及规划符合性情况1、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相符性分析项目产品及其生产工艺、生产能力和设备既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限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之列,也不属于安徽省工业经济委员会《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中限制、淘汰类之列,可以视为允许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于2019年7月15日经池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池经信技术【2019】102号)予以备案。项目符合国家及安徽省的产业政策。2、与《安徽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整治工作方案》相符性分析本项目符合《安徽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整治工作方案》(皖安监化〔2007〕96号)中“……新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应设置在市一级规划的专用化工园区或工业园区内……”等相关要求,本项目选址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属于省级工业园开发区。3、与《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相符性分析《安徽省东至香隅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总体规划(2009-2020年)》(安徽省化工设计院,2009年),2010年7月,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关于安徽省东至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总体规划的批复》(皖发改产业[2010]648号)批复了《安徽省东至香隅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总体规划》(2009-2020年)。规划开发区重点发展以硝基系列基础化工为龙头的农药化工、医药化工、材料化工等为特色的精细化工产业链,开发区的供电、供水、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处置等基础设施项目均已被列入城市总体规划,开发区的环境功能目标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完全一致,且开发区总体规划合理可行。本项目为医药化工,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故本项目符合东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要求。《安徽省东至香隅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安徽省环号文出具了关于《安徽省东至香隅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4的审查意见,明确了发展方向为以硝基系列基础化工为龙头的农药化工、医药化工、材料化工等为特色的精细化工产业链,对基地内现有化工企业要明确升级换代、“以新带老”及“增产减污”的环保要求。2012年11月24日,省政府同意安徽东至香隅化工产业园区更名为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表1拟建项目与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原香隅化工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符合性分析内容规划环评相关内容拟建项目与规划的符合性情况是否符合规划环评相关要求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进一步优化规划区域的空间布局,合理布置基地内建设项目,为保护长江及长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降低环境风险,基地内长江岸线开发利用须符合岸线利用规划,沿江该区域应优先安排仓储、码头等污染较轻的建设项目,不宜新建重污染、高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本项目主要生产原料药,不属于重污染、高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符合规划要充分考虑产业政策相符性、循环经济产业群与产业链衔接和理性、提高产业效能、资源综合利用、装置间物料流通和平衡、降低能耗和水耗、降低污染物外排和环境风险等方面,对规划的产业链方案和项目规模做进一步调整优化。基地内不应引进食品级二氧化碳等不符合基地产业定位的建设项目。本项目蒸汽冷凝水回用于循环水池补充水,降低了水耗,本项目为医药化工项目与园区产业定位相符。符合按“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原则,设置基地内排水系统,采用清洁生产和节水工艺,提高用水效率;采取分质处理、梯度利用、再生回用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和拓展污废水综合利用方案。经相关部门批准,规范设置基地入长江排放口。通河两岸不得设置污水排放口,已有排污口应立即取缔。基地内各企业自设初期雨水收集系统,基地内道路、绿化带、广场等公用设施的初期雨水须截留后送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方可排放。本项目均实施了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污污分流等,各类废水收集后集中处理,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后排入东至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符合规划应针对生产装置区、物料管线和仓储区采取合理的分区防渗措施,避免污染地下水。基地内宜留存土壤和地下水背景监测资料。不开采、使用地下水。本项目各类区域拟进行合理的分区防渗,厂区内已完成场地调查工作,本项目不使用地下水。符合东至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详见附件、东至经济发区总体规划图详见图1-1。4、与相关政策符合性分析对照《关于促进我省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皖政办[2012]57号)、《“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皖发[2018]21号文)、《中共池州市委池州5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池州段)实施方案的通知》(池发〔2018〕8号)、《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 (东至段)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要求,本项目的政策相符性分析汇总见表2。表2项目实施的政策相符性分析一览表政策名称相关要求符合性分析分析结果关于促进我省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1)新建化工项目,原则上在省政府确定的基地和专业化工园布局;引导现有化工企业搬迁至园区,重点推动不符合城市规划、存在安全和环保隐患的企业实施搬迁坚持联合布局。(2)严格审核化工项目建设用地,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规划或布局要求的建设,一律不得批准用地;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化工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暂停污染减排任务未完成地区新增主要污染物化工项目审批。(3)严格执行规划环评;化工重大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前必须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4)新建项目鼓励采用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严禁使用各类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推动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信息化建设,提升产品质量、环保、安全及信息化、自动化控制水平。(1)项目位于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属于省级开发区,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 (2)本项目位于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项目用地属于工业用地,本项目为医药化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东至县城市总体规划和东至经济开发区(原香隅化工园区)总体规划要求,布局符合开发区功能区布局;(3)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原香隅化工园区)规划环评已批复,安徽省环境保护厅以环评函[2010]756号文出具了关于《安徽省东至香隅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通过了对园区总体规划环评的审查;(4)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具有很高的自动化控制水平。符合“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1)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提高VOCs排放重点行业环保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重点地区要严格限制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高VOCs排放建设项目。新建涉VOCs排放的工业企业要入园区。(2)严格涉VOCs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区域内VOCs排放等量或倍量削减替代,并将替代方案落实到企业排污许可证中,纳入环境执法管理。新、改、扩建涉VOCs排放项目,应从源头加强控制,使用低(无)VOCs含量的原辅材料,加强废气收集,安装高效治理设施。(3)加大制药、农药、煤化工(含现代煤化工、炼焦、合成氨等)、日用化工等化工行业VOCs治理力度,逐步推广LDAR工作。加强无组织废气排放控制,含VOCs物料的生产及含VOCs产品分装等过程应密闭操作。(1)安徽属于“方案”中确定的16个重点地区之一。拟建项目位于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内,属于省级开发区。(2)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从涉VOCs物料的储存、转运、投料、生产等各环节的无组织废气收集要求。在设计上合理布置生产布局,各工序中物料中转采用重力流,少量在封闭式管道中通过机械泵转移;其次,反应釜使用浸入管给料,顶部添加液体采用导管贴壁给料,投料能采用密闭管道输送的均采用密闭管道输送,不能采用密闭管道输送的设置密闭区域,采用负压排气并收集至尾气处理系统处理;高位槽、滴加罐均进行了密闭,且高位槽置换废气经收集送至尾气处理系统。(3)针对生产装置无组织废气,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制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计划,定期检测、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符合《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政策要求:VOC污染防治应遵循源头和过程控制与未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原则。在工业生产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含VOC原料与产品在生产和储运销过程中的VOC排放,鼓励对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鼓励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不含VOC的替代产品或低VOC含量的产品。(1)采取预防为主、清洁生产的方针,采用先进生产工艺,选用密封性能好的生产设备和清洁原料,加强生产管理、确保设备的密闭性。评价建议生产工序中固态物质的投料工序采用密闭投料器进行投加,杜绝固体晶体物料投加过程粉尘的产生。同时,生产装置采取自动化、管道化、密闭化的生产方式,物料的输送、混合、符合6反应等生产过程均在密闭的设备和管道中进行,源头控制无组织产生。(2)对反应釜等废气的捕集率做到100%以避免无组织废气的排放,同时应安装机械排风扇,增加换气次数。(3)加强操作工的培训和管理,所有操作严格按照既定的规程进行,以减少人为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4)各工艺操作应尽可能减少敞开式操作,投料系统应采用加盖密闭的设备,生产过程中物料输送采用管道输送。缩短进料时间,尽量减少液态挥发性物料在计量槽内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以减少投料过程无组织排放。(5)本项目采用的阀门、连接件、泄压设备等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加强设备的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减少装置的跑、冒、滴、漏;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本项目建成后,全厂继续定期开展检测与修复(LDAR)计划,定期检测、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6)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从涉VOCs物料的储存、转运、投料、生产等各环节的无组织废气收集要求。在设计上合理布置生产布局,各工序中物料中转采用重力流,少量在封闭式管道中通过机械泵转移;其次,反应釜使用浸入管给料,顶部添加液体采用导管贴壁给料,投料能采用密闭管道输送的均采用密闭管道输送,不能采用密闭管道输送的设置密闭区域,采用负压排气并收集至尾气处理系统处理;高位槽、滴加罐均进行了密闭,且高位槽置换废气经收集送至尾气处理系统。(7)原料运输过程中应全封闭,防止撒落,并按作业规程装卸、搬运物料,仓库和车间地面应及时清扫。(8)储罐需采取氮封等密闭设施,并将尾气接入废气处理系统。(9)对贮存桶、中间储槽经常检查、检修,保持气密性良好,防止泄漏。(10)废水收集及处理措施均加盖密封,减少无组织挥发。(11)拟建项目大部分采用机械泵,少量采用水环真空泵。水环真空泵的水箱加盖密闭经废气收集送至车间废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同时在泵前、泵后安装缓冲罐并设置冷凝装置,回收的单一溶剂套用于生产过程。(12)过滤和离心过程采用密闭的离心机,母液罐的排空口接入车间废气处理装置。(13)蒸馏、精馏、脱色等工序出料口设置集气罩,废气经收集后并入废气主管,经尾气处理装置处理后外排。安徽省新型化工基地发展纲(1)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重点建设淮北临涣工业园、蚌埠精细化工集聚区、铜陵化工集聚区、阜阳化工(1)拟建项目位于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内,项目属于医药化学。(2)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原香隅化工符合7要 (2013—2020年)集聚区、池州香隅化工园区。充分体现高、特、优、新4个特点,以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为主导,重点发展氨基酸、生物食品添加剂、生物医药、生物化学品及生物塑料等产品。(2)坚持统一规划。各有关市、县和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本规划纲要,制定本地新型化工基地发展规划。新建化工企业要全部进入园区,严禁另行择址、分散布置,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现有化工企业通过异地搬迁技改、退城进园等途径,逐步向园区集中,加快高风险化工企业退城进园进度。严格限制园区外化工企业产能扩张,全面推进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绿色发展。园区)规划环评已批复,安徽省环境保护厅以环评函[2010]756号文出具了关于《安徽省东至香隅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通过了对园区总体规划环评的审查。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1)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2)重点区域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每小时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完成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拟建项目蒸汽依托园区供热,不新建锅炉。符合《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1)优化产业布局。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工作,明确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严格执行国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行业准入条件,环境空气质量未达标城市应制定更严格的产业准价,新、改、扩建钢铁、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满足区域、规划环评要求。(2)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3)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巩固燃煤锅炉淘汰成果,全省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及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不再新建每小时35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每小时3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燃煤电厂锅炉除外)全部达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每小时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完成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燃气锅炉基本完成低氮改造;城市建成区生物质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4)实施VOCs专项整治行动。开展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VOCs排放重点行业和油品储运销综合整治,执行泄漏检测与修复标准。禁止建设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等项目。(1)拟建项目位于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内,项目属于医药化学,不涉及国家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东至经济开发区明确了发展方向为以硝基系列基础化工为龙头的农药化工、医药化工、材料化工等为特色的精细化工产业链,对基地内现有化工企业要明确升级换代、“以新带老”及“增产减污”的环保要求。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满园区规划环评要求。(2)拟建项目废气排放执行《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中表2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以及《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表5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3)拟建项目蒸汽依托园区供热,不新建锅炉。(4)针对生产装置无组织废气,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制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计划,定期检测、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符合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1)严禁1公里范围内新建项目。2018年7月起,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施的防洪护岸、河道治理、供水、航道整治、港口码头及集疏运通道、公共管理、生态环境治理、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等事关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建设项目,以及长江岸线规划确定的城(1)本项目厂区位于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位于长江流域。规划厂界距离长江主要最近距离约4.3km,不在长江1公里范围内。(2)本项目距长江最近距离为4.3公里,属于长江干流岸线5公里范围内,文件要求长江干流岸线5公里范围内禁止新建的符合8济带的实施意见(皖发[2018]21号文)相关要求、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 (池州段)实施方案的通知(池发号)、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东至段)实施方案市建成区内非工业项目外,不得新批建设项目,不得布局新的工业园。(2)严控5公里范围内新建项目。长江干流岸线5公里范围内,全面落实长江岸线功能定位要求,实施严格的化工项目市场准入制度,除提升安全、环保、节能水平,以及质量升级、结构调整的改扩建项目外,严格控制新建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等重污染、重化工项目。严禁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合规化工园区内,严禁新批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或长期不能稳定运行的企业新建和扩建化工项目。(3)长江干流岸线15公里范围内,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全部进园区,其中化工项目进化工园区或主导产业为化工的开发区。(4)园区企业污水处理全覆盖。园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必须全部纳入统一污水管网,实现统一管理,不留死角,企业工业污水在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之前,必须各自预处理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统一接管标准。(5)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及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综合整治,各类工业企业废气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2018年底前市建成区35t/h燃煤锅炉淘汰50%左右,2019年底前全部淘汰。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项目。本项目为医药化工,不属于长江岸线5公里范围内新建的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项目。(3)本项目距长江最近距离为4.3公里,本项目为医药化工项目,符合园区的主导产业定位。东至经济开发区(原香隅化工园区)属于省级开发区,安徽省环境保护厅以环评函[2010]756号文出具了关于《安徽省东至香隅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通过了对园区总体规划环评的审查。(4)园区内已建设有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能力5000吨。目前,园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均全部纳入污水管网。本项目实施后,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各类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全部经厂内预处理达到东至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经园区污水管网,送至东至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5)拟建项目采用园区集中供热的蒸汽,不新建锅炉。5、与“三线一单”的相符性1)生态保护红线建设项目选址位于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在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池州市范围内的生态红线区域,不违背安徽省生态红线保护相关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项目所在区域大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要求;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地下水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地表水体长江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根据本次评价对拟建项目的工程分析内容和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可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各类污染物对评价区域地表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不会降低现有环境功能。3)资源利用上限分析建设项目用水主要为工艺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来自区域自来水管网;用电主要为生产和照明用电,来自市政电网;建设项目不设置锅炉,供热系统选用同在香隅化工园区的安徽华尔泰化工有限公司商品蒸汽(规模:100万吨/年,55吨/小时),集中供汽。9因此,拟建项目资源利用均在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原香隅化工园区)可承受范围内。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对照根据《安徽省东至香隅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产业基地的产业定位主要是以硝基系列基础化工为龙头的农药化工、医药化工、材料化工等为特色的精细化工产业链为主。拟建项目为医药化工项目,符合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原香隅化工园区)主导产业,因此本项目符合环境准入条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拟建项目属于医药制造,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因此可视为允许类。对照上述清单,项目选址位于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原香隅化工园区)内,产业符合东至经济开发区(原香隅化工园区)主导产业,且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环境准入要求。5.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安徽泰福制药有限公司年产4吨奥氮平、5吨盐酸曲唑酮、1吨来氟米特、1吨利塞膦酸钠、0.3吨扎来普隆、1吨塞曲司特、1吨盐酸氟西汀、2吨布南色林、2吨氢溴酸沃替西汀、2吨米氮平、2吨盐酸阿那格雷、3.5吨福辛普利钠、1.5吨洛美利嗪、2吨阿立哌唑、1吨利格列酮原料药厂建设项目位于安徽东至经济开发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安徽省东至香隅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总体规划》、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的要求。项目实施和生产过程中切实做好“三同时”工作,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可实现达标排放,排放的主要污染物量符合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预测计算表明排放的各类污染物不会降低评价区各环境要素的现状环境质量级别,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项目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综上所述,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1总则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查明该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现状;核实项目排污环节、计算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进行清洁生产评述、评价项目完成后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尤其对敏感区的影响;分析项目选址的环境可行性,从技术、经济、环境损益分析角度,评价建设项目环保措施的可行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达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目的,为项目环境管理和环保设计提供科学依据。(1)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开展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的监测,确定环境评价的主要保护目标和评价重点;(2)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进行分析,掌握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确定污染源和潜在污染因素,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3)对建设项目在运营期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确定可能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计算出本项目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总量;(4)根据工程分析和影响预测评价的结果,对工程方案和环保措施进行可行性论证,同时对本建设项目的选址合理性给出明确的结论;(5)客观公正地进行事故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论,提出科学、经济、合理、可行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为决策部门和建设、设计单位提供依据。评价工作中将认真按照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有关规定,坚持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原则,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的环境特征,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最新的环境政策与法规、标准,分析工程排放的污染物能否符合排放标准,分析拟采用的污染治理措施的可行性,最终提出合理、可靠、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评价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控制规划和技术政策,以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经济合理为原则,分析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2)根据项目和区域环境特点,在充分了解当地环境现状和深入分析工程污染源特征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以往工作中积累的资料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通过必要的现场监测,运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规定的有关内容,分析该项目投产后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本着科学、公正、全面的原则,结合地方环保规划,力求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对策建议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设计、生产、环境管理提供依据。(1)池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池经信技术【2019】102号文)《关于对安徽泰福制药有限公司年产4吨奥氮平、5吨盐酸曲唑酮、1吨来氟米特、1吨利塞膦酸钠、0.3吨扎来普隆、1吨塞曲司特、1吨盐酸氟西汀、2吨布南色林、2吨氢溴酸沃替西汀、2吨米氮平、2吨盐酸阿那格雷、3.5吨福辛普利钠、1.5吨洛美利嗪、2吨阿立哌唑、1吨利格列酮原料药厂建设项目予以备案的批复》,2019年7月(2)安徽泰福制药有限公司环评委托书。1.2.2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2015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2018年10月26日施行; 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2019年6月5(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2004年8月28日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订),2012年7月1日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修订),2008年4月1日施行。1.2.3全国性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2)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2018年5月11日;(3)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修订本)(2013(4)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2〕98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2012年8月8日施行;(5)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2019年1月1日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7)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8)国务院,国发〔2013〕37号《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9)国务院,国发[2015]17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10)国务院,国发[2016]31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11)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环发[2001]199号《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2001年12月17日;(12)环境保护部,环办〔2014〕30号《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2014年3月25日施行;(13)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第59号《关于发布《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政策》的公告》,2013年9月13日施行;(14)环境保护部环办〔2013〕10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2013年11月28日;(15)国函〔2011〕119号《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16)安委办〔2008〕26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2008年09月14日;(17)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54号《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18)国务院《“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6年11月24日;(1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2017年9月13日;(20)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21)国务院,国发﹝2018﹞22号《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7日;(22)生态环境部《长三角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1.2.4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2018年1月1日施行;(2)安徽省经信委,皖经产业〔2007〕240号,《关于印发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的通知》,2007年10月;(3)安徽省环保厅,皖环发〔2013〕91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竣工验收公众参与工作的通知》,2013年10月18日;(4)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2013〕89号《关于印发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2013年12月30日;(5)皖政办秘〔2013〕201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2014年11月8日;(6)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二号),《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7)皖环函〔2013〕1533号,《安徽省环保厅转发环保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2013年12月23日;(8)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皖大气办[2014]23号《安徽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工作方案》;(9)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皖大气办[2017]15号《关于印发安徽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10)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统计局、省林业厅、省气象局,皖发改农经[2016]482号《安徽省“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6年12月26日;(11)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三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12)安徽省环境保护厅,皖环函﹝2017﹞1341号《安徽省重点控制区域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2017年11月20日;(13)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2018〕83号《关于印发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2018年9月27日;线的通知》,2018年6月27日;工作方案的通知》,2016年12月29日;(16)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皖发[2018]21号《关于全面打造水清绿岸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大气办关于印发《2019年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2019年2(18)池州市人民政府,池政[2015]69号《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池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2015年12月31日;(19)池州市人民政府,池政[2014]4号《池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年2月19日;(20)池州市人民政府,池发〔2018〕8号《关于印发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池州段)实施方案的通知》;(21)池州市人民政府,池河长办〔2018〕36号《关于印发落实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池州段)河(湖)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2)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池州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2016年12月28日;(23)贵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东至段)实施方案》,2018年9月12日;(24)东至县人民政府,东政[2014]9号《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2014年3月20日;(25)东至县人民政府,东政[2014]8号《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至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知》,2014年3月20日;(26)东至县人民政府,东政[2014]13号《东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至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2014年3月20日;(27)东至县人民政府,东政[2016]7号《东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至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2016年2月2日。1.2.5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1)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2018(3)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2019(4)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2010年1日实施;(5)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2011(6)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2016(7)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药建设项目》,HJ611-2011,(8)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9)生态环境部《污染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制药工业》,HJ992-2018,2019(10)环境保护部《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HJ01月01日实施;(11)环境保护部《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2013(12)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2019(13)《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42-2014),2014年9月1日;(14)《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15)《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13年5月24日实施;(16)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1.2.6其它有关依据(1)《安徽泰福制药有限公司年产4吨奥氮平、5吨盐酸曲唑酮、1吨来氟米特、1吨利塞膦酸钠、0.3吨扎来普隆、1吨塞曲司特、1吨盐酸氟西汀、2吨布南色林、2吨氢溴酸沃替西汀、2吨米氮平、2吨盐酸阿那格雷、3.5吨福辛普利钠、1.5吨洛美利嗪、2吨阿立哌唑、1吨利格列酮原料药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东至县香隅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3)《安徽省东至香隅化学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04-2020年);(4)《安徽省东至香隅化工产业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查意见;(5)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1.3.1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时段及类型分析该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间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总体上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按其不同建设阶段分为施工期和运行期对各环境要素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而且其影响程度也不同,工程不同阶段的环境影响类型及程度定性分析见表1.3-1。表1.3-1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分析表影响阶段影响类型影响程度显著小中大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产生的扬尘√√√√√√施工场地生活污水√√√√√√建筑材料运输√√√√√√材料堆积√√√√√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废渣堆积、排放√√√√√√设备噪声√√√√√√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由表1.3-1分析可知,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影响;既有可逆的,也有不可逆的影响;既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影响。(2)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表1.3-2列出了该项目对环境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结果。表中的数字带有半定量性质,但可以反映出诸因素的影响大小。表1.3-2建设项目对环境主要因素综合分析影响分析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有利影响+2+2不利影响综合影响+2+2注:表中数字表示影响程度,1为轻度,2为中等,3为重度;“+”表示有利影响,“-”表示不利影响。从表1.3-2中可以看出,本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因素中。原因是项目建设以后,对区域内的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声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多数表现为有利的影响,有利影响程度远大于不利影响。2、评价因子筛选根据前述的本工程排污特点及工程污染源强分析,在对工程运行期环境影响初步识别的基础上,对环境影响因子进行初步筛选,确定下列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表1.3-3评价因子筛选情况一览表评价内容现状评价影响分析总量环境空气甲苯、氯化氢、非甲烷总烃、二噁英类非甲烷总烃、甲苯、丙酮、氯化氢、二噁英、颗粒物、SO2、NO2、VOCs地表水pH、COD、BOD5、氨氮、总磷、总氮、挥发酚、甲苯、二氯甲烷、TN、DMFCOD、氨氮地下水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亚硝酸盐、硝酸盐、总大肠菌群、甲苯耗氧量—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等效连续A声级—土壤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氰乙烷、1,1-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芘、萘、二噁英类(总毒性当量)——环境风险—二氯甲烷、甲苯、氯化氢、CO—1.3.2评价标准(1)环境空气项目区空气环境SO2、NO2、PM10、PM2.5、TSP、CO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氟化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附录A中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参照执行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有关规定;氨、H2S、氯化氢、甲苯、丙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表D.1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二噁英参照日本环境厅中央环境审议会制定的环境标准。表1.3-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mg/m³污染物浓度限值执行标准小时平均年均SO20501500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O20.20.080.04PM10/015007PM2.5/0.0750.035TSP/0.300.20氟化物20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附录A中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NH320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表D.1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氯化氢50/200//丙酮800//二噁英35(TEQpg/m)(一次值)3(TEQpg/m)0.563(TEQpg/m)参照日本环境厅中央环境审议会制定的环境标准(2)地表水环境项目所在区域所涉及的主要地表水体为长江东至段,pH、COD、BOD5、氨氮、总磷、挥发酚等水质因子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甲苯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表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具体标准值见下表。表1.3-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除外污染物浓度限值执行标准Ⅲ类标准pH6~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COD20BOD54氨氮总磷0.2挥发酚0.0050.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表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3)声环境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标准值见下表。表1.3-6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执行标准昼间夜间GB3096-2008中3类标准65dB(A)55dB(A)(4)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主要指标见下表。20表1.3-7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单位:mg/L项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项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pH6.5~8.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3总硬度≤450耗氧量≤3.0溶解性总固体氨氮≤0.50硫酸盐≤250硫化物≤0.02氯化物≤250钠≤200铁≤0.3亚硝酸盐锰硝酸盐≤20.0铜≤100总大肠菌群≤30锌≤0.7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0.002//(5)土壤环境项目所在区域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和管制值;同心社区土壤二噁英类(总毒性当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和管制值,相关标准值见表1.3-8。表1.3-8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标准限值单位:mg/kg序号污染物项目CAS编号GB36600-2018筛选值GB36600-2018管制值第二类用地第二类用地重金属和无机物1砷7440-38-2602镉7440-43-9653铬(六价)18540-29-95.7784铜7440-50-818000360005铅7439-92-180025006汞7439-97-638827镍7440-02-09002000挥发性有机物8四氯化碳56-23-52.8369氯仿67-66-30.9氯甲烷74-87-33775-34-391,2-二氯乙烷107-06-252175-35-466200顺-1,2-二氯乙烯156-59-25962000反-1,2-二氯乙烯156-60-554二氯甲烷75-09-261620001,2-二氯丙烷78-87-5547630-20-679-34-56.85020四氯乙烯532171-55-684084022,1,2-三氯乙烷79-00-52.823三氯乙烯79-01-62.820241,2,3-三氯丙烷0.5525氯乙烯75-01-40.434.326苯71-43-24402127氯苯108-90-72701000281,2-二氯苯-50-1560560291,4-二氯苯106-46-72020030100-41-42828031苯乙烯100-42-51290129032108-88-31200129033间二甲苯+对二甲苯108-38-3,106-42-357057034邻二甲苯95-47-6640640半挥发性有机物35硝基苯98-95-37676036苯胺62-53-3260663372-氯酚95-57-82256450038苯并[a]蒽56-55-339苯并[a]芘50-32-840苯并[b]荧蒽205-99-241苯并[k]荧蒽207-08-91500042䓛218-01-912931290043二苯并[a,h]蒽53-70-344茚并[1,2,3-cd]芘193-39-545萘91-20-370700其他项目序号污染物项目CAS编号GB36600-2018筛选值GB36600-2018管制值第一类用地第一类用地46二噁英类(总毒性当量)-2、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颗粒物、非甲烷总烃、苯系物、氯化氢、硫化氢、氨排放执行《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中表2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和表4中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RTO废气排放执行《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中表3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项目工艺废气中排放的溴化氢、SO2、二氯甲烷、丙酮、甲醇、DMF、正己烷、乙腈、四氢呋喃、氯苯等排放参照执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表5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表6废气中有机特征污染物排放限值及表7中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执行《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7823-2019)中表C.1厂区内VOCs无组织特别排放限值。表1.3-9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单位:mg/m³污染物项目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兽用药品原料药制造、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医药中间体生产和药物研发机构工艺废气发酵尾气及其他制药工艺废气污水处理站废气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颗粒物2020-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非甲烷总烃606060-苯系物40---氯化氢30--0.20硫化氢--5-22氨2020-备注: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乙苯和苯乙烯。表1.3-10燃烧装置(RTO)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染物项目排放限值(mg/m³)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标准来源SO2200燃烧(焚烧、氧化)装置排气筒《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中表3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NOx200二噁英类0.1ng-TEQ/m3表1.3-11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污染物排放限值(mg/m³)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mg/m³)SO250氟化氢50/溴化氢*5.0二氯甲烷*/丙酮/0.850/DMF50/氯苯类50/乙腈*50/正己烷/四氢呋喃*/非甲烷总烃/4.0备注:*待国家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发布后实施。表1.3-12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单位:mg/m³污染物项目特别排放限值(mg/m³)限值含义无组织排放监控位置非甲烷总烃6监控点处1h平均浓度值在厂房外设置监控点20监控点处任意一次浓度值(2)水污染物项目废水特征污染物二氯甲烷排放执行《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盐分、TP、TN排放执行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限值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均未包含的污染物甲苯、氯苯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DMF参考《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2-2008)表2中标准限值。具体标准如下:表1.3-13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单位:mg/L(pH、色度除外)序号项目GB21904-2008表2中要求限值(mg/L)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及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本项目执行标准1pH(无量纲)6~96~96~92COD*≤5005003BOD5*25≤3003004SS*50≤3003005氨氮25≤25256盐分-≤500050007**-0.10.18二氯甲烷0.3-0.39TP*2.02.0TN*356060DMF***--223氯苯-0.20.2备注:*《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适用范围中规定,企业向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排放废水时,有毒污染物总镉、烷基汞、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总汞在标准规定的监控位置执行相应的排放限值,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企业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根据其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商定或执行相关标准,并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本项目COD、BOD5、TP、TN、SS排放标准按照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限值执。**甲苯、氯苯参考《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4一级标准值。***DMF参考《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2-2008)表2中标准。(3)厂界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相关要求。营运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3-14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营运期6555施工期7055(4)固体废物危废贮存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6号文件中的修改要求进行贮存,一般工业固废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6号文件中的修改要求进行贮存。(1)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5.3节工作等级的确定方法,结合项目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附录A推荐模型中的AERSCREEN模式计算项目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考虑废气排放量、毒性、标准限值等,本项目选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24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作为本次评价的预测因子,分别为非甲烷总烃、甲苯、根据HJ2.2-2018中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的定义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根据推荐模式分别计算各污染物的下风向轴线浓度,并计算相应浓度占标率。同一项目有多个(两个以上,含两个)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级别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采用估算模型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气质量浓度,μg/m3;——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μg/m3。一般选用GB3095中的1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如项目位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相应的一级浓度限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使用5.2确定的各评价因子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对仅有8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或年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可分别按2倍、3倍、6倍折算为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②评价等级判别表评价等级按下表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表1.4-1评价等级判别表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评价二级评价1%≦Pmax<10%三级评价Pmax%③估算模型参数根据导则,采用AerScreen估算模型进行计算,估算模型参数见下表。表1.4-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估算模型参数参数取值城市/农村选项城市/农村城市人口数(城市选项时)81.6万人最高环境温度/℃409最低环境温度/℃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区域湿度条件中等湿度25是否考虑地形考虑地形是地形数据分辨率/m90是否考虑岸线熏烟否④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本项目所有污染源的正常排放的污染物的Pmax和D10%预测结果如下:表1.4-3Pmax和D10%预测和计算结果一览表污染源名称评价因子评价标准(μg/m3)CmaxCPmaxP(%)D10%(m)有组织1#排气筒2001.3532110.68/丙酮8000.5758350.07/30000.65/NO22000.834960.42/PM104500.0287920.01/非甲烷总烃20000.66/2#排气筒2007.07/丙酮8008.949605/30000.5188182.59/HCl507.91196515.8225SO2500120.884525硫化氢6.09610860.96300非甲烷总烃2000179.99.00/3#排气筒2000.0789410.04/氯化氢504.99961210.00/非甲烷总烃20008.42040.42/4#排气筒氨2002.842952/硫化氢1.033810.34非甲烷总烃20002.5845/5#排气筒PM1045030.30/无组织合成车间一非甲烷总烃20003.7721/其中2#排气筒有组织排放的硫化氢占标率最大,Pmax=60.96%,Pmax≥10%。参照HJ2.2-2018评价等级的划分原则(见表2.4-2)及“对电力、钢铁、水泥、石化、化工、平板玻璃、有色等高耗能行业的多源项目或以使用高污染燃料为主的多源项目,并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评价等级提高一级”,确定本项目环境空气影响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