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技术哲学研究之我见论文_第1页
浅论技术哲学研究之我见论文_第2页
浅论技术哲学研究之我见论文_第3页
浅论技术哲学研究之我见论文_第4页
浅论技术哲学研究之我见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浅论技术哲学研究之我见论文浅论技术哲学研究之我见论文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技术哲学”研究起于德国。1877年,德国哲学家卡普〔E.Kapp〕发表《技术哲学纲要》一书,这是德国系统地进展技术哲学研究的开端。在这之后,基默扼〔E.Zschimmer!和德韶尔〔F.Dessauer〕分别在19___年和1927出版了各自的《技术哲学》专著。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哲学家胡塞尔〔E.Husser1〕、舍勒〔M.Scheler〕和海德格尔〔M.Heidegger〕从现象学和存在论角度对技术作了大量研究。近30年,德国的技术哲学研究又经历了持续的、系统的增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德国工程师协会人文与技术委员会的研究。该委员会成立于1956年,会员中有德国当代最出色的技术哲学家胡宁〔A.Huning〕、伦克〔H.Lenk〕、莫瑟〔S.Moser〕、拉普〔F.Rapp〕、罗波尔〔G.Ropoh1〕、萨克塞〔H.Sachsse〕、塔克尔〔K.Tuche1〕、兹默理〔w.C.Zimmerli〕。迄今,该委员会的技术哲学家们获得的主要成果包括:伦克的《技术时代的哲学》〔1971〕、《论技术的社会哲学》〔1982〕;罗波尔_的《系统技术:根底和应用》〔1975〕、《有缺点的技术》〔1985〕、《技术启蒙》〔1991〕;拉普的《分析^p的技术哲学》〔1978〕、《现代世界的动力学》〔1994〕;胡宁的《工程师的创造力》〔1974〕;萨克塞的《技术人类学》〔1978〕等等。从整体上看,经过百余年开展的德国技术哲学,虽在学术界逐渐获得了成认,但仍属于哲学的边缘领域。德国技术哲学研究呈现以下特点:…其一,该领域的智力构造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和标准化的。大致有经历、存在、实用、人类学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其二,与技术社会学、技术经济学和技术政治学等相关的研究联络亲密,彼此的界限不甚清楚。其三,技术的伦理、生态和资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有突出的现实转向。技术哲学研究由过去的玄思转向如今的理论导向。就世界范围看,德国技术哲学首先在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和____有所照应。20世纪60—70年代始在美国兴起。1975—1977年,美国哲学与技术学会〔sf,r〕成立。1978年开场出版技术哲学年鉴,1981年开场了每两年举办一次的SPT国际研讨会,1995年创办学会期刊〔Techne〕。近30年,美国技术哲学研究开展迅速,出现了一批知名的技术哲学家及其优秀的学术专著。如:米切姆〔c.Mitcham〕的《技术的考虑:工程和哲学之间的道路》〔1994〕;伊德〔D.Ihde〕的《技术与生活世界》〔1990〕;费雷〔F.Ferre〕的《存在与价值:面向建立性后现代形而上学》〔1996〕和《认识与价值:面向建立性后现代认识论》〔1998〕;勃格曼〔A.Borgmann〕的《技术与当代生活特征》〔1984〕、《坚持实在》〔1999〕;温纳〔L.Winner〕的《自治的技术》〔1977〕;费恩伯格〔A.Feen—berg〕的《追问技术》〔1999〕和《改造技术》〔2023〕;杜尔宾〔P.Durbin〕的《科学、技术和医学中的社会责任》〔1992〕等。我国技术哲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开展,目前在学科建制上已成立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委员会,已有几个以技术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从研究成果上看,1999年陈昌曙先生出版《技术哲学引论》,这是我国第一部标有“技术哲学”书名的学术著作作。从总的看,我国技术哲学研究还少有人系统地进展,在哲学大家族中也处于边缘地位。二、技术哲学研究的“自我反思”综上所述,技术哲学研究虽然经历了30年左右的系统努力,但仍处于无统一范式、无哲学地位的困境中。与此同时,人类社会更急剧地步入技术社会,而技术,特别是当代高技术,更锋利地激起一系列亟待研究的哲学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认识和进展技术哲学研究,便成为当代技术哲学家们考虑的主题,从而产生了技术哲学研究的“自我反思”。关于技术哲学的性质。技术哲学是否是一个新的独立的哲学分支,研究者们曾进展过争论。拉普认为,技术哲学既不是工程科学的元理论;也不是社会学或历史学等独立学科的一局部;更不能归结为某一个哲学分支。它与认识论、社会哲学、哲学人类学、历史哲学和形而上学有亲密的联络,但并不附属于它们。鉴于技术的认识论、伦理学、文化、社会和形而上学问题之间的联络如此亲密,拉普认为有必要开展一个新的哲学分支——技术哲学统一地加以研究。拉普的这个观点根本上得到了学界的认同:技术哲学是一个新的独立的哲学分支。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分支,米切姆指出,技术哲学就是关于人工制品的制作和使用的哲学反思。陈昌曙认为,技术哲学大致上可视为自然改造论,主要是对改变自然的穷根究底的反思。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内容。通常认为,技术哲学要研究技术本体论、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技术社会批判论等等问题。而其中哪一类问题是当今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哲学家有不同的理解。在我国,张华夏和张志林等先生认为,技术的认识论和逻辑构造问题是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他们呼吁“技术哲学要转向技术知识论和技术逻辑的研究”。陈昌曙和远德玉先生那么认为,技术与科学相比,具有更直接、更鲜明、更强烈的价值性,鉴于此,应当把技术的价值论作为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美国,许多学者主张技术哲学主要是对技术进展伦理的、政治的分析^p;而皮特坚持认为,“技术哲学的首要问题是认识论”。他说只有从认识论问题着手研究,技术哲学才可能容身于主流哲学讨论之中。应该强调,在讨论技术认识论和技术价值论研究孰重孰轻时,不要无视了两者的亲密关系,特别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两者都是构成一个完好的技术哲学所不可或缺的。或许,洞察在特定情景下技术哲学应研究的特定问题更有实际意义。拉普认为,今日技术哲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是研究技术变革的动力学,关键是要明确在“技术决定论”中人们可能的作为。在技术哲学研究中,处理好理论思辨和经历研究的关系极为重要,“唯理论”或“经历论”的方法都不可取。针对“唯理论”,拉普指出:“不能无视详细的经历证据,只根据对技术的逻辑的、不变的.本质的考虑,演绎出技术的现实特点。为了防止任意的和不可信的思辨,哲学分析^p和考虑必须以有条件的事实为根据。从这一点出发,才能进展概括。”而针对“经历论”,拉普那么指出:“技术哲学解释必须利用并努力整合于哲学传统之中。形象地说,哲学传统是任何哲学解释得以生长的土壤,不利用这个根底,为技术哲学研究重新创造‘____’是愚蠢的。”应该说,拉普的这个意见是非常中肯的。关于技术哲学的研究方法,费雷基于几十年的教学、研究和考虑,形成了自己的四个信条:其一,技术哲学应结合西方主流的哲学传统考虑技术;其二,应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哲学、科学哲学、社会哲学等学科的范畴,可以说明技术现象;其三,技术哲学在理解何为合法的哲学方法时应该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其四,一种全面的、批判的、多元的技术哲学研究方法对认识技术和制定有关的社会政策是有益的。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将来走向。从技术的文化环境看,随着冷战的完毕,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假如说过去人们蜷缩在防空洞中,那么如今人们畅游在网络中。伊德认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应对这种文化环境的变化,反思当代技术世界的新问题,而不能仅是继续研究与埃吕尔、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一样的主题。从技术自身看,随着全球电子媒介根底设施及其文化的开展,米切姆认为,现代技术〔与背景别离化〕正在被一种新的“元技术”〔meta—technology〕取代。元技术正以虚拟的形式重新使别离的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在这样的情况下,米切姆指出,“过去二十年,技术哲学努力考虑我们做的技术,下一个二十年必须努力考虑我们作为其中一局部的元技术。”从认识与理论的关系角度,杜尔宾那么呼唤行动。杜尔宾说,虽然需要理论的进步,但更需要的是在解决技术社会的现实问题上获得进步;虽然理解技术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围绕它们的有关的社会问题做些什么。为此,他呼吁学院的技术哲学家们走进展动的领域,参加到解决实际问题韵行列中来。从根本精神看,无论技术哲学研究将怎样开展,陈昌曙先生提出,技术哲学研究必需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根底研究和应用。他讲,技术哲学研究“没有特色〔学科特色〕就没有地位,没有根底〔根底研究〕就没有程度,没有应用〔现实价值〕就没有前途。”三、技术哲学研究之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技术启蒙基于上述的技术哲学研究的“自我意识”的考察,本文以为,技术哲学研究在走向繁荣之途中至少有两项的关键任务:其一,面向技术,进展技术创新研究;其二,面向社会,进展技术启蒙。其二,从理论逻辑来看,技术创新是技术成为技术的过程,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技术形成的过程,才能向技术“敞开”,与技术现实相切近。通常认为,技术归根到底是一种理论活动,而技术创新又是一种最根本的技术理论活动,因此,技术哲学研究假设要反思技术就必然要首先研究技术创新。技术从构思到社会的实际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技术一社会过程,其中,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和自然地理的诸多因素互相作用,最终产生与社会相适应的技术。这个技术产生的过程,这个技术成其所是的过程,被称之为技术创新。所以,技术哲学也只有研究技术创新,才可能实在知晓技术是什么,它何以可能、何以产生、如何产生、产生什么。其三,从技术哲学自身开展看,技术哲学研究之所以分裂为工程的和人文的两个对立的流派,主要是因为各自偏执于一端:工程的技术哲学,如德绍尔等以技术创造为研究对象,只关心纯粹技术是如何可能的,而无视了技术与整个社会的复杂关系;人文的技术哲学,如埃吕尔等以技术的社会影响为研究对象,只关心从人文社会的角度评价技术,往往对技术持敌对态度,而无视了对技术自身的全面认识。由前所述,技术创新是技术成其所是的技术一社会过程,技术哲学研究技术创新,既能向技术“敞开”,又能向社会“敞开”,因此,研究技术创新可以在工程的技术哲学与人文的技术哲学之间架起桥梁,实现两者的融通,从而为建立一种健全的、连接的、一致的技术哲学奠定根底。技术创新哲学研究至少要包括技术创新理论论、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内容。技术创新理论论,是研究技术创新理论活动的本质、特性、类型、构造和形态。技术创新本体论,是研究技术创新理论的“本原”或“本体”,是寻求技术创新成其所是的“最高原因”。技术创新认识论,是研究技术创新认识的发生、开展及其规律。技术创新价值论,是研究技术创新的价值标准、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等问题。显然,这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是互相依赖、融会贯穿的,比拟而言,技术创新理论论是其它研究的根底,由它们共同组成的技术创新哲学研究,本质上可以被视为广义的技术创新理论论。正是通过技术创新,人类创造了属人的技术世界。今天“技术无所不在,却又无处可见”。首先,与其说我们栖息于大自然之中,毋宁说我们已经栖息于技术世界之中,并且我们仍然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地陷于其中。“技术是现代人类的栖息地”。其次,对于这个人类自己创造的“第二自然”,人类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