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小学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1页
教师招聘《小学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2页
教师招聘《小学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3页
教师招聘《小学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4页
教师招聘《小学语文》模拟试卷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小学语文》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下面是对《史记》和《汉书》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史记》和《汉书》都是(江南博哥)纪传体的通史。B.《史记》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五部分。C.“本纪”记载帝王的事迹和社会上的重大变化;“世家”记载王侯外戚的事迹;“列传”主要是为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写传记。D.东汉班固等编写的《汉书》在体制上全袭《史记》,只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汉书》是一部断代史。[单选题]2.下列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战斗在最前线,他们中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C.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D.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A项中,“不胜枚举”是指无法一一列举出来,形容数量极多,符合句意。B项中的“美轮美奂”形容房屋的高大和众多,用在这里形容艺术品是不恰当的。C项中的“汗牛充栋”是指书籍存放时可堆至屋顶,运输时可使牛马累得出汗,后用之形容著作或藏书极多,用在这里与句意不符。D项中的“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该成语含贬义。用在此处不符句意。[单选题]3.下列选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卡西莫多的善良与弗洛罗的狠毒.爱斯梅拉达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B.哈姆雷特已知杀父娶母的实情而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的心理与相关情节构成《哈姆雷特》中著名的“延宕”,体现了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心理C.意识流小说以心理时间作为叙述的主要时序,代表作品有《墙上的斑点》《追忆逝水年华》等,斯特林堡的《半张纸》也有一点意识流的味道D.《堂吉诃德》是意大利小说家塞万提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地反映了较强的批判现实的精神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单选题]4.下列关于小学阅读教学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悟,应结合课文语句所描述的充满感性因素的内容和情感来进行B.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教师应淡化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C.第二学段,学生应当默读,做到不出声;学会略读,粗知文章大意D.第三学段,学生要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故B项有误。[单选题]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内经》一书中,就有心情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B.著名科学家朱光亚任中国工程院院长4年,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了比较完善和规范的一整套增选制度及实施办法,保证了增选工作顺利.健康地发展C.如云的明星.无数的影迷和众多的媒体,似乎都昭示着一个事实:奥斯卡颁奖活动正在把巨大的商机和经济利益带到了世界影都洛杉矶D.中国画的发展,无论是技术变化上还是美学思想上,中国传统哲学都对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A项成分残缺,可以在“重要作用”后面加上“的论述”;B项多重定语次序不当,应将“一整套”移至“建立起了”和“比较完善”之间;D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话题是“中国画的发展”,但这一话题没有说完,就说另一话题“中国传统哲学”。因此本题选C。[单选题]6.元杂剧中的“四大南戏”指的是(  )。A.《牡丹亭》《桃花扇》《窦娥冤》《西厢记》B.《单刀会》《梧桐雨》《赵氏孤儿》《汉宫秋》C.《西厢记》《墙头马上》《拜月亭》《倩女离魂》D.《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南戏是北宋末至元末,即12~14世纪的200年间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汉族戏曲剧种。元代南戏著名的作品有《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这四部作品被后人称为“四大南戏”。[单选题]7.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是(  )。A.《毛诗序》B.《乐记》C.《文赋》D.《诗品》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陆机在其作品《文赋》中提到“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项。[单选题]8.“正始之音”的文学作品特征是()。A.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多B.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多C.描写山水美景的作品多D.抒写个人忧愤的作品多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正始之音”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这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破灭,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单选题]9.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需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故步自封,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B.碳排放过量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伤害,如果不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C.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取代,很少有人能自始至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D.国产电影中使用方言,虽然符合电影的真实再现原则,但就怕有些演员蹩脚的方言不能添彩,反而弄巧成拙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A项中,“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符合语境。B项中,“指日可待”是指事情或者理想希望不久就可以实现。暗含褒义色彩,而选项中表示灾难将近,用该成语不符合语意。C项中,“自始至终”是指从开始到结束,符合语境。D项中,“弄巧成拙”的意思是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却反而坏了事,符合语境。故本题选择B项。[单选题]10.下面选项中不属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是(  )。A.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B.关汉卿——《窦娥冤》C.李宝嘉——《官场现形记》D.刘鹗——《老残游记》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关汉卿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家,《窦娥冤》是元杂剧,不属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包括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和曾朴的《孽海花》。[单选题]11.下列关于语文课程建设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尽可能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B.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C.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D.应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语文课程目标,开发课程资源,形成稳定而不变的实施机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故本题答案为D。[单选题]12.下列有关语文课程评价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状况B.语文课程评价的主体有: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C.语文课程评价形式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D.语文课程设计要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防止片面追求形式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故本题答案为A。[单选题]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忌讳砥砺蜚然成章流水不腐,户枢不蠢B.刍议安详自鸣得意愚者千虑,必有一得C.烦燥闲暇味同嚼蜡金玉其外,败絮其中D.徇私编纂坚如磬石盛名之下,其实难负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A项“蜚然成章”的“蜚”字应为“斐”;“户枢不蠢”的“蠢”字应为“蠹”。C项“烦燥”的“燥”字应为“躁”。D项“坚如磬石”的“磬”字应为“磐”;“其实难负”的“负”字应为“副”。[单选题]14.以下各句的修辞手法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②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④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A.对仗互文反复回环B.用典互文叠字顶真C.用典顶真叠字反复D.对仗顶真反复回环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①句中“闻笛赋”典出《思旧赋》,“烂柯人”典出《述异记》,运用了用典手法;②句意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③句一连7组叠字,表达了词人愁苦凄清的内心感受,运用了叠字手法;④句运用的是顶真手法。故本题当选B项。[单选题]15.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是我国商周时期以记事为主的资料汇编,文字古奥典雅,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B.作为编年史,《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的全部过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C.东汉时期的赋,形式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汪洋恣肆,铺排陈叙,是我国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D.俗文学在明代得到广泛的发展,不仅有长篇小说的创作高峰,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短篇小说集,如冯梦龙的“二拍”和凌濛初的“三言”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尚书》是我国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内容多为“诰.誓.训.命”等古代言论,反映了那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和社会关系。故A项说法错误。东汉时期,世风的变化导致了赋的创作题材和宗旨出现新的取向,西汉时期铺张扬厉.汪洋恣肆为主调的文学风格和豪放昂扬的气势,已经被深邃冷峻.平正典雅的风格所扬弃。故C项也错误。明代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一个巅峰时期,冯梦龙的“三言”与凌潆初的“二拍”是短篇小说的代表作。D项说法不准确。故本题选择B项。[问答题]1.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塞上听吹笛高适①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⑦,风吹一夜满关山。【注】①高适写这首边塞诗时在哥舒翰幕府。②“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②,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注】①这是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1)两首诗均写了吹奏《梅花落》的笛声,而作者的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2)试简要分析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点。参考答案:(1)高诗写战士在雪净月明的边关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再想到梅花之落,虽含有淡淡的思乡情调却不低沉。李诗因是写流放夜郎时听曲,抒发的是诗人浓郁的迁谪之感和去国怀乡之情。(2)不同点:高诗纯写景。前两句写实景,后两句写虚景,虚实结合,并借景抒情。李诗先引用典故直接抒情,而后又借景抒情。共同点:两诗均用了通感(特殊的比喻),由听觉诉诸视觉。同时均用了联想和想象,由乐声联想到梅花飘落的景象。[问答题]2.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各题。四堡雕版冯骥才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和临汾,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依然故我。从遥不可及的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刻意地追求经典,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⑤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务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它是由整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⑦应该说当地还是有些有心人的。他们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⑧其实并非如此。直到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⑨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一个谜。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遍地开花。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可是到了19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在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⑩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在四堡见不到的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版子了。”我相信他的话。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⑪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⑫那么谁救四堡呢?(节选自《癸未手记》,有删改)(1)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2)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3)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参考答案:(1)首先,第②段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出下文对四堡雕版的介绍。其次,该段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2)①西方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②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③民间对先人文化遗产的漠视;④政府和专家重视不够。(3)①第一处“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提出疑问,引出下文;②“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这句话中饱含对命运的感叹和不平;③“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语气强烈,饱含斥责;④“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这是感叹,也是担忧;⑤“那么谁救四堡呢?”饱含希望,发出召唤,希望大家都能行动起来,保护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问答题]3.下面是一则教学案例,请进行简要分析。某教师在上《生命生命》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师:小朋友,现在请你们把第二段中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把快乐与大家分享。好吗?生1:我认为“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茁壮成长”这句话最令我感动!师:为什么呢?生1:我从“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可以感受到香瓜子对生命的渴望和顽强拼搏,所以我很感动!生2:你说得真好,我同意你的意见,香瓜子在艰苦的环境下不屈不挠.茁壮成长,的确令我们感动。生3:你们都说得有理,但我要给你们补充一点,“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这句话也将香瓜子对生命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师: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能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和香瓜子对生命的渴望。那谁能用朗读的形式来表现香瓜子对生命的渴望呢?(一学生朗读)生1:你读得真不错,我也想读一读。师:你们俩读得真好,让老师感受到了香瓜子对生命的渴望!生2:老师,他们读得语气很美,我仿佛看到了香瓜子在恶劣的环境下屈壮成长的画面,我想和他们比一比。生3:你的朗读水平进步了许多,把句子中的几个重点词语读出不同语气了。师:同学们不但读得好,而且评得也很到位,你们都很了不起!还有没有句子令你们感动呢?生4:“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这句话也写得好。师:你的眼力不错,我也认为这句话写得好,可好在哪里呢?生4:我认为“即使”这词用得好。师:为什么呀?说给大家听听。生4:我说不清楚,可我就是觉得“即使”用得好。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你能觉察到“即使”用得好,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大家想一想,“即使”词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词?生:即便.虽然.纵使.就算.哪怕师:你们的小脑子好灵活呀,词语那么丰富!自己用心读一读,体会一下。你们还觉得写得好的有哪些词呢?生:“仅仅”这个词也用得好!(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下课的铃声响了)参考答案:新课程强调: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以更多的发展和表达的机会,教学要发扬民主,提倡“群言堂”,倡导多向信息交流。在《生命生命》这一教学片段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地展开了交互式的评价方法。教师给予学生鼓励的眼神,富有激励的话语,如“你读得真棒.你评得很到位.你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你的脑子好灵活,词语真丰富!”之类的话语,受到老师真诚的赞赏,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空间更加广阔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随之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学生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学习的主人。赞赏是一种由衷的真情的表扬。面对学生的精彩回答,教师应给予出自内心的赞赏,这可能对学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鼓励。学生互评在这一片段中运用的非常频繁,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这种互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如在朗读时,学生能对同伴的朗读作一番点评:“你读得真不错,我也想读一读。你读的语气很美,我要和你比一比。你的朗读水平进步了许多。”在评价中学生学会了朗读,学会了竞争,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促进自己全面发展。在整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非常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并且在评价中得到进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问答题]4.季羡林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有一次,季羡林做客央视“百家讲坛”,当主持人请教他,青年如何才能拥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美德修养时,季羡林先生回答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不知道是否有捷径可走。以我之见,学会聆听当是最好的选择。”听了季羡林先生的话,在场的人无不鼓掌称叹。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呢?请以“聆听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参考答案:聆听的魅力抚一曲高山流水,聆听花开花落;奏一曲泉月如殇,聆听雁过留声;颂一首三月梅影,聆听竹韵清香;吟一首拓荒之歌,聆听大漠驼铃。聆听有着怎样的魅力?聆听又有何等妙用?朋友,让我悄悄地告诉你:因为聆听,我们可以感受自然的那份惬意;因为聆听,我们可以体味自然的那份优雅;因为聆听,生命的四时便有了令人心动的异彩。春花烂漫。春季,于田野之间,听万物复苏的声音。当冰雪逐渐消融。当小草开始抽出嫩芽,当风儿吹过,村边的树林飒飒作响,当鸟儿开始喳喳欢唱,当春季的花朵开始绽放,当新的一年的时针开始铮铮驱动,时光不停地流走……这一切的一切,这来自上帝的清音在洗涤和陶冶着人世间的一切。你只要用心聆听,便会听出细腻,温柔,几分清丽,更有那新芽悸动.春花傲寒的不可压抑的生机和顽强。夏舞妖娆。夏季,于山野水乡的青石板小路上,踏碎黎明的寂静,聆听溪水铺成的荷塘。一声声蛙鸣晨曲,为荷塘展开了美丽的画图。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朋友,学会聆听,学会用心去聆听,你会听到荷塘上红蜻蜓的激情萌动。会听到红鱼白藕蚌蛤的和谐,更会听出荷花摇曳它的裙摆,张扬着的青春活力与风采。秋雨淅沥。秋季,于故园的窗前,听雨滴缠缠绵绵辗转于耳畔。在这样一个萧索的季节,学会聆听,听秋雨,听雁过,听花残,听秋风,你会听出一种忧伤,一种感慨,一种遭遇挫折的泪眼婆娑。然而,当泪水风干之后,你会听出万物再度蓬勃奋发的希望。你看,雁阵排空,魂系着远方;你瞧,金菊斗寒,演绎着勇敢者的刚强。冬雪纷飞。冬季,于校园楼宇,聆听窗外雪花纷飞的声音。蓦然回首,于冬雪深处,你会听到冬特别的韵律和情调。虽严寒而凝重。虽沉寂而淡泊.宁静。因为有了冬雪沉重的呼吸,浮躁的尘埃将被滤去,一份成熟。一份睿智,将从冬雪的深处溢出,生长在人们的心灵。你再凝神谛听,大漠驼铃,叮当作响,稳稳重重,那是人在旅途的开拓前行。学会聆听,用心的耳麦去聆听,聆听自然,聆听四季,聆听人生的节拍和韵律。共享题干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各题。壅塞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匡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日:“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于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选自《吕氏春秋》)[单选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自至则[壅]壅:堵塞B.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宰:牲畜C.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意:料想D.所自视之势[过]也过:错误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B项中“宰”有很多义项,如县令.主宰.宰杀.宰相.官吏通称等,这里用本义,指奴隶。壅塞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匡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日:“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于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选自《吕氏春秋》)[单选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乡[之]死者宜矣B.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不足[以]当此大任也C.有[且]先夫死者死彼[且]胡可以开说哉D.[为]王视齐寇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B项中的两个“以”,都是连词。但前一个“以”表原因,译为“因为”;后一个“以”表目的,译为“来”。壅塞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匡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日:“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于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选自《吕氏春秋》)[单选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缪公用计让戎主丧失警惕而找准时机偷袭少数民族戎。戎主不听身边人的劝告,中了圈套而被生擒B.宋王不分忠奸,听信佞臣的话,竟然次次处死报告实情的侦查人员。逼得一人报告假军情而获得奖赏C.齐王自高自大,认为自己的才华超过尧舜D.齐宣王喜爱射箭,但箭术无长进,原因是佞臣奉承他,讲假话。使其不知自己拉弓所用的真正力气大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D项错误,犯了无中生有,杜撰事实的毛病。原文并没有谈及齐宣王的箭术无长进。壅塞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匡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日:“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于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选自《吕氏春秋》)[问答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