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模拟题附答案_第1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模拟题附答案_第2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模拟题附答案_第3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模拟题附答案_第4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模拟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模拟题附答案

单选题(共50题)1、罗斯福新政期间成立“民用工程署”在全国建立18万个小工程,包括校舍、桥梁等,吸纳400万人工作。该措施的作用是().A.减少企业盲目生产B.刺激生产与消费C.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答案】B2、据史书记载:明代“各处商人所过关津,或勒令卸车泊舟,搜检囊匣者有之;或高估价值,多索钞贯者有之。所至关津即已税矣,而市易之处,又复税之”。此材料主要反映的是()。A.明代商品经济发达B.明朝实行抑商政策C.明代广泛使用纸钞D.明朝加强市场管理【答案】B3、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那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治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迫使西方列强采取“以华治华”政策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答案】C4、“东欧剧变”的过程中,唯一出现流血对峙事件的国家是()。A.保加利亚B.南斯拉夫C.罗马尼亚D.波兰【答案】C5、关于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三角贸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6、农业著述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历史文献属于该分类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⑧④【答案】A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提高,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C.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答案】C8、《蒙娜丽莎》和《西斯廷圣母》两幅名画具有共同特点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9、《全球通史》中写道:“(西方的)入侵在各个领域都达到很大的规模,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所说的“重大的变革”指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护国运动【答案】B10、公元前5世纪,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这一条款体现的是()。A.维护平民利益B.限制贵族权力C.维护私有财产D.护大统治基础【答案】C11、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三十多个大商人立传,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商艺术。他的这一做法()。A.违背了历史潮流B.不利于农业的发展C.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D.反映了司马迁的个人意志【答案】C12、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13、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③④②B.①④②③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答案】A14、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租佃暂行条例》,规定“缴租最高限度应不得超过当年正产物收获额千分之三百七十五”,并“禁止包租、预租和押金”。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A.彻底改变农村经济社会结构B.以法律确认农民土地所有权C.改造乡村政策取得明显成效D.减轻农民负担刺激生产发展【答案】D15、“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缴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大学校歌歌词折射的历史情境是()。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B.国民革命的风起云涌C.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D.抗日战争的烽火狼烟【答案】D16、《汉书》载:“诏贤良曰:‘……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文中的“朕”指的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答案】D17、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祖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列侯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A.汉武帝贪婪暴虐B.列侯所献酎金的成色有问题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答案】C18、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和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的目的都是()。.A.巩固边防B.提高行政效率C.加强皇权D.精简中央机构【答案】C19、《武力决策》一文写道:“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这里表达的思想后来被称为()。A.甘地主义B.纳赛尔主义C.尼赫鲁主义D.苏加诺主义【答案】A20、有学者认为:“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即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这里说的“第一执政”指的是()。A.路易·菲利普B.拿破仑·波拿巴C.路易·波拿巴D.奥古斯都·恺撒【答案】B21、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下列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长期、稳定的综合考察和较为全面评价的方法是()。A.开展历史调查B.撰写历史论文C.进行历史制作D.建立历史学习档案【答案】D22、某学者在书中写到:“美国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量的三分之二,外贸出口额的三分之一,黄金储备的四分之三,拥有世界百分之八十四的民用飞机。”这种情况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A.19世纪前期B.19世纪后期C.20世纪前期D.20世纪后期【答案】D23、1900年8月,浙江秘密会党首领率众起义,在其影响下,衢州百姓击毙了保护洋教势力的知县和传教士,史称“衢州教案”。这一事件()。A.表明清廷成为洋人工具B.推动民主革命进入高潮C.受北方政治形势的影响D.与义和团运动如出一辙【答案】C24、周恩来总理在195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说:“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是()。A.万隆会议B.海牙会议C.日内瓦会议D.联合国大会【答案】C25、凯旋门是欧洲人纪念战争胜利的建筑形式。巴黎凯旋门上的《马赛曲》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法国大革命B.普法战争C.拿破仑战争D.1848年欧洲革命【答案】A26、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本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该思潮属于()。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答案】B27、1979年秋收,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粮食总产量从原来的1.8万公斤猛增到6.6万公斤。小岗村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A.人民公社的建立B.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C.科学种田理念的普及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答案】B28、1937年,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回忆说:“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毛泽东所说的“这种制度”始于()。A.黄埔军校B.南昌起义C.三湾改编D.古田会议【答案】A29、有学者认为,在古代世界三个相隔遥远的地区,大约同一个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这三个地区指的是()。A.埃及、印度、罗马B.希腊、中国、印度C.印度、中国、罗马D.埃及、中国、希腊【答案】B30、有学者认为:“民主德国(东德)加入‘经互会’,除经济上日益依附于苏联而外,在经济现代化发展方面还是取得某种‘双赢’的结果:资源匮乏的民主德国.能以少量的资金获得发展经济所迫切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其中绝大部分原料和能源来自苏联。”这表明()。A.“经互会”是区域经济集团B.“经互会”阻碍了民主德国的经济现代化C.民主德国与“经互会”经济一体化D.“经互会”成员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经济互助【答案】C3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提出这一观点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答案】A32、西周时,对以鼎随葬的规定是“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如此规定的目的是()。A.显示富贵B.崇拜鬼魂C.保存器皿D.维系礼制【答案】D33、下列内容与吴起在楚国变法时取消贵族、官僚特权的做法一致的是()。A.“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百吏之禄秩”B.“损不急之枝官”C.“塞私门之请”D.“一(易)楚国之俗”【答案】A34、维新派与顽固派争论的焦点不包括()。A.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B.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制C.要不要变革封建的教育制度D.要不要废除帝制【答案】D35、马丁.路德认为.只有虔诚的信仰,每个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播有关上帝的道理。这说法实质是()。A.宣扬人人平等观念B.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C.主张限制教皇的权力D.反对教会垄断教义的解释权【答案】D36、1796年9月,华盛顿在他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在行使权力时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华盛顿的用意是强调()。A.中央集权原则B.自由平等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D.司法独立原则【答案】C37、“乙未,中日战罢,公车数上书言事,声誉巍然冠其曹,且赞其师立保国会,后又与同志共于上海经营《时务报》。”材料中的“其”指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谭嗣同【答案】B38、伯里克利宣称:“我们的制度被称为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能够体现多数人参与政权的是()。A.五百人议事B.公民大会C.民众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答案】B39、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答案】C40、在君民关系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董仲舒主张“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据此推断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继承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答案】B41、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B.扩大基层民主选举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D.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答案】C42、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教学原则是()。A.史论结合原则B.直观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答案】A43、白寿彝在《中国通史纲要》中指出:“它对封建主义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它对知识青年摆脱旧思想的束缚起了巨大的作用,它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文中的“它”指的是()。A.护国运动B.新文化运动C.护法运动D.一二·九运动【答案】B44、我国史学史上最早从理论和方法上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是()。A.《通典》B.《通志》C.《史通》D.《文献通考》【答案】C45、明末思想家李贽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其思想主旨是()。A.主张理性独立思考B.发展经世致用之学C.维护封建伦理道德D.抨击君主专制【答案】A46、“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反映了诸侯有勤王的义务,与其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禅让制D.王位世袭【答案】A47、“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古诗反映古代中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A.简单协作B.小农经济C.庄园经济D.商品经济【答案】B48、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答案】A49、下列王朝中,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的是()。A.唐朝B.北宋C.元朝D.清朝【答案】D50、梭伦写道:“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为。使他们获得解放”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债务奴隶制B.实行土地私有制C.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D.实行陶片放逐法【答案】A大题(共10题)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在学习“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教师先利用投影显示新闻片段:据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6月8日报道,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使俄罗斯最终告别了落后的农奴制。为了纪念这位沙皇在世界近代史上做出的巨大贡献,俄罗斯政府于2005年6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在揭幕式上,市长卢日科夫说:“今年,俄罗斯人民有幸经历了本国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落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全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在致辞中说:“亚历山大二世不仅使俄罗斯摆脱了农奴制的桎梏.同时在国内也十分重视教育兴国,创立了许多大学。”致辞后,阿列克谢二世亲自为塑像进行了东正教封圣并主持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追悼弥撒。然后,教师引入新课:以上这则新闻告诉我们,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那么,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改革为什么对俄国历史产生了如此重要的影响呢让我们进入本专题的历史之中去寻求答案。请对此课堂导入进行评价,并说明课堂导入的要求有哪些【答案】评价:关于课堂的导入艺术应当把握的关键就是六个字:“凝神、点题、起兴”。可以说,有效的课堂导入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在本案例中教师采用古今结合的导入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改革专题的现实意义,体现了本模块教学的时代性原则。教师在讲解中注意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更好的投入到历史教学中来。课堂导入的要求有:(1)趣味性;(2)新颖性;(3)启发性;(4)艺术性;(5)简短性。综上所述,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是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话说教无定法,新课导入也是这样。因此我们在学习原有的导入方法的同时应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并积极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们于本年1月在莫斯科举行了经济会议。会议指出,上述国家间在经济关系的发展方面有出色的成就……为了实现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更广泛的经济合作,会议认为必须由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们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在平等的代表权的基础上,以交流经验、相互给予技术上的援助,彼此在原料、粮食、机器、装备等方面提供协助为其任务。——1949年1月25日《关于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公报》问题:(1)材料中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是“为了实现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更广泛的经济合作”,而实际上的目的是什么(8分)(2)“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的影响是什么(8分)【答案】(1)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和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冷战”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封锁和遏制政策使东欧国家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为了共同克服经济困难、巩固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苏联及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2)积极影响:经互会成立以来,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各成员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对经互会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交流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消极影响:经互会的经济体制实际上是苏联经济模式的扩大,在苏联的控制之下,实行“全面的经济合作”和“专业化与协作”,大力推行“经济一体化,使其他各成员国的经济不能独立自主的发展,而同苏联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在客观上加强了苏联对其他成员国的经济控制,削弱了其社会主义成员国的经济独立性。三、材料:我们……受上帝恩惠的神圣罗马教会的副主祭和枢机主教,代表教皇受特别异端法庭大法官的命令,反对全体基督教徒共和国内可能出现的任何异端罪恶.因为在1615年神圣的法庭里检举你,伽利略,七十岁,已故佛罗伦萨市民文钦卓.伽利略之子,认为太阳是世界的中心而且是静止的,大地也昼夜运行的许多谬说是真实的.还加以宣传,你对你的一些学生宣传了这种谬说,关于这种说法你和某些德国数学家通过信。你发表了名为《论太阳的黑点》的文字,在其中你把这一谬说当真实地加以叙述.因为你用自己的圣经注解来回答人们。根据教皇和最高的世界异端法庭各位枢机主教的命令,两个原理——太阳的静止和大地的运行——受到鉴定者的神学家的审查,即:“太阳是世界中心而且是静止的原理在哲学上是荒谬的、虚伪的而且形式上是异端的.因为它和《圣经》上所说的相矛盾。”“大地不是世界的中心而且不是静止的,也是昼夜运行的原理,在哲学上也是荒谬和虚妄。在神学上至少是信仰的错误。”——摘编自《中世纪史文献》卷2问题:(1)阅读材料并结合史实知识,指出罗马天主教会审判伽利略的原因。(2)结合史实知识,谈谈伽利略及其研究成果的历史意义。【答案】(1)罗马天主教会审判伽利略的原因:①伽利略坚持的“日心说”与天主教会的“地心说”相矛盾,在理论上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构成挑战;②伽利略对“日心说”进行广泛宣传,用自己对<圣经>的注解回答问题,影响罗马天主教会对当时人们思想的控制.(2)伽利略及其研究成果的历史意义:①伽利略借助观测工具对天体运行情况进行科学研究,其研究成果及求实的精神为之后的近代科学工作者做出表率,起到激励作用;②伽利略的研究成果以出版物的形式予以传播,启迪当时人们对宇宙事物产生新的认识,推动科学探索活动向前进行。四、材料:下面是初中某位历史教师关于《三国鼎立》课堂教学内容所做的课堂小结:师:通过老师对本课内容的讲解,谁能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呢生:……师:安静一下,大家可以举手示意老师来发言。生: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意味着封建国家的分裂,历时四百多年的秦汉统一的局面结束了.因此是历史的倒退。生:三国鼎立后,魏、蜀、吴都想成为.天下的主宰,为此统治者都重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相对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社会经济凋敝的局面而言,无疑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况且,三国时期又出现了民族大融合.也是历史进步的具体表现。师:大家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我们能否可以综合以上的内容,以辨证的角度来分析三国鼎立局面的历史意义呢师:相对于秦汉统一局面而言,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倒退;相对于东汉末年社会大动荡以致生产力严重破坏的局面而言,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从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来说,三国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出现,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以上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请大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问题:(1)对上述课堂小结进行分析。(2)教师在课堂小结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答案】(1)优点:该教师在课堂结束环节以三国鼎立局面的时代意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来分析这一历史现象背后的意义.以这种方式进行课堂小结,不仅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分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而且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这对优化学生的思维、全面思考解决问题是十分有益的.不足:该课堂小结主要以教师和学生的口头描述为主,并未形成文字、表格等书面内容,这样做不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与复习,容易出现时间越久遗忘越多的情况.此外,该教师忽略了课堂上的习题演练和课后作业布置,导致教学环节的人为割裂,影响教学效果.(2)①教师要把课堂小结同其他教学环节衔接起来,尽量做到时间安排合理紧凑,在总结教学内容的同时.为课堂练习、作业布置、内容拓展等环节留下一定的时间.”②教师在总结知识内容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解决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好方法、好思想渗透到小结内容中,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五、材料一中国代表团的顾维钧指出,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中日关于山东的换文系因欧战爆发所致,此次和会理应予以变更。当日本代表强调它所获得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公平合理”时,顾维钧当即反驳,“二十一条”是日本以武力威胁迫使袁世凯签署的,这不能成为依据。日本侵略山东不仅违反国际法,更会危害亚洲和世界安全,这不是巴黎和会的本意。?——摘自王芸生《六十年的中国与日本》?材料二(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请中国代表团自行决定。?——摘自《顾维钧回忆录》?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要求和理由。(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拒签和约的原因。(4分)【答案】(1)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废除中日两国之前签署的“二十一条”。理由: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理应获得合法权益;“二十一条”是日本借助武力胁迫袁世凯签署的,违背条约签订应遵循的双方自愿原则;日本侵略山东不仅违反国际法,而且威胁亚洲和世界安全。(2)原因: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遭到无理拒绝;国内爆发五四运动,强烈要求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这是社会民意的要求;出于民族道义和历史责任,中国代表团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捍卫民族尊严。六、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片段一初创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1805年,美国军方宣布,其所需火药将全部由杜邦火药厂生产。片段二发展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他非炸药类产品。片段三转型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答案】(1)利用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契机,采用机器生产;当时战争不断,火药市场广阔。(2)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3)调整一:由军用生产为主转向民用生产为主。背景:一战后,国际呈现和平局面;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调整二:扩大海外市场,增加海外投资。背景: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七、莱位教师在讲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有学生突然站起来提问“为什么在蒋介石杀害了众多共产党人后,共产党仍选择和平解决”。针对这一突发状况,老师首先肯定了学生的认真与积极,接下来根据学生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赞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另一组强调应该杀摔蒋介石。在同学们激烈的讨论中,结束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问题:(1)你如何评价这位教师的做法?(2)如果你是该教师,你如何处理课堂中的这一突发状况?【答案】(1)首先,这位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遭到学生的突然提问时,能以肯定的形式应急处理是值得赞扬的;其次,利用学生的知识盲点与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深入展开讨论,因势利导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值得倡导;再次,面对突发状况,教师的教学机智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既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按时按质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是教师应当关注的重点。材料中,这位老师在同学的讨论声中结束了课堂教学活动,既没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的完成。该教师应在面对课堂突发状况时,合理把控活动时间,以确保既能拓展延伸,也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2)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教师要学会因势利导,把突发问题变成课堂资源。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许多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要看准学生思想的症结和可能的走向并随时调整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轨道。所以面对课堂中的突发状况,教师首先要保护当事人的尊严,不能使突发的事件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其次要不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活动,巧妙而果断地将突发事件转化为有益的教育因案,使全体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这种灵活应变的教育艺术是厚积薄发的结果,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八、阅读下列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回答问题。西晋末年到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的世家大族多修筑坞壁,拥有家兵、役使众多的佃客、部曲,这些佃客、部曲没有户籍,是地主的“包荫户”,地主则被称作“包荫户”的宗主,地主既是宗族的宗主,也是土地的主人。北魏初期,就承认了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权,于是就形成“宗主督护制”。当时实行的赋税制度又叫作九品混通法。即根据贫富,将民户分成9等征收,正税为每户平均纳调帛2匹,絮2斤、丝1斤、粟20斤。此外另有附加税.每户平均纳帛1匹2丈。作为调外之费。可是,事实上在征收中,官吏与大族豪门相勾结,向广大农民转嫁负担。同时,徭役频繁,凶年国民无法生活。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地方守宰不论政绩优劣,一律任期六年,而且没有俸禄。官吏到任后,任意搜刮。改革后规定:地方守宰的任期按政绩好坏为准,不拘年限,制定俸禄制度,严惩贪赃枉法者。为了稳定社会制度,制止大量人口流动,保证赋税征收。规定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20亩露田加倍或加2倍以备休耕,年满70岁还田于官府。桑田为世业,不需还官。按照规定,桑田需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宜桑田的地区,改授麻田,男子10亩,妇人5亩。废除宗主督护制度,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田亩,以便征收租调和征发徭役。废除九品混通制,规定一夫一妇,纳户调帛一匹,田租粟二石,未婚男女4人,从事耕织劳动的奴婢8人,耕牛20头,每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之家的数量。494年,迁都洛阳,凡迁都洛阳的鲜卑人即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下令改革鲜卑族的习俗。定姓族,确认汉人士族的合法地位,同时改变鲜卑族原来的姓氏为汉姓,鼓励鲜卑皇族和贵族与汉人士族通婚,禁止鲜卑人穿胡服,改穿汉服,禁止在朝廷中讲鲜卑语,改为汉语,如有违反,加以降黜。改革曾遭到鲜卑族保守势力的反对,但力量甚微,很快被平息下去。(1)概述上述教学内容的主题。(2分)(2)请为该材料撰写一份教学提纲。(9分)(3)如果讲授上述教学内容,你打算采取哪些方式呈现(5分)【答案】(1)主题:孝文帝改革。(2)教学提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一、孝文帝改革前的背景二、改革的具体措施1.建新制:均田制、三长制2.汉化措施三、影响(3)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相结合呈现。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力排众议,全面推行“养廉银”制度。具体做法是将原由州县私征之耗羡(注:耗羡,即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要增加损耗,这种附加称为“耗羡”或“火耗”。)提解归公,收贮于各省司库。各省长官根据下属不同级别、各地事物繁简程度定立分数,从司库提取相当部分作为“养廉银”分发各官,以为各级官员的“日用之资”,从而达到“不使累及民间”,“上不误公,下不累民”的目的。——摘编自吴敌《雍正时期养廉银制度简论》材料二作为高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