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作者:梁思成
2研究对象析题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中国建筑的特征研究方向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
错批一人,多生几亿。
——马寅初
错批一人,少了名城。
——梁思成以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建造新中国建筑作总结。读文章,理出文章的结构脉络
(段前标上序号)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1—2)(3—13)(14—19)(20)探究各个“特征”的内涵、说明方法。一、个体建筑构成(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作诠释二、群体建筑构成鸟瞰故宫中国建筑的特征(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举例子打比方三、结构方法柱子支撑的亭子13四合院里的木质的墙门窗一体中国建筑的特征(三)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四、斗拱中国建筑的特征(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描述“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摹状貌下定义列图表举例子五、举折、举架中国建筑的特征(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摹状貌下定义六、屋顶的装饰作用中国建筑的特征(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作比较引用七、颜色的选择——朱红中国建筑的特征(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举例子作比较霸王拳
八、部件的装饰作用三福云瓦当脊吻门环中国建筑的特征(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举例子九、建筑材料的装饰彩漆木刻浮雕琉璃中国建筑的特征(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作诠释1、由整体到局部2、由主(结构)到次(装饰)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什么顺序展开的?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个别建筑构成群体建筑构成木材结构斗拱举折和举架结构特征装饰特征屋顶的装饰作用
颜色的选择—朱红部件的装饰作用材料的装饰作用外观装饰主次整体局部第二部分结构与说明顺序总体特征结构方法作者条理清楚、精要严谨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显著特点,通过多种说明方法,既作了理论层面上的解释,也有形象生动的描述,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课文小结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为了说明这种“文法”,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请举例说明。——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中国建筑的“文法”是指中国的建筑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并且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们所承认,成了法式,成为人们沿用的惯例。问题探究——“词汇”指的是建筑的材料。这是比喻的说法,使得说明生动,让读者易于接受。本文用“文法”来比喻建筑的“规矩”,用“词汇”比喻建筑的材料,让人们能过熟悉的文章组成来理解建筑中的各种法式和材料的使用。2、文章中说的建筑的“词汇”指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拘束性”指建筑物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文法”,即惯例,但是可以在惯例下出现不同的样式。这种特点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的风格,又具的独特性。用了比喻/类比的修辞手法所谓类比,即是用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两种事物进行比较的说明方法。3、“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这种“拘束性和“灵活性”表现在哪里?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用“语言和文字”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的形式却有很大的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之间的“可译性”?
5、理解“文法”“词汇”“可译性”
用简要的话概括它们各自的意思
40中国建筑“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定规,有“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又具有独特的个性。中国建筑“词汇”是指中国建筑中如一轩一楼等那些相对独立的建筑个体,如同“词汇”遵循“文法”构成文章一样,它们能遵循中国建筑法式组织起来,形成建筑的整体。“可译性”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作者:梁思成
42导入新课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的特征自然科学小论文是指对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原理、问题等,进行专门的考察、分析、研究所写成的科学小论文。这种科学小论文的写作难度要比一般议论文的写作难度大得多,它不但使用材料多,写作内容难,而且在概括、归纳、逻辑推理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它是一般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延伸和发展,又是科学研究论文的起步和准备。它必须具备“三性”1.科学性。它要求选题科学,研究方法正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且合乎逻辑,文字简洁准确。2.创造性。选题、观点要有自己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而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3.实践性。论文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观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有实践依据;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不能有凭空捏造、猜测、他人包办代替的迹象。自然科学小论文简介梁思成简介家庭求学著作职务课文内容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之长子。1901年4月出生于日本东京。自小深受父亲的影响,打下了良好的中国文化基础。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被誉为“百科全书”的天才学人
妻子林徽音是著名作家、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
弟弟梁思永,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对新石器时代和商朝的考古有重大贡献。
另一个弟弟梁思礼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返回19l5年——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但因梁启超病重而于1928年中断回国。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清华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返回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l94l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于1946年ll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l947年1月——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返回返回品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梁思成文集》(4卷),作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北京市计划图。1.从题目看,本文的写作重点是什么?2.本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3.写中国建筑的特征从几个方面来?4.作者为什么写了中国建筑的九个特征后,还写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5.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时,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快速阅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概说——中国建筑自成体系九大特征个别建筑物:台基、房屋、屋顶平面布置:左右均齐对称结构装饰斗拱:减少剪力(最显著特征之一)举折、举架:多层;上短;逐高屋顶:瓦面弯曲(最主要特征之一)朱红为主:颜色使用大胆构件外露:结构与装饰有色琉璃瓦:雕刻风格、手法——“文法”、“词汇”空间木材结构:主要结构方法中国建筑体系的时空分布是怎样的?(1)空间分布: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2)时间分布: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中国建筑体系已基本形成,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近代。返回问题与思考
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安阳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殷墟规模巨大,范围广阔。东起郭家湾,西至北辛庄,南起刘家庄,北至后营,东北至三家庄,长约6公里,宽约5公里,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殷墟的总体布局以小屯宫殿宗庙区为中心,沿洹河两岸呈环型放射状分布,是一座开放形制的古代都城。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后冈遗址和众多聚落遗址(族邑)、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雄伟壮阔的宫殿宗庙建筑基址、等级森严的王陵大墓、星罗棋布的居住遗址、家族墓地,密布其间的手工业作坊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构成了殷墟独特的文化内涵,展现出这座殷商王都的宏大规模和王者气派。返回考古学家发掘的殷虚遗址台基房屋本身屋顶返回个别建筑物的结构组成(特征一)返回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二返回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三返回中国建筑的特征之四返回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五返回中国建筑的特征之六返回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七返回中国建筑的特征之八返回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九
是什么——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建筑的“文法”
从哪来——它们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返回“可译性”问题同样的需要——遮太阳挡风雨的居住需要(普通民居),炫权力显气派的统治需要(宫殿等),等等。
同样的问题——怎样选择建址、怎样使地基更坚实、怎样使结构更稳定牢固、怎样让装饰更加引人注目……
同样的情感——比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希腊的神殿、北京的天坛……基于对人的怀念之情,和对神的敬畏之情。延伸:中西建筑的比较
说明文通过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与其他文体相比显得枯燥乏味。但同为说明文,本文则具有相当的可读性,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提示:丰富的专业知识,扩大了文章的容量;丰富的词汇量,提高了文章的表现力;合理的结构安排,让文章有迹可循;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变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熟悉,变遥远为临近。讨论1
将我们身边的建筑跟文中所归纳的中国建筑九大特征对照,看看还有哪些属于“中国建筑”?对于古建筑的破坏与保护问题你怎样看待?讨论2
或许回到刚才“可译性”那三个问题,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
现代中国的建筑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