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育种和进化_第1页
变异育种和进化_第2页
变异育种和进化_第3页
变异育种和进化_第4页
变异育种和进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变异、育种和进化二轮复习近三年真题回顾1.(2018全国Ⅰ卷,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培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C2.(2018全国Ⅰ卷,29)回答下列问题:(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

共同进化(2分)协同进化(2分)、进化(1分)、演化(1分)答题情况:本小题正确率高,大部分考生能回忆起教材中这一术语及其相关实例。典型错误:捕食关系、互利共生(并非“现象”)、自然选择(未突出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共同进步、共同进行(错别字)(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3分),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1分)捕食竞争能力强的物种/优势种(3分),捕食多个物种/多种生物(2分),食物来源多/不单一(1分),捕食者食性广(1分),捕食猎物(1分),避免被捕食者过度繁殖/数量过多/抑制被捕食者数量过快增长(1分),捕食被捕食者中老弱病残的个体(1分)(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3分),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1分)答题情况:相当一部分考生根本没有关注这一理论,答题时不知如何入手。第一个采分点大部分考生都只拿1-2分,能拿到3分的人数不多,而且往往只有前面能答对“数量多”的,才能获得最后那1分,因此,虽然评分标准已经相当宽松,但本小题得分率仍然最低。(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3分),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1分)典型错误:捕食者对被捕食者的自然选择作用、食性广的捕食者捕食多种被捕食者(没答到点子上)捕食者捕食被捕食者中老弱病残的个体(张冠李戴)由于捕食者的捕食,在生存压力下,被捕食者会产生相应的变异(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由于捕食者的追捕,被捕食者被迫迁出本地区,有利于其他物种的迁入,从而增大物种的多样性(脱离教材,全凭主观想象答题)3.(2018全国Ⅱ卷,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4.(2018全国卷,30)(3)如果DNA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变前后mRNA上相应密码子对应同一种氨基酸(密码子的简并性)5.(2017Ⅱ卷,32)人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现有一对非血友病的夫妇生出了两个非双胞胎女儿。大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小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已怀孕。回答下列问题:⑶已知一个群体中,血友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假设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

;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

。1%1.98%6.(2017全国Ⅲ卷.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D7.(2017全国Ⅲ卷.6)⑵秋水仙素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________,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

(填“会”或“不会”)被阻断在间期。纺锤体形成不会8.(2016全国Ⅰ卷,30)(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9.(2016全国Ⅲ卷.3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

为单位的变异。

少染色体9.(2016全国Ⅲ卷.3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一二三二考纲要求及考情分析知识内容要求近三年考察情况备考建议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2017Ⅲ卷.6本部分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度不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进化。注意基因突变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考点的结合,生物变异与育种的结合。复习以理解记忆为主。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2018Ⅰ卷.6,2018Ⅱ卷.,6,2018Ⅲ卷.,30,2016Ⅲ卷,32,2016全国Ⅰ卷,30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Ⅱ2016Ⅲ卷,32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2016Ⅰ卷.67.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2018Ⅰ卷.29变异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子代与亲代之间遗传相似性差异性区别?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基因工程染色体数目变异(个别染色体、染色体组)、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人类遗传病病变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多倍体育种应用原材料进化实质方向单位共同进化类型、特点、调查及诊断预防隔离与物种形成构建网络1.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有害,所以基因突变不可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的表现型,通常情况,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造成的影响比碱基对的替换大。3.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性状。4.紫外线照射使人患皮肤癌属于可遗传的变异。5.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6.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7.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8.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9.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10.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11.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46条染色体中的一半,即23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12.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13.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14.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15.在农药长期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耐药性,农药是诱变剂。16.一间屋中的全部蟑螂属于一个种群。17.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18.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19.人工诱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20.基因工程和植物体细胞杂交都能打破生殖隔离,克服远缘不亲和的障碍。(一)、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只有一个氨基酸的种类改变蛋白质的结构没有变化肽链长度改变(翻译提前/延迟终止)突变位点之后的一系列氨基酸种类改变肽链长度改变(翻译提前/延迟终止)类型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碱基对的替换①②③碱基对的增添/缺失④⑤只有一个氨基酸的种类改变蛋白质的结构没有变化肽链长度改变(翻译提前/延迟终止)突变位点之后的一系列氨基酸种类改变肽链长度改变(翻译提前/延迟终止)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C高等动物大约10万到1亿个配子中才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的特点是低频性(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射线诱变可以使不同的基因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的特点。随机性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和不定向性的特点,其随机性表现在①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②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③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④DNA复制、转录、翻译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④A囊性纤维化病是CFTR基因突变导致的人类遗传病,迄今为止,已经发现超过1000种可以导致囊性纤维化的CFTR基因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的特点。不定向性基因突变DNA上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重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染色体变异结构:染色体上基因数量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数目:染色体(组)数目增减(二)、变异类型的判断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变化范围基因内部染色体上______的数量或排列顺序改变?结果:基因的______“质变”“量变”或“序变”显微镜下是否可见?碱基对基因不可见可见交叉互换易位交换双方的关系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数量和种类是否改变?所属变异类型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非同源染色体不改变改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变异

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C

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原理

基本方法用射线照射或化学诱变剂处理后,再选育杂交→自交→筛选→自交→筛选→…(*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的①___用秋水仙素处理②_____或③_____优点可以产生全新的性状方法简单④________培育营养丰富或果实无籽的品种缺点具有盲目性育种时间长方法复杂奇数倍体无法通过有性生殖繁殖(三)、育种方案的确定幼苗缩短育种年限幼苗萌发的种子

某自花且闭花受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和感病由基因R和r控制,抗病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E、e)控制,同时含有D和E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E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请回答:(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________合子。(2)若采用诱变育种,在γ射线处理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有害性这三个特点。纯不定向、频率低

某自花且闭花受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和感病由基因R和r控制,抗病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E、e)控制,同时含有D和E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E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请回答:(3)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2等分离世代中选择抗病矮茎个体,再经连续自交等________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若只考虑茎的高度,亲本杂交所得的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

。(4)若采用单倍体育种,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________。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培养纯合抗病矮茎品种过程。纯合化高茎:中茎:矮茎=1:6:9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某研究所将一种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培养并筛选出含两个抗虫基因且都成功地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假定两个抗虫基因都能正常表达)。让这些抗虫植株自交,后代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之间的比例不可能是(

)A.9∶1 B.3∶1C.1∶0 D.15∶1A(四)、人类遗传病系谱图分析是否伴Y显隐性判断隐性遗传看女患,父子正常为常隐显性遗传看男患,母女正常为常显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物种的形成:已知: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未知:物种形成的两种模式渐变式:长期地理隔离生殖隔离新物种骤变式:生殖隔离新物种NOTICE:正确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核心概念的准确理解。(五)、进化判断: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与新物种的产生。进化VS物种产生:进化: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产生:生殖隔离种群基因库的明显差异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累积

╳(2017·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A基因库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某种群中A基因及其全部等位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人的基因组测序要测多少条染色体上的DNA?基因组文库基因文库某科研小组用面粉甲虫研究人工选择的功效,他们称量甲虫蛹的体重,并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B.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C.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D.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B概念辨析种群与物种生殖隔离与地理隔离进化与物种形成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进化的单位生物多样性第二层次?育种进行基因交流不存在生殖隔离从某种生物种群(共三种基因型)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6%,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a的频率是_______概率计算已知aa=X%已知a%=qaa%=q2,Aa%=2(1-q)q,AA%=(1-q)2自由交配达到遗传平衡①种群非常大;②自由交配;③没有迁出和迁入;④没有自然选择;⑤没有基因突变。?已知a%=q,正常人中携带者占:2q/(1+q)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A.10/19B.9/19C.1/19D.1/2A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