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总结报告_第1页
建筑工程技术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总结报告_第2页
建筑工程技术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总结报告_第3页
建筑工程技术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总结报告_第4页
建筑工程技术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总结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工程技术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总结报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隶属于XXX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是抚职院依托XXX建筑强省的区域优势,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办学模式,与XXX市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联合培养建筑施工一线技术管理人才为主的特色专业。2011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被XXX省批准为省级对接产业集群示范专业,经过3年的示范建设,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并实施了以“2412”培养模式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并重构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多种方式建成了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校内实训基地;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合作育人协议,其中与本专业互签“校外实习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企业达到了35家,提供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和高水平兼职教师;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团队已经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得以推进;专业的社会服务和培训能力大幅提升,企业和社会对学生认可度提高,毕业生就业率98%,双证书通过率高于100%,专业成为合作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人才供给基地。一、项目建设项目完成情况1.投资完成情况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投资为400万,其中:省财政240万,地方财政120万,学院自筹40万,完成情况如下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资金投入预算单位:万元建设内容合计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合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1.建筑业行业、企业、学院联合运行实践2.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小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深化校企融合的“2412”人才培养模式2.模块化的理实一体课程体系设计3.校企合作开发核心课程及教学资源库4.校企合作开发综合实务模拟资源库小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1.新建实物模型实训室2.新建施工技术远程现场教学实训3.扩建工程测绘实训室4.扩建工程检测中心5.扩建工程管理实训室小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1.专业带头人培养2.骨干教师培养3.双师素质(型)教师培养4.兼职教师培养5.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小计服务产业能力建设1.研发中心及服务团队建设小计其他1.专业群课程及教材建设2.专业群师资建设小计2.完成的项目内容序号项目内容完成情况1校企合作与30家建筑类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工程测绘等相关专业创造良好的运营机制。已完成2人才培养模式在学院“以赛带训”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下,从XXX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按照相对应的行业企业和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具体要求,深化和完善“2412”人才培养模式,并带已完成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工程测绘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升。3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新建实物模型实训室;扩建工程测绘实训室、扩建工程检测中心、扩建工程管理实训室。已完成与XXX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多家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已完成开发装饰施工、模型制作等40个综合实训项目。已完成4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4名。已完成骨干教师11名。已完成兼职教师22名、双师型教师11名。已完成5课程建设完成4门核心课程建设和多门教材建设。已完成6企业职工培训。已完成施工员等培训社会服务。已完成建筑类岗位培训。已完成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已完成3.具体主要建设成果如下:序号建设项目成 果备 注1双师结构专业师资队伍专职教师:24人教授1名,副教授4名,高级工程师1名,讲师16名,研究生学历14名,拥有国家注册执业资格2名。兼职教师:15人企业工程师、技术能手等。2实验实训基地1.新建实物模型实训室建筑面积5000m2,集教学、训练、技术服务于一体,含顶岗实习作业手册、相关管理制度等。2.新建施工技术教学实训3.扩建工程测绘实训室4.扩建工程检测中心5.扩建工程管理实训室3合作企业35家均为学生实习或工作单位。4科研项目5项含省级、校级课题。5课程改革基于工作过程核心课程标准12门。配套教学活动设计及教材。6出版教材按核心课程标准主编教材7本,副主编6本,参编3本。《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等。7培训与支援企业员工职业证书培训20000人次。员工培训含海外劳务培训。二、示范专业建设主要成效分析成效之一:通过实施以做中学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2412”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能力普遍提升,在学生就业率98%基础上,就业对口率逐年提高。成效之二:初步完成了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合作企业数量由建设前的8家增至35家,此平台提供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高水平兼职教师和学生就业岗位。学生就业率98%,双证书通过率100%。成效之三: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完成,完成了《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设备》四门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库,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一)基于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1.完成行业需求分析XXX省为建筑强省,建筑施工企业每年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专业组织力量对建筑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XXX省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低,仅为发达国家的10%左右,处于短缺状态。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2016年XXX省建筑施工承包企业调研数据 表1企业资质企业数量从业人数人员结构技术人员比例一级资质673总人数约300万以上技术工人约占78%,管理人员约5.1%,专业技术人员4.9%发达国家:40%XXX省:4.9%二级资质668其他近3000家2.根据岗位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编制人才培养标准通过对XXX省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企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员为项目部一线技术管理人员,包括:施工员、质量员、安全、造价员、资料员、材料员、测量员等。通过行业专家、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对各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论证,“施工员”的岗位技能,涵盖了其他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的岗位技能,因此,将“施工员”确定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岗位(图1)图1 以施工员为核心的“七大员”工作逻辑关系人才培养标准为:掌握建筑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强,会施工、懂预算,从事现场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以及高尚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施工一线技术管理人才。(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与开发1、课程体系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根据教育部行业职业标准、企业用人标准和XXX省建筑业地域特色,依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见图3-3-2),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核心技能要求,以“理论够用为度,加强实践环节,突出技能培养”的原则,构建模块化的理实一体课程体系,突出施工员岗位群核心技能的培养,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将建筑人文素质、创新创业能力与企业文化贯穿始终;并通过校内校外的专业带头人“说专业”活动,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革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图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在突出建筑施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前提下,将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养成三个体系,构建职业素质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模块化的理实一体课程体系,将“2412”预就业提前上岗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项·综合·顶岗”能力的培养与课程体系有效对接,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应用性,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认知规律。课程体系采用一条主线、三个体系、六个模块、渐进式的教学设计,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拓展选修课构建的理实一体基础教育,达到了支撑4个专项能力教学模块的要求,从而较好地支撑了综合能力和顶岗能力培养模块的教学。教学载体的选用,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成长渐进过程,从简单的公寓楼在建项目到复杂的办公楼项目,从专项能力训练到综合实务能力训练,从综合实务能力训练到顶岗能力训练,设计各模块教学内容。图3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理实一体课程模块。围绕培养学生上述4项专项能力,以知识应用为主旨,以能力培养渐进提升为主线,以较为简单的校内公寓楼在建项目为载体,以该工程的全套施工图纸和施工资料为背景,按照课程基础知识、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工程知识及训练三阶段循序渐进重构《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结构》、《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设备》课程内容,形成会读图、擅计算、懂技术、能管理的理实一体的模块化课程,做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见图3。采用理论教学和专项能力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和做中教、做中学、做中练的实施,完成工学交替的课程教学,完成能力训练与素质培养的共递进。图4模块化的理实一体课程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为更好地完成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大校内外实践基地、及远程教学系统、虚拟教学软件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完善实训教学环境,采用分层次、多时段、工学交替的组织形式,构建“认知实践→校内实训→跟踪实践→仿真模拟→顶岗实践”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课堂知识传授与工程实境教学相对接的教学目标。而综合能力训练模块,主要完成“2412”预就业提前上岗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综合实务能力的培养,通过综合实务训练,进一步强化学生专项能力,实现由“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身份转换,基本解决企业新进人员因“水土”不服,适应期较长的问题。教学进程安排。与行业企业合作,采取分层次、多时段、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完成模块化的、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三年教学进程安排见图5。图6专业课程体系框架示意2.能力培养的过程设计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特点,专业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在充分征求行业企业专家、课程设计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的递进式职业能力培养过程(如图7)。图7职业能力培养过程(1)基本技能训练是对学生掌握施工工艺及其控制标准能力的训练,主要安排在校内实验实训场地,由校企合作完成。企业派工程师或技术工人与教师一起,对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进行训练。(2)岗位技能训练是在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能力的深化,是对基本技能的综合练习,也是形成职业能力的前提。(3)职业能力训练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基本技能和岗位技能,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能力的训练,是使学生获得必需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备途径。本专业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对学生实施训练。(三)建立社会培训机制,服务地方经济通过近三来省示范专业的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首先,加入省建设教育协会,合作成立了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建立了培训机制,定期开展企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三年来培养的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钢筋工等人员达2100人次。此外,组织具备相关职业资格的人员为合作企业提供包括设计、监理等技术咨询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与保障条件建设1.选择并实施“2412”人才培养模式与XXX市建筑科学院、广联达、pkpm软件公司的深层合作,依托建筑综合实训中心,校企联合成立股份制公司。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营造浓郁的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适应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在满足工学结合教学需求的同时承担项目服务、业务培训,为深化校企深度融合和提供社会服务找到校企共建的契合点。在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学运行组织机构各行其职,按照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校企共同探索一条教、学、管、评、控的校企联合育人模式,见图8。图8 校企联合育人模式框架图图9“2412”预就业提前上岗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培养循序渐进和能力培养三级递进来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安排教学进程。用4个学期的时间(第1-4学期)在校内建筑综合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利用虚拟仿真及实时传输手段完成4方面专项能力培养课程的教学;用1个学期的时间(第5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施工项目现场的技术与管理顶岗工作,完成综合能力培养课程的教学;用1个学期的时间(第6学期),在预就业岗位完成顶岗能力培养(在校外兼职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岗位工作)。三年中始终把握“就业为导向、能力为主线”的职教理念,在知识培养上循序渐进把握课程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工程知识;由简到繁递进培养学生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和顶岗能力,以达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①每年对50家建筑企业开展专业建设调研,完成区域行业发展趋势及整体结构调研、高职毕业生跟踪及反馈、企业对毕业生满意率调研、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率调查,实时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员岗位群人才培养质量跟踪长效机制,形成专业调研报告。②召集企业专家、教育教学专家和学院教师,完成课程工作任务分析,明确各岗位群工作任务,划分各岗位工作领域,结合企业用人标准,制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③校企共同完成理实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将建筑人文素质、创新创业能力、顶岗能力与企业文化贯穿始终,重构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教学标准,完善教学资源,推行项目教学法。④校企共同组建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实行“双教师”(校内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实现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对接。开展“校企双专业负责人说专业”、“骨干教师说核心课程”、“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等教学活动培养专兼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和执教能力。⑤在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行业、企业、教师、学生等,从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教学监控、教学评价、教学激励等方面形成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构建“2412”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⑥结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深化双证书制度。2.校企合作平台建设通过三年的努力,专业与包括XXX市建科院有限公司在内的35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有效地保障了校外实训基地和高水平兼职教师的稳定提供。3.分工协作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1)“外引”为改善双师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职业素质,我们从企业引进了两名具备国家级执业资格的高级人才,同时,还加大了对兼职教师(工程师、技术员、技术工人等)的聘用力度。并着力安排兼职教师主要在基本操作技能、岗位技能及顶岗实习等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发挥作用。(2)“内培”我们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加大。在专业化发展方面,派出专业带头人及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丰富其实践知识及经验;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方面,对全部的专业教师进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并对其进行测评,有效地提高了专业教师个体的综合能力与水平。经过3年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基本形成,目前我们已经拥有由24名专职专业教师和由15名行业专家、企业骨干及技术能手组成的教师队伍。在专职教师中,大部分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其中2名教师拥有国家级执业资格,基本形成了理论基础课程主要由专职教师讲授,实践课程主要由企业一线兼职教师承担的格局。(3)管理采取了两种办法,其一,要求专职教师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下企业挂职锻炼,并鼓励有执业资格的教师到企业兼职,或在校内企业(建筑设计室)通过完成工程项目提高业务水平。其二,对兼职教师进行执教能力培训,提高兼职教师教学水平。4.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经过三年的示范专业建设,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现已建成了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建筑综合实训基地,包括新建实物模型实训室、施工技术现场教学实训室、扩建工程测绘实训室、扩建工程检测中心、扩建工程管理实训室、新建道桥实训室。可进行的实验实训及教学训练项目达30多个。其中实物模型实训室、工程管理实训室为专业实施项目化教学提供了理想的学习情境;建筑综合实训基地包括工程检测实训中心、建筑测量实验室、工程管理实训中心、道路与桥梁实训中心、建筑装饰实训中心,安装了预算软件和PKPM设计计算软件、仿真实训软件的130台高配置计算机的专业机房,桩基检测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等;不但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条件,同时带动了包括工程造价和建筑装饰等相关专业群的建设。5.相关机制与管理制度建设(1)保障校企合作长效运行的机制与制度建设第一,签订互惠互利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双方共同开发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培养标准;企业负责提供校外培训基地和兼职教师,接纳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并与专业共同对顶岗实习实施管理,优先录用本专业学生就业;专业定期为企业员工提供上岗证书培训;专业有执业资格教师利用校企资源共同开展科研活动,为企业工程服务;双方指定专人负责日常运作等,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长效运行机制。第二,制定并共同执行相关制度,保障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如:《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制度》等。(2)适应工学结合要求的教学方法的改革经过校企双方共同探索和研究,确定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法。这个教学方法的内涵就是确定源于岗位工作任务的教学项目,将知识融于完成项目过程当中,由校、企双方教师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实施,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目前,专业核心课程已经全部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随着教学项目的不断开发,专业课程的教学将全面实现项目化。(3)与校内教学有机衔接的顶岗实习实施与管理顶岗实习是实施职业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在校外实训基地,由专业和合作企业共同实施和管理的。其一,要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的任务以及完成任务所具备的技能与知识等相关内容。为此,由专业与提供校外实习基地企业结合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