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课程期末开卷考试考试试题_第1页
中国文化史课程期末开卷考试考试试题_第2页
中国文化史课程期末开卷考试考试试题_第3页
中国文化史课程期末开卷考试考试试题_第4页
中国文化史课程期末开卷考试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转Word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中国文化史课程期末开卷考试考试试题(2009年6月,考卷60分,平时作业4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分,共分)4401、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能够反映中华民族最为本质和最具特色的内涵,由此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基本精神的基本载体.她是从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积淀中抽象出来,最本质、最富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是一个民族劳动、智慧的结晶,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它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无时不有,又几乎无处不在。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特点:崇尚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重视政务的价值取2、蝴蝶装蝴蝶装是中国古书装帧形式之一。它始于唐末,盛行于北宋。蝴蝶装的装订免脱落,这样就成了蝴蝶装的书。蝴蝶装书籍继承了折叠形制书籍翻阅方便的优点,装订成册后又不易断裂、散乱。其所以得名,是因为书册打开后左右对称,犹如蝴蝶展开双翅。省称“蝶3、二十四节气(这个ms每年都考)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汉武帝时期,史学家司马迁与星官射姓、十四节气的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首都地区(黄河流域)的自然想象而制定的,而全国面积种瓜种豆,南方:插田莫迟疑。4、印刷术所谓印刷术,就是对原稿的图文进行复制的技术。它的最大优点是能够经济地、大批量地复制,便于广泛、迅速地传播知识。先后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伊朗及埃及西欧。宋代毕昇在长期雕版实践的基础上于公元1041-1048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术的西传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德国宗教改革和反封建斗争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印刷术的发明开创了出版书籍的历史新纪元。5、纪传体纪传体是继编年体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史体。它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括本纪、史表、史志、列传、论赞等形式。本纪反映一朝国政大事;史表通过表赞则是一种评论历史人物的体例。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也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史书,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自黄帝下至清末,洋洋洒洒多达四千余卷。自始至终,惟用纪传体例贯穿,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以来各个方面的历史。6、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隋文帝参酌魏晋制度,建立了三省六部制的中央管制格局。这一三省的具体职责是: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尚书省职责为执行,总领六部。六部的具体职责是: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户部掌全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互相牵制和监督,提高诀策正确性;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7、纳采前提下,再考虑家贽、家世、家风等。8、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风俗,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9、祖先崇拜书266页求其祖宗亡灵的宗教活动,从此才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祖先崇拜。其崇拜行为的特点,首先是将本族的祖先神化并对之祭拜,具有本族认同性等图腾象征或生殖象征来作为其氏族部落的标志,而以其氏族祖先的名字取代,统中尤为突出。10主要措施是改字法、缺笔法和空字法。1、改字法是用同义或同音字以代本字。以用同义字为最多。此法在秦汉时2、缺笔法是用本字而省缺笔划。此法大约始于唐初,宋代以后颇为盛行。如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于志宁碑》为避讳,书“世”作“卅”孔子名丘,为封建统治者奉为圣人。311、禅宗P287页12、家范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教务。它是一种训诫活动,也是一种文献。作为文献,家范主要涉及的内容有:一,敬祖孝亲;二,睦亲和宗;三,亲里睦邻;四,忠君急公;五,劝学育才;六,教女训媳;七,婚嫁延嗣;八,居家治生;九,积德行善。家范是家长制定的,体现家长意志的产物。具体分析有:一,由全族通议,族众共同制定;二,族长和宗子制定,这种较为普遍;三,由家族内的尊者或贤达制定;四;由单个家庭的家范演变而来。其中,影响甚大的家范有:颜子推的等。展,以及维护地方治安,保证国家的赋税徭役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3、线装(书)P62页书籍装订的一种技术。它是我国传统书籍艺术演进的最后形式,出现于明代在上下两角各多打一眼,就成为六眼装了。讲究的线装,除封面用绫绢外,还用绫绢包起上下两角,以资保护。线装书装订完成后,多在封面上另贴书笺,显得雅致不凡,格调很高。14、造纸术P112页15、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成编於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也是第一合的古典医学巨著。经络、气、血、精神、津液的作用及生理功能;还确定了虚实寒热四种基本病理变化,为以后的辩证施治打下了基础。到充分的反映。16、请期又称告期,俗称选日子。婚姻礼仪。六礼中第五礼。是男家派人到女家纳征礼。”请期仪式历代相同,即男家派使进去女家请期,送礼,然后致辞,说明所定婚期,女父表示接受,最后使者返回复命。至清代,请期多称通信,即男家用红笺,将过礼日、迎娶日等有关事项一一写明,由媒人或亲自送到女家,并与女家商议婚礼事宜。17、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主要内容有:寒食节、扫墓、踏青等。寒食节,纪念春秋时介子推的节日。扫墓来源于唐玄宗的规定,后来成为定制和习俗。扫墓的内容有:培土,修剪繁草,焚烧纸钱等。踏青即春游,也起于唐代,与扫墓相伴而兴。扫墓之余,全家悦。清明节的祭奠仪式是个体与历史连接的精神脐带,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确定个体与时代的历史位置。在崇拜“新”与“未来”的今天,这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我们缅怀先人,祭祀先祖,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乃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与敬畏历史的不绝之流。二、问答题(每题分,分)10201、就“中国文化史”课简谈主要收获;中国文化史是一门内容极其丰富的学科,老师在抓住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收获是:1、学习中国文化史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明的渊源、传统文化与综合国力之间的关系。2、学习中国文化史让我系统地了解中华先民在各类文明创建上广博而精湛的建树,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3、学习中国文化史提高了我的文化修养。4、学习中国文化史让我明白寻求文化借鉴的重要性。2、客观评价科举制度历史地位。(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积极影响有: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对国家的政治统一和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起到了“添加剂”作用。科举制对鼓励平民男子进学、身发展的内在动力驱使,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消极影响有: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科举制度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来看,明清以前的科举制利大于弊,明清之后的科举制弊大于利。2简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5分书289页3、简谈你对中国土葬制度的看法,15分土葬,葬式之一。又称埋葬。处理死人遗体的一种方法,一般是把尸体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石棺葬、砖石墓,战国时期以来一直流行;洞室墓,战国末期到汉初盛行于四川一带。对于土葬制度,我认为要辩证的看。土葬的好处有:第一,土葬很早就在中国盛行,作为回归自然的表现,符合汉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第二,土葬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它传承着民族忠孝的崇高品德,对于教育后人,和睦家庭,融洽社会,安定国家有着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替代的作用。,尸体腐化会污染环境;第二,占地面积变大;第三,常常是封建迷信的土壤。2.简谈个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看法1、营造和谐气氛,2、纪念重要历史,3补充:对传统节日文化意义的理解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性的亲和力。在节日这一天,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里,涌动着共同的情感和期盼,这是最令人激动和自豪的事情。1.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和力量,这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的影响是难以磨灭的。2.参与和共享,根源就在于她是美好人性的再现,是中华美德的缩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的精神遗产。同时,它又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标志着民族的认同感,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融合与统一的重要纽带,其传统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鲜明的文化和精神特征。这些节日的存在,已经成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纽带。3.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的逻辑进程。体现了中华民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慎终追远等传统伦理观念。所以,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研究,是对民族精神的追求,是对人生态度的探索,是为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传统节日的价值就在于它彰显民族情感、昭示人生意义、滋养民族精神、它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尽管各个传统节日的内涵不同,各自纪念与庆祝的形式不同,对传统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